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渴望沙漠
-
2 # 忠華日記
古代很多名人,最終不願做官,成為隱仕。有很多例子,像陶淵明、阮籍、曹植、李白。
陶淵明,唉,一心想要做好官,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結果只能是掛帥封印,隱居南山下。這說明一個人性格,決定了是否適合做官。
阮籍,文彩很好,但是性格呢?
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同牛合汙,在古代根本就做不了官
-
3 # 迷糊老師Gg
隱士”就是隱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識分子,否則就無所謂隱居。不仕,不出名,終身在鄉村為農民,或遁跡江湖經商,或居於巖穴砍柴。歷代都有無數隱居的人,皆不可稱為隱士。《辭海》釋“隱士”是“隱居不仕的人”,沒有強調“士”,實在是不精確。《南史·隱逸》雲:隱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而且一般的“士”隱居怕也不足稱為“隱士”,須是有名的“士”,即“賢者”,《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又曰:“遁世無悶。”又曰:“高尚其事。”……是“賢人隱”而不是一般人隱。質言之,即有才能、有學問、能夠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隱士”。《南史·隱逸》謂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風雲以為氣”。因而“隱士”不是一般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中所稱的“處士”(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也就是隱士,指的是有才有德而隱居不仕的人。但這個“處士”,是指從來未做過官的人。先官後隱如陶淵明也叫隱士,卻不能叫“處士”。
舊時認為隱居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舊唐書·隱逸》稱“所高者獨行”,“所重者逃名”。《易·蠱》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隱居求高,即是人品高尚的人,所以“隱士”又叫“高士”。江蘇常熟至今尚儲存元代大畫家隱士黃公望的墓,墓道石碑即刻“黃高士墓”。元代另一位大畫家倪雲林也被人稱為“倪高士”。晉宋時戴逵和他的兒子戴勃、戴顒都是著名的大畫家、大雕塑家、大音樂家,他們都隱居不仕,所以《歷代名畫記》稱之“一門隱遁,高風振於晉宋”。戴氏父子是大藝術家,然而傳記不列入“文苑”,也不列入“藝術”,卻列入“隱逸”,是因其有才藝才被稱為“隱士”,因其“隱”,方有“高風”。《史記》中記古人語“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看來隱士是立了“德”,所以正史皆為隱士立傳。但德在何處?卻是值得研究的。
比如嚴光,拒絕了漢武帝的親自徵召和封賞,而隱居富春江。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說:“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據說這“風”,原寫作“德”。在範眼中,嚴光之德崇高如山。而南宋詩人楊萬里就在《讀〈嚴子陵傳〉》一詩中說:“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朱元璋說的更是擊中要害,他在《嚴光論》一文中說:“漢之嚴光,當國家中興之初,民生凋敝,人才寡少,為君者慮,恐德薄才疏,致民生之受患,禮賢之心甚切,是致嚴光、周黨於朝。何期至而大禮茫然無所知,故縱之,飄然而往。卻仍悽巖濱水以為自樂。……假使赤眉、王郎、劉盆子等輩混淆未定之時,則光釣於何處?當時挈家草莽,求食顧命之不暇,安得優遊樂釣歟?……朕觀當時之罪人,罪人大者莫過嚴光、周黨之徒。”(見《留青日札》卷十一《子陵耕釣處》附)朱元璋雖是大老粗,又是暴君,但他這段話卻有值得思考的內容:隱居的人德就高嗎?
實際上,從來隱士,大抵可以分為十種:其一是真隱、全隱,如晉宋間的宗炳、元代的吳鎮等,從來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徵召也不去,而且也不和官方打交道。其二是先官後隱,如陶淵明。陶是著名隱士,傳列《晉書》、《宋書》、《南史》三史中的“隱逸”,其實他不是一個純粹的隱士,他當過官,因對官場不滿才隱居。明代的沈周,一天官未當過,傳列入《隱逸》。而他的學生文徵明,只在京城當了一年翰林,然後便安心隱居至死,但其傳就未被列入《隱逸》而列入《文苑》。陶淵明也是先官後隱,但其“隱”的名氣太大,超過其詩名,不過陶淵明後來是真隱了。像陶淵明這樣先官後隱的隱士較多。其三是半官半隱,如王維,開始做官,後來害怕了,但如辭官隱居又沒有薪水,生活沒有保障,於是雖做官,而不問政事,實際上過著隱居生活。這類人從名分上不能算做隱士,但有隱逸思想。有隱逸思想表現在意識形態上是相同的。其四是忽官忽隱,如元末明初時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幾年官,又去隱居,朝廷徵召,或形勢有利,又出來做官,做了一陣子官又回去隱居。這種人不果斷,拖泥帶水,王蒙創造了拖泥帶水皴,董其昌的畫用筆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們的性格有關。其五是隱於朝。這種人身為官但思想已隱,做官不問政事,“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隨波逐流,明哲保身。這種人對國家損害最大。其六是假隱,如明代陳繼儒,雖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寫詩譏笑他“翩翩一隻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家”。其七是名隱實官,如南朝齊梁時陶弘景,人稱陶隱士,雖然隱居山中,朝中大事還向他請教,被稱為“山中宰相”。這種人身為隱士,實際上不具隱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為了更自由而已。其八是以隱求高官,如唐代的盧藏用。劉肅《大唐新語·隱逸》記,盧藏用考中進士,先去長安南的終南山隱居,等待朝廷徵召,後來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遺。後來,另一隱士司馬承禎亦被徵召而堅持不仕,欲歸山,盧藏用送之,指著終南山雲:“此中大有嘉處。”這就是“終南捷徑”。用這種隱居手段以求高官者,實非真正的隱士。其九是不得已而隱,實際上從事最熱心的政治,如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黃宗羲等,他們“隱居”只是為了表示不與清王朝合作,實際上從事最激烈的反清鬥爭。石溪也如此,他反清失敗後,為了逃避迫害,隱於禪,但他終生都忠於明王朝,終生反清,情緒十分激烈,一直沒能靜下來。這一批人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士。其十是先隱居,基本上是真隱,但等待時機,等到時機就出山,等不到就隱下去。如殷商時伊尹、漢末諸葛亮、元末的劉基等。其次還有一種不得已的隱者,如明末清初的弘仁,早年攻舉業,明清易祚之際,他奮起反清,失敗後不得已而隱,但後來一變在思想上真的隱了。只要思想上真的隱了,在意識形態上表現出來的都是以“淡”、“柔”、“遠”為宗的。
隱士在每一個時代的情況都不同,但總的來說,還有一個時代性的問題。談起歷史,“安史之亂”可以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轉折點。“安史之亂”前,封建社會蒸蒸日上;之後,每況愈下。時代對知識分子有一定影響,而知識分子對時代的影響更大。因為任何時代,社會的實際領導階層只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凝聚起來,一齊為國家著想,國家就有希望,否則便會相反。從群體上看,唐代之前,知識分子都能為國家著想。漢代馬援那句名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後漢書·馬援傳》)激勵無數志士仁人為國捐軀。唐代的知識分子們“不求生入塞,只當死報君”,“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要得此生長報國,何需先入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唐朝的君臣們共同努力,擰成一股繩,使國家強大起來。宋朝的知識分子也還是好的,雖然沒有唐代知識分子那樣報國心切,而且也有一部分人頹廢,但大多數知識分子尚能為國憂慮。北宋的知識分子“進亦憂,退亦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南宋的知識分子“一身報國有萬死”,“位卑未肯忘憂國”。南宋早期有岳飛、陳東為國事努力,中期有陸游、辛棄疾等詩人拼搏於抗金第一線,晚期還有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為國捐軀。而且厓山、海陵山的抗元軍民們是集體犧牲,無一叛降,這是何等的氣概!
不論早期還是後期,隱者總的說來都是弱者。他們既不能面對現實拍案而起,或奮而反抗,或鑽營求進,只好退隱,但卻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文學藝術等創作。他們或過著悠閒的田園生活,或結廬于山林之中,所以中國的田園詩和山水畫特盛。而且,隱士們筆下的山水畫和田園詩雖然也風格各異,但在大的方面卻有一個總的風格,這和隱逸者的性格基本一致有關。如前述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遠。這個問題值得注意。
儘管陶淵明也曾“金剛怒目”,但他隱居後的詩風總的傾向還是“柔”,鮮有剛猛雄渾的氣勢;王維也如此。“南宗”一系山水畫從王維到董源、巨然到黃公望、吳鎮、倪雲林等畫風也都以“柔”為特色。到了明文徵明、董其昌及清“四王”,其畫更柔。“柔”是老、莊的境界,特別是莊子的境界。和歷史上隱士一樣,早期的“柔”和後期的“柔”大有不同。老、莊的“柔”是外柔而內剛。《老子》曰:“柔弱者勝剛強”,“柔之勝剛”,“柔弱處上”,“守柔曰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因之,老子守柔為了剛強和“處上”,“至柔”為了“至堅”,為了“攻堅強”;“無為”為了“無不為”,莊子同之。莊子的“柔”,更以無限的力量和沖天的氣勢為內蘊,以俯視宇內為高度,所以《莊子》第一篇談的是“逍遙遊”,其遊固逍遙,然“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背“不知其幾千裡也”,“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是何等的氣勢,何等的力量。他還要“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沒有十分偉大的內在力量是無法實現的。
老莊之學在六朝時期最盛行,六朝人讀老、莊,談老、莊,學老、莊,外柔而未嘗失去內剛。嵇康學老、莊,敢於“非湯武而薄周孔”,敢於嘲弄貴公子鍾會至遭殺身之禍而不惜。阮籍學老、莊,敢於裝醉酒而拒絕帝王的拉攏,敢於長嘆“時無英雄,而使豎子成名”。直到唐代李白學老、莊,仍不失為豪邁氣概和傲岸作風,他們的作品都不曾有過軟弱柔媚之氣。唐人之前的畫,線條雖然是柔而圓的,但卻內含至大至剛之氣,包蘊著蓬勃的生命力量。宋元人學老、莊,外柔已向內滲透,但內在的生命律動仍躍躍欲試。而明清人學老、莊,早已失去了老、莊的內在本質,只見柔媚而不見剛強了,這在董其昌和“四王”的畫中皆可見到。正是時代精神使然。
即使不剛強、不反抗,仍然動輒被腰斬、殺頭、批頰、摜死,召之即來,驅之又必須即去,嘆一口氣都有文字獄等待。為了生存,如前所述,士人們既失去了剛性,又失去了韌性,因而形之於“態”(文學藝術作品),何來剛強?所以,早期的“柔”和後期的“柔”大為不同:早期的“柔”是柔中見剛,後期的“柔”則是柔軟無骨而萎靡了。
淡:老、莊的“淡”固然指自然無所飾,也就是“樸”,樸而不能巧,《莊子》雲:“吾師乎,吾師乎……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外,《莊子》的“淡”還有純、靜、明白之意,《莊子》雲:“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明白入素,無為復樸。”則早期的“淡”都有自然無飾、純、靜、明白之意。金人元好問說陶淵明的詩“老翁豈作詩,真寫胸中天”。黃山谷《題子瞻畫竹石》雲“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這在早期的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中觸目可見。但後期的“淡”雖然看上去似自然無飾,然而刻意追求的“淡”卻無法掩飾,完全靠技巧刻畫而成。前期的“淡”,猶如大自然中的真山真水;後期的“淡”,卻如花園中的假山假水,固然也追求和真山真水相同,而人們在相同中卻能看出不同。當然,後者的技巧比前者要高得多。董其昌、“四王”的畫技巧皆高於前人,但人們在其畫中僅見技巧,而見不到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如果說後者有精神狀態,那只是一種萎靡的精神狀態。像惲南田算是真正的隱士了,他的畫以“淡”為特色,但卻可以看出是高度的技巧而成就的“淡”,非自然而然的淡。
遠:逸士之所以成為隱士,是因為他們遠離政權,遠離官場,他們或不願爬上高處,或從高處退下來,都立在“遠”處,“心遠地自偏”,心遠,其詩其畫也自有“遠”的感覺。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王維的“開門雪滿山”,都給人“遠”的感覺。我曾寫過《詩有“三遠”》一文,說:“陶淵明‘悠然見南山’是平遠,李白‘登高壯觀天地間’是高遠,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是深遠。”而隱士們的“遠”只是“平遠”,鮮有“高遠”和“深遠”。具有隱逸思想的畫家畫山水也只求“平遠”一種。元明清的畫家甚至視“高遠”和“深遠”為壓抑和險危,幾乎所有的山水畫都是“平遠”之景。黃公望、吳鎮、倪雲林等尤甚。影響所至,無隱逸思想的畫家也都向“平遠”方面發展了。其實,“高遠”和“深遠”更有氣勢,而隱士們(包括隱於朝、市的“隱士”)“百年心事歸平淡”,只在“平淡”上著眼,“平遠”更近於“平淡”。他們還要“化剛勁為柔和,變雄渾為瀟灑”,連“剛勁”和“雄渾”都要反對,因為這和“平遠”、“平淡”不合,平遠給人以“衝融”、“沖淡”的感覺,不會給人的精神帶來任何壓迫和刺激。一般說來,“平遠”的用墨較淡,只畫中景和遠景,鮮畫近景,淡而遠,平而和,在平和、淡遠中把人的情緒思維也引向“遠”和“淡”的境界,這更符合隱逸之士的精神狀態,也是山水畫在藝術上更成熟的境界。
最後還要談一個問題。歷來學者對隱士都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隱士逃避現實,應負國家衰亡之責。當然,隱逸不宜提倡,年輕人隱逸不僅不宜提倡,還應加以反對。但隱逸者所創造出燦爛豐富的文化卻不容否定。而且,隱逸的根源在政治渾濁和強權統治,應該鞭撻的正是這一批獨夫民賊和卑鄙之徒。《南史·隱逸》有云:“夫獨往之人,皆稟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譽期通。若使夫遇見信之主,逢時來之運,豈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天下事,能努力的,當然應該努力,但有時是努力而無濟於事的。蘇東坡《大臣論》有云:“天下之勢,在於小人,君子之慾擊之,不亡其身,則亡其君。”結論曰:“非才有不同,所居之勢然也。”如武則天、慈禧,只一婦人,然天下勢在其手,千軍萬馬都不能奈其何,又何況一手無縛雞之力計程車人呢?當然強者可以反抗,雖失敗也不要緊。弱者呢?只好退隱,總比同流合汙要好。
隱士表面上超脫,在意識形態上也表現出超脫,實則內心都有無窮的痛苦
-
4 # 史味人生
提起隱士首先想到魏晉名士,提起魏晉名士,莫名想到了“黃藥師”。
很多人提起“隱士”首先想到的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名士風範,很多文人身負治國才能,卻安心隱居山林抑或隱於鬧市,隱逸之風盛行。
這與當時混亂不堪的政局有莫大的關係,政治矛盾激化,權利的相爭從來都是為文人所不齒,在黑暗的政治鬥爭中,“純粹的文人”從來都是犧牲品,朝不保夕。
再加上當時文化衝突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玄學興起、佛教入侵、道教興衰不定,再加上原本的儒學,各領風騷,才子輩出。
魏晉名士無法學習儒家“積極入世”,也不願學道家無為之思,終日在矛盾中練就了一番“中庸”思想,身在野而心在廟堂,抑或身在廟堂而心在野,也是夠難為了。
在讀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對黃藥師的所為所想非常感慨,不拘小節卻敬大義,看似隱居桃花島,實則感嘆百姓安危。
在明朝時期,也有一部分文人名士成為“隱士”,他們就是以王陽明為首的心學名士。
王陽明的“心學”強勢亂入,是學術界的先進思想,本可以掀起文化的改革,可惜面對明末政局不穩的因素,走上了避世的犬儒主義的不歸路。
朝廷上,東林黨人和閹黨在血戰,皇帝忙著找錢花,外面李自成、清軍等訊息不絕於耳,而那些士大夫們卻懷著“心外無物,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的心態,成為了隱士。
這也不能怪名士成為隱士,只能怪政治鬥爭中無法踏踏實實的為天下做點事,無法實現他們心中的抱負,走到最後只能選擇避世。
-
5 # 小玄子嘆古今
首先,多數文人名仕最終成為隱士可以分析為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皇帝朝廷讓人失望,很多有實力的人才都渴望得到伯樂的賞識,這自然很少,但是他們還會進取,寒窗苦讀考取功名只為報效國家。可惜並不是每一任君主能夠賞識人才,在這期間冷落甚至傷害了忠臣,這就讓人寒心了,於是就會選擇成為隱士;
第二個原因是看淡俗世,有的文人名仕已經到了超凡脫俗的地步,他們看淡俗世,不再想要在權利之間周旋,所以選擇退隱山林,過上自由平淡幸福的生活;
第三個原因是他們對人生的追求,人生在世並非金錢和權力可以衡量,有的人達到一種境界,就更想要返璞歸真的生活,隱居起來,追求自己對生活的另一種看法,在平淡中也可以讓自己的一生有意義,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其次,我認為文人名仕選擇成為隱士並不是消極避世,也不是清高孤傲,他們或許是想要有另一種人生,也許能夠在歸隱的日子裡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的領悟,而且歸隱也不代表不能繼續學習,切身實地地去理解自然,瞭解自身,更是一種超脫。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還是屬於不自信和對掌權者的不瞭解 古代的各方勢力錯中複雜 如果不是很瞭解 有很大的能力 根本不能處理的很理想 不在圈子的人很難了解 也很難清楚 比如劉伯溫一開始到了朱元璋的圈子裡面 就經常因為不瞭解事情背後的勢力關係而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