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野史中的描述就不參與討論了
9
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中國歷史上,唯一在正史所記載:“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的,就只有西楚霸王項羽了。

    作為可信程度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毫不客氣”地大肆誇獎項羽。

    史上最強武將非項羽莫屬

    有人說項羽“力能扛鼎”,但鼎也有分輕重,項羽扛的鼎應該是大力士一類就能扛起來的那種。不錯,鼎有輕重,但戰國時期能作為訓練用的鼎再慶也不會輕到哪去。同樣是用來訓練的鼎,秦武王嬴蕩還舉得吐血而亡。

    再者,如果項羽所舉的鼎真的名不副實的話,那司馬遷又何必特意把這記載下來呢?不是砸項羽的臉嗎?項羽之後的每一件事都夠司馬遷給他吹一輩子了,不需要再拿假料來濫竽充數。所以項羽舉鼎絕對是重鼎,是值得讓司馬遷寫下來的。之後鉅鹿之戰,項羽所帶領的楚軍以一當十,勝利後在轅門召見諸侯,“諸侯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諸王,此時的項羽年僅二十六歲。所謂王不過霸,實至名歸。

    尤其是最後的垓下之戰,項羽帶著二十八騎,東突西走:“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

    以一人之力斬殺數十百人者,千古唯一項羽,更別說下邳之戰,以三萬強行軍後的軍隊,大破駐守下邳的劉邦聯軍七十五萬了。所以歷史上第一武將非項羽莫屬。

  • 2 # 小黃同學不愛吃肉

    既然是正史有記載,還要是最強,那我只能說史記裡面五帝本紀提到一個人了,上古蚩尤大神應該可以算是是最強了吧。

    蚩尤雖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負面,但神話傳說一直有崇拜蚩尤的傳統,華北地區的河北、山西一帶有相關的崇拜活動。如南朝任昉的《述異志》記載冀州(今河北)有樂名《蚩尤戲》,人們頭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們祭蚩尤神。秦始皇親祭蚩尤,為八神之一的戰神,後世帝王、武將出徵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摘抄自網路)

    項羽,呂布,白起,孫武這些都很強,但是再強他們也是人,蚩尤大神可是能和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對戰的人物,而且和黃帝之間的戰爭都是勝多敗少。差點把我們炎黃子孫的先祖都打敗了,這難道還不是最強?

    很多人可能覺得我偏題了,不不不,確實是史記有所記載,而且史記也是國最重要的歷史參考資料之一。

  • 3 # 史學達人

    中國最強的武將,我首推彭德懷元帥,因為他是在中華民族最為危險的時候,站出來抵禦的事外國侵略者。

    大家都知道韓信也事名將,但是,韓信打敗的是項羽。不是屬於對抗外族入侵,意義真的不是很大。道是那些主動打擊外國侵略者的人,才是真正可以讓人民敬佩的英雄,才是天才軍事家,而彭德懷就是這樣將領裡的典型代表。

    你看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他們擁有的是堅船利炮,還有飛機掩護,而中國八路軍的裝備都是小米加步槍,這個仗看起來是不能打的,好像怎麼打都打不贏。

    但是,彭德懷不一樣,他不虧是軍事天才,他在面對強敵的時候,毫不畏懼,竟然組織了一百零五個團,帶領八路軍打敗了擁有先進武器的日本人。

    此戰就是百團大戰。百團大戰共計殲滅日偽軍四萬餘人。這一戰大大的打出了中國的國威,打出中國軍威,打擊日本囂張的氣焰。

    還有抗美援朝的時候,彭德懷帶領中國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和美國佬開戰,最後打得美帝國主義不得不坐在談判桌上簽字,撤兵。這就是彭德懷在面對外國侵略者時的態度。

    不管是誰,只要敢欺負我中國同胞,只要敢侵犯我中國領土的,我就會毫不猶豫的憤起反抗,打到你直到投降為止。

    所以說這樣的人,這樣鐵骨錚錚的硬漢,才是全體華人民的驕傲,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筆者認為正史記載的最強武將是唐朝的大將薛仁貴,正史上的薛仁貴個人魅力非常強,經常能夠取得出其不意的戰績。薛仁貴第一次參戰,就完成了臨陣戰將的戰績。當時的薛仁貴還只是一個小兵,唐朝的朗將劉君邛被高句麗大軍圍困,薛仁貴大喝一聲,單槍匹馬衝到了亂軍之中,斬殺了高句麗的一名將領,並且把這名將領的頭顱懸掛在馬鞍上,高句麗軍隊都膽戰心驚,全都潰散而逃。之後李世民親自指揮軍隊和高句麗決戰,薛仁貴身穿白袍白甲衝鋒在唐軍的最前方,將高句麗的陣營衝散,唐朝軍隊受到他的帶動,都奮勇殺敵。李世民為了獎勵薛仁貴,將他從士兵提拔做了將軍。

    仁貴每戰必克,名震異域,是知名將立功絕域,為敵人所畏懾,即國家之輕重系焉。《唐書藝文志》

    唐高宗時期,薛仁貴獨自帶兵攻擊高句麗,高句麗派出了一個射箭高手,接連射殺了唐朝軍隊十幾名勇士,薛仁貴親自出馬,將這個射箭高手生擒。後來唐高宗又派遣薛仁貴平定九姓鐵勒的叛亂,九姓鐵勒有十幾個勇士在陣前耀武揚威,薛仁貴衝殺過去,三箭射殺了三個人,其餘的人都跪在地上求饒。九姓鐵勒的其餘將士都受到震撼,投降的人不計其數,薛仁貴趁機一舉殲滅九姓鐵勒主力,從此之後九姓鐵勒一蹶不振,再也不具備反叛唐朝的能力。

    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為之牙距也。至師行數千萬裡,窮討殊鬥,獵取其國由鹿豕然,可謂選值其才歟!

    薛仁貴69歲的時候,還曾經帶兵出征突厥。突厥軍隊都認為薛仁貴已經死了,不相信陣前的人就是薛仁貴。薛仁貴脫下來頭盔和突厥人見面,突厥人都十分敬佩薛仁貴,見到偶像之後紛紛下馬跪拜。薛仁貴率領軍隊發起攻擊,突厥軍隊逃走和投降的人不計其數,唐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敗了突厥軍隊,俘虜了三萬多人。

    薛仁貴勇冠三軍,名可振敵。(《舊唐書》

    薛仁貴每一次參戰都衝鋒在部隊最前面,是項羽一樣的人物,他能夠依靠著個人武力,來改變戰場的局勢,要比項羽更加的有魅力。在中國古代的將領中,能夠依靠著個人魅力,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人寥寥無幾。像薛仁貴這樣,一人匹敵千軍萬馬的猛將,更是鳳毛麟角。唐朝能夠平定四方,薛仁貴立下了極大地功勞,無論是從個人武力,還是軍功戰績來講,薛仁貴都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武將中最強的一個人。

  • 5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正史中記載的最強武將是誰呢?小哥認為這個人首推西楚霸王項羽。

    那麼,記載項羽的正史《史記》是如何描繪西楚霸王的呢?

    (正史二十四史之《史記》)

    項羽封分諸王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之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

    這件事講的事項羽分封各地反秦起義軍首領和自己下屬為王的事情。

    縱觀古今,天下紛亂諸侯並起的時候,很多時候這些諸侯都是各自為政,而諸侯起義的最終目的,一等者:開創萬世基業,建立新王朝。二等者:爭戰討伐,最終能裂土封王者。三等者:歸附更強者,以期將來為人臣子,謀取功名。

    所以說,諸侯起義,最終要麼成功,開創新王朝,要麼加入更強大的諸侯,將來封王封侯,要麼對抗,諸侯互相征伐,最終敗北。

    而項羽作為伐秦的各路諸侯之一,雖然立楚懷王為義帝,但楚懷王終究是個傀儡,最後項羽居然非常霸氣的舉行了封王大會,分封天下諸侯為王,並且他的這個決策沒有那個諸侯反對,第一位攻入咸陽的劉邦也得按照項羽封王的安排,前往偏僻的漢中,做那個只管轄漢中三分之一土地的“漢中王”。

    在後世,中原大地也曾多次被諸侯割據,但是再沒有任何一位諸侯可以做到“分封諸諸侯為王”這樣的程度,比如大家津津樂道的三國時期,最終也不過是三分天下,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局面更加混亂。

    (西楚霸王項羽劇照)

    項羽以少勝多,擊敗劉邦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蕭,晨擊漢軍項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楚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於是遂得脫。求太公、呂后不相遇。審食其從太公,呂后間行,求漢王,反遇楚軍。楚軍遂與歸,報項王,項王常置軍中。

    這段描述,記載的是項羽和劉備之間的彭城之戰。

    在這一次戰役中,項羽以三萬人馬擊敗劉邦的五十六萬人馬,這個獲勝比率在歷史上也算是絕無僅有了。劉邦的兵力接近項羽兵力的20倍,但是依然被項羽擊敗,在楚軍追殺劉邦的過程中,老天爺幫了劉邦的忙,莫名其妙颳起了一股大風,助力劉邦逃脫,為什麼說這股大風是莫名其妙的呢?因為四月份正常情況下刮的是東風或者南風,但是劉邦差點被抓住的時候,這西北風就猛颳了起來,致使楚軍軍容散亂,這個風非常大,“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大樹被吹斷,房子被吹垮,沙石被吹的亂飛,天地間一時間被沙石塵土搞的遮天蔽日,大白天像黑夜一樣的暗,這樣的情況下,大軍焉能不亂?

    而劉邦在老天爺的幫助下,帶了十幾個人逃跑了。

    (劉邦和項羽劇照)

    項羽追擊劉邦,情況危急,劉邦投降逃脫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漢將紀信說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信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這件事講的是劉邦又一次被楚軍給圍住了,這一次情況相當緊急,漢將紀信建議劉邦假裝尊楚(項羽)為王,然後找機會逃出去,劉邦採納了這個建議。

    夜晚的時候,紀信乘坐劉邦的車架(黃屋車),帶領城中守將投降項羽,分散楚軍的注意力,而劉邦則喬裝成普通士兵,從西城門逃走了。後來,項羽問紀信劉邦那裡去了,紀信說劉邦早都已經出城逃走了,項羽非常氣憤,燒死了紀信。

    (項羽形象)

    漢軍畏項羽如猛虎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漢果數挑楚軍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馬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貨賂。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皆自剄汜水上。大司馬咎者,故蘄獄掾,長史欣亦故櫟陽獄吏,兩人嘗有德於項梁,是以項王信任之。當是時,項王在睢陽,聞海春侯軍敗,則引兵還。漢軍方圍鍾離昧於滎陽東,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

    曹咎(大司馬咎)守成皋的時候,項羽告訴他,“謹守成皋,則漢軍挑戰,慎勿與戰,毋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誅彭越,定梁地,復從將軍。”,結果曹咎禁不住漢軍的辱罵,渡汜水攻擊漢軍,結果被漢軍“半渡而擊之”,最終打敗,曹咎和塞王欣最終無顏面對項羽,雙雙自刎而死。

    後來,項羽帶兵返回成皋,在滎陽東的時候,漢軍聽到項羽來了,直接就逃跑了,逃跑的時候怕項羽追擊,專門選擇陡峭難行的道路。

    可見漢軍畏項羽如猛虎。

    (項羽劇照)

    亥下之戰

    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謂張子房曰:“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對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漢王曰:“善。”

    這段講的是亥下之戰前,鴻溝協議之後這一時間段的事情。

    項羽和劉備簽訂了“楚河漢界”這樣的和平條約,項羽送還劉邦的家眷,在項羽率軍東返的時候,張良建議劉邦追擊項羽,因為項羽已經沒多少軍糧了。劉邦接受了這個提議,他給幾個諸侯王發命令,大家一起攻擊楚軍,但是彭越和韓信並沒有聽從劉邦的排程,最終劉邦被項羽擊敗,漢軍被楚軍圍攻,劉邦堅守不出。

    後來,張良提議劉邦先給韓信、彭越等諸侯王好處,動員大家一起消滅項羽,等天下大定後,再真正論功行賞。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被韓信和彭越封分了土地之後,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才遵守和劉邦的約定,大家會師討伐項羽。

    (漢軍劇照)

    項羽突圍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這一段講述了項羽垓下之戰後,一路逃亡的過程。

    首先,項羽帶領八百騎兵深夜突圍,他們突圍的訊息天亮後漢軍才知道,這說明了什麼呢?我認為這說明項羽率領的這八百多人非常厲害,簡直和現代的特種兵一樣,他們可以非常快速的斬殺敵人同時不引起敵軍的注意,然後再他們突圍的過程中,可以說是井然有序,非常鎮定,和敵人作戰後處理好了戰場再繼續突圍,假如殺了人直接就跑,肯定是會被巡邏計程車兵發現的。

    漢軍發現項羽後立馬派5000兵追擊項羽,本來項羽早早突圍,完全可以擺脫漢軍的追擊,結果遇到一個老農瞎指路,項羽跑錯路了,最終和這5000漢軍遭遇,項羽率領的800多筋疲力竭餓著肚子的楚軍對戰漢軍5000多人,最後突圍的只有二十八人。

    項羽將這28人分做四個小分隊,大家約定回合地點,四面突圍,項羽一馬當先衝擊漢軍,所向披靡,無人敢戰,赤泉候被項羽瞪了一眼,直接就“人馬具驚,辟易數里”,可見項羽的霸氣。

    (項羽劇照)

    項羽之死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

    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羽最後拒絕了擺渡者請求渡項羽過江的的計劃,但是英雄配寶馬,他不忍陪伴自己五年的戰馬落入漢軍手裡,有感念擺渡者同是江東人士,知道他為人忠厚,因此把戰馬送給了這位擺渡者,自己步行作戰。

    項羽在擊殺一百多人後,最終體力不支,最後看到王翦,因為是曾經認識的人,和王翦說了幾句話,就自刎而死。

    楊戩得了項羽的頭,其他五人分了項羽的屍體,並且最終五人都因此被劉邦封候。

    所以,古往今來猛將無數,小哥推西楚霸王項羽為第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江在發配江州時,為什麼諸多好漢都崇拜宋江,宋江的名聲是如何傳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