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邏輯文史游

    首先先和題主唱兩個反調吧,其一,題主說張昭關鍵時候總妥協當投降派,但所謂的張昭能說得上話的關鍵時候貌似只有赤壁之戰前與曹操的戰和問題吧;其二,邏輯文史姨認為孫權對張昭只是尊敬由於種種原因他對張昭還談不上重用,甚至說是有些不信任。

    首先說下張昭為什麼主和。首先我們知道劉協是一張十分好用的牌,曹操控制了劉協就常常以朝廷的名義東征西討,漢室雖然名實存亡,但一些有扶漢之心的勢力多少還是會受到曹操的影響的。張昭雖為孫家服務,骨子裡對君臣的禮數還是十分在乎的,所以他覺得如果去和曹操抗衡就有種和朝廷抗衡的感覺。另一方面。江東有長江天塹作為天然屏障,自然不怕曹操的旱鴨子士兵們,但曹操收編裡劉琮的水軍,就有實力攻打江東,與其和他拼個兩敗俱傷,不如我們先投降朝廷,再做定奪。

    歷史上張昭提出的是暫時降漢以讓曹操放鬆警惕,並非小說裡純粹是投降派的樣子(或許正是因為他有個投降曹操的記載,羅貫中才會赤裸裸的忽視他吧)。而身為老臣自然沒有年輕人那樣愛冒險,所以張昭的建議也並非不可取。不過年輕一輩的魯肅、周瑜是堅決的主戰派,當然結局也是以東吳的勝利而結束。

    張昭對於孫策而言是絕對意義上的東吳第一謀士,但在孫權手下貌似就沒那麼不可獲取了。張昭作為長輩,和東吳的一干老臣輔佐新君,自然是想讓孫家萬世流傳下去,所以有時候說話會很直。可別覺得孫權這個人很好糊弄,他也可是個多疑嗜殺的主,比如說虞翻就因為多次直言而被貶,張昭說話更直更難聽,雖說孫權不會殺他,但多少和他有了代購,後來孫權任命丞相時就果斷放棄了張昭而選取了顧雍。

    所以說張昭在孫權心裡充其量只是一個值得尊敬的長輩,雖說忠言總是逆耳的,但張昭多次“低情商”般的不給孫權面子,也不能怪孫十萬不重用他了。

    內事不決問步練師,外事不決問誰?

  • 2 # 漩渦鳴人yy

    首先張昭這個老頭子是東吳方面,也就是江東地區各大家族的一個代表,江東地區有四大家族,我們去看東吳的那些文官,實際上算來算去也就那幾個姓氏,其中張家就是代表之一。

    相比較於孫權來說,張家才是東吳地區土生土長的本地派。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長沙太守也就是他一開始是在長沙地區的,長沙屬於荊州,跟東吳的江東地區挨不上界!在孫策徹底統一江東之前,張家實際上已經開始投降之前的那些主人了,孫策在統一江東的時候,由於考慮到自身實力的原因,還有當時北方的威脅,孫策並沒有把這些家族徹底的屠殺殆盡,這也就造成了孫策和江東各大家族的實力,就相當於是孫策是一個武林盟主,實力遠大於其它各大家族,其他各大家族,除非一起合力把孫策給推下去,否則孫策就是老大。

    當然,孫策一死,孫權手裡面的權利就開始下降,然後這個時候各大家族也開始蠢蠢欲動。孫策一開始靠武力壓制他們這個時候已經不存在什麼威脅了,此時此刻,孫權只能夠依靠權術來平衡各大家族。

    所以說對於張昭來講,和孫權之間的關係不單單是主僕之間的關係,而是合作伙伴的關係。合作伙伴嘛,大家就是利益之間的關係,就是咱倆利益相一致的時候,我幫你利益,如果不同的時候我不幫你,當然孫權也是一個很人吶,到最後等它快死的時候,整個東吳各大家族的權利已經被削弱的不成樣子了!

    但是至少在張昭活著的時候,那個時候,東吳各大家族之間,仍然保持權力的制衡。

    不過這件事情如果說到曹操進攻過來的話,那對於張釗來講,自然是不希望將中的土地再發生戰爭了,發生戰爭以後,我的田地,我的給我打工的那些農民,還有我的那些下人,如果死傷慘重了,我的家族產業又受到損失了嗎?這個時候誰陪我這筆錢?再說了,如果我這個時候帶頭反抗曹操,曹操跟孫權之間實力的差距,誰都看得出來,如果曹操贏了,最後跟我,算這筆總賬的時候我到底該怎麼說?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張昭是主降派,不是妥協投降派,僅僅是在赤壁之戰,在與曹操戰與和的問題上,張昭主張投降,張昭主張投降並不是因為自已貪圖榮華富貴,而是為了保全孫氏一門,這與孫權是否重用他並不矛盾。

    為什麼這樣說呢?先要看張昭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張昭是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自少好學,素有名聲,徐州牧陶謙徵辟張昭為茂才,張昭拒絕了,徐謙覺得受到輕視,因此逮捕了張昭,張昭後來得到好友的救助而釋放,陶謙去世後,張昭不計前嫌,還為陶謙撰寫悼文,說明張昭心地寬容。

    張昭因北方戰亂,流亡到江東,因而受到孫策的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成為孫策最得力的助手,當時的北方士大夫都知道江東有個張昭,而不知道江東有孫策、孫權,說明張昭有名氣和影響力。

    孫策遇襲重傷,臨死前選擇自已的弟弟孫權為接班人,而張昭則是唯一的輔政大臣,孫策臨死前囑咐張昭說:若仲謀(孫權)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意思是:若是孫權不能勝任的話,你就可以取代他。與劉備託孤諸葛亮如出一轍,說明張昭是一個受信任、受器重的人。

    孫權即位後,盡力輔佐孫權,平定內亂,安撫士族,孫權喜歡打獵,張昭勸諫:君主不可使自身陷入危險境地,孫權默然;孫權喜歡飲酒,張昭勸諫:君主不可像商紂王那樣飲酒而亡國,孫權慚愧;孫權想要外結遼東公孫淵反魏,張昭據理勸諫,氣得孫權憤怒拔刀,張昭毫不畏懼,以遺詔顧命而涕泣橫流,孫權沒有辦法,與張昭相對而泣,說明張昭至始至終是一個正直、不畏懼強權、敢於糾正君主錯誤而視死如歸的人。

    你要說張昭這樣一個德高望重、正直不阿、視死如歸的名士,在赤壁之戰前,會為了榮華富貴而投降曹操嗎?

    顯然我是得不出那樣的結論。

    那麼張昭為什麼要在赤壁之戰前主張投降呢?

    張昭主張投降,完全是赤壁戰前的形勢使然,張昭自已說出的理由是:

    1、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代表朝廷,名正而言順。

    2、荊州已投降曹操,東吳賴以生存的天險長江已失去上游的屏障。

    3、曹操勢大,又兼併了荊州的水軍,東吳無法抵擋。

    而張昭沒說出口的理由是:

    1、八年前孫策託孤張昭時,連孫策也認為江東難守,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歸順朝廷,孫策去世後,孫策的母親也曾經召見張昭和董襲詢問能否保住江東,兩人皆認為可以,而今形勢與八年前完全不同,為了保全孫氏一族,張昭主張投降。

    2、曹操代表的是東漢唯一的正統朝廷,在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心中,當時仍然人心思漢,歸順曹操就是統一天下,減少戰亂,況且前有荊州之降,張昭主張投降。

    雖然張昭主張投降,但這並不影響張昭在北方士人及江東士族心目中的地位,而孫權也一如既往地重用張昭,張昭在江東的地位無人可比,尤其是正直勸諫君主的態度和毅力。

    江東經父子兩代人才打造成如今局面,自孫堅以來,雖驍勇善戰,但殺戮太重,前有孫堅亂殺朝廷令官,後有孫策亂殺江東士族,而且孫策也因為自已的殺戮太重而喪命,初始的江東政權給人一種亂殺無辜的印象,而消除這一不良影響,正是張昭靠著自已的影響力和孜孜不卷的努力,彌補了孫氏與江東士族緊張的關係,讓孫權在江東紮下根來,張昭功不可沒,而且無可替代,孫權當然要重用。

    張昭是非常正直的一個人,已經達到愚忠的地步,面對君主孫權犯的錯誤,張昭直言不諱,剛直不阿,不達目的不罷休,孫權雖有不少問題,但無疑是個明君,張昭的存在,能夠讓孫權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這對孫權來說,就是一面鏡子,雖然經常生氣,但對於政權來說,有益無害,孫權當然要重用。

    張昭到了晚年,基本上沒有參與具體的政事,連丞相之位孫權也沒有給張昭,不是不受重用,而是這個時候的張昭已經成為一面旗幟,一面東吳政權穩定的旗幟,張昭一生活了81歲,可謂是三國最長壽的人之一,善終。

  • 4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據說東吳雄主孫策去世的時候,曾對孫權留下這樣的囑咐: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那麼,這個張昭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會受到孫策如此器重和厚愛呢?

    張昭屬於官二代,他年少時便好學,因此,長大成人後便成了學識淵博之奇才。其聲名遠播後,卻接二連三地拒絕了漢末政府的召喚,拒絕入朝為官。

    東漢末年,中原動亂,張昭的隱居生活也遭到了破壞,無奈之下他只得和難民逃到了江南,結果被割據江南的孫策慧眼識丁發現其才華,於是拜他為長史和撫軍中郎將。

    孫策視張昭為心腹中的心腹,對他寵愛到了極點,一方面對他言聽計從,朝中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要詢問張昭的意見,另一方面對他視如親人,不時登堂拜見張昭的母親,視張母為己母。

    而張昭也沒有令孫策失望,屢獻良計,為孫策打平江東做出了傑出貢獻。據史書記載,當時的荊州牧劉表想要親自寫信給孫策,以結“盟友”之勢。他寫完後給手下名士禰衡“審定”,結果禰衡看完後直言不諱地說:“這信寫的太小兒科了,這是想要讓孫策帳下的孩童讀嗎,還是想要讓張子布看?” 由此可見,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也對張昭的才華很是認可。

    總之,張昭用自己的超凡才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打造了在東吳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東吳的"謀主"。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一次狩獵,孫策被仇人所刺殺身亡,臨死前,孫策讓弟弟孫權繼位,並給孫權留下一句遺言,14個字: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周瑜的才華大家有目共睹,赤壁之戰中,他用連環計,以少勝多,打敗了號稱百萬雄師的曹軍,名垂青史。周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孫策遺言的精準,在他“外事”的處理上無人能及。

    然而,令人納悶的是,孫策14字遺言的前一句的7個好像有出入,因為張昭並沒有很好地做到了“決內事”。原因很簡單,當曹操的大軍壓境時,做為東吳的肱股重臣,張昭並非沒有幫孫權解燃眉之急,而是主動投靠曹操。

    大敵當前,張昭為什麼會和朝中絕大數大臣一樣,主張投降論呢?

    原因很簡單,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所致:

    第一個是內因。張昭畢竟是一名儒生,關鍵時刻,尤其是生死倏關的時候,難免會明哲保身、意志不堅定的時候。據史書記載,張昭曾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可以想見張昭內心深處不乏孔子"君君、臣臣"之類的正統觀念,在敵我懸殊過於大的時候,張昭想以投降的方式來保持榮華富貴也不足為奇了。

    第二個是外因。

    孫權稱帝后,截江為主,而託孤大臣張昭朝中“主謀”的地步還是無人能動。然而,張昭什麼都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性格,史載"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也就是說他的性格剛直急躁,有時為了朝中事,張昭直接頂撞孫權,讓孫權當著眾大臣的面下不了臺。

    一次,孫權忍無可忍,龍顏大怒,拔出寶劍,對張昭喝道:“我要殺了你。”張昭卻毫不畏懼,厲聲回道:我之所以竭盡愚忠者,是沒有忘記託孤顧命的重任。"

    結果,孫權雖然沒有殺了張昭,但卻沒有聽取他的意見,還是堅持自己見。而張昭也是脾氣犟之人,見孫權不聽自己的意見,便稱病不上朝。

    由此可見張昭和孫權的關係已鬧到了很僵硬的地步。而曹操大軍壓境時,張昭順水推舟主張降曹,自然也有私心所在,想跳出“苦海之地”,重尋“快樂老家”。

    不管怎樣,在赤壁之戰前,張昭的主降,還是被後人一致認為是孫弱曹強,做為託孤重臣的張昭所作所為令人汗顏。這簡直打了英明一世的孫策的臉。

    然而令人稱奇的是,赤壁之戰中,東吳在周瑜的統籌下逆襲大勝曹軍後,“主降派”的代表人物張昭非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升官發財,依然是東吳“內事”處決中的“定海神針”。

    究其原因,除了張昭本身具有的超級才華外,當然還得益於雄才大略的孫策的廣闊胸襟和忠厚人品。而安然享樂完後半生的張昭唯一慶幸的應該是自己遇到了孫權這樣的明君雄主。

  • 5 # 君山話史

    張昭是東吳元老級的人物,在著名的赤壁之戰時,他是力主投降的。對此,孫權對他一直耿耿於懷。不過,在孫權崛起過程中,張昭還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孫策臨死前,把孫權託付給張昭

    在孫策打江東時,他便是其左膀右臂。孫策被刺身亡,臨死前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當時孫權十九歲,一味地哭,張昭怒斥他說:現在是哭的時候嗎?此時的孫權政治經驗還是不足的,如果不是張昭、周瑜等人的支援,也許很快就會垮臺了。

    當時東吳很多人並不看好孫權,孫權缺乏軍政經驗,能否守住父兄開創的基業呢?許多人都持懷疑態度。這時,周瑜與張昭兩人的態度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兩人一致認為,孫權雖然年輕點,但聰明睿智,知人善任,是一個可以成就偉業的人。正因為看到他的潛質,周瑜與張昭情願將自己的命運與孫權捆綁在一起,共同進退。

    不過,張昭畢竟是文人,要赤壁之戰前,曹操大軍壓境,他還是比較怯懦的,認為東吳絕對擋不住曹操的猛烈一擊,主張投降。張昭的觀點,令孫權大失所望。後來,在周瑜、魯肅等人的堅持下,孫權下定決心與曹操決一死戰。最終吳軍在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張昭的孫權心目中的地位,當然就一落千丈了。

    第二,赤壁之戰後的張昭

    在赤壁之戰後,張昭地位明顯下降了。孫權逼著他上戰場,分兵攻略淮河沿岸重鎮當塗。不過,張昭搞內政還行,行軍作戰確非所長,進攻當塗,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很快敗下陣來。此後,史書對張昭的記錄越來越少,他已經被邊緣化了。

    曹丕稱帝后,當時東吳面臨劉備的進攻,孫權權衡利弊,假裝向魏國稱臣,以避免兩線作戰。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並派使者邢貞前往吳國賜封王號。邢貞自恃為上國使節,到了宮門時也不下車,馬車直闖進去。張昭見狀大怒,喝道:“禮無不敬,法無不肅,君竟敢妄自尊大,豈非以為江南沒有方寸之刃麼?”

    什麼叫方寸之刃,就是小刀、匕首。古代也把心稱為方寸,張昭一語雙關,意思是說,你小子這麼亂來,一把匕首就能要你小命。這一喝,頓時把邢貞的兩腿給嚇軟了,後來他對左右說:“看這情形,孫權是不可能久居人下的。”

    顯然,張昭為了改變他投降派的形象,也是拼了,關鍵時刻給孫權、給東吳掙了面子。不過,在孫權心裡,他對張昭當作投降派,是一直沒有原諒的。

    第三,登基大典上,孫權嘲諷張昭

    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登基稱帝,這本是舉國同慶的大好日子,但出現不和諧的一幕。在孫權登基這天,張昭顯然準備好一通馬屁詞,寫在手中的笏板,打算歌功頌德一番,吹噓一下皇帝的英明神武。不料,張昭還沒開口,孫權忽然衝著他冷笑了一聲:當初我要是聽了您的話,今天就只是個要飯的罷了。

    真是太尷尬了。

    當年張昭主張投降,這是一生的汙點,也是張昭最怕被人戳中的心病。不想新皇帝孫權偏偏不給他面子,在宮廷大殿上舊事重提,言辭中充滿譏諷與輕蔑。在登基大典上提這件事,孫權是不給張昭一點面子啊。

    張昭羞愧難當,以年老多病為由,提出辭職。孫權總算還留給他一丁點面子,任命張昭為輔國將軍,地位次於三公,封婁侯,食邑萬戶。說白了,這就是個閒差,不必上朝,在家享清福就行。

    第四,張昭敢於犯顏直諫,是約束孫權獨裁的重要人物

    張昭固然有很多毛病,但他也有很多優點。他是東吳大臣裡為數不多敢於對孫權犯顏直諫的人。這固然與他特殊的身份有關係,他是東吳元老,是孫策指定的輔佐之臣,又有孫太夫人當靠山。他的話,孫權再不喜歡聽,也只能強忍著聽。

    有一回,張昭頂撞孫權,孫權聽不進去。張昭十分固執,堅持己見,孫權終於不耐煩了,殺人的心都有了,手按劍柄怒喝道:“吳國士人入宮則參拜我,出宮則參拜你,我對你的敬重已經無以復加了。你卻屢屢當著眾人的面頂撞我,我真擔心自己一怒之下會做出不想做的事情。”你別逼我,再逼我,我什麼做不出來(除了數學題)。

    張昭說:“我知道陛下不會聽我的,但每次都竭忠盡力,是因為太后臨終前,把老臣召到床前,她老人家留下遺詔,要我輔佐陛下,這些話仍在我耳邊迴盪。”說完後,老淚縱橫。

    這張悲情牌一打出,孫權沒轍了,把刀扔在地上,與張昭兩人相顧對泣起來。當然,兩人都是在演戲。戲演完了,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有張昭在,孫權比較不敢亂來。公元236年,張昭病逝,東吳的政局開始邁向黑暗時代。在張昭死後兩年,便出現呂壹亂政,背後實際上是孫權大搞獨裁,對文臣武將開始猜忌不信任。張昭活著時,孫權並不太喜歡他,好歹一直記得他是哥哥及母親臨終前指定的託孤大臣,這也是張昭敢於叫板孫權的底氣所在。有張昭在,孫權總有所顧忌,不得為所欲為。張昭死後,孫權開始從明君滑向暴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開課前老師的準備工作要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