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精英出鞘
-
2 # 武備營
末敏彈,就是一種智慧靈巧彈藥,它的戰鬥部是一種爆炸成型彈丸,也就是常說的EFP戰鬥部或者是自鍛破片。這種戰鬥部和空心裝藥破甲彈一樣都擁有一個藥形罩,只不過EFP的藥形罩夾角特別的大,一般在120度以上;破甲彈的藥形罩夾角特別小,一般在90度以下。用於侵徹的彈丸是一種動能戰鬥部,大多以子母彈的方式進行投放(當然在阿富汗中也被大量應用到路邊炸彈),大多執行反裝甲的任務。
爆炸成型彈丸▲這是一個爆炸成型翻轉彈,大多EFP戰鬥部都是這種翻轉彈,杵體彈很少,下圖是美軍在阿富汗繳獲的製作EFP戰鬥部的藥形罩,可以看到其角度特別大
眾所周知,破甲彈依靠金屬射流來擊穿裝甲目標,但是破甲彈的藥罩在形成高速高溫高壓金屬射流的同時還會形成一小段的金屬杵體,只不過這個杵體並不參與穿甲過程,但是當藥形罩角度特別大時就會形成一大段固體的杵體以及少量的金屬射流,這個杵體的速度一般能達到2000米到3000米每秒,這樣就成為了一個高速動能穿甲戰鬥部。此外還有一種藥形罩在裝藥作用的過程中會產生翻轉現象,而不是形成杵體和金屬射流,這時候同樣會形成一個高速的穿甲侵徹體。
反坦克末敏彈▲末敏彈實物圖和他的作用過程,此外末敏彈還可以透過大口徑榴彈投放
反坦克末敏彈一般以子母彈的方式透過戰機或大口徑火炮投放,當裡面的子末敏彈被丟擲後,雷達波進行第一次測距,根據高度開啟渦輪式降落傘並帶動末敏彈旋轉,彈體上的掃描裝置(一般是紅外探測器)開始做螺旋狀掃描,繼續下降到一定高度後解除戰鬥部的保險,當到達威力範圍高度後如果掃描範圍內有目標(比如坦克),起爆訊號就會引爆EFP戰鬥部,形成的高速侵徹體就會輕易擊穿坦克防護最為薄弱的頂部,如果到達最低高度還沒有掃描到目標,彈體自爆,後來為了提高破壞威力,就出現了一種將大角度藥形罩並列起來的多爆炸成型彈藥。
▲可以看到末敏彈的EFP戰鬥部攻擊坦克時在空中形成的煙霧以及白色的降落傘
這裡咋們以美軍裝備的CBU-105子母彈為例(也就是集束炸彈),每個CBU-105子母彈有10個BLU108反坦克子彈藥,每個BLU108反坦克子彈藥裡面又有4個末敏彈,4個末敏彈被BLU108透過高速自旋的方式甩出去,於是40枚末敏彈就開始旋轉掃描目標,40枚末敏彈說不定還裝有多個EFP戰鬥部,這樣的火力密度足以對裝甲叢集形成毀滅性的打擊。
-
3 # asiavikin雜談
末敏彈是一種裝有感測器,在彈道末段開機,可以獨立搜尋及跟蹤目標並予以毀傷的彈藥。
組成及作戰過程末敏彈由減速減旋系統、感測器系統、中央控制器、自鍛成型戰鬥部、熱電池和彈體等組成。
末端彈經炮射或飛機投擲飛抵目標上空後,充氣減速器被充氣展開,同時減速旋翼展開,共同對子彈實施減速減旋、定向和穩定,調整姿態。同時熱電池向控制系統充電。在中央控制器控制下,毫米波雷達不斷測定子彈與地面距離。達預定值時,拋減速器,拉出渦旋式旋轉降落傘,帶動末敏彈旋轉降落。隨後,中央控制器根據各感測器資料,調整引數以抑制假目標和干擾,獲得最大探測機率。到預定高度,中央控制器控制各感測器掃描,解除最後一道保險。通常,對目標兩次掃描判定:首次掃過目標後,向中央控制器報告目標資訊;第二次掃過時對比目標資料與特徵值,做最後判定。如確定目標正確無誤,便發動攻擊。如掃描結果為非攻擊目標,則繼續探測其他目標。一直未發現目標則自毀。
產生背景末敏彈最早是冷戰期間西方國家提出來研製的。主要目標是對付蘇軍的坦克群。由於冷戰時期蘇軍在中歐方向投入巨資部署了大量效能先進的T80、T64、T72主戰坦克,不僅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優勢,在效能上也足以抗衡西方最先進的豹2、M1、挑戰者等坦克。可以說,華約集團的裝甲叢集是北約軍事戰略規劃人員頭腦中去除不掉的夢魘。
美軍的研製歷史美國最早開始研製這類武器。早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幾家大公司就同時進行過間瞄武器末制導的研究,於1970年10月份分別提出研究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於1972年提出了《“目標定向末端啟用彈在武器上的應用”的報告》,完成了末敏彈的概念研究。之後,在國防高階計劃研究局DARPA的資助下,美國陸海軍開展了“斯塔夫"(STAFF)和“薩達姆”(SADARM)兩種末敏彈的研製工作,後以SADARM為主。SADARM彈藥適用於155毫米火炮,在1989年進行了首次實彈射擊試驗;然而,1993年試射結果很糟:42枚子彈藥中只有9枚命中了目標。在對該子彈做了改進之後,1994年試驗結果較好:在射擊15公里距離目標時,26枚子彈中有11枚命中了目標,8枚子彈落在距目 標1 m的範圍內。但最大射程下的命中率仍成問題。1996年3、4月在尤馬靶場試驗時,在接近最大射程的18公里距離上,18枚子彈藥擊中8個目標,超過了設計要求。6月研製階段結束,1997年2月開始試生產,型號為M898。
中國的情況中國兵器203所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著手研究末敏彈系統的。而到了1996年國家把該技術又列為了重點技術攻關專案。可以說中國末敏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站在了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採用了紅外/毫米波雙模複合制導系統,相當於SADARM。
上世紀90年代,我軍從俄羅斯引進龍捲風火箭炮,即引進了9K55K1末敏彈,為我們提高的自已相關技術提供了機會。9K55K1只有紅外感測器,採用線列陣,而中國產的紅外/毫米波雙模複合制導系統無論是在探測能力、覆蓋範圍還是抗干擾能力都要略勝一籌。所以俄方希望引進中國產末敏彈控制與目標探測識別元件技術,用於升級本國的末敏彈。
國內曾在2007年進行過仿製末敏彈的實車實爆實驗,在3000米x200米的長方形區域內,均勻設定12輛62式輕坦。在50公里外使用PHL03式300毫米遠端火箭炮進行半滿管齊射6枚火箭彈,每枚火箭彈攜5枚末敏彈,在200米高開艙釋放末敏彈,經減速和穩態掃描,末敏彈在130~80米的高度紛紛被引爆,半數以上62式坦克被摧毀,說明一個12門制的300毫米遠端火箭炮營,可一次齊射就能在70公里以外摧毀大約150輛敵人坦克和裝甲車輛,大致是半個裝甲旅。
在2011年4月7日,中國科協在北京召開學術建設新聞釋出會,對包括兵器科學技術在內的22個學科進行了釋出。白春禮院士在釋出會上宣佈:中國智慧彈藥——末敏彈技術取得矚目成果:繼自主研製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彈武器之後,又取得炮射末敏彈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跨越。
-
4 # 太陽125933863
末敏彈又叫亞毫米波攻頂彈,由炮彈或空投炸彈到目標上空炸開後,每個子炸彈上的毫米波掃描器自動尋找坦克目標,從坦克最薄弱的頂蓋攻擊。
-
5 # 兵器知識譜
末敏彈的全稱為“末端敏感器引爆彈藥”,是一種能夠在彈道末段探測出目標的存在、並使戰鬥部朝著目標方向以爆炸的形式釋放穿甲彈芯實施攻擊的現代靈巧彈藥,主要用於自主攻擊裝甲目標,攻擊方式為“攻頂”(攻擊裝甲目標的頂部)。
末敏彈屬於集束彈藥,子彈藥安裝在母彈的彈體裡,可以透過火炮、飛機、火箭、導彈等手段實施投送,母彈藥飛行至預定空域後拋射子彈藥展開攻擊,因此我們所說的末敏彈就是指從母彈中拋射出來的子彈藥。
末敏彈適合用來攻擊移動速度不超過90公里/小時的裝甲叢集目標,以炮射末敏彈為例:當目標叢集移動速度在60公里/小時以下時功擊效果最好,命中率可達到84.6%;目標叢集移動速度一旦超過90公里/小時,命中率就會下降到25%以下,因此末敏彈是一種只適用於對地攻擊的彈藥。
▼下圖為被末敏彈全數擊毀的59式坦克叢集,當然這不是實戰,而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應國外使用者要求而做的現場測試,由於坦克的發動機艙紅外特徵最明顯,因此90%的命中部位皆為發動機艙。
末敏彈的結構與功能末敏彈由母彈和子彈藥組成,母彈結構包括彈體、時間引信、拋射結構、末敏子彈藥等;末敏子彈藥則由減速減旋與穩態掃描系統、敏感器系統、中央控制器、戰鬥部、電源和子彈體等組成。
敏感器是末敏彈的探測系統,由紅外探測裝置、毫米波輻射計、毫米波雷達三種探測器組成,功能是複雜的電子環境中探測和識別裝甲目標。
中央控制器是末敏彈的資訊處理中心,負責處理敏感器蒐集到的資訊,並根據設定程式向彈藥下達驅動控制、電源管理、資料採集、訊號處理和攻擊決策等一系列指令。
戰鬥部是末敏彈最終體現殺傷力的部件,當中央控制器下達攻擊指令後戰鬥部引爆裝藥,向目標發射彈丸。
▼下圖為分解狀態的末敏彈。
末敏彈的攻擊原理以炮射末敏彈為例:火炮開火後,末敏彈母彈以炮彈的無控彈道形式飛抵目標上空後,延時引信發揮作用,自動啟動拋射裝置,並依次丟擲末敏子彈藥(每一發母彈內裝填2~4枚子彈藥,通常155mm口徑的火炮2枚,203mm口徑的火炮4枚)。
待子彈藥拋射出去後,充氣減速器被充氣展開,同時減速旋翼展開,共同對子彈實施減速減旋、定向和穩定,調整姿態。與此同時,熱電池啟動,開始對電子系統充電啟動,末敏彈進入攻擊準備狀態。
子彈藥在減速減旋裝置的控制作用下開始大著角下落,在中央控制器的操控下,毫米波雷達開始測距,不斷測定子彈藥到地面的距離,當測定結果達到預定值時,子彈藥在中央控制器下達拋充氣減速器指令,並拉出渦旋式旋轉降落傘,在氣動力作用下旋轉,帶動子彈藥旋轉勻速下降,隨後中央控制器根據各感測器提供的資料,開始調整探測目標資訊,以抑制假目標和外界干擾,獲得最大的探測攻擊機率,在這個階段裡的末敏彈屬於探測狀態。
當敏感器輻射計持續測定子彈藥的離地高度達到預定值時,中央控制器控開始向毫米波雷達下達目標掃描指令,並解除戰鬥部最後一道保險。毫米波雷達的掃描工作分兩個步驟:第一次掃過目標後,向中央控制器報告捕獲目標的資訊;第二次掃過目標時把目標敏感資料與特定目標的特徵值進行比較,做出最後判定。
第二次掃描結果如確定目標正確無誤,中央控制器便發出攻擊指令;如果第二次掃描結果判定為非攻擊目標,則敏感器繼續在降落過程中透過持續探測尋找目標;如果一直未發現目標,中央控制器將在末敏彈距離地面2~3米的空中發出自毀指令。
▼下圖為在敘利亞戰場上發生攻擊失敗和自毀失敗故障落地的俄製炮射末敏彈子彈藥。
末敏彈的威力任何一種彈藥的威力都體現在命中率和殺傷力兩個指標上,末敏彈同樣如此,我們先來談談命中率。末敏彈在1980年問世之初命中率是155毫米末敏彈非常低的,以美國M898型155毫米末敏彈為例(該型末敏彈為世界上第一款可運用於實戰的末敏彈,研製週期長達10年之久),1989首次行進實彈射擊時命中率只有21.4%(42發母彈命中9個目標),基本不具備實戰價值。
經過5年的改進後(即1994年),再次對該型末敏彈進行實彈射擊實驗,實驗中一共發射13發母彈,拋射出的26枚子彈藥對移動速度為60公里/小時的裝甲目標叢集實施攻擊,命中率提高到85%(13發母彈命中11個目標)。
再來談談殺傷力。做為一種反裝甲武器,末敏彈既不同於反坦克導彈的空心裝藥戰鬥和串聯裝藥戰鬥部,也不同於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而是採用成型裝藥使金屬藥型罩形成狀高速侵徹體以擊穿裝甲目標的戰鬥部技術,美華人稱之為“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warhead technology”,簡稱“EFP”戰鬥部,中國習慣稱之為“聚能裝藥爆炸成型彈丸戰鬥部”。
“EFP”戰鬥部非常有意思,簡單來講就是以定向爆破方式設計的炸藥下面放置一個碗狀的藥罩,材質為合金鉭(第一代末敏彈藥罩材質為合金銅),炸藥中間有一枚硬質鎢合金製作的預製鋼芯,當炸藥爆炸時預製鋼芯衝擊質地柔軟的藥罩在巨大的衝擊波壓力作用下會緊縮成一條彈丸,以接近熔化狀態溫度的金屬射流的形式侵徹目標裝甲,鑽進目標內部以後以高溫、高速的形式四處飛濺,從而達到穿甲和殺傷的效果。
▼下圖為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在對新型外貿版末敏彈定性前做的攻擊測試,標靶為行進中的59式中型坦克,該坦克被末敏彈攻頂後完全損毀。
以中國外貿版炮射GP155-G型末敏彈為例:阿聯酋在採購該型彈藥之前並不相信其紙面威力,提出出資讓中方廠家做現場演示的要求。
實驗分為靜態打擊和動態打擊兩種方式,打擊靶標為退役的59式中型坦克,數量為12輛,分別使用其中6輛實施靜、動態打擊演示,每輛坦克內放置四隻羊,打擊距離約為30公里。靜態打擊時以列隊形式模擬坦克集結地,動態打擊時以40公里/小時的速度移動模擬作戰狀態。
實驗結果為:6輛集結狀態的59式坦克命中率為100%,摧毀率為100%;6輛作戰狀態的59式坦克命中率95%,摧毀率100%(動態打擊演示中那枚脫靶的末敏彈是因為法國製造的敏感器發生故障,該缺陷在全部使用中國產部件的改進型末敏彈上得到解決)。值得一提的是實驗中放置在坦克裡的48只羊無一生還,阿聯酋對實驗結果表示十分滿意,第一批便進口了18000發。
▼下圖為中國廠家進行動態末敏彈攻擊測試影片截圖,末敏彈在空中爆炸對高速行駛的59式坦克發起灌頂式攻擊。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末敏彈是一種反裝甲無動力靈巧彈藥,適合用來攻擊叢集裝甲目標,發起攻擊時彈丸能以接近2000千米/每秒的初速侵徹裝甲目標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侵徹力不低於120毫米均質裝甲鋼,侵徹裝甲後能夠有效殺傷裝甲目標內的有生目標,是一種高效的、廉價的反裝甲智慧武器。中國的末敏彈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主要是以仿製俄羅斯9K55K1型152毫米炮射末敏彈為起點開始的,如今中國的末敏彈技術已經完全超越美俄,目前正在努力追趕德國。我們不但要在末敏彈技術上實現超越,而且價格也要打下來,使末敏彈成為真真意義上的平價反裝甲利器。
▼下圖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出品的外貿型GP155-G炮射末敏彈,由於命中精度高,該型末敏彈已經摒棄傳統的子母彈設計,大膽採用了單發單彈設計,提高了對裝甲目標的裝甲浸徹力。
-
6 # 雪夜天蠍
簡單來說,末敏彈就是介於導彈和普通彈藥之間的一個存在,一般指的是子彈藥(或集束彈藥)。
先說普通彈藥,沒有制導、不能感應目標,彈道逐元在發射時設定,控制起爆一般是時間引信、機械引信等,也就是彈道不可變,末端作用不可變。
導彈是最智慧的,發射後可以探測導彈、控制改變導彈、配用智慧引信。
末敏彈顧名思義是在末端感應目標,達到最佳攻擊效果。雖然有控制功能,但僅僅是在目標進入攻擊範圍後透過調姿調速和引信控制來完成攻擊。其命中率和毀傷效果較普通彈藥顯著提升,其結構相對導彈簡單,成本相對導彈低。
個人理解末敏彈核心是智慧引信,組合不同戰鬥部形成的特殊武器。所以末敏彈不一定是EFP裝藥。
回覆列表
與傳統的彈藥相比,末敏彈更具“智慧化”。據悉,末敏彈的全稱為“末端敏感彈藥”,由於在彈頭部加裝了整合性的敏感器系統,彈體在接近目標時可迅速將其鎖定,同時在自身控制器的控制下,調整姿態飛向目標,與此同時由於裝備了毫米波雷達,末敏彈可前後兩次對目標進行掃描,進而排除其他干擾成功完成任務。
而從威力上來看,末敏彈因為具備了上述“智慧化”的優點,在戰鬥中的命中率相比一般彈藥要高很多,給敵人造成的損失也同比增長,此外,由於它不需要像導彈那樣裝備複雜的系統,因而在使用上,又可以完全同一般的彈藥一樣進行維護和保養,可以說兼顧了成本和戰鬥效果。
總之,末敏彈是一款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才能掌握的軍事技術,這主要考驗研發國包括探測、整合、抗干擾等多方面的能力,即便是美國和德國軍方都在此技術上傾注了數十年的心血,足見其技術含量和難度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