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aixinfeifei
-
2 # 斯內克
例如郭德綱10年前在《落葉歸根》裡飾演的劫匪,就為影片增色不少。
于謙今年在《戰狼2》裡客串一個海外華人,市儈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也贏得了滿堂彩。相聲演員跨界演電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不過有一個人的表現,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最為顯眼(或者說現眼),這個人就是岳雲鵬。
短短一年之內,共有7部岳雲鵬參演的電影上映,全部都是喜劇片。單從這個效率,就能看出中國產喜劇有多粗製濫造。
已經上映的作品中,除了大鵬執導,岳雲鵬客串的《縫紉機樂隊》豆瓣7.0分,其餘作品都在5分以下。
其中嶽雲鵬主演的影片共有三部,分別是《大鬧天竺》、《瘋嶽撬佳人》、《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豆瓣平均分數為3.3分。(即使在相對寬容的貓眼,平均分也在6.6左右)
其中《大鬧天竺》和《瘋嶽撬佳人》的票房成績都不錯,不過有媒體給出的評價是:《瘋嶽撬佳人》中的岳雲鵬沒瘋,看完片的觀眾卻瘋了。
《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據說兩年前就拍出來了,雖然檔期一再延後,終於還是忍不住出來騙錢。當然觀眾也沒之前那麼傻了,豆瓣2.8分是什麼概念?已經和年度爛片《逐夢演藝圈》的2.1分是同一梯隊。
曾經我們以為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豆瓣平均4分左右)已經是爛片的代名詞,感謝中國影壇一代代湧現出的人才,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產電影新的下限。
現在大海突然覺得,什麼吳炮王、楊天寶、國際甜,以前真是錯怪你們了。
這些流量小生小花們拍的片子再爛,至少還有顏值啊,再看這些相聲演員的銀幕形象,只能用辣眼睛來形容了
-
3 # 在外漂泊的那個他
《德雲社》的扛把子郭德綱從出道到現在的影視作品有電視劇清官巧斷家務事和雞毛蒜皮沒小事及胭脂霸王,能耐大了,我要幸福等等還有現在特別火爆的電視劇慶餘年中的郭麒麟的精彩演出,個人覺得他們參與的作品還是比較適合觀眾的口味的,他們的幽默和帶有喜感的表演非常好看。
郭德綱不僅在影視劇中有不熟的表現,在綜藝節目裡的表現可圈可點,機智幽默的他總是給觀眾帶來快樂,特別是《歡樂喜劇人》的表現堪稱完美,受到一大批粉絲的喜愛。
總之希望他們以後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更好看的影視作品。
-
4 # 俠客JQH
相聲演員也是演員,雖然不像電影學院畢業的演員們那樣有紮實的演技,但是多多少少也是有一點表演基礎的,所以拍個電視劇什麼的,根本不在話下。
德雲社自從2005年火了以後,影視劇可沒少拍,比如《相聲演義》《小房東》《濟公傳》《郭縣令軼事》《清官難斷家務事》《雞毛蒜皮沒小事》《知縣葉光明》《地下交通站》《追著幸福跑》《我是大偵探》等等,還有這兩年拍的網劇《林子大了》和《能耐大了》,電影《我要幸福》《祖宗十九代》等,以及正在籌拍的《醜娘娘》《相聲演義》第二版和《德雲茶樓》等,絕對是一個高產的團體。
縱觀德雲社拍的這些影視劇,主要就是三種類型,一是輕喜劇,畢竟搞笑是他們的專業;二是根據相聲IP改編的影視劇,進一步挖掘其價值,比如《我要幸福》《醜娘娘》等;三是和相聲歷史相關的作品,契合他們的專業,比如《相聲演義》。
未來德雲社拍攝影視劇的話,肯定還是這三個大方向,因為只有這些才和相聲相關,能夠體現他們專業性的一面。如果偏離本職工作太遠的話,更要被人指責為不務正業了,德雲社這些年可沒少受指責。
即便是和本職工作的聯絡那麼緊密,德雲社所拍攝的影視劇還是一個接一個的遭遇滑鐵盧,郭德綱更是被封為“爛片之王”,恐怕這輩子很難擺脫“爛片”的陰影了。其背後的原因到底何在呢?
我看了很多德雲社的影視劇,發現絕大部分作品的編劇都是郭德綱,這可能是不賣座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郭德綱寫相聲很厲害,做編劇也很有經驗,但是事實已經多次證明,郭德綱寫的劇本吸引力不夠。這不是說他的能力不夠,而是因為這不是他的專業。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郭德綱如果想要在影視劇方面有大的突破,就必須大大方方的承認德雲社在編劇、導演、宣發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必須請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一步,否則就只能在原地打轉。好好學習年年向上。
以上陳述僅供參考!寫了這麼多還不給過啊!
-
5 # 信任的籃子
進入影視界是德雲社悲哀的開始,如果說德雲社的相聲給大家帶來了快樂,那麼德雲社的影視則給大家帶來了笑料。境界所限,稍一出名就膨脹,一膨脹就胡來,是郭德綱的悲劇。
-
6 # 若化風,若成鋒
術業有專攻,《德雲社》以相聲為主,逐步發展起來,大眾更多的是喜歡其相聲演員獨具一格的表演魅力,給大家帶來愉悅身心的時刻!生活不易,難博君一笑。願其專注於相聲表演,使其相聲文化,流傳於世!
-
7 # 刺梅168801760
目前看德雲社百花齊放都有人看!票房肯定還錯不了!具體德雲社以後怎麼發展不用別人操心!郭德綱的思路比誰都靈光!
-
8 # 備面兒
德雲社你們把相聲行業暖完場後,有人要擇勝利✌果實了,就像影視界,當年在艱難險阻中活下來的,未必是最後摘得到最多最好果子的,我覺得德雲社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在影視界也能大放異彩,因為一個執著的人幹啥都會成功的,再說郭德綱最大的優勢,年輕 。郭德綱的堅持已經在相聲的歷史中可以有一筆了,已經是相聲界的華為了。
-
9 # 萬能開心寶
德雲社快撐不下去了,小嶽嶽現在也是心灰意冷,影視劇更不是他們的專長,關於他們的影片很少人看,說明是敗筆無疑!
-
10 # 老男孩名哥
你好,我是愛笑生活美!
這個問題是:“《德雲社》在影視劇發展的怎麼樣?”
首先作為德雲社來講,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相聲團體。德雲社經營的範圍還是非常廣泛的,其中包括護膚品、紅酒、餐飲、影視以及服裝等領域,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說到影視劇方面,德雲社也有自己的影視公司。早些年郭老闆和於老師都拍過不少的影視作品,不過被大家所熟知的恐怕得從《落葉歸根》和《戰狼2》說起。因為這兩部電影離我們比較近,後面他們拍的電影和電視劇就不依依列舉出來了。(如郭老闆主於老師演的《三笑才子佳人》、《大片》等等)從他們二位的影視劇作品來看都還可以。尤其《戰狼2》的票房大賣,讓于謙老師的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後來就有了自己主演加監製的《老師·好》這部電影,據說還被電影節提名了。對德雲社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範例。
其次作為德雲社的其他人來說,恐怕就只有小嶽嶽還在影視劇方面比較出色一些了。當然也不否定郭麒麟以後也會有更多的影視劇作品呈現給大家。德雲社其他人目前還是以說相聲為主,相聲以外的運營基本也是交給別人在打理。就像題主所說的影視劇方面,這方面的事情現在完全由郭老闆的小舅子王俁欽負責。從目前來看,德雲社在影視劇方面的發展還算可以。畢竟他們都是抱著玩的心態在做這件事,自己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相聲表演方面。
回覆列表
這要從德雲社的開始說起,傳統社班制度已經不再適合當前迅猛發展的市場經濟,在工商社會背景下,這種制度不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相聲整體環境不景氣。當時的體制相聲也就是“教育相聲”,是主流相聲。但是主流相聲不好笑,觀眾苦於教育相聲不好笑已久。
抵制教育相聲,堅決說好笑的相聲。革命青年郭德綱革的就是教育相聲的命。
德雲社初期的宣傳手冊《論相聲的五十年之現狀》裡寫道: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缺錢的,缺車的,缺房子,缺德的缺什麼的都有。進了這個屋,我給不了你這些個。但我保證這一下午你能夠忘掉這些煩惱,高高興興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這個年代,說有這麼一地兒讓你開心,不好找啊。”
基於以上,郭德綱得出,德雲社要做的,就是讓觀眾發笑。
德雲社從此擁有清晰的市場定位:一家提供好笑內容的相聲公司。
堅持相聲市場化,開啟商演大門
注重線上傳播為德雲社打開了市場的大門,線下商演的模式奠定了德雲社發展的根基。
在當時的主流相聲界,是不允許觀眾拍照錄像的。但是革命青年郭德綱不一樣,即使人到中年也照樣革命。郭德綱鼓勵觀眾拍照錄像,這被當時的主流相聲界視為異端。教育相聲想不明白,如果鼓勵觀眾拍照錄像,影片上傳到網際網路上,那大家不就都選擇在家裡看影片了,誰還會來現場買票聽相聲。
在那個短影片還未興起的年代,觀眾把拍攝的影片上傳到優酷,郭德綱和德雲社透過優酷實現了在網際網路1.0時代的傳播,那是網際網路初步發展的年代,打開了相聲經濟市場的大門。
透過這種線上傳播的方式,德雲社完成了頭部IP的打造。透過網路影片的傳播,全華人民都知道了德雲社有一個小黑胖子郭德綱,還有他背景強大的搭檔于謙,有抽菸喝酒燙頭三大愛好。
擁抱流量,搞人設孵化IP
娛樂圈更新迭代是很正常的事情,相聲界也不例外,市場永遠都在尋找新興流量。
郭德綱曾經豪言壯志:“一年捧紅一個!”從岳雲鵬、張鶴倫到孟鶴堂,郭德綱真的做到了捧一個火一個。
如今德雲社的“顏值擔當”張雲雷的走紅卻帶有一定的偶然性。顏值當道、流量為王的年代,飯圈文化的興起,張雲雷的走紅是偶然中的必然。
粉絲生態圈作為一個固定的生態群普遍存在,德雲女孩的力量是強大的。強大到“德雲社門面”張雲雷只是隨口一提自己喜歡SHE演唱會的綠海,“德雲女孩”就真的實現了!全體粉絲手持熒光棒合唱《探清水河》歌詞。連郭德綱也被震撼到,感嘆:“我死也沒想到,你們會帶熒光棒來聽相聲。”
張雲雷造成的“追星狂熱”,確實推動了德雲社相聲發展和德雲社粉絲年輕化,但是卻令很多德雲社老粉心生畏懼。因為狂熱粉絲基本都是秒搶德雲社的現場門票。不僅如此,流量明星有的待遇,張雲雷都有,包括接機、超話、應援等等在內的“標配”應有盡有。
作為郭德綱雄心壯志“一年捧紅一個”的初始受益者,岳雲鵬的走紅是必然的。岳雲鵬,國民度極高的相宣告星,郭德綱對這位愛徒的培養方式,跟打造自己的方式是一樣的,那就是“人設要多低就多低”。岳雲鵬也靠著樸實憨厚、平易近人的形象因此沉澱了一批固定受眾群體。
“人設要多低就多低”這樣的人設孵化出來的明星人設,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IP穩定,不受社會輿論風波影響。
德雲社還孵化自己的“組合IP”、“男團IP”。郭德綱推出“德雲四少”,第一代“德雲四少”李菁、何雲偉、曹雲、劉雲天如今都已經退出德雲社,新“德雲四少”岳雲鵬、孫悅、朱雲峰、閆雲達,這四位已經成為德雲社的中流砥柱,地位和身份可見一斑。成立於2012年的“德雲四公子”,孵化出瞭如今最火的張雲雷,當初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以“老人帶新人”的方式宣傳新人。
德雲社透過建立以郭德綱、于謙為大IP,岳雲鵬、郭麒麟、張雲雷等小IP的IP發展體系,逐漸構成自己的IP陣營,形成獨特的IP生態閉環。
相聲文化跟青年文化一樣,都有自己的圈層生態。年輕粉絲基於自己的喜愛,選擇德雲社的相宣告星,透過線上線下支援,拍攝素材上傳到網路,創作相宣告星周邊作品,全力加入應援大軍。
德雲社人設的建立是以作品為載體的。不同於社交媒體時代,明星網紅的人設往往是靠炒作、噱頭包裝而來。德雲社成員的人設不僅僅依靠社交媒體和綜藝力量,更多是依靠相聲作品的人設逐漸飽滿起來的。
德雲“商業帝國”的資本運作模式
時至今日,德雲社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估值十幾億,形成一個體系龐大的德雲“商業帝國”。
嚴格的排名制度形成德雲社相聲人才梯形。這個嚴格的結構體系給德雲社增添了一絲神秘的味道。
家族式結構體系為“表”,合同制的藝人經紀制度為“面”。眾所周知,在德雲社,郭德綱的徒弟是按照雲鶴九霄龍騰四海8個科來排名的。“雲”字科有岳雲鵬、張雲雷、朱雲峰、陶陽等等;“鶴”字科有孟鶴堂、張鶴倫、閻鶴祥等等,“九”字科有周九良、楊九郎等等。
目光長遠的郭德綱懂得任人唯親,身邊的徒兒都是從小養大的,郭德綱與徒弟的關係亦師亦友,這樣的關係之下,德雲社的凝聚力極高,成員歸屬感極強。這也是德雲社如今能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產業矩陣佈局廣泛。德雲社旗下的產業佈局豐富,除了北京德雲社運營主體外,還有黑龍江德雲社、吉林德雲社、南京德雲社等十幾個遍佈全國的劇場。不愧是龐大的德雲“商業帝國”。
形成完整的“德雲生態鏈”。近年來,德雲社從探索周邊文化產業,到服飾、餐飲,藉助影視和綜藝力量。影視和綜藝力量毫無疑問是德雲社資本版圖上最大的板塊。
從開心麻花到歡樂喜劇人,喜劇市場藉助影視和綜藝力量來宣傳自己的格局已經形成。德雲社的娛樂生態鏈步驟清晰,從參與喜劇綜藝製作,到聯合出品喜劇節目,再到投資製作影視劇,德雲社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擴大了相聲市場。
德雲社最近幾年先後主導了或參與了《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笑傲江湖》、《坑王駕到》。德雲社的影視版圖上有《我要幸福》、《祖宗十九代》等電影。從中可以看出,德雲社致力於發展成為曲藝界的跨界大咖。
德雲紅事會館、郭家菜都是德雲社旗下的餐飲品牌。德雲紅事會館地處北京東五環,是一個集婚禮會館及餐飲為一體的高階休閒場所。郭家菜專注於研究天津私房菜和山東菜,頭牌菜屬“郭家摔丸子”。
德雲社旗下還有專門說書的“德雲書館”,正所謂相聲評書不分家。除了開設評書書館,還有一個專門的評書網路綜藝節目《坑王駕到》。
德雲社自家“德雲華服”價值不菲。德雲華服專門負責德雲社成員說相聲唱大戲的服裝,最便宜的一件都要五百多。德雲華服旗下分支“德雲製衣坊”專門負責定製高階傳統服飾,價格更是高達2000元。
除了這些跟相聲多少能扯上點關係的產業,還有紅酒、護膚等業務。“德雲紅酒”甚至每年有關於紅酒的專場演出,叫做“德雲紅酒之夜”。
從郭德綱的商業擴張計劃我們可以看到郭德綱作為一個相聲演員的蓬勃商業野心。但是瘋狂的資本擴張有利有弊,表面上看是促進了德雲社的發展,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德雲社的口碑營銷,很容易“顧此失彼”。
德雲社的主業務,相聲表演和影視綜藝節目為龐大的內部運營提供了經濟保障,多生態鏈主要是靠內部人員及忠實粉絲的力量在支撐著,價格的高昂卻並沒有帶來質量上的最佳化。
郭德綱對傳統相聲:去其槽粕,取其精華
德雲社恢復的傳統節目加入了自己的獨特的視角和理解,並創作出了一批結合時代特點的新節目。郭德綱推崇傳統相聲的言論,一部分是滿足觀眾的復古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復古營銷手段。
郭德綱新相聲代表作《北京你好》獲得過北京相聲大賽的一等獎。傳統的東西,不一定全是好的,但也不一定全是壞的。對於相聲這東西,觀眾想要看到創新的同時不失去相聲獨有的傳統文化。。
毛主席曾經說過,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德雲社其實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內容公司。德雲社如今的每一個運營活動,都離不開網際網路思維。郭德綱懂得利用網際網路思維來營銷和傳播德雲社,逐步發展壯大。
以一己之力獨撐中國相聲的郭德綱,在運營方面可謂“鬼才”,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眼光獨到,瞭解市場需求,擁有清晰定位;
2、擅長搞人設孵化IP;
3、形成完整的生態鏈;
4、積極擁抱時代浪潮。
郭德綱作為相聲與商業上的國王,其實跟很多創業老闆一樣,也會犯錯誤。
用家族的價值觀念管理相聲業務。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郭德綱旗下弟子紛紛出走德雲社。2010年,相聲界“反三俗”浪潮驟起,德雲社面臨巨大危機。當初的“德雲四少”集體出走,德雲社損失慘重。在成員出走事件之後,郭德綱痛定思痛,修改家譜,改簽勞動合同。
在何雲偉、李菁出走德雲社之前,德雲社採用的一直都是以情義、師徒,還舊相聲時代裡的規矩,對徒弟進行人身捆綁。直到後來,才用合同制進行替代。
管理人員身份多樣化。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的一把手,擁有諸多身份。身份多樣化的好處為管理中心賦予了更強的權威,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弊端是德雲社階層的固化、人心的動搖、運作模式的僵化。
即使經歷了跟徒弟“開戰”等一系列糟心往事,德雲社到今天仍然發展壯大,離不開郭德綱強大的商業運作能力。郭德綱常以“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界狼性不足”自嘲,但是每次危機到來,總能化險為夷,並且逐步擴大德雲社的商業版圖。當面臨新時代背景下的衝擊,德雲社也不得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