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85459751896

    作為中國北斗系統建設的“元老級別”人物,孫家棟見證了中國航天跨越式發展過程,更見證了北斗系統的崛起與強大。有人說,孫家棟的一生是幸運且充滿傳奇色彩的。對此,孫家棟卻坦言他的幸運之處在於做出了人生中關鍵的選擇——留學歸國就加入了中國航天大軍。

    1951年9月,孫家棟因品學兼優,被派往蘇聯學習。學成歸來後,他本以為要和航空事業打上一輩子交道,沒想到回國後便被分配到當時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總體部。面對這一讓人措手不及的工作調動,孫家棟倍感壓力,但卻頂著壓力迎難而上,一頭扎進了導彈研製的相關工作中,這一做就做了9年。

    為了確保第一顆人造衛星的順利發射,1967年,中央決定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擔任院長的錢學森親自點將,讓37歲的孫家棟重組衛星研究隊伍。此時,作為年輕“後輩”的孫家棟已是五院導彈總體設計部的副主任,但他毅然選擇服從上級安排,放棄自己熟悉的領域,再次重新步入一個新的陌生領域。從此,孫家棟為之奮鬥半生的衛星事業,逐漸拉開序幕。

    1969年,周恩來總理前來聽取衛星工作彙報。當錢學森介紹孫家棟時,周總理握住孫家棟的手說:“喲,這麼年輕的衛星專家,還是小夥子嘛。”時光荏苒,如今,早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孫家棟,雖已離開北斗系統工程總設計師的崗位,但始終心繫北斗,他深為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航天事業、北斗事業而自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海外島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