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庭州行者
-
2 # 沂藍書院趙月光
宋朝落第舉子叛逃西夏併成為中原大患的是張元和吳昊。他們是宋仁宗時期陝西的舉子,通過了禮部的省試,但在殿試的時候被刷下來,因此投奔了西夏李元昊,張元最終官居國相。
1,張元吳昊早期經歷張元和吳昊不是本名,張元的原名是張源,吳昊原名是吳久俠。他們叛逃到西夏,為了引起李元昊的注意,故意把李元昊的名字拆開,各自放在自己的名字裡。他們倆的新名合起來就是元昊。
張元吳昊都是陝西永興軍路華州華陰人,兩人是同鄉好友。
北宋時期,陝西人靠近西夏、吐蕃,多尚武精神。張元吳昊,年輕時性任俠。
曾經有一條大蛇,數丈長,喝水時就到一個大橋下面的大石頭上喝水,人們都不敢過橋。張元扛了一塊大石頭上橋,等蛇出來喝水時,就一石頭砸中了大蛇的腦袋,大蛇扭來扭去掙扎,最後死去,血流數里。
張元吳昊和姚嗣宗因為屢次進士不中,就相約一起在陝西遊歷山川,對當地的地理形勢瞭解透徹。
這三個人也有武功,經常在月夜,吹著鐵笛,遊歷山林,連山賊聽了都害怕。
張元吳昊僱人拉了一塊大石板,刻著他們的詩句,二人跟在後面吟詩大哭,希望進見一位北宋邊帥,當一名幕僚。結果邊帥不待見他們。
後來,張元吳昊投降了西夏。韓琦慧眼識才,舉薦了姚嗣宗,姚嗣宗官至知州。
2,張元吳昊為什麼投靠西夏和黃巢造反的理由類似。張元和吳昊都自視甚高,但宋朝早期的科舉制度多有漏洞,導致他們被殿試刷了下來。後來張元被縣令撻笞侮辱,也不被北宋邊將重用,最後投靠了求賢若渴的李元昊。
3,張元是好水川、定川砦之戰的謀士張元和吳昊都是李元昊的謀士,張元最終做到了國相。
張元給李元昊定下了總路線:聯合遼國,西夏佔領陝北和關中,奪取長安,遼國奪取河東和河北,兩國夾擊北宋。
張元還派刺客去刺殺北宋在陝西的統帥韓琦。
張元熟悉陝北的地形,好水川、定川砦之戰,都是張元謀劃,使北宋前後損失了十萬大軍。
4,張元的才華因為張元是漢奸,西夏的文獻資料又被後來的成吉思汗毀掉,所以歷史上他流傳下來的詩文很少,但他的《詠雪》可以跟黃巢的《菊花》相提並論:
五丁仗劍決雲霓,直上天河下帝畿。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老毛同志在1935年寫的《念奴嬌 崑崙》“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就是化用張元的《詠雪》。
此時,老毛同志剛經過長征到達陝北,而張元輔佐的李元昊正是在陝北與北宋激戰過,應該是有感而發吧。
5,張元之死李元昊雖然在好水川、定川砦等地三次大敗北宋,但西夏畢竟是個小國,經不起北宋的長期折騰。另外西夏東北部更強大的遼國對西夏也虎視眈眈。
李元昊見好就收,對宋稱臣,接受北宋的歲幣,於1043年底與北宋簽訂和議。
張元看到自己規劃的南下佔領長安、聯合遼國滅亡北宋的夢想破滅,感到內心抑鬱,最終身染重病,背疽(長期臥病在床引發褥瘡)而死。
6,北宋的補救措施張元吳昊叛逃西夏,給北宋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刺激了北宋君臣。
北宋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下詔書,對於禮部錄取的舉人,在殿試時不再淘汰,只是改變位次,對排名末位的賜同進士出身。(清朝的曾國藩就是賜同進士出身)
此後,北宋很少有落第舉人投降外族的了,即使有也不太出名。
但擴大進士名額又帶來另一個惡果,進士名額幾乎擴大了一倍,冗官現象越來越嚴重,成了北宋的一項沉重的財政負擔。
這又引發了王安石變法。
-
3 # 文史磚家
科舉制在宋朝迎來真正的興盛期,大量貧寒子弟透過考試入仕,甚至封侯拜相,堪稱人生贏家。然而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由於錄取名額有限,在考試中被淘汰者極多。在這些科場的失意人中,有兩人因屢試不中,最終竟憤而投靠西夏,並幫助敵國屢屢入侵中原,堪稱宋朝的心腹大患。這兩個人,便是張元、吳昊。
張元本姓張,名不詳,原是北宋永興路華陰縣人,年輕時好讀書、喜任俠,常以意氣風流自詡,與吳姓同學關係極好。張、吳二人自詡有廊廟之才,然而在科場上卻連番名落孫山,連出仕的資格都沒有,在蹉跎多年、傷心絕望之餘,最終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投靠西夏王李元昊。
張、吳潛入西夏後,為迅速引起轟動效應,便藉助李元昊的名諱,分別改名為張元、吳昊,並在酒店的牆壁上提下“張元、吳昊來飲此樓”等字,故意等待官差的抓捕。李元昊見到二人後,便憤怒地質問他們為何不避諱,張元、吳昊卻說:“大王連自己姓什麼都不在意,又何必在乎名字呢?”(李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後接受唐、宋皇帝所賜的國姓)。
既入國,二人自念不出奇無以動聽,各更其名,相與詣酒肆,劇飲終日,引筆書壁曰“張元、吳昊飲此”。邏者執之,元昊責以入國問諱義,二人大言曰:“姓尚未理會,乃理會名耶?”...聞言竦然,異而釋之,日尊寵用事。見《西夏書事·卷十四》。
李元昊欣賞張元、吳昊的勇氣,便與之交談,在發現兩人是大才後,便提拔他們做官。張元、吳昊感激於李元昊的知遇之恩,便竭盡全力地輔佐他跟宋朝交戰,所建功勳極多,尤以張元為甚(此後,吳昊的事蹟不見於史書中)。不久(1038年),李元昊稱帝(更名為嵬名曩宵),並拜張元為中書令(宰相)。
曩宵稱帝的訊息傳至宋朝,宋仁宗勃然大怒,為懲罰他的僭越之舉,便下詔削除其官爵、停止互市,並在邊境屯駐重兵,由此導致雙方矛盾愈趨激化。曩宵為破解困局,便在張元的建議下,率主力入侵宋朝的涇原路,並在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西北)設伏圍殲萬餘名宋兵,令宋廷無比震驚,時在1041年。
好水川之戰後,在張元的極力主張下,曩宵派兵進犯渭州,並伺機攻取長安。然而夏軍深入渭州後,卻遭到宋朝原州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幾乎全軍覆滅。戰事的失利讓曩宵無比震驚,加上宋朝實行的封鎖政策又讓西夏經濟凋敝,無奈之下,只好跟宋朝進行議和。但對於此,張元卻持強烈反對意見,由此漸被曩宵疏遠。
1044年,宋朝與西夏達成“慶曆和議”,規定曩宵取消帝號並向宋朝稱臣、奉正朔,由宋朝冊封其為“夏國主”(實際上在國內仍自稱皇帝)。作為交換條件,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7萬兩、絹15萬匹、茶3萬斤,並在邊境設立榷場,恢復雙邊貿易。和議達成後,兩國間的戰爭正式結束,進入相對和平的局面。
和議的達成對宋朝、西夏來講均是好事,但對於野心家張元來講,卻意味著夢想的破滅。因為在他心中,一直還期望曩宵能攻取中原,做全中國的皇帝,而他也可藉此名垂青史。如今,這一切全成夢幻泡影。就在和議達成的同年,張元鬱鬱而終,臨終前整日對著天空喃喃自語,跡類瘋癲。
元至夏不二年,官至太師、中書令。國有徵伐,輒參機密。常勸元昊取陝右地,據關輔形勝,東向而爭,更結契丹兵,時窺河北,使中國一身二疾,勢難支矣。既元昊議和,爭之不聽,及與契丹構兵,知所志不就,終日對天咄咄,未幾,疽發背死。見《西夏書事·卷十七》。
張元、吳昊因為屢試不第,竟然叛宋降夏,禍害中原多年,令宋朝君臣憤怒、震撼之餘,也不得不從其中汲取教訓。等到嘉佑二年(1057年),宋朝在科舉制度上做出重大改革,規定在殿試中不再採取“末位淘汰制”,即使成績極差者,也授予“同進士出身”,以儘量避免再出現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受惠極大。
舊制,殿試皆有黜落,臨時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經省試取中而擯棄於殿試者,自張元以積忿降元昊,為中國患,朝廷始囚其家屬,未幾復縱之。於是群臣建議,歸咎於殿試。嘉佑二年,詔進士與殿試者皆不黜落。是一畔逆之士子,為天下後世士子無窮之利也。見《燕翼詒謀錄·卷五》。
-
4 # 史海悠遊閭春暉
在西夏史上,身居高位、且影響過西夏國策的漢族官員有多位,如張浦、任得敬等,但所謂“舉子叛逃併成中原大患”者,非張元莫屬。
在前面一些答案中說張元原名不可考,實則有據可查。在李燾《長編》和周春《西夏書》中,都有明確記載:“張元初名源,字雷復”。張元本為宋永興軍華州華陰縣人,性情豪放,常“以俠自居”,與吳昊、姚嗣宗交好,但不幸的是,他們三人在科舉考場上卻一再碰壁,終於心積怨氣,在張元《鸚鵡詩》中暴露無遺:“好著金籠收拾取,莫教飛去別人家”。
當元昊崛起,西北軍事驟然吃緊時,張元等三人決定投筆從戎,前往西北軍前效力、以博取功名。不想宋軍邊帥雖然接見了他們,卻不認可其才,不欲任用。張元、吳昊大怒,一氣之下,才叛投西夏,而姚嗣宗卻最終留在宋軍裡,做了幕僚。
張元、吳昊在政治、軍事上的才華,被正求賢若渴的元昊看中,破格加以重用。而二人也頗感知遇之恩,殫精竭慮予以報答。張元自1037年投夏,到1044年冬去世,前後八年間,西夏的對外大政方針多出其手,《西夏書事》中稱“夏人以為謀主,凡立國規模,入寇方略,多張、吳二人導之”。
宋夏戰爭爆發後,無論是1040年的三川口之戰、1041年的好水川之戰;還是1042年的定川寨之戰,張元都居中策劃、設謀其間,尤其在好水川戰役結束後,張元以西夏國太師、尚書令的身份,在界上寺的牆壁上題詩云: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攆,尤自說兵機。
其志得意滿之豪情,和對宋軍統帥的蔑視,躍然詩句之中。
張元替元昊設定的國策大計,始終是結合契丹,對宋攻伐,先取隴右、關中制勝之地,再東向進窺河朔,割裂宋朝河北之地。
然而,由於西夏本身的國力不足,加之內部權貴們爭權奪利、相互掣肘,元昊在取得定川寨戰役勝利後,並沒有聽從張元的意見,南下席捲關中,而是遣使與宋議和,張元對此大為不滿,之後,元昊又再次違背其意,與契丹關係緊張、戰爭烏雲頓起,這意味著張元一力策劃的國策徹底破產。攻。公元1044年10月元昊起傾國精銳與遼興宗的討伐大軍會戰於河曲,張元已因憤愧病倒沒有隨軍參戰,儘管西夏最終贏得慘勝,而張元已於當年底病逝,沒有看到其後西夏政權的演變歷程。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此人名叫張元,是北宋陝西華陰縣人。
張元是個才華橫溢的讀書人,據史書記載,他“以俠自任”“負氣倜儻、有縱橫才”。因此他自視頗高,志向很大,曾寫出:“七星仗劍攪天池,倒卷銀河下帝畿。戰退玉龍三百萬,斷鱗殘甲滿天飛。”這樣的豪言壯志。
然而,世事常不遂人願,儘管張元才氣沖天,但不知為何,他每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在殿試時遭到淘汰。
(張元劇照)
說到這裡,就要講一下宋朝的科舉考試。早在隋朝就已經透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歷經唐朝再到宋朝,幾經改革,制度得以更完善。
當時科舉考試是三年一個週期,每三年舉行一次大考。
科舉考試分為三大步: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通過後能成為舉人;會試通過後能成為進士;殿試通過後便是進士及第。當然能走到殿試這一步已屬不易,但由於實行末尾淘汰制,被刷下來的稱為黜落。而這些黜落的考生,前面考的也就全部作廢,只能從頭再來。
張元逢考必到,在考場上揮汗如雨,披荊斬棘。每次好不容易到了殿試的環節,卻總是考得名次靠後,落得個黜落的命運。
張元常常感嘆懷才不遇,內心極為悲憤。行為上更是放浪形骸,常常醉酒後便在山路上一邊疾走,一邊發出極為尖厲的嘯叫,聽起來極為瘮人。
落魄人有落魄朋友,張元也有個命運相同的考場朋友,名叫吳昊。張元和吳昊在一起總是對大宋有吐不完的槽,說不完的恨。
有一次,張元對吳昊說,既然大宋不給咱們施展才華的機會,西夏國主李元昊才建國不久,正與大宋作對,咱們何不投奔他而去?
(李元昊)
想要投靠李元昊,但沒有熟人介紹,顯然是很難成功的。不過張元一向是個驚世駭俗的人,他帶著吳昊在西夏的一家酒館裡終日飲酒,還在牆上很醒目地寫上“張元吳昊到此一遊”。
西夏巡視的官兵看到後,認為這是犯了李元昊的避諱,於是將張元二人抓捕入監,並報告了李元昊。
李元昊大為驚奇,經過親自審問,知道張元二人是有才之人,於是不但沒有追究犯諱的重罪,還委以重任。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張元的工作得到了李元昊的認可,於是被升為中書令。
公元1041年,李元昊率軍與宋軍對戰好水川。
張元作為軍師,隨軍出戰。他想到昔日科舉考試總是落敗,心裡憤恨不已,於是為李元昊制定了奇謀巧計,很快就打得宋軍節節敗退。
此戰西夏軍大勝而歸,而宋軍折兵數萬餘人,成為宋朝建立以來傷亡最重最慘痛的一次戰爭。
張元眼看滿地宋軍屍骸,心裡大呼痛快,便在戰場旁的界上寺外題詩一首:“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其得意之情躍然詩中。如此他還不覺快意,於是又在後面署名的時候,寫了一大堆官銜:太師、尚書令……張元大駕到此。
(好水川戰役)
由於獻計有功,張元又被升為國相,李元昊對他更是器重至極。
張元一心想滅掉宋朝,於是極力勸說李元昊乘勝追擊。先奪得陝西,再入主中原。並建議李元昊聯合契丹,共同對戰宋朝。
起先,李元昊也雄心大振,認為張元之計可為,於是聽從張元計劃,率兵攻打渭州。不曾想宋軍在范仲淹的指揮下,不僅防守森嚴,還打得西夏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樣一來,西夏內部的貴族們,認為李元昊頻頻征戰,損耗了西夏太多國力。他們心中不滿,於是不斷地發生叛亂。
李元昊眼見國家將亂,為了自保,決定和宋朝議和。
張元心有不甘,多次勸阻李元昊和宋朝議和,但無濟於事。
李元昊歸順宋朝後,為了擺脫契丹的控制,在賀蘭山向契丹發起了攻擊。
在攻打契丹之前,張元極力勸說,希望李元昊繼續能與契丹結為盟友,對抗宋朝。
不過,李元昊是個極有政治眼光的人,他沒有聽從張元的建議,而是親率西夏騎兵,誘敵深入,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最終和契丹、北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張元深知自己在西夏已無用處,想要滅掉北宋的願望更不可能實現,於是在鬱鬱寡歡中,不久便去世了。
張元雖然去世了,但因為他的緣故,讓北宋朝廷反思起來。為了不再發生由於殿試黜落的考生投靠敵國這樣一種極端的現象,經過一再商議,最終取消了黜落制度。並且對那些參加了殿試,卻沒有考好的考生,也會授予官職,安排到基層去工作。
(參考史料:《西夏書事》《宋史》)
回覆列表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這首詩中,出現了兩個宋朝重要人物的名字,夏竦和韓琦。夏竦此人的其他功績不必說,單說此人在被認命為宣徽南院使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防備西夏時,其麾下均是猛人,強如范仲淹都是夏竦之下屬,並且很服他。
韓琦,自不必說,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老,在軍事和政治方面均有著不凡的成就。
按理講,這兩個能力不俗之人搭班鎮守北宋西北邊陲,應該是萬無一失。然而,這兩個人中之傑,卻被一個落第秀才在好水川狠狠羞辱了一頓,而這位秀才在戰勝此二人後,可謂意氣風發,寫下上述的詩句。
此人便是張元。
張元,本是宋人,準確來講,是個宋朝讀書人。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大多都有一個當官夢,而實現這個夢想的途徑,便是透過科舉考試。然而,這位張書生雖然自命不凡,但是現實一次次讓他失去希望——屢試不中。
恰在此時,西北李元昊公開反宋,張元看到了機會,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於是乎,張元投奔了李元昊。李元昊為了能夠與宋朝抗衡,急需學習宋朝的先進制度和其他方面,張元便為李元昊帶來了這些。
在張元吳昊(另一位與張元經歷相似者)的努力下,西夏的實力大為增長。在好水川之戰中,西夏運用謀略,斬殺宋軍一萬餘人。這是西夏真正崛起為獨立政權的開端,也是宋夏全面戰爭的開端。
正史中對張元的記載並不多,但根據已有史料記載,此人的結局並不是很好。最後鬱鬱而終。
張元的所作所為,讓宋朝領略了落第秀才的可怕之處,為了防止再出現這種不第之人投降帝國然後回來報復的情況發生,宋朝政府在此事後不久即給不第書生提供了相當不錯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