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提琴深
-
2 # 達o芬奇密碼
老百姓哪知道政治?歷史上無數英雄好漢被人害死,老百姓又記在哪一個?岳飛是一個愛國主義將領,辛棄疾陸游也是愛國主義將領。岳飛在中國歷史上的功績和戰鬥力。前一百名都難排上。不相信的檢視歷史,岳飛打了多少場仗,消滅多少敵人,領過幾萬兵馬
相比岳飛,戰神韓信死了才最冤。李牧打敗匈奴,功績比岳飛高,但貌似沒人知道。
-
3 # 歷史吐槽
藝術的傳播力量遠超出你的想象。
郭開畫像漢朝之後。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佔據了社會主流。而其提倡的忠君愛國也逐漸被人被世人所接受。許多儒生也以忠君愛國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是兩個不同的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區別。
戰國時期。傳於後世的藝術作品十分匱乏。主要以各國的史料記載為主。這些史料對於老百姓的接受和傳播程度很低。宋朝發展出了很多藝術形式。宋朝就以宋詞為代表。其中很多詞人也以歷史典故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報復。岳飛本人的滿江紅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詞文。
秦檜跪像宋朝之後,出現的元曲更是民間藝術的重要表達方式,類似歐美早期的歌劇。也有人將岳飛與秦檜的事蹟編排成各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之後的小說,傳記等藝術形式。更讓老百姓容易接受。因此岳飛與秦檜的故事也在民間傳播開來。這也是兩個故事的表達方式不一樣造成的結果。
岳飛傳即使如此,提起郭開,知道背後故事人也都會鄙視他的為人!
-
4 # 李渝泉1
一個是民族罪人,一個是內戰中小邦國的罪人,兩人從無論是罪惡和罪行,還是影響遺壞來看,以及犯罪的性質,郭開都無法和秦檜相提並論。從某種程度上講,郭開的罪行貌似對國家的統一還是有利。
-
5 # 老衲侃春秋
其實這個提問不太嚴密。既然說他們都是奸臣,都會遭後人唾罵的。但是二者稍微有些區別。
在古代人眼裡,戰國爭雄,那就是一個大家族的幾個兒子在爭權力,是漢民族內部之間的矛盾。所以對郭開並不是那麼恨之入骨。
秦檜就不一樣了,他是在為異族賣命,當然遭到正統朝廷的口誅筆伐。關於秦檜,我們不要多說了,他的那些爛事大家耳熟能詳。下面著重曝光一下奸臣郭開的醜惡嘴臉。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
悼襄王趙偃為太子時有個伴讀名叫郭開,此人善於溜鬚拍馬阿諛奉承,深得趙偃喜歡。二人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趙偃即位後,郭開成了他的心腹重臣,朝中許多大事都和他商量。
當年郭開擺弄是非,曾在朝堂上遭到老將軍廉頗的訓斥,弄得灰頭土臉的,這讓他一直耿耿於懷。
如今王子趙偃當上了趙王,他就想利用趙王對他的寵信,找機會來撿回這個面子。
一次,廉頗奉命率軍,去攻打魏國。他的大部隊已經攻佔了魏國黃河以北的繁陽,正準備繼續向前推進,奪取更多的城市和土地。
郭開一看,廉頗再往前推進,那要立多大的功呀?現在已經開始蔑視朝野了,如果再立了大功,那朝廷就裝不下他了。
想到這裡,便對趙悼襄王說:“如今外面沸沸揚揚,到處都在傳,說廉頗居功自傲,有不臣之舉。現在大軍都在他手上,如果他率兵謀反的話,大王將會無法控制,不如罷免其兵權,以免除後患。”
廉頗是位老將,在朝野中的確做事有些高調。而且趙悼襄王當太子時,廉頗覺得這就是個小孩子,所以對他也不是那麼恭敬。
事物都是兩方面的,你對太子不恭敬,太子自然對你也無好感。如今聽郭開這樣一說,也覺得有些危險,於是立刻下令,命武襄君樂乘帶領3000精兵趕往前線,去接替廉頗,代替他指揮前線的大軍。
廉頗這邊正有序推進呢,中間來了這麼一槓子,他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
老將軍在盛怒之下,拒絕交出兵權,並率軍攻打武襄君樂乘,樂乘嚇得率軍逃回邯鄲。
經過這麼一鬧騰,攻打魏國的計劃流產了。
但是廉頗自己也知道,趙國,他是永遠也別想回去了。便隻身投奔了魏國。
俗話說,送上門來的不一定是好東西。前天還在帶兵攻打我們,今天居然來投靠了。魏安釐王對他的投奔也存有疑心,不敢用他帶兵,只是拜他為客卿,以禮待之。
趙國失去一個頂樑柱,秦國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兵分三路大舉進攻趙國,連續攻佔了鄴城、閼與、安陽等十餘處重要城鎮。趙國的都城頓時陷入危急之中。
危難思良將。此時的趙國君臣,被打疼了,於是都想起老將軍廉頗以前的好處來,紛紛諫言,召老將軍回來,繼續指揮軍隊抗秦。
好容易把仇敵擠走,豈能再讓他捲土再來?他來了還有我的好果子吃嗎?
想到這裡,郭開對趙王讒言道:“廉頗年近七十,人老體弱,連戰馬都上不去了,怎麼還能帶兵打仗呢?”
他的話音剛落,朝中立刻有人站出來說:“相國此言恐怕不實,臣有位親戚近日從大梁來,言老將軍身強體壯,英武不減當年,請大王派人調查。”
趙幽繆王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主意。他本欲聽從郭開之言,但又想朝中實在缺少良將,如果廉頗真的還能作戰,讓他為朝廷出力,也不是什麼壞事。
想到這裡,便派一名特使帶著一些賞賜品,專程去魏國拜訪廉頗,進行一番實地考察。
這那能行!郭開暗中使人把特使請入家中,賞黃金四百兩,囑咐他回來向大王報告時,一定要說老將軍身體已經衰敗不堪。
那個特使也是個沒原則的主,得了錢財以後,趕緊承諾說:“相國放心,一切都按您老人家說的去辦。”
數日後,特使如期回來了。
趙王凝望著使者,看他帶回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訊息。
只見那使者喘口長氣,鄭重說到:“託大王的福,臣不辱使命,終於見到了真佛。廉頗人雖然已老,可是飯量還依然不減當年。但是看來老將軍的腸胃似乎有些毛病,臣在他那裡只坐了一盞茶的時間,老將軍就去了三次毛廁。”
原來是這樣!趙幽繆王聽了,大失所望,連連搖頭說:“這樣的身體怎麼能帶兵打仗呢?此事以後不要再提了。”
看到使者前來,廉頗已明其意。但是他端著架子不明說,而是在使者面前表演了一通飯量。
他滿以為透過這番表要,趙王會召他回國,讓他重新帶兵。可是等了許久沒見動靜,深感失望。
其實他並不知道,他的飯量成了飯桶的代名詞,除此以外,沒有給他加任何附加分。
如果他知道這正是郭開使的壞,不把他腦瓜子揪下來才怪呢。可惜,他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盤點:
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折戟在小人面前。平時我們在學習時,師友們也告訴我們,近君子遠小人。為何?
因為和君子的交往,就是自己偶爾出現一次失誤,旁邊有君子的提醒,錯誤就能得到修正。
而小人呢?小肚雞腸。只要你今天得罪他一回,那好,你等著吧,不知道你那天會陰溝裡翻船的。
廉頗就是因為自己的粗獷,無意中得罪了一個小人,把自己的後半生都給毀了。
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去世,太子趙遷繼位,史稱趙王遷(趙幽繆王)。
趙遷從小在宮中長大,驕橫任性。他在朝中最信任的人就是相國郭開了,在郭開那裡學到了許多他從前不懂的事情。
比如說如何飲酒不醉,如何賭博不輸,如何玩弄女人,如何整治仇人等等。
總之,在他心目中,建信君郭開才是真正知識淵博、也很有手段的一個人。
這樣的人放著不用,還能再用何人?於是繼續任用建信君郭開為相國。
公元前229年,秦國大舉興兵,前來攻打趙國。這時的趙國雖然沒有了廉頗,但還有名將李牧在,李牧帶兵進行了頑強抵抗。
秦國一看,趙國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強攻不行,那就另謀他途吧。
秦王贏政召叢集臣商議對策。大臣們一致認為:若想攻克邯鄲,首先得除掉李牧,而除掉李牧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離間計。
趙王最寵信的是建信君郭開,郭開最大的弱點就是貪財,只要用重金賄賂郭開,他會想辦法的,到時候李牧一定栽跟頭。
秦王採納了群臣的意見,遣大夫王敖帶一萬兩黃金入趙, 轉彎抹角的找到相王府,用重金賄賂郭開,要他完成剷除李牧的目標。
有了這麼多的金銀財寶,郭開的心裡樂開了花。至於趙國的安危,自己又不是國君,管那麼多幹什麼?
此時郭開的行為,就是檢驗忠臣與奸臣的一條鴻溝。
得到好處的郭開,成了秦國的說客。在他的讒言下,趙王遷派趙蔥和齊國將軍顏聚取代他們。
但是在前線的李牧拒不接受命令。
趙王遷一看,李牧還真的敢抗拒君命,這不就等同於謀反嗎?於是暗地裡派人,趁李牧沒有防備,將他抓住殺害。然後又撤免了副將司馬尚的官職。
剷除了李牧這個絆腳石,剩下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王翦趁機猛攻趙國,大敗趙軍,殺死趙蔥,顏聚逃走。
盤點:
在小人眼裡,只有眼前利益而無什麼國家利益的。這種人往往就是有奶便是娘。
郭開真的如秦國君臣所判斷的那樣,得到好處,便不顧國家利益,陷害了李牧。李牧由此變成了一個利益交換的犧牲品。
其實趙王遷何嘗不是這樣呢?由於他的重用小人,斷送了國家,自己也身陷囹圄。
這是一個可悲的教訓呀!
接下來秦軍一鼓作氣順利的攻克了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趙王遷被俘虜後,秦國國君秦王政將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的深山之中。
那個為秦國做出“卓越貢獻”的建信君郭開呢?原來他早就是一個吃裡扒外的東西。
他在趙國做了二十多年的官,歷任兩朝相國,在位其間曾利用職權搜刮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埋藏在相國府宅的地下。
現在來到秦國為官,但他的心裡一直惦念著這筆財富。於是給秦王請假,要到故地去一趟。他的請求得到秦王的批准。
他帶著百餘名家丁前往邯鄲舊宅挖掘財寶,裝了滿滿的四車。
他的打算很好,把這些財寶運回咸陽,一部分獻給秦王,再用一部分賄賂秦朝有地位的高官,剩下的用來建造豪宅、豢養家奴,當然還要留一部分給子孫後代。
但事情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在趕回咸陽的途中,他們遇上了一夥兇惡的強盜。跟隨他的百餘名家丁盡被殺死。
最後就剩下郭開一個人了,他們把郭開身上的衣服剝得一絲不掛,然後將他綁在一棵大樹上,上千人輪流在他身上每人割一刀,同時大喊一聲“為李將軍報仇!”
不一會,郭開被割得只剩下了骨頭和一灘血水。
據說這夥人,都是以前李牧的部下,他們為了給李牧報仇,專門派人打入郭開府中充當耳目。
在掌握了準確資訊後,他們于歸途中設伏,殺人奪寶,為將軍報了仇,然後帶著四車財寶揚長而去。
導致趙國滅亡的罪魁禍首,就這樣得到了應得的下場。
雖然首惡被懲辦了,但趙國已經滅亡,復國那是無望了。
盤點: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郭開拿到好處,構陷了李牧,害慘了趙王,致使趙國滅國,他自己卻在秦國做了官。
他自以為做的很高明,做的很乾淨利索。但是他忘了世上還有報應這一說。
頭上三尺有神靈。就在他得意洋洋回趙國取寶藏時,報應就來了。
最終得到一個零割碎剮的悲慘下場。
這個下場是否還比較公正?
參考資料:
《史記》漢·司馬遷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
6 # 使用者3919268242451
除了小說演義評書等胡編濫造外,歷朝歷代沒有任何官方,將秦檜定義為奸臣,秦檜奸臣說法的始作俑者,是岳飛孫子岳珂等一小攝文人篡改歷史、編造歷史、歪曲歷史、顛倒黑白"的結果。秦檜在南宋趙構朝堂堂正正做宰相18年,協助皇帝趙構,為當時及及可危的漢人王朝的鞏固和振興,以及富民強兵繁榮經濟做出了不容抹滅的貢獻。然而由於岳飛謀反案,先是由岳飛孫子岳珂,以給岳飛抹紅翻案為目的,先是編造一些千奇百怪的抗金戰績給岳飛抹紅,之後又拿一些毫無憑據的道聽途說,或者聽沒聽說都不一定的話,把岳飛被判罪處死說成是被謀害,又把謀害嫁禍於秦檜等人。後來又透過小說演義寫家的胡編濫造,和民間說書藝人的肆意編加,經過大幾百年的以訛傳訛,致使被歪曲了的秦檜形象,在民間觀念中根深蒂固,這是一段黑白顛倒了的歷史。在當今資訊大眾化,人人都有機會翻閱那段歷史的時候,那段黑白顛倒了的歷史,就必須顛倒回來,還歷史以公正,還當事人以公道。
岳飛案與秦檜等人的糾結,第一是岳飛從河南撤軍,到底是岳飛軍乞令班師敗退河南,還是皇帝趙構和時任宰相秦檜因議和需要,強令岳飛從河南班師的問題。第二是岳飛到底是因謀反等罪名被判罪處死,還是象岳飛孫子岳珂聽說的那樣,必殺飛方可和的問題。
笫一個問題,岳飛軍在河南遭到金軍主力騎兵重創後,乞令班師敗退河南。岳飛孫子岳珂自己錄載的,自岳飛軍1140年閏6月中下旬,到7月27日岳飛自率2000軍自阜陽渡過淮河到達廬州,前後50余天時間裡,皇帝趙構給岳飛寫的親筆手詔11道,能夠很清楚的說明,岳飛軍從河南班師,是由於戰場形勢所迫,倉惶敗退河南。皇帝趙構不但沒有強令岳飛班師,而且還二次勸說岳飛,且留京西,擇近便得地利處少住,伺敵意向,和東線宋軍共進退。並告訴岳飛,東線宋軍韓世忠已在淮陽城下,楊沂中等軍已從東線出擊牽制金軍。但岳飛不等皇帝回信,即於乞令班師奏發出二天後,倉惶從河南班師。岳珂置他自已錄載的這些寫實史於不顧,肆意編造捏合一些沒頭沒腦的話,把岳飛倉惶敗退河南說成是被趙構和秦檜勾結,強令岳飛班師。有代表性的一段話是,檜言,飛已成孤軍,乞令班師。忽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飛扼腕嘆曰,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就這麼一段沒頭沒腦的話,竟成了趙構、秦檜強令岳飛班師的證據。明眼人不難看出,這段時間地點完全不同,對話人物也含糊不清的話,不僅不止是不止一回事,而且都可能不止是二回事。然而就是這些被生生捏合到一起的話,竟然成了歷史。成了強令岳飛班師的證據,是可為證據,孰不可為證據?
岳飛案與秦檜等人糾結的第二個問題,是岳飛到底是因謀反等罪被判罪處死,還是必殺飛方可和的問題。岳飛案,當事人張憲、岳雲、孫革等人均已招供,又有岳飛軍統制級別將領,王俊、姚政、傅選等人檢舉作證,只是因為物證被張憲、岳雲看後燒燬,至少岳飛有著重大謀反嫌疑。這種情況換是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皇帝,岳飛都死罪難逃。同時,岳飛在幾次軍事行動中,怠軍逗留、隔岸觀火,坐觀其成,心懷叵測。在被剝奪兵權後,又牢騷滿腹,皇帝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以岳飛被判罪處死,純是咎由自取。然而岳珂卻拿一個道聽途說,編出一個兀朮遺檜書。岳珂自已說必殺飛方可和,是聽說的,並且說這個事的人查越,在岳珂出生前十幾年就死了,在南宋朝庭也不是什麼重要官吏。查越這樣的無名官吏能知道的事,南宋滿朝文武竟沒有第二個人知道?另外,岳珂聽說必殺飛方可和的時候,這個話應該已經流傳了至少二十年以上了,難道就只有岳珂一人聽說了,其它所有史料都無記載?其三,岳珂是岳飛案的直接利害關係人,他到底聽沒聽說,誰知道?還有,岳珂說因為兀朮遺檜書,秦檜鼓動趙構強令岳飛從河南班師,也與岳珂自已錄載的趙構手詔事實不符。說明岳珂在明目張膽的憑空編造歷史,顛倒黑白,所以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俗語說,砍的沒有券的圓,岳珂的謊言,終究必將被民眾所唾棄,被顛倒了歷史,也必將被顛倒回來,還歷史以公正,還當事人以公道。
下附當年岳飛從河南撤軍時,高宗趙構給嶽寫的三個回信手詔,很清楚地說明了當年岳飛從河南敗逃的過程,根本不存在趙構、秦檜強令岳飛班師撤軍的問題。
回覆列表
很簡單的道理呀!秦檜奸賊裡通外國殺害的遠遠不只是岳飛等幾個抗金名將而是舉國上下千千萬萬的抗金勇士和無辜遇害的老百姓啊……在秦檜奸賊手中不僅斷送了大宋王朝而更重要的是丟掉了中華炎黃子孫的<氣節>和愛國<情操>呵……世間上什麼都可以用金錢買的來辦得到唯有<國格人格民族氣節>不能買!所以說秦檜奸賊的歷史教訓意義就是作為中華民族兒女們的一個有著深遠歷史教育意義的重要反面教材和警醒華人<忽忘國恥>振興中華之精神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