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間,中國的人口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在耕地面積基本固定的情況下,讓3億人都有飯吃,這在中國歷史也算是一個奇蹟。那麼,乾隆時期的人口狀況到底如何呢?
一
中國曆代王朝都留下了有關人口統計的記錄,但直到乾隆以前的數字都非常之低。歷代人口的最高峰是在西漢平帝時的5900萬人,東漢恆帝時5600萬人,唐開元中的5300萬人,明嘉靖時期的6300萬人。從記錄上看,從西漢末至明代晚期人口一直停留在6000萬人左右。儘管這個數字屢遭非議,認為和實際人口大有出入,但最終的定論是一致的,即直到明末,中國的人口數字不是很大。
明末清初,由於連年戰亂,清初時期人口銳減。據《清實錄》記載:順治八年(1652)全國只有1400萬人,順治十八年(1662)增加到1900萬人,此後人口增長一直很緩慢。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康熙帝頒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時,全國登記的人口亦只有2460萬。
當然,這個人口統計數字是不準確的,康熙末年全華人口2460萬確切指的是“人丁”數,人丁是指16歲至60歲的男子,他們是賦稅的承擔者,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年幼、年老以及婦女都未計算在內。
而且,這個人丁數的統計和實際人丁也有出入,康熙帝曾說:“朕覽各省督撫奏編人丁數目,並未將加增之數盡行開報。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
如果按照這個演算法,至康熙五十一年時,全國的總人口應當在人丁數的四五倍,也就是大致在一億人左右。由於“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諭旨頒佈,所以自康熙五十二年至雍正十二年的22年間,人口增長較快,為1200萬。
雍正朝實行“攤丁入畝”的改革措施,徹底取消了人丁稅,因此人丁的統計也就失去意義。乾隆即位後,認為需要準確掌握全國的實際人口數字和存貯的糧食數字,以便於確定國庫收支,賑濟災荒。因此於乾隆五年(1740),命各省查報戶口實數與穀物。
乾隆六年(1741)冬,各省數字上報朝廷,人口總數達1.4341億,大大突破了歷史上有書面記錄的數字,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規的人口普查。
這一次的人口普查雖然打破歷史記錄,但因為統計人口才剛剛開始,有的地方官吏並不重視這一工作,或虛報、或隱匿,甚至根本不報。乾隆八年,乾隆帝再次鼓勵各地官吏認真統計人口,這一次報上來的資料高達1.6445億,比兩年前多出了2100萬,實際上當時的人口增長數量有限,多出來的全是隱漏的數字。
二
從乾隆朝開始,中國有了正規的人口統計,也有了比較詳細、準確的人口統計數字。從乾隆六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1.4341億,至乾隆六十年(1795)有人口2.9696億,54年淨增人口1.5355億,平均每年增加284萬人,增長率為千分之12.9.
嘉道以後,人口繼續增加,但增長的勢頭放緩,從乾隆六十年至道光二十年的45年中,人口從2.97億增至4.13億,淨增1.16億,年均增長258萬人。絕對數字也不少,因人口基數已高,故增長率為千分之7.2.
人口激增須與糧食產量增加同步。乾隆末年,全華人口已達3億,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由此可以推論,當時的經濟實力也必大大超過以往的任何朝代。
人口激增一方面是經濟增長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會帶來問題和不安定的因素,人口壓力日益增長,超過了社會的承受能力。乾隆帝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壓力,常常感慨:“民愈庶、富愈難”,“國家承平百有餘年,人生不見兵革。每歲戶口繁衍,千古罕儔。民間穀物,有增而無減,實由於此。朕焦勞宵旰,每懷堯舜猶病之憂。”
乾隆晚年,寫過一首詩,並附有註釋,總結了人口、糧食、物價、田地的相互關係,分析了人口激增所造成的社會問題,設想了各種對策。但他面對無情的客觀經濟規律而一籌莫展,對人民生計表現了深深的憂慮。詩云:
民數谷數國之本,每歲各省令具奏。
因命司農計損益,觀之持盈懼益懋。
谷數較於初踐阼,增才十分一倍就。
民數增乃二十倍,固幸太平滋生富。
以二十倍食一倍,谷價踴貴理非謬。
谷貴因之諸物貴,何怪近利居奇售。
返淳擬欲禁奢費,遊手謀食恐難副。
設曰驅之盡務農,那得許田供耕耨。
水旱賑濟數逾萬,無過補苴其罅漏。
三免正供兩免漕,未見閭閻生計茂。
長此安窮不敢言,蒿目怵心籲天佑。
綏豐或尚可支援,惕息中豐又難遘。
在這首詩中,乾隆帝表達出了民生國計之艱難,在太平盛世的表面下其實潛伏著嚴重的社會矛盾,並把它與人口的急劇增長相聯絡。乾隆這個分析應該是很有道理的。
三
此外,人口激增而分佈不均又是乾隆帝面臨的另一難題。以乾隆六十年統計的資料來看,3億人口有97%都分佈在內地18個省,各省人口多少排列順序為:江蘇、安徽、直隸、山東、浙江、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廣東、甘肅、福建、山西、四川、陝西、廣西、貴州、雲南。
如果以經濟區域而言,華北平原四省,即直、魯、豫、晉和長江下游四省,即蘇、浙、皖、贛人口最多最密集。乾隆十四年(1749),直、魯、豫、晉四省人口6006萬,蘇、浙、皖、贛四省人口6285萬,佔全國占人口的68%。43年後,即乾隆五十六年,這個數字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佔到了61%。
再看湘、鄂、川三省,乾隆十四年共189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10%,至乾隆五十六年(1749),三省共4693萬人,佔全國總人口15%。其年增長率為19.7%,遠遠高出其他八省。這樣的高的增長率並非是人口自然繁衍,而是大批外省流民來此墾植。
至於邊疆地區的省份,統計數字不全,數字也偏低。乾隆六十年,盛京僅有84萬人,吉林、黑龍江各報16萬人,實際數目可能更多。因為東北是封禁之地,許多出關種地的農民未曾全部上報。新疆北部準噶爾原有60萬人,經戰亂饑荒,人口銳減,雖然此後有土爾扈特東歸,但人口總量依然很少。
西藏地區,乾隆初年有喇嘛31.6萬人,民人64萬,共計約100萬人。這是乾隆初年的數字,至乾隆末年估計有120萬人。至於內外蒙古和青海則無統計數字。大致推算,在18個內地省份之外,人口總數不會超過800萬,只佔全國總人口的3%左右。清廷之所以不對邊疆地區進行人口統計,是怕引起他們的不安。實際上,乾隆朝統計人口,很多少數民族人口並未包括在內。
繼乾隆朝人口膨脹之後,發生了人口區域性流動的浪潮,長江、黃河、珠江下游及華北等居民密集,地少人多,出現大量相對過剩的人口,他們無地可耕,生計艱難。當出現開墾貧瘠地區的可能時,便形成了吸引人們遷徙的強大動力。大批流民,離鄉背井,出外謀生,定居異地。
清廷對移民的政策時常會有變化,隨著時間、地區的不同而改變,初期對東北、內蒙封禁較嚴,禁止漢民移墾,以後逐漸放寬;對川湘雲貴無封禁之令,但漢苗雜處,稍加限制;對海外移民,控制較嚴,但實際上限制不了;對新疆北部則鼓勵移民開墾。
到了乾隆末年,中原人口壓力越來越大,清廷不得不開放封禁,鼓勵移民。在這種情況下,從乾隆朝開始,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已呈趨勢,呈現出中心地區向山區邊疆以及東南亞各國輻射的局面,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清王朝滅亡。
人口劇增給清王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乾隆時代。乾隆帝在位的六十年,文治武功顯著,雖然他的執政的晚期頗受後人質疑,但總體而言,他實行的許多經濟政策大多是積極有效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著盛世的景象。當然,人口問題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始終是要爆發的,這是封建體制下的必然結果。
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間,中國的人口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在耕地面積基本固定的情況下,讓3億人都有飯吃,這在中國歷史也算是一個奇蹟。那麼,乾隆時期的人口狀況到底如何呢?
一
中國曆代王朝都留下了有關人口統計的記錄,但直到乾隆以前的數字都非常之低。歷代人口的最高峰是在西漢平帝時的5900萬人,東漢恆帝時5600萬人,唐開元中的5300萬人,明嘉靖時期的6300萬人。從記錄上看,從西漢末至明代晚期人口一直停留在6000萬人左右。儘管這個數字屢遭非議,認為和實際人口大有出入,但最終的定論是一致的,即直到明末,中國的人口數字不是很大。
明末清初,由於連年戰亂,清初時期人口銳減。據《清實錄》記載:順治八年(1652)全國只有1400萬人,順治十八年(1662)增加到1900萬人,此後人口增長一直很緩慢。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康熙帝頒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時,全國登記的人口亦只有2460萬。
當然,這個人口統計數字是不準確的,康熙末年全華人口2460萬確切指的是“人丁”數,人丁是指16歲至60歲的男子,他們是賦稅的承擔者,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年幼、年老以及婦女都未計算在內。
而且,這個人丁數的統計和實際人丁也有出入,康熙帝曾說:“朕覽各省督撫奏編人丁數目,並未將加增之數盡行開報。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
如果按照這個演算法,至康熙五十一年時,全國的總人口應當在人丁數的四五倍,也就是大致在一億人左右。由於“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諭旨頒佈,所以自康熙五十二年至雍正十二年的22年間,人口增長較快,為1200萬。
雍正朝實行“攤丁入畝”的改革措施,徹底取消了人丁稅,因此人丁的統計也就失去意義。乾隆即位後,認為需要準確掌握全國的實際人口數字和存貯的糧食數字,以便於確定國庫收支,賑濟災荒。因此於乾隆五年(1740),命各省查報戶口實數與穀物。
乾隆六年(1741)冬,各省數字上報朝廷,人口總數達1.4341億,大大突破了歷史上有書面記錄的數字,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規的人口普查。
這一次的人口普查雖然打破歷史記錄,但因為統計人口才剛剛開始,有的地方官吏並不重視這一工作,或虛報、或隱匿,甚至根本不報。乾隆八年,乾隆帝再次鼓勵各地官吏認真統計人口,這一次報上來的資料高達1.6445億,比兩年前多出了2100萬,實際上當時的人口增長數量有限,多出來的全是隱漏的數字。
二
從乾隆朝開始,中國有了正規的人口統計,也有了比較詳細、準確的人口統計數字。從乾隆六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1.4341億,至乾隆六十年(1795)有人口2.9696億,54年淨增人口1.5355億,平均每年增加284萬人,增長率為千分之12.9.
嘉道以後,人口繼續增加,但增長的勢頭放緩,從乾隆六十年至道光二十年的45年中,人口從2.97億增至4.13億,淨增1.16億,年均增長258萬人。絕對數字也不少,因人口基數已高,故增長率為千分之7.2.
人口激增須與糧食產量增加同步。乾隆末年,全華人口已達3億,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由此可以推論,當時的經濟實力也必大大超過以往的任何朝代。
人口激增一方面是經濟增長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會帶來問題和不安定的因素,人口壓力日益增長,超過了社會的承受能力。乾隆帝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壓力,常常感慨:“民愈庶、富愈難”,“國家承平百有餘年,人生不見兵革。每歲戶口繁衍,千古罕儔。民間穀物,有增而無減,實由於此。朕焦勞宵旰,每懷堯舜猶病之憂。”
乾隆晚年,寫過一首詩,並附有註釋,總結了人口、糧食、物價、田地的相互關係,分析了人口激增所造成的社會問題,設想了各種對策。但他面對無情的客觀經濟規律而一籌莫展,對人民生計表現了深深的憂慮。詩云:
民數谷數國之本,每歲各省令具奏。
因命司農計損益,觀之持盈懼益懋。
谷數較於初踐阼,增才十分一倍就。
民數增乃二十倍,固幸太平滋生富。
以二十倍食一倍,谷價踴貴理非謬。
谷貴因之諸物貴,何怪近利居奇售。
返淳擬欲禁奢費,遊手謀食恐難副。
設曰驅之盡務農,那得許田供耕耨。
水旱賑濟數逾萬,無過補苴其罅漏。
三免正供兩免漕,未見閭閻生計茂。
長此安窮不敢言,蒿目怵心籲天佑。
綏豐或尚可支援,惕息中豐又難遘。
在這首詩中,乾隆帝表達出了民生國計之艱難,在太平盛世的表面下其實潛伏著嚴重的社會矛盾,並把它與人口的急劇增長相聯絡。乾隆這個分析應該是很有道理的。
三
此外,人口激增而分佈不均又是乾隆帝面臨的另一難題。以乾隆六十年統計的資料來看,3億人口有97%都分佈在內地18個省,各省人口多少排列順序為:江蘇、安徽、直隸、山東、浙江、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廣東、甘肅、福建、山西、四川、陝西、廣西、貴州、雲南。
如果以經濟區域而言,華北平原四省,即直、魯、豫、晉和長江下游四省,即蘇、浙、皖、贛人口最多最密集。乾隆十四年(1749),直、魯、豫、晉四省人口6006萬,蘇、浙、皖、贛四省人口6285萬,佔全國占人口的68%。43年後,即乾隆五十六年,這個數字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佔到了61%。
再看湘、鄂、川三省,乾隆十四年共189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10%,至乾隆五十六年(1749),三省共4693萬人,佔全國總人口15%。其年增長率為19.7%,遠遠高出其他八省。這樣的高的增長率並非是人口自然繁衍,而是大批外省流民來此墾植。
至於邊疆地區的省份,統計數字不全,數字也偏低。乾隆六十年,盛京僅有84萬人,吉林、黑龍江各報16萬人,實際數目可能更多。因為東北是封禁之地,許多出關種地的農民未曾全部上報。新疆北部準噶爾原有60萬人,經戰亂饑荒,人口銳減,雖然此後有土爾扈特東歸,但人口總量依然很少。
西藏地區,乾隆初年有喇嘛31.6萬人,民人64萬,共計約100萬人。這是乾隆初年的數字,至乾隆末年估計有120萬人。至於內外蒙古和青海則無統計數字。大致推算,在18個內地省份之外,人口總數不會超過800萬,只佔全國總人口的3%左右。清廷之所以不對邊疆地區進行人口統計,是怕引起他們的不安。實際上,乾隆朝統計人口,很多少數民族人口並未包括在內。
繼乾隆朝人口膨脹之後,發生了人口區域性流動的浪潮,長江、黃河、珠江下游及華北等居民密集,地少人多,出現大量相對過剩的人口,他們無地可耕,生計艱難。當出現開墾貧瘠地區的可能時,便形成了吸引人們遷徙的強大動力。大批流民,離鄉背井,出外謀生,定居異地。
清廷對移民的政策時常會有變化,隨著時間、地區的不同而改變,初期對東北、內蒙封禁較嚴,禁止漢民移墾,以後逐漸放寬;對川湘雲貴無封禁之令,但漢苗雜處,稍加限制;對海外移民,控制較嚴,但實際上限制不了;對新疆北部則鼓勵移民開墾。
到了乾隆末年,中原人口壓力越來越大,清廷不得不開放封禁,鼓勵移民。在這種情況下,從乾隆朝開始,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已呈趨勢,呈現出中心地區向山區邊疆以及東南亞各國輻射的局面,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清王朝滅亡。
人口劇增給清王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乾隆時代。乾隆帝在位的六十年,文治武功顯著,雖然他的執政的晚期頗受後人質疑,但總體而言,他實行的許多經濟政策大多是積極有效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著盛世的景象。當然,人口問題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始終是要爆發的,這是封建體制下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