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海拔的自然環境,必然導致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繁衍困難。但吐蕃王朝卻能打造出一個疆域扶搖萬里,東擋大唐、西拒大食的龐大帝國。
以現存的史料記載來看,吐蕃王朝時期究竟有多少人口,可能是一個永遠也難以解開的謎團了。
雖然,史料記載中,松贊干布時期(公元7世紀中葉)便對衛藏、阿里地區進行了行政區域劃分(五如六十一東岱)。
理論上來說,戶籍統計應伴隨行政區域劃分一起實施,甚至戶籍統計應該是行政區劃的基礎性資料。但可惜的是,我們最感興趣的人口資料,沒有任何只言片語的記載。
而西藏曆史上第二次有記載的括戶(戶口普查),已經是元朝時期的事情了。
薩迦派高僧在元世祖忽必烈在支援下,在西藏進行了大規模的戶口普查,這次由元朝官員主持的括戶,成了八思巴“十三萬戶”行政區劃的基礎。
西藏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始於新中國,相比於之前以戶單位的統計精度,1982年進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資料無疑要精準許多倍。
因此,學界目前對西藏曆史上的人口數量,全部都是估算,不可能精確到人。
《西藏曆史新篇章》文中估計“吐蕃王朝統治下的人口約有一千萬”,到清代雍正時,“西藏地區只有二百多萬人,不到一千年,人口減少了八百萬”,到“一九五一年解放時,西藏地區的人口僅約一百二十萬”。
《人口與經濟》期刊中的資料為,“西藏人口在公元643年有一千萬,1737年減少到了八百萬,到了民主改革時西藏只剩下119萬”。
《西北人口》中給出的資料為,“七世紀強盛時期,約有五百萬至九百萬”;蔡盛華所著《西藏見聞》中,“從七世紀的一千萬,減少到1927年的六百萬,民改時,只剩下119萬”。
英國著名藏學家理查森認為,“十三世紀,蒙古人統一西藏地區時,藏族人口不可能超30萬”。到本世紀六十年代,“西方藏學家估計,中國的藏族人口達500至600萬”。
而義大利藏學家奧·德·佩拉神父則認為,“十八世紀的藏族人口達3300萬”,看到這位神父的研究估算,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
一、山南雅隆河谷地區
吐蕃王國尚未崛起之時,蝸居於今山南雅隆河谷地區(雍布拉康周邊),所部人口不會太多。
據《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記載,南日倫贊(松贊干布的父親)在征伐赤松幫部時,曾“親率大兵萬人”。這說明吐蕃王國,當時人口總量肯定要超過五、六萬,否則難以湊出這麼多的軍隊。
隨著征伐的腳步不斷拓展,吐蕃將大量戰俘和奴隸賜予有功之臣。娘氏、韋氏和嫩氏等家族,獲賜奴隸4800餘戶,如按每戶5人計算,這三家分得的奴隸便有二萬四千餘人。
隨後,當後藏小邦藏蕃的大相瓊寶·邦色,拎著自己國王的腦袋來投靠。南日倫贊為了拉攏他,將藏蕃地區全部土地和人口賜予了他。按史料記載,“原馬爾門統轄的兩萬戶人和土地”,這部分人口,估算約為十萬人左右。
這時吐蕃王國管轄範圍從日喀則到澤當一段雅魯藏布江沿岸河谷,以及從林周、墨竹工卡以南的拉薩河河谷地帶,轄區內的民眾數量應該超過20萬人。
松贊干布父親時期,吐蕃與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國之間,爆發了藏史所稱的“孫波之戰”。
蘇毗國(孫波)的位置,大概包括今天的拉薩、堆龍、尼木等地,當雄和那曲地區可能也在其治下。
按《新唐書》所載,“蘇毗本西羌族,為吐蕃所並,號孫波,在諸部最大……戶三萬”。此戰後,吐蕃王國吞併了蘇毗的土地和人口,使其人口數量達到了40萬以上。
“蘇毗之戰”是吐蕃王國向北拓展的第一步,從此吐蕃的國家中心,從雅礱河流域北移至拉薩河流域,這也是松贊干布能夠遷都拉薩的基礎。
此戰之後,吐蕃的疆域向北拓展到了藏北草原及瀾滄江流域,這使其第一次有能力組建龐大的騎兵軍團。
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以為吐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遊牧為主的國家。其實恰恰相反,吐蕃王國蝸居於山南之時,是以農耕為主、畜牧為輔的國家。第一次擁有大量的草原牧場,還真是有賴於“孫波之戰”。
除此之外,吐蕃東部疆域延展到了瀾滄江、怒江流域,這裡的小邦國成為了帝國疆土的下一塊拼圖。
據《舊唐書》:“東女國西羌之別種,……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今昌都),中有弱水南流……戶四萬餘眾,勝兵萬餘人”。
若以東女國每戶五人計,四萬戶餘應有人口20餘萬到30萬。以此估算,此時吐蕃國內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60至70萬人的數量級。
向東拓展之餘,吐蕃也在向西奮進,生活在羌塘、阿里地區的大小羊同(象雄),也成了倒在吐蕃刀下的羔羊。
《唐會要》所載:“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聞(今新疆南),東西八千里,勝兵八、九萬,……貞觀末為吐蕃所滅”。
象雄自古以來都是西藏西部的霸主,在公元634年到644年的十年中,蕃、羊兩國時而聯姻結好,時而投戎相戰,直至“此王(松贊)之時,……發兵攻羊同之王,統其國政,羊同王李迷夏失其國,羊同一切部眾,鹹歸部下收為編民”。
若以《唐會要》記載象雄“勝兵八、九萬”計算,其國內總人口約有25至30萬人,加上吐蕃其他地區的人口數量,兼併象雄後吐蕃人口,可能已達到90至100萬上下。
除了人口的擴充套件,象雄之戰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意義,吐蕃擁有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資源——鹽場,藏北豐富的鹽業資源,成為了吐蕃騰飛的翅膀之一。
如果按照現在西藏的地理範疇,當時生活在這個區域的人口大概也就在百萬這個數量級,再多也不會多出多少。
但吐蕃能夠控制的人口數量遠多於此,因為在其周邊還有大量的屬國(屬地)。
在歷史上都曾長期臣屬於吐蕃統轄,考慮到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氣候遠遠好於山北,結合清末統計時,廓爾喀(尼泊爾)人口為400萬,其中祖先屬藏血人口約佔三分之一強,估算吐蕃時期人口數量不會低於50萬。
赤德祖贊在位時,“悉立”於705年(木蛇年)反叛,709年(雞年)吐蕃出兵生擒‘悉立’國王,從此王權穩固,吐蕃社會安定。”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悉立國,在吐蕃西南,戶五萬,勝兵五萬……羈事葉蕃。”以5萬戶折算,人口當在20萬左右。
但這是三地總人口數量,估計吐蕃能夠直接控制的人口數量,不會超過30萬人的量級。
唐貞觀初年(630年)前後,松贊干布花了八年多的時間,先後征服了今川西北一帶的党項諸羌部。
《新唐書·党項傳》載:党項屬西羌別種,起於南北朝末,其地域“東距松州、西葉護,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渾,(今青海河曲以北至玉門))……大抵三千里,以姓別為部,大者萬騎,小數千騎”。下屬有八大部,即細封、費聽、往利、頗超,野利、米擒、拓跋等,以拓跋最強。
唐太宗“貞觀之治”時,党項因懾於吐蕃日益強大而熱心附唐。據《舊唐書·地理志》所載:“貞觀二年(628年)置都督府,督、懿、嵯、闊、麟、雅、叢、可、遠、奉、嚴、諾、峨、彭、軌、蓋、肆、住、玉、璋、佑、臺、橋、序二十五羈摩州”,並以党項各部首領分任諸州刺史。
到貞觀五年(631年),唐已“詔遣使,開其河曲地為六十州,內附者三十四萬口”。同年,蜀地羈縻州增至三十二個。按其內附者人口粗略推算,當時的党項羌人口,起碼有40萬上下。
這其中,除了“拓跋氏漸為所逼,遂請內徙……置靜邊等州處之”外,其它党項諸部多“陷於吐蕃,其處者為其所役。”
除此以外,在今石渠、色達一帶,“又有雪山党項……及白狗、春桑、白蘭等諸羌……併為吐蕃所破而臣屬焉”。
其後,該地羌人不堪忍受吐蕃徵兵催糧的盤剝,內附唐朝的人口便有二十萬之多(“內附……凡二十萬人口”)。
以此估算,整個川北諸羌部落總人口,約50至60萬,除少數內徙唐境外,多數都“為吐蕃所臣,籍其兵為前驅”。
南詔國原為唐朝屬國,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吐蕃勢力向南進到西洱河區域,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助南詔擊唐,直到貞元十年(794)才為南詔逐出。
雲南地區各族混雜,人口數量極難統計,不過南詔最盛時,人口達到數百萬應該確定無疑。
據《蠻書·名類第四》載:八世紀的南詔王閣羅鳳一次就“徙二十餘萬戶於永昌城(今雲南保山)”,以每戶五人計,20萬戶約有人口近百萬。
可以推斷,鼎盛期的南詔(756至757年),起碼有人口四、五百萬。
雖然吐蕃羈縻南詔時,“雲南蠻眾數十萬,與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蠻為前鋒”。
但並不能將南詔全部人口看做由吐蕃控制,吐蕃能夠有效控制的,不過是兩國接壤的洱海以西地區。
參考史料記載,這個區域內生活各部落人口大約在20萬人左右。
吐谷渾的人口數量只能透過史料統計,《隋書·吐谷渾傳》記載:“(宇文述)大破其眾。伏允遁逃,部落來降者十萬餘口,六畜三十餘萬。述追之急,伏允懼,南遁于山谷問,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
一次降服就能有十萬人口,估計當時吐谷渾地區生活的民眾數量不會少於三十萬人,但之後的記錄便很少了,而且吐谷渾滅國前曾和吐蕃有數年的血腥戰爭,王族投奔唐朝時也帶走了一部分部落。
故此,松贊干布吞併吐谷渾的人口,估算不會超過30萬這個數量級。
西域于闐、Murano地區的人口透過,《漢書·西域傳》的記載大概估算為8萬餘口左右,Murano地區因為受環境因素制約,人口數量相對較少,應該很難超過4萬。
大小勃律和安西四鎮的人口數量史料沒有明確記載,考慮到西突厥曾因內部分裂,導致數萬部落歸附吐蕃,故整個西域地區人口數量估算為20萬人左右。
最後一個人口大項,就是吐蕃佔領河隴後,治下的唐民。
自7世紀後半葉始,吐蕃開始進攻河西諸州。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年吐蕃曾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久視元年(700年)再攻涼州。次年,又與突厥聯合“大入河西”。
開元十四年(726年),蕃將悉諾羅領兵攻甘州(今甘肅張掖)。次年,陷瓜州(今甘肅瓜州縣),攻玉門軍(今甘肅玉門市),圍常樂(甘肅瓜州縣踏實鄉破城子)。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吐蕃大入河西、隴右。上元三年(676年)三月至八月,吐蕃攻鄯(今青海樂都縣)、廓(今青海尖扎縣西北)、河(今甘肅臨夏市)、芳(今甘肅迭部縣東南)、疊(今甘肅迭部縣)五州。
開元二年(714)吐蕃攻洮州(今甘肅臨潭縣)、蘭州、渭州(今甘肅平涼市)與唐將王唆等戰於武州(今隴南市武都區)。
至德元年(756)吐蕃趁安史之亂唐朝邊防空虛之機,大舉出兵,先後佔領了河西、隴右地區,並在當地建立政權,以實施行政管理。
河西地區“凡五十郡、六鎮、十五軍,皆唐人子孫”,吐蕃對河西諸地實行統治的時問長短不一,涼州歷時最長達98年(765—683),沙州(今甘肅敦煌市)最短,僅62年(786—848)。
在吐蕃統治時期,當地居民均被編為部落組織,成為吐蕃屬民。
據《資治通鑑》記載,天寶十二年(753年),隴右道有人口60萬。《舊五代史》記有“華人百萬皆陷吐蕃”之語,另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天寶年間,隴右道諸州戶數總計近12萬,人口數當60萬左右。這些人口安史亂後,差不多都處於吐蕃的治理之下。
因此,長慶三年(882)入蕃使臣劉元鼎,行至隴右後所見之景象:“逾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西北)、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抵河廣武梁,蘭州地皆粳稻,戶皆唐人,見使者麾蓋,夾道觀”。
在吐蕃侵擾唐境的上千次行動中,曾大肆掠奪唐朝邊境的人口。除河西、隴右的全部人口及西域的部分人口之外,關內道也有大量民戶被掠。
吐蕃第一次大規模掠奪關內道的人口,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九月,當時‘吐蕃大掠男女數萬而去,所過焚廬舍,蹂禾嫁殆盡”。
三年之後,吐蕃再舉兵,“大掠汧陽、吳山華亭界民庶,徙於安化峽西……丙寅,吐蕃陷華亭,又陷涇州連雲堡。甲戍,吐蕃退,俘掠邠、涇、隴等州民戶殆盡。自是,蕃寇常至涇隴。”
涇(今甘肅徑川縣)、邠(今陝西彬縣)、隴(今陝西隴縣)三州,在玄宗天寶年間(742—756)戶口數量為31365戶、22977戶和24652戶。而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驟降至1990戶、2670戶和784戶。
幾十年間三州戶口數量,分別損失了近3萬、2萬餘、2.4萬戶。按中原地區戶均人口5計算,人口損失總計達36萬之多,除去死於兵革與大量逃亡外,當有不少被吐蕃所掠。
除此三州外,關內道的原州(今寧夏固原市)、慶州(今甘肅西峰市)、靈州(今寧夏靈武市西南)、會州(今甘肅會寧縣)、鹽州(今陝西省定邊縣)、銀州(今陝西榆林市東南)、麟州(今陝西省神木縣北)及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右旗西南“西受降城”)等地的人口,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吐蕃軍隊掠奪。
《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劉元鼎訪蕃,“至龍支城(今青海民和縣南),耋老千人……密問之,豐州人也(內蒙古五原縣)。”
豐州,在今內蒙古包頭市境內,可見吐蕃劫掠的人口覆蓋面相當大,幾乎其軍隊所及之地,都有人口的掠奪記錄。
按照這樣的情形估計,吐蕃劫掠唐朝關內道的人口應該達到幾十萬的數量級。
這些人口大致在吐蕃王朝崩潰後,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之後,才陸續歸唐。
吐蕃王朝的人口基數,隨著吐蕃疆域面積的擴張,在二百年間劇烈膨脹。
這種劇烈膨脹主要表現在佔領區人口的增量,在西藏本土(衛藏+阿里)地區人口變化量極小。
這也和前文所述,西藏曆史上各個時間段括戶時,數量基本保持穩定增長量極小相匹配。
公元7世紀的吐蕃王朝時期,人口估算為100萬上下,到了1958年,西藏本土的人口也不過120萬左右。
這足以說明,在進入工業社會以前(西藏在吐蕃王朝時期就是奴隸社會,一直到民主制度改革前,還是奴隸制社會),西藏的勞動生產力,能夠承載的人口基數僅此而已了。
但吐蕃在佔領區控制人口的數量變化極大,且這種變化不是一蹦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不能將這些數字簡單地相加,作為吐蕃王朝的人口基數。
綜上所述,吐蕃本土人口加上南部叢林地區約在130萬人左右,吐谷渾人口在30萬左右,西洱河地區諸蠻部落人口20萬左右,川康諸羌及唐劍南道北部人口50~60萬,西域人口20萬以上,隴右唐民人口60萬以上,關內道虜掠人口數幾十萬。
總計吐蕃佔領區控制的人口數量,保守估計350萬人以上,甚至可能達到400到450萬以上的數量級。
再加上,吐蕃羈縻或與之聯盟的南詔國、葛邏祿、西突厥等各部勢力,估算吐蕃王朝,能夠動用的總人口基數接近一千萬,應該不算太誇張。
參考書目:《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藏族人口史考略》、《吐蕃王朝佔領區人口考》、《吐蕃王朝人口研究》、《西藏人口統計的歷史和分析》、《唐書》、《隋書》、《資治通鑑》、《唐會要》。
西藏高海拔的自然環境,必然導致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繁衍困難。但吐蕃王朝卻能打造出一個疆域扶搖萬里,東擋大唐、西拒大食的龐大帝國。
當時,吐蕃王朝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口呢?以現存的史料記載來看,吐蕃王朝時期究竟有多少人口,可能是一個永遠也難以解開的謎團了。
雖然,史料記載中,松贊干布時期(公元7世紀中葉)便對衛藏、阿里地區進行了行政區域劃分(五如六十一東岱)。
理論上來說,戶籍統計應伴隨行政區域劃分一起實施,甚至戶籍統計應該是行政區劃的基礎性資料。但可惜的是,我們最感興趣的人口資料,沒有任何只言片語的記載。
而西藏曆史上第二次有記載的括戶(戶口普查),已經是元朝時期的事情了。
薩迦派高僧在元世祖忽必烈在支援下,在西藏進行了大規模的戶口普查,這次由元朝官員主持的括戶,成了八思巴“十三萬戶”行政區劃的基礎。
西藏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始於新中國,相比於之前以戶單位的統計精度,1982年進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資料無疑要精準許多倍。
因此,學界目前對西藏曆史上的人口數量,全部都是估算,不可能精確到人。
正因為此,對唐初吐蕃人口的估算量天差地別。《西藏曆史新篇章》文中估計“吐蕃王朝統治下的人口約有一千萬”,到清代雍正時,“西藏地區只有二百多萬人,不到一千年,人口減少了八百萬”,到“一九五一年解放時,西藏地區的人口僅約一百二十萬”。
《人口與經濟》期刊中的資料為,“西藏人口在公元643年有一千萬,1737年減少到了八百萬,到了民主改革時西藏只剩下119萬”。
《西北人口》中給出的資料為,“七世紀強盛時期,約有五百萬至九百萬”;蔡盛華所著《西藏見聞》中,“從七世紀的一千萬,減少到1927年的六百萬,民改時,只剩下119萬”。
外國學者對西藏人口研究後,得出的資料也一樣大相徑庭。英國著名藏學家理查森認為,“十三世紀,蒙古人統一西藏地區時,藏族人口不可能超30萬”。到本世紀六十年代,“西方藏學家估計,中國的藏族人口達500至600萬”。
而義大利藏學家奧·德·佩拉神父則認為,“十八世紀的藏族人口達3300萬”,看到這位神父的研究估算,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
那麼從以上這些繁雜的數字中,哪一個更接近實際情況呢?我們還得來分析一下,吐蕃王朝的人口組成。一、山南雅隆河谷地區
吐蕃王國尚未崛起之時,蝸居於今山南雅隆河谷地區(雍布拉康周邊),所部人口不會太多。
據《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記載,南日倫贊(松贊干布的父親)在征伐赤松幫部時,曾“親率大兵萬人”。這說明吐蕃王國,當時人口總量肯定要超過五、六萬,否則難以湊出這麼多的軍隊。
隨著征伐的腳步不斷拓展,吐蕃將大量戰俘和奴隸賜予有功之臣。娘氏、韋氏和嫩氏等家族,獲賜奴隸4800餘戶,如按每戶5人計算,這三家分得的奴隸便有二萬四千餘人。
隨後,當後藏小邦藏蕃的大相瓊寶·邦色,拎著自己國王的腦袋來投靠。南日倫贊為了拉攏他,將藏蕃地區全部土地和人口賜予了他。按史料記載,“原馬爾門統轄的兩萬戶人和土地”,這部分人口,估算約為十萬人左右。
這時吐蕃王國管轄範圍從日喀則到澤當一段雅魯藏布江沿岸河谷,以及從林周、墨竹工卡以南的拉薩河河谷地帶,轄區內的民眾數量應該超過20萬人。
二、蘇毗女國故地松贊干布父親時期,吐蕃與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國之間,爆發了藏史所稱的“孫波之戰”。
蘇毗國(孫波)的位置,大概包括今天的拉薩、堆龍、尼木等地,當雄和那曲地區可能也在其治下。
按《新唐書》所載,“蘇毗本西羌族,為吐蕃所並,號孫波,在諸部最大……戶三萬”。此戰後,吐蕃王國吞併了蘇毗的土地和人口,使其人口數量達到了40萬以上。
“蘇毗之戰”是吐蕃王國向北拓展的第一步,從此吐蕃的國家中心,從雅礱河流域北移至拉薩河流域,這也是松贊干布能夠遷都拉薩的基礎。
此戰之後,吐蕃的疆域向北拓展到了藏北草原及瀾滄江流域,這使其第一次有能力組建龐大的騎兵軍團。
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以為吐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遊牧為主的國家。其實恰恰相反,吐蕃王國蝸居於山南之時,是以農耕為主、畜牧為輔的國家。第一次擁有大量的草原牧場,還真是有賴於“孫波之戰”。
除此之外,吐蕃東部疆域延展到了瀾滄江、怒江流域,這裡的小邦國成為了帝國疆土的下一塊拼圖。
三、瀾滄江、怒江流域的東女國據《舊唐書》:“東女國西羌之別種,……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今昌都),中有弱水南流……戶四萬餘眾,勝兵萬餘人”。
若以東女國每戶五人計,四萬戶餘應有人口20餘萬到30萬。以此估算,此時吐蕃國內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60至70萬人的數量級。
四、阿里羌塘的象雄向東拓展之餘,吐蕃也在向西奮進,生活在羌塘、阿里地區的大小羊同(象雄),也成了倒在吐蕃刀下的羔羊。
《唐會要》所載:“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聞(今新疆南),東西八千里,勝兵八、九萬,……貞觀末為吐蕃所滅”。
象雄自古以來都是西藏西部的霸主,在公元634年到644年的十年中,蕃、羊兩國時而聯姻結好,時而投戎相戰,直至“此王(松贊)之時,……發兵攻羊同之王,統其國政,羊同王李迷夏失其國,羊同一切部眾,鹹歸部下收為編民”。
若以《唐會要》記載象雄“勝兵八、九萬”計算,其國內總人口約有25至30萬人,加上吐蕃其他地區的人口數量,兼併象雄後吐蕃人口,可能已達到90至100萬上下。
除了人口的擴充套件,象雄之戰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意義,吐蕃擁有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資源——鹽場,藏北豐富的鹽業資源,成為了吐蕃騰飛的翅膀之一。
如果按照現在西藏的地理範疇,當時生活在這個區域的人口大概也就在百萬這個數量級,再多也不會多出多少。
但吐蕃能夠控制的人口數量遠多於此,因為在其周邊還有大量的屬國(屬地)。
五、南方的門域、泥婆羅、悉立國等國在歷史上都曾長期臣屬於吐蕃統轄,考慮到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氣候遠遠好於山北,結合清末統計時,廓爾喀(尼泊爾)人口為400萬,其中祖先屬藏血人口約佔三分之一強,估算吐蕃時期人口數量不會低於50萬。
赤德祖贊在位時,“悉立”於705年(木蛇年)反叛,709年(雞年)吐蕃出兵生擒‘悉立’國王,從此王權穩固,吐蕃社會安定。”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悉立國,在吐蕃西南,戶五萬,勝兵五萬……羈事葉蕃。”以5萬戶折算,人口當在20萬左右。
但這是三地總人口數量,估計吐蕃能夠直接控制的人口數量,不會超過30萬人的量級。
六、川西北諸羌和南詔國唐貞觀初年(630年)前後,松贊干布花了八年多的時間,先後征服了今川西北一帶的党項諸羌部。
《新唐書·党項傳》載:党項屬西羌別種,起於南北朝末,其地域“東距松州、西葉護,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渾,(今青海河曲以北至玉門))……大抵三千里,以姓別為部,大者萬騎,小數千騎”。下屬有八大部,即細封、費聽、往利、頗超,野利、米擒、拓跋等,以拓跋最強。
唐太宗“貞觀之治”時,党項因懾於吐蕃日益強大而熱心附唐。據《舊唐書·地理志》所載:“貞觀二年(628年)置都督府,督、懿、嵯、闊、麟、雅、叢、可、遠、奉、嚴、諾、峨、彭、軌、蓋、肆、住、玉、璋、佑、臺、橋、序二十五羈摩州”,並以党項各部首領分任諸州刺史。
到貞觀五年(631年),唐已“詔遣使,開其河曲地為六十州,內附者三十四萬口”。同年,蜀地羈縻州增至三十二個。按其內附者人口粗略推算,當時的党項羌人口,起碼有40萬上下。
這其中,除了“拓跋氏漸為所逼,遂請內徙……置靜邊等州處之”外,其它党項諸部多“陷於吐蕃,其處者為其所役。”
除此以外,在今石渠、色達一帶,“又有雪山党項……及白狗、春桑、白蘭等諸羌……併為吐蕃所破而臣屬焉”。
其後,該地羌人不堪忍受吐蕃徵兵催糧的盤剝,內附唐朝的人口便有二十萬之多(“內附……凡二十萬人口”)。
以此估算,整個川北諸羌部落總人口,約50至60萬,除少數內徙唐境外,多數都“為吐蕃所臣,籍其兵為前驅”。
七、南詔國和西洱河地區南詔國原為唐朝屬國,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吐蕃勢力向南進到西洱河區域,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助南詔擊唐,直到貞元十年(794)才為南詔逐出。
雲南地區各族混雜,人口數量極難統計,不過南詔最盛時,人口達到數百萬應該確定無疑。
據《蠻書·名類第四》載:八世紀的南詔王閣羅鳳一次就“徙二十餘萬戶於永昌城(今雲南保山)”,以每戶五人計,20萬戶約有人口近百萬。
可以推斷,鼎盛期的南詔(756至757年),起碼有人口四、五百萬。
雖然吐蕃羈縻南詔時,“雲南蠻眾數十萬,與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蠻為前鋒”。
但並不能將南詔全部人口看做由吐蕃控制,吐蕃能夠有效控制的,不過是兩國接壤的洱海以西地區。
參考史料記載,這個區域內生活各部落人口大約在20萬人左右。
八、北方的吐谷渾人口數量吐谷渾的人口數量只能透過史料統計,《隋書·吐谷渾傳》記載:“(宇文述)大破其眾。伏允遁逃,部落來降者十萬餘口,六畜三十餘萬。述追之急,伏允懼,南遁于山谷問,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
一次降服就能有十萬人口,估計當時吐谷渾地區生活的民眾數量不會少於三十萬人,但之後的記錄便很少了,而且吐谷渾滅國前曾和吐蕃有數年的血腥戰爭,王族投奔唐朝時也帶走了一部分部落。
故此,松贊干布吞併吐谷渾的人口,估算不會超過30萬這個數量級。
九、吐蕃在西域治下的人口西域于闐、Murano地區的人口透過,《漢書·西域傳》的記載大概估算為8萬餘口左右,Murano地區因為受環境因素制約,人口數量相對較少,應該很難超過4萬。
大小勃律和安西四鎮的人口數量史料沒有明確記載,考慮到西突厥曾因內部分裂,導致數萬部落歸附吐蕃,故整個西域地區人口數量估算為20萬人左右。
十、河西、隴右地區的唐民最後一個人口大項,就是吐蕃佔領河隴後,治下的唐民。
自7世紀後半葉始,吐蕃開始進攻河西諸州。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年吐蕃曾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久視元年(700年)再攻涼州。次年,又與突厥聯合“大入河西”。
開元十四年(726年),蕃將悉諾羅領兵攻甘州(今甘肅張掖)。次年,陷瓜州(今甘肅瓜州縣),攻玉門軍(今甘肅玉門市),圍常樂(甘肅瓜州縣踏實鄉破城子)。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吐蕃大入河西、隴右。上元三年(676年)三月至八月,吐蕃攻鄯(今青海樂都縣)、廓(今青海尖扎縣西北)、河(今甘肅臨夏市)、芳(今甘肅迭部縣東南)、疊(今甘肅迭部縣)五州。
開元二年(714)吐蕃攻洮州(今甘肅臨潭縣)、蘭州、渭州(今甘肅平涼市)與唐將王唆等戰於武州(今隴南市武都區)。
至德元年(756)吐蕃趁安史之亂唐朝邊防空虛之機,大舉出兵,先後佔領了河西、隴右地區,並在當地建立政權,以實施行政管理。
河西地區“凡五十郡、六鎮、十五軍,皆唐人子孫”,吐蕃對河西諸地實行統治的時問長短不一,涼州歷時最長達98年(765—683),沙州(今甘肅敦煌市)最短,僅62年(786—848)。
在吐蕃統治時期,當地居民均被編為部落組織,成為吐蕃屬民。
據《資治通鑑》記載,天寶十二年(753年),隴右道有人口60萬。《舊五代史》記有“華人百萬皆陷吐蕃”之語,另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天寶年間,隴右道諸州戶數總計近12萬,人口數當60萬左右。這些人口安史亂後,差不多都處於吐蕃的治理之下。
因此,長慶三年(882)入蕃使臣劉元鼎,行至隴右後所見之景象:“逾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西北)、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抵河廣武梁,蘭州地皆粳稻,戶皆唐人,見使者麾蓋,夾道觀”。
十一、吐蕃自唐朝關內道虜掠的人口在吐蕃侵擾唐境的上千次行動中,曾大肆掠奪唐朝邊境的人口。除河西、隴右的全部人口及西域的部分人口之外,關內道也有大量民戶被掠。
吐蕃第一次大規模掠奪關內道的人口,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九月,當時‘吐蕃大掠男女數萬而去,所過焚廬舍,蹂禾嫁殆盡”。
三年之後,吐蕃再舉兵,“大掠汧陽、吳山華亭界民庶,徙於安化峽西……丙寅,吐蕃陷華亭,又陷涇州連雲堡。甲戍,吐蕃退,俘掠邠、涇、隴等州民戶殆盡。自是,蕃寇常至涇隴。”
涇(今甘肅徑川縣)、邠(今陝西彬縣)、隴(今陝西隴縣)三州,在玄宗天寶年間(742—756)戶口數量為31365戶、22977戶和24652戶。而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驟降至1990戶、2670戶和784戶。
幾十年間三州戶口數量,分別損失了近3萬、2萬餘、2.4萬戶。按中原地區戶均人口5計算,人口損失總計達36萬之多,除去死於兵革與大量逃亡外,當有不少被吐蕃所掠。
除此三州外,關內道的原州(今寧夏固原市)、慶州(今甘肅西峰市)、靈州(今寧夏靈武市西南)、會州(今甘肅會寧縣)、鹽州(今陝西省定邊縣)、銀州(今陝西榆林市東南)、麟州(今陝西省神木縣北)及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右旗西南“西受降城”)等地的人口,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吐蕃軍隊掠奪。
《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劉元鼎訪蕃,“至龍支城(今青海民和縣南),耋老千人……密問之,豐州人也(內蒙古五原縣)。”
豐州,在今內蒙古包頭市境內,可見吐蕃劫掠的人口覆蓋面相當大,幾乎其軍隊所及之地,都有人口的掠奪記錄。
按照這樣的情形估計,吐蕃劫掠唐朝關內道的人口應該達到幾十萬的數量級。
這些人口大致在吐蕃王朝崩潰後,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之後,才陸續歸唐。
最後,綜述一下吐蕃王朝控制區人口的變化吐蕃王朝的人口基數,隨著吐蕃疆域面積的擴張,在二百年間劇烈膨脹。
這種劇烈膨脹主要表現在佔領區人口的增量,在西藏本土(衛藏+阿里)地區人口變化量極小。
這也和前文所述,西藏曆史上各個時間段括戶時,數量基本保持穩定增長量極小相匹配。
公元7世紀的吐蕃王朝時期,人口估算為100萬上下,到了1958年,西藏本土的人口也不過120萬左右。
這足以說明,在進入工業社會以前(西藏在吐蕃王朝時期就是奴隸社會,一直到民主制度改革前,還是奴隸制社會),西藏的勞動生產力,能夠承載的人口基數僅此而已了。
但吐蕃在佔領區控制人口的數量變化極大,且這種變化不是一蹦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不能將這些數字簡單地相加,作為吐蕃王朝的人口基數。
綜上所述,吐蕃本土人口加上南部叢林地區約在130萬人左右,吐谷渾人口在30萬左右,西洱河地區諸蠻部落人口20萬左右,川康諸羌及唐劍南道北部人口50~60萬,西域人口20萬以上,隴右唐民人口60萬以上,關內道虜掠人口數幾十萬。
總計吐蕃佔領區控制的人口數量,保守估計350萬人以上,甚至可能達到400到450萬以上的數量級。
再加上,吐蕃羈縻或與之聯盟的南詔國、葛邏祿、西突厥等各部勢力,估算吐蕃王朝,能夠動用的總人口基數接近一千萬,應該不算太誇張。
從某種程度上說,吐蕃王朝的輝煌並不只屬於藏族,它是包括藏族在內的諸羌、西域各族以及河隴唐人共同創造的。參考書目:《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藏族人口史考略》、《吐蕃王朝佔領區人口考》、《吐蕃王朝人口研究》、《西藏人口統計的歷史和分析》、《唐書》、《隋書》、《資治通鑑》、《唐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