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霆咆哮沃利貝爾一
-
2 # 姜小姐的浪漫滿屋
王朗,王司徒。
王司徒和諸葛亮的一段對罵,已經在全網爆紅,而王朗,也變成了網友紛紛調侃的物件,在大眾的印象裡,王朗全然成了一個跳樑小醜,成為茶餘飯後的笑柄。
但是,歷史上的王司徒真的這麼不堪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看看王朗的出身吧。王司徒,出生在今天的臨沂,兩漢三國時期稱為琅琊。琅琊王氏,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可以大書特書的姓氏,真正的豪門望族,典型代表人物,王羲之。生在這樣的一個家族,其接受的教育和薰陶,接觸的圈子,已經不是常人所及的了。(ps:諸葛亮祖籍琅琊諸葛氏,和王司徒是老鄉)
再看經歷。王司徒先後擔任過刺史幕僚、會稽太守,歸順曹魏以後,先後擔任軍事祭酒、御史大夫、司空、司徒,換句話說,到最後,王司徒是站在曹魏政權權利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之一,是帝國的核心人物。這個地位,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得到的。
再看軍事能力。早期擔任會稽太守的時候,舉兵反抗過孫策的進攻,雖然失敗被俘,但也可以看出王司徒也並非草包無能之輩。後來夷陵之戰爆發,有人認為應該舉兵支援東吳,並一舉吞滅蜀漢,但王朗認為應該等待兩軍相持不下時才領兵支援,並派持重的將領攻蜀軍要害之處,一舉決勝;而當時東吳尚未起兵,而且經常下雨,不利於行軍,於是王司徒持反對意見。不管這個建議對不對,反正曹丕是聽從了。
最後看文學造詣。王朗算是三國時候的儒學大家了,後世把他的的思想稱為“王學”。
另外,王朗的兒子叫王肅,王肅有個女兒叫王元姬,王元姬後來嫁給了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生了個兒子叫司馬炎。。。
這麼看來,王司徒也算是晉朝開國皇帝的。。外祖祖父?
這麼一位牛人,你們竟然把他玩壞了。。。
-
3 # 水淺無魚
小說要突出一些人物,當然就要讓一些人當陪襯。《三國演義》低估的或者沒怎麼描寫的實力強悍之人要全寫下來估計得列上很長一個單子。那我就從幾個大的勢力中各舉一個代表:
1.徐榮。
徐榮,董卓部將,遼東玄菟郡人。在《三國演義》裡,他是一個被夏侯惇交馬數回,斬於馬下的三流將領,然而歷史上的徐榮,可謂是一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他躋身三國一線大將行列,因為只有他將三國兩大勢力的開創者打得潰敗而逃(另一開創者劉備當時連隊伍都沒有)。
東漢初平元年(190年),討董聯軍因心思各異止步不前,曹操獨自率兵追擊董卓。《三國志》載:“(操)遂引兵西,將據成皋,張邈遣將衛茲分兵隨之。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曹操被擊敗,並不是《三國演義》描寫的敗於李儒的計謀,而是在與徐榮的堂堂正正對抗中被擊敗,自己被弓箭射中差點沒命,戰馬也受傷倒地,最後是堂弟曹洪將自己的馬讓給曹操才使其僥倖逃脫。
被徐榮擊敗險些喪命的不只是曹操,還有江東猛虎孫堅。孫堅是討董聯軍中表現最為活躍與勇猛的一人。《後漢書》載:“(徐)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擒潁川太守李旻,烹之”。當時,孫堅率豫州群兵駐紮梁東,董卓派徐榮進攻,大破之。孫堅僅和數十名騎兵得以潰圍而逃。緊急關頭,孫堅不得不將其標誌性的紅頭巾給親兵將領祖茂佩戴讓其吸引火力,自己從小道倉皇出逃。孫堅遭此大敗,幾乎喪生,但他也不愧是名將,逃亡時收攏散兵後進佔陽人,擊敗來攻的胡軫、呂布,斬殺董卓大將華雄。後又擊敗董卓親率的大軍,再次擊敗呂布,進而佔領洛陽。從上看出,孫堅屢次擊敗董卓、呂布等人而敗於徐榮之手,可見徐榮絕對不是等閒之輩。雖然戰爭有偶然因素,但能接連擊敗曹操和孫堅,徐榮用兵能力和勇猛絕對是漢末諸侯將領中的佼佼者。可惜董卓死後,徐榮在與李傕、郭汜作戰時由於胡軫背叛,最終寡不敵眾兵敗被殺。
2.高順。
高順是呂布帳下地位和勇武都超過張遼的勇將。其隨呂布征戰四方,直屬部下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軍紀嚴明軍備嚴整且作戰相當勇猛。交戰時,高順率部下每次都能快速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其部隊有“陷陣營”之美譽。建安元年(196年),呂布的部將郝萌叛亂攻打呂布治所下邳,呂布逃奔高順營寨。高順立馬率部曲到下邳平叛,弓弩齊發射殺郝萌的部眾,並親自將郝萌斬殺。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高順攻打駐於沛城的劉備軍,在所將兵力弱於對手的情況下,高順輕鬆擊敗擁有關羽、張飛等一流勇將的劉備。曹操急派夏侯惇領兵來救,亦被高順所擊敗,受傷而逃。九月,高順攻破沛城,俘虜了劉備妻兒,劉備敗逃投奔曹操。
高順對呂布忠心不二,屢次進忠言於呂布,然而呂布並不採納,甚至愈加猜忌。高順平叛郝萌謀反後,呂布反而將高順領導的陷陣營士兵交給魏續領導,當需要作戰時,才將陷陣營交給高順讓其參加戰鬥,高順也並不記恨。在呂布被曹操擊敗之後,張遼選擇投降,高順和陳宮拒絕投降選擇慷慨赴死。
3.麴義。
界橋之戰,是公孫瓚和袁紹河北爭雄的決定性的一戰,是袁紹強大的開始,是公孫瓚噩夢的源頭。那是誰主導了這場戰役?是麴義。在界橋之戰之前,公孫瓚對袁紹保持強大的壓力和優勢,士卒多戰,將帥勇武,在與異族騎兵長期的作戰中聲名顯赫,當時袁紹手下郡縣也紛紛叛應公孫瓚。界橋之戰中,麴義以800步兵,幾千強弩兵,列陣以待,作為先登,大破公孫瓚的騎兵,陣斬公孫瓚手下要員嚴綱。公孫瓚見麴義兵強將勇,將敗兵收攏後,轉而襲擊袁紹本壘大營,袁紹躲在牆壁間幾乎被生擒。麴義又及時回救,奮勇出擊,終於將公孫瓚擊潰而去。界橋一戰,八百先登手,讓白馬義從從此消失在世間,僅剩下一個趙雲(演義中,趙雲一槍挑殺麴義,反差如此之大)。自此,公孫瓚慢慢退出歷史舞臺,而袁紹最大的戰鬥功臣卻因猜忌被袁紹殘忍殺害。
4.曹真。
曹真在《三國演義》中的存在只為顯示諸葛亮的神算和司馬懿的深謀,但實際上,曹真是鎮守魏國西部的定海神針,司馬懿僅是其賬下的小角色,諸葛亮在與曹真的對抗中也未佔到任何便宜。曹真的功績主要有四:一是在漢中之戰夏侯淵被殺後,率徐晃等擊敗劉備部將高翔,穩住了戰線,避免了魏軍全線潰退。二是平定河西走廊的漢胡叛亂,打通西域。公元220年,曹真率張郃、張既、郭淮等名將進擊涼州的盧水胡,前後斬首五萬級,獲戰俘、牛羊無數,西域之路自漢末以來斷絕數十年,至此得以復通。三是進攻東吳,雖然未能攻下朱然堅守的江陵,但也擊破了徐盛率領的一萬軍馬,除江陵外,周邊郡縣均被攻下。四是抵擋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北伐時,曹真已官至大將軍,親自坐鎮西線抵擋蜀國進攻(演義上都寫的是司馬懿),透過正確的指揮和料敵於先,讓諸葛亮屢屢無功而返,並率軍收復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曹真病逝(不是演義中被諸葛亮氣死的)。
5.朱然。
《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將領基本被弱化了,其中以朱然尤為嚴重。演義記載朱然於夷陵之戰追擊劉備時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可謂死得窩囊。歷史上,朱然於呂蒙死後替其鎮守江陵,是鎮守一方的重量級人物。夷陵之戰中,朱然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徵北將軍,封永安侯。黃武二年(223年),魏國派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將攻打江陵,連建數個軍營圍城,曹丕親自到宛城駐守,作其後援。朱然守軍僅僅為五千人,且外援斷絕。面對十倍以上的敵軍,且名將領兵,朱然毫無懼意,激勵士卒,堅守如鐵,對內斬殺響應曹魏的叛將姚泰,對外屢次出擊,曾攻破魏軍圍城的兩座營壘。朱然憑著自己的底氣和特點,“常在戰場,臨急膽定,尤過絕人”,面對數重圍兵堅守六個月巍然不動,威名震撼曹魏。
6.陳到。
蜀國武將被《三國演義》拔高的多,被低估的只有王平、張嶷等二流武將,在這把陳到列為蜀國代表。陳到此人《三國演義》不是把他低估了,是根本就沒有提到他的名字。那陳到是誰?劉備賬下精銳白毦兵的統領,蜀徵西將軍、永安都督。陳到自公元196年劉備入豫州時,即投奔劉備,後一直作為劉備親兵隊長的角色護衛劉備,角色與趙雲類似,史書也常將他與趙雲相比,認為其與趙雲一樣以忠勇聞名,名位僅次於趙雲。即所謂“徵南(徵南將軍趙雲)厚重,徵西(徵西將軍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劉備創業之初力量薄弱,經常被打得東奔西逃,敗多勝少,而陳到作為劉備的親兵隊長,擔負著類似曹營典韋的角色,在護衛劉備及統帥機構安全過程中發揮中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演義將陳到的事蹟直接嫁接到趙雲身上,然後將其徹底抹除,對其是不公平的。後期陳到官拜徵西將軍,替李嚴守永安,死於任上。
-
4 # 伊耆角木
非常多,畢竟小說側重點在於蜀漢正統,故而魏吳兩華人物多有弱化甚至醜化,而蜀漢也集中在劉備五虎將臥龍鳳雛等人,其他人也有弱化。三國各舉一個典型人物吧。曹魏的曹真、蜀漢的黃權、東吳的魯肅。
先說曹魏,曹真是一個明顯代表,當然也包括同為曹氏或是夏侯氏的曹魏勳貴曹休、夏侯尚等人。在演義中,曹真就是個無能的貴公子,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屢戰屢敗,被耍的團團轉,不得已把兵權交給司馬懿,最後竟還因為被諸葛亮打敗又看了諸葛亮送來的書信被氣死,徹頭徹尾一個丑角,其存在只是為了反襯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厲害。
而在歷史上,曹真是難得的軍事奇才。雖說是作為曹操的養子發跡,但真的是有拿得出手的戰績,曾在漢中之戰大破劉備部將吳蘭、高翔。曹丕繼位後,曹真屢受升遷,鎮守河西,大破諸胡,恢復了漢族在西域的統治。曹叡繼位後以託孤大臣身份官拜大將軍。諸葛亮前三次北伐,曹魏的主帥都是曹真(司馬懿那時根本沒有參與)。所以,第一次北伐時派張郃擊敗馬謖奪取街亭的是曹真(當然根本不存在空城計),而撤軍之時曹真也以自己超高的軍事敏感度判斷諸葛亮必攻陳倉,要早做準備。果不其然,次年諸葛亮攻打陳倉,因為準備得當,挫敗了其第二次北伐。在曹休死後進位大司馬,成為曹魏名副其實的頭號重臣,未解決蜀漢問題起兵伐蜀,可惜因天降大雨蜀道難行不得已退兵,不久病死。曹真無論尊貴身份還是軍事才能才整個曹魏都是數一數二的。後來曹爽無才無德,卻能夠與司馬懿並列為曹叡死後的託孤大臣,全靠父親曹真的功勳。
第二個說說蜀漢,由於蜀漢不設史官,對蜀漢官員的記載往往比較缺失。不過即使如此,有些人物的記載依然讓人肅然起敬。黃權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說小說是諸葛亮搶走了法正在劉備軍中第一謀主的地位,但至少漢中之戰仍然認可了法正的能力,而黃權在小說中似乎找不到了。
在歷史上,黃權可謂德才兼備。首先在劉璋麾下時堅決反對劉璋請劉備入蜀,與張松法正做內應形成鮮明對比。劉備勢如破竹,黃權堅守城池到劉璋投降,全主僕之恩義。曹操取漢中,黃權向劉備提出漢中重要性,並在漢中之戰充當了重要的軍事參謀職責。《三國志》形容“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表示漢中之戰是黃權最早提出了重要謀略。劉備伐吳,黃權再次勸諫,劉備不聽,外放黃權防守魏軍,最終劉備慘敗,黃權歸去道路斷絕,不得已投降曹魏,劉備知自己之過,不與加罪黃權妻子。劉備死後,曹魏官員彈冠相慶,唯黃權面色凝重,曹丕命人恐嚇,黃權不為所動。連司馬懿都高度評價黃權,稱其為“快士”。黃權後官拜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享受了超高的尊榮。其留在蜀漢的兒子黃崇也是盡忠,隨諸葛瞻戰死於綿竹。
東吳方面,被三國演義刻畫的多成小人,比如周瑜,這個也不算低估了,屬於醜化。不過有一個不像小人的卻真的低估了,就是魯肅。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就是個老好人,總是被諸葛亮耍,被劉備騙,被周瑜嘲笑迂腐。而真實的魯肅,是有大才的。
早在官渡之戰時,魯肅就替孫權提出了東吳的戰略規劃“榻上策”,表示漢室不可復興,東吳應先與曹操、劉表三分天下,再除去劉表,與曹操劃江對峙,逐步爭取天下,建號帝王。而赤壁之戰前,東吳一片投降之聲,是魯肅直言眾臣皆可降曹,唯孫權不可,堅定了其抗曹決心,促成孫劉聯盟,其功不可沒。而後來關羽著名的“單刀會”被演義說成關羽單刀赴會,魯肅設計暗算。真實情況是會談地點在關羽控制之處,魯肅提議雙方不帶軍士,只是主要人物各帶單刀一把赴會。席間魯肅據理力爭,倒是關羽身邊有部將要為難魯肅,被其痛斥,關羽示意部將退下。所以,真正英勇無畏“勇闖敵營”的是魯肅才對。孫權對魯肅更是高度評價,將其與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鄧禹相提並論。
-
5 # 浸淫之辭
魯肅
有詩讚曰:
仗義疏財慕滿鄉,千斛慨贈予周郎 。
三分計定知天下,合縱迎曹戰大江 。
統將督軍明法令,單刀赴會勸雲長。
何疑子敬名千古,力輔東吳守一方。
沒錯,就是我寫的,哈哈……
-
6 # 棋客
只談三國演義。
此人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佩服的人,說出來,會嚇死你們。
此人無名無姓,在三國演義中,也僅僅用幾個字就概括了。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有他的身影,在某一集當中,出現了大概不到一分鐘。
此人的豐功偉績,真的沒辦法說,實在是太偉大了。可以說,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長板橋退曹兵,挑燈戰馬超等等許多著名的大小戰役,都跟此人有莫大的關係。是他成就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使關張擁有了萬人敵的稱謂,使劉備前期能夠身先士卒親自帶病打仗。
你們能猜到是誰嗎?
他就是。
在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後,在新手村為他們三人打造武器的鐵匠。
雌雄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槍的打造者! 老鐵匠!
一個人打造出了三把神兵,還是無級別限制的!
那一集我記得還有一首插曲。
雙劍在手哦哦哦~長矛在手哦哦哦~什麼什麼,這都是在歌頌老鐵匠。
狗頭狗頭
-
7 # 五星平凡
三國志!孔明!趙雲被被嚴重低估!作者也許深恨這兩個人吧!他用概括的手法籠統的一掃而過!!太不負責任!!把他本國的人寫的天花亂墜!!
-
8 # 七追風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是清代壯者所寫的小說《掃迷帚》中的一句話,說廖化快80了,還要衝鋒陷陣……明顯是在黑人家廖化。
其實廖化,可以稱得上是三國中的“活化石”。
黃巾起義的時候出道,亂世當中聚集一幫人,廖化上山當了土匪。關羽千里尋兄的時候,廖化和兄弟杜遠下上劫了劉備的兩位夫人。這個杜遠想著咱倆分了吧,一人一個。廖化一問原來是劉備的夫人,當然不願意,就把杜遠砍了。畢恭畢敬的把兩位夫人送還給了關羽。
劉備入川之後,廖化帶著人來投靠了,這次被分到了關羽賬下,守荊州。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廖化也被迫歸屬吳國(估計是因為老母,無奈之舉)。
他時時刻刻想著劉備,於是透過詐死的方式,騙過東吳,帶著老母親一路向西,迴歸劉備。(廖化下山)
《三國志》有這一段的詳細記載:
……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這可是廖化版本的“千里走單騎”啊!先不說他是怎麼詐死騙過東吳的,單單是帶著老母親連天加夜的跑,一路跑回劉備身邊,就是神奇的事情。
我們可以猜測,在東吳的這段時間,廖化很可能一直在計劃著,怎麼“逃亡”。從219年關羽兵敗,到廖化逃跑,一共有兩年多時間。這期間的周密計劃,詐死逃過所有人的懷疑,然後一路帶著老母親狂奔,牛人!
劉備見到廖化,非常高興,立刻封廖化為宜都太守。為什麼劉備不懷疑廖化呢?畢竟他是從東吳回來的。我們只能猜測,一是劉備非常信任他,還有可能劉備知道了廖化為了逃跑所付出的努力。
劉備伐吳,廖化跟隨;諸葛亮北伐,廖化跟隨;諸葛亮去世,姜維北伐,廖化還是跟著……
一直到蜀漢滅亡之後,廖化病逝。
能在那個亂世,從一個英俊少年活到白髮老人,從流寇山賊打到蜀漢大將,沒有一點本事是真不行的。
細看關於廖化的記載,也是一位有勇有謀,忠孝兩全的牛人。只不過,三華人才輩出,文學創作總要有所取捨。廖化這個能力不凡的人,只能淡化處理一下了。
回覆列表
首先是法正,事實上法正才是劉備軍事上謀主,諸葛亮其實是管內政的。曹操那邊是戲志才,他的地位是曹操的謀主,但不知為何被羅貫中神隱了,說一下東吳就是魯肅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被諸葛亮耍的團團轉,但魯肅只是忠厚但極其聰明,周瑜也是,三國演義說他嫉妒小心眼,但歷史上周瑜心胸寬闊所以三氣周瑜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