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非常有可能讀過。

    大多數人以為,《出師表》是諸葛亮主動教育劉禪的。但事實上,《出師表》是一部“答表”,是迴應建興5年3月時劉禪下的一份詔書。

    古代的章、奏、表、議並不都是保密的。除了某些實在特殊的密奏以外,像《出師表》這種陳情說理的表章,不僅不保密,而且可能還要對外宣傳一番。

    古代這些奏摺、表章,通常會有三個下場。

    關於普通工作的,皇帝看完就銷燬了。

    關於具體資料的,皇帝讀完以後,要將奏摺交給相關部門留檔,以備日後查詢或是記載在史書裡。秦漢設“太史令”,魏晉以後設“著作郎”,專管這些事。

    關於陳情說理的,皇帝御覽之後,一般還得加幾個字的“讀後感”,再發還給原作者。事實上,《出師表》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是被記載在《諸葛亮集》裡的。

    很多人以為劉禪真的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苦情上陳《出師表》,劉禪讀了以後竟然沒什麼反應。

    大多數人以為,《出師表》是諸葛亮主動教育劉禪的。但事實上,《出師表》是一部“答表”,是迴應建興5年3月時劉禪下的一份詔書。詔書最後說,“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諸葛亮算是體會到了詔書的中心思想,平定南蠻以後,用《出師表》迴應劉禪。

    劉禪那一套長篇大論,也不比《出師表》短。君臣文章往來,最後連詔書帶《出師表》都賜給了諸葛亮,因為這是一份殊榮,必須要好好儲存起來,拿來當傳家寶,並且後來也確實全部收錄進了《諸葛亮集》裡。

    正因有這樣的特殊意義,所以,連劉禪的詔書帶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僅不保密,還要對外宣傳。當然了,打的旗號主要是宣傳劉禪的詔書,以示天子賢德仁聖,諸葛亮的勞苦功高反而成了順帶展示的。

    這是一份非常好的宣傳材料,宣傳蜀漢君主聖明、丞相賢良,不僅對本華人民是一種激勵,讓其他國家的人知道,還可能因此吸引來寶貴的人口呢。這就跟現在釋出的某某“精神”一樣,整個是一份供官民人等學習的檔案。只是不知當時蜀漢的官民是否舉著拳頭高喊“向皇上學習!像丞相學習!”罷了。

    可以說,如果魏國看不到這份宣傳材料,蜀漢非常樂意給他們送幾份過去,自然不會瞞著司馬懿了。

    也因此,司馬懿若不是個小心眼兒的話,肯定是會讀到《出師表》的。

    只是礙於立場,司馬懿無法做出任何評價就是了。

    其實我現在真的覺得《三國演義》雖好,但是過於顛倒是非、扭曲歷史真相了。這種負面影響已經逐漸超出《演義》本身的文學價值了。

  • 2 # 深度文字剖析

    為什麼?我們來分析一下。

    要先看鋪墊:諸葛亮派人羞辱司馬懿,魏軍群情激憤。送女裝後,魏軍更是幾近爆發。 所以司馬懿必須要做一些動作。一種是出兵,那就中了諸葛亮的算計,諸葛亮以逸待勞,司馬懿倉促出兵,沒有勝算。另一種就是唾面自乾,你送我女裝,老子穿給你看。,我不僅穿,我還跳舞!

    呵呵。。。

    魏軍看到主將堅決不戰也就罷了,竟至於此,似乎不是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閉城不戰只是出自於恐懼,而是出自於強大的意志,對他們而言這是陌生的情緒,一時解讀不來,白話文就是“一時之間懵逼了。”

    再反觀魏軍,主將無恥,他們會憤怒,主將無恥到這種地步,他們只能絕望,因為他們發現羞恥心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他們再怎麼激將,貌似也無法超過司馬懿的決心。 所以激憤被絕望取代,一意出兵的情緒反倒就有所緩解。

    司馬懿作為主帥,走到這一步很痛苦,畢竟一個人的臉皮厚但起碼要臉,尤其還是主帥在下屬面前。但他知道孔明也有孔明的痛苦,否則不至於出此下策,送女裝此計雖然使魏軍將帥離心,卻也暴露了蜀軍的弱點:急於出戰。於是他決定帶孔明迴歸到帶給他痛苦的源頭:出師表。

    司馬懿一定會在《出師表》上做文章!

    司馬懿是誰?鷹眼狼顧的人!不僅老謀深算,還善於隱忍。

    《出師表》一文,傾注了諸葛亮一生的情感與抱負。他有這麼多想做的事,想報答的人,但他做不到,因為我,司馬懿寧可唾面自乾到極致,也不出面相戰。

    所以司馬懿會看《出師表》,不僅會看,還會在諸葛亮面前大聲朗讀,穿女裝與讀《出師表》,就是把這兩種極致的情感反差同時擺在諸葛亮的眼上。諸葛亮所想要的一切追求,第一步就是魏軍出戰,蜀軍才會有第二步的進展。然而司馬懿竟然極端到這種地步,讓魏軍自己絕望的同時,也讓諸葛亮感到絕望。在諸葛亮面前讀《出師表》,就是讓諸葛亮知道,他心中還有那麼多的發願與志向,做不到了。

    當然,司馬懿此舉只是表態而已,正常情況下,諸葛亮也不會為此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但病體如風中殘燭,他騙得過別人騙不過自己,才使他的絕望感極大化,於是負面情緒瞬間爆發。

    讀《出師表》取到了連司馬懿都意想不到的成果, 所以要說諸葛亮是被司馬懿氣暈的,都是沒有看懂戲。當然很多人也不想看懂,他們只想噴而已。簡單而言,司馬懿根本不清楚諸葛的病情,他是要用最示弱的作為,來顯示最強大的聲音,以表態自己絕不出戰的意志。諸葛亮也不是被司馬懿讀《出師表》而氣暈,是看清了司馬懿的決心之後,因為自己病體無法承擔復興漢朝的宏願,絕望蔓延,病體不支而暈。

    當然,司馬懿是帶領魏軍在渭水河邊朗誦起了《出師表》的。他吟誦時表情嚴肅、氣勢逼人。吟誦後,他向對岸的諸葛亮深鞠一躬,這一彎腰,是對河對岸這位對手、知音、師長的誠摯敬意。他身後的魏軍將士在朗誦時同樣神情莊重,司馬師甚至忍不住落淚。

    古人讚頌《出師表》“鬼神泣壯烈”,如此能感動鬼神的忠義,足以超越陣營、國家的限制,感染到魏國的將士們。所以面對敵軍將領時,魏軍將士的眼中沒有諷刺、挑釁,反而是肅穆、莊重,想必他們也對《出師表》中的拳拳愛國心肅然起敬。

    司馬懿讀《出師表》,還要表達另一種感情:是司馬懿告訴諸葛亮,你有一份報效劉備的忠貞,我司馬懿也有為了報答曹家,為了大魏也是可以受此奇恥大辱的,世間除了你諸葛亮可以死而後已,我司馬懿為了大局,為了報答我的先帝,也是可以吞下常人不能吞下的苦果。在這裡,司馬懿的高度和諸葛亮是並列的,這篇出師表,司馬懿為自己而讀。

    所以綜上,司馬懿是看過和讀過《出師表》的。

  • 3 # 明明的意思

    讀過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且從文章內容來看,前出師表也有可能是偽作。

    這是因為諸葛亮一次北伐是極其秘密的行動,所以提前一年就以漢中屯田的名義離開了成都。他不可能在離開的時候就上表,這樣根本無法保密。但如果說是在漢中上表,又和文章內容有衝突。

  • 4 # 邏輯文史游

    題主大概是看了吳秀波的表演才提出這個問題的吧,先亮答案,車邏輯認為司馬懿如果夠八卦的話,那麼他或許可能也偷看過出師表。

    我想現在大多數朋友們也能夠完整的背誦《出師表》,一方面因為這是必備的課文(手動滑稽),另一方面我們也是被諸葛亮的忠賢之心所感染,因此久久不能忘懷。而《出師表》大致的寫作背景是諸葛亮要北伐了,臨行前給劉禪寫下了這封半公文半家書性質的檔案,這份檔案最早記載於《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最開始並不叫《出師表》,而是以上疏曰開頭,繼而表明了孔明的心跡:

    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那麼如果蜀國的保密機制OK的話,那麼檔案的內容是絕對不會傳到司馬懿耳中的,就算朝中的黃皓或者李嚴等人與諸葛亮理念不合,他們也犯不著把這種“無關緊要”的家書送到魏國吧。所以仲達唯一想讀《出師表》的機會就全壓在安插在蜀國的奸細身上了。

    無論是哪個戰爭時期,情報都是交戰雙方必須要把控的物件,一般而言細作主要會在軍情、糧草、兵力等重要資訊上下功夫,而君臣之間的來往書信是次要獲取的任務。那麼假設諸葛亮的這篇公文恰好被複刻到了司馬懿,我想老狐狸仲達也不會把它當回事,畢竟文中的內容都是些勸勉和人員呼叫之詞,於魏國來講並無多大的資訊量。

    所以在極端的情況下,司馬懿還是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最後我們分析一下劇中司馬懿背文章那段,冢虎和臥龍算是棋逢對手,因此二人免不了互撕,前有孔明給仲達送女裝辱其人格,接著仲達就穿女裝全軍被《出師表》把孔明氣的暈了過去。我想司馬懿想對孔明說及時你再有才華,你遇不到一個明主那一切都是白搭,你就慢慢的勞累過度吧,漢室的復興你是看不到了!

    所以諸葛亮確實也沒機會看到漢室復興了…

  • 5 # 南門太守

    司馬懿不可能看到諸葛亮的《出師表》,大概在他有生之年也沒有機會看到,他能看到的是諸葛亮此後不久寫的另一份份量更足的文章。

    《出師表》是絕密檔案

    蜀漢建興五年(227年)初,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於是上表後主劉禪,決定出兵,諸葛亮所上的這份奏表就是《出師表》,又稱《前出師表》。

    也就是說,《出師表》的性質是奏疏,是主持國政的丞相上給皇帝的,普通大臣的奏疏尚且是內部材料,一般都需要保密,更何況是諸葛亮所上。

    從《出師表》的內容看,更得保密了。在《出師表》中,諸葛亮首先闡述了北伐的動機和意義,他提出北伐是先帝的遺志,是先帝未竟的事業,作為繼承者和後來者必須堅決完成,蜀漢上下,無論文臣武將大家也有這個決心和意志,這些倒不用專門去保密。

    但緊接著,諸葛亮對自己離開成都以後的事進行了重要安排,別向後主推薦了幾個人,包括政務方面的郭攸之、費禕、董允,軍務方面的向寵,諸葛亮告訴後主遇到問題可以多向他們徵詢意見,這就涉密了,而且密級很高,不要說是敵人,就是蜀漢內部估計也只能“傳達到省軍級”。

    還有,在《出師表》裡諸葛亮請後主親賢遠佞,他說郭攸之、費禕以及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等人都堅貞可靠,是可以信賴的人,這些話更不能傳出去,否則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用以攻擊說蜀漢內部不和。

    總之,諸葛亮寫《出師表》,其讀者限定在了極小範圍內,主要是寫給後主看的,掌管機要文書的人可能也會看到,其他人估計就看不到原件了,負責留守後方的蔣琬等人能不能看到都成問題,司馬懿如何能看到呢?

    司馬懿、司馬師死後,司馬昭派兵平定了蜀漢,也許那時候《出師表》才會隨蜀漢重要檔案一起運往洛陽吧。

    司馬懿能看到的是《為后帝伐魏詔》

    上完《出師表》,建興五年(227年)3月諸葛亮率蜀漢主力到達漢中,諸葛亮在這裡以後主的名義釋出了伐魏詔書,即《為后帝伐魏詔》。

    這份詔書其實就是一篇檄文,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檄文之一,是公開發布的,目的就是讓對手知道,所以司馬懿能看到,儘管他那時並在不西線戰場,而遠在南陽宛縣,但這是重大事件,司馬懿想必也會讓人找來讀上一讀。

    在諸葛亮替後主所擬的這份詔書裡,除了聲討敵人、發動百姓外,還透露了許多重要資訊,比如此次出征帶來了多少人馬,這篇詔令中明確指出是20萬人,當然這是誇大的,目的震懾對手。

    這篇詔令還透露孫權將配合蜀漢的此次行動,並且說“涼州諸國”也派兵相助,很具體地說有20多個部落首領參戰,詔令最後說:

    對於能拋棄邪惡、歸順正義的,按照我朝法度都將給予不同品位的封賞,曹魏宗族或旁系中有辯明利害、認清順逆形勢來投降的,都可以得到寬恕並授予官職。如果迷沉不返,繼續助紂為虐,將戮其妻室,永不寬赦!

    諸葛亮不會讓對手看到《出師表》,這份威力十足的伐魏詔才是他專門寫給對手看的。

  • 6 # 陶短房

    我們先要分清您說的究竟是《前出師表》還是《後出師表》

    《前出師表》是蜀漢滅亡後北上任職於曹魏、後轉仕西晉的蜀漢遺臣陳壽編纂的《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首先收錄了這篇文章,《三國志》是私人著述,成書時間不可考,但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二月一日,陳壽向晉武帝司馬炎彙報奉命編纂《諸葛亮集》完成,並在表章中列出篇目二十四的題目,這部書已失傳,清代學者張澎重編《諸葛亮集》時分析認為,陳壽的“篇目二十四”是總目,每個題目下包括同類別的多篇文章,並認為《出師表》應該在第四“北出”中,但已無法核實。

    不論《前出師表》是否在《諸葛亮集》中有收錄,陳壽作為蜀漢遺臣、蜀漢著名史學家和朝臣譙周的弟子,敢把這篇文章寫入諸葛亮本人傳記中,必有確鑿考據,這篇文章當是諸葛亮本人所作無疑。但陳壽是蜀漢滅亡(公元263年)入魏,司馬懿則在公元251年就已去世。表文是大臣寫給皇帝的工作請示、彙報,有一定保密性,除非已解密並被廣泛傳抄,否則很難像文學作品那樣廣泛流傳,蜀漢和曹魏是敵國,蜀道絕險且當時還沒發明印刷術,因此司馬懿生前讀過《前出師表》的機率很小。

    《後出師表》根據裴松之注引東吳官員張儼《默記》流傳至今,陳壽寫諸葛亮傳時沒提到,《諸葛亮集》中有沒有則不可考,因為文章風格迥異且提及部分人物的事蹟和已知史實出入很大,《後出師表》是否諸葛亮本人所寫古今一直有很大爭議。如果假定此篇確係諸葛亮所寫,並因為蜀漢和東吳的盟友關係,經使臣傳抄流入東吳,並被張儼寫入書中,則有一定可能流入北方。但張儼死於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他出使北方也在這一年稍早,此時不但司馬懿,連他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死了(張儼出使的目的就是代表東吳弔唁司馬昭),如果《後出師表》是這一年被他帶入北方,那麼司馬懿是沒機會讀到的。當然,曹魏和東吳敵對情緒遠不如蜀漢和曹魏間,彼此斷續有使節往來,如果張儼較早寫成《默記》,被往來南北者傳抄到北方,並被司馬懿讀到的機率還是有的,前提是《默記》的撰寫完成和被傳抄到北方,都必須在251年司馬懿去世之前。《默記》如今只留下卷數和篇名,無法考證到底是哪一年寫出來的。

    概括說,《前出師表》幾乎不可能被司馬懿讀到(即便曹魏間諜系統發達也未必可以,因為當時司馬懿政治上失勢,大約沒機會看到很多核心機密了),而《後出師表》則尚有一點點機率被他讀過,雖然不大但終究還是有一點點的,如果《後出師表》是別人偽託的,那麼司馬懿也有一點點機率讀到贗品。

  • 7 # 鴻哥iouyh福小鋪

    所以千里之外請了個把門官外,讀一讀《出師表》也是很有必要的,至於是不是司馬懿親自朗讀就無稽可考咯。

    有欽差把門官,有讀《出師表》,諸葛亮肯定無計可施。

    欽差把門,堵死了司馬懿被迫下令出擊的通道。

    讀一讀《出師表》,一來教育全軍,人家對面是怎麼想的,你們這群貨難道不明白嗎?穩著點,像統帥一樣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寵辱不驚,既做到了教育目的又提高了統帥形象;二來正告諸葛亮,不出去就是不出去,還有一個更狠的,我知道你們內部的一切,就連你的文章都能一字不漏拿到。

  • 8 # 關東俠客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亡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這是蜀建興四年(公元226年)蜀漢承相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疏《出師表》中的心腹之言,勸說後主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司馬懿根本不可能讀過。因為這只是表明心志的奏疏,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不太引起細作的注意。況且,那個年代造紙雖發明,推廣得有個過程,三國時期竹簡和木簡是文字載體,如果把《出師表》寫在竹簡上得用幾百斤竹簡,。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山高路遠運輸困難,保密性更差。寫在錦書上成本高,保密性也不行。再者諸葛亮頭三次北伐時司馬懿並沒有統軍。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興師伐蜀,司馬懿才出任大將軍,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伐蜀。所以司馬懿關心的是蜀軍兵馬多少,統軍將領等資訊,不可能對一篇文章感興趣。

  • 9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按時間計算,司馬懿是很難看到諸葛亮北伐前寫給後蜀劉禪的《出師表》的。

    因為怎麼說這也是一種軍事機密,雖然裡面諸葛亮著強調自已深受先帝劉備的知遇和重託之恩,力圖北伐統一中國霸業,也懇求後主遠小人近賢臣和結盟東吳,同時也是表明自已心志和北伐立場,也並沒有多大機密。

    但司馬懿對此也並不感興趣,以他才智,就算沒有看《出師表》,讓他猜也能猜個七、八分吧!司馬懿從來不想知道孔明的書信,因為這一種無知的偷襲,就如高考作弊一樣,無意義,也貶低司馬懿的能力,他要憑真本事打敗諸葛亮,古代名人就是這麼“牛逼”。

    再說司馬懿與諸葛亮本屬兩個世界的人,司馬懿(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已有吞曹之意,倘若看了諸葛亮對劉禪的忠心護主,對自已也是一種消極負面影響,不看也罷!看了或許不敢吞曹,當然司馬懿也來不及造反便死了,但死前基本上已大權在握,為司馬昭奠定了歸晉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俄羅斯強硬回擊美國,將繼續加強與伊朗的核領域合作,美國還會制裁俄羅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