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佛爺身邊的紅人,為何被殺後慈禧連過問都不敢?
10
回覆列表
  • 1 # 從小我就愛讀歷史

    有人傳聞安德海是假太監,並且在宮中與慈禧有私情。慈禧對此當然知道,但她不能表態,越表態越讓別人覺得是真的。偏偏安德海仗著自己是太后身邊紅人,四處斂財,受賄,無惡不作。

    出外替同治皇帝大婚採辦服飾,居然打著三足烏的旗號,也就是告訴天下人,自己的權利只比皇帝,太后小那麼一點(三足烏是神鳥),結果一路下來,威風簡直有如皇帝出行一般。

    山東巡撫丁寶楨殺了做惡多端的安德海,間接的幫了慈禧一個忙,封住了天下人的口,所以慈禧還給他加封為太子少保。

  • 2 # 歷史課課代表

    安德海被殺,實際上是朝中慈安太后、同治帝與恭親王奕訢聯合起來與慈禧博弈的結果。而作為安德海背後靠山的慈禧太后之所以選擇不過問,最主要是因為兩個字:理虧!其次慈禧也有意因此而撇清與安德海的緋聞關係。

    安德海其人是清朝咸豐、同治時期的太監,由於為人聰明伶俐,所以很快就獲得了咸豐帝及後來掌權的慈禧太后的寵信。尤其是在辛酉政變中,安德海由於充當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之間的秘密聯絡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因此更為慈禧所寵愛,安德海在慈禧的一手提拔之下逐漸成為宮中最有權勢的太監,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安德海也不可避免的因為恃寵而驕、跋扈囂張而得罪了好多人,以至於在同治八年時,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採辦服飾,走到山東地方,被巡撫丁寶楨擒獲並迅速處決。安德海被殺後,慈禧並未如同人們預料的那樣怒不可遏,反而選擇了不過問的態度。這主要是因為安德海的被殺事件中背後的兩股勢力過於強大。

    慈安太后與同治帝集團:

    山東巡撫丁寶楨在抓獲安德海後隨即將情況飛報朝廷,當時,當時恭親王故意繞過慈禧太后,將丁寶楨的上奏交給慈安太后,慈安太后本對於權力和朝政沒有興趣,也並非玩弄權術之人,但是她對安德海長期以來的干預朝政、賣官鬻爵等行為早有耳聞,並且,安德海倚仗慈禧太后的寵信經常不把寬仁敦厚的慈安太后放在眼裡,於是,慈安太后召來同治帝,將自己欲殺安德海的決定向其告知,同治皇帝一直以來都對安德海不滿,所以對於誅殺安德海的決定,同治皇帝也是支援的。有了慈安太后和同治帝的同意,安德海的被殺就變得合理合法,慈禧太后雖然心中不快,但是礙於嫡庶之別,但凡是慈安太后做出的決定,慈禧太后都不會改變,安德海雖然是她寵信的太監,但是這次確實是犯錯在先,並且犯的是“太監不許出宮”的祖制,況且,安德海被殺時慈禧並不知情,而是在安德海被殺後才得知情況,此時木已成舟,慈禧不可能因此與慈安太后和同治帝吵翻,而裝作不知道並且不過問此事,卻能顯得慈禧的大度和正直,慈禧何樂而不為呢?

    恭親王奕訢及勢力集團:

    誅殺安德海時,恭親王也是重要參與者。實事求是的講,恭親王和安德海是有仇的。這個仇結在同治二年。話說安德海成了總管大太監後瞭解到慈禧想解除奕訢手中的權力。於是就想方設法找機會為慈禧解憂。終於到了同治四年三月,慈禧在與安德海密謀下,慈禧借用一個御史彈劾奕訢的機會,發動突然襲擊,親手寫詔書,以“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奕訢的議政王和一切差使,不準干預一切公事。一個月後,又以奕訢“深自引咎,頗知愧悔”為由,下令讓奕訢“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無庸複議政名目”。慈禧在這一反一復之間,既輕而易舉地革去了“議政王”的名位和權力,又繼續使用了奕訢,掃除了對自己的威脅。在這場慈禧奪權的鬥爭中,安德海始終為慈禧出謀劃策,扮演了狗頭軍師的角色。奕訢被罷免事件的過程中,安德海起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安德海也因此得罪了奕訢及其黨羽集團,日後其被殺,也是在此時埋下的伏筆。安德海被抓後,恭親王及親信等人都想借殺掉安德海而剪除慈禧的羽翼,既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同時也可以削弱慈禧的權力,打擊慈禧的氣焰。安德海被殺後,慈禧對恭親王這一目的也是心知肚明的,慈禧隨與恭親王集團有矛盾,但是矛盾還沒有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慈禧還需要恭親王來處理朝政事務,此時初出茅廬的慈禧太后還沒有能力個人獨自家族清帝國這艘大穿。所以她只能選擇不過問。

    安德海被殺慈禧太后選擇不過問,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曖昧的原因,那就是說慈禧和安德海有一腿,說安德海是假太監。慈禧年輕守寡,耐不住寂寞,與之穢亂後宮。這次安德海被殺後還被暴屍,人們發現安德海確實是太監,所以之前的謠言便不攻自破,慈禧正好撇清關係並洗白自己。

    安德海的實在是咎由自取,當然,這與慈禧太后長期以來的嬌縱也大有關係。安德海死後,李蓮英逐漸成為了慈禧寵信的太監,其榮寵恩賞大大超過了安德海,但是相比安德海的囂張跋扈,李蓮英實在是低調太多了。

  • 3 # 初中數學張老師123

    安德海,生於1844年、死於1869年,終年25歲。清朝末年非常著名的大太監,慈禧太后的貼身心腹。

    正值青年,安德海為什麼死了?他死了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不管不問?

    辛酉政變、安德海功不可沒

    1861年7月17日,咸豐皇帝在承德行宮因病死亡。皇帝遺囑,由皇長子載淳登基當皇帝,年號“同治”,這一年同治皇帝年僅5歲。

    老皇帝遺囑還安排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助小皇帝。但是,小皇帝生母打算聯合咸豐皇帝的弟弟奕訢,發動政變,剝奪八位顧命大臣的權力。小皇帝生母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

    因為這一年是辛酉年,歷史上成為辛酉政變。

    小皇帝生母與奕訢聯絡需要一個精明能幹的奴僕。她十分喜歡、信任小太監安德海。

    小太監安德海特別善於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能夠準確揣摸別人的心意,而且曲從拍馬、迎合別人、向人討好,外人看不出一絲跡象。

    小皇帝生母就把與奕訢聯絡的重任交給安德海。

    安德海出色完美地完成了任務,為辛酉政變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辛酉政變成功之後,慈禧太后將安德海提拔為總管大太監,成為朝廷中一名位高權重的重要人物。

    安德海升任總管大太監之後,繼續盡力討好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對安德海、不僅喜歡與信任,而且嬌慣與放縱。

    太后恩准、安德海結婚盛典

    正常情況下,太監肯定不能結婚。但是,安德海卻結婚了。

    1868年冬天,北京最好的酒店前門外天福堂大酒樓到處懸掛著彩色燈籠、異常繁華,大廳之中擺滿了宴席。太監安德海正在這裡舉行婚宴。

    安德海迎娶的是馬賽花。馬賽花藝名九歲紅,結婚時是19歲,如花似玉、非常漂亮。她是一名藝人,在徽班中演唱旦角。

    慈禧太后不但允許安德海結婚,還特別賞賜給他綢緞100匹、白銀1000兩。

    這樣的事情在京城能不轟動嗎?朝廷百官大臣能不嫉妒、怨恨安德海嗎?

    擅出皇宮、安德海山東被疑

    正是因為得到慈禧太后過度的關照,所以,安德海在朝廷之上為所欲為、肆意妄為。

    連同治皇帝、恭親王奕訢,安德海也沒有做到應有的尊重。同治皇帝、恭親王奕訢等人都在尋找機會懲處安德海的機會。

    上帝欲叫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過厭了京城宮廷生活的安德海,很想到宮廷之外去尋找快樂,同時藉機斂取更多財富。

    1869年,皇宮中要預備同治皇帝大婚的禮儀用品。

    安德海認為這是很好的機會,可以到江南去購置、籌辦龍袍、以及皇宮中其他婚禮所需之物。於是,安德海三番五次向慈禧太后懇求,自己要到江南去籌備皇上婚禮用品。慈禧太后終於同意他的請求。

    得到太后的允許,安德海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了。他帶領很多隨從從京城出發,前面安排人吆喝開路,後面安排人保護服務。

    安德海及其隨從人員八面威風,一路上任意購買物品、卻一分錢都不支付。有時候還向地方官員索要珍寶或者錢財。

    安德海對沿路的地方官員聲稱自己是欽差大臣,可是並沒有出示任何公文。

    沿路官員既沒有接到朝廷的詔令、也沒有看見軍機處的部文。

    安德海一行人等經過山東德州境內時,引起德州知州趙新的疑惑。

    趙新沒有當面質問安德海,但是,他立即派人把這件事向上級報告。當時山東巡撫是丁寶楨。

    密諭指令、安德海就地正法

    丁寶楨知道安德海對地方官員敲詐勒索、橫徵暴斂,十分氣憤。其實,丁寶楨很早就在心裡怨恨安德海了。

    接到趙新的上報,丁寶楨很快擬好密摺。

    在密摺中,丁寶楨深切的述說了安德海“震駭地方”的很多違法行為,並且申述了捉拿安德海的充足理由,他強調自己作為地方官員、不得不將安德海截攔捉拿、審查辦理,以表明自己謹慎持重、對朝廷負責。

    丁寶楨申述的理由有:

    一、朝廷沒有安排太監到各省去辦事;

    二、龍袍是皇上用品,當然有織造用心製造,不需要太監跑很遠的路去浪費錢財;

    三、太監來往應該有傳牌勘合、驗對符契,不能空口無憑;

    四、如果真是宮廷中的太監,自然知道禮儀法度,一定不敢違反制度、任意索取;

    五、出差攜帶女優,太不符合規則、不符合制度了。

    1869年8月2日,山東泰安縣知縣何毓福將安德海及其隨從抓獲。

    何毓福將安德海以及隨從人等很快押解送到濟南。丁寶楨親自審訊。

    安德海傲慢無禮、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丁寶楨將安德海收監押下。

    8月6日,軍機處發出的密諭到了丁寶楨這裡。

    密諭指令:太監擅自離開皇宮,並且犯下很多違法事情。命令丁寶楨儘快將六品藍翎安德海捉拿查辦,不需要審訊,立即就在犯罪地執行死刑。

    8月7日,丁寶楨親自審查驗證安德海,確認無誤,遵從聖旨,在山東濟南將安德海正法。安德海被抓之後5天就被執行死刑。

    這件事在當時影響很大,人們盛傳:“前門接旨、後門斬首”。

    慈禧太后那麼寵愛安德海,為什麼沒有過問安德海被殺這件事呢?

    當時慈禧太后34歲,正是富有理想、年富力強的青壯年時期。她也想把大清王朝治理好,因此不想違反順治皇帝就立下的對太監的規定:不許太監擅自走出皇城。

    丁寶楨是按照皇上聖旨處死安德海的。慈禧太后雖然垂簾聽政,但是也不能公然與皇上對抗。

    慈禧太后希望得到更多地方大員的支援,她不能因為一個已經死亡的太監而犯下眾怒。

    慈禧太后不但沒有追究丁寶楨等人的冒犯,還特地讚譽丁寶楨為“國之寶楨”。

    安德海依寵而驕、狂妄自大、肆意妄為,最終被丁寶楨擒獲處決,也是罪有應得。

    我是:岳飛的飛。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安德海被殺並不僅僅是時任山東巡撫丁寶楨看安德海不順眼,這裡面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

    首先說表面的東西。清朝有祖制,太監無差遣私自出京是死罪,而這正是丁寶楨敢拿安德海開刀的底氣所在。因為丁寶楨佔著個理字!而且這個理是祖制,是天大的理,即便是慈禧這樣強勢之人,也不敢輕易違背祖制,更可況是為了一個太監?慈禧讓安德海出京的本意實際上就是公器私用,對安德海在“祺祥政變”時的功勞投桃報李,給安德海一個出京撈油水的機會。因為是違規操作,慈禧為了不張揚,也就沒有給安德海辦什麼正規手續,畢竟慈禧覺得:“我的人,誰敢過問?!”當然,也有一說,是安德海囂張跋扈慣了,不屑去辦手續,直接就出京撈外快去了。只可惜,慈禧真的想錯了,安德海這回還真就遇上了“敢過問”的硬茬兒。正是因為丁寶楨佔著理,慈禧理虧,即便心裡不痛快,也不便發作。丁寶楨此舉雖然有打臉慈禧之嫌,但另一方面也是在幫慈禧遮醜、擦屁股,這就涉及到第二個方面了。

    安德海在慈禧面前是個下人、奴才,可是仗著慈禧的信任,出了京之後便擺起了大爺譜!打著欽差旗號,實際上就是打著慈禧的名號一路奢侈靡費,沿途索賄、受賄,名聲搞得很壞,影響極差!有一種說法,安德海甚至打出了三足烏的旗號。三足烏是什麼?西王母身邊的神獸,專為西王母覓食。啥意思?“我老安出來就是幫西太后撈油水來了,你們各級官員自己看著辦!”這等於是在給慈禧臉上抹黑了。這或許也是慈禧嚥下這口氣的原因之一,安德海這奴才太不爭氣!不配自己救。反倒是丁寶楨,這是在給自己遮醜呢。

    再者,安德海畢竟只是一個太監,即便是慈禧的心腹,在慈禧心中的地位也僅僅是貼心的奴才而已。慈禧不可能像自家人那般鐵了心保他,更何況是慈禧違規在先。為了一個奴才去和封疆大吏、乃至宗室王公鬧翻,得不償失,最後只能是犧牲安德海了。

    以上這些是表面上的東西,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慈安和恭親王奕訢聯手介入了。慈安是誰?清文宗(咸豐)的繼後,兩宮皇太后宗法上的排名在慈禧之上。慈禧是妾,她是繼妻。即便慈禧再強勢,也繞不開慈安,表面上還是得乖乖稱比自己年紀小的慈安為姐姐。而且,這也是祖制,慈禧不敢輕易違背。

    如果僅僅是一個慈安介入倒也還好,因為慈禧的不斷集權、弄權,已經觸及了慈安和恭親王奕訢的一些核心利益,慈安與奕訢這時候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奕訢彼時雖然被慈禧藉故削去了議政王的頭銜,但是頭上還頂著親王的帽子,手裡還握著軍機處,黨羽遍及各大衙門。慈安與奕訢聯手,一個有名、一個有實,著實夠慈禧喝一壺的!實際上,光緒七年慈安去世之前,因為慈安和奕訢的默契存在,慈禧雖然集權、弄權,卻始終不敢過於放肆。直到慈安去世之後,慈禧才以清德宗(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奕譞作刀子,於光緒十年利用“甲申易樞”將奕訢踢出了權力核心。自此,慈禧才真正成為了說一不二的大清帝國“女主人”。

    “安德海事件”發生在同治八年,彼時的慈禧並不是光緒十年的慈禧,她的實力還沒有強到可以對慈安和奕訢形成絕對優勢。面對慈安和奕訢的介入,慈禧必須仔細掂量,有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奴才去和慈安、奕訢撕破臉?在權衡利弊之後,慈禧最終決定認慫,以犧牲安德海為代價,換取政局的穩定,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慈禧只能嚥下這口氣,不便過問安德海之死。說到底,安德海其實就是慈禧與慈安、奕訢權力角逐的犧牲品而已。不過話說回來,安德海也的確該死!有了安德海的教訓,後來的李蓮英就學乖了不少,陪醇親王奕譞檢閱北洋水師期間,一路上李蓮英低調得就像是奕譞的跟班奴才一般,也難怪李蓮英能夠善終而安德海不能了,做人還是低調些好!

  • 5 # 任說天下

    慈禧怎麼過問,安德海的死說白了就是他自找的,他安德海觸犯了大清戒律,可以說是罪有應得。因此 ,就算慈禧太后一百個不願意,她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追究這件事,只能她沒有理啊,是不是,所以慈禧太后為了保全自己的威信和麵子,也就沒有在過問這件事。

    其實安德海的死多多少少還是與慈禧有點關係,由於安德海深的慈禧太后的信任,而且仗著慈禧太后這棵大樹,安德海是一路飛黃騰達 ,成為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之後,安德海簡直囂張的不可一世。就在同治帝大婚在即的時候,因為是皇帝大婚,所以必須要講究排場,為了給皇帝大婚籌備物品,太監出身的安德海就奏請了慈禧太后,自告奮勇的要求親自出宮去給皇帝置辦衣物。

    因為歷代皇帝的衣物都是出自江南織造特供,所以這次要下江南,可是當安德海執意要去辦這件的時候,慈禧太后卻有些猶豫,為什麼呢?因為大清祖制規定,反屬於內監均不得出京,所以慈禧當時是不準備叫安德海去。

    可是安德海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堅持要去,安德海也是想借為皇帝置辦用品之名出宮消遣一下,同時也想順便給慈禧太后帶一些上好的衣料回來。說白了安德海這是藉機出去樂呵樂呵,同時也是炫耀一些自己的能耐,讓人們看看他安德海有多麼牛逼。

    慈禧一看安德海執意要去,也就默許了,不過慈禧太后叮囑安德海不要太虛張聲勢,沿途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太聲張。

    可安德海一出宮就不是他了,這傢伙不僅搖車大輛,而且還浩浩蕩蕩的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安德海這譜擺的簡直沒誰了。

    可惜的是當安德海進入山東境界的時候,即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拿下,丁寶楨宣讀慈安太后的密諭之後,將安德海就地正法砍了頭。自此,安德海成了死於屠刀下的晚清第一權監。

    安德海一意孤行觸犯大清戒律實屬罪有應得,所以慈禧太后怎麼可能為了一個死去的人,而與大清祖制抗衡呢?絕不可能,慈禧是個非常精明的人,她還要把太后做到底,本來就沒有理的事,慈禧太后不會傻到挖坑自己往下跳,況且還有個慈安太后在盯著她。所以慈禧根本不會為了一個太監去做違背大清戒律的事。因此,安德海的死也就不了了知了。

    你想啊,慈禧太后都不管的事,誰還敢去追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排歐冠瓦基弗輸諾瓦拉沒進決賽,朱婷卻很優秀,為何賽後海報上被擠到了最角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