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初dreamer

    杜甫一生對李白不可謂是不崇拜,在他的很多詩詞中都對李白大加讚揚,毫不掩飾自己的崇拜之情,杜甫有很多首詩都是寫李白的,像《贈李白》、《天末懷李白》、《不見》、《冬日憶李白》、《飲中八仙歌》等。但是李白在他的詩中卻很少提及杜甫。這是為何呢?

    ①杜甫剛出道時,李白那已經是被稱為“謫仙人”,可謂是“天王級”歌手了,杜甫一個新手,那對李白可是相當崇拜,甚至去給李白當了幾年跟班。

    ②還有就是寫作風格的問題了,李白的詩豪邁灑脫,而杜甫卻是另一種風格,說白了就是李白他看不起杜甫的那種作詩方式。

  • 2 # 顏麗明844

    杜甫是李白的超級迷弟,可是李白卻只有三首詩贈予杜甫,好似並不看重他是這樣嗎?當然不能這麼看。

    首先我們知道李白比杜甫大了十一歲,成名更早。 “詩仙”和“詩聖”,光耀詩史的這兩位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相逢恨晚,同唱同和。下圖就是杜甫對李白表白心情的詩

    可是李白寫給杜甫的詩就少了,就三首,還給人起外號,叫人家杜二甫。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作為朋友,才寫區區這三首,還有一首是取笑人家的,李白你的良心都不會痛嗎?李白不會。因為他老人家把杜甫看作後輩,視為自家子侄,再忘年交,杜甫他也只是個晚輩孩子呀!李白很忙,他老人家交友廣闊,還忙著約孟浩然、約王昌齡、約汪倫等等,以杜甫的名氣資歷真排不上什麼號。

    大唐由盛轉衰,時局震盪,動亂潦倒貫穿杜甫一生,可是李白不一樣,他的性情任俠放縱,也遇上過盛世過過好日子。他們的經歷,生活環境等等決定了他們對這段友誼的看重程度不同,心境也不一樣。不能以此說李白對杜甫不冷不熱。

    也許杜甫真的只能算是李白生命中有過一段美好歲月的小後輩而已。那也是很值得掛念的後輩,不信可以念念第三首詩,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 3 # 古詩今詞

    本來以為這類訛傳只是譁眾取寵而已,誰知道竟有人信以為真,儼然要三人成虎,我覺得有必要說明。

    歷史上,杜甫對李白十分青睞是不假,但李白對杜甫不冷不熱是從何得知的?僅憑如今可知,李白寫給杜甫為數不多的詩麼?問題就在於此,古人寫的詩有可能完全保留至今麼?

    詩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古人常以書信交流,詩詞佔了一席之地。我們今天讀到的詩,有一部分是古人書信交流的內容,還有一部分是以詩集的形式流傳下來的。

    李白給杜甫寫信,信件是由杜甫儲存的,一般情況下,詩人會將往來的詩歌編整合書以傳世。而當時杜甫一直過著流離的生活,生活尚且不易,想要完整地保留信件更是談何容易?唐朝盛產詩人,而《全唐詩》收羅不過近五萬首,作者二千餘人,有不少的作品已經散佚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我敢肯定,李白與杜甫之間的詩歌來往,絕對不止今天有幸流傳下來的幾首而已。

    李白對杜甫的真實態度

    我們先來看李白寫給杜甫的一首詩:

    《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我們且看一句,“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意思是說李白對杜甫的思念如這汶水的河流,浩浩蕩蕩流向杜甫所在的地方。雖說可能有些言重,但至少以李白的性情,不會寫出虛情假意的詩。

    讀完這首詩,我確信兩人之間有深厚的友誼。

    基於以上兩點,流言不攻自破。與其認為李白對杜甫不冷不熱,不如先推翻李白的為人會更有說服力。流言止於智者,博人眼球的小道終將禁不起推敲。

  • 4 # 千千千里馬

    這一百天還要分成兩年,四個時段。

    天寶三年的春天,杜甫在洛陽見到李白,李白打算去一次山東,正好杜甫也想去旅遊一次,就陪同李白從洛陽到開封、商丘一帶遊了一次。這次大約二十天左右吧。

    這是杜甫第一次見到李白,也是第一次與李白一起漫遊。

    這一年的初冬,李白與杜甫又一次見面了,這次主要這山東兗州一帶同遊。

    第二年的夏天,李白與杜甫第三次見面,相聚大約二十天左右吧。

    最後一次是天寶四年的秋天,這次李白要去南方,杜甫想回長安,他們在石門互相贈詩告別。

    李白杜甫這次告別以後,杜甫就再也找不到李白的下落了。

    從此,杜甫開始了對李白二十多年的思念之情,所以,留下十幾首思念李白的詩歌。

    後世的人們沒有在李白的詩集中發現較多給杜甫的詩歌,所以,有一些人認為,李白對杜甫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熱情。

    這其實是很大的誤會。其實李白給杜甫寫了大約三首詩。其中《沙丘城下寄杜甫》,是李白對杜甫相伴的深厚情誼。其他兩首詩學著有不同看法,另當別論,但是,我們從杜甫懷念李白的詩歌來看,都是感情非常真摯的,這說明,李白對杜甫確實是很有情感的。

    杜甫這個人也是一個追求平等精神的人,假如李白對杜甫不公平,那麼,杜甫也不會那樣思念他的。

    李白死了以後四年了,杜甫也不知道,還很後悔地懷念說,沒有隨他一起去煉丹。

  • 5 # 詩詞例話

    白哥你能不能搭理我一回―――來自杜甫的控訴。

    公元七四四年。杜甫和李白相遇了,面對著自己崇拜至極的偶像,杜甫激動不已,趕緊要簽名,合影留念。

    杜甫:白哥你好啊,我是你鐵粉,你多大了,我該叫你哥還是叔?

    李白:四十三。

    李白:哦。

    接下來的日子,杜甫埋頭於創作之中。寫完了詩就趕緊給白哥發過去。

    杜甫:白哥,我剛寫了一首《贈李白》(二年客京都)你批評指正哈。

    白哥:《贈汪倫》

    杜甫:………

    杜甫:白哥,我又寫了一首《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

    李白:《贈孟浩然》

    杜甫:………

    杜甫:白哥,那天和你一起去尋你好友,然後我寫了《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你看看。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杜甫:………

    杜甫:白哥,你太能喝酒了,我寫了首詩讚美你。《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

    李白:《贈裴十四》

    杜甫:………

    杜甫:白哥,冬天了,想你,看我寫的《冬日有懷李白》。

    李白:《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杜甫:………

    杜甫:白哥,哎,春天都來了,想你,我又整了一篇大作《春日憶李白》你瞅瞅?

    李白:《贈徐安宜》

    杜甫:………

    杜甫:白哥,昨晚睡覺夢見你了呢,醒了我就趕緊揮毫寫了首詩《夢李白二首》。

    李白:《贈範金卿二首》

    杜甫:………

    杜甫:白哥,心裡想的都是你,看我的作品《天末懷李白》。

    李白:《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杜甫:………

    杜甫:白哥,好久不見了,甚是想念啊,我又沒事寫了詩《不見》(不見李生久),你抽空也看看唄?

    李白:老寫別人也不行啊,這小杜得有想法了。我給他回一首吧,《戲贈杜甫》。

    杜甫:哎我去,我哥終於給我寫一首詩了,話說戲贈啥意思,算了,給我寫就行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杜甫:白哥,苦思冥想又整出一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你給指點指點。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杜甫:白哥太給力了,我太感動了。

    文|一生最愛古詩詞

  • 6 # 華7777

    以前回答過這個問題,說李白是何等的孤傲,感到這個杜甫後生可畏才不太願意搭理他,現在想來可能是原因之一?或不是?

    杜甫崇拜李白不假,有很多詩句其中著名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就是對李白的讚揚。而李白迴應少不說還平淡。我覺得他們相差11歲加上在古代人均壽命比較短,11年的差別程度比現在要大一些,那時的李白如日中天,不太注意這個雖有詩才的“小孩子”,加上杜甫地位較低(杜甫一生都比較貧寒交迫),缺少伯樂賞識,二人性格志趣上的差異以及政治時局對當時李白心態的影響等等

    有人說這也不能充分證明李對杜就平平淡淡,但是,李白始終沒有對杜甫作正面積極的肯定,這是杜不理解也是他一生幾乎最大的痛苦(在詩歌鼎盛,氣氛濃郁,地位極高的唐代,一個詩人才子如果感到無助……)要是有詩仙李白讚賞肯定的話就不會有後來杜甫作的“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了!

    杜甫,這位四千年中華文明最悲壯最苦難的詩歌天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 7 # 大悔憶智周

    提這個問題的是個小人。

    首先,杜甫對於寫詩,相當自信甚至自傲,他祖父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他說,“詩是吾家事”,就差沒有實話實說與你老李家關係不是很大。實踐證明,內心強大的人才樂於讚賞別人,成天攻擊別人是因為自卑。

    其次,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退一萬步,即使真的杜甫恭敬而李白倨傲,也是人之常情,抓住這一點做什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文章!

    其三,李白犯了“附逆”大罪,免死流放,杜甫還一再寫詩,萬般牽掛,圖的什麼?錢還是權?是巴結還是惺惺相惜?

    其四,李白多次答詩,杜甫收到不多,據蒙曼教授言,因當時交通、郵政非常不便。寫詩的不是小商小販,李白詩仙,杜甫詩聖,“富貴於我如浮雲”,“千金散盡還復來”,“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沒你這麼多愛打小算盤的花花腸子!

    第五,杜甫詩與李白詩,一個人間,一個天上,一個現實,一個浪漫,絲毫不搭界,誰也沒有蹭誰熱度。

    第六,杜甫巴結李白不如巴結皇帝,他偏偏為別人得罪皇帝,丟官。

    第七,不同層次的人,追求不同。杜甫的層次是追求情感、道義與精神。尚生存於物質世界的庸眾最好不要問生存於精神境界的人才能理解的問題,說了你也不懂。為情為義為公的,為名為利為己的,互不理解。

    第八,看見這個長舌婦一樣的問題還在網上飄,非常憤怒。

    小人們,對於民族的詩聖,你們沒資格窺探他的靈魂,要知道,因為憂國憂民,因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獻出無價珍寶的詩歌,卻讓自己幼子餓死!他不懂、不在乎物質得失,他那麼貧窮,常常勞動人民一樣去官倉擠陳米,進深山撿橡實、挖黃獨(一種中藥,用來充飢),剛到手的幾十畝果園,卻可以轉手就送給剛剛結識的朋友。他寫詩勸親戚不要妨礙一個老婦到堂前打棗,因為這老婦“無食無兒”。

    第九,梵高一生只賣出一幅畫,而高更有錢,梵高不但“巴結”高更,還被高更買通的妓女捉弄,以致割了耳朵,可是,高更內心,對梵高才華無窮嫉妒。

    現在人人知道梵高,可是,高更是誰?

    第十,對夏蟲語冰,對河伯言海,好累好累!

  • 8 # 易水不寒

    這個問題提的是有點過分了,李白杜甫在過去可謂是英雄相惜,各自的才華都可以稱霸一方,而且兩人可是要好的朋友,用現在的話來說也算是較好的基友了。

    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位所謂的神人吧!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其文學造詣可不是吹出來的。想必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其文學作品了吧?

    對此可見杜甫和李白的關係不一般了,雖然杜甫在朝廷為官,其人身自由被束縛在官場,但也是追隨其內心的聲音。

    杜甫生在唐朝由盛到衰的過程,並且其家庭是“奉儒守官”,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美好仕途願望。

    期間寫出了很多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的社會境況,揭露了統治者的罪惡行徑,從此走上了憂國憂民的道路。尤其是唐玄宗時期,政治更加腐敗,政治抱負不能得以舒展。其作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別等深受後人傳唱。

    青蓮居士李白,那就不一樣了,正所謂無官一身輕,在李白和杜甫的身上得以完全體現。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其性格和杜甫完全不一樣,李白更加瀟灑飄逸,性情豪放。從其作品就可以看出來,如《俠客行》,《將進酒》,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

    回到題主的問題,杜甫崇拜李白一生,可能是崇拜他自由無拘無束,沒有煩心事叨擾自己,而李白對杜甫的的不冷不熱,可能是認為自己和杜甫不是一路人,而且當時政治動亂,自身都保不住,怎麼顧得上其他人?

  • 9 # 傲世萬年雪

    這句提問肯定是受到了某種社會思潮的影響。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偉大的兩個詩人,一個稱為“詩仙”,一個稱為“詩聖”,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有李白和杜甫孰高孰低的爭論,其實二人詩歌寫作風格有明顯的不同,一個浪漫瀟灑,一個是深遠沉鬱,說“杜甫崇拜李白,而李白對杜甫不冷不熱”,其實是一種“揚李抑杜”的說辭。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李白在生前就已經名揚天下,而杜甫在生前並不出名,只是在四十年之後,杜甫的詩歌才被慢慢發現其中的歷史價值。說李白影響杜甫多一點不為過,因為杜甫在認識李白之前精於五律,比如《望嶽》,但是在認識李白之後,杜甫的七律和七絕有了很大的發展,這與其自身努力有關外,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李白的影響。

    至於二人之間的感情,他們是一生的摯友,我認為這無需爭論。無論是杜甫的《贈李白》《天末懷李白》還是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等等都可以看出二人友誼之深厚。

    但是對於李白和杜甫詩歌的深刻內涵,各個歷史階段都有其侷限性,為了適應當時的歷史潮流,先後出現了“揚李抑杜”“揚杜抑李”的說辭,在四十年代,陳書渠認為“杜甫對於李白,一片憐才之忱,李白對於杜甫,卻是很為冷淡”,這也是這個提問的出處,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郭沫若前期將李白和杜甫並列,後期則極力的“揚李抑杜”其實稍微懂一些歷史的人,都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總之李白和杜甫二人感情深厚、友誼長存,杯弓蛇影、捕風捉影的言論總之是靠不住的,唯有以紮實的治學精神、自由開放的心態,才能夠讓李白和杜甫的研究邁入新高度。

  • 10 # 閱讀與思維

    提這個問題說明你對李白與杜甫之間的友誼不瞭解,而且“崇拜”二字用的不好,“不冷不熱”四字也不恰當。

    李白與杜甫二人是知己。那一年,四十三歲的李白與三十二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笑侃古今,話天下大事。很多人認為杜甫寫給李白的詩有15首之多,而李白只寫給杜甫三首詩,數量上的巨大差距,可能會給人這樣的感覺:李白對杜甫不冷不熱。這是一種錯覺,從李白給杜甫的詩可以看出,李白很看重兩人之間的友誼,視杜甫為知己,怎麼會對其不冷不熱。

    1.杜甫是最懂李白的人。為什麼這麼說?杜甫有詩云:“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知道李白的豪邁與內心的高傲;杜甫還曾寫過:“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李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在他的《月下獨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2.李白非常珍惜與杜甫的友誼。雖然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但卻沒有年齡的隔閡。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中寫道:“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大膽直白的表達了其對杜甫的思念之情。

    李白與杜甫,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偉大詩人,他們之間有的是對彼此的欣賞,對彼此的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接下來2638點還會不會破?如何來判斷場外資金開始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