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dwhly
-
2 # 辯證哲學論
首先,馮道作為五代時期的不倒宰相,曾效力四朝十帝,素無忠名。高平之戰前夕,《資治通鑑》中這樣記載,“馮道固爭之,帝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曰:“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帝曰:“以吾兵力之強,破劉崇如山壓卵耳!”道曰:“未審陛下能為山否?”帝不悅”。可見馮道的回答蒼白無力,毫無借鑑性,所以馮道並不是多慮,而是苟且偷生慣了,只想勸皇上偏安一隅。
其次,北漢劉崇作為劉知遠的弟弟素無威名,而五代時期名將楊袞恥於與這樣的人為伍,更不用說幫助劉崇立功了。而劉崇卻貪功輕敵冒進,見後周兵少,認為自己憑藉北漢的兵力就能一舉擊敗後周,言語輕佻,另楊袞十分不滿意。所以,楊袞不願出兵助北漢軍,北漢軍開始時勢如破竹,但是當皇帝柴榮親冒矢石,衝殺陷陣時,像趙匡胤、張永德、馬仁瑀、馬全乂等大將都不惜死命奮勇殺敵,使後周軍勢大盛。《資治通鑑》記載,“楊兗畏周兵之強,不敢救,且恨北漢主之語,全軍而退。”而李重進只是指揮右軍,左軍雖敗,但是柴榮親自帶援軍再加上大將們的不惜死,才獲得了高平之戰的最終勝利。
-
3 # 喬江寶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太祖皇帝郭威去世,養子柴榮繼位,史稱周世宗。定都太原的北漢皇帝劉崇聞訊大喜,他認為這是一個消滅後周的大好時機,所以派遣使者聯絡契丹,自貶稱為"侄皇帝",比契丹皇帝耶律璟晚了一輩,請求契丹派兵協助北漢討伐後周。二月,契丹皇帝耶律璟派北院宣徽使耶律敵祿(即楊袞)率七萬騎兵與劉崇麾下的三萬北漢軍在晉陽(今山西太原)會合。然後揮師南下,企圖一舉滅亡後周。周世宗聞訊後打算御駕親征,可朝中並不大臣支援,尤其以馮道反對最為激烈。據史料記載:柴榮曰:唐初天下草寇蜂起,並是太宗親平之。馮道奏日:“陛下得如太宗否?”那意思就是:皇上您怎麼能和太宗相比呢?柴榮怒曰:“馮相何少也。”乃罷其相位,曰:“以我兵力之強,破劉崇山壓卵耳”!三月十日,周軍從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出發進入澤州並在三月十九日與北漢契丹聯軍在高平城以南巴公原附近相遇,雙方排兵佈陣準備開戰。
戰爭剛開始,後周取得了一些小勝,士氣漸旺,但後續部隊援助不力,沒能擴大戰果。契丹揚袞觀看了周軍陣勢後對劉崇說:“強敵也,未可輕動”。劉崇不以為然,氣憤地說:“機不可失,請公勿言”。揚袞大怒率契丹軍離去。劉崇命大將張元徽親自率精銳騎兵衝擊後周右軍,後周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初始交戰,看到北漢鐵騎來勢洶猛,難以招架,就率軍後撤,後周右軍潰敗,有千餘士卒降漢。周世宗見情況緊急,於是大呼左右親軍冒著矢石出陣督戰衝鋒,李重進,趙匡胤等一干將領也跟隨左右奮力拚殺。劉崇命張元徽迎戰,關鍵時刻張元徽戰馬被射殺倒斃,張元徽也被後周將士斬殺。漢軍見主將戰死,士氣大落,紛紛後退敗逃,後周軍一路追殺到高平城,北漢軍士卒僵硬的屍體佈滿山谷,遺棄的軍資器械遍地都是,還有數千北漢軍投降,劉崇僅率百餘親騎逃脫。後周取得高平之戰的全勝。
高平之戰表面上看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契丹軍隊並未參戰。但實際上後周軍隊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幾大要素。主要是柴榮身先士卒,激勵軍隊的戰鬥毅志提高了士氣,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著勝。"兩軍對陣拼的就是敢打必勝的決心和毅力。
-
4 # 文人提筆安天下
高平之戰,柴榮不聽馮道勸阻,遼將楊袞未參戰,撤軍北返,柴榮才以少勝多,那麼如果楊袞參戰,結果會如何?
高平之戰,是後周與漢遼聯軍(北漢、契丹)在高平城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決戰,此戰若勝,那麼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變強,此戰若敗,那麼中原將繼續四分五裂。
馮道曾是四朝元老,善於判斷形勢,站出來反對柴榮,那麼柴榮為何還要堅持親征,不聽馮道勸阻?
1、據歷史記載,柴榮早年是個商人,做茶葉生意,長大後也沒有在軍隊歷練,因此在軍中沒有親信,也沒有威望。
2、五代十國是一個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時代,發動兵變奪取政權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趙匡胤龍袍加身,郭威被部下擁戴等等。
3、柴榮心裡明白,此戰必須勝,一旦失敗,自己的江山就會不保,而且必須親征。如果派一位將軍去打贏這場仗,那麼他回師之日,極有可能就是奪位之日。
因此,他身不由己,必須親征。
北漢、契丹聯軍不團結,沒有配合作戰:
戰爭開始時,後周旗開得勝,北漢兵受挫。但後周後續援軍部隊遲遲沒有到來,周軍以少擊多,漸漸處於劣勢,士氣低落。
北漢劉崇見周兵數量不多,軍隊士氣也不如自己,開始變得驕傲輕敵。
劉崇後悔花高價請遼兵助陣,於是對遼軍態度開始傲慢起來。遼軍主帥楊袞勸其小心應敵,他說遼軍旁觀即可,自己可以打敗周軍。劉崇對遼軍的態度很明白,就是自己獨立作戰,勝利之後,勝利的果實不願分給遼。
遼軍主帥楊袞怒其不聽勸告,按兵不動,隔岸觀火。後來周軍援軍到來,取得勝利,契丹楊袞率軍北返。劉崇倉皇而逃,後來憂鬱而亡。
綜上所述,就是因為北漢、契丹聯軍不團結,沒有配合作戰,柴榮才會以少勝多,不然的話柴榮有可能不會取勝,天下繼續四分五裂,歷史或許將會重新改寫。
-
5 # Hellossn
作為宰相,馮道勸阻柴榮是有道理的。後周剛立國,若是皇帝親征失敗,那後周就算完了!但是後周剛立國,若成功阻敵,後周就有立足中原的資本,作為新皇,他肯定是有這樣的魄力的。至於所謂的如果,我覺得沒有意義,在已知事實的情況下,探討歷史才有意義
-
6 # 宏發超市趙榮青
高平之戰是五代十國時期以少勝多,以弱抗強的經典戰役。這一戰扭轉了中原王朝與北漢契丹之間的軍事弱式,為以後的宋朝統一五代十國奠定了基礎。
回顧高平之戰的當事雙方,一方是後周新國主柴榮(周太祖郭威的養子),繼承後周帝位後改名叫郭榮的周世宗,另一個是北漢國主劉崇(漏網之魚,後周滅漢後在北方稱帝的劉崇)建都太原靠近契丹,並以子侄自居脫僻於契丹,以博取契丹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支援。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過世,養子柴榮繼承帝位,全國進入國喪期,朝政動盪。北漢主劉崇認為是天賜良機,正好出兵將後周滅掉。但光靠自己是辦不到的。於是遊說契丹國君,許以重利,契丹出兵五萬,北漢自籌二萬共計八萬大軍對外宜稱二十萬,浩誥蕩蕩開往後周。一路上攻城陷地,勢如破竹血流成河。後周守軍在國喪期間亳無防備,被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只能邊戰邊退邊向周世宗彙報情況,周世宗聞訊大恕,決定親自出戰迎擊北漢契丹聯軍,丞相馮道直諫:先皇剛剛駕漰,君上也剛剛繼位。內部政權不穩,對外沒有什麼威信,不易動無名之火。可派其他將領阻敵。君上切不可冒險。周世宗柴榮有他自己的考量,此次親征一方面以大喪之軍迎敵是保家衛國,軍心大震。其二劉崇得知自己親征必然輕敵(自己還是一個大孩子,剛剛繼位豪無建樹)到時候小使牛刀,必定殺的北漢和契丹聯軍人殃馬翻,再無戰意。其實說到後周與北漢的恩怨還得從北漢太祖劉知遠駕漰說起,後周太祖郭威原是北漢的大將,太祖駕漰後的顧命大臣。新繼位的皇上隱帝為了擺脫顧命大臣的束縛近快親政,便對先皇遺命的大臣痛下殺手,郭威是武將手握重兵不得已反之,隱帝在戰亂中被殺。郭威也在眾人的擁戴下黃袍加身當了皇帝,取國號大周,史稱周太祖。這一次北漢與契丹聯軍南下就是為了奪回政權,報失國滅宗之仇。
柴榮主意已定,不再憂鬱,將前來阻攔的人統統囚禁,親率大軍出征與北漢和契丹聯軍在高平相遇。果然如柴榮所料,劉崇輕敵大敗,後周大獲全勝。柴榮犒賞三軍,封賞了一批作戰英勇的將領,也懲罰了幾個臨陣脫逃的怯兵軟將。提拔了很多將才包括宋太祖趙匡胤在內。柴榮年輕有為,天仲奇才治國治軍很有方略,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柴榮死後不久後周內訌。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模仿周太祖郭威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朝,與其弟趙光義一起東征西討,終於蕩平拾國又一次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東奔西離的局面。故爾高平之戰為中華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
7 #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既然大家都是熟知五代的,事情的經過敘述羚羊在這裡就不贅述了。直接剖析問題。
第一個層面,馮道勸阻柴榮的背後深意要說馮道之輩心懷叵測,企圖賣國求榮,這個就有點過了,並且沒有充分證據,但他們確實因循守舊、怯懦畏敵,不願有所作為。柴榮出征,罷免馮道宰相之位,任命他為主持周太祖郭威安葬事宜的山陵使,不久之後馮道就病故。可以說是這是對,因循守舊、苟且偷安的老官僚們沉重的打擊,也標誌著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馮道是五代著名的不倒翁,不過也只是舊時代的不倒翁,而且真正對後世的影響力不大,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馮道不僅建樹平平,還經常被後世文人唾棄。還有馮道雖然歷四朝仕十帝(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但實際官居高位時間為27年(後唐天成二年927年至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而新時代的不倒翁王溥,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兩代四朝宰相,實際位居高位時間為29年(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北宋太平興國982年),比馮道還長,並且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有立言之不朽。王溥在史學上的貢獻,就在於他創出了會要的新體例,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170卷,繼以者有宋朝特設“會要所”官修的《宋會要》;南宋人徐天麟的《西漢會要》和《東漢會要》;清代姚彥渠的《春秋會要》;孫楷的《秦會要》;楊晨的《三國會要》;龍文彬的《明會要》等,這都是基於王溥的倡導。
不論是在當時的後周朝,還是對於後世的影響來說,新時代官僚們都勝過了舊時代官僚,五代的終結,北宋的一統,從這次推陳出新的政治勢力交替開始。
第二個層面,高平之戰有很多驚險與偶然的失誤高平之戰第一個驚險與偶然就是趙兄在題面中提到的,北漢開國君主劉崇認為後周兵少,拒絕了遼國將領楊袞不可貿然進攻的建議,並且讓楊袞觀戰,不用上戰場。這個驚險與偶然主要對於北漢方的輕敵導致的。
但是後周方也有驚險與偶然的失誤,兩軍剛以交鋒,後周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就引騎兵潰逃,其中還有步兵千餘人卸甲臨陣投敵,這個是主將的貿然潰逃導致的。
不僅如此,樊何二人,一路率兵南逃,沿路燒殺搶掠,騷擾百姓,並且還公然造謠“官軍大敗,餘眾已解甲矣!”不僅是百姓對官軍形象大打折扣,而且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個驚險與偶然的失誤比北漢方要嚴重的多吧?
還不止如此,柴榮譴責近臣上馬去制止樊何二人,勸諭他們回軍,他們倆竟然直接殺掉使者!
後周右軍不聽中軍調遣,直接殺使!
這是什麼?
這是大軍內訌啊!
這個驚險與偶然的失誤是致命的!
這一開局,後周連續三個驚險與偶然的失誤,一次比一次嚴重,反觀北漢只有一個,這高平之戰誰更兇險?
一目瞭然吧!
就在這樣的艱難開局的情況下,柴榮屹立不動,親自督戰,與親軍張永德、趙匡胤、馬仁禹、馬全義等將領,拼死血戰,令北漢膽寒,最後終於逆轉形勢,贏得高平之戰的勝利,而劉崇被柴榮臨危不懼,力壓輕敵的氣魄,嚇破了膽,日夜奔竄,逃回了太原。
雙方都有驚險與偶然的失誤,但高平之戰最終是柴榮獲得了勝利,難道僅僅只是因為運氣嗎?
△周世宗柴榮
-
8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馮道勸阻有道理
遼兵撤出開封的時候,後晉大將劉知遠在太原稱帝,率領大軍南下。一路上軍紀嚴明, 受到中原百姓的支援。各地遼將聽到風聲,慌忙逃走。劉知遠很快收復了洛陽、汴京。這年 六月,劉知遠定都汴京,改國號為漢。這就是後漢高祖。
劉知遠只做了十個月皇帝就死去。他的兒子後漢隱帝劉承祐即位以後,後漢內部發生動 亂。漢隱帝嫌手下將領權力太大,秘密派人到鄴都殺害大將郭威。激起郭威發動兵變。公元 950年,郭威推翻了後漢,被將士擁戴為皇帝。
第二年,郭威在汴京即位,國號周,就是後周太祖。周太祖出身貧苦,懂得民間疾苦; 也讀過一點書,注意重用人才,改革政治。在他的治理下,五代時期的混亂局面開始好轉。
後周建國的時候,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不服後周統治,佔據太原,成為一個割據政權,歷 史上稱為北漢(十國之一)。劉崇為了跟後周對抗,投靠遼朝,拜遼主為“叔皇帝”,自稱 “侄皇帝”,多次在遼兵幫助下進犯周朝,都被周太祖打敗。
公元954年,周太祖死去。他沒有兒子,柴皇后有個侄兒柴榮,從小聰明能幹,練得 一身武藝。周太祖把他收作自己的兒子。到周太祖一死,柴榮繼承皇位,這就是周世宗。
周世宗新即位,北漢國主劉崇認為周朝局勢不穩,進佔中原的時機到來,就集中三萬人 馬,又請求遼主派出一萬騎兵,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進攻。
訊息傳到汴京,周世宗立刻召集大臣商量。他提出要親自帶兵抵抗。大臣們說:“陛下 剛剛即位,人心容易動搖,不宜親自出徵,還是派個將軍去吧!”
周世宗說:“劉崇趁我剛遭到喪事,又欺侮我年紀輕新即位,想吞併中原。這次他親自 來,我不能不自己去對付他。”
大臣們看周世宗的態度挺堅決,也就不作聲了。只有一個老臣站出來反對,他就是太師 馮道。
馮道從後唐明宗那時候起,就當了宰相。以後,換了四個朝代,他在每個朝代的主子面 前,都能隨機應變,討得新主子的歡心;遼兵佔領汴京的時候,他主動朝見遼主。一些新王 朝的皇帝,也樂得利用他。所以,他一直保持著宰相、太師、太傅等重要職位。
這一回,馮道看周世宗年輕,就以老資格的身份來勸阻周世宗親自帶兵出征。
周世宗對馮道說:“過去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自己帶兵。
我怎麼能苟且偷安呢?”
馮道冷冷地笑了一聲說:“陛下能夠比得上唐太宗嗎?”
周世宗看出馮道瞧不起他,激動地說:“我們有強大的兵力,要消滅劉崇,還不是像大 山壓雞蛋一樣容易。”
馮道說:“不知道陛下能像一座山嗎?”
周世宗聽了十分氣憤,一甩袖子,就起身離開朝堂。後來,別的大臣也出來支援他,周 世宗就把親征的事決定下來。
為了這件事,周世宗對馮道十分不滿。不久,派去管修造周太祖墳墓的事。馮道碰了釘 子後,悶悶不樂地死去。
周世宗率領大軍到了高平(在今山西省),跟北漢兵碰上了。雙方擺開了陣勢。北漢劉 崇看到周軍人少,驕傲起來,說:“早知道這樣,我何必借契丹兵呢。這一次,我不但要打 敗周軍,還要讓契丹人看看我的厲害呢。”
劉崇指揮北漢軍猛攻周軍,周軍右軍的將領頂不住,帶領騎兵敗了下來,步兵也紛紛投 降。眼看情況十分危急,周世宗親自上陣,冒著亂箭督戰。他的兩名將領趙匡胤(音yì n)和張永德各帶領兩千親兵衝進敵陣。周軍兵士看到周世宗沉著應戰,也奮勇衝殺,一個 抵上一百個,爭先恐後地衝向敵陣。北漢兵就像山崩一樣敗了下來。
後面的遼軍看到北漢軍失敗,不敢跟周軍交鋒,悄悄地把兵撤走。北漢劉崇節節敗退, 前有追軍,後無救兵,最後,只剩下一百多騎兵,狼狽不堪地逃回晉陽。
經過高平大戰,周世宗的聲望大大提高:他回到汴京後著手整頓軍隊,減輕百姓負擔, 準備統一中國的戰爭。過了兩年,他親自征討南唐(十國之一),攻下了長江以北十四個 州。接著,他又下令北伐,帶領水陸兩路進軍,收復北方大片失地。可惜正當他要實現統一 全國的願望的時候,卻病倒了。
公元959年,周世宗即位六年後死去,由年才七歲的兒子柴世訓接替皇位,就是周恭 帝。
-
9 # zdwhly
柴榮差點玩完 當時後周軍隊大批軍隊高喊萬歲放下武器投降 柴榮無奈率親軍直衝北漢部隊 宋太祖和郭威外甥見狀率部拼死衝向北漢部隊 這才險勝 柴榮回去外死七十多名將領
-
10 # 辯證哲學論
首先,馮道作為五代時期的不倒宰相,曾效力四朝十帝,素無忠名。高平之戰前夕,《資治通鑑》中這樣記載,“馮道固爭之,帝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曰:“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帝曰:“以吾兵力之強,破劉崇如山壓卵耳!”道曰:“未審陛下能為山否?”帝不悅”。可見馮道的回答蒼白無力,毫無借鑑性,所以馮道並不是多慮,而是苟且偷生慣了,只想勸皇上偏安一隅。
其次,北漢劉崇作為劉知遠的弟弟素無威名,而五代時期名將楊袞恥於與這樣的人為伍,更不用說幫助劉崇立功了。而劉崇卻貪功輕敵冒進,見後周兵少,認為自己憑藉北漢的兵力就能一舉擊敗後周,言語輕佻,另楊袞十分不滿意。所以,楊袞不願出兵助北漢軍,北漢軍開始時勢如破竹,但是當皇帝柴榮親冒矢石,衝殺陷陣時,像趙匡胤、張永德、馬仁瑀、馬全乂等大將都不惜死命奮勇殺敵,使後周軍勢大盛。《資治通鑑》記載,“楊兗畏周兵之強,不敢救,且恨北漢主之語,全軍而退。”而李重進只是指揮右軍,左軍雖敗,但是柴榮親自帶援軍再加上大將們的不惜死,才獲得了高平之戰的最終勝利。
-
11 # 喬江寶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太祖皇帝郭威去世,養子柴榮繼位,史稱周世宗。定都太原的北漢皇帝劉崇聞訊大喜,他認為這是一個消滅後周的大好時機,所以派遣使者聯絡契丹,自貶稱為"侄皇帝",比契丹皇帝耶律璟晚了一輩,請求契丹派兵協助北漢討伐後周。二月,契丹皇帝耶律璟派北院宣徽使耶律敵祿(即楊袞)率七萬騎兵與劉崇麾下的三萬北漢軍在晉陽(今山西太原)會合。然後揮師南下,企圖一舉滅亡後周。周世宗聞訊後打算御駕親征,可朝中並不大臣支援,尤其以馮道反對最為激烈。據史料記載:柴榮曰:唐初天下草寇蜂起,並是太宗親平之。馮道奏日:“陛下得如太宗否?”那意思就是:皇上您怎麼能和太宗相比呢?柴榮怒曰:“馮相何少也。”乃罷其相位,曰:“以我兵力之強,破劉崇山壓卵耳”!三月十日,周軍從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出發進入澤州並在三月十九日與北漢契丹聯軍在高平城以南巴公原附近相遇,雙方排兵佈陣準備開戰。
戰爭剛開始,後周取得了一些小勝,士氣漸旺,但後續部隊援助不力,沒能擴大戰果。契丹揚袞觀看了周軍陣勢後對劉崇說:“強敵也,未可輕動”。劉崇不以為然,氣憤地說:“機不可失,請公勿言”。揚袞大怒率契丹軍離去。劉崇命大將張元徽親自率精銳騎兵衝擊後周右軍,後周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初始交戰,看到北漢鐵騎來勢洶猛,難以招架,就率軍後撤,後周右軍潰敗,有千餘士卒降漢。周世宗見情況緊急,於是大呼左右親軍冒著矢石出陣督戰衝鋒,李重進,趙匡胤等一干將領也跟隨左右奮力拚殺。劉崇命張元徽迎戰,關鍵時刻張元徽戰馬被射殺倒斃,張元徽也被後周將士斬殺。漢軍見主將戰死,士氣大落,紛紛後退敗逃,後周軍一路追殺到高平城,北漢軍士卒僵硬的屍體佈滿山谷,遺棄的軍資器械遍地都是,還有數千北漢軍投降,劉崇僅率百餘親騎逃脫。後周取得高平之戰的全勝。
高平之戰表面上看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契丹軍隊並未參戰。但實際上後周軍隊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幾大要素。主要是柴榮身先士卒,激勵軍隊的戰鬥毅志提高了士氣,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著勝。"兩軍對陣拼的就是敢打必勝的決心和毅力。
-
12 # 文人提筆安天下
高平之戰,柴榮不聽馮道勸阻,遼將楊袞未參戰,撤軍北返,柴榮才以少勝多,那麼如果楊袞參戰,結果會如何?
高平之戰,是後周與漢遼聯軍(北漢、契丹)在高平城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決戰,此戰若勝,那麼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變強,此戰若敗,那麼中原將繼續四分五裂。
馮道曾是四朝元老,善於判斷形勢,站出來反對柴榮,那麼柴榮為何還要堅持親征,不聽馮道勸阻?
1、據歷史記載,柴榮早年是個商人,做茶葉生意,長大後也沒有在軍隊歷練,因此在軍中沒有親信,也沒有威望。
2、五代十國是一個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時代,發動兵變奪取政權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趙匡胤龍袍加身,郭威被部下擁戴等等。
3、柴榮心裡明白,此戰必須勝,一旦失敗,自己的江山就會不保,而且必須親征。如果派一位將軍去打贏這場仗,那麼他回師之日,極有可能就是奪位之日。
因此,他身不由己,必須親征。
北漢、契丹聯軍不團結,沒有配合作戰:
戰爭開始時,後周旗開得勝,北漢兵受挫。但後周後續援軍部隊遲遲沒有到來,周軍以少擊多,漸漸處於劣勢,士氣低落。
北漢劉崇見周兵數量不多,軍隊士氣也不如自己,開始變得驕傲輕敵。
劉崇後悔花高價請遼兵助陣,於是對遼軍態度開始傲慢起來。遼軍主帥楊袞勸其小心應敵,他說遼軍旁觀即可,自己可以打敗周軍。劉崇對遼軍的態度很明白,就是自己獨立作戰,勝利之後,勝利的果實不願分給遼。
遼軍主帥楊袞怒其不聽勸告,按兵不動,隔岸觀火。後來周軍援軍到來,取得勝利,契丹楊袞率軍北返。劉崇倉皇而逃,後來憂鬱而亡。
綜上所述,就是因為北漢、契丹聯軍不團結,沒有配合作戰,柴榮才會以少勝多,不然的話柴榮有可能不會取勝,天下繼續四分五裂,歷史或許將會重新改寫。
-
13 # Hellossn
作為宰相,馮道勸阻柴榮是有道理的。後周剛立國,若是皇帝親征失敗,那後周就算完了!但是後周剛立國,若成功阻敵,後周就有立足中原的資本,作為新皇,他肯定是有這樣的魄力的。至於所謂的如果,我覺得沒有意義,在已知事實的情況下,探討歷史才有意義
-
14 # 宏發超市趙榮青
高平之戰是五代十國時期以少勝多,以弱抗強的經典戰役。這一戰扭轉了中原王朝與北漢契丹之間的軍事弱式,為以後的宋朝統一五代十國奠定了基礎。
回顧高平之戰的當事雙方,一方是後周新國主柴榮(周太祖郭威的養子),繼承後周帝位後改名叫郭榮的周世宗,另一個是北漢國主劉崇(漏網之魚,後周滅漢後在北方稱帝的劉崇)建都太原靠近契丹,並以子侄自居脫僻於契丹,以博取契丹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支援。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過世,養子柴榮繼承帝位,全國進入國喪期,朝政動盪。北漢主劉崇認為是天賜良機,正好出兵將後周滅掉。但光靠自己是辦不到的。於是遊說契丹國君,許以重利,契丹出兵五萬,北漢自籌二萬共計八萬大軍對外宜稱二十萬,浩誥蕩蕩開往後周。一路上攻城陷地,勢如破竹血流成河。後周守軍在國喪期間亳無防備,被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只能邊戰邊退邊向周世宗彙報情況,周世宗聞訊大恕,決定親自出戰迎擊北漢契丹聯軍,丞相馮道直諫:先皇剛剛駕漰,君上也剛剛繼位。內部政權不穩,對外沒有什麼威信,不易動無名之火。可派其他將領阻敵。君上切不可冒險。周世宗柴榮有他自己的考量,此次親征一方面以大喪之軍迎敵是保家衛國,軍心大震。其二劉崇得知自己親征必然輕敵(自己還是一個大孩子,剛剛繼位豪無建樹)到時候小使牛刀,必定殺的北漢和契丹聯軍人殃馬翻,再無戰意。其實說到後周與北漢的恩怨還得從北漢太祖劉知遠駕漰說起,後周太祖郭威原是北漢的大將,太祖駕漰後的顧命大臣。新繼位的皇上隱帝為了擺脫顧命大臣的束縛近快親政,便對先皇遺命的大臣痛下殺手,郭威是武將手握重兵不得已反之,隱帝在戰亂中被殺。郭威也在眾人的擁戴下黃袍加身當了皇帝,取國號大周,史稱周太祖。這一次北漢與契丹聯軍南下就是為了奪回政權,報失國滅宗之仇。
柴榮主意已定,不再憂鬱,將前來阻攔的人統統囚禁,親率大軍出征與北漢和契丹聯軍在高平相遇。果然如柴榮所料,劉崇輕敵大敗,後周大獲全勝。柴榮犒賞三軍,封賞了一批作戰英勇的將領,也懲罰了幾個臨陣脫逃的怯兵軟將。提拔了很多將才包括宋太祖趙匡胤在內。柴榮年輕有為,天仲奇才治國治軍很有方略,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柴榮死後不久後周內訌。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模仿周太祖郭威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朝,與其弟趙光義一起東征西討,終於蕩平拾國又一次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東奔西離的局面。故爾高平之戰為中華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
15 #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既然大家都是熟知五代的,事情的經過敘述羚羊在這裡就不贅述了。直接剖析問題。
第一個層面,馮道勸阻柴榮的背後深意要說馮道之輩心懷叵測,企圖賣國求榮,這個就有點過了,並且沒有充分證據,但他們確實因循守舊、怯懦畏敵,不願有所作為。柴榮出征,罷免馮道宰相之位,任命他為主持周太祖郭威安葬事宜的山陵使,不久之後馮道就病故。可以說是這是對,因循守舊、苟且偷安的老官僚們沉重的打擊,也標誌著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馮道是五代著名的不倒翁,不過也只是舊時代的不倒翁,而且真正對後世的影響力不大,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馮道不僅建樹平平,還經常被後世文人唾棄。還有馮道雖然歷四朝仕十帝(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但實際官居高位時間為27年(後唐天成二年927年至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而新時代的不倒翁王溥,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兩代四朝宰相,實際位居高位時間為29年(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北宋太平興國982年),比馮道還長,並且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有立言之不朽。王溥在史學上的貢獻,就在於他創出了會要的新體例,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170卷,繼以者有宋朝特設“會要所”官修的《宋會要》;南宋人徐天麟的《西漢會要》和《東漢會要》;清代姚彥渠的《春秋會要》;孫楷的《秦會要》;楊晨的《三國會要》;龍文彬的《明會要》等,這都是基於王溥的倡導。
不論是在當時的後周朝,還是對於後世的影響來說,新時代官僚們都勝過了舊時代官僚,五代的終結,北宋的一統,從這次推陳出新的政治勢力交替開始。
第二個層面,高平之戰有很多驚險與偶然的失誤高平之戰第一個驚險與偶然就是趙兄在題面中提到的,北漢開國君主劉崇認為後周兵少,拒絕了遼國將領楊袞不可貿然進攻的建議,並且讓楊袞觀戰,不用上戰場。這個驚險與偶然主要對於北漢方的輕敵導致的。
但是後周方也有驚險與偶然的失誤,兩軍剛以交鋒,後周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就引騎兵潰逃,其中還有步兵千餘人卸甲臨陣投敵,這個是主將的貿然潰逃導致的。
不僅如此,樊何二人,一路率兵南逃,沿路燒殺搶掠,騷擾百姓,並且還公然造謠“官軍大敗,餘眾已解甲矣!”不僅是百姓對官軍形象大打折扣,而且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個驚險與偶然的失誤比北漢方要嚴重的多吧?
還不止如此,柴榮譴責近臣上馬去制止樊何二人,勸諭他們回軍,他們倆竟然直接殺掉使者!
後周右軍不聽中軍調遣,直接殺使!
這是什麼?
這是大軍內訌啊!
這個驚險與偶然的失誤是致命的!
這一開局,後周連續三個驚險與偶然的失誤,一次比一次嚴重,反觀北漢只有一個,這高平之戰誰更兇險?
一目瞭然吧!
就在這樣的艱難開局的情況下,柴榮屹立不動,親自督戰,與親軍張永德、趙匡胤、馬仁禹、馬全義等將領,拼死血戰,令北漢膽寒,最後終於逆轉形勢,贏得高平之戰的勝利,而劉崇被柴榮臨危不懼,力壓輕敵的氣魄,嚇破了膽,日夜奔竄,逃回了太原。
雙方都有驚險與偶然的失誤,但高平之戰最終是柴榮獲得了勝利,難道僅僅只是因為運氣嗎?
△周世宗柴榮
-
16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馮道勸阻有道理
遼兵撤出開封的時候,後晉大將劉知遠在太原稱帝,率領大軍南下。一路上軍紀嚴明, 受到中原百姓的支援。各地遼將聽到風聲,慌忙逃走。劉知遠很快收復了洛陽、汴京。這年 六月,劉知遠定都汴京,改國號為漢。這就是後漢高祖。
劉知遠只做了十個月皇帝就死去。他的兒子後漢隱帝劉承祐即位以後,後漢內部發生動 亂。漢隱帝嫌手下將領權力太大,秘密派人到鄴都殺害大將郭威。激起郭威發動兵變。公元 950年,郭威推翻了後漢,被將士擁戴為皇帝。
第二年,郭威在汴京即位,國號周,就是後周太祖。周太祖出身貧苦,懂得民間疾苦; 也讀過一點書,注意重用人才,改革政治。在他的治理下,五代時期的混亂局面開始好轉。
後周建國的時候,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不服後周統治,佔據太原,成為一個割據政權,歷 史上稱為北漢(十國之一)。劉崇為了跟後周對抗,投靠遼朝,拜遼主為“叔皇帝”,自稱 “侄皇帝”,多次在遼兵幫助下進犯周朝,都被周太祖打敗。
公元954年,周太祖死去。他沒有兒子,柴皇后有個侄兒柴榮,從小聰明能幹,練得 一身武藝。周太祖把他收作自己的兒子。到周太祖一死,柴榮繼承皇位,這就是周世宗。
周世宗新即位,北漢國主劉崇認為周朝局勢不穩,進佔中原的時機到來,就集中三萬人 馬,又請求遼主派出一萬騎兵,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進攻。
訊息傳到汴京,周世宗立刻召集大臣商量。他提出要親自帶兵抵抗。大臣們說:“陛下 剛剛即位,人心容易動搖,不宜親自出徵,還是派個將軍去吧!”
周世宗說:“劉崇趁我剛遭到喪事,又欺侮我年紀輕新即位,想吞併中原。這次他親自 來,我不能不自己去對付他。”
大臣們看周世宗的態度挺堅決,也就不作聲了。只有一個老臣站出來反對,他就是太師 馮道。
馮道從後唐明宗那時候起,就當了宰相。以後,換了四個朝代,他在每個朝代的主子面 前,都能隨機應變,討得新主子的歡心;遼兵佔領汴京的時候,他主動朝見遼主。一些新王 朝的皇帝,也樂得利用他。所以,他一直保持著宰相、太師、太傅等重要職位。
這一回,馮道看周世宗年輕,就以老資格的身份來勸阻周世宗親自帶兵出征。
周世宗對馮道說:“過去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自己帶兵。
我怎麼能苟且偷安呢?”
馮道冷冷地笑了一聲說:“陛下能夠比得上唐太宗嗎?”
周世宗看出馮道瞧不起他,激動地說:“我們有強大的兵力,要消滅劉崇,還不是像大 山壓雞蛋一樣容易。”
馮道說:“不知道陛下能像一座山嗎?”
周世宗聽了十分氣憤,一甩袖子,就起身離開朝堂。後來,別的大臣也出來支援他,周 世宗就把親征的事決定下來。
為了這件事,周世宗對馮道十分不滿。不久,派去管修造周太祖墳墓的事。馮道碰了釘 子後,悶悶不樂地死去。
周世宗率領大軍到了高平(在今山西省),跟北漢兵碰上了。雙方擺開了陣勢。北漢劉 崇看到周軍人少,驕傲起來,說:“早知道這樣,我何必借契丹兵呢。這一次,我不但要打 敗周軍,還要讓契丹人看看我的厲害呢。”
劉崇指揮北漢軍猛攻周軍,周軍右軍的將領頂不住,帶領騎兵敗了下來,步兵也紛紛投 降。眼看情況十分危急,周世宗親自上陣,冒著亂箭督戰。他的兩名將領趙匡胤(音yì n)和張永德各帶領兩千親兵衝進敵陣。周軍兵士看到周世宗沉著應戰,也奮勇衝殺,一個 抵上一百個,爭先恐後地衝向敵陣。北漢兵就像山崩一樣敗了下來。
後面的遼軍看到北漢軍失敗,不敢跟周軍交鋒,悄悄地把兵撤走。北漢劉崇節節敗退, 前有追軍,後無救兵,最後,只剩下一百多騎兵,狼狽不堪地逃回晉陽。
經過高平大戰,周世宗的聲望大大提高:他回到汴京後著手整頓軍隊,減輕百姓負擔, 準備統一中國的戰爭。過了兩年,他親自征討南唐(十國之一),攻下了長江以北十四個 州。接著,他又下令北伐,帶領水陸兩路進軍,收復北方大片失地。可惜正當他要實現統一 全國的願望的時候,卻病倒了。
公元959年,周世宗即位六年後死去,由年才七歲的兒子柴世訓接替皇位,就是周恭 帝。
高平之戰讓以少勝多的柴榮一夜成名,很多人認為馮道勸阻是多慮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點,遼將楊袞根本就沒打,而柴榮已帶領護衛軍全力以赴,如果當時楊袞沒撤退,抵擋住李重進進攻戰況是否會逆轉?
回覆列表
柴榮差點玩完 當時後周軍隊大批軍隊高喊萬歲放下武器投降 柴榮無奈率親軍直衝北漢部隊 宋太祖和郭威外甥見狀率部拼死衝向北漢部隊 這才險勝 柴榮回去外死七十多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