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嶽陽樓記

    本人與鄄城縣君安養老院為鄰,透過觀察得知,鄄城君安養老院就是一所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它是集醫療保健與養老相結合的老年公寓。其成員一般來自公薪階層,也有的是子女工作較忙,將年老的父母寄養在此。能自理者,每人每月出資1500元,包吃住及醫療常規檢查,比如按時量血壓,測體溫籌。自理稍差者每月2000元以上,不能自理,需醫護人員護理者每人每月3000元。醫護人員除每天做常規檢查外,還要24小時值班負責這些老人的安全,發現急症,會立即撥打120,由醫院接走。平時吃飯是用四輪車送到各個門口。每間房住二人,有的是夫妻二人一室,有的是按性別按脾氣二人合住一室,每間房中配有一個液晶電視。平時,每天常規檢查後,時間可自由支配,有的在客廳打麻將,有的玩象棋,還有的在院內散步,做康復練習。由護理人員監護,以防不測。每天下午五時左右,有的老人親屬,子女將前來探望。總之,老年公寓集醫養結合,是一個不錯的養老機構,每到冬季,人員爆滿,供不應求。是老人失能後,子女又無暇照顧的首選養老機構。回答完畢。

  • 2 # 樂齡孝親匯

    醫養結合的特色是依據機構的性質決定的,如果是醫療機構下設養老機構就偏院後康復為主,附帶失能養老的特點,費用相對正規,但服務意識略差一些,另一種是民辦養老機構自開或與醫院科室聯體的,服務意識很強,開展專案依大小而定,收費標準略高,有偏慢病保健和為特定人群服務的差別,因此從個人選擇而言,主要還是依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考慮指標主要有:時間、矩離、經濟能力、環境以及老人的主要述求等因素。希望我回答可以幫到你。

  • 3 # 大洋網

    每天早上護士會帶領老人唱歌、跳操等。

    福瑞馨養老公寓每層設定了護士站。

    護士每天為老人量血壓。

    “住在養老院除了生活外,也要有身心醫養的功能。”88歲的王伯在選擇老人院時,更看重養老院“醫養”功能。老年人隨著年歲漸長,或多或少會伴隨身體機能退化、慢性病等,半失能或者全失能現象也逐漸增多,對於醫療康復的需求較大。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廣州將全面放開在養老機構內設定醫療機構和在醫療機構內設定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設定醫養融合體。

    【養老機構】

    有養老院管理及設定參照醫院

    每層都設有護士站,每天3名護士值班,一名醫生值班。護工也會在醫生護士的培訓下,對照顧的老人進行醫學觀察

    廣州福瑞馨養老院是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該院的養老公寓和醫院在同一座大樓,對於老人來說可以實現樓上養老生活,樓下做康復和理療。院長夏紅華告訴記者,養老公寓是2016年10月開業的,規劃設計是醫養結合為一體,配套建設了和廣州市中醫院合作的二甲醫院“廣州勤正中醫醫院”,醫院於2017年5月正式開業,已納入廣州市醫保定點醫院。該養老機構目前有200多人入住,以單人間、雙人間為主,價格大約在5000多元。“但如果是半自理的老人,費用約7000元每月;完全不能自理的,根據服務需求和房型不同,價格在9000元至1萬元之間”。由於是醫養結合的老人院,該院吸引的也大多數是年歲已高的老人,平均年齡近83歲,老人們或多或少伴隨身體機能退化、脊椎功能退化以及慢性病的困擾,因此就近有醫療服務也顯得迫在眉睫。以福瑞馨養老院為例,該養老院的200多老人,僅有三成是能自理的老人,其餘老人基本是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養老生活和醫療護理對於老人來說,缺一不可”。

    夏紅華介紹,除去勤正中醫醫院固有的100多人的醫療團隊外,養老公寓的設定和管理也是參考了醫院的管理,每層都設有護士站,每天3名護士值班,一名醫生值班。“每天早上護士都會對老人進行身體檢測,例如量血壓等基本服務;上午會帶領老人唱歌、跳操、到康復室活動,下午老人則會進行麻將、桌球等康復活動,均有醫護人員引導。此外,每週會安排2次集中康復時間,老人們在一起相互鼓勵,營造共同激勵的環境”。此外,該院約40名護工都是經過培訓上崗,除了個別新來的,95%已持證上崗。“護工也會在醫生護士的培訓下,對照顧的老人進行醫學觀察。”養老院還引入社工服務,對老人進行一些心理陪伴。“接下來,我們還打算推出‘安寧服務(臨終關懷)’,讓老人在人生的後半程得到更多心靈的關懷”。

    據介紹,該養老院設計養老床位700多人,但考慮到老人的醫療需求更高,該院將降低床位至500多人。“由於老年人在骨科方面的康復療養需求大,下一步,我們將增加一個骨科方面的醫院,更好的滿足老人的醫療需求”。

    【醫院】

    養老病區床位至少要等一年

    將醫院醫療資源和養老院資源打通,養老院有固定的護士負責護理老人家。醫院每天都安排醫生護士到養老區查房

    為此,在養老市場上,醫療條件好的養老機構的床位比普通的養老機構顯得更為緊張。以廣州海珠區新海醫院為例,該院的新海頤養苑床位等候時間至少要一年;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與黃埔區老人院合作共建的“醫養結合”養老專案,床位等候也要超過一年的時間。

    在廣州新海頤養苑,94張養老床位就在醫院的住院門診大樓旁。記者瞭解到,該養老院將養老服務與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結合,以專家會診、雙向轉診等方式,為有需要老年人及時提供醫療服務。“我們已經將醫院醫療資源和養老院資源打通,養老院有固定的護士負責護理生病的老人家。醫院方面,每天都安排醫生護士到養老區查房。”該養老院凌院長介紹。如老人生病倒地,醫院那邊可以迅速調動急救資源來搶救老人家。養老區和急診步行只有兩分鐘的距離。“病人下樓即可就診。”

    據統計,由於有醫院強大的醫療資源作為“靠山”,廣州新海頤養苑每年養老病區老年人轉出院外就診的人數僅為個位數。

    【患者】

    醫養結合促使老人堅持康復

    選擇醫養結合的老人,其實最首要的看重的是養老院的“醫”,以及就醫的便利度

    今年60多歲的吳伯以前進行過脊椎手術,出院後癱瘓在床。半年多前,家人陪他選擇了福瑞馨。“進入養老院時,吳伯完全不能走,但在家人和養老院的鼓勵下,吳伯每天都到養老院配套的醫院進行康復訓練”。戴鑽飲是康復師,他介紹,老人住在樓上,每天下來醫院康復區做訓練。“半年時間,因為樓上樓下的便利,老人堅持下來了;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家人的鼓勵、醫生的監督,起到的效果還不錯,他現在藉助器材可以走路了”。戴鑽飲認為,對於老人來說,醫生要對其進行心理慰藉,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當然,吳伯每天的理療需要另外付費。

    夏紅華介紹,選擇醫養結合的老人,其實最首要的看重的是養老院的“醫”,以及就醫的便利度。91歲的陳伯最近睡眠不是很好,昨天上午,他下樓到醫院約了醫生看診。醫生在看診後,對陳伯進行了針灸理療。陳伯和妻子都是高齡老人,在選擇養老院時也特別注重是否有醫療條件的養老院,最終選擇了這家。

    88歲的王伯也如是表示,“我老伴也88歲,摔了一跤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我隨著年齡增長,走路也不如以前了。女兒帶我們選擇了醫養結合的老人院,我腰椎、頸椎也不好,以前還因此住過院。現在這裡樓上養老、樓下有醫院,對我們來說方便。”王伯說,老伴曾經住過其他的養老院,但最後選擇了更換,來到這裡醫療更方便。由於王伯夫婦一個是一級護理、一個是二級護理,費用也較為高昂,兩人每月需要交1.8萬元。

    在廣州勤正中醫醫院的綜合病區,廣州福瑞馨養老公寓的老人在做骨質疏鬆的治療。

    住在廣州福瑞馨養老公寓的90多歲陳伯下樓找醫生看失眠症。

    醫養結合的養老方式受到老人的歡迎,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養結合是廣州市養老機構的發展方向。對於養老機構設有醫養結合服務後,養老費用會因此增加嗎?廣州市民政部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醫療服務收費和基本養老服務收費是兩個不同的收費系統,兩者之間並無絕對的關聯性。廣州市福瑞馨養老院表示,該院並不會因為設有醫養結合服務就特別提高費用。

    【服務】

    市民:不用轉外就醫是更好的醫養結合方式

    如果醫院直接開設養老病區,或是老人院直接配套有醫院,是一些常年伴隨病痛的老人更願意選擇入住的

    據悉, 更多的民辦養老院在醫養結合方面,並不一定像廣州市福瑞馨養老院能在養老院內部直接設有醫院,不少養老院是內部設定簡單的醫務室,再和周邊就近的醫院合作,從而達到醫養結合的功能。老人一旦生病,養老機構的醫生先簡單處理,隨後聯絡家屬溝通,再將患者轉送到附近大醫院救治。因此,如果醫院直接開設養老病區,或是老人院直接配套有醫院,是一些常年伴隨病痛的老人更願意選擇入住的。

    海珠區方先生的70歲老母親患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老人所住的養老院雖也有醫養結合的服務,但主要是與周邊大醫院合作轉診服務。方先生認為,“在養老院,老人家多次生病緊急就醫,都需要等到家屬趕到老人院簽字、作決定,老人家才由救護車轉運到別的醫院。”方先生告訴記者,今年4月份老母親在養老院摔骨折,折騰了四個多小時才入院。讓方先生更心急的是7月6日老母親發病的那次急救。他接到通知,老母親便血,血壓急劇下降,需要轉院搶救。方先生趕到養老院後,讓養老院幫忙聯絡附近幾家大型公立醫院,均回覆“無床位”等等。最後方先生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將母親送到同福路一家醫院救治。方先生認為,醫養結合如果不是緊密型合作,病急的老人家從養老院轉出就醫,則難免多奔波。他覺得,老人家病倒第一時間就可救治,不用轉外就醫才是更好的醫養結合方式。

    養老機構:辦醫院成本太高,購買醫院服務也靠譜

    養老機構匹配醫療資源是必須的,但養老機構跟醫院合作,或由養老機構就近購買醫院的服務更易操作

    養老機構有符合老人年的“醫療”服務才能夠令人放心,廣州新海頤養苑的凌院長認為,在他們即將開業的江南西養老院區,他們同樣堅持打通與新海醫院的醫療服務,“新海醫院的醫生、護士也會到新院區輪值查房,對於老人的急危重症遵循就近原則,可能會送到廣醫二院或者市紅會醫院,但對於不急的病症還是由新海醫院的醫療資源來為老人家服務”。

    凌院長表示,雖然新院區沒有老院區的就近醫療資源,但是新院區的養老院已在申請護理站,如批下來,這一護理站不僅能為養老院老人服務,也能為周邊居家養老的老人服務。“養老機構匹配醫療資源是必須的,但要養老機構辦院並不現實,運營成本會翻倍。大醫院更不可能在院內開養老床位。”凌院長表示,養老機構跟醫院合作,或由養老機構就近購買醫院的服務更易操作。

    據悉,廣州市內也有不少此類合作案例。廣州南國頤景老年公寓就是廣東省內首家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由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白雲院區託管,醫生每日定時上門為該院的老人保健查房,併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隨時為老人提供門診和住院服務。黃埔區老人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合作共建的“醫養結合”養老院,其2期工程“頤壽樓”1至4層設定藥房、門診、康復治療區、老年病科及康復醫學科病房對老人院內的老人提供醫療養護服務,同時還與醫院建立了專家會診、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金沙洲的泰成逸院養老社群(歸屬泰康保險)也引入南方醫院醫護人員進駐。

    【費用】

    養老機構不會因設有醫養結合服務而提高費用

    公辦老人院床位較為搶手,市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生活領域和服務需求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民辦養老機構

    對於收費水平,廣州市各大養老院均是包括住宿費、伙食費、護理等級費用三大塊。對於養老院設有醫養結合後,養老費用會因此增加嗎?廣州市民政部門的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其主要服務物件是處於大病康復期、慢性病、易復發病患者等無法在傳統養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其重心在於“療”,而非“醫”。“目前,廣州市醫養結合機構在條件上層次不一,但基本上可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醫療服務收費和基本養老服務收費是兩個不同的收費系統,兩者之間並無絕對的關聯性。”

    廣州市福瑞馨養老院表示,該院並不會因為設有醫養結合服務就特別提高費用,“我們養老院的收費水平在民辦養老院中處於中等水平。老人在樓下看診、除了養老院內部的康復活動外,在醫院進行康復理療是需要付費的,醫保病人按照醫保報銷。”

    廣州市的公辦老人院因為服務質量有保障,床位較為搶手。面對琳琅滿目的民辦養老院時,應該如何選擇?廣州市民政局表示,廣州是個開放型一線城市,在機構養老服務的提供上也具有多層次、多主體、多支撐的多元化特點。市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生活領域和服務需求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民辦養老機構。

    【補貼】

    醫養結合養老機構

    最高補貼20萬元

    廣州將全面放開在養老機構內設定醫療機構和在醫療機構內設定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設定醫養融合體

    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廣州市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方案》,其中特別提出,廣州將全面放開在養老機構內設定醫療機構和在醫療機構內設定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設定醫養融合體。

    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養結合是廣州市養老機構的發展方向。根據去年出臺的《廣州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穗民規字〔2017〕7號)規定,內設醫療機構且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養老機構或者內設養老機構且持有《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的醫療機構將有醫養結合補貼。辦法規定,醫養結合機構已實際收住服務物件,並具備醫保定點資格的,按照2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未具備醫保定點資格的,按照1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未具備醫保定點資格且已享受相關資助的醫養結合機構,取得醫保定點資格後,按照5萬元的補差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區別於一般的養老機構具備在服務主體上具有“雙主體”的特點,傳統的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共同提供服務。據瞭解,廣州市在政策導向上,支援養老機構舉辦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中醫醫院、護理院等為老服務型醫療機構;支援養老機構內部設定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等醫療機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多種方式的合作,建立健全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雙向轉介機制,為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7月3日,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二次現場會在番禺區召開,衛計部門對醫養結合的工作也進行了部署。據瞭解,市衛計部門將牽頭做好醫養結合工作,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護理站試點建設,大力推廣“智慧健康養老模式”,爭取在今年底建成一批護理站。

  • 4 # Buttercup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口老齡化,中國的疾病譜系正逐步改變,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尤其是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更高。傳統的養老服務更重視“養”服務,如果老人身體抱恙,往往還是需要家裡人陪伴去醫院,而如果是突發疾病,養老機構就更難以保障老人的安全了。醫養結合是指在傳統養老上結合醫療、大健康的概念,重點是長期照護。

    醫養結合的養老院,除了有老年人的養護服務外結合了醫療服務,不僅能跟上醫養結合的風口,含有醫療護理的養老機構也更容易得到老人的信任。中國傳統的想法是子女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不孝,而老人也總覺得在養老院自己會得不到貼心的照料。而把老人送到有醫療服務的機構更容易讓老人覺得身體健康可以受到更專業的照料,也更願意接受這些服務。

    除此以外,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網際網路+的趨勢也是醫養髮展的方向,如果想要深入瞭解的話,可以去聽聽9月份的中國健康養老行業創新發展論壇,論壇以“智聯時代下的誠信康養新模式”為主題,將圍繞養老機構盈利模式創新、智慧養老、醫養結合等領域創新發展進行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盈瑩得分比劉晏晗、袁心玥、高意三人的得分加起都多,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