-
1 # 智者軒地
-
2 # 壹切隨你5869
俗話說“有收無收在於水,多收少收在於肥”、“糞大水勤,不用問人” ,充分體現了澆水的重要性。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如果灌水量較大,一是容易造成根系腐爛(漚根),二是會造成灌溉水深層滲漏和肥料淋洗,造成水肥的浪費,三是冬季設施栽培時容易降低地溫,傷害根系。如果灌溉量不足,容易造成植株萎蔫甚至枯死,影響產量。只有合理進行澆水,才能促進蔬菜生長,那麼,該如何進行合理澆水呢?一、根據土壤含水量確定是否澆水蔬菜根系直接從土壤中吸水,土壤中水分的多少直接影響根系的吸收。因此,可以透過土壤含水量來判斷是否澆水。一般取10cm深的土,如果手抓成團,齊腰放下落地散開 ,表示墒情適宜,不需要澆水;土壤抓不成團,表示土壤缺水,需要澆水了;抓得出水,落地不散,表示土壤水分過多,不需要澆水。
-
3 # 呂一影視
俗話說“有收無收在於水,多收少收在於肥”、“糞大水勤,不用問人” ,充分體現了澆水的重要性。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如果灌水量較大,一是容易造成根系腐爛(漚根),二是會造成灌溉水深層滲漏和肥料淋洗,造成水肥的浪費,三是冬季設施栽培時容易降低地溫,傷害根系。如果灌溉量不足,容易造成植株萎蔫甚至枯死,影響產量。只有合理進行澆水,才能促進蔬菜生長,那麼,該如何進行合理澆水呢?一、根據土壤含水量確定是否澆水蔬菜根系直接從土壤中吸水,土壤中水分的多少直接影響根系的吸收。因此,可以透過土壤含水量來判斷是否澆水。一般取10cm深的土,如果手抓成團,齊腰放下落地散開 ,表示墒情適宜,不需要澆水;土壤抓不成團,表示土壤缺水,需要澆水了;抓得出水,落地不散,表示土壤水分過多,不需要澆水。
-
4 # 花富貴
水乃生命之源,萬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可見水生產過程中是何其重要,那我們要如何判斷植物蔬菜缺水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看泥土
根據土壤含水量進行判斷,農田裡不缺少土,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的方法,我們現場抓一把菜下的土,如果手抓起來,很容易就擠出水來,此時的含水量應該足夠,需要少澆水;如果土質乾燥,散開,此時的土壤含水量已經不夠,需要及時澆水。
2看苗
根據蔬菜的生長狀態判斷是否缺水。如呆葉片上面有水珠,葉片青翠,說明沒有缺水,如果接近中午時開始葉片萎蔫,甚至枯死,說明植株嚴重缺水,再檢視現場土質,判斷缺水後應該及時進行澆水。
3看天氣
根據天氣來澆水。灌溉要根據天氣降水情況確定,如果雨水較多、空氣溼度較大,應儘量少澆水,如果雨水少、天氣乾燥,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澆水。
-
5 # 農人阿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保護地蔬菜生產作為東港市的一個支柱產業,近幾年來發展較快。但要想始終保持這種高效發展的態勢,必須加強技術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
由於保護地蔬菜生產週期比較長,所以對水肥的需求量也比較大,因此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應根據蔬菜對水肥的需求規律,科學合理地灌水施肥。 一般情況下,蔬菜品種不同,對肥料的需求量也不相同。比如番茄等茄果類蔬菜屬於吸收營養元素量較高、耐肥性較強的喜肥作物;甜瓜等瓜類蔬菜對磷、鉀的吸收量較高;葉菜類生長速度快,在生長初期和中期對氮肥的需求較大。總的來說,對保護地蔬菜而言,在苗期和生長前期主要以氮肥為主,結果期應以P、K為主,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特點合理安排,象黃瓜對N、P、K比例要求為5:2:6,甜瓜為6:3:11,施氮肥可促進莖葉生長髮育和果實肥大,但施用過多易晚熟、易徒長,落花落果,易得病;施鉀肥可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品質,減少畸形果,增加糖度,若在生長後期鉀肥不足,會造成果品品質變差;施用磷肥可促進根系發達,植株生長健壯,提高品質,象甜瓜在伸蔓期需磷量比較大,開花坐果後,需磷少,而需鉀日益增多,果膨大期達到高峰。所以要根據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肥的不同需要量,來進行合理施肥,這才是蔬菜獲得高產的保證。
施肥主要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 基肥主要是在蔬菜栽植前施入,一般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然後配以適量的磷、鉀、鈣等輔助肥料。因為農家肥肥效持久,能長時間供給蔬菜生長髮育所需營養,所以在栽植前一定要施用充足.
追肥是在蔬菜生長髮育過程中,如果缺肥就應採用追肥的方式進行補充,追肥主要是以速效的氮、鉀或少量磷肥為主,用量可分多次施入,每次用量不宜過多,濃度也不宜過大。果菜類蔬菜一般在生長旺盛的前中期即進入結果期時,分3-4次追入。葉菜類蔬菜,特別是結球葉菜類蔬菜,從生長初期到結球期都不能缺乏養分,尤其開始結球時應各種養分同時施用。根菜類蔬菜在生長末期土壤含氮量較低時,必須補充氮肥。另外,在冬季保護地生產中,為避免土壤灌水降低地溫,增加土壤溼度,導致病害發生,應儘量控制地面灌水追肥,最好採用葉面噴肥的方法。這樣對恢復植株長勢,改善果品品質很有好處。
在施肥過程中還應注意的是,要根據肥料性質、肥效期、植物吸肥特點和土壤氣候條件來決定肥料種類和用量。
蔬菜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地面灌溉、澆水灌溉、噴灌和滴灌。現在大部分保護地蔬菜生產都採取滴灌澆水的方式。在灌水的時候要依據兩點進行。第一是看地澆水,是根據土壤的顏色和粘性程度來判斷土壤是否缺水,然後再採取相應的灌水措施進行澆水。第二是看苗灌水,根據蔬菜長相確定蔬菜體內的水分狀況,如早晨可以看葉片尖端滴露的有無與多少,或看葉片或果實的顏色濃淡、中午葉片的萎蔫程度來確定。另外不同蔬菜對水分要求也不一樣,同一蔬菜品種在不同生長時期對水分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在管理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區別對待。象甜瓜,在生長過程中除在果實迅速膨大期需足夠水份外,其它時間應儘量做到“少澆或不澆”,特別是在採收前幾天即使土壤缺水,也要控制澆水,這樣才能保證甜瓜的品質;對水分要求充足的黃瓜、大白菜等則應“勤澆多澆“,特別在果實膨大期應保證水份充足,在收穫後期一般不澆或少澆水,以提高果品品質及耐貯運性。在保護地蔬菜生產中,澆水一般同施肥結合進行。另外澆水應選擇晴天上午,同時澆後應立即放風,以降低棚內溼度,減少病害發生。
節水灌溉技術始於本世紀30年代,主要應用於庭園花卉與草坪;30~40年代,歐洲逐漸採用薄壁金屬管做地面移動輸水管,用縫隙或折射噴頭澆灌作物;二戰後,各國均加快了噴灌技術和機具裝置的研製步伐,美國的圓形和平移式大型自動噴灌機,歐洲的薄壁金屬移動式噴灌系統和卷管式噴灌機廣泛應用於生產;50年代後,以塑膠為原材料的滴灌和噴灌系統逐漸發展起來;70年代中期,節水灌溉技術在全世界推廣,到1991年全世界噴灌面積已達160萬hm2。
從灌溉方法和方式上講,節水灌溉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
(1)1850-1960年為充分灌溉階段。主要是按作物的需水量進行灌溉,採用開發新水源,建造新灌區,改建擴大舊灌區的方式來滿足作物各生育期的水分需求。
(2)1960~1970年為非充分灌溉發展階段。由於人口膨脹,工業擠佔,農業生產用水銳減,因此無法按作物的需要進行灌溉,只能在作物的水分臨界期,極度需水期滿足作物需要。非充分灌溉的目的不是要達到最高的單產,而是要達到最大的水分利用效率。
(3)1974年以後為區域性灌溉發展階段,基本上和非充分灌溉同步,此時強調澆根不澆地,大力發展微灌溉技術。中國從50年代始進行噴灌的研究與試點,但由於條件的限制,步履維艱;從70年代始,噴灌技術受到普遍的重視;到80年代,中國開始具備了自己的裝置和技術;由於塑膠工業的發展,低壓管道輸水技術從80年代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目前節水灌溉工程發展迅速,形式多樣,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節水灌溉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灌。管灌是利用低壓管道代替渠道進行輸水灌溉一種灌水方法,目前在中國北方灌區已發展到630萬hm2左右。“七五”期間,國家科委把低壓管道輸水技術列入重點科技攻關專案,提出了平原灌區管理系統最佳化設計理論及多種管材的施工工藝。
2.噴灌。噴灌是利用專門的裝置用壓力將水噴灑到空中形成細小水滴,均勻降落到田間的一種灌水方法,中國從70年代始發展噴灌技術,現已推廣到1000多萬hm2。
3.微灌。微灌是利用專門的裝置將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運輸到作物根際附近土層的一種灌水方法,可分為滴灌、微噴灌、湧泉灌3種形式。國內有以微噴灌取代滴灌的趨勢,但在溫室或大棚中使用微噴灌會大大增加空氣溫度,不利於作物生長,引發多種病害。微灌具有省水節能,灌水均勻,水肥同步,操作方便,適應性強的優點,不易產生地表徑流和深層滲漏,因此發展迅速,現已推廣到284萬hm2。
4.滲灌。滲灌就是利用地下管道系統將灌溉水引入田間,透過管壁孔溼潤根層土壤的灌水方法。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在生產上常出現一些問題,易導致表土返鹽,土壤溼潤不夠均勻,地下管道不易檢修維護,投資大,施工技術要求高,因此滲灌技術在理論上尚須進一步完善,在生產上的推廣尚需一定時間。
日前,來自全球8個國家的7所大學和3家國際研究機構的11名自然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共同提出:當灌溉效率提高時,用水也隨之增加,現行灌溉效率政策通常不會減少耗水量。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迴歸水量”減少,耗水量增大
在有限的淡水資源條件下,滿足更高的淡水需求,目前仍然是重大的政策困境之一,在農業領域尤為如此。
農業作物灌溉用水佔全球地方水用量的70%,鑑於此,政府通常支援提高灌溉效率,推廣先進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希望把每滴水“用在刀刃上”,從而使“省下”的水可重新用於城市、工業和環境等其他領域中。
然而,當灌溉效率提高時,灌溉引水量中會有更大比例的水用於作物生長,即作物的耗水量比重增加,而原先的地下水補給量與回到河道中的水量比重將會減少。由於這部分水不用於作物的生長,不能提高作物產量,因此農民視其為“損失”。
實際上,這些被稱為“損失”的水是迴歸水,迴歸水將會在流域或集水區的其他地方被重新補給和利用,所以迴歸水是有價值的。
這意味著,節水灌溉技術會“鼓勵”農民種植更多的水資源密集型作物,從而增大作物用水量與灌溉面積,使耗水量增大,這些人類活動又會減少迴歸水量,使用於生態環境和其他方面的水量減少。
原因在於不當的灌溉補貼
“過去幾十年裡,節水灌溉快速發展,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灌溉效率,但是不當的灌溉效率政策,如補貼方式等,會促進農民擴大生產,消耗更多的水資源。”王亞華說。
此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對世界13個國家的灌區進行了調研,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又對印度、摩洛哥、巴西以及美國等國家的灌區進行了研究,結果均表明“現行灌溉效率政策通常不會減少耗水量”。
研究指出,決策者通常不知道流域尺度水資源核算的重要性,或不理解農業灌溉者對旨在提高灌溉效率的補貼所做出的行為反應。
“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王亞華表示,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對灌溉迴歸水量有直接影響,那麼節水灌溉技術對灌區的蒸發量、散發量、地下水滲流量和地表徑流量是如何影響的?影響程度有多大?“這些水資源核算問題在實踐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隨緣69355
蔬菜生產過程中如何判斷缺水?怎麼科學灌溉?
其實,對於蔬菜生產過程中如何判斷缺水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明顯的方面去就能判斷出是否缺水。
第一,觀察蔬菜頂部嫩葉子的生長情況。因為,不缺水的蔬菜頂部嫩葉子一般都是茂盛有力,不軟弱、更不會下垂。如果是缺水的蔬菜,頂部嫩葉子就會明顯變軟,不茂盛、嚴重點的葉子就會往下垂。
第二,看蔬菜根部坭土的變化。因為,缺水的蔬菜根部一般都是很疏鬆,不結實、甚至表層還會有明顯的小裂縫。如果蔬菜不缺水,根部基本上都表現為結實和板結,不會很疏鬆,更不會出現有裂縫的。
最後,如果發現種植的蔬菜需要澆水時,不管是人工澆灌還是機器澆灌,更好的辦法就是釆用適當的水量直接澆灌在蔬菜的根部為好。因為,直接澆灌蔬菜的根部有利於蔬菜吸收水分快,容易澆透、更能節約一些不必要的澆灌水。
-
7 # 雲朵草莓園
你好,樓主,在蔬菜生長過程中,怎麼判斷是否缺水,我有二個很簡單的辦法判斷,因為我是種植大棚的,就以大棚蔬菜為例,一是你要看土壤,我們種植的蔬菜一般都會有一層黑膜蓋地,判斷是否缺水你可以抓一把土,抓緊後再鬆開,如果土直接散開那麼就是缺水,如果土在慢慢的散開,表明水分已經很少了,可以適時澆水了。
二是,這個最簡單也是最好用的,你可以在晴天的早上,最好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看一下蔬菜的葉面頂尖上是否有水珠,如果一點都沒有那表面缺水,有一層水汽和有一滴水珠都代表不同的狀態,你可以細心的觀察。
還有沒有科學的灌溉,這個我不能給你什麼回答,只能給你說一下我的經驗之談,一般我都是根據土壤和葉面來判斷澆水的多少。
-
8 # 楓葉39681270
了。
可以在晴天的早上,最好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看一下蔬菜的葉面頂尖上是否有水珠,如果一點都沒有那表面缺水。
-
9 # 村民小江
蔬菜生產過程中如何判斷缺水?怎麼科學灌溉?
一:蔬菜缺水的外在表現。
蔬菜缺水(攝水不足)會在其外在上有所表現。短時缺水會造成其莖葉顏色變淡,葉片邊緣甚至發黃變白;缺水時間過長會造成葉片幹焉,莖杆缺水發癟變軟,造成蔬菜整體歪拉。扒開土層會發現蔬菜鬚根脫土,脫水。鬚根甚至發生“掉毛”現象。
二:缺水造成的蔬菜植株的損害。
蔬菜生長期缺水會造成蔬菜生長緩慢甚至停滯,抗逆性變差。如果連續長期缺水,則易導至蔬菜植株本身的脫水枯萎,甚至是死株。若遇晴好天氣,可造成植株枯萎葉片脆化。若連續陰雨天亦或可導至其爛葉爛莖爛根系等。若環境溫度過低則極易發生凍傷凍害。
三:蔬菜缺水的補救措施。
在蔬菜生長的日常管理中,蔬菜缺水只要植株沒有枯亡,一般情況下是可以補水逆轉的。但補水應遵循蔬菜生長的特性。對於缺水時間較長缺水較重的,則應以細噴霧的形式對地塊土壤,植株莖葉等進行全面補水。補水一次不宜過多,應間隔4小時左右補水一次,直至植株醒棵。主要是因為蔬菜植株缺水較重,其呼吸孔大多閉塞,若一次補水過多,則易適得其反,造成爛葉爛株。
對於缺水時間較短,植株半枯或發焉的,可以澆水(灌)的形式進行補水。但以地塊土壤溼透為宜。或在灌水時把地塊保水一小時左右,再把水排洩掉。這樣可以保證蔬菜植株的吸水率,讓其儘快醒株恢復生長。
以上兩種補水方式應在早晚等,避開Sunny充足直射,日環境溫度的最高點的時段進行。補水應配以料肥進行。但料肥的施入必須等植株完全醒棵後,先以小量微施。這樣才能保證蔬菜吸肥作用的最大化。
總結。蔬菜植株生長中應加強日常管理,注意好補水與多水多雨環境的有機把握和調節。只有水肥充足,蔬菜植株的最大化吸收,方能收穫高產高質的蔬菜來。
回覆列表
根據土壤含水量進行判斷。對於沙壤土和壤土來說,一般取10釐米深的土,如果手抓成團,稍一用力就會有水擠出,此時的含水量相當於100%,需要控水;如果手抓成團,無水擠出齊腰放下落地不散開,此時的土壤含水量在85-95%之間,也需要控水。
如果手抓成團,無水擠出齊腰放下落地散開,土壤含水量則相當於60-80%之間,表示墒情適宜,不需要澆水;如果土壤抓不成團,表示土壤缺水,需要澆水。根據蔬菜長勢判斷是否澆水。清晨葉片邊緣有水珠(吐水),葉片挺拔,說明水分充足;如果清晨葉片不吐水,接近中午時開始萎蔫,說明植株缺水,再檢視土壤的狀況進行判斷,判斷缺水後應該及時進行澆水。
根據季節判斷是否澆水。冬季及早春季節,此時應少灌或不灌水,如果植株確實缺水,應小水灌,不宜大水漫灌,且應選擇在晴天中午;3月份至6月份外界溫度逐漸上升,此時灌水量應逐漸增大,但是每次灌溉量不宜過大;6月份至9月份灌溉要根據降雨情況確定,如果雨水較多、空氣溼度較大,應當少灌,如果雨水少、天氣乾燥,應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和灌水量;9月中旬開始應根據作物生長和天氣情況,灌水量應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