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睿讀西遊

    眾所周知,在三國時,蜀漢帝國和孫吳帝國結為盟友,共同對抗曹魏帝國;但是大家也知道在另外一個方面:吳蜀兩個政權之間也有不少宿怨。——其中的故事頗有玩味,今天筆者就來講講這些同盟背後的故事。 “天下三分” 第一次結盟,赤壁前夕

    建安十三年(208),孫劉兩個軍事集團在赤壁之戰前夕形成第一次同盟關係,共同出兵,在赤壁、烏林一帶擊敗曹操大軍,保全了自身。

    戰後,孫權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同意讓劉備攻略荊州,還把妹妹嫁給劉備,加固盟友關係。可是在暗地裡,雙方也有過一些各自的想法,比如:周瑜就曾提議將劉備軟禁起來,孫權也沒同意;劉備則盤算著如何在荊州站穩腳跟。在這段時間裡,也算是雙方的“蜜月期”了。

    建安十九年(214),劉備拿下益州,孫權便派諸葛瑾(諸葛亮的長兄)向劉備討要荊州地盤,遭到劉備拒絕。劉備回的話還是很有套路:“等我拿下涼州,我再還你荊州。”這套說辭對於孫權來說肯定是不信的。 腦補一下:孫權一拍桌子:“我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電視劇《三國演義》孫權密謀奪取荊州 次年(215)正月,孫權就急不可耐地派呂蒙去奪下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引用:

    《三國志·先主傳》:(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劉備聽聞荊州變故,便率軍出蜀,抵達荊州公安,與孫權軍對峙;而正在此時,曹操也率大軍進攻漢中張魯,劉備擔心漢中失陷,殃及益州,便匆忙與孫權在湘水邊達成和解盟約,承認孫權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治權,並強調雙方共同的敵人仍然是曹操。

    ——這是孫劉第一次交惡,劉備靠著務實的外交,緩解矛盾,讓雙方重歸於好。 從此時開始,荊州的形勢變成三方角力:原本曹操、劉備對峙的荊州(曹操軍佔據襄陽,劉備軍佔據江陵及荊南),孫權勢力在荊南插入了一腳。

    第二次同盟破裂

    湘水之盟是孫權和劉備雙方第二次確定同盟關係。 此後,劉備得以返回益州,繼續策劃對抗夏侯淵,攻略武都、漢中的事;另一邊,孫權則帶兵去了合肥,不料吃了一次大敗仗(逍遙津之戰),還差點被張遼活捉。

    時間推進到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出兵北伐襄樊,由於孫權和關羽之間已發生了不少矛盾衝突(關羽拒絕與孫權結親,並多次輕視孫權),加上孫權對荊州念念不忘,在這時候,孫權選擇暗中聯絡曹操,趁機偷襲江陵等地,最終擒殺關羽,獻首洛陽。

    電視劇《三國演義》關羽聽聞孫權奪取荊州 孫權這個“在盟友背後捅刀子”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詳,《三國演義》裡也基本上照著史書上來寫:關羽死後,劉備與孫權結仇。

    筆者也見過一些蜀漢粉絲(感情立場為支援蜀漢帝國的人)在很多場合中,對孫權背盟一事耿耿於懷,痛斥孫權的不道義,醜其名曰“渣權”。

    從表面上看,也確實如此,背叛者肯定要揹負不道義的“罪名”;可是對於孫權這些亂世梟雄來說,玩弄權術手段本來就是常態,政治中的“道義表述”終究只是謀求私利的遮羞布而已。 夷陵之戰前後 荊州淪陷,劉備勢力被清理出局,從此荊州被曹操、孫權兩方所瓜分。 再加上關羽身亡,劉備怒不可遏。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后,還是按捺不住復仇的慾望,開始籌備兵馬,在年末,親率數萬大軍出蜀,誓要為關羽復仇,並奪回荊州。

    在戰前,就有一些蜀漢大臣出來阻止劉備東征。例如趙雲;趙雲的建議是非常務實,準確的,當時曹魏雍涼一帶也反覆出現叛亂,如果劉備能夠出兵雍涼,可以爭取更多心懷漢室的人心。

    可是劉備不肯聽從。從後人點評的角度看:劉備在這個時間段裡已經被“仁義”、“仇恨”矇蔽了雙眼,失去了作為政治家的判斷力,更像是當年在幽州涿郡與關羽、張飛相處時的任俠。

    引用:

    《三國志·趙雲傳》裴注引《趙雲別傳》: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趙)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

    再說說諸葛亮。

    在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諸葛亮發聲勸阻劉備東征,倒是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採錄了趙雲勸阻的內容,順便也編寫了諸葛亮的態度:在演義中,諸葛亮沒有反對東征,但是勸阻劉備親自參與。

    引用: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當下孔明引百官來奏先主曰:“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先主見孔明苦諫,心中稍回。

    後來是張飛遇害,兵吏範疆、張達把張飛的首級帶去東吳,這件事進一步激怒了劉備,劉備才決意親自東征。 回到歷史上來,有人會問,為何諸葛亮不勸阻劉備? 筆者推測諸葛亮因為身份的關係不方便發聲。因為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正效力孫權,聽聞劉備要東征,諸葛瑾也曾寫信勸阻劉備,替孫權求和,無果。所以,此時的諸葛亮只能避嫌,沒有再發聲勸阻的必要了。

    引用:

    《三國志·諸葛瑾傳》: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曰: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群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只可惜當時法正已經去世,沒人能勸得動劉備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東征 後來,諸葛亮聽聞主公在夷陵戰敗,不禁感慨:“如果法正還活著,一定可以阻止主公東征。即便主公執意要去,有法正同行的話,也能保證絕對不吃這麼慘重的敗仗。” 引用: 《三國志·法正傳》:章武二年(222),大軍敗績,還住白帝。(諸葛)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重修於好 敗退回白帝城的劉備也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中,由於心力交瘁,不久就陷入重病之中,撐了大半年後,章武三年(223)四月,劉備駕崩於永安宮中。其實在劉備重病這段時間裡,孫權和劉備雙方也逐漸恢復交流,劉備這邊派出宋瑋、費禕出使東吳,雙方也在試圖恢復盟友關係。

    孫權在這段時間裡可以說是首鼠兩端,還跟魏國交往,並未徹底中斷聯絡。劉備駕崩之後,諸葛亮主持蜀漢政務,擺在他面前首要問題就是:儘快促成吳蜀再次聯盟。而擔任這次出使重任的人是鄧芝。

    鄧芝抵達東吳後,孫權還在猶豫不決,不肯立即見鄧芝。鄧芝也等不及,便主動寫信給孫權說:“我這次前來,是為了吳,不是全為了蜀。”孫權這才安排與鄧芝見面。

    孫權開門見山:“我也願意和蜀漢結盟,但是蜀漢皇帝(劉禪)還那麼年輕,國家也小,我怕還沒跟你們結盟多久,你們就被魏國消滅了,所以我才猶豫。” 鄧芝回答說:“我們吳蜀兩國聯盟,共為唇齒,才可能對抗魏國,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如果大王你去投靠魏國,魏國肯定需要你交出太子作為人質,你不肯,魏國就會藉口討伐你,到時候,我們蜀漢也會再次出兵東進,如此,江南之地恐怕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孫權沉默很久後,才回答:“你說得對!”,此後,孫權與魏國徹底斷絕來往,派張溫出使蜀漢,建立同盟。

    引用:

    《三國志·鄧芝傳》: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小學勢偪,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鄧芝勸說孫權 蜀漢滅亡之前的吳蜀關係 諸葛亮秉持的蜀漢帝國,可以說是國力蒸蒸日上,由夷陵之戰帶來的頹廢,絕望之氣漸漸被清除,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然後組織大軍北伐。雖然用人不當,馬謖的街亭之敗把出軍的得利全部斷送,但是諸葛亮仍然穩紮穩打,繼續攻略、蠶食雍涼。

    在孫吳帝國這邊,孫權一直是以吳王自居,他看到曹丕、劉禪都稱帝了,自己心裡也是渴望稱帝的,無奈他缺少法理支援。例如曹丕是用“漢魏禪代”的方式稱帝,劉備有姓劉的天然優勢,以漢室後裔的身份宣佈繼承大統——這兩個優勢,孫權是沒有的。

    黃武七年(228),孫權和鄱陽太守周魴聯手策劃的詐降,騙來了曹休大軍冒然南下,雖然在最後關頭,曹休知道自己上當了,仍然不肯服輸的他,決意要和孫吳軍在石亭展開決戰。“石亭之戰”的結果是曹休大敗,回去後羞憤而死。

    獲得大勝的孫權在這時候,終於按捺不住稱帝的心思,開始在吳地製造“祥瑞”,為自己稱帝做輿論造勢。次年(229)四月,孫權舉辦登基儀式,正式稱帝,改元“黃龍”。

    蜀漢帝國派出衛尉陳震前去道賀,並重申盟友關係,並約定“交分天下”(蜀漢方面用語)。這“交分天下”的內容是:如果魏國被消滅後,豫、青、徐、幽州歸孫吳;兗、冀、並、涼州歸蜀漢。

    引用:

    《三國志·吳主傳》:六月,蜀遣衛尉陳震慶權踐位。權乃參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聯絡當時的政治形勢,蜀相諸葛亮能夠承認孫權稱帝,雖然違背了“漢賊不兩立”的道義立場,但這是符合政治利益的行為;因為只有維持吳蜀聯盟,才有擊敗曹魏帝國的可能性,這是務實,有遠見的決策。

    有些人往往痛心於此,認為諸葛亮此舉是向孫權示弱,妥協。其實,政治家看待問題更深入,他們不會浮於表面,糾結膚淺的道義立場。按照《漢晉春秋》的記載,諸葛亮在派遣陳震出使之前,就把孫權的僭逆行為做了分析,認為應該暫時放下陳見。 筆者再說一個鄧芝的故事,讓大家看看這次聯盟的本質吧。

    後來,鄧芝再次出使東吳,孫權再次見到鄧芝,非常高興,對他說:“如果天下太平,我和蜀主(劉禪)分治,是不是很不錯啊!”鄧芝回答:“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果魏國滅亡了,大王您還沒有認識到天命所歸的話,那麼我們兩國君臣各自擂鼓吧,真正的戰爭才開始呢。” ——看看,蜀漢帝國在表面上承認孫權的稱帝,但本質上是不認可的。鄧芝不願意跟孫權逢場作戲,直接把話挑明瞭:等到魏國滅亡,你還不投降,我就打你。什麼三分,兩分天下?門都沒有!

    引用:

    《三國志·鄧芝傳》:蜀復令(鄧)芝重往,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權與亮書曰:“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這個故事的結尾是:孫權非但沒生氣,反而哈哈大笑,稱讚鄧芝快人快語,並寫信給諸葛亮,說只有鄧芝才能讓兩國和睦。

    ——可見孫權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後來諸葛亮病故

    (234年事),孫權還向巴丘增兵一萬人,想趁機撈取好處,蜀漢帝國這邊聞訊,也增加了永安的兵力。等到蜀漢帝國派宗預出使東吳時,孫權還假裝不解,問宗預:“我們兩家聯盟,就好像一家人一樣,而我聽說貴國增加白帝城的防守,這是為何?” 宗預不卑不亢的回答:“臣以為,貴國增加巴丘兵力,中國增加白帝兵力,都是形勢使然,不需要解釋的。” 這一次,孫權又笑了,同樣很敬重禮待宗預。 引用: 《三國志·宗預傳》:及(諸葛)亮卒,吳慮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萬人,一欲以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聞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宗)預將命使吳,孫權問預曰:“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預對曰:“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權大笑,嘉其抗直,甚愛待之,見敬亞於鄧芝、費禕。 尾聲 孫吳帝國趁著蜀漢帝國發生變故時增兵的事,在蜀漢帝國滅亡的時候,又做了一次。

    蜀漢炎興六年(263),蜀漢皇帝劉禪向魏軍投降,次年二月,孫吳帝國派出陸抗、步協等人率軍圍攻巴東,蜀將羅憲拒守不降,在魏軍增援後,陸抗率吳軍撤退,羅憲也追隨劉禪選擇入魏。

    引用:

    《三國志·三嗣主傳》:(264)二月,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徵西將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眾圍蜀巴東守將羅憲。 到這時候,吳蜀聯盟也不復存在了,往日恩怨也化作青史上的故事,供後人流傳。

  • 2 # 劉坤忠120

    赤壁之戰後,三分局面已成雛形,曹操勢力雄厚,孫權劉備聯手才能與曹操抗衡。若孫權劉備各自為政,互不聯盟,曹操各個擊破,安有三國時代。三國鼎立,相互相存,當劉備異軍突起,關羽威振華夏時,曹操聯合孫權,共同對付關羽,圖謀荊州,孫權欣然接受。孫權不能使一方獨大,吞併一方,否則以二比一的力量自己怎能抗衡,自己只能變成人家的附屬品。。。孫權據東吳佔地理之優,大江天塹,水鄉縱橫,已立三世,社會穩定,曹操劉備單獨想滅東吳卻是難事。曹操獨佔天時統一北方,地大物博兵精將廣。劉備佔據人和四海擁護,天下歸心。局外人都知道在劉備沒有強大時,孫權劉備才是永遠的聯盟,曹操才有所顧忌,不會對任何一方冒然用兵。孫權也不想曹操劉備任何一方獨大,保持三足平穩的局勢。所以劉備諸葛亮認為東吳孫權是永遠不會背棄的盟友。但物極必反,當劉備力量強大時,威脅到三國鼎力的局面,孫權也不想坐以待斃,毅然背棄聯盟,與曹操攜手共勉。

  • 3 # 種豆的麻瓜

    三國時期,風雲變幻,沒有永恆的盟友哈!

    比如三姓家奴的呂布,有奶便是娘。更有甚者,比如張遼,魏延等當世名將,毫無例外也是被利益驅使著。所以,沒有永恆的盟友哈。只不過三分天下鼎立之時,曹魏軍團佔據著北方大部分領土,其它兩家在南方建立起了自己的軍團,任何一家在當時都不可能與曹魏軍團抗衡。吳蜀聯姻也是場政治聯姻,最後還不是撕破臉了?唯一永恆的是利益,只要利益在,大家的聯盟就在,僅此而已。

  • 4 # 藝舜老師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沒有任何糾結的地方。

    首先說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國家利益,那麼國與國之間就沒有所謂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吳蜀兩家雖然大勢上共同抗曹,但是私下裡也是齷齪不斷。

    然後來解答為什麼諸葛亮和劉備會認定孫權是自己的盟友,這個問題其實用一個邏輯就能很好的詮釋。

    我們選定A\B\C三個人,A的戰鬥力最強,假定武力值為100;B的武力值是50;C的武力值是40;把三個人關閉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條件是要麼都在這個房間裡待著,但是如果有人想走出去,那麼他們中只能活著走出去一個。

    論戰鬥力A>B+C,但是A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沒有絕對把握同時戰勝B+C,實力很接近,就算最後贏了也是慘勝,遍體鱗傷奄奄一息,走出去又有什麼意義?所以這個房間裡的局勢是A可以吃掉B也可以吃掉C,但是卻沒有把握同時吃掉B和C。當然,這個局面B和C也比較清楚,所以他們必須互相無條件支援對方,才能保證自己不死。否則不管B和C誰先死,剩下的那個一定也會被A消滅掉。B和C只有聯合才能保證維持目前的局面,大家都能活下去。

    按道理來說,如果武力值不變,這個狀況將會一直持續下去,除非三個人的武力值出現變數才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再假設一下,關了一段時間以後,每個人的抗壓能力不一樣,A的心態比較好,武力值維持100不變;B狂躁不安,甚至發瘋般自殘,武力值降到30;C得了抑鬱症,整天唉聲嘆氣無心鍛鍊,武力值降到20,這個時候A會如何抉擇?當A有絕對實力消滅B+C的時候,他就可以無所顧忌的屠殺,至於先消滅誰,主要看心情。

    而歷史,恰恰就是如此。倘若A的武力值下降到50,B的武力值提高到90,C的武力值提高到80,那結果肯定不一樣,但是,歷史就是歷史。

    然後我們分別用A\B\C來代替三個國家,A——魏國,B——吳國,C——蜀國

    這下明白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刷臉支付的利弊在哪裡?刷臉支付究竟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