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繼民c

    理解孔子這句話,第一需要知道孟子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適”,第二需要知道儒家在宋明之後的義利之辨,公私之辨,理欲之辨乃至王霸之辨。知道了這兩層意思可以有兩個結論,一是這裡的“小人”不是道德責備,而是社會階層指稱;二是要“君子愛財,求之有道”,不能發不義之財。再繼續討論話就長了,就此打住吧!

  • 2 # 槓鋪二掌櫃的

    可以用柳宗元《成王封弱弟辯》文來解這句,成王小時候過家家用桐葉封小弟,周公向成王祝賀,成王說,我開玩笑,周公說天子不能開玩笑。柳宗元認為不然,小弟若該封,周公不待成王說,就應建議封,若不該封,成王本無意封小弟,周公是逼成王將錯就錯。柳宗元的意思是,不該說的說了,不必去做,有過則改,善莫大焉,所以,說了就必須做,是小信之人,君子要做該做的事,見義勇為,義者宜也,宜是什麼?是適宜、應該的意思。

  • 3 # 球員兼裁判

    春秋時代所謂的小人,指的是小人物,平民百姓。而君子指的是大人物,貴族。君子與小人完全是指社會階層,是中性詞語,並不含褒義與貶義。

    說到就一定做到,不問是非曲直,這種一根筋的固執行為,是小人物才會做的事。大人物,說話做事應該靈活運用,有些話可以說到,事卻不一定非得做到,只要符合人們心中的道義即可。

  • 4 # 風如鐵

    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這應該說的是《論語·子路》第20章中“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這句話。

    《論語·子路》第20章,子貢與孔子關於“怎樣做才能稱得上‘士’”的問答對話中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用現代語言環境理解如下:子貢問老師孔子:什麼人算是士大夫層面的人呢?孔子回答:做事懂得對錯,到哪裡辦事都不辱使命的人就是士大夫層面的人。

    子貢又問:次一些的人是那些人?孔子回答:宗族中懂得孝道的人,在眾朋好友中被尊為大哥,大家都自甘小弟的人。

    子貢還問:敢問再差一點的呢?孔子回答:言必信行必果,一根筋的普通人,姑且這種人也算不錯。

    子貢再問:現在這些從政者呢?孔子回答:嗨,一群為了些許利益蠅營狗苟之輩,啥也不是。

    這裡主要是表明了孔子對社會中人品的分類:人品最好的是那些有判斷力,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不辱使命的人。次一些的是在宗親當中知道長幼有序懂得孝道的人和在朋友團隊中被大家擁戴大家甘願做小弟的人。再次些的是那些說話算話言出必行的耿直的老百姓。至於政府官員就是些追逐斗升黍米利益的人,不足掛齒。

    所以“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這句話中的“小人”指普通百姓,並不是現代語言中的“小人”。現代語言中的“小人”指的是些道德淪喪的人。

    由此可見,孔子是非常清楚人性,用哲學語言理解:最貴重的人是掌握了自然規律的人,次一些的是清楚人情世故掌握社會規律的人,再其後是安身立命講究信用的普通人,至於一些當官者不過是些上不了檯面的人而已。

    這於長期以來很多人把當官者理解成“君臣”當中的“君”有天壤之別。由此可見,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可不是上位者,是指的社會精英分子,是“德配位”者。是那些能力超群的人,人家能力超群眾人自然應該佩服。

    古人沒有那麼多細緻的語氣詞彙,“佩服與臣服”指的一個意思。所以“君君臣臣”中“君臣”關係就是指“心悅誠服”的領導和被領導關係。

    這本來就是社會秩序的真諦,只是後人把領導與“把關者”混淆了,官員只是受命“把關者”,德配位可以是領導者德不配位根本不算領導者,這才是儒家思想的實質。可嘆很多情況下華人誤解了千年!

  • 5 # 桃花依舊笑春風吃

    孔子做"政客",論則為"大人","大人"有"鴻志",故不必"應事"。百姓為"小人","小人"不謀政,也無"無恥事",故而出此言,專論"政客"事。

  • 6 # 梁昌官

    “言必信,行必果"與"言必行,行必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述。言必信,是盲從,沒有是非曲直,沒有主見。小人是指平民百姓。

  • 7 # 山居秋韻

    孔子說的“言必信”是指輕信盲從,而不是講誠信。“行必果”則是幹事必須要有結果。孔子個子一米九,是大人君子,看其他人個子矮,就稱呼小人。

  • 8 # 哈大叔3

    信者,春天的燕子,曰“來信”,言者,迷也,不論這個迷是否正確?信總是按時來到,合為“迷信”。不論中醫還是西醫,診斷與治療都是迷,但診斷是否正確?治療是否有效?“信”總是會來的的,醫者天天講迷信,西醫者不講迷信,中醫講迷信,就是一個披著羊皮的大尾巴狼。

    行必果同理(略)

    天地是人,大人,人有天地,小人,人不是人。

  • 9 # 心是謂中

    《春秋》大義,大一統。設若小信小義與大義無法兩全,舍小義而就大義也!

    所以孔子講:“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孟子講:“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

    孟子還講:“舜由仁義行,非行仁義!”

    所以孔子在夾谷會上當著齊景公的面誅殺齊國優倡,“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為的就是維護國家的大義,而不是一己之仁!

    有的人說這些優倡侏儒也只是奉命行事,不該誅殺,問題是他們的存在實際上被齊國用於侮辱魯國,孔子作為魯國大司寇,掌管刑法,“攝相事”,維護魯國的利益,誅殺他們來威懾齊國,又有什麼不可以?兩國交戰,敵國士兵也是“奉命行事”,你打死了他們要不要去墳前道個歉?所以為了國家大義,個人的小仁小義是可以捨棄的,誰要是不明白這一點,以為聖人講的“仁義”就是死板的“仁義”,誰就是糊塗蟲!

    《中庸》之道,旨在執守中道,通權達變,子思著此以明《易》。孟子曰:“叩其兩端而執中,執中無權,猶執一也。”聖人云“執經達權”,權變之道不可不學。知經義而不知權變,子曰“猶不及也”。董子云:“執經用權,謂之‘經權’,聖人之言可廢,‘經權’之道不可廢。”所以孔子講:“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 10 # 圓照居士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硜硜然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硜,敲打石頭的聲音。硜硜然,形容淺薄固執。

    孔子認為,君子應該是謙虛的,承認自己的過往是不完美的,認為自己過往的言論可能會有不足之處,所以需要經常反省,提高自己。

    “言必行,行必果”的人,要麼是認為自己過往說過的話沒有錯,要麼就是知道錯為了面子也不改——這不是君子之風,所以稱其為“小人哉”。

    “抑亦可以為次矣”,我認為是說“在符合仁義的情況下,才可以把誠信當做信條”。因為“信近於義”。

    孔子提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也要求“謹而信”,違反仁義的承諾,要考慮是否應該踐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彩神仙魚小時候怎麼分辨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