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一度甄選

    如果有人來搶咱家孩子的玩具,你觀察到孩子不太情願,但是又不太能處理好,就可以採用這四步法。就是近幾年來在西方父母中很流行的K.I.C.K干預法。這四個字母,指的是四個詞彙,也是四個步驟,心平氣和(Kind),及時(Immediate),一致(Consistent)以及進一步的心平氣和(Kind)。

    第一,就是要平和。有的時候,家長會諂媚——“你把玩具給人家玩玩嘛”;家長會憤怒——“你不要搶!”;家長會對自己的孩子憤怒——“讓人搶都不吭一聲的你?”;家長會不耐煩——“給他給他,又不是什麼好東西!咱們不稀罕!”這些都不太對,你帶著情緒介入,就容易成為這兩個孩子打交道的一個不可抗變數,因為你是個大人,後面的局勢發展,咱家孩子除了對付搶他玩具的孩子,還要對付你。如果你帶著情緒介入,你沒有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反而扮演了個豬隊友的角色。所以,我們最好是以一個不評價、不審判、不批評的平和態度出現,我常說的是這句話:“先停停,你們倆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

    第二,就是及時。有的時候,家長會帶著讓孩子“練一練”的心態,就算有人搶咱家孩子玩具,也先要坐山觀虎鬥一小會兒才出手。實話說,如果雙方有來有往,勢均力敵,那這樣做也無妨。但若是對方已經欺負到家門口了,我們還是應該挺身而出才對。

    第三,所謂一致,指的是我們要跟孩子達成解決方案的共識,而不是完全由咱們家長說了算,或者就是由著孩子性子來。如果屬於孩子的玩具,人家就是不願意分享,那也不是什麼錯事;如果是屬於大家的設施,需要按照規則來,我們就給孩子做做工作。總之,家長這時不需要做法官,而需要做參謀。如果實在沒法達成共識,以至於矛盾的主題變成了你跟孩子——比如你家孩子玩滑梯,就是不讓給別的小朋友,怎麼勸都不行——那我還是建議你先帶著孩子離開當下的矛盾場景,因為其他人沒有義務因為咱家的問題有所犧牲。

    最後,便是進一步的心平氣和。很多時候,人們認為前三點做完了,事情也就解決了。但實際上我們還是要以平和的心態退出這次爭執,這才算是完成了工作。比如“祝你們玩得開心”就算是不錯的離場語,不要說帶氣兒的話,比如:“都給我聽話點兒!

  • 2 # 行走在時間上鱷魚

    你好,按照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你的孩子應該在2歲左右,因為這個時候小傢伙開始有了自己的物權意識,不太願意和別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反而還想佔據他人的玩具。這個時候家長不妨這麼做。

    一、選擇合適故事來引導

    睡前故事,可愛的童話書絕對是每一個孩子童年必不可少的。那麼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不愛分享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到兩本故事書,讓孩子從故鹹書裡去明白道理。因此家長在選擇故事書的時侯就最好選擇多樣化。讓孩子從中學習更多的道理

    二、與人交往時及時引導

    孩子大了不可能永遠呆在父母身邊,因此父母家人在帶孩子出去與別的小朋友交往的時候,應該也帶上一到兩個玩具。當自己的孩子看上別人玩具的時候,家長這個時侯就應該引導孩子將自己的玩具交換出去。這樣孩子就在實際交往過程中學會與人分享。

    三、態度要溫和

    畢竟二三歲孩子想法不會和成人一樣那麼複雜,喜歡就是喜歡,家長這個時候應該蹲下來,態度溫和和小寶貝說如何與小朋友分享玩具,這樣才能認識更多的小朋友。建立起自己 的友誼圈。這個階段家長切記不要粗暴的將孩子的玩具奪走,這樣孩子會有一種失落感。注重循序漸進。

    這個階段孩子物權意識增強,家長應該重視方式方法的結合,讓孩子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如果孩子特別喜歡的玩具,那麼家長就不要強行讓孩子分享,可以讓孩子留在家中。你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分享。

  • 3 # 育兒規

    魏參常說:三流的家庭教育,靠打罵;二流的家庭教育,靠說教;一流的家庭教育,靠的是引導。

    說的再好聽,再條條是道、再聲淚俱下,孩子也學不會分享。即使孩子分享了,也是不開心的、不是發自內心的,而只是為了應付你,不惹你生氣罷了。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還是不會主動分享。而要想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分享,要靠 正確的引導。

    魏參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探索,總結出父母只要做到以下這“六要、六不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養成分享的習慣,當需要孩子分享的情況下時,孩子自然就會選擇分享,並且是快樂的、發自內心的願意分享,而不是強迫的和不情願的。

    1.要多和孩子玩輪流遊戲

    讓孩子學會一個東西做好的方式,就是遊戲。

    玩遊戲,是嬰幼兒認識這個世界、瞭解這個世界的獨特方式。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所以很多行為在我們成人眼裡十分幼稚,所以覺得孩子是在玩,其實是孩子大腦學習和發育的最佳方式。

    比如,不斷的扔一個東西,是在鍛鍊手臂的協調能力以及對自我行為的理解;喜歡玩水,是在感知手的觸感;喜歡穿大人的鞋,是在鍛鍊模仿和認知能力。

    知道了這個基本邏輯,我們就能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了,那就是和孩子玩“輪流遊戲”。

    比如: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 玩“輪流搭積木戲”:把積木分成2分,寶寶一份,你一份,然後跟寶寶說好,看誰先搭好,並且搭的更高更好看;然後輪流的換一堆積木搭出不一樣的形狀。

    3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玩“輪流擊球遊戲:把一頓積木、玩具車、球球等拍成一排,然後寶寶扔球,你負責把被擊倒的玩具歸回原味,等3輪結束後,換你扔球,寶寶去擺玩具;

    再大一點的,可以玩輪流玩車、輪流投籃等難度高一點的遊戲了。

    這樣透過遊戲,讓孩子知道,東西是要輪流玩的才好玩;輪流玩才能玩到更多更好玩的玩具;輪流玩才有配合,有配合才更好玩。

    另外,魏參要強調一點;為什麼是輪流遊戲而不是給予遊戲?因為魏參一直強調,如果一味的教孩子只分享出去而不是交換回來,會讓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幸福的。而輪流需要交換,是最好的分享。

    2.要選擇合適的分享物品

    當孩子玩多了輪流遊戲,自然就不會那麼排斥分享了。接下去就可以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分享了。比如買回來水果,洗好後,第一個讓寶寶給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吃。

    但前提是,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分享物品。比如孩子非常喜歡吃葡萄,而你這次就買到了一點點葡萄,孩子就不情願先給大人們吃了,這可不行;比如你嫌孩子選的玩具太low不上檔次,硬要讓孩子選擇他喜歡的玩具跟人分享,這也是不可取的,孩子會非常排斥。

    3.要讓寶寶比現在慷慨一點點

    如果以前美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孩子比較不愛分享,那也不急,就慢慢來。只要一天比一天慷慨一點點就夠了,切忌貪多。

    4.要幫助寶寶理解情緒

    有些家長反饋,她的寶寶平常很愛分享,可有時候就不,怎麼辦?其實,不用怎麼辦,不分享就不分享嘛,一兩次說明是情緒問題,不是價值觀或者道德有問題,有什麼大不了的。關鍵的是,要引導寶寶,理解自己的情緒。

    下次你在認真觀察,當寶寶不願分享的時候,是不是因為生氣的時候,或者不開心的時候,或者正在興頭上?當下呢,你什麼都不用說什麼都不用做,等事後,寶寶情緒緩和了,你就可以告訴寶寶,你剛剛是在什麼“情緒”中,所以做出的行為可能不是你自己認為應該做的行為,很正常,不用自責。我們要提高的是,當下次有這些負面情緒時,我們知道如何去正視它,而不被它影響,導致壞的結果發生。

    5.要和寶寶探討解決方案:比如讓寶寶選擇

    當發生寶寶不分享就會導致比較嚴重後果,家長必須干預的時候,怎麼辦呢?比如另外一個小朋友來家裡玩,本來說要交換玩具分享著玩,說好了是什麼玩具,可你的孩子變卦了不願意給了怎麼辦?

    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同樣不是吼和罵,還是“引導”。用一個"銷售心理學:促進客戶成交"的小技巧:寶寶做選擇。

    你可以這麼說:恩,那早上你跟媽媽商量好,要把這個給妹妹,交換回來妹妹的玩具,既然你現在不想給了,那我們就換一個吧,你看是XX呢還是XX呢?

    前提是要遵從第二點原則“不能是寶寶不願意的”,儘量選擇寶寶願意拿出去的玩具。這樣溝通引導的效果,比你去吼他罵他強迫他,好上一百倍。

    6.要給寶寶樹立榜樣

    恩,沒錯,這點是說給父母聽的。所有的育兒專家,都一直在強調: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真的是如此。所以你平常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給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

    如果沒有非常多的機會,那可以自己刻意創造機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分享”的行為,之後告訴孩子自己剛剛的行為叫“分享”,並且告訴孩子自己此刻的好心情和收穫,這些都是“分享”這個行為帶給我的。

    以上就是“六個要”,一點都不難吧?下次再告訴大家“六個不要”。

    1.不要懲罰寶寶

    當寶寶出現不分享的行為時,千萬不要懲罰寶寶,無論是言語上還是身體上。因為懲罰只會讓孩子更加排斥分享,因為孩子覺得分享是一件痛苦的事,誰會願意做一件痛苦的事呢?人天生都是喜歡做讓自己快樂的事的。

    2.不要以負面的詞評價孩子

    當寶寶出現不分享的行為後,事後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也不要用“自私”等負面的詞彙去評價孩子,嚴厲影響孩子的自尊心的。而要多用積極的詞彙,多說正面的東西,比如分享後到好處有什麼,你看爸爸媽媽每次和別人交換分享, 都會十分的開心愉悅。

    3.不要以成人方式去推斷

    當寶寶出現不分享的行為時,不要主觀的去臆斷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因為孩子的世界觀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孩子不分享,有很多原因,比如上面提到過的情緒,成人覺得不應該為那麼一點小事生氣,可在孩子眼裡不是這樣的;比如那件東西在我們成人看來不重要,可對寶寶眼裡很重要等等。

    4、不要干涉僅需關注

    不要當每次寶寶出現不分享的行為時,就當下去幹涉,硬要讓孩子分享或者作出選擇。這是典型的替孩子做決定。這樣做的後果十分嚴重。會讓寶寶過度的依賴你幫忙做決定。

    家庭教育的最重要責任之一,就是要培養一個將來能獨立自主生活能力的孩子,而過度的干涉,卻是親手扼殺孩子這種能力的劊子手。

    除非這次的分享行為,向上面第五點說的,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時,父母再出手引導。當然也只是引導,而不是強制。

    5.不要助長不良行為

    當然,像上面第五點說的,當孩子的不分享行為,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時,父母該出手時還是要出手,不然就是溺愛了。

    另外,就像上面說的,要多關注,關注孩子為什麼不分享,事後透過遊戲或者其他引導方式,正確去引導孩子迴歸正道。

    6.不要忽視寶寶的點滴進步。

    前幾點不要,都是在寶寶不分享的時候,最後一點,要說的是,當寶寶分享的時候,我們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

    告訴孩子,你剛剛的那個行為,就叫分享,你收穫了什麼呢?這就是一個好的品德帶給我們的內心富足和快樂呢。

    即使,孩子只是進步了一點點。比如,只把一整盒餅乾,分享了一小塊給奶奶。這也是進步啊,這樣的一點點進步,孩子是能體會到益處的。有了益處,孩子自然就更願意去分享了。

    19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著名著作《自卑與超越》中說到:真正能讓孩子成長、並改進他的行為的,不是去批評或者糾正他的缺點,而是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實時的加以肯定和鼓勵!

    說了這麼多,還要強調一點,要想培養一個愛分享、積極健康向上的孩子,不是當面對需要分享的時候,才吼罵得“逼”孩子分享,而是功夫需要花在日常,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分享是快樂的,分享是有益的”,這才是一個智慧的父母,最聰明的做法,你說對嗎?

  • 4 # 陽媽育兒大作戰

    想讓孩子愛分享,應該怎麼說才好?

    你先感受下以下兩個場景:

    背景是樂樂和西西搶玩具打起來,幼兒園的老師告訴了樂樂媽媽。

    場景1:

    樂樂媽媽:你為什麼要和西西搶玩具呢?你應該學會分享。

    (定位孩子是“搶”玩具,不會分享,沒給孩子機會表達)

    樂樂:那是我的,我也想玩。

    樂樂媽媽:你想玩可以回家玩啊,而且家裡這麼多玩具你都可以玩。

    (幫孩子想辦法,而不是讓孩子自己解決)

    場景2:

    樂樂媽媽:老師說,你今天在幼兒園和西西搶玩具了?是怎麼回事呢?可以告訴媽媽嗎?

    (引導孩子解釋問題)

    樂樂:今天,我把玩具給西西玩,我也想玩,可是他不給我。

    樂樂媽媽:那你覺得西西是怎麼想的呢?

    (幫助孩子理解別人的情緒)

    樂樂:他可能也想玩。

    樂樂媽媽:那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引導孩子自己想解決辦法)

    樂樂:要不就一人玩一會,或者換著玩。

    樂樂媽媽:你可以試試呢。

    (鼓勵孩子嘗試)

    場景1和場景2中的媽媽只是說話和溝通的方式不同,就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其實教孩子會分享,並不是單純的讓孩子把玩具給小朋友,把好吃的給別人,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孩子的這種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父母要不斷在現實生活裡引導、暗示孩子。

    總體來說,孩子需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以下幾種技能:

    1、解釋問題的能力

    孩子遇到問題後需要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讓孩子學會表達,能夠解釋問題發生的來龍去脈,能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現在怎麼樣了,同時逐漸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明白什麼是我的,你的,公共的,知道不同的物品該如何處理。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就要多給孩子機會表達,不要很快就幫孩子下定義,讓孩子學會陳述事情的經過,不僅能幫助父母更好的知道發生了什麼,也能夠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自己思考的能力

    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而不是父母按自己的意願強制讓孩子怎麼辦或者父母為孩子給出他們認為正確的答案。事實上,這樣只是解決了當時的問題,而並沒有解決孩子的根本問題。孩子只是被壓抑了情緒,不是出於主動改變了這個現狀。

    父母在生活中多詢問孩子那該怎麼辦呢?你有更好辦法嗎?同時在孩子給出解決辦法後鼓勵孩子繼續思考,長期以往,孩子會逐漸學著自己去解決問題。

    3、感知情緒的能力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學會分享,但是孩子還沒有完全的能力去感知別人的情緒,就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

    父母在生活中要教孩子知道什麼是高興,悲傷,生氣,發怒等,可以和孩子玩表情遊戲來加深孩子對情緒的理解。

    同時父母可以經常引導孩子,做了什麼事會高興,做了什麼會生氣,比如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告訴他如果他這樣做,媽媽會生氣,讓孩子逐漸理解做不同的事會有不同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裡也要教孩子學會為別人考慮,感受別人的情緒。這樣問題發生時孩子不再是單純的考慮自己,而會考慮更多別人的感受,也更加具有同理心。

    4、承擔風險的能力

    除了以上的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是孩子必須學會的,如果孩子決定了把玩具借給小朋友玩,中途卻又突然變卦,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做的決定自己要承擔後果。

    不能任著孩子的性子來。

    未來會有很多問題,並不是想出了辦法就一定可以解決的,如果孩子不能承擔自己決定帶來的結果,那麼孩子無法真正成長,內心也不會跟著真正堅強起來,遇到問題可能會選擇逃避,接受不了打擊,那對孩子未來的人生影響更大。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孩子機會,比如讓孩子分配水果,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務,都可以提高孩子理解別人的能力,孩子會更願意分享。

    總結起來,父母並不是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是應該在生活中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自己逐漸摸索該怎麼做才會更好,父母及時的引導和正確指正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社交能力,這對孩子而言是人生路上一筆重要的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肚子大便滴血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