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國深度談

    個人覺得題主的說法有失公允,雖然常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但是蜀漢後期的人才表現也是非常出色的。只是相對以諸葛亮和五虎上將為代表的蜀漢黃金一代顯得不是很夠看而已,所謂蜀漢無人才只是一種錯覺。主要是由於《三國演義》中對於這些將領的描述很簡略,而陳壽寫史帶有地域情節,對於東州人那是恨不得一筆帶過,譬如廖化偌大戰功,居然出現在曹魏官方史料中,《三國志》廖化本傳豆腐乾一塊,比人物簡介尚且不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蜀漢後期有哪些有能力的將領。

    No.1姜維

    姜維作為諸葛亮唯一的徒弟,在隨諸葛亮北伐時就表現得很傑出,之後姜維繼承遺志繼續北伐,也表現很不錯,咱們來看他的戰績: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部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邊境線又諸葛時期北移至金城一帶,成果明顯。姜維一人擔當起統帥,大將,參謀的全部職責,帶領搖搖欲墜的蜀國和魏國抗衡了這麼久,要不是劉禪從中作梗,姜維怕是還能打上幾年。之後即便是投降了,還能讓鍾會言聽計從,決定謀反。最終坑死鍾會鄧艾兩大英才,還差點全身而退,可以說是算無遺策了。

    No.2廖化

    廖化作為蜀漢老臣,前期沒有亮點,後期倒是很出彩。最出名的一戰在二百三十八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遊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紮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進攻,擊敗遊奕,王贇亦在交戰中箭身亡。如此戰功足以說明廖化的能力。

    No.3馬忠

    劉備逝世後,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闢馬忠為門下督。諸葛亮南征,拜馬忠為牂牁太守,率偏軍平定當地叛亂。馬忠治理牂牁政績顯著,諸葛亮又闢為參丞相軍事,作為丞相長史蔣琬的副手,處理後方軍政事務。接著又兼任益州治中從事。魏軍大舉進攻漢中,馬忠到諸葛亮軍中幫辦軍務。之後,又指揮牙門將張嶷等將領平定叛亂的汶山郡羌人。南中豪族劉胄叛亂,各郡騷動。諸葛亮以馬忠接替原庲降都督張翼。

    馬忠不負使命,平定了叛亂。諸葛亮加忠為監軍、奮威將軍,封博陽亭侯。建寧郡曾經殺害太守正昂,綁架太守張裔送給吳國,所以以前庲降都督常常駐紮在漢族居多的平夷縣。馬忠移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的味縣。越巂郡一直處於混亂狀態,馬忠指揮並協助越巂太守張嶷恢復秩序,並因此直接晉升為安南將軍,進封彭鄉侯。大司馬蔣琬北駐漢中,而馬忠入朝述職,於是受命到前線宣傳詔旨,加拜為鎮南大將軍。魏國進攻漢中,大將軍費禕率軍北上增援,馬忠留在成都處理政事。費禕班師,馬忠才回到南中。

    No.4王平

    王平從街亭之戰開始走進大家的視野。諸葛亮死後,王平呵斥魏延手下軍士,利用攻心計穩定了大局。之後王平被封安漢侯,代替吳懿督漢中。史稱王平“平安三侯”的威名就此形成了。

    公元244年,魏帝命曹爽進攻蜀國,曹爽發兵十餘萬人,與夏侯玄一起從駱口進入漢中。漢中守軍不滿三萬。諸將聽說魏軍襲來,都大驚失色。有人提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王平說:“這不然。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為禍也。今宜先遣劉護軍、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至,此計之上也”。劉敏就率領自己的部下趕去佔據興勢,在那裡張起許多旗幟,橫亙百里遠近。曹爽大軍被阻住,無法前進。這時,關中及氏羌騷擾,曹軍軍需給養不能供應,而蜀軍援兵也及時趕來,曹爽只好引軍退還。

    在此過後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漢中在王平治理下已經從軍事無人區達到蜀漢時代的鼎盛時期,史書稱“男女布野,農谷棲畝”。王平文治武攻的才能得到充分體現。當時,到蜀漢後期的軍事局面是,鄧芝在東部,馬忠在南部,王平在北面。對整個蜀漢而言,王平獨擋重要的北方,漢中地位對蜀漢生死攸關,可見王平當時軍事地位的重要。

    No.5鄧芝

    大家都熟知鄧芝出使東吳,促使蜀漢和吳國重歸於好。但鄧芝不僅是一流的外交家,也是頗具軍事才能的將領。就地遷任車騎將軍,後被授予假節。249年,涪陵華人殺死都尉反叛,鄧芝率軍前往征討,將其渠帥梟首,使百姓安居。

    除此之外,還有張翼,張嶷,霍弋,王句等等,都是一時名將,即使是蜀國亡了,還有羅憲堅守永安,以幾千人讓陸抗三萬大軍六月無法越雷池一步。有這麼多人才,何談蜀漢無將?

  • 2 # ww3721王建文

    三國時期,劉備被關羽荊州坐大後失敗,張飛悲傷致殘致瘋胡亂罵人,打人,殺人,最後被部殺了。帶著頭,士地,人民投降東吳,劉備自已正在歡慶祝賀自己繼方承大漢江山。成為一代英明皇帝,巨大無比的喜悅中,被張飛之死,悚然天雷轟頂,振得的神魂全無,胡亂不思地就決定滅江東,殺孫權,收荊州,為關羽,張飛報仇,致全軍伏沒造成無將可用的。劉備殺向江東這次戰爭,號稱水軍陸軍號稱總共70萬人馬。劉備帶領吳班,陳式率領水軍,陸軍實有軍隊以最多不過五萬人劉備率領的有才能小將將軍張南,馮習,土著首領沙摩柯,傅彤馬良被殺。杜路,劉寧,黃權所帶的人馬投降,吳班,陳式不知所終。未來大將被吳將陸遜幾乎一網打盡。

    劉備從唯一平民,走到頂峰皇帝的政治家,軍事家。有著同曹操,孫權相比在政治勢力,軍事力量,人員招納,地方關係深厚,人民配給的根本區別,天地之差距,雖然他是志向遠大,招腎納才,但夲身一直勢單力薄,多時無家可歸,長期寄人籬下,苦苦探索,走七進八,苦奮勇鬥,到最後以東吳女婿。才還借到屬於自已半個家產南郡,算為有落腳之地。條件還是替東吳賣命,他打下荊州。孫權說是我的,他想不給,他想託延,說打下涼州再給,孫權都反臉準備軍事解決把他徹底趕走。他沒有勢力和人家抗衡,最後還是交出一半三郡給孫權。

    這些荊州之地區過去是張繡劉表的地盤,在曹操席捲了荊州,張繡,劉表投降但赤壁之戰失敗後。誰拿到,應該就是誰的.。可孫權就是以為他的,劉備是孫家的人,要全面要回,必須還給荊州。劉備為長遠之計,苦苦談判,魯肅臉軟,才有湘水劃界,還是乖乖地拿出三郡給孫權。沒有辦法啊,自己並不強大,沒有土地,就沒有人員,沒有人員,那有人才,沒有人才,那有發展。連招軍買馬都沒有地方。益州剛得,還不能大擄奪。總算有了荊州,可荊州的人,早被自帶到就帶到江夏去了,有關羽,趙雲,張飛,黃忠,法正,黃權,魏延,許靖這些人和益州收來三萬精兵。關羽的三萬精兵和黃忠魏延馬超等等都帶來不多之兵。自已去成都也就五萬人馬。老班底關羽趙雲張飛可可為將,去成都半路,從張魯手裡拉來馬超,馬岱為好將,在就是從益州早來的有老黃忠,小魏延,晚來的黃權,法正了。諸葛亮那時,還沒有成氣候,沒有在領導核心,但年輕能幹,進步大,已從中郎將成為全軍撐管糧草錢賦招兵買馬的內務總管家,雖無軍權,但有實權。成了蕭何第二。219年劉備安排關羽防備孫權偷襲。留下很多軍隊,只帶回領去援助關羽準備同孫權奪荊州的所有人馬中精兵一萬人。去回到益州和曹操迫使張魯的漢中投降後,要張郃率軍去攻打成都,但遇到作戰勇敢張飛,苦戰三月沒有勝敗,還在韁峙中。劉備回來打敗張郃,並跟隨帶著很少人馬逃回張郃追到漢中,透過堅持不懈鬥爭,屢敗屢戰從曹操手中打敗了幾十萬人馬,戰將幹員軍隊,贏得漢中這塊己經空無一人土地 。還算有益州劉璋留有三萬多精兵,雖派去荊州一些,老少家屬也算有七萬到十萬就是這些全部家當資產。高興地要在漢中,自封為漢中王。劉備,高興得要死,卻被關羽恨恨砍了一刀,留下很多防備孫權軍隊偷襲很多人馬。將領關羽,卻再不接受劉備稱王管轄他。不接受封得前將軍。自已也要當老大,獨立也稱霸了,並也給投降人員,裹城胡修付方,宛城侯音,南陽郡大批農民起義領導,也給將軍封號和印授。獨立了。迫使劉備的糜芳投降,土仁投降,都跑到東吳。孟達投降,跑到魏國。連民帶地都沒有了,沒有了。關羽又被曹操先派于禁領七軍,他用水淹,擒得於禁投降,龐德被殺先勝。可後來曹操再派來十二支精兵軍隊,在徐晃率領下,連戰連捷,樊城之困解除,關羽大敗,胡修付方都全部戰死。關羽敗走麥城,卻沒有人再來援救他,劉備不來了,劉封更不敢來。在南有孫統領大軍向北壓來,北有曹操也統領大軍和徐晃十二支精兵向南捲到。關羽雖然還有精兵幾萬,但聽到他叛變劉備。一夜之間跑逃乾淨,就留下父子幾十人,也跑向益州,但在臨沮被吳孫將領馬忠抓住殺了。荊州真的也沒有了。可大禍並沒有完。關羽被殺,全軍伏沒,荊州失敗,沉重打擊張飛神經,使他致病瘋狂,喝酒,罵人,打人,殺人,成了瘋子。被部下殺死。帶著頭和土地也跑到東吳。關張二支人馬全沒。劉備卻剛坐上皇帝,喜悅無比,沖天高興時候。被這巨大悲哀打擊,也喪失魂魄。不顧國力,軍力,已經大大削弱的實際,瘋狂地率領人馬。去滅人家東吳。更為不幸是,力量本來就弱小,集中兵力都嫌不夠,還分兵八百里聯營,十足神經病人。被陸遜抓住機會,一舉成功。燒得劉備人仰馬翻,全軍伏沒。這可是劉備一個玩鷹老手,由於神經錯亂,認識不清,胡作非為。被陸遜這號小鳥弄瞎雙眼。更加連氣帶恨,也病死白帝城。軍事力量和未來將領,在關羽失敗,張飛瘋狂,劉備失魄中損失喪失幾乎乾淨,。剩下只有趙雲 ,魏延,黃忠可用。軍隊只有魏延統領部隊還為全師。蜀國面監滅頂之災。劉備不得不提升說有管仲,蕭何之才,並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卻有全域性觀念,大局為重,和東吳關係良好的諸葛亮,走到前臺主持殘局。那時沒有人了,趙雲武藝超群,口似啞巴,不是領軍之人,魏延有軍事才能,勇冠三軍,謀略多著。可自傲無比,凶神惡剎,不是團結大家一起奮鬥帥才,管理國家更不行,會使人材走失,而且還會造成國家分裂。劉備更不敢大膽把自已天生軟弱孩子交給莽夫殺手。黃忠年老不說,和魏延也不合作 ,再有何人,沒有了,李儼老了,沒有辦法,王平,馬謖都不成熟。也是沒有主見之人。諸葛亮不得以接受幹瘡百孔,滿目瘡瘍的國家,是艱難困苦不到十萬人國家。劉備出征東吳,他死了。帶走一半人沒有可能。但三萬左右男兒,是應該少算的。 十萬資產就剩下老弱病殘的七萬八萬了。有材早就戰死。無能遍地都是。能戰入伍當兵,不能當兵沒有力量的。諸葛亮當政,,如何能讓天降大材,更不要想發現人才,培養人材。到死之時。卻交權楊儀。楊儀心似,小肚雞腸,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姜維中郎將沒有資格,王平還是不行,到諸葛亮死時還沒有成長起來。也只有沒有帶兵打仗蔣琬,讓他放心,能接管諸葛亮的班,他為人公道,戰略長遠,謙恭厚德,性雅品高,團結大家。魏延,楊儀卻相互殘殺,自取消亡,魏延被殺三族,楊儀又以誹謗罪,入獄自殺。姜維也在成長,但成長路漫長。歷史給諸葛亮只有十二年,沒有給造就人才時間,發現人才更難。。李嚴,劉備不敢用。自已那有劉備的才啊。更不敢大用。蔣琬都比自己大。新生代沒有出現人啊。老的漸漸消失,忙得連自已兒子都顧不上培養教育 ,談何找到人才,發現人才。益州到諸葛亮最後死陣上,還是那王平,姜維,費禕,楊儀,馬岱,魏延。劉備的人材。可見人才不易發現培養,很難一輪肖生就能造就,再說益州連年征戰,兵火連天。誰家還有心造人,更不說育才。劉備孩子不多,諸葛亮孩子不多,老一代都不多。也沒有後代出類拔翠的人。馬超沒,張飛也沒。老一代人的後代都少,在姜維為帥後,才有所作為。諸葛亮時代都是小孩,就是人才,不可有用,找到人材 ,更沒有時間培養人才,沒有時間,自己一致在以攻為守的戰場上奮戰。自己卻在中年智謀才幹豐富時,被魏延和楊儀,等一邦人整天要殺要砍的鬥爭中氣得幾昏,最後也真讓他們氣死了,但在臨死之前。設下讓楊儀文官管武官,就是要氣急魏延反抗殺楊儀,讓他們相互殘殺,才能除去他們才能保證蜀國安全,減少他們危害祖國機會。但

    也讓這些人才氣死了。也就算了。

  • 3 # 縱橫天下91436

    1.蜀國地域偏僻且小,遠離中原腹地,難產人才。

    2.文化和經濟落後於中原,人才大多會去中原。

    3.人口較少。

    4.諸葛大事習慣親力親為,他能力又奇高,從而更加難以發現人才。

    5.畢竟建國不久,國家底蘊不足。常年與魏國交戰,將領損失很難彌補。

  • 4 # 虔雩志錄

    蜀國後期真的無將可用了?

    個人是不認同的,為什麼呢?我們看絕大部分對漢末到東晉(或者說從黃巾起義到蜀漢滅亡這段時間)這段時間的認識都是來自於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但是我們要了解一個點:《三國演義》不是史書,它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受成書時的所處環境,作者的個人主觀色彩影響的文學作品。既然是文學作品,那麼受作者的主觀影響就會很大,比如很有名的趙雲是否真的那麼武力高強?在正史中評價很高的陳到在《三國演義》中卻基本沒有提及。並且《三國演義》作為文學作品,其中的內容是有重點的,重點的時間段大概是從黃巾軍覆滅後到諸葛亮去世,這裡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篇幅,所以,對這段時間的人也就更加了解,相反的,對該時間段之前或者之後的就知之甚少了。

    234年三國地圖

    從234年諸葛亮去世到 263年蜀漢覆滅,這裡有近30年,甚至比劉備佔據蜀中(214年)年還長,如果蜀漢真的無將可用了,那麼蜀漢何以延續近30年?所以說,蜀漢後期無將可用是顯然說不符合邏輯的。

    蜀漢滅亡前地圖

    那麼蜀漢後期有哪些武將呢?

    首推姜維,字伯約,甘肅天水人,原為魏小吏,後降諸葛亮,諸葛亮死後的蜀漢獨享掌大權者,多次北伐,互有勝負。雖然蜀漢後期將領不缺,但是能夠獨擋一方大將統帥級的將領真的少,除了姜維,其他人都不夠水平。

    王平、張翼、廖化、傅僉、張苞、馬忠、、蔣斌、鄧芝、句扶等諸多將領,這些人相比於五虎將之類可能確實名聲平平,但是這些人的能力也是不錯的。

    不過話說回來,蜀漢是三國中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僅佔益州一州,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面積和人口都比他多,自然,將領相對少也是合乎情理的。

  • 5 # 言豈君

    到了後期各國將領數量都有明顯減少,原由得追溯到成三足鼎立勢態之時,至此天下少了幾分群雄逐鹿的驚心動魄,變成了三方勢力你攻我守。此後一段時間內逐鹿時的大部分優秀將領逐漸老去死亡,但有些老將如張郃、魏延、丁奉等依舊散發著奪目的光彩。

    就蜀漢而言,新生代將領其實就姜維、傅僉和霍弋等數人,而如王平、馬忠和鄧芝等是劉備留下的班底只是這些人相較關張年輕罷了。

    後期各國新生代將領基本出自於世家或者本就是將領後裔。蜀漢領下世家基本是荊益世家,這些世家並不以軍事見長,所以蜀漢新生代將領基本來源於老將後裔,這就大大制約了蜀漢將領數量。東吳後期新生代將領大多出自朱全兩家,同時加上不可小覷的老將後裔,因此在數量優於蜀漢。魏氏最強,佔據了關中這個將種世家數不勝數的寶地,領下其他地區世家也能提供不少優秀候選者,再加上數量本就佔優的外姓將領的優秀後代,因此後期魏國名將數量雖也不如從前但依舊穩壓蜀吳兩國。

  • 6 # 品牌張

    先把蜀國曆史捋一捋,再說正事。

    蜀國(公元221-263),共歷二帝,43年;劉備死於公元223年,僅在位2年;後主劉禪在位43年。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共輔政後主12年。諸葛亮死後,蜀國在劉禪的領導下繼續存在了30年。

    蜀國倒不能說是沒將可用,只可以說沒有大將可用,因為基本不是老死,就是被戰爭消滅了。

    首先,核心人物劉備(死於223)、關羽(死於220)、張飛(死於221)先後死了。

    其次,劉備主動進攻東吳的夷陵之戰失敗了,很多出徵的將領非死即降,共計有馮習(戰死)、 張南(戰死) 、 傅肜(戰死) 、程畿(戰死) 、馬良(戰死)、 沙摩柯(戰死) 、黃權(降魏) 、龐林(降魏)、 杜路(投降)、 劉寧(投降)等,雖說不是五虎將,但也都是核心軍事將領。

    最後,諸葛亮五次北伐,也死了不少大將,包括有趙雲、魏延等。諸葛亮、趙雲死後標誌著蜀國絕世軍師和絕世名將的完全喪失。

    我們來看看,蜀漢後期還有哪些不錯的將領。

    包括費禕、姜維、王平、廖化、馬岱、鄧芝、張翼、傅僉等,當然相比蜀漢前期還是稍有遜色的。

    要說明的是劉禪並不是一個特別差的君主,因為在諸葛亮死後,他又帶領蜀國存在了近30年。蔣琬費禕前期休養生息,鞏固了國力,加上曹魏內亂、東吳北伐,留給了蜀漢不少時間,但後期姜維一共北伐了十一次,基本也都失敗了,蜀國國力損失慘重,也沒有很漂亮的勝利,所以在軍事上是失敗的,只是拖延了滅亡時間。

  • 7 # 麥子漫畫

    1.蜀地人口稀少:人口比例之下將才的機率也會變小。在《晉書》等文獻中的統計,蜀國各時期的人口數目不一,但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遠遠低於東吳和大魏的人口總數,疆域面積也相差甚遠,人口稀少自然無法提升文臣武將的質量。

    2.第二代優秀人才凋零:夷陵之戰,蜀軍遭遇火燒連營,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在這之中,張南、馮習、程畿、沙摩柯、傅肜等戰死,黃權、杜路、劉寧等投降,這些人大都都是蜀漢第二代優秀文臣武將。這批戰將戰死投降後,蜀漢僅靠第一代老將撐場面,陷入青黃不接之地。

    3.歷史原因:劉備當年建立蜀國主要依靠荊楚力量支援,益州派對劉備頗有微詞。等到劉備及其政治勢力退出歷史舞臺後,益州派開始抬頭,他們對荊楚人的蜀漢不屑一顧,以至於末期他們爭相倒戈投降,這一點就開始看出,即便彼時的蜀漢有良將,也會對高層的命令陰奉陽違。因此,末期的蜀漢衝在一線的永遠是劉備、諸葛亮的心腹。

  • 8 # TANK王子

    說到蜀國,就是劉備稱帝以後了,劉備稱帝時,荊州已經丟了,關羽張飛先後死了,夷陵大戰,黃忠死了,沒幾年馬超病死,五虎大將只剩趙雲,(嚴格意義上就沒有五虎大將,當年被封賞將軍的就是死的那四個,趙雲只是個雜號將軍,其地位還不如魏延)諸葛亮北伐時,能用上的也就是老趙雲、魏延、張苞、關興。`後來趙雲老死了,注意!趙雲死,諸葛亮只是哭,後來張苞從山上摔下跌死了,諸葛亮是口吐鮮血,為什麼?因為在他看來,趙雲七十多了,走了也算人之常情,而張苞正值壯年,北伐戰事多要仰仗於他,此時死了,實在是讓他無人可用,再後來魏延被說成有反骨隨諸葛亮的死而死,唯一剩下的還是從魏國挖過來的姜維。還有一點,個人覺得當時三國時期的名將大多出自長江以北,盛產武將,文將大多來自荊襄之地,而川蜀之地確實出不了什麼厲害的角色,這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最感人的古詩詞是哪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