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生唯一

    套用一句廣告詞--這是板上釘釘的事!

    不過問題問得也不大對,應該是springboot+mybatis能不能取代SSM!

    SSM=spring+spring mvc(也有人說是struts2)+mybatis;作為一套替代JAVA傳說中的三大框架SSH的輕量級替代品,擁有著廣大的人民群眾基礎和市場!其中spring作為容器框架,spring mvc作為控制器,分發器,模型物件的處理者,mybatis作為資料持久化框架,讀寫資料庫資料!

    SSM框架曾經一度佔領著後臺伺服器的開發框架,但是配置十分繁瑣,需要額外的搭建應用伺服器等,用起來苦不堪言!在這種背景下,springboot應運而生,旨在使用超級輕量級的配置就能實現大型的分散式服務架構的目的!

    看下springboot的官方定義:基於springboot構建任何事!

    高階特性:springboot能讓你以最少的配置最快的時間搭建一套服務!

    秒級別的spring容器初始化!

    可以構建rest風格的服務,websocket,流式處理等!

    構建簡單,但是十分安全!

    對sql和nosql有豐富的支援!

    內建tomcat和jetty讓你無需再使用war包等方式進行部署!

    支援生產環境熱部署和自動重啟!

    故障跟蹤和健康監控工具等等!

    可以說springboot就是為了大型企業化的服務框架而生!

    為什麼說springboot一定會替代SSM呢?我們看下JAVA web開發的主要框架歷程,原生開發到SSH到SSM再到springboot!一步一步都是為了徹底的實現注重業務開發,而對於資料連線,日誌列印,效能監控能實現輕開發,甚至零開發!

    springboot能讓你秒級的搭建一個web伺服器!同時只需要在配置中加入簡單的mybatis連線注入就實現了原本複雜的配置檔案!

    像下面這樣的幾行程式碼就得到了一個簡單的服務:

    @RestController class App { @RequestMapping("/")

    String home()

    { "hello" }

    }

    開啟安全模式:

    security: basic: enabled: true user: name: secured password: foo

    總之,springboot能極大的解決業務問題以外的開發問題,讓開發者能從繁雜的邊緣開發中解放出來,提高開發效率!

    所以,作為JAVA程式設計師,必須快速切入到springboot和springcloud的開發中來!提高自己的生產力!

    做一個關於springboot連線config,consul,mybatis,docker,druoid,hytrix等的配置和Demo,你就會明白開發原來那麼容易!

  • 2 # 會點程式碼的大叔

    首先我認為大機率會的(我可以意會題主想表達的意思),但是這個問題又有一些怪怪的,Spring Boot和SSM也不衝突,使用Spring Boot依然可以使用Mybatis,只能說,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使用Spring Boot,而不是直接對SSM做整合。

    SSM VS Spring Boot

    先看看SSM裡面有什麼:Spring核心IOC,模組和模組之間解耦,增加程式碼的複用性,AOP面向切面程式設計; Spring MVC,輕量級的MVC框架;Mybatis ,ORM框架,直接使用SQL更容易進行掌控和調優。

    而Spring Boot的出現,主要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構建配置的工作。對於我們程式設計師來說,我們現在做一個專案的時候,不用像以前搭建SSM架構那樣,需要花時間寫大量的XML配置,而Spring Boot只需要透過註解的形式,在程式碼中配置即可。

    用Spring Boot開發,究竟能有多快

    繼續說說Spring Boot的優點,它到底能為開發人員提速多少呢?

    Spring Boot提供了大部分主流框架的整合,提供了豐富的 Starters,整合主流開源框架,只需要進行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完成。

    Spring Boot讓部署變的更加簡單,因為它本身就內嵌了應用伺服器,開發完成的程式,只需要一行命令就可以啟動,結合Docker使用效果更好。

    注意,只是簡化,該寫的業務程式碼還是要寫的。

    Spring Boot && 微服務(服務化)

    企業級應用的一個趨勢,就是把從前一個很龐大的專案,拆分成N個獨立的服務,幾個服務配合,完成完整的業務流程。這樣做的好處是服務能力的複用,每次修改只針對一個服務進行開發,增加迭代速度。

    如果一個專案依然是一個程式包,使用SSM“地獄般”的配置,忍忍也就過去了,服務釋出慢,也可以忍受,反正就一個包嘛,但是如果專案服務化,甚至微服務化了之後,這般的複雜是無法忍受的。

    Spring Boot令開發速度增快,部署速度增快,所以更符合現在微服務(服務化)的趨勢。(有些公司不一定能做到微服務級別,所以我在微服務後面增加了一個說明——服務化)

  • 3 # 夕陽雨晴

    spring boot能替代傳統ssm架構嗎?初看這個題目,感覺怪怪的,就我理解的spring boot和ssm在使用上完成不衝突,在特定的業務場景中,整合起來一起用,效果極佳。

    為何這麼說呢?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團隊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設計目的是用來簡化新spring應用的初始搭建以及開發過程。該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來進行配置,從而使開發人員不再需要定義樣板化的配置。透過這種方式,Spring Boot致力於在蓬勃發展的快速應用開發領域(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成為領導者。而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集由Spring、MyBatis兩個開源框架整合而成(SpringMVC是Spring中的部分內容)。常作為資料來源較簡單的web專案的框架。從其概念就可以看出,spring boot本身還是spring,其主要在spring的配置上做了很大程度上的簡化,借用spring4的條件註解,增加了大量的預設配置,從而使專案配置啟動更加快捷簡單。而使用spring boot配置ssm框架,仍然作為許多公司的技術解決方案,得到很多程度上的使用。

    據我瞭解,將spring boot和ssm放在一起比較是沒有探討價值的。更多的是,以ssm為基礎引入dubbo的分散式技術線是否會被以spring boot+spring cloud的微服務的技術線而替代的話題,討論的或許更多。這兩塊我都經歷過,也有過相關專案經歷。就我感覺而已,spring boot+spring cloud是未來的目前的發展方向,但是其大量的http請求通訊的效率問題,仍然是限制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即建議其在小規模的公司或者團隊使用,並且建議其在效能要求不高的業務場景中進行使用。而ssm依舊是經典,從之前到今後相關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企業級專案開發的主流。

    技術在發展,程式設計師也需要跟得上步伐,在瞭解和使用新技術的同時,要結合團隊的業務場景,要適合團隊技術線發展的主流,謹慎在線上環境中使用。簡而言之,spring boot 是框架,spring boot大體上就是:已經配置好配置檔案(取預設值)的springMVC(spring全家桶)+ 外掛版tomcat。

  • 4 # 渣渣俊的vlog

    首先我們要理解SSM框架是什麼?SpringBoot框架又是什麼?

    SSM是springmvc+spring+mybaits三大框架整合的專案,SpringBoot專案是為了省去配置檔案,把配置檔案寫在程式碼裡面的一套快速開發框架,可以說從宏觀角度來分析,springboot的應用範圍>SSM框架,從框架角度來說,他們的底層原理是一樣的,只是springboot為了開發者快速開發整合的一套框架,springboot不僅可以整合mybaits,還可以整合jpa,jdbc等等。所以兩者的範圍不一樣,我個人理解,業務需求決定專案框架。

  • 5 # 小飛流評測

    springboot 是一個很好的腳手架工具,不是替代原有的SSM框架,而是更好的進行敏捷開發,提高開發效率。

  • 6 # 意氣飛揚的年代

    不存在替代問題,springboot其實就是整合各種框架,包括SSM,看你什麼組合。當然,現在開發,大多直接用SPRINGBOOT來了,不太用以前SSM方式。

  • 7 # pocket

    Springboot和ssm側重點不同,springboot並不是為了替代ssmspringboot和ssm開發中有什麼區別?

    對於普通開發而言,springboot和ssm好像並沒有太多的區別,尤其web開發過程中,基本上就是springmvc接收請求,spring做物件管理,mybatis進行資料操作,在這一層面而言,使用springboot和ssm or ssh,並沒有什麼區別

    Controller層接收請求 ->service處理操作 - >dao層資料操作

    但是跳轉到更上一級而言,springboot的意義就十分重大了。

    springboot提供了一個“標準”

    在以往的ssm架構中,根據不同架構師的理念,對於ssm的整體配置,有著不同的理解,有些架構師喜歡將html頁面,靜態檔案等等扔在一個目錄下解析,有些架構師喜歡分開目錄解析,還有些架構師喜歡在頁面後附加.do 來區分是請求controller還是靜態資源。

    當然這樣做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有沒有一個良好的標準來約束。從而減少開發人員上手時,減少閱讀配置檔案的時間?如果形成一個良好的規範,大家都遵守該規範,那麼也就不再有必要閱讀那些毫無意義卻又十分重要的配置檔案?

    在springboot-starter-web中,你可以直接將靜態資源放在/static下,靜態頁面放在/public下,若是需要配置站點的icon,只需要在目錄下放置一個對應名稱的檔案即可。

    若是需要連線mysql,則可以選擇對應的starter,然後根據對應starter所要求必須的配置項,在application.properties中配置即可。

    而若是使用ssm架構,或許架構師會這麼做。

    首先引入對應的jar包,然後處理對應的依賴,若是有衝突,則需要解決依賴衝突,解決完畢後,配置對應的配置檔案,然後再配置spring的xml。

    換成springboot ,就只需要兩步,尋找starter,在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必要引數

    依賴問題由starter及springboot parent去解決,引數配置集中配置在application.properties。

    這就解決了好幾個問題,首先,引數配置均在application.properties中,其次,依賴問題有starter自己解決,依賴衝突有springboot parent去解決。我們只需要關注最核心的幾個引數配置即可,而且其他人上手該專案,也只需要去關注最重要的幾個點即可,而不是在一堆xml中去查證對應配置。

    由此看來,springboot和傳統的ssm的區別,則在於其提供了一個良好且有效的標準,雖然它允許你可以自由配置,但是它仍舊希望你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使用它的預設配置,而在目前看來,springboot的預設配置,也已經滿足了絕大多數情況下的開發要求。

    對於springboot和ssm的區別,個人理解看來,springboot更像是一個應用商店,你需要什麼,你就去尋找對應的應用(starter),並組裝完成你的需求,而ssm,則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應用工具,僅用於web開發領域。

    SSM優缺點

    1)spring 不說了,核心ioc、aop技術,ioc解耦,使得程式碼複用,可維護性大幅度提升,aop提供切面程式設計,同樣的增強了生產力。

    2)spring mvc嘛,是對比struts2等mvc框架來說的,不說struts2爆出的那麼多安全漏洞,而且是類攔截,所有Action變數共享,同時是filter入口的,而spring mvc是方法攔截,controller獨享request response資料,採用的serlvet入口,與spring無縫對接。開發而言,spring mvc更加輕量和低入門。

    3)mybatis嘛,看業務場景,主要是mybatis的sql可以由開發者去掌控和調優,相對hibernate等orm框架來說,更加直觀。在業務場景比較複雜,sql好多聯合關聯的情況下,mybatis誰用誰知道。當然缺點就是對sql不熟悉的開發者就不太友好了。

    SSM框架和spring boot全家桶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這兩者對比起來有點奇怪。因為SSM是WEB應用框架,涵蓋整個應用層,而spring boot你可以看做一個啟動、配置、快速開發的輔助框架,本身針對的是微服務。

    springboot 只是為了提高開發效率,是為了提升生產力的:

    1、springboot一個應用是一個可執行jar(啟動類main方法啟動web應用),而不像傳統的war,內嵌tomcat容器,可以jar形式啟動一個服務,可以快速部署釋出web服務,微服務最好不過了。

    2、將原有的xml配置,簡化為java配置

    3、當然結構可能跟一般的ssm有一定區別,但其實主要是在資原始檔。

    Spring Boot 預設“約定”從資源目錄的這些子目錄讀取靜態資源:

    src/main/resources/META-INF/resourcessrc/main/resources/static (推薦)src/main/resources/public

    所以,springboot的產生並不是為了替代ssm,並不侷限於web開發,它透過約定大約配置原則,讓開發效率進一步提高,透過springboot開發會很方便,和SSM框架相比,大家會更傾向於springboot

  • 8 # 芝麻技術棧

    “替代”感覺談不上,只能說是不同時期的產物。

    換做5年前甚至7年前,SSM確實很流行,三大框架進行整合,Spring做裝載bean的容器,Struts2做頁面跳轉邏輯,Mybatis做ORM框架,頁面用的JSP,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非常完美。

    隨著網際網路的技術迭代以及使用者數量的增長,原來的一些傳統專案在高負載和高併發的場景下顯得越來越吃力,慢慢的人們開始考慮頁面靜態化(FreeMarker)和快取(Memcache)等技術使得專案能夠滿足實際場景需求。

    隨著網際網路元件的成熟以及阿里雙十一的技術落地推廣,才使得一些現在常用的技術得以展現在大眾的視野面前,如Redis、MQ、Dubbo、Kafka、Springcloud全家桶等,上面所提及的這些技術,都是在某一場景下表現優秀進而被大家所熟知的。

    每一種技術的產生都是為了解決當前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都是時代的產物。

    仔細分析下Springboot,其底層還是Spring,在Spring Java配置的基礎上開發了自動化配置,這也屬於時代的產物,為了迎合那些比較懶的程式設計師,透過簡簡單的配置就可以達到之前需要大量配置才能達到的效果。

    總結一句:“替代”感覺談不上,只能說是不同時期的產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晉鏟屎官,喵星人吃的喝的應該注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