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龍256013933

    《春秋》,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因為春秋時期,諸侯割據爭霸,禮法遭踐踏,邦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邦無道則禮樂征伐字諸侯出。

    孔子《春秋》亂臣賊子都害怕,可見作《春秋》的目的是揭露亂臣賊子的野心,讓君主提防他們,積極治理朝政,整頓軍隊,安撫人民。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

    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這句話是孟子的名言,為何孟夫子對《春秋》有這種結論呢?這還要從孔子作《春秋》的動機說起。根據《孟子》所著述的文章,對孔子在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之際,以魯國史書為底本,進行再創作《春秋》的原因闡釋的很清楚了。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雲: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

    ”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滕文公下》。

    【孟子曰: “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 ‘其義則丘竊取之矣。’”】——《離婁下》。

    由上述孟子的言論可知,孔子作《春秋》,首先是因為他被諸侯各國無法無天的行為嚇壞了,這些諸侯恃強凌弱,威逼天子,吞併小國,互相征伐,戰亂不休,在整個春秋時代,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也算是亂到了一定程度。

    孔子在魯國史書的基礎上,重新編撰《春秋》一書,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對亂臣賊子的鞭笞討伐。司馬遷總結了孔子的這種學術主張:“ 孔子知言之不用, 道之不行也,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以為天下儀表, 貶天子, 退諸侯, 討大夫, 以達王事而巳矣。”

    既然天下已經大亂,大道不行,作為一介書生,孔子又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只能將滿腔鬱憤凝結在筆端,採用春秋筆法,針砭時弊,將那些亂臣賊子,一個個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並透過史書的記載而昭告後人。這就給了後世那些準備作亂的逆臣敲響了警鐘,這就是《春秋》讓亂臣賊子懼的原因。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 2 # 文以載道MZS

    孔子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是孟子讚揚孔子的一句話。說的是孔子的一部«春秋»,就讓那些亂臣賊子和搞歪門邪道的人怕了。

    而«春秋»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它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儒家經典文獻之一。相傳為孔子據魯國史修訂而成。敘事言簡意賅,寓褒貶,別善惡。使統治者和明辨者能在書中分清是非,找到適合自己發展事業和治理國家有用的東西和案例。

    這樣的一部書,為何使一些亂臣賊子和搞外面邪道的人害怕了呢?大致原因筆者覺得有以下幾點:

    首先,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孔子是被當時的各諸侯國無法無天的行為懼怕了,這些諸侯國的諸侯,恃強凌弱,威逼天子,無法無天,吞併小國,互相征伐,戰亂不休,弄得民不聊生,在整個春秋時代100餘個諸侯國中,弒君者有三十六個,亡國的有五十二個,這個亂,到了何等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孔子在整理魯國史書的基礎上,編撰了這部«春秋»一書,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對亂臣賊子們的罪惡勾當進行了鞭打和討伐。所以,史學家司馬遷對孔子的«春秋»評價為:"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第二,«春秋»記述和描寫的是以敘事和案例相結合,在行文中分善惡是非,暗寓褒貶,好的,善的與以表揚和讚揚,醜惡奸詐的與以抨擊和批判。使人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和分辨是非。而那些亂臣賊子也會從中看到本身的影子,而心懷畏懼。

    第三,孔子作為一介書生,在目睹了那些在各諸侯國戰爭中到處流離失所的貧民,和花天酒地的諸侯國貴族們的荒淫無恥,他想改變這一切,卻又無能為力。因而只能將滿腔的熱血發之於筆端,採取春秋筆法,針砭時弊,將那些亂臣賊子,無法無天,草菅人命的殘暴分子,一個個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不得翻身。這也是亂臣賊子懼怕«春秋»的一個原因。

  • 3 # 亦有所思

    小可認為,這是孟子借孔子之名,為自己的儒家思想增加籌碼,因為孟子尚德,借用這一句來渲染或者放大“仁德”的力量。

    這句話的本義不難理解,就是孔子編制(了)《春秋》(的行為),讓那些亂臣賊子產生恐懼。

    我們在許多文獻中可以看到所謂的“春秋筆法”,這句話的常規理解就是“類似孔子編寫《春秋》時所採取的文案表達特色”,這個特色就是看似公平,公正,客觀描寫,實際上是一字定褒貶。正如《左傳》中所說“《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也就後人所說“‘嚴於一字’者,取諸春秋也。”按現代語言來表達,就是四個字。

    微言大義!

    比如常見的“弒”,“克”、“誅”

    弒,就是以下殺上,以臣殺君,總之潛臺詞就是這是一個不忠之人。

    克,就是戰勝,打敗之意,最出名的就是“鄭伯克段於焉”,段不守弟弟的品德,想壓制兄長。兄長也不好好教育弟弟,反而起了殺心。因此正常情況下應當用“奔”,可是卻用了“克”就是此意。

    哪怕是打仗,也應當是“徵”或者“伐”這樣的字眼,因為書上說得極為清楚“奉辭伐罪曰徵。”用“徵”就是代表著正義打敗邪惡,即正義之師,道德之師。“凡師有鐘鼓曰伐”,“伐”就諸侯之間的公平公開的戰爭。也可以形容成為自己與敵人之間的戰爭。

    還有“討”,討是天子專用的詞彙,專門指上面的君主宣佈下面的有罪行之後,進行軍事打擊。還有“不宣而戰謂之侵”、“乘人不備謂之襲”

    誅,就更簡單了。不教而殺謂之誅。

    所謂的春秋,就是用一個字把亂臣賊子的真實目的和想法以及行為赤祼祼地扒給世人看。

    說穿了就是,春秋會把真相還原給世人。

    關鍵的問題是,亂賊臣子真的會“懼”麼?如果害怕史書的無情和公正,那麼世界上是不是不會再有那麼多亂臣賊子了?可實際上每朝每代的亂臣賊子都不比春秋時期少。而且主體也不止是臣子,皇帝也不見得有多麼體面和正義。

    誰會懼呢?

    所以,這一句話根本不成立,完全是儒生的YY和自我欺騙。

    如今社會,法律這麼健全,道德那麼齊備,網路那麼發達,可是醜陋和醜惡一點都不少,反而勝過歷朝歷代。

    明明知道自己的惡行可能會被揭露出來,可是誰行善了。

    亂臣賊子懼?

    SHIT!

  • 4 # 使用者6173735279937

    幹得動大事,敢造反的人會怕孔老二的垃圾春秋,孔老二的春秋是一本歷史不象歷史,文學不象文學的爛書,講的都是些沒有多大意義的餿臭爛事,孔老二沒有寫成文學作品的天賦,孔老二至命的弱點是拿從有過的事指指點點,亂髮議論,孔老二設有幹成一件實事的真本領,是沒有伯樂,還是孔老二不是千里馬,為什麼孔老二所到諸候國沒人用他,混吃混喝一段時間,就被人家掃地出門孔老二隻能認他所說的天命,在外流浪混不下去,只能回曲阜老家老老實實的當教書匠。

  • 5 # 另類文史

    當年“孔子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而今《春秋》淪為道具?

    說明:本文原發佈於某問答,原題目:當年“孔子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而今《春秋》淪為道具?

    另類君雖然沒有關二爺那樣整天捧著《春秋》,但從小就被孔子的微言大義浸染,大學專業是中文,自然更加熟稔,但對儒學在中國當前的現狀,卻倍感不堪。

    現在談談這個當年“使亂臣賊子懼”的《春秋》,是如何釋出並宣傳推廣影響中國曆代帝王臣子以及百姓的。

    孔子撰寫《春秋》,在當時並不被人當回事兒,真正當回事兒的是孟子。

    孔孟之道,一脈相傳。孟子作為孔子的傳人,將孔子渲染美化,使之成為金剛不壞之身,這是他的本職工作。孟子為嘛要這樣做呢?因為,只有這樣,老孟才能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孔子光環庇佑下做事更順遂,以主旋律和正能量自居。

    另類君帶大家參觀春秋時期的政治和文化生態。

    春秋時代,儒家不受諸國待見,孔子和他的儒家在當時還是非常尷尬的“非主流”。當時諸侯挾持周天子,大夫放逐國君,家臣背叛大夫,所有擁有強權或力量的人都在可著勁兒的追逐權力和領地,同時也在追逐權力的同時捨棄“禮儀仁德”。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說的就是當時的現實情況。

    一句話:春秋無義戰。諸侯們要麼相互殺伐,要麼被自己的家臣們反水,然後嗝兒屁。

    孔子看不下去了。

    在孔子看來,以“周文”為標識的,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被強者們玩兒殘了,取而代之的是“禮樂崩壞”的現實亂象。

    基於以上的憂憤,孔子編定《春秋》,闡釋自己的主張,其實也就是褒善貶惡的理性政治和道德操守,這最終成了孟子極力宣揚的“春秋大義”。

    孔子希望的是藉此書提供“從政經驗”,警戒後世主政者及其家臣。而孟子則希望用此書揚名立萬,震懾“亂臣賊子”,並以此獲取執政者的青睞。

    孔子這個【春秋】,用綿裡藏針的手法對春秋時期許多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和國家內部的亂象予以評判批駁,他的表現手法被人們稱之為“春秋筆法”。

    所謂“孔子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是孟子的說法,孟子認為《春秋》面世之後,後世從政者和儒家學徒能據此“微言大義”,而此書也讓眾多“成仁取義”的志士披肝瀝膽維護“正能量”“主旋律”和“政治正確”,讓歷代“亂臣賊子”為之卻步。

    其實說到底,不過是忠君愛國的閃光彈和毒雞湯而已。

    而今于丹之流仍然抱著孔夫子的殘羹冷炙妖言惑眾,讓諸多國學愛好者迷失於這種封建糟粕之中無法蠡清做人的基本道理和立場,打著弘揚國學的旗號賺的盆滿缽滿,卻“勸導”對霧霾有怨言的人“只要不讓霧霾走進你的心靈,能保持自己內心的純潔就好”。

    這種貨色,也算是將“春秋筆法”古為今用,為上位者站臺,披著“論語女王”外衣的現代犬儒了吧!

    本來,孟子認為,“春秋大義”能夠震懾亂臣賊子,而“春秋筆法”可以刺痛亂臣賊子的心中良知,《春秋》擁有文化的力量,輿論的力量和震懾奸佞的氣場。

    然而時至今日,中華民族經歷了焚書坑儒、滿清入關以及史無前例這三次文化斷層,如今社會信仰崩塌,物慾橫流,《春秋》所代表的信念正義,如今已淪為于丹、餘秋雨之流舌燦蓮花的素材道具,真正的微言大義,早已不知所蹤了。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時候有句話:咄!直娘賊!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 6 # 猛哥厲史

    因為這是在拔高孔子的作用。其實根本就是蠕教信徒無恥加無腦的洗白。

    孔子自己就同亂臣賊子勾結,他作個《春秋》,該造反的就不敢造反了?

    公山弗擾佔據費邑,起兵造反,反叛季氏,他招請孔子去幫忙。孔子一聽到這個訊息就興奮的坐不住了,就準備去,他的高足子路很不樂意,說道:“沒地方去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去公山氏那裡呢?”孔子說:“那個叫我去的人,難道是白白叫我去嗎?假如有人用我,我將使周文王、武王的德政在東方再度興起啊!”

    我們先看看這裡面的問題。公山弗擾是魯大夫季氏的家臣,當是時費邑宰,他反叛自己的主人,這是不符合孔子的倫理觀的,這其一。其二,有人認為季氏在魯國專權,孔子到公山弗擾那裡去,並不是為了公山弗擾,而是為了魯國,他是想借公山弗擾之手“曲線救國”。

    再看他去那裡的原因,他是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因為有人用他了,他很興奮,他並沒有管這個用他的人是個什麼玩意兒,這個政權是個什麼性質;也就是說,他是不管對方是那個山頭的,只要是給他個官做,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就可以了。這是很可怕的,如果在抗日戰爭年代,孔子肯定和汪精衛一樣,是鐵桿漢奸!

    在《論語》的另一則裡,晉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佛肸請孔子,孔子又要去,又是子路這樣勸說孔子:“從前我聽老師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品德高尚的人是不會去的。’如今佛肸盤踞在中牟邑謀反,您卻要去,怎麼能說得過去呢?”孔子是這樣回答的:“是的,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你應該想一想,最堅硬的東西,能夠因磨損而變薄嗎?肯定是磨不薄的。最潔白的東西,能夠用顏色把它染黑嗎?肯定是染不黑的。我難道是匏瓜嗎?哪裡能夠只是被懸掛著而不讓人食用呢?”

    這種回答近乎狡辯,實在是太蒼白了。按照他的這種說法,可以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只要我自己堅持自己的東西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我不跟用我的壞人同流合汙就行了,這實在是有些有悖於他的學說,誰能相信他的這一套理論呢,給自己到壞人那兒做官找這樣貌似有理、實則很糊塗的理由。

    由此可以看到,一旦聽說有人請他做官,孔子的所有的堅持都可以為之退避了,這是很荒唐的,與他自己的理論背道而馳。

    這就是滿嘴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蠕家!

  • 7 # 楊朱學派

    孔子對魯國史書做了筆削。經孔子筆削後的《春秋》被賦予其春秋大義。是儒家六經之一。其主旨是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春秋》極其簡略,這類似於我們歷史教科書中的書面文字。而歷史老師講課口述的內容,肯定比教科書更加豐富。與此類似,孔子講《春秋》時的書面文字,就是經。口頭文字,就是傳。魯國史官左丘明和儒家大師吳起又對孔子講《春秋》時口述的內容加以編輯整理,成書《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春秋》用語十分嚴謹,這就是“春秋筆法”和“微言大義。”

    《桓公十五年》記載:“天王使家父來求車。”此為貶天子——非禮也;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求私財。

    《隱公元年》記載的“鄭伯克段與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此為退諸侯,討大夫。

    再以弒君為例:“公子歸生弒其君夷”,“衛州籲弒其君完。”書弒君者之名,是言臣之罪;“宋人弒其君杵臼”,“莒人弒其君密州”,書不言弒君者之名,是言君無道也。孟子的無道之君,人人得而誅之的觀點正是源於此。

    甚至國君思念嫁與他國的女兒,與女兒見上一面,都要被貶斥——“公會杞伯姬於姚,非事也。天子非展義不巡守,諸侯非民事不舉。”

    孔子之言的君君、臣臣,在《春秋》中被完美的體現。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群臣。就其以禮法把權力關進牢籠。今日謂之——憲政。

    《春秋左氏傳》是由孔子做經。左丘明、吳起做傳的具有民主、法治、憲政思想的儒家經典。

    鄙人從2004年起,研讀諸子百家十餘載,讀過的典籍我都做詳盡的讀書筆記。其中,《左傳》是我耗時最長的:每天讀六個小時,讀了五個月。共讀了三遍,寫了十幾篇讀書札記。

  • 8 # 飛飛貓說話

    孔子在修編《春秋》這本書時,賦予了儒家思想的道德價值觀,比如孔子按照周朝的禮樂標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規紀,"仁義禮智信"的標準。

    用這套價值標準一衡量,誰是亂臣,誰是賊子一目瞭然,所以,春秋時期的那些亂臣賊子十分懼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鋼琴夢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