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墨鄂州
-
2 # 蒼傷大叔
狄仁傑生前幹了那麼多利國利民的好事,死後被朝廷賜予哀榮。不僅僅是華人喜歡狄仁傑,外華人也喜歡狄仁傑。荷蘭人高羅佩寫出了小說《大唐狄公案》,把狄仁傑塑造成“東方福爾摩斯”。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或者是小說,狄仁傑的形象都很完美。狄仁傑沒幹什麼壞事,老百姓為何會如此痛恨狄仁傑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兒子闖禍,狄仁傑遭殃狄仁傑那個闖禍的兒子,名叫狄景暉。《新唐書》記載,狄仁傑有兩個兒子。老大名叫狄光嗣,老二就是狄景暉。狄光嗣是嫡長子,父親的恩蔭都被他得了。狄光嗣頗得李顯和李旦的關照,官拜刺史和太府少卿等職位。 父親的爵位和恩蔭,都被狄光嗣得了,到了狄景暉頭上,已經是落落餘暉了。狄景暉的官職,只是一個小小的魏州司功參軍。司功參軍的官職,是正八品,相當於當時的縣丞,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副職縣官。
父親生前官拜三品宰相,死後追封正一品司空。大哥因為比他早出生,得到了福廕成了從三品的刺史和太府少卿。狄景暉同樣是狄仁傑的兒子,就因為出生比大哥晚,結果只能混個八品官當。這樣的情況,讓狄景暉心裡很不平衡,心態失衡的狄景暉,在魏州幹了許多壞事,用《新唐書》的原話來說就是:“景暉,官魏州司功參軍,貪暴為虐,民苦之。” 請大家注意關鍵詞“貪”,這就說明狄景暉經常拿不該拿的錢。再請大家注意關鍵詞“暴”,這就說明狄景暉對老百姓心狠手辣。狄景暉又貪又暴,老百姓恨透了他,可謂是“魏州苦景暉久矣”。 老百姓怨恨狄景暉,就認為“養不教,父之過”。朝廷給狄仁傑建祠堂的時候,老百姓對狄仁傑是萬分景仰的。隨著狄景暉的壞事越幹越多,老百姓對狄仁傑的景仰之情,慢慢地就變成怨恨之情了。
-
3 # 太史員外郎
正史卻記載百姓砸了狄仁傑的祠堂,而且是生詞,就是說砸祠堂時狄大人還活著呢,那百姓為何如此痛恨狄公?
我來說一說前因後果:大家知道,狄仁傑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武則天時期更是官至宰相。他為官清廉,一身正氣,上扶社稷,下安黎民,為武周和大唐李氏立下汗馬功勞,武則天稱其為“國老”而非直呼其名,足見對其尊崇。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作亂,攻陷冀州。武則天為了穩定局勢,任命狄仁傑為魏州刺史去平叛,這期間狄仁傑親自帶兵,修城牆造武器,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魏州百姓感念狄仁傑為他修了生祠,這時他生祠的由來。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長子叫狄光嗣,次子叫狄光遠,第三子叫狄景暉。就是這個狄景暉害了咱們的狄大人。狄景暉曾任魏州參軍,剛開始為官還比較清廉,但隨著官職的步步升遷,他逐漸放縱自己,尤其是父親做了宰相後,更是在魏州一手遮天,欺男霸女、貪汙賄賂、賣官鬻爵等不法行為罄竹難書,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百姓一怒之下砸掉了狄仁傑的祠堂,以此洩憤。狄仁傑知道後,勃然大怒,嚴厲的懲處了狄景暉。狄仁傑的一世英名,就這樣毀在了他這個“坑爹”的兒子手裡。 直到開元年間,魏州官員才重新修葺了狄仁傑的祠堂。至此,狄公祠得以留存下來,為後世之人瞻仰。
-
4 # 直言不諱229
狄仁傑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筆者少年時代最愛聽的大鼓書就是《狄公案》。現在的影視劇更是把狄仁傑的英明神武演繹到了極致。 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的神機妙算不輸如來佛祖,其劇中經典臺詞“元芳,你怎麼看?”更是成為迅速竄紅的網路流行語。
狄仁傑為官清廉,一身正氣,安社稷,扶黎民,為武周和大唐李氏立下不世之功,後人謂之“唐室砥柱"。 由於政績顯著,百姓口碑又好,62歲時,被武則天任命為幸相。但為相不足半年,他就被酷吏來俊臣誣謀反而入獄,後得力於大臣們的全力斡旋,加之自救得法,被武則天平反昭雪。後被貶往彭澤任縣令。
公元696年,契丹叛亂,攻陷了冀州,朝廷震動,。當時的魏州刺史自亂陣腳, 魏州陷入險境。當地百姓拋家舍業,舉家遷移,田地荒蕪, 民怨沸騰。為了穩定局勢,安撫百姓,武則天決定將 狄仁傑調任魏州,詔令其堅守魏州,發展生產,穩定軍心。
狄仁傑到任後,一邊鼓勵百姓從事農業生產。,同時,又加緊戰備,決心和來犯之故決一死戰。契丹人聽說狄仁傑來到魏州主政,不戰而走。
在狄仁傑的悉心治理下,魏州社會穩定,百姓豐衣足食。百姓對他的功績銘記於心。一年後,狄仁傑離任。當地百姓扶老攜幼, 依依不捨地十里相送。其後,當地百姓感其恩,自發捐資,為狄仁傑建起了一座生祠,將他的塑像安放在祠堂中央,並立碑頌揚他為魏州百姓做出的貢獻
但是,這座生祠卻在後來被魏州的百姓親手給毀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事得從狄仁傑的兒子說起。狄仁傑一共有3個兒子,其中老大老二都很有出息,這不多說。卻說這個小兒子狄景暉,在坑爹方面,他絕對是李天一的師祖。
話說狄仁傑被調離魏州後不久,武則天派狄景暉來到了魏州。當地百姓聞聽他是狄仁傑之子,欣喜若狂。心想,既然是勤政廉潔、愛民如子的狄大人的兒子,必定會善待百姓,剛正不阿,畢竟虎父無犬子嘛。這個狄景暉在魏州任職司功參軍,主要負責當地官員的考核和選舉,在任何朝代,這管人事的可都是實權派。但狄景暉卻利用手中的權力,為非作歹,橫徵暴斂,魚肉鄉民。狄景暉的暴行惹惱了魏州的老百姓,他們將怒火發洩到了狄仁傑的身上,憤而“毀仁杰之祠,逐毀其像”。
狄仁傑的一世英名,就這樣毀在了他這個“坑爹”的兒子身上。寫到這裡,筆者感嘆:看來坑爹者也是前赴後繼啊!
-
5 # 奈斯萘君
1.坑爹的兒子
中國歷史上一代名相之一狄仁傑,先不說大家對他多瞭解,神探狄仁傑多少有會一些熟悉吧!狄仁傑一生大大小小的案件斷了不少,還有人給他立了生祠。但他去世之後,生祠反被砸了,這個不是狄仁傑幹什麼壞事被發現,而是他有一個不省心兒子,他的三兒子狄景輝,可真的是坑爹了。
2.狄仁傑是一個好官,在武則天時期,很是受重用,在斷案方面可是與包青天齊名。在公元696年,契丹叛亂,攻陷了翼州,而魏州與翼州相臨,當時的魏州刺史也是慌亂,就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措施,把全部百姓趕入城裡 。是一來幫助官兵修建城牆,二來也為了儲存實力,暫避契丹人的鋒芒。
為了穩定時局 ,武則天就把狄仁傑派去做魏州刺史。狄仁傑到了魏州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安撫好百姓,為契丹的進攻做好了防範。還把魏州所以的冤案都平反了,讓真正的罪魁禍首都受到了應有懲罰。魏州百姓為了感謝狄仁傑,為其立了生祠,大家要知道生祠是不能隨便立的,說明了狄仁傑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也是朝廷對狄仁傑功績的肯定。
3.狄仁傑的生祠被砸還是因為他的三兒子狄景輝。
狄景輝並不像他父親一樣是一個好官,他天性貪婪,狄仁傑的聰明他是繼承了,但不是用來給百姓造福,是用來禍害百姓了。他利用其父的名聲謀官位,做了魏州刺史,不但不為民辦事,還壓迫百姓,簡直就是無法無天,百姓因為其父忍了很久,可是狄景輝做的越來越過分,氣憤的百姓忍不住就把狄仁傑的生祠砸了。
當狄景輝離開了魏州,去了其它地方禍害,魏州百姓就覺得不關狄仁傑的事,又重建了生祠,建好後,在其它地方被狄景輝禍害的百姓又把狄仁傑的生祠砸了,說其“子不教,父之過”。
這這裡我不能不說,狄仁傑可是被坑慘了。
-
6 # 馬火蟻
狄仁傑的生詞被砸,主要原因是家教不好,生了一個坑爹的兒子。狄仁傑在魏州做刺史,能夠得到老百姓的愛戴,是因為,他為老百姓主持公道,平反冤家錯案。在封建社會中,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能有“官”真正為民做主,那麼老百姓就會對其感恩戴德。第二是狄仁傑在魏州鼓勵百姓生產,加強軍事訓練,保衛百姓安全。可以說,他主政一方,造福一方,既落實了朝廷對他戍邊的要求,他又讓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平安的日子,所以,老百姓要為他立生祠。可是狄仁傑第三子狄景暉雖是狄仁傑血脈,卻沒有繼承他上的優點;當時狄景暉假借其父之名為求一官半職,不惜萬金賄賂朝中奸人,後來終於在狄仁傑曾經主政的魏州落腳。對於狄景暉來說,魏州只是他官途中的一塊墊腳石,因此狄景暉為了能繼續有錢買官,不惜新立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一時對魏州百姓的剝削達到了極致。狄景暉在剝削百姓的同時,對魏州政事不聞不問,一時間魏州豪強劣紳與狄景暉成了不折不扣的蛇鼠一窩,就更別提“為民做主”云云了;甚至鬧得冤案堆積如山,魏洲百姓怨聲載道。帝景暉果然錢沒有白花,後補丁其他地區的肥差,從此離開潿洲。帝景暉雖走了,但狄仁傑的祠堂還在,百姓為發洩對狄景暉的怨恨,竟然怒砸“狄公祠”。但狄仁傑的功德並沒有被魏州百姓忘記,時間一久,當地百姓又重修了“狄公祠”。安史之亂時,百姓紛紛躲避戰亂,結果“狄公祠”又被難民憤怒砸毀,原因仍舊是狄景暉四處為官時造下的惡果,魏州難民中多有被狄景暉迫害的人,怒砸“狄公祠”也在情理之中了,可惜“狄公祠”就此再未修復。
可嘆狄仁傑一生為民,尚在人間時,百姓感恩戴德,為其修建了“生祠”,沒想到狄公死後一世英名,卻被親兒子所毀。
-
7 # 白降紅升
其實狄仁傑的生祠曾被毀壞過兩次,其中原因並非是因為狄仁傑自己,而是他死後他的三兒子狄景輝的坑爹造成的。
狄仁傑一共有三個兒子,其中三兒子狄景輝,非但沒有繼承狄公的公正廉明,而溜鬚拍馬,陰險狡詐倒是一學就會。時長仗著自己狄公兒子的身份,收受賄賂,魚肉鄉里。上級官員忌憚於狄公威名不敢管,百姓亦是敢怒不敢言。
後來狄景輝靠拍馬屁混到了總督的位置。離開了魏州,百姓們看他一走,就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深夜裡就把狄公的生祠砸了,但過了幾天之後,百姓感覺狄公的兒子雖有罪但是狄公是無辜的,自己這樣做很不好。於是又找人修繕了生祠。
但是狄景輝在離開魏州之後並沒有收斂而是繼續禍害所在地域的百姓,數年後安史之亂爆發,從各地而來的逃難的百姓路過魏州時,看見狄仁傑的生祠直接就給砸了洩憤。
-
8 # 鄧海春
狄仁傑素有“神探” 之稱,皇帝也曾讚譽:“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而這樣一個“賢”人,在正史記載中,他的祀堂卻被老百姓砸了,難道狄仁傑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事,老百姓十分痛恨狄仁傑嗎?
狄仁傑,字懷英,一生為官,卻是終身清廉,數次為民請命,嫉惡如仇,嚴懲貪汙腐敗,為國家治理立下汗馬功勞,儘管自己命運多舛、時常因觸及到權貴的利益而受到迫害,但他總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國家、為人民敢於直諫、直言不諱,提出許多利民便民的方針。
比如,在輔佐武則天的時候,他也從不阿諛奉承。立太子一事在封建家天下制度中成為國家延續和治理的一個重要問題,武則天欲立武三思為太子,朝中群臣早被武則天的手段嚇怕了,沒人敢反對,擔心觸黴頭。惟獨狄仁傑直言應當要廬陵王李顯承繼大統。武則天十分生氣,便停止該項議論。
後來,武則天召狄仁傑與王方慶,問:“朕數夢雙陸不勝,何也(我老是做夢打牌輸錢,這是為什麼呢)?”狄仁傑就趁機說:“雙陸不勝,無子也。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啊!並且太子是天下之本,本若搖則天下危。太宗皇帝親冒鋒矢,勤勞而有天下,傳之子孫;高宗皇帝重病,才下詔令陛下監國。陛下臨朝稱尊十幾年了,又想以武三思為後。試問姑侄與母子誰親呢?陛下立廬陵王,千秋萬代常享祭於宗廟,立三思,(可則可矣),但宗廟裡有祭姑姑的道理嗎?”武則天深受啟發,在利益天平的擺動下,選擇令立廬陵王為太子。
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必然會有其發光散熱的一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反叛,魏州告急,武則天派遣狄仁傑赴魏州刺史解決問題。
不得不說,狄仁傑有著敏銳的軍事頭腦,深知人心的重要性。所以,狄仁傑選擇先“安內”,不干擾百姓正常生活秩序,放寬繳納賦稅的期限,不消說取得的成果喜人,和之前魏州掌權者對比鮮明,前任刺史孤獨思莊強迫百姓修繕工事,完全不顧百姓的生活,卻適得其反百姓怨言大,軍心不穩,軍事戰爭中重要的糧草也成了一大問題,因而,魏州百姓對狄仁傑感激涕零。然而,其他地方在遭受戰火之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狄仁傑自然是打理、復興的首選。魏州人民在留不住狄仁傑後,為他立生祀,感念他的恩德,又希望他能繼續庇佑這個地方。
“仁杰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祀。”本是好名聲的象徵,壞就壞在,“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許是“恨屋及烏”,狄仁傑身為父親卻沒能管教好孩子,“子不教,父之過”,百姓無力反抗景暉,便將這股怨氣發洩在他父親身上,“乃毀仁杰之祠”。
“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這是狄仁傑的態度,其一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說有兒子景暉這個教育問題,但景暉的錯誤不能完全歸結為狄仁傑,魏州百姓也明白這個道理,還是十分敬仰狄仁傑的。
回覆列表
生祠,顧名思義,就是為活著的人立祠,以示感戴和崇仰之情。早在西漢就已出現了這一事物,漢文帝時,欒布為燕國相,燕、齊之地百姓為其立“欒公社”;漢武帝時,石慶為齊國相,齊人為其立“石相祠”。此後,生祠這一獨特形式一直延續下去,以至於在唐代,國家不得不出臺法令,對官員立碑立祠作出限制。到了明代,由於生祠氾濫,更是引發顧炎武無限感慨,“今代無官不建生祠,然有去任未幾,而毀其像、易其主者”。
說到生祠,不能不提到明末各地為魏忠賢廣立生祠的鬧劇,這也是導致生祠在後世變得臭名昭著、聲名狼藉的原因,但其實,歷史上不少名人都曾被百姓立祠紀念。例如,蘇東坡在出任登州、杭州知州時,兩地百姓都曾為他建立生祠。狄仁傑在擔任寧州刺史、彭澤縣令、魏州刺史期間,三地百姓也都曾為其立祠,特別是有關魏州生祠立與毀的故事,更具戲劇性,也更引人深思。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冀州,為穩定局勢,武則天下令將此前由於受人陷害被貶至彭澤縣令的狄仁傑調任與冀州相鄰的魏州刺史。狄仁傑到魏州後,果然不負重望,迅速穩定了軍心民心。此後,他廣行仁政、政績斐然,不久被提拔為幽州都督,之後又調到中央,恢復了宰相職務。狄仁傑離任之際,魏州百姓感念他的功績,繼寧州、彭澤之後,為他建造了第三座生祠。
為狄仁傑建生祠,雖然在當時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顯然也是一大美事,代表了百姓對他的感激與愛戴。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一美事卻在後來出現了戲劇性轉折。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最小的兒子叫狄景暉。這個狄景暉,後來也到了魏州做官,擔任司功參軍,掌管官員考課、祭祀禮樂等事務。可惜,狄景暉在魏州任上“貪暴為虐”,魏州百姓不堪其苦,“恨屋及烏”,竟憤而搗毀了其父狄仁傑的生祠。
當然,狄仁傑的生祠雖然被魏州百姓在激憤之下搗毀,但善良的魏州百姓在情緒宣洩之後,對狄仁傑並未忘記。開元年間,狄仁傑的生祠得以重修,此後又因安史之亂受到破壞,但在元和年間再次修建,其碑至今留存,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狄仁傑生祠的立與毀,給了人們很多感慨與思考,不少人更是將狄景暉作為古代“坑爹”的典型。清代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特意闢條“名父之子多敗德”,列舉了包括狄景暉在內眾多名人之後“坑爹”的典型。也有不少人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外乎這幾點:一是過於優越的家庭地位和條件,卻使子女不知如何承受,反而造成價值觀扭曲、忘乎所以,成為飛揚跋扈的“衙內”;二是父母名高位重,反而無暇管教子女,或是過於溺愛,致使其放任所為;三是這些“官二代”“富二代”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沒有人生壓力,不知生活艱辛,且缺少奮鬥目標,反而陷入人生迷茫。古人曾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對比此類“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的情形,可謂發人深省。
但是,狄仁傑生祠的立與毀,除了狄景暉的因素,還有一個力量其實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魏州的百姓。想當年,因為感念狄仁傑的功績,魏州百姓滿懷崇敬地為他建造了一座生祠;然而,僅僅由於狄仁傑兒子的胡作非為,魏州百姓又毫不猶豫地毀掉了這座生祠。百姓的力量,在此顯現得淋漓盡致。
千百年來,人們其實一直都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是,道理雖然看得透,能不能遵從卻是另一回事。因為水的力量往往蘊藏在平靜之中,平常人們看到的只是水的平靜,卻忽視了水的力量。而待到水波不寧、狂風驟來,卻已為時過晚、不可彌補。另一方面,百姓又是最實際、最樸實的,小到一座生祠,大到一個政權,得到百姓的擁護,百姓就會不遺餘力地捍衛它;而一旦失去民心,不管曾經多麼強大,也擺脫不了一朝轟然坍塌的命運。縱覽歷朝歷代興衰,又有哪個統治者不是口口聲聲以民為天,又因為漠視百姓疾苦而倉皇辭廟?百姓的力量最可敬,也最可畏。這,正是狄仁傑生祠立與毀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