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武
-
2 # 冷眼觀察室
打以色列是不可能打的,這輩子不可能再打以色列的。支援巴勒斯坦又不會做,就是譴責這種東西,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這段名言,是可以無縫銜接到阿拉伯聯盟的舉動的。
阿拉伯國家對於以色列的態度,可以說是幾代的仇恨。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宗教原因,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地,擁有對穆斯林來說非常重要的阿克薩清真寺。
二、民族問題,巴勒斯坦主體為阿拉伯人。二戰後,阿拉伯國家以阿拉伯民族主義為手段獲取獨立, 在中東的阿拉伯人,被認同為一個整體。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起衝突,阿拉伯國家自然得幫助巴勒斯坦。
從以色列建國以來,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打著支援阿拉伯兄弟的旗號和以色列進行了五次中東戰爭,次次都慘敗。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慘敗後,埃及率先和以色列媾和,簽署了戴維營協定,與以色列開始和平共處。此舉引發阿拉伯人的普遍反對,簽署協定的埃及總統薩達特,被當做阿拉伯的叛徒被刺殺。此後的阿拉伯國家雖然和以色列口角很多,但是總體上保持和平。
埃及總統 薩達特在光天化日下被刺殺。
美國承認以色列的首都,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遷移大使館到耶路撒冷,這是完成最後一步,美國已經在法律上承認,實際上並不需要把大使館遷移。美國這次遷移大使館,是不懂的做人留一線,非要打阿拉伯國家的臉。
阿拉伯聯盟若真有心去反對,則早就反對了,沒必要等到現在再去做實質性反對。阿拉伯人經過五次中東戰爭的次次慘敗,已經喪失了和以色列作戰的信心,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打了,阿盟中很多國家目前還很依賴美國,比如埃及依賴美國的援助,沙烏地阿拉伯國、卡達國內都有美軍的基地,這次美國和以色列赤裸裸打臉的行為,阿盟不認也得認,含著淚還得跟美國交好,捱打也得說爽,只能發點宣告譴責下。
-
3 # 極度駭客
隨著中東局勢的混亂加劇,波及到的國家越來越多,阿盟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也是正常的,但由於阿盟的性質決定不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阿盟本質上只是一個地區性協調組織。阿盟是有阿拉伯陣營成立的一個地區組織,主要是針對成員國政治上的協調和促進各國加強聯合的作用。對於巴以衝突並沒有較好的制約作用,更不具備對以色列軍事打擊和抗衡的能力。
二、阿盟內部的不團結決定對以色列夠不成威脅。阿盟國家有的倒向美國,有的實質上被美國控制,也就是說阿盟的聯合作用已經被美國分化。而以色列的背後是美國站臺,也可以說美國遷址大使館至耶路撒冷,是美國和以色列共同策劃的,阿盟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不得不出頭,動武不太現實,最大可能就是輿論譴責,或是謀求國際支援,推動耶路撒冷問題和平解決不至於升級。
三、在大國博弈面前,阿盟的作用微乎其微。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戰略的重要盟友和棋子,目的就是搞亂中東局勢,美國趁亂謀取利益,大使館遷址耶路撒冷,不可能考慮不到會發生種族宗教矛盾衝突,也許這一切都在美國和以色列的意料之中。聯合國要對耶路撒冷事件進行獨立調查,都被美國一票否決了,阿盟一個地區政治組織,難道還要比聯合國還有權威!
阿盟的組織性質決定了,對於巴以衝突、對於美國和以色列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此時能夠站出來,也是無可奈何。
-
4 # 嘯鷹評
阿盟好像沒有什麼存在感?那麼這個組織究竟是幹啥的?
阿盟全稱阿拉伯國家聯盟,是為了加強阿拉伯國家聯合與合作而建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
那麼阿盟對以色列和美國的無恥行徑的反應已經很明顯了,強烈譴責以色列,強烈譴責美國,威脅和以色列斷交,愈加反感美國和以色列,但是繼續保證還看的過去的關係。
因為和美國斷交是不可能是,有膽子和美國斷交到阿拉伯國家領導人都已經涼透了。所以撕破臉說不可能的,只能靠譴責維持生活的樣子
但是就算阿拉伯國家聯盟四分五裂,就算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各自心懷鬼胎,就算他們的目標大相徑庭,但是還是有一個共同點的,那就是他們都是阿拉伯人。
我們的聖地,我們的耶路撒冷竟然被猶太人玷汙了!
嗯就是一群阿拉伯國家抱團取暖的國際組織,但是這個組織好像也沒什麼存在感也就是說阿盟內部是比較分裂的所以才被忽視。
不過麼只要有野心成為阿拉伯國家領導者的國家,必然會在這個事情上表現的極端剛烈,塑造領導者的形象
-
5 # 楓落天下秋
謝邀。所謂的阿盟已經不是成立之初相互支援提攜的阿拉伯世界的相互抱團取暖。而現在分崩離析的阿盟更談不上對巴以衝突能表示出實際上的態度。但“譴責”、“控訴”、“申飭”還是必須要有的。畢竟,巴勒斯坦還是“明面”上還算是阿拉伯自己人的。
(阿盟標誌)
一,阿盟早已經不是昔日那個“單純的”阿盟。阿盟全稱阿拉伯聯盟旨在加強阿拉伯國家的政治經濟事務合作的區域性組織。有著“拉幫結派抱團”的意思。但隨意美國安插以色列,並在中東發動的一系列政治軍事行動,如今的阿盟可謂是支離破碎各自為政,再也不復往日的“活潑與單純”。其中,敘利亞正值戰亂,葉門殃及動盪,黎巴嫩干戈不斷,沙烏地阿拉伯“投靠”美國,埃及明哲保身,伊拉克被美國暗中控制,卡達被踢出“阿盟朋友圈”。如此聯盟能為巴以衝突做出什麼?
(巴以衝突中受傷的巴勒斯坦人)
二,中東的玩家早已經不是“本地戶”的遊戲,外來的“權柄者”正日益彰顯著在阿拉伯世界的威脅力。利益帶來朋友,利益同樣也伴隨災難。富饒的阿拉伯世界有著天賜的豐富資源。但同時也引來了諸多的“豺狼虎豹”覬覦和垂涎。各方勢力粉墨登場,各方代理人攻訐不斷,戰火瀰漫卻又綿延不斷。而其中以美國和俄羅斯最為有影響力和話語權。而兩者扶持的代理人也頗為強悍。
(阿盟強盛時分佈)
而此次巴以衝突的主角之一正是美國的“中東核心”以色列,而另一方面只是一個國際上“娘不親舅不愛”的“孤兒”,既沒有強國扶持,也沒有“朋友幫腔”。只是“挨著血緣地緣”阿盟再“假惺惺”的無奈發聲,而實際上這並沒有太多作用,反而越發襯托出阿拉伯世界的分崩離析的混亂。
巴以衝突是個老生常談的悲情話題,有趣的是昔日的巴勒斯坦和阿拉伯聯盟尚且有幾分勝算,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盤本就鬆散的中東地域變得更加冷漠和悲哀。
-
6 # 毛開雲
美國將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引發巴以衝突,引起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擔憂,這很正常。阿盟商討對策,對付美國和以色列,也很正常。只是阿盟現實所困、實力所致、能力有限,估計不會有實質性的效果。
姑且把以色列排除在外,阿盟要對付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難度可想而知。何況目前阿盟國家中很多都遇到了問題,比如,敘利亞的內戰打8年了,目前還沒有叫停的跡象;沙特已經被美國收買,“身在曹營心在漢”;伊拉克已經被美國實際控制,雖然目前伊拉克大選“反美鬥士”薩德爾勝出,但“反美”效果如何還需觀察……阿盟的團結已經出現問題,這次緊急會議雖然召開了,但能拿出什麼有效措施對付美國,確實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把美國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本身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在內,都拿美國無法,阿盟能有什麼辦法?最大的可能是,阿盟出臺一份計劃,計劃中對美國和以色列表達不滿,進行強烈譴責、嚴重抗議等,除此之外也許別無他法。
-
7 # 華眼觀世界
美國駐以色列使館迀往耶路撒冷引發的令人震驚的巴以衝突,數千人的巴勒斯坦人的傷亡令國際社會感到不安,在各國粉粉表示以色列必須要剋制武力屠殺平民的暴力行動之時,而美國卻贊陽以色列是正當自衛,殺人有理,是阿人不知進退,不知剋制,自己找死。真是豈有此理。那未,阿盟呢,本來阿盟,巴勒斯坦是同根生,但是阿盟成員有親美,親以色列,有反美,反以色列,還有即不反美以,又不反巴的,所以因為各有各的利益訴求,最後阿盟形不成統一的意見,故對外表現出來的就是中立。所以美國特朗普政府才敢把使遷至耶路撒冷。但是阿盟總有覺醒的一天,阿盟覺醒之日也就是以色列後悔之時。
-
8 # 探尋觀察
阿盟在整體表面上對美國將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及引發的巴以衝突問題上,會統一發表一份針對美以兩國措辭強硬的宣告,以此來呼籲美以兩國採取和平談判方式解決美國將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及從而導致以軍開槍射擊造成多名巴勒斯坦民眾傷亡的巴以衝突中東局勢問題,為不斷升級的巴以衝突降溫,但很難共同採取步調一致的措施行動。阿盟已今非昔比,很難再有什麼作為! 阿盟是一個為促進加強阿拉伯所有成員國的合作而聯合組成成立的一個地區國際性組織。阿盟所有阿拉伯都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又分為兩大派別:什葉派和遜尼派。由於當時的阿盟國家大多數是什葉派執政,1945年3月成立後不久的阿盟,內部非常團結並一致對外。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宣佈建立了以色列國家。伊拉克、外約旦、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等阿盟五國為了爭奪巴勒斯坦,阻止猶太人建國,便組建由五國阿拉伯聯軍,於猶太人建國的第二天(5月15日)向以色列發動軍事進攻,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當時埃及出兵7000人,外約旦“阿拉伯軍團”出兵7500人,敘利亞出兵5000人,伊拉克出兵10000人,黎巴嫩出兵2000人,“阿拉伯解放軍”和“阿拉伯拯救軍”10000人,全部總兵力4.3萬人,在參戰軍人數量上優於剛建國的以色列軍隊。阿拉伯國家出動武器裝備方面:各類飛機131架,軍艦12艘,作戰部隊裝甲坦克240輛,各種野戰炮240門。以色列出動裝備方面:各種飛機33架,軍艦3架,裝甲坦克與各種野戰炮為0。在武器裝備方面,以色列在當時的作戰條件環境下也處於劣勢。那時候的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普遍認為剛建國的以色列無論在各個方面根本不是阿拉伯國家聯軍的對手,對奪回巴勒斯坦消滅以色列信心十足。戰爭初期,參戰的阿拉伯聯盟國家軍人鬥志昂揚,英勇善戰,給以軍造成非常慘重的損失,也算是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就感。隨著後來英法等國停止對參戰阿拉伯國家提供武器裝備,美國對以軍的軍事援助與以軍軍事戰略重心的重新調整,戰場的天平優勢開始向以色列傾斜。以軍憑藉戰爭初期的失敗教訓,改變作戰戰略戰術,很快將阿拉伯參戰國家各個擊破,並擴大自己的領土版圖,從而贏得了以少勝多的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在接下來的三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越打國土越大,從而奠定了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強國地位。那時的阿拉伯聯盟參戰國家雖然在與以色列的幾次中東戰爭中戰敗,並丟失了大量領土,但是敢於付諸實際行動來證明維護阿拉伯國家的領土主權和尊嚴,這一點令人敬佩。 隨著四次中東戰爭的結束,加入阿盟國家的阿拉伯國家不斷增加。由於什葉派與遜尼派分別代表著執政的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歷史宗教派別衝突,各個國家之間相互政治互信也逐年下降,各國之間之前共同的敵人由以色列轉移到阿盟自己內部。特別是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伊朗於1979年爆發了由什葉派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大革命,推翻了巴列維封建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這讓屬於敘尼派的沙特、伊拉克等國感受到了來自伊朗的未來威脅,這就促使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把從以色列的作戰重心精力轉移到伊朗身上。雖然阿拉伯各國(包括遜尼派)國家也經常表態要武力奪回以色列侵佔的領土,但很難想象阿拉伯國家能夠在與一個靠美國對多年各方面援助而已經秘密研製出核武器而快速崛起的以色列作戰中,成功奪回被侵佔的領土,其實這也只是阿拉伯國家的真實想法,只是為了發洩多年對以色列的敵對情緒,有心無力,也很難轉化為聯合實際行動,也沒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四次中東戰爭後,所引發的多次巴以衝突實質性問題,阿盟內部一些國家也只是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口頭上僅僅支援幾下巴勒斯坦兄弟,隨便譴責幾下以色列,但並沒有拿出可確切解決巴以衝突的研究方案來。本世紀初2003年美英兩國對伊拉克動武前,阿盟在相關問題上雖然表面上公開統一譴責美英兩國的霸權侵略行為,並沒有努力採取真正意義上的反對措施,阿盟內部各成員國圍繞美英兩國對伊拉克動武問題意見不合,同床異夢,導致伊拉克戰爭造成的悲慘局面無法挽回,其結果是薩達姆的遜尼派被推翻,美國扶植的什葉派上臺執政。2010年發生的突尼西亞自焚事件,拉開了阿拉伯之春運動革命的開端。隨後阿拉伯之春運動席捲阿拉伯大多數國家,大多數阿拉伯國家民眾走上街頭舉行暴力示威遊行,以表達對國家經濟政治民生現實政策的不滿,最後導致大多數相關阿拉伯國傢什葉派政府被推翻,親美的遜尼派上臺。到目前為止,阿盟內部除了幾個少數什葉派執掌的阿拉伯國家有意願抗衡以色列並聲援巴勒斯坦民眾外,再也找不出像伊朗那樣阿拉伯以外的敢於軍事抗衡美以兩國的國家了。最近伊拉克總理候選人什葉派前武裝反美鬥士薩德爾贏得大選,更被確認為是伊朗的共同反美同盟。而伊朗、沙特、俄羅斯、土耳其都想主導中東事務的主導話語權,這都進一步加深了阿盟內部的分裂,難以對最近發生的美國將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與以色列使用武力鎮壓手段造成上千名巴勒斯坦人員傷亡的事件行為,採取步調一致的行動措施方案。而阿盟最大的作用頂多是發表一份針對美以兩國強硬的措辭宣告,更何況阿盟內部阿拉伯遜尼派國家現在都成了美國的盟友,都駐有大量美國軍隊,各項經濟和軍事援助都要依賴美國,而共同的敵人來自於以什葉派為首的伊朗。 因此幻想透過阿盟來解決美國將駐以使館遷往以色列,要求以色列歸還耶露撒冷的想法簡直是痴人說夢,現在這個世界是拿拳頭說話,拳頭就是硬道理。巴勒斯坦人民與領導人,與其赤手空拳或靠靠扔石頭與對面全副武裝荷槍實彈以色列軍隊衝突對抗,倒不如努力首先發展自己的各方面實力,向其它強國學習建立自己強大的武裝軍事力量,讓以色列心生顧慮,逼其回到談判桌前,重新規劃領土劃分。以色列的行為,告訴我們“強權就是真理!”
-
9 # 文心雕龍780
阿拉伯聯盟肯定不喜歡看到這樣的情況,畢竟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城,所以他們是反對的。然而耶路撒冷早已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美國也是早就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只是藉故推遲把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現在美國兌現承諾,將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阿拉伯人對這件事雖然不滿,但也是有心裡準備的。同時,阿拉伯人,特別是石油輸出國對美國有很強的依賴性,他們對此沒有特別強烈的抗議。反倒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土耳其反應強烈。
-
10 # 清淨人1959
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佈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且將美國的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這一決定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強烈不滿,引發了巴以衝突不斷升級。造成了六十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二千多人受傷,以色列的暴力行徑受到了世界各國愛好和平人民的批評和遣責。同時,阿盟也發表宣告表示遣責與遺撼。
阿盟是一地區組織,主要協調維護組織內各國政冶事務,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維護阿拉伯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它成立於一九四五年,最初只有七個國家,現在發展到了二十二個國家和組織。阿盟這個地區組織成立幾十年來,經歷了中東五次戰爭,大大小小的衝突不記其數,見證了民族宗教矛盾的爭端。現在的阿盟為什麼不團結,約縛協調能力下降。主要是美俄倆個大國在中東地區的博奕,特別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支援以色列,扶持以色列,瓦解阿盟拉攏埃及和沙特,打擊敘利亞。把整個中東地區的形勢攪亂,從中獲取利益。阿盟也從強盛走向衰弱,形同擺設。阿盟的表態只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對於當前的局勢一點作用都沒有。
土耳其政府在巴以衝突嚴重升級後,強烈發聲,遣責以色列的暴行,動作激烈,驅逐以色列大使。似乎要重振阿盟,做阿拉伯世界的帶頭人。但阿盟在今後的地區事務和巴以和平程序中,難以起到促進協調作用,因為埃及和沙特與以色列在美國的撮合下,暗中勾結,矛頭指向了伊朗,以色列不在是埃及和沙特的主要敵人,這次阿盟的宣告也只不過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表態罷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據央視網報道5月16日,阿盟各成員國常駐阿盟代表在埃及開羅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當前的巴以局勢。會後,阿盟助理秘書長髮表了一份宣告,表示阿盟各成員國正在起草一份計劃,以應對美國將駐以色列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回覆列表
2.美國推出“伊核協議”,現在能夠跟美國叫板的不是阿盟,也不是歐盟,只能是俄羅斯。而目前來看,俄羅斯普京看到歐洲國家都在反對美國的退群,還有遷館耶路撒冷,自然——普京希望藉此機會,能夠跟歐洲關係緩和。
3,今天默克爾訪問俄羅斯索契,這個新聞的意義:歐洲國家現在已經被特朗普連續“兩刀”給殺得有點兒緩不過氣來。德國默克爾此次到訪俄羅斯,雖然大的成果不會有,但是一個會俄語的總理,跟一個會說德語的總統,坐在一塊兒,終究對於普京來說,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