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聖睿昱
-
2 # 歷史扒糞機
督撫裡就劉坤一要打,誰帶兵出征呢?日軍佔領威海和旅順,要收復必然是陸戰,湘淮兩軍皆潰,哪支人馬能頂上去?簡單的看,就知無再戰能力。
-
3 # 踢球的人
甲午戰爭後,大清無力再展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1、軍事方面。甲午戰爭後,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大清近海制海權喪失,沿海一線再無抵禦外敵的能力,內河沿岸和鐵路沿線也逐漸被列強控制。;
2、經濟方面。大清賠款日本2.315億兩白銀(賠償軍費2億兩、贖遼費3000萬兩、威海衛守備費150萬兩),分批次還清,本息累積2.7億兩白銀。為還本付息,大清對內提高賦稅,對外以出賣領土、關稅和資源等借款,導致國家再也沒有發展的資本;
3、政治方面。當初為了鎮壓天平天國運動,中央把軍事、財政、政務等權利下放各省督府,導致了大清內部的分解,而甲午戰敗又進一步加大了這種分裂。
4、甲午戰敗,極大的打擊了統治者的信心,也加劇了地方對中央的不信任,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削弱。同時,各地也開始出現各種暴動,中央和士紳階級也幾乎無心再戰。而封建社會的家天下,底層老百姓更不關心誰來做皇上。
-
4 # 妙語論古今
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與清政府的腐敗有著直接的關係,失敗後簽訂一系列的割地賠償條約,更是將中華民族推向水深火熱的深淵。嚴重的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長達一個世紀的滯後,與世界豪強越走越遠。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朝的經濟更加蕭條,軍事力量更加的薄弱。
甲午戰爭之前公認的亞洲和遠東最強大的海軍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最王牌的軍隊從此消失,失去了對海洋領域的佔有權和主動權,軍事力量已經無法與其他國家抗衡。隨著戰爭失敗,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割地賠款條約,使清政府的經濟落入低谷。兩億兩的白銀和三千萬兩的賠償費,中國已經無力支撐沒落的清政府。
所以說從經濟,軍事力量上,清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和其他國家一戰!
-
5 # 小熙為人人
一、精神支柱垮塌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空前,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鉅款,割走國土。清政府自信心喪失殆盡,再無對抗的勇氣。
二、經濟支柱垮塌
清朝的獨立財政至此垮塌,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清政府沒有了再戰的經濟資本。
三、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在甲午戰爭前,日本也是半殖民地,甲午戰爭勝利後,日本獲得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的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
日本藉此成為亞洲強國,而清政府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
綜上所述,甲午戰爭失敗後,縱觀國內國際環境,清政府已無再戰的能力。
-
6 # 王不二說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近代戰爭中,主要的戰爭方式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海戰。
1895年,甲午戰爭以清朝的慘敗而告終,從此以後,清政府元氣大傷,面對列強侵略,再無一戰的可能。要知道,我們來看看具體原因吧!
第一,當時,清政府面對外國的侵略,興起了洋務運動。其中,就有建設海軍這一項,而後,在李鴻章的建議及帶領下,清政府建設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而這也是中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軍,為了建設這支海軍,可以說幾乎是傾全國之力,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武器裝備上,大量購置外國先進武器配備,可以說,這樣一支海軍,在當時戰鬥力可以在全世界排進前三。但是,在甲午海戰中,因為指揮不當以及各種各樣的原因,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付出了全軍覆沒的代價,這場戰爭以清政府的慘敗而告終。這樣一支傾全國之力來建設的海軍就這樣失敗了,從此以後,清政府元氣大傷,以後在面對列強的侵略,拿什麼去戰?
第二,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其中,有一條就是: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也正是這一項,使清政府雪上加霜,財政赤字加劇。使得清政府以後沒錢再繼續建設海軍。以後,在面對列強的侵略,只能是被動挨打了。而日本卻利用這些賠款,大力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
第三,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清政府的腐朽不堪,軍隊腐敗。當時,日本為了建設一支與清朝相抗衡的海軍,天皇帶頭開始,省吃儉用,而反觀我們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竟然挪用海軍軍費給她過壽,只知道貪圖享樂,生活奢侈,統治者尚且如此,下面的官員就更不用說了,個個中飽私囊,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這樣的國家,焉能不敗?
-
7 # 一程山水一程歌
為什麼清朝在甲午戰爭失敗後,再無對日一戰的可能,我認為有多方面的原因。 清政府國庫不充裕,打仗是燒錢的遊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土地賦稅一直是清政府的支柱財源,進入近代以來,土地賦稅的重要程度有所下降。在19世紀50年代中期前後,成立了由外華人管理的海關,清政府正式對對外貿易徵稅。儘管在30年左右的時間內,關稅的收入增加到原來的2倍,但是在缺失的主權下,一直被外華人維持在一個較低的稅率,對財政的增長貢獻有限。第二種新誕生的重要的稅制是厘金稅。從清朝中期開始,清庭的嫡系部隊八旗兵和綠營兵戰鬥力逐漸退化。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八旗和綠營兵已經喪失了平叛的能力。為了平叛,清朝的中央政府不得不將手裡掌握的財政權力和兵權下放一部分給地方督撫,允許他們在地方上組建武裝並且籌措軍餉。厘金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厘金稅的表現形式為沿運河運送糧食的過境稅或者在生產地徵收的生產稅或者營業稅。然而在每年上報的厘金稅收入中,中央政府能掌握的佔比只有20%左右,其餘都歸地方督撫控制。 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雖然有所裁撤,但是為了應對各地此起彼伏的暴動,仍然保留了相當的一部分。清庭對南方各省的控制力減弱,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此期間,漢人關僚集團坐大。在太平天國運動後, 清朝曾短暫出現過一段中興的時間,在此期間,清庭在對內對外的戰爭中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包括左宗棠收復新疆,平叛捻軍,和中法戰爭。缺乏有效的拓寬財政收入途徑與連續的戰爭及幾次賠款,使得清政府的每年財政收入盈餘連年下減。政府沒錢,調配各種社會資源的能力大為減弱,無法調撥整個國家的資源支援對日戰爭。 甲午戰爭說白了是李鴻章的北洋海軍和日本的戰爭。李鴻章在戰爭中並沒有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認為北洋海軍是自己私人武裝,害怕有損失影響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為此消極避戰。另外朝中的官員或明或暗給李鴻章使絆子,不少人等著看李鴻章的出醜。在戰爭中籌措軍餉到位不及時,後勤供給部門難辭其咎。相反日本是壓上全國之力來進行這一戰。在分析這一戰的形勢時,李鴻章曾提出消耗戰持久戰的思想,這種思想是有很大機率贏的,因為中國的戰略縱深是日本的數十倍,但是遭到了反對。甲午戰爭的失敗,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再加上甲午戰爭的賠款,清政府陷入了元氣大傷的境地,無力再挑起戰爭。
-
8 # 邱召鵬
1.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與清政府的腐敗有著直接的關係,失敗後簽訂一系列的割地賠償條約,更是將中華民族推向水深火熱的深淵。嚴重的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長達一個世紀的滯後,與世界豪強越走越遠。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朝的經濟更加蕭條,軍事力量更加的薄弱。
-
9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甲午戰爭的大敗局中,清王朝之所以沒法翻身一戰,只能去屈辱求和,一個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沒有可用的軍隊了。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看一下甲午戰爭時的清軍的構成情況。
甲午戰爭時,清王朝全國的總兵力在100萬以上,不過其中的八旗部隊(25萬人)和綠營部隊(44萬人)只是內衛、治安性的武裝,基本不具備戰爭能力,因而可以忽略不計。剩餘的50餘萬勇營、練軍(從綠營中挑選精銳按照勇營模式編練的軍隊)則分佈各省,因為國土遼闊,又缺乏鐵路等快速運輸方式,很難快速動員集中,而且各省的勇營、練軍訓練、裝備水準優劣不一,真正能夠勉強送上戰場的,主要是北洋的海防勇營、練軍,總兵力約5、6萬人。
而甲午戰爭從北韓打到遼東,北洋的主力勇、練軍幾乎精銳損失殆盡。南方各省勉強湊集的湘軍等部,也在1894年末、1895年初的遼東田莊臺、牛莊等戰役幾乎全軍覆沒。在此情況下,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是兩手空空,連基本的具有戰鬥力的軍隊都沒有,何談一戰。
上面說的是陸軍方面,接下來是海軍。甲午戰爭時,全國最具戰鬥力的海軍部隊是北洋海軍,1895年2月17日已經在威海全軍覆沒。剩餘只有南洋水師有6艘老式巡洋艦,根本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而廣東水師因為主力3艦已經全部在北洋損失,船政水師根本沒有出海作戰軍艦,基本可以無視。
在這種尷尬的軍事局面下,戰爭確實進行不下去了。
-
10 # 宇澤歷史
為什麼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再無一戰的可能?
1895年4月14日,光緒皇帝的御旨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電報機傳給了遠在日本馬關的李鴻章;
“如竟無可商改,即遵前旨與之定約。”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在春帆樓正式簽訂了甲午戰後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歷時九個多月的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政府的慘敗而告終。
《馬關條約》的簽訂,打破了晚清政府的“同光中興”的幻想,也宣告了洋務派浩浩蕩蕩的“自強新政”的失敗,此時的晚清政府不僅要面對條約的鉅額賠款,承認附屬國北韓完全獨立自主,割讓遼東半島(後三國干涉還遼)、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等。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在美國檀香山成立。
1895年11月4日,康有為、梁啟超發起“公車上書”,中國民眾救亡圖存、變革自強的運動開始蓬勃興起。
1898年,一場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把革命矛頭指向帝國主義列強。
甲午戰爭失敗後,洋務運動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晚清近代工業,強軍強國的資源也幾乎枯竭,底層人民也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在這種環境下的晚清政府還能拿什麼一戰?
再從晚清末期建設起來的四支海軍力量來看
首先是實力最強的北洋水師,1888年成立之初曾是“亞洲第一”的實力,擁有定遠、鎮遠兩艘鐵甲鉅艦,致遠、經遠、濟遠、來遠、靖遠、平遠、超勇、揚威等各種艦艇40餘艘,總排水量4萬餘噸。但是在經歷了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威海衛保衛戰之後,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本聯合艦隊打的遍體凌傷,餘下的鎮遠、濟遠、平遠以及幾艘鎮“字”級炮艦均在甲午戰後被日本俘獲,並編入日本海軍。
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使得晚清的海軍作戰能力被嚴重削弱,中國基本上喪失了亞洲海軍強國的地位,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北洋水師的衰落,也標誌著清末海軍建設跌入低谷。
再就是福建水師,由於其建設依託於福州船政局和福州船政學堂,具有雄厚的發展潛力。1874年日本侵臺時,福建水師的12艘軍艦全部用於臺灣防務,但後來由於朝廷決定南北洋海軍同時發展時,福建水師遭遇到海軍經費困難的問題。1884年中法戰爭之前,福建水師擁有11艘軍艦,其中2艘購自英國的炮艇,餘下的9艘均為自造,但在中法戰爭中,福建水師被下令不準首先開炮還擊,最終在中法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
餘下的就是南洋水師和廣東水師,先說廣東水師。在1884年張之洞接任兩廣總督時,廣東水師有中小軍艦25艘,還有11艘魚雷艇,可出海作戰實力較強的是“廣甲”、“廣乙”、“廣丙”三艘軍艦,這三艘軍艦中均與北洋水師一同參與了甲午海戰,其中廣乙艦於豐島海戰中遭受重創擱淺自爆沉沒,廣甲艦於黃海海戰中逃離戰場最終擱淺自爆沉沒,廣丙艦於威海衛保衛戰中被日軍俘獲並編入日本海軍。至此,廣東水師的全部主力均在甲午戰爭中損失,戰後的廣東水師只剩下小炮艦20餘艘,大多數為木質或鐵骨木皮,根本不能出洋作戰。
南洋水師雖然在實力上曾經是排在北洋水師之後,位居第二的水師,在中法戰爭之前曾經擁有十幾艘艦艇,其中比較先進的是從德國進口的“南瑞”、“南琛”兩艘巡洋艦,自中法戰爭之後,南洋艦隊失去兩艦,又因意外沉沒一艦,再加之南洋水師經費奇缺發展停滯,到了甲午戰後,南洋水師僅有的幾艘艦艇又大多老化,為數不多的艦船又小又舊,根本無法出洋禦敵。
綜上,《馬關條約》簽訂後,晚清國內的政治環境開始出現變化,無數仁人志士痛定思痛,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救國圖強的鬥爭道路。
洋務運動開始後建立的四支近代化海上艦隊,均在甲午戰後實力銳減,面對日益發展的列強海軍,晚清政府還可以拿什麼與之一戰?
回覆列表
一萬之眾,也打不過武裝到牙齒的一個連隊。沒有武器裝備,沒有工業生產,沒有財源供給,沒有民心士氣,拿什麼和人家打? 拿人頭去撞,人家不和我們撞,人家用槍炮打。大清朝能贏的時候也殺人不手軟,刀刀見血,它既割地又賠款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阿貓啊狗都爭地盤,大清國傷權辱國是由不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