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過的大仙
-
2 # 文史磚家
太子作為儲君,其終極理想,無一不是奔著至高皇位去的,鮮有主動退出和拒絕皇位者。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當皇位降臨到宋徽宗的太子趙桓頭上時,後者卻死活不肯接手,直到急暈過去後,才被大臣們抬上帝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清楚,北宋的滅亡,實際上亡於宋徽宗。徽宗屬於典型的玩物喪志型皇帝,雖然在詩、書、畫、印等方面的藝術成就極高,但治國理政方面則糟糕透頂。徽宗在位期間,信用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等“六賊”當政,把大宋朝搞得昏天黑地。不僅如此,宋徽宗還聽信無知小人的建議聯金滅遼,雖然暫時性收復北方失地,卻不想給自己引來一個更加可怕的對手。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國在滅亡遼國後,以宋朝違規接納降人、擅開邊釁為由,分兵兩路南下進攻宋朝,直逼京師汴梁。金兵一路上勢如破竹,徽宗看到奏報後驚恐連連,第一時間採取的應對之策,不是組織抵禦,而是想一溜煙跑到江南或四川。在跑路之前,徽宗還傳旨讓位給太子趙桓,把軍國重事全部交給他來打理。
沒想到趙桓接到命令的第一反應,不是狂喜而是連連拒絕,因為他心裡門清,父皇明著是讓位給他,其實是想讓他“背鍋”,將防守汴梁、抵禦金兵的危險任務全部推給他,自己則想一走了之。趙桓同樣擔心,如果接過這“燙手”的皇位,一旦社稷不保,儘管自己根本沒有犯錯,但還是要責無旁貸地揹負起“亡國之君”的罵名,受盡後世人的口誅筆伐。這“買賣”,實在是超級不划算。
考慮到此,趙桓便對父皇的詔旨一再推辭,就是不肯做皇帝。徽宗起初還以為兒子是在玩“三讓”(帝王登基前必須謙讓三次,以示不得已而就位)的把戲,但最終發現滿不是這麼回事,心中便大為不高興。為了順利地把皇位“丟”出去,徽宗對大臣們下了死命令,不管他們用什麼手段,一定要把太子扶上寶座。
果然不久大臣們便集體趕往東宮,跪求太子請他務必登基稱帝,趙桓此時依然在推辭,但架不住對方人多勢眾,同時紛紛拿國家大義來責難他,心中又氣又惱,竟然昏了過去。大臣們面面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幸好有機靈的人站出來提議,可趁此良機給太子披上龍袍、戴上冠冕,直接駕到御座上,給對方來個“生米煮成熟飯”。
眾大臣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照此施行,把昏迷中的趙桓扶上寶座。等到趙恆甦醒後,發現自己已在龍椅之上,殿下全是山呼萬歲的臣子,心中雖然暗暗叫苦,但卻也是無可奈何。就這樣,趙桓以一種極不情願地方式登基,是為宋欽宗。
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開封牧。庚申,徽宗詔皇太子嗣位,自稱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辭,因得疾。又固辭,不許。辛酉,即皇帝位,御垂拱殿見群臣。見《宋史·卷二十三·欽宗本紀》。
欽宗即位之初,為救亡圖存、廣收人心,一方面廢除徽宗朝的苛捐雜稅,貶黜或處死“六賊”;一方面起用抵抗派大臣李綱、种師道等抵禦金兵,並號召天下舉兵“勤王”,一度使得局勢轉危為安。然而在取得汴梁保衛戰勝利後不久,以宰相李邦彥為首的投降派佔據上風,很快便誣陷排擠李綱、种師道等出朝,無異於自毀長城。
宋欽宗最終為自己的顢頇愚蠢付出了代價,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再次南下的金軍攻破汴梁城,不僅在城中燒殺劫掠,還把宋徽宗、欽宗父子及皇族男女、後宮嬪妃、王公大臣等三千餘人扣為人質,一股腦地送往東北,史稱“靖康之變”。
宋欽宗被押往北疆後,與徽宗一起被囚禁在五國城的土窖裡,備受凌辱折磨,等到金帝完顏亮即位後,又將欽宗遷往中都看管。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在北疆遭受折磨達29年的時間後,宋欽宗終於離開人世,終年56歲。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欽宗是在跟隨完顏亮狩獵時,因身弱墜馬,被亂馬鐵蹄踐踏而死,如果屬實的話,欽宗之死可謂極度悲慘。
-
3 # 地兩Rabbicatts229081
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想簡單對比一下,司馬家的西晉滅亡和趙家的北宋滅亡 ,東晉和南宋的偏安有哪些相似(異同)之處。我早就覺得,這兩個朝代很多方面非常相似。宋欽宗趙桓是公元1125年被老爸宋徽宗趙佶,以及一幫大臣"趕鴨子上架"強行套上龍袍推上帝位的,跟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被部下"黃袍加身"一樣。不過宋欽宗可沒有他的祖上那麼強的治國,領兵能力,他也還有自知之明,知道應付不了複雜危險的時局,所以百般推辭不想當這個皇帝,可惜孤掌難鳴。這,應該是時代,整個宋朝"文較強,武較弱"的悲哀。
請看《讀者》雜誌的文章,趙匡胤被"黃袍加身",立國後"杯酒釋兵權",治國不得不重文抑武,留下"武弱隱患"等等的故事。
宋朝重視文的教育教化,皇帝鼓勵人們尤其是底層民眾透過科舉考試,求官上進,比如著名的《神童詩》開篇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就是說,大臣中少有以武出身聞名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再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簇簇......"重文造就了宋朝的經濟比較發達,宋詞與唐詩,元曲,明清小說並列入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的輝煌成就。經濟上,北宋出現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繪的繁榮,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產生在四川地區,江西景德鎮成為瓷都......偏安的南宋則有:水田增加了,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稻米產量在全國佔重要地位,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產生了;;棉花種植從福建廣東擴充套件到長江淮河流域,南方已經有了一套"擀gan上(三)聲,彈,紡,織"的棉紡織工具;造船業明顯發達進步了,海外貿易交往大大發展,有泉州,廣州,明州等主要海港(怪不得南宋高宗趙構動不動就逃往沿海,甚至要乘船下海以躲避金兵)......
宋太祖偏頗的重文輕武的改革,使官僚機構和軍隊數量都很龐大,卻難以產生很多名將。兩宋共三百一十九年(960~1279),能力強戰績著的著名武將卻是屈指可數:(楊業,潘美。)狄青,岳飛,韓世忠......且難以得到皇帝朝廷的信任重用。很多時候,趙宋王朝面對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軍隊的入侵,木有厲害的武將可用 ,不得不靠平時練武少的文臣挺身而出領兵抵禦[寇準(主導打勝了1004年"澶州之戰"澶州之戰。隨後,朝廷卻簽了送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1005年"澶淵之盟"),後來還有同樣的事,打不過党項族人建立的"西夏",也議和送給對方"歲幣",又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范仲淹,李綱,文天祥,盧秀夫,(張世傑)等等],而文武雙全的辛棄疾,陸游等等人卻不被重用;;皇帝和朝廷官員想得最多的是往南逃跑以避敵......
就這樣,北宋初年兩次大規模用兵,也不能從遼國手中奪回幽雲(燕雲)十六州",這就是"楊家將"演義故事的歷史背景。
幽雲(燕雲)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是中原地區的北部至長城的重要地區,戰略作用很重要。後晉高祖石敬瑭,本是後唐的節度使,為當皇帝,他用幽雲十六州和稱兒皇帝為交換條件,乞求契丹國〈遼國前身〉出兵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出兵滅後唐,從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雲十六州。鎮壓了四川地區的"王小波,李順起義(993 ~995年)"後,面對種種不利局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了"王安石變法"。
這次變法木有堅持下來,不算成功,北宋仍然文較強而武較弱。到了神宗的兒子,哲宗的弟弟"宋徽宗趙佶"(1082 ~1035年)時,更為嚴重。趙佶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很高,政治上很糟,任用蔡京等等奸臣,甚至到了被蔡京等人偽造皇帝聖札及國家詔令,臣下見到不像皇帝親筆寫的文札也不敢說的地步(見《宋史•蔡京列傳》)。也許,趙佶不當皇帝,當一個純粹的文學家藝術家,命運會可能不同。宋徽宗為了個人的文藝愛好,不惜勞民傷財,只為從太湖等地運送"花石綱"到東京汴梁。
綱:從唐代起轉運大宗貨物所行的辦法,把貨物分批執行,以十(或更多)輛車或十(或更多)艘船為一"綱"。皇帝的"花石綱",蔡京的"太師生辰綱",巜水滸傳》中的楊家將後人,本來是下級軍官的楊志,就是丟了這兩種押送的重要貨物,走投無路才上了梁山的。
《水滸傳》寫了108條好漢,但是這是虛構較多的小說寫法,真實的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詞典註解是這樣的:
[宋江起義]: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約在公元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離北宋滅亡的1127年只有八年了),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眾起義,相傳曾在梁山泊駐兵。這原是《大宋宣和遺事》記載的,施耐庵以此類記載及民間傳說為基礎,虛構想象,藝術加工,才有了後來大受歡迎的《水滸傳》。(茅盾《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同一時期老百姓的反抗,著名的還有"方臘起義"。
[方臘起義]: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臘領導的浙江農民起義。起義隊伍發展到近百萬人佔領六州五十二縣。北宋朝廷調兵15萬前往鎮壓,公元1122年起義失敗。內有老百姓的造反,外有北方強敵。1125年,宋徽宗等北宋君臣聯合女真族人1115年新建立的"金"滅了老對手遼國,洗雪了"澶淵之盟"的國恥,一時間得意洋洋。不料是引狼入室,很快被更兇的"盟友"反戈一擊(南宋末年又這樣,公元1234年聯合新起的蒙古軍隊滅了老對手金國,很快又被盟友蒙古軍入侵,直至徹底亡國)。
1125年下半年,宋徽宗一看形勢不妙啊,可不能當亡國之君,讓太子接盤,咱向南跑吧[宋朝的不少皇帝(還有真宗,高宗)大臣都有這個喜好:北方強敵來了,木有打過就想往南跑路]。
可太子趙桓不傻啊!咱本事不足,不想當背鍋俠,不答應!可孤身一人,抗不過老爸和那麼多大臣的軟硬兼施,陰謀詭計,直接"被當了皇帝",勉為其難地幹吧。可他也沒有很強的治國用人的能力,聽信讒言,不能長久信任並趕走群眾支援,有能力的李綱等大臣。
宋和晉實在是很多地方相似:1,都是自己皇家選錯了人:西晉武帝司炎,讓傻兒子司馬衷當了接班人--- 疑惑飢餓老百姓"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還給他娶了個兇狠自私的皇后賈南鳳,與大臣爭權,招致"八王之亂"。南宋則有個精神心理有嚴重問題的宋光宗趙惇,皇后李鳳娘也善妒兇狠,離間父子兩個皇帝的關係。
2,西晉北宋滅亡時 ,都有兩個皇帝,被北方的少數民族軍隊抓走當了亡國奴。西晉是晉懷帝司馬熾313年被抓,晉愍帝司馬鄴316年被抓。
3,東晉和南宋的皇帝,都沒有收復中原的意志決心。晉元帝司馬睿牽制"聞雞起舞",收復不少失地的祖逖(ti去聲),致他321年憂憤死去。宋高宗趙構,害怕兄弟宋欽宗被救回來搶自己的皇位,所以只想偏安南方,不思收復中原,任由秦檜1141年"莫須有"陷害 ,1142年殺害岳飛岳雲等等抗金名將。
......
歷史有時候會重現一些相同相似的情形,似乎在螺旋形上升前進。秦代,隋朝,......都是短暫統一後就失敗,都是分別為其後的大統一朝代(漢朝,唐朝,......),做基礎鋪墊的。
歷史很多時候很有趣,很迷人。
-
4 # 大宋趣史
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欲傳皇帝位於趙桓,趙桓得知訊息後,到宋徽宗床榻前嚎啕大哭,不接受皇位。童貫和李邦彥拿著龍袍就要給趙桓穿上,趙桓用手打掉龍袍,就是不接受皇位。
宋徽宗拿筆寫下一句話:“你不接受皇位,就是不孝”。趙桓口稱臣說道:“我如果接受皇位,那麼就是不孝啊!”宋徽宗只得找來皇后,皇后也勸趙桓:“皇帝已經年老,我們夫婦想依靠你啊!”趙桓還是推辭不當皇帝。宋徽宗又派宦官們,簇擁著趙恆到
福寧殿即位。
宦官們強拉硬拽著趙桓,他就是不去,還暈了過去。宦官趁機抬他到了福寧殿,宰相大臣們也已經等候在那裡。趙恆還是不答應即位。這時候天已經晚了,白時中不得已出來宣讀聖旨 :群臣要見新天子!直到趙桓親信耿南仲到來,趙桓才最終答應即位。
趙桓為何死活不肯不當皇帝呢?這要從他的如履薄冰的10年太子生涯說起
趙桓這個太子不好當,隨時有可能被廢趙桓是宋徽宗嫡長子,母親是王皇后, 大觀二年(1108)二十歲的王皇后去世,此時趙桓才8歲。趙桓沒有了母親的支援,因此不是很得宋徽宗寵愛。趙桓還有一個強有力的皇位競爭者,他就是三弟趙楷。
趙楷的母親是王貴妃,她與宋徽宗鄭皇后,原來都是宋神宗向皇后的宮女。宋徽宗還是王爺的時候,每次拜見向皇后時,她就派二人服侍宋徽宗。後來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就把二人賜給了宋徽宗。趙楷的母親王貴妃很受宋徽宗寵愛,愛屋及烏趙楷因此得寵。《宋史》記載趙楷可以不分白天晚上進入皇宮。
宋徽宗每次賜宴蔡京、王黼時,作陪宴會的人不是太子趙桓,而是趙楷。宋徽宗到蔡京家中時帶的人也不是太子,而是趙楷。政和六年趙楷受封太傅,成為了太師、太傅、太保三公之一,這在宋朝及其罕見,也不符合宋朝的宗室制度規定。這時候太子趙桓的官職是太保,趙楷的地位儼然超過了太子。
宋徽宗還不滿意,他任命趙楷主管皇城司,兼管皇宮東門、崇 政殿等門。皇城司掌管宮殿鑰匙,負責按時開啟關閉皇宮大門,掌管親從親事官的花名冊,皇宮所需物品,皇室忌日的法事祭祀活動。皇城司還掌管一定數目的禁軍,有親從官五個指揮使,下轄三千禁軍。還有親事官六個指揮,下轄三千左右禁軍。
皇城司是皇帝的耳目,皇帝利用皇城司刺探情報,瞭解民間和大臣的言行。皇城司的主管官員一般都是皇帝親信,這樣一來趙楷既控制了一部分禁軍,又能自由出入皇宮。
這還不算政和八年(1118年),北宋時期皇子按照規定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然而宋徽宗又破例讓趙楷參加了科舉考試。趙楷考取了第一名,宋徽宗這是在抬高趙楷聲譽,讓大臣看到趙楷的才能這麼厲害。
果然宋徽宗的寵臣梁師成、童貫、王黼,看出宋徽宗心思,他們都屬於趙楷一派,企圖讓趙楷取代趙桓當皇帝。趙楷後受封鄆王,梁師成為了給他造聲勢,讓一些人在衣服上繡上“韻”字,製作讖語,表示天意。王黼甚至和宋徽宗說,太子趙桓可能活不長。
趙桓當然知道父親宋徽宗的態度,他只能小心謹慎,不干涉朝政,每天只是觀賞魚而已。
當宋徽宗傳位於趙桓時,他想的是父親是真心的嗎?難道是在試探他?看自己有沒有搶奪皇位的意思。趙桓如果不推辭皇位,讓人抓住了把柄太子位可就不保了。所以趙桓才幾次三番推辭不當皇帝。
宋徽宗以前從來沒有太上皇的先例,小心謹慎的趙桓也要試探宋徽宗的心態。畢竟宋徽宗還控制著北宋政權,外面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弟弟趙楷。果然趙楷在有些宦官簇擁下,曾試圖闖進皇宮,但守衛皇宮的禁軍軍官阻攔了他,最終沒能成功。
宋徽宗在傳位時,也出現了猶豫,他不併非心甘情願傳位於趙桓。趙桓生在帝王家,深知權力之爭的殘酷,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因此他推辭不當皇帝的舉動,可以理解為是在試探宋徽宗的心態。
回覆列表
電影大話西遊裡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背黑鍋我來,送死你去。”
把這句臺詞改一下,變成背黑鍋你來,送死你也去,就能明白為啥宋欽宗死活都不當皇帝了。
宋欽宗的老爹宋徽宗那是個天才,琴棋書畫樣樣都行,唯獨不會當皇帝,他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邦彥等一系列奸臣,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後來他又搞個了聯金滅遼的政策,結果和大宋和平相處了一百多年的大遼是被幹沒了,比契丹還生猛的女真人是長驅直入,準備捎帶手把大宋也給滅了。一看國家要完,宋徽宗就準備甩鍋了,他急忙下詔宣佈自己禪位給皇太子趙恆,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
宋欽宗一聽,怎麼著,老爹你這是不想被亡國之君的黑鍋,就把整出來當替罪羊了呀。再說了,萬一金軍打過來了,第一個要弄死的還不是當皇帝的我嘛。老爹,不帶你這麼坑孩子的呀。
趙恆趕緊跑到老爹宋徽宗那兒去打聽情況,結果剛到老爹辦公室,大氣兒還沒喘雲呢,就被老爹派人一把摁在了龍椅了,然後給他硬是套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龍袍。反映過神兒的趙恆趕緊跪在地下磕頭說,老爹你還沒死呢,我不能當皇帝呀,我當皇帝不就是咒你早死嘛,這種不孝順的缺德事兒我不能幹呀。
結果宋徽宗說,兒呀,你千萬別推辭呀,我和你媽都老了,以後你就好好幹,替爹把這個黑鍋背起來吧,你要是不替我背黑鍋,那才是缺德不孝順呢。
就這麼著,宋欽宗趙恆被趕鴨子上架當了皇帝,而宋徽宗也成了千古坑娃第一人。不過宋徽宗還是很講義氣的,金滅宋後,他和宋欽宗一起背起了亡國之舉的罵名,做到了背黑鍋我們一起來,送死我們也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