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年往史

    明十三陵,是明朝的皇室陵園,位於現在北京市昌平區的天壽山,因為陵區工葬有13位明朝帝王以及眾多的后妃,而又稱之為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儲存最完整,規模宏大,葬入帝王最多的皇家陵寢。按制來說,皇家陵墓安葬的都是等級非凡,地位較高的皇室人員,一般的後宮妃子都沒有資格陪葬的,可是在崇禎陵區的門外卻有一座太監墓,這又有什麼來歷呢?

    從一通石碑的銘文“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及來歷非凡的落筆題跋中,我們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明朝大太監王承恩的墓。王承恩是明朝末帝朱由檢的貼身大太監,在明末國力衰微,戰亂四起的境地,闖賊李自成是一股較大的勢力,於1644年3月中旬,帶領農民暴亂軍攻入了北京城,文武大臣死的死跑的跑,窮途末路的崇禎殺妻滅子後,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登上煤山,吊死在了一顆歪脖的大槐樹下,王承恩也自掛於旁邊的海棠樹上,隨主而去。

    滿清叩關入主華夏大地之後,為了收攏明朝遺老遺少的人心,削弱民眾反清復明的念頭,做了好多的政績工程。譬如收攏崇禎的遺體,按帝王禮制發喪安葬,搜尋倖存的明室後裔禮遇安置,重新冊封崇禎的次女坤興公主為滿清的長平公主。還將追隨崇禎而去的太監王承恩也葬在了明朝皇家墓園中崇禎思陵的宮門之外,還親自撰寫碑文,以讓其永遠守護皇陵。這就造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座葬在皇陵之中的太監墓。

  • 2 # 蟈蟈的文史原創

    明十三陵是明朝統治者陵墓群,明朝一共建國276年,明朝一共十六代皇帝,除朱元璋陵墓建在南京的明孝陵外,朱允炆不知所蹤,明代宗因其哥哥明英宗不承認其皇帝地位,將其在天壽山區的陵地搗毀,而將其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其餘十三位皇帝均葬於此。

    題目所說的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的陵墓,指的是十三陵陪葬墓,一共有8座,其中有7座是妃子(太子)的墓地,1位是太監墓,而這位太監墓就是王承恩,崇禎帝的忠實心腹太監。

    影視劇中的王承恩

    王承恩是崇禎帝的心腹太監,王承恩於萬曆年間進宮,擔任信王府的掌管太監,也就是崇禎帝從出生開始,王承恩就一直陪伴著崇禎帝。他歸屬於魏忠賢,但是魏忠賢想篡位,王承恩暗中幫助朱由檢,所以與魏忠賢決裂。因此,王承恩受到崇禎帝的重用,雖然受到重用,但是王承恩沒有像魏忠賢一樣獨攬大權,而是幫助崇禎帝辦理政事。雖然大臣們上書反映王承恩權力過大,有像成為第二個魏忠賢的可能,雖然崇禎帝有所猜疑並要殺他,但最終都原諒了他。而王承恩也以他的忠誠報答著崇禎。

    最後,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之後 崇禎帝已經指揮不了身邊的大臣士兵,城內一片混亂,大家都只顧自己的命,誰也不聽崇禎帝的指揮,而從始到終,陪在崇禎帝身邊的只有太監王承恩一個人。最後,走投無路的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而王承恩在另一棵樹上吊死,至死也陪著崇禎帝。

    明朝滅亡後,之所以在十三陵多一個太監王承恩的陪墓,是李自成在下葬崇禎帝的時候,在王承恩附葬陵側。王承恩為清朝皇帝所稱頌,順治帝題碑“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康熙帝也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王承恩歷來因忠君節烈而被後人稱頌。

    這就是為什麼明十三陵有一位太監陵墓的一個原因。

  • 3 # 一貳一橙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永樂皇帝時期規定,明朝自他以後的皇帝全部都要葬在北京天壽山,其中明太祖朱元璋葬在了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景泰帝朱祁鈺被以“王”禮葬在了玉泉山,所以稱為十三陵。

    不過在思陵之外,卻孤獨地坐落著一座太監墓(不能稱陵墓,因為陵這個字是皇帝專用的),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座太監墓憑什麼可以如此靠近皇帝呢?

    這座太監墓是康熙立的,墓主人就是明朝末年陪伴著崇禎皇帝做過最後一程的太監王承恩

    明朝宦官十分嚴重,雖然這些人都能權傾一時,甚至如劉瑾那樣被稱為“立皇帝”,像魏忠賢那樣被稱為“九千歲”的,但他們為非作歹,下場都不好。劉瑾被凌遲處死,魏忠賢則被流放處死。

    相比起這兩位權監,王承恩就顯得平淡得多了,他本是崇禎帝時期大太監曹化淳的手下,曹化淳死後逐漸得到了崇禎帝的賞識,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僅在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下。英宗時期的王振、正德時期的劉瑾、萬曆皇帝的“大伴”馮保、天啟帝時期的魏忠賢都做過司禮監秉筆太監,可見王承恩當時地位之高。

    不過雖然王承恩和劉瑾、魏忠賢一樣做過大太監,可王承恩並不像這兩位“前輩”一樣罪惡滔天,相反,他是明朝少有的好太監之一。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時,王承恩臨危受命,提督北京兵馬守衛京城,併發炮連殺數名敵軍,給當時頹廢的明朝軍隊,起到了不小的鼓舞。可惜的是崇禎帝再無回天之力,北京城最終還是被一波接一波的闖軍所攻破,在連殺自己數名女兒和妃子,把兒子們送出城外之後,崇禎皇帝決意以死殉國。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在敲完最後一遍上朝鐘,崇禎由王承恩陪著登上了煤山,崇禎留下“勿傷百姓一人”的遺書後,吊死于山腰壽皇亭附近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而王承恩也追隨而去,確認崇禎已死後,吊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盡了自己最後的一點忠誠。

    王承恩雖然死去,但他卻受到了明清兩代皇帝的厚重,除了崇禎帝之外,南明弘光帝為他上諡號“忠愍”,清朝入關後,順治帝寫文褒獎王承恩“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康熙皇帝特意在崇禎皇帝的明思陵附近,為王承恩樹碑立傳,將他葬在思陵門外,讓他可以繼續“守護”明朝皇家。

    清朝皇帝如此看重王承恩,除了因為他忠心為主之外,其實滿人對這些太監也是很不錯的,就如第一代肅親王豪格和他的王府太監王忠,為了保護豪格而被多爾袞剁成肉醬,遺體和豪格一起埋葬。從此肅親王府規定:府裡太監只能問罪,不得用刑,就是為了感謝王忠護主的恩情。

  • 4 # 鄧海春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寢,自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建長陵始,至明末崇禎入思陵止。因明朝十六帝中有十三位皇帝葬於此,後世稱其為“十三陵”。它坐落在今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佔地面積達四十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皇陵建築群。諾大的皇陵如果只有這十三位皇帝未免也太淒涼了,所以皇后與一些妃嬪死後也會葬於此。除此,十三陵中還有兩位太子與兩位太監。或許其他人葬在這皇陵都順理成章,但是太監憑啥埋在這?他們到底是誰?

    根據史料記載,這兩位太監一位名叫王承恩,他是崇禎皇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另一位至今不知姓甚名誰,更不知為何有此殊榮被葬於帝王之陵。但王承恩陪葬在崇禎帝旁邊確實另世人信服。

    王承恩給我們演繹什麼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承恩初入皇宮時,寄名在總管大太監曹化淳名下,後來因其機靈能幹,深受崇禎喜愛,很快就被任為秉筆太監。即使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但他並沒有恃寵而驕,而是盡忠職守。崇禎四年(1631)七月,洪承疇巡撫延綏(今陝西榆林)時,山賊盛行,王承恩率兵破之。崇禎十一年,“談雄破安塞,擄其城,王承恩等前來解圍,談雄最終被誅。”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闖王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皇城裡的軍官守衛見敵方氣焰高漲紛紛丟盔棄甲,但王承恩仍頑強抵抗。崇禎派大太監曹化淳上前迎敵,沒想到曹化淳非但沒有作戰反倒將城門開啟。紫禁城大亂,宮中文武百官大多各自奔命潛逃,宮女們或倉皇逃離或投河自盡,可王承恩仍帶領人馬與敵人拼死作戰。崇禎自知大勢已去,但“士可殺不可辱”。他先命皇后自縊,接著親自殺了自己的女兒和妃子,並將太子與其他兩名皇子安排出宮。然後在王承恩的陪同下,他換裝成太監準備逃出紫禁城到成國公朱純臣府邸躲藏。可世態炎涼,無論王承恩如何聲淚俱下,慷慨淋漓的求朱純臣收留,最終還是被無情的拒絕。主僕二人心中憤然,但也力不從心。無處可藏的崇禎萬念俱灰,最終選擇了自縊。而王承恩到死仍對主子不離不棄,待崇禎上吊斷氣之後在不遠處也自殺了。

    這是何等的忠心!飽讀詩書的朝堂大臣們大難臨頭各自飛,只有王承恩與君王相隨。他不是沒有機會逃,只不過他有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李自成將崇禎葬在了田貴妃的墓裡,取名“思陵”。後來清軍入關,得知王承恩的事蹟,順治帝深受感動,便將王承恩葬在崇禎的旁邊,還讓朝中大臣秉承他的旨意,為王承恩撰寫碑記,碑中寫道:“顧見陵側有邱巋然,為明故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墓,蓋殉崇禎帝於萬歲山者也。”

    一直以來太監的名聲都不太好,明朝更不堪。黃宗羲曾說“閹官之禍,歷漢、唐、宋而相尋無已,然未有若有明之為烈也。”然而矛盾具有特殊性,有些太監不為邪風所染,講究忠義。王承恩就是其中一員,所以最終他能被葬在十三陵,陪在崇禎身邊乃合乎情理。

  • 5 # 薩沙

    這就是忠義太監王承恩的陵墓。

    王承恩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忠義太監。

    本來,太監由於被閹割,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多少有些變態。

    歷史上,太監多半唯利是圖,沒有道德觀念,當然這同他們受到社會歧視以及人生的悲慘遭遇也有關係。

    少數太監如劉瑾、魏忠賢、趙高一樣,有了權力就開始專權,甚至架空皇帝。

    但王承恩恰恰相反。

    從崇禎出生開始,王承恩就在身邊照顧和輔佐他,成為親信太監。

    當時王承恩和魏忠賢的關係很好,但魏忠賢試圖打擊崇禎時,王果斷和魏忠賢決裂,一心支援主子。

    可以說,崇禎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沒有送命,王承恩的功勞很大。

    魏忠賢被殺、崇禎上臺後,王承恩被重用,擔任司禮監太監(是明代時太監的最高職位),權傾一時。

    然而,王承恩卻沒有利用手中權力結黨營私,更沒有專權,而是忠心耿耿的為崇禎服務。

    而崇禎最後幾年有可怕的病態猜疑心理,此時王承恩又是秉筆太監。

    秉筆太監的地位極其重要,負責幫助皇上處理政務。

    實際上,崇禎只負責處理絕對重要的政務,其他不太重要的主要交給王承恩處理。

    也就是說,王承恩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

    當時很多大臣認為王承恩權力太大,隨時可能成為魏忠賢,應該除掉。

    如果換成別人,崇禎早就下令將他殺了。

    然而,崇禎猶豫再三,破天荒的選擇信任王承恩。

    而王承恩也確實值得信任。

    北京城破以後,紫禁城的數千侍衛、太監鳥獸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這個地步仍然跟在崇禎身邊,沒有私自逃走。

    最終崇禎自殺時,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邊。

    一般認為,崇禎命令王承恩務必稍後再次,一定要確認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恥辱。

    王承恩忠心的執行了主子最後一個命令,隨後自殺殉主殉國。

    可以說,王承恩這種太監從古至今很少見的。

    為此,李自成下令開啟田貴妃的墳墓,將崇禎帝夫婦葬了進去(貴妃墓因此改稱思陵),並將王承恩附葬陵側。

  • 6 # 滄海拾遺錄

    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的明朝十三陵埋葬了自明成祖朱棣開始的歷代明朝皇帝(除去明代宗朱祁鈺),其中規模最大規制最宏偉的是朱棣的長陵,規模最小規制最寒酸的是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思陵,因為思陵原本不是為了崇禎皇帝準備的,它原來的主人是崇禎皇帝的愛妃田貴妃,崇禎皇帝自盡殉國後,被葬入田貴妃的墳墓,改稱思陵。一般來說,明朝皇帝駕崩後,在陵寢周邊會附葬自己的嬪妃和部分宗室成員,但是,在思陵旁邊確有一座太監的墳墓,這就非同尋常,這座墳墓的主人就是對崇禎皇帝忠心耿耿,陪同其在北京城破之後一同在煤山自盡殉葬的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

    在戰亂動盪的明朝末年,昔日食君厚祿的滿朝文武大臣紛紛變節或投降李自成或投降滿清,早已把忠君愛國的聖賢之道拋到了九霄雲外。以至於北京內城陷落時,皇宮裡的大臣早已跑得沒影了。留在崇禎皇帝身邊的只有太監王承恩,要知道太監自古以來都是被科舉出身的文臣們瞧不起的,認為他們是身體殘缺的“閹人”,再加上明朝多有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太監擅權多有惡名,但是城破國亡之際,陪伴崇禎皇帝走完人生路併為之殉葬的只有太監王承恩。

    滿清入關後,為爭取漢族民心,打著“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剿滅李自成大軍。為籠絡人心,順治皇帝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同時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由王承恩繼續“守護”皇陵。

  • 7 # 澹奕

    明十三陵是明朝的皇陵,是明朝諸多皇帝與其後妃的歸宿長眠之地。然而,巨大的皇陵區域內除了十三座帝陵與七座妃陵,還有一座太監墓——思陵區域內的王承恩墓。王承恩是明朝最後一位大太監,也是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殉國之時唯一追隨在側並隨主而去的忠貞之人。

    明朝是歷史上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朝代之一,然而在魏忠賢、王振等禍亂朝綱者輩出的同時,也出現了鄭和等正面形象的宦官,明末的王承恩就是其中之一。

    忠心侍主,功勞不小

    王承恩原本是東廠提督曹化淳的手下,與曹化淳一樣,王承恩雖是宦官,為人卻耿直忠貞,他與曹化淳都深得崇禎皇帝朱由檢的信任。朱由檢還是藩王之時,王承恩為其傳遞訊息且忠心耿耿,還替朱由檢出謀劃策,為其繼承皇位立下大功。

    朱由檢登基後,王承恩成為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成為了皇帝的心腹之人。王承恩終日陪伴在側,為崇禎皇帝誅滅魏忠賢黨羽肅清朝政。可以說,王承恩不但忠心,而且也很有智謀能力傑出,得到崇禎皇帝的信賴不是沒有道理的。

    生死相隨,最有骨氣的宦官

    儘管崇禎皇帝勵精圖治,但卻也無法挽回明朝風雨飄搖的江山。明朝末年,關外的後金虎視眈眈,闖王李自成的大軍直逼京師。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

    說到明朝,很多人都會想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麼一句話,認為明朝相當有骨氣。然而諷刺的是,闖王軍攻進京城之際,守城的將領紛紛投誠,曾在朝堂之上信誓旦旦計程車大夫們也已沒了蹤影。當時,陪伴在心如死灰的崇禎帝身邊的,唯有王承恩一人。

    眼見大勢已去,朱由檢自盡於煤山,而王承恩也隨即自縊於旁邊的一棵海棠樹上。直到三天之後,主僕倆的屍身才被發現,草草葬入了十三陵之中。

    滿洲入關,為其樹碑封墳

    滿洲入關之後,為了籠絡人心穩定江山,也是有感於王承恩忠心為主,順治朝為崇禎帝修整陵墓的同時,也將王承恩葬入思陵的區域之內,專門為其書寫碑文褒揚。

    康熙朝,玄燁也為王承恩樹碑立傳,並且親自前往思陵拜謁。雖然清朝皇帝的舉動有很大的拉攏人心的目的,但不得不承認,王承恩的事蹟的確受到了尊重。

    古代的太監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即便權傾朝野,在廣泛的認知中仍舊非常低賤。或許也是這樣的處境,使得大多數的太監都貪婪作惡。而王承恩的確相當特殊,他不僅有智慧謀略,相較於很多士大夫們更加忠貞不二,若是崇禎乃至明朝先帝們地下有知,也必然不會反對。

  • 8 # 老豬的碎碎念

    【太監墓在皇陵中其實是大大的僭越,但事出有因】

    先了解一下明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十三陵地處北京市北面的昌平區,是大明朝傳統的皇陵區,自打燕王朱棣從北京造反成功後,他把原本在南京的政治中心強行搬到了北京,並美名曰:天子守國門。全班的文武百官的朝廷都來到了北京所以在南京的皇陵也就不會在入駐新的皇帝了,為了方便,朱棣下令在北京附近相度完美的風水寶地以建新的皇陵區,於是昌平這片吉壤便被尋得,後來經過朱棣之後皇帝的日趨完善,這裡成為了大明朝最大的皇陵區。同時也是一片禁區,非皇家是肯定不讓在此埋葬的,但除了一個太監。這個太監到底是什麼來頭?咱下面細細分解。

    此人叫做王承恩,是大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的貼身太監,在大明朝最後的時刻,闖賊的人馬已經兵臨城下,崇禎絕望的敲響大鐘,企圖把群臣召集起來商量最後的對策,但卻無一人前來,身邊只有王承恩陪伴左右,這個時候,李自成的先鋒已經打入了紫禁城外城,為了顧忌皇家的臉面,崇禎帝絕望的砍殺了公主,並讓後宮皇后及嬪妃自盡殉國,隨後他跌跌撞撞的跑向皇城後面的煤山(今景山公園)在看到闖賊已突入內城的火把時,他把一丈白綾拋向一顆歪脖樹,以長髮覆面安然殉國!這時身邊的王承恩也隨即上吊追隨崇禎而去。

    後來,李自成從景山發現了這主僕二人的屍首,也大位震動,決定厚葬此二人,由於崇禎還沒來得及修築陵墓,他們把這位末代皇帝安葬於他一共嬪妃的墓中,為了成全這位忠義太監,李自成又命將王承恩埋葬於崇禎的思陵側。至此,王承恩墓也成為大明皇陵中唯一一座太監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吹泡泡遊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