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嫻妹談兵

    長崎事變,又稱長崎清海軍事變,是一場涉及中國北洋艦隊在長崎的暴動。1886年8月1日(明治19年),清朝海軍北洋艦隊、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四艘軍艦在訪問亞洲各主要港口期間,進入長崎港。當時中國(清朝)比日本強大得多,尤其是當時亞洲第一鉅艦,定遠號鐵甲艦。此外,在日本發生的壬申政變中,400名日本士兵也被2000名清軍擊敗,日本也遭受了挫折,兩件事件使得日本更加仇視清朝,並發動了戰爭。

    再加上1884年(明治17年)的大政變,此次長崎爭端徹底激起了反清情緒,甚至可以說是甲午戰爭的遠因之一。並且事件發生後,清朝沒有向日本道歉,而是自信地相信對日本海軍的優勢,這也使得日本受到了極大的恥辱。當時,清朝擁有最新型號的戰列艦定遠號,而日本海軍在這個時候無法匹配這艘船,但是,諷刺的是,在1895年威海衛戰役時,定遠號還是被擊沉了,而且還是被魚雷艇。

    此外,這一事件還產生了另一個重要表數:破解了清朝的情報密碼,這也是甲午戰爭清國戰敗的原因之一。隨後,日清兩國在長崎由英國律師組成的會議委員會,並在東京由井上馨外相和徐承祖駐日公使進行談判。最終,事件當事人根據所屬國家的法律進行處分,作為撫卹金,清國從日本支出5250日元,而日本則從從清國支出15500日元。另外,由於當時日本的開港地有治外法權,為了防止長崎事件復發,日清兩國制定了相互軍艦往來的規定,兩國軍艦訪問對方國家時,制定了遵守對方國家規則的規定,並制定了上岸官兵的限制。

  • 2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長崎事件是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北洋水師造訪日本長崎期間發生的中國水兵和日本警察以及部分平民的鬥毆事件。

    公元1871年琉球國宮古島島民朝貢中國的船隊在歸途中遇颱風漂流至臺灣東南部,船上69人當中三人溺死,54人被臺灣原住民殺害,僅12人生還回國。這本是中國與琉球之間的事務,加之琉球為中國藩屬,此事幾乎相當於中國的半個內政。然而問題在於:琉球自明末清初以來就同時向中、日兩國朝貢,儘管此時的日本國立還不甚強大,卻已對中國懷有野心,於是堅持聲稱琉球為日本屬邦,試圖吞併清朝藩屬國琉球國並以此為藉口發動大舉進攻臺灣島的軍事行動。日本對臺灣的侵略極大刺激了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積貧積弱,保守列強欺凌,卻不曾想連東洋彈丸小國也欺負到頭上來了。在日本的刺激下中國加快了海防建設的步伐。1879年4月4日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將原本同時向中、日兩國朝貢的琉球國改設為日本治下的沖繩縣,琉球方面則像清政府求救。儘管清政府始終沒發兵救援琉球,然而日本侵略擴張的野心已引起中方的高度警惕。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的中法戰爭中國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再次令中國吃盡了沒有自己艦隊的虧。而日本也在中法戰爭期間在北韓策動“甲申政變”,試圖在北韓建立親日政權。

    中法戰爭結束後中方花費重金在德國伏爾鏘造船廠訂購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鉅艦得以返回中國。此時身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出於震懾日本野心起鑑決定派包括鎮遠、定遠、威遠、濟遠等艦在內的北洋艦隊出訪日本,由於此時北洋艦隊的旅順軍港尚未完工,所以此行也包含有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檢修的任務。1886年8月1日北洋艦隊抵達長崎——這裡是日本列島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地方,自明末清初德川幕府頒佈鎖國令以來這裡就是中日貿易的唯一港口,與此同時東來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者中只有不熱衷傳教的荷蘭被允許通商,但也被限制在長崎一地。美國黑船開啟日本國門後原本就是日本對外通商口岸的長崎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放。當時的長崎是中國官員和商人擁有特權的通商口岸,這裡擁有日本規模最大的唐人街。

    當北洋艦隊到達長崎時日本人的驚訝程度絲毫不亞於他們第一次目睹美國黑船。8月13日日方邀請抵達長崎的北洋官兵登岸購物。然而一部分水兵卻被當地的妓院吸引——事實上長崎當時的色情業可謂異常發達,畢竟這裡是各國船隻往來彙集之地,對長期離鄉背井在海上漂泊的水兵和海員們而言同樣需要解決生理問題,這就在當地催生了龐大的色情交易市場。就是這些逛妓院的水兵同當地人之間爆發了衝突,從而釀成了長崎事件。關於衝突的具體原因目前眾所紛紜:有說中國水兵嫖妓不給錢的,有說中國水兵和日本人爭搶妓女的,還有說因言語不通導致誤會的......迄今為止還無法斷言那種說法是正確的,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這些中國水兵和日本人發生了衝突。事發後日本警署逮捕了一位名叫王發的中國水兵。中國駐長崎領事蔡軒隨即向日本長崎縣知事日下義雄進行交涉——要求將受傷的中國水兵王傳送入醫院治療並希望此事不要影響兩國的關係。北洋水師統領丁汝昌聞知此事後立即下令禁止再允許水兵上岸並要求各艦軍官加強監督。後來在英籍教官琅威理的要求下又於8月15日再度批准水兵上岸。

    1886年8月15日下午1時左右約400餘名中國水兵上岸來到新地唐人街附近的廣馬場一帶,在思福樓、寶和樓等中餐館聚集。然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日本方面早已在附近嚴密佈控。在13日的鬥毆事件後北洋艦隊禁止水兵持械上岸,結果當北洋水兵面對全副武裝的日本警察時吃了大虧。當地民眾也積極配合日本警察:商店關門,在旁邊投擲石塊。加之北洋水兵不熟悉地形。結果北洋水兵死亡5人、受傷44人;日本方面死亡2人、受傷27人。事件發生後北洋水師群情激奮:定遠等四艦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褪去炮衣,將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當時日本海軍才剛起步,而北洋艦隊已是當時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艦隊,儘管以北洋一支艦隊無法戰勝整個日本,但倘若一旦開戰以北洋艦隊的火力將會在第一時間將長崎置於一片火海,剛起步的日本海軍將遭遇當頭一棒。駐日公使也致電李鴻章要求斷交撤使。

    然而對外軟弱慣了的清政府在中法戰爭剛結束之際不願再捲入戰爭,最終雙方坐到了談判桌上——1887年2月中日雙方簽訂協議對各自的死傷者互給撫卹:日本賠付中國52500元,中國賠付日本15500元,長崎醫院的醫療救護費2700元由日方支付。事後日方承認是長崎警察的過激行為挑起了這次風波並對直接肇事者予以判刑處理。然而這一事件在日本民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在他們看來:外國水兵在本國喝花酒滋事,最後竟要本國賠償。此後日本在國內公然喊出了打沉定遠、鎮遠的口號,甚至連小孩子玩耍時也將定遠、鎮遠作為假想敵。

    長崎事件中清軍最大的一個疏漏甚至直到甲午戰敗後都沒發現——那就是清軍在鬥毆過程在竟將電報密碼本遺失,更令人細思極恐的是在密碼本遺失後不知清軍官兵是出於不知情或是知而不報竟一直沒更換密碼,以致於甲午戰爭中日軍對清軍的佈防排程等情況一清二楚,總能打得清軍措手不及。甚至在甲午戰敗後李鴻章赴馬關議和時依然還在使用原先的密碼,於是日方對中方的談判底線一清二楚,結果中國連在談判桌上盡力止損也做不到。

  • 3 # 戰爭史

    在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曾經發生過一次差點引發戰爭的“長崎事件”。事件發生的時間是公元1886年的8月15日(8月15日也是幾十年後日本投降的好日子),當時的大清北洋水師去日本長崎(就是被美國原子彈炸了的那個)訪問,順便檢修船隻;水兵們也就放假了,北洋水師的水兵們於是上岸旅遊購物。結果呢,上岸了以後,水兵們去購物的購物,去喝酒的喝酒,還有去日本妓院找姑娘交流感情的。沒想到起了衝突,和日本人打起來了。日本警察趕到,北洋水兵毫不示弱,大規模的群架一打,雙方互有傷亡。

    (當年北洋水師的鐵甲艦,就是壓在日本人心頭的大石頭)

    事件中,長崎市民也加入了對中國水兵的攻擊,以扔石頭,潑開水的方式造成中國水兵方面5人死亡、6人重傷、38人輕傷、還有5人直接失蹤了。也有說法是中方8死、 45傷,而日本方面2死、27傷 。不管怎麼樣,總之事情鬧大了。當時作為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緊急召見日本駐天津領事。如果日本方面不能妥善處理這件事,那麼將北洋艦隊有可能自行其事。當時北洋水師的鐵甲艦直接將炮口對準長崎市區。日本海軍無力對抗,只能認慫。最後在英國外交斡旋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各自賠錢息事寧人了。當時的日本方面把這個事件作為屈辱,開始加緊海軍建設。而清國海軍卻忙著湊錢給慈禧太后修頤和園,這也為甲午戰敗埋下了禍根。

    (英國最新服役的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

    沒想到,一百多年過去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出了這種事情。前些日子,英國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訪問美國。這可不容易呀,大英帝國多少年都沒派航母訪問美國了。這次之所以派遣最先進的伊麗莎白號航母去美國訪問,其實是想熟悉一下即將配備在航母上的F-35B艦載機。結果呢,這正經事還沒辦完,英國水兵們可就先惹事了。

    (美國警察可不是好惹的)

    一群英國航母上的水兵,趁著航母抵達港口,馬上下船,直奔當地酒吧。喝點酒本來也沒什麼,可是喝高了,就開始鬧事了。這下酒吧老闆不幹了,你這影響我生意呀。趕緊報警,叫警察來處理。美國傑克遜維爾海灘警局接到報警,馬上派出了警察。結果不知道是英國水兵想COS一把當年的大清北洋水兵,還是實在喝多了。反正就是覺得不能慫,不能給大英帝國丟臉。當場就直接和美國警察打了起來了。這要是換了平時,美國警察往往就是一彈匣子彈打過去了。可現在水兵手裡沒有致命武器,警察也不好當場擊斃呀,於是動用了泰瑟電擊槍。

    (這泰瑟電擊槍,作為非致命武器非常好用,建議國內警察也採購一批)

    這泰瑟電擊槍一出馬,果然好用。管你是真酒鬼還是裝醉拒捕,高壓電流之下,馬上被電的束手就擒。就這樣,美國警察拘捕了6名英國水兵。

    如果按照“長崎事件”的劇本走,那應該是英國海軍指揮官聞訊大怒。想當年,大英帝國可是宗主國呀,宗主國的軍爺來你這前殖民地喝花酒,輪得到你們這些差役多管閒事?還有沒有王法了?伊麗莎白女王號也應該立即升火起錨,目標直指華盛頓,找特朗普討說法去!

    (英國還得買美國的F-35B艦載機,絕不會做出不明智的事情)

    但是,現實是英國航母艦長可沒喝醉呀,這種春秋大夢也不敢做。別說本來就是英國理虧,就算不是,那也不可能大動干戈。如今的英國,早就不是當年的大英帝國了。美國也不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了,而是超級大國。所以,這事還是得按照程式走,被捕的6名英國水兵中,有3人因行為較輕被隔天就釋放了,但是另外3人膽敢公然襲警,這就要面臨美國警方的指控了。英國水兵軍紀差,那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希望這次能漲漲教訓。早點從日不落的美夢中醒過來。參考資料:《破碎的龍旗——北洋水師》

  • 4 # 宇澤歷史

    19世紀末遠在亞洲的中國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後,便開始著手準備洋務運動,經過兩次海防大籌議,最終建成了實力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北洋海軍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威懾了日本,同時也刺激了日本,不僅使日本朝野內外均感受到了北洋海軍軍威的震撼,同時也激發了日本全國上下都把超過中國海軍作為實現國家向外侵略發展的重要前提,而1886年北洋艦隊第一次訪問日本所造成的長崎事件,也是對日後清朝與日本之間軍備競賽的升級和兩國戰爭爆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可能很多人都在好奇,清朝的北洋海軍為什麼要訪問日本,是炫耀軍威還是想借兩艘鐵甲艦展示一下北洋海軍的實力,實則不然,下面由筆者本人一一說起。

    1886年8月,清朝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定遠、鎮遠、濟遠、威遠等七艘戰艦,結束在北韓海域的演習任務後取道經過日本再歸國。那麼很多人可能就要問了,為何北洋艦隊這七艘戰艦在結束演習任務過後不直接回國呢,而是要改道日本再歸國?原因很簡單,個人認為有兩點重要。一是在事前身處北洋大臣的李鴻章曾向日本政府商議,希望北洋艦隊歸國途中能在日本長崎港維修保養戰艦。因為定遠、鎮遠兩艘的長度為89.5米和91米,寬度為19.2米和18.3米,而當時國內的旅順軍港還未建設完畢,所以保養這兩艘鐵甲艦的任務就要在日本完成了。經過日本政府的許可,8月1日七艘戰艦進入長崎港靠岸補給保養。為了給艦隊進行艦船補給保養,這是北洋艦隊第一次訪日的一個必然原因。其二,北洋艦隊訪日可以起到一個揚海軍軍威震撼日本全國上下的作用。在定遠、鎮遠姊妹艦訪日之時,整個日本媒體界都在大肆渲染報道,形容此次北洋艦隊訪日,堪比江戶時代末期美國艦隊“黑船來襲”的陣勢。七艘大型戰艦浩浩蕩蕩駛過長崎、馬關、神戶、橫濱,橫斷大半個日本列島。遠處望去巨大煙囪吐出的濃厚煙雲,遮掩了半邊天際,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洋艦隊訪日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使李鴻章的威懾意圖達到預期目的,展現北洋艦隊實力,深深刺痛了日本民族的自尊心,但也給日本加速擴建日本海軍起到了一定性的刺激作用。

    再來談長崎事件!

    長崎事件起源於1886年8月13日夜晚8時30分左右,北洋艦隊部分官兵在得到許可後再未配備隨身攜帶割繩小刀的情況下登岸購物休閒,可想而知這些水兵所謂的休閒就是逛進了位於長崎丸山遊廓寄合町的“貸座敷”妓樓遊興。你說這些水兵逛妓樓休閒一方面來說就很影響北洋艦隊的名聲了,反倒是這些水兵因為言語不通與店家產生了爭執,進而動粗損壞了店內的物品。這妓樓的老闆立刻通告了丸山遊廓內的警署派出所,請求巡警來維持治安,兩名巡警在接到投訴後立即趕到了現場。日本街道維持治安的巡警一般只佩帶警棍而不佩帶刀劍和槍械,由於言語不通再加上日本巡警的刻意偏袒店家,最終以干擾公務之名將兩名北洋艦隊水兵逮捕,其餘水兵見狀便趁亂逃離而去。但此事並沒有終結,該派出所又趕來十多名北洋艦隊水兵,其中有一人便是剛才趁著混亂逃跑的水兵。在日巡警準備將此人逮捕之時,該名水兵迅速拔出巡警的日本刀向其砍去,該巡警在奪刀之時手和頭被砍傷,其他巡警見狀也立刻上前將該名水兵制服,並逮捕了其他水兵,準備次日送交給清朝駐長崎領事館。

    然而此次爭端事件還沒有到此結束,反而引起了更大的衝突。8月15日下午5時,約300名水兵上岸休閒購物,由於水兵中的大多數人在刀具店購買了日本刀,準備帶回國收藏,這也是釀成之後大騷亂的一個必然因素。尋歡作樂後的北洋艦隊水兵們彷彿沒有返回碼頭的意思,一名水兵見對面兩名巡警在低頭竊竊私語,便徑直從二人身前走了過去,此舉引起了兩名巡警的強烈不滿,雙方開始發生肢體衝突,進而升級為打鬥,頃刻間二十餘名水兵圍了過來也參與了亂鬥。此時的一名日本巡警趁亂趕緊跑回了警察署請求增援,但丸山遊廓內的巡警都分散在各個街道,並不能一時召集。在請求了長崎警察署的增援後,一名帶劍和八名帶警棍巡警隨即趕來,此時現場一片狼藉,200多名水兵與巡警以及周圍的群眾處於亂鬥之中,這當中也不乏拿著武士刀的浪人,也有居住在民樓上的居民像北洋艦隊水兵潑沸水或投擲磚片瓦礫。隨之聞訊而來的帶刀巡警立刻參入了混戰,用刀劍同水兵亂鬥,一時間,亂鬥從思切橋發展到廣馬場街、舟大工町一帶,最終在數名水兵被逮捕,其餘水兵逃進清領事館內而結束。

    事件最後結果是日本巡警死亡兩人,重輕傷二十六人。北洋艦隊水兵五人死亡,四十四人重輕傷。李鴻章聞知此事件後勃然大怒,原本是利用這個機會來在日本人面前展示定遠、鎮遠鉅艦,炫耀清朝的北洋艦隊之強大,沒想到卻會發生如此之惡性鬥毆事件。

    最後在1887年2月,長崎事件最終以清朝賠償合計15500日圓,日本賠償清朝52500日圓的兩敗俱傷的形式和解告終。

    但此次事件卻助長了日本加強海軍建設積極制定海軍建設十年計劃,在北洋艦隊第一次來訪之後此計劃被要求加速提前實現。在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艦隊規模已達42艘戰艦,其中新式戰艦32艘,包括大型艦艇6艘,中型艦艇12艘,小型艦艇12艘,在北洋艦隊第二次訪日之後,日本又迅速擴充裝備了320毫米口徑大炮的三景艦,松島、橋立、嚴島,進口了英國最先進最快速的戰艦“吉野”號。自長崎事件之後,日本每年的軍費支出佔整個國家財政總支出的11.7%,日本僅用了八年,海軍的戰鬥實力就已經明顯超過了北洋艦隊。

    而北洋艦隊成軍之後至甲午戰爭之前,就未曾增添過一艘新式戰艦,連原本要裝配的速射炮和尾炮,也被朝廷以“既不怯戰,何須添炮”的理由給否認了,反倒是將本該用於建設北洋海軍的錢,剋扣用來建設紫禁城的三海,用來修建頤和園,用來給慈禧太后慶祝六十大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賈導在使用球員王霜上有問題,那麼賈導究竟做錯了什麼?我認為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