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姚攀

    鴿子不存在繁殖能力強不強,天氣一熱它們就會開始繁殖,每窩兩個蛋分別為一公一母,極少可能出現一窩同樣性別的蛋。專用來吃體型大的話可以考慮肉鴿,肉鴿包括(銀王鴿和白王鴿),肉鴿體型也會大到飛不起來;繁殖能力稍微強的銀王;肉鴿一般身高29-30㎝、雄鴿體重730-840克、雌鴿680-795克、最重可到1000可、尾尖到胸膛24㎝、胸圍12㎝左右是成年鴿的標準體型。22-25日齡的小鴿體重可到500-740克左右。

  • 2 # 美食大本營

    1、蒙丹鴿

    亦稱“蒙珍鴿”,食用鴿的一種。同時也是一種優美的玩賞鴿。由法華人從法國及義大利的野生鴿種培育繁衍而成,有多種不同的變種。

    特徵:

    不善飛翔,喜愛在地面上行走。身形長,背部寬大。從外貌上分,有毛冠型、平頭型、毛腳型、光腳型;按產地分,有法國蒙丹鴿、瑞士蒙丹鴿、義大利蒙丹鴿、印度蒙丹鴿、美國毛冠蒙丹鴿等。該肉鴿不善飛,喜行走,不高棲,又名地鴿。近一兩個世紀以來,在南歐分佈較廣,與當地的原有鴿種雜交,形成明顯的地理差異。

    蒙丹鴿

    生產效能:

    雄鴿體重約1000克,雌鴿體重約900克,年產乳鴿6-8對,4周齡乳鴿體重可達750克。但繁殖能力較其他食用鴿低。

    ①白羽瑞士蒙丹鴿:羽白色,體形較王鴿稍大,成年鴿體重為800-850克。體軀較長,尾羽不上翹,性情溫馴,光鴿上市美觀。上市光鴿3周齡體重可達500-550克。

    ②法國蒙丹鴿:有光腳和毛腳兩個變種,羽色多種,體軀短而渾圓,羽毛豎實,尾羽上翹不明顯。成年鴿重900-1000克,上市光鴿500克以上。

    2、王鴿

    原產美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肉用鴿品種之一,常見有白王鴿、銀王鴿。上海有關科研單位選育出的高產品系棗白羽王鴿,是中國生產效能最好的肉用種鴿之一。

    特徵:

    全身羽毛純白,頭部較圓,前額突出,喙細鼻瘤小,胸寬而圓,尾中長,微翅。

    王鴿

    生產效能:

    成年公鴿體重750-900克,母鴿體重650-750克。年產乳鴿9-10對,育成乳鴿6-8對,4周齡乳鴿平均體重620克。王鴿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較高。

    中國廣東、上海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先後從美國、泰國、澳洲等國引進純種白羽、銀羽和藍羽王鴿。目前純種王鴿在中國已不多,大多為雜種王鴿。

    3、王鴿K種(美國落地王鴿)

    王鴿K種是王鴿的雜交改良品種,羽色眾多,生產效能強,週期短,耐粗飼。成年鴿體重500-750克。乳鴿體型小,4周齡體重500克左右。

    王鴿K種

    4、鸞鴿

    亦叫侖特鴿、侖脫鴿、鸞鴿、侖替鴿、來航鴿、西班牙鴿。侖脫鴿原產於義大利,是肉鴿品系中體型較大,體重最大的一種。

    特徵:

    體軀短而渾圓,站立時從頸到尾呈一直線。該品種的主要特徵是頭上有毛冠。羽色多樣,羽毛以白色和灰色為多,不善於飛翔。

    鸞鴿

    生產效能:

    成年鴿的體重可達為1400~1500克,4周齡乳鴿可達800克。育雛孵化效能良好,年產仔鴿8-10對,胸部稍突出,肌肉豐滿,體型較短,呈方形,抗病力很強。

    鸞鴿肌肉豐滿,性情溫順,體型較短,呈方形,抗病力很強。鸞鴿又是一種食用肉鴿,耐粗飼,肉質細嫩但由於體型大,受精率、孵化率低,作為商品乳鴿生產效益不大,但對肉鴿的主要用作改良肉鴿體型,對育種工作有益。

    5、賀姆鴿(大麻坎鴿)

    原產比利時、英國,美國1920年育成的大賀姆為最佳,王鴿問世前,賀姆鴿是美國肉鴿市場的搶手貨。

    特徵:

    體型較短、頸粗、尾翼短、眼小而深陷。外觀雄偉,站立挺直。繁殖力強,年產乳鴿10對左右。喜叢集,適應性差、抗病力差。羽毛以純紅為名貴,純白、純黃均為上品。就巢性強,受精孵化率高。

    賀姆鴿

    生產效能:

    成年鴿體重可達1000克,4周齡乳鴿體重600克,母鴿體重約650克。缺點是產卵窩數少,每年5-6對。純賀姆鴿體重小於大賀姆,一般800-900克,年產乳鴿7-8對。

    英國純種賀姆鴿,遍及英國和亞洲。香港飼養量也很大,產卵多,每年7-8對,體重略小於大賀姆,為0.8-0.9千克,毛色有黑、灰、紅絳、鐵青等。

    6、歐洲肉鴿

    為當代著名肉用型鴿。江蘇省近年已從法國克里莫公司引進了曾祖代、祖代與父母代的歐洲肉鴿,從而打破了過去美國白王鴿和雜交王一統天下的局面,建立了新的鴿業繁育體系。具體品系計有:

    傳統的米爾蒂斯肉鴿。公鴿體羽全白色,母鴿為花色(或者相反)。雜種以白色為主,有花斑。年產乳鴿15-16只,28日齡重610克,體重均一性為8%。

    歐洲肉鴿

    超高產米瑪斯白肉鴿。體羽白色,體形優美,體重均一性為6%。

    超重型蒂丹肉鴿。體羽花斑色,為適應分割鴿肉產品而開發的新品系。年產乳鴿12-13只,28日齡重700克以上,體重均一性為6%-8%。

    據調查,歐洲肉鴿在中國適應性良好,生產效能良好,銷路較好,價位也較高。

    7、石岐鴿

    廣東省中山縣最早培育成功的肉鴿石岐鴿是中國優良品種。由於大量集中產於廣東省中山縣石岐鎮,故名為石岐鴿。石岐鴿由鸞鴿、卡奴鴿、王鴿與本地鴿經多元雜交育成。

    特徵:

    石岐鴿體型長,形如芭蕉蕾,大小與王鴿相似,毛色多樣,以白色為主,瓦灰、雨點多見,紅絳、花鴿也不少。

    石岐鴿

    生產效能:

    石岐鴿適應性很強,耐粗飼料。就巢、受精、孵化、育雛等生產效能均良好。年產蛋13~15對。成年鴿體重一般700~800克,乳鴿體重600克左右。乳鴿具有皮色好、骨軟、肉嫩、味美等特點。石歧鴿羽色較雜,主要是白色與灰二線為主,雨點也較多,以白色為佳品石岐鴿體型大的雄鴿體重可達0.9千克,母鴿大的可達0.75千克,是中國大型優良肉鴿品種,也是入選中國家禽品種志的唯一肉鴿品種。石岐鴿已遍佈中國各省,佔中國肉鴿生產比例較大。

    8、卡奴鴿

    卡奴鴿又稱赤鴿、加奴鴿、卡倫鴿等,是鴿界所喜愛的名鴿,原產於法國的北部和比利時的南部。19世紀傳入美洲、亞洲各國,是肉用型和觀賞型的兼用鴿。

    特徵:

    卡奴鴿外觀雄壯,胸闊、頸粗,有挺直之姿,短翼矮腳,頭圓嘴尖,尾巴向地面傾斜。體型中等結實,羽毛緊湊,屬中型級食用鴿。

    卡奴鴿

    生產效能:

    成年公鴿體重達700-800克,母鴿達600-700克,上市乳鴿體重可達500克左右。性情溫和,繁殖力強,年產乳鴿8-10對,高產的達12對以上。其就巢效能、育雛效能良好,換羽期間也不停止。生長髮育快,喂料省,喜歡每天飽食一頓,飼養管理方便,故此鴿省工、省料、成本低。羽色有純紅、純白、純黃3種,或三者混合者。其他像黑色、褐色均不合規格,因乳鴿屠體面板呈黑色,不受食用者歡迎。作為肉用品種以白羽卡奴鴿、絳羽卡奴鴿為最佳。

    9、丹麥王鴿

    丹麥用引進美國王鴿與當地鴿雜交而成。羽色有純白、灰、銀等多種。羽色、體型均與美國王鴿相似。頭揚尾翹,呈元寶狀。胸寬、背闊。體重800克左右。

    丹麥王鴿

    10、泰深鴿

    泰深鴿--雌雄自別肉鴿品種。

    特徵:

    中等體型、頭部圓、頸粗壯、背較寬、胸肉厚,公母鴿羽色各不同。公鴿頸部到嗦囊間有4-6釐米的淺紅褐色環,故稱環頸。少部分公鴿的翅膀主翼羽末端或尾羽末端有黑色塊或黑斑,其餘皆為白色;母鴿的羽色似“灰二線”,全身羽色淺灰黑色,頸部羽毛灰黑色較深些,翅膀中間有兩1-1.5釐米的黑色帶,尾尖淺黑色。

    泰深鴿

    生產效能:

    年平均產蛋9-10窩,可育成乳鴿13-14只,平均體重618克,全淨膛430克,部分乳鴿膚色為淺黑色。乳鴿在出殼後3-4天,基本可依毛色辨雌雄,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雌雄自別的肉鴿品系。

  • 3 # 河北閆家妮兒

    不同個鴿子適合與不同養殖方式。。有的可以大規模,有的不行。。

    白羽王鴿

    白羽王鴿是較好的肉用鴿種之一,白羽王鴿具有幾大優點:1、遺傳穩定、體型較大。2、生產效能好。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均高。3、乳鴿生長速度快。4、抗病力強。5、耐粗飼。比較好養吧。

    公斤鴿肉鴿

    是中國著名養鴿專家陳文廣培育的。該品種產於昆明,含有賀姆等鴿血緣,體重1千克左右,故稱公斤鴿,適應性強,抗逆性強,飛行能力強。幼鴿前期生長快,早熟,易肥,省飼料。體型偏長,以瓦灰色居多,亦有其他毛色。

    石岐鴿

    於中國廣東省中山石絞鎮。由王鴿、侖替、蒙丹等品種與本地的雜交種。體形特徵:體長、翼長、尾長,體呈芭蕉蕾,大小與王鴿相似。平頭,鼻長喙尖,眼睛細小。繁殖力強,年產乳鴿7~8對,但其蛋殼較薄,孵化時易破。成年公鴿體重750~800克,母鴿650~700克,4周齡乳鴿可達600克。石岐鴿毛色較多,以白色為佳品。

    還有國外品種的,也比較多。。可以考慮。。

  • 4 # 儀鄉品哥

    對於飛行物體來說,平衡和比重是決定飛行效率的關鍵。雖然取得好成績的鴿子在身長和體重方面各不相同,但就總體而言,絕大多數冠軍鴿的身長和體重都接近一個常數。

    賽鴿的修長體形和短圓體形主要是由胸骨和尾羽的長度決定的。胸骨短的鴿子胸肌也較團實而凸出,爆發力強,拍翅頻率高,飛行速度快,但永續性稍遜,適合較短賽程的比賽;胸骨長的鴿子胸肌相對均勻,飛行時風阻小,更省力,因此耐力佳,正是遠端比賽所要求的素質。尾羽的長短與飛行也有關。從生物學規律看,短尾的種類適合快速飛行,長尾的種類在空中的機動性好。我們對賽鴿速度的要求甚於機動性,所以尾羽太長似乎不合要求,有些精明的鴿主會把參賽鴿過長的尾羽在端部剪去一截,從實際效果看,這樣做有時會取得一些成效。但要注意的是,每種鳥尾羽的長短是與身體的比例相稱的,尾羽有時起到控制前後平衡的作用,把長尾剪短可能會使鳥頭重腳輕。如果你確實以為你的鴿子尾羽過長而要加以修飾的話,要遵循這樣的原則:每根尾羽剪掉的長度不要超過一釐米(指已完全長成的羽毛),並且要在賽前的幾周施行,讓鴿子有重新調整身體重心平衡的時間。單純從生理學角度看,修長體形的賽鴿在遠端比賽中似乎更佔先,但從近年來的賽績看,2000千米的冠軍鴿身長均不是很長,說明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因素在起作用,是今後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羽完全成熟的雄性賽鴿體重為440~500克,雌鴿較輕,為400~480克,在此範圍內均屬正常。一般認為,體重超過此值的賽鴿會加重飛行時的負荷,而過輕的鴿子則拼勁較差。養賽鴿者其實不必過分拘泥於絕對的體重值。經常握鴿的朋友會對鴿子的正常體重有所感覺,賽鴿的輕重要與體形結合起來估量,感覺輕既可能是體力不佳的表現,也可能是身體比重小,適合在空中漂浮的優勢形體;感覺重既可能是多餘的贅肉和脂肪所致,也可能是壯實有力的表現。總之,我們在評估賽鴿的體重時,要從其精神狀態、體形和品系自身的特點來綜合考慮,而不是把鴿子放在秤盤上,計較多了幾克或者少了幾克。對於某羽鴿子的合適體重,很大程度上靠鴿主在手上掂量來估計,每個鴿主可能有自己經驗上的感覺標準,制定絕對的“最佳體重值”是可笑的。

    頭部和頸部

    以往關於賽鴿的頭形好壞的爭議主要集中在是重飛行時的抗風性還是重智力的問題上,其實這兩點都是很重要並且可以互相統一的。

    從對飛行的適應性來看,頭略小些似乎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要求,近年由國外引進的賽鴿頭形大多偏小,好象也證明了這一點。必須澄清的是,競翔活動開展至今,還未精確到頭形的細微差別能夠決定比賽成績的程度,因此育種家不會刻意地去追求賽鴿頭部的大小,各種頭形的差別更多的應該是品系的特徵所致。頭大的鴿子通常較聰明機靈。從表面上看,賽鴿重視的是體力素質的優劣,但智力往往也決定比賽的最終結果,譬如一羽懂得合理利用氣流節省體力,懂得如何規避天敵和陌生人的鴿子,在遠端和超遠端賽中順利歸巢的機率就要比別的鴿子更大。我比較傾向於選擇額面寬闊的鴿子。只要前額與鼻瘤,後腦、下頦與頸部均呈平滑自然的過渡,整個頭頸部呈流線型外觀,對飛行就是有利的。

    有時侯,所謂的頭部大小實際上是相對頸部而言的,頸細的鴿子頭部看起來就較大;頸部較粗,尤其是頸基部粗壯的鴿子,頭部就顯得小。有的“大頭鴿”之所以賽績不佳,其實是頸部細弱無力的緣故,頸不夠強壯或頸羽不豐滿會影響鴿子飛行時的抗風能力。在選鴿時,頸部應給人以強健的感覺。至於頸的長短,那是與體形密切相關的,身體修長的鴿子頸部通常也較長,反之亦然,這是鴿子飛翔時掌控身體平衡的需要,我們不能撇開整體而單純追求頸的粗細長短。

    頭部器官

    喙的功能是進食,兼有呼吸、梳羽和攻防的用途。賽鴿的喙因品系的不同而有長形(如競翔荷麥鴿)、短形(如列日鴿)和鉤形(如紐倫堡鴿)幾種形態,大多數國內鴿民喜歡短喙鴿,實際上可能只是審美觀的問題。不管哪種喙形,都要求前細後粗,左右對稱,上下喙邊緣閉合性好,角質堅硬,表面不粗糙,嘴角口裂大。每種喙形(畸形例外)都出過好鴿,因此只要不妨礙賽鴿正常生活的喙均可取。

    鴿鼻卻很有講究。現代優秀賽鴿的鼻瘤都具有長、窄、薄、緊的共同特點,這樣的鴿鼻結構便於氣體交換,對提高飛行效率是有利的。高而大的鴿鼻看起來比較性感,但卻會遮擋正面的視野。理想的鼻形應該是上部不過分隆起,與額頭呈平滑過渡,兩側如罩殼般包向嘴下角,也就是說,鼻腔要大,但不要聳起。健康成鴿的鼻瘤通常是白色且乾燥的,鼻瘤潮溼常是患病的症狀,至於成熟的鴿子鼻子仍有部分白得不徹底,被稱為“斷鼻”。那樣的鴿子被認為是不適宜參加比賽的。中國古代的養鴿者會在幼鴿的鼻孔處作切口,據說更利於通氣,其實鳥類的呼吸並不仰賴鼻孔的大小,這樣的手術除了給鴿子造成痛苦,增加受細菌感染的可能外,對比賽成績的提高沒有實際意義。

    鴿眼是賽鴿最吸引人的部位,在選鴿時我們往往先注意到它們的眼神。優秀賽鴿的眼睛應該是乾淨明亮,眼沙(虹膜)色彩潔淨純正;瞳孔圓整或略偏向前下方,收縮擴張反應快;眼球偏大,轉動靈活。好鴿的眼睛偏向頭的後上方,位於口裂的延長線上。眼圈的大小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但都要求緊包眼球,質感乾燥細膩。好鴿的眼中應能觀察到自信、機警和略帶凶相的神情。以往的養鴿者非常注重觀察鑑別賽鴿的眼沙(虹膜)形態,認為其形態與賽鴿本身的素質有關,後面將以單獨的小節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經驗老到的養鴿者在選鴿時還會掰開鴿嘴看它的喉腔(俗稱喉門)氣管口開張的程度。凡喉腔過於狹窄的,形狀不規整的均不是遠端鴿的上佳之選,這也是基於氣體交換效率方面的考慮。

    軀幹和骨骼

    鴿子常呈挺胸的站姿,因而看起來胸部特別豐滿發達。胸是負責拍翅的胸大肌的所在,胸越發達,拍翅的力量越大,但在飛行中的迎面阻力也越大;胸較狹窄的鴿子線條優美,飛行風阻小,據稱適應遠端飛翔。但實際情況可能要複雜得多,譬如著名的李梅齡鴿就有特別厚實的胸部,它卻是很好的遠端鴿。所以現在的許多鴿迷都偏愛胸形粗壯的賽鴿,這是有道理的,發達胸肌拍翅時產生的力量能夠抵消額外的迎面阻力,而且,大胸的賽鴿身體重心更穩定,有人認為反而能增強抗風性。只要與整個身體協調,胸大些至少是無害的。

    選擇寬肩的鴿子是不會錯的。那意味著翅根的筋腱強而有力,翅膀更有彈性。收翅時,健壯賽鴿的翅膀從正面看與前胸結合成渾圓的球形。

    好鴿的腹部是收緊的。產卵期的母鴿腹部鬆弛是出於生理需要,除此之外,只有精力不濟的鴿子腹部才會鬆垮疲軟。

    象別的鳥一樣,鴿子的腰背部骨骼癒合成整體(薦骨)。因此賽鴿的腰背部總是平坦光滑的固定形態,沒有太大的變化,只要椎骨不側彎畸形便屬正常。

    賽鴿的骨骼因適應飛翔需要而進化得簡潔且柔韌。最早的養鴿專著《鴿經》中對鴿子的骨相有所講究,以現在的眼光看依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摸骨至今仍是選鴿時鑑別其素質的一種手段。與素質相關的骨骼主要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種非謂語動詞都可做表語和定語,如何輕鬆區分它們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