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文蹤旅跡

    在回答未來博物館該如何發展這個問題時,我想到了這麼幾句話。

    再好的姑娘總得嫁出去,好姑娘還要嫁得好。“博物”這個詞語有意思,不但說“我”家有好東西,而且還說“我”家的好東西多著呢。說到博物館,每家都給會給人說“我”館藏品多少件,多少萬件,甚至幾十萬件,幾百萬件等,其中珍貴文物多少多少件,鎮館之寶有什麼有什麼等等。藏這麼多幹什麼?除了研究收藏之外,博物館要怎麼展示這些東西才是目的,換句話說,如何發揮這些藏品的作用才是大話題。這就像家裡有一個好閨女,嫁出去才好。“博物”是你有好東西,但除了“館藏”之外,好東西得見人,得讓別人觀賞、體驗。你說你有十萬件藏品,九萬件放在庫房裡,早都蒙上了灰塵,這沒什麼大用。博物館得定期換展,讓人知道你家的閨女真好。而怎麼展示?實際上是讓你家閨女體面的問題。

    本人曾作過一個調研,某地館藏文物十萬件,展陣出來的藏品一萬件,除了不具備展示條件(殘損品、易損品等)的部分藏品,大部分東西躺在庫房裡長年不得見人。這真不是好辦法。

    好酒也怕巷子深。這是我想到的第二句話 。文物是有意義的舊物,要讓人知道它的意義,這需要開啟最廣泛的傳播渠道。比如老百姓能看到故宮的舊藏、國家博物館的收藏,實際上聊聊無幾。怎麼辦?名博物館都開通了數字館、網館等,但傳播的路還遠著呢,離百姓的需求還更遠呢。《國家寶藏》第二季正熱播,觀眾好評如潮,這不無啟發。“藏在深閨人未知”,不是博物館的未來。

    未來博物館必是打通與百姓生活壁壘的博物館,更是融入百姓生活的精神文化家園。讓老百姓知道某件藏品是什麼不夠,更要讓老百姓知道這件藏品與自己的日子有什麼關係。

    至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展陳,那都好說。把理念整明白了,手段問題不大。

    “我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這是我想到的第三句話。未來的博物館得成為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 2 # 中研網

    中國博物館產品產量分析及預測

    一、博物館產業總體產能規模

    近年來,博物館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國家重大紀念日,如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期間,華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為開展國家公祭和相關活動的重要場所。石渠寶笈、海昏侯等展覽觀眾如潮,甚至有外地乃至外國觀眾專門乘飛機、坐高鐵前往參觀展覽,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

    2014年中國博物館4510家,國有3528家,非國有982家。2015年4692家,國有博物館3582家,非國有1110家。2016年約4949家。

    圖表:2014-2016年中國博物館數量統計

    二、博物館生產區域分佈

    圖表:2016年中國博物館數量區域分佈(按數量統計)

    三、2016年產量

    中國博物館以國有博物館為主,2016年中國博物館總數約為4949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672家,佔比74.2%,非國有博物館1277家,佔比約25.8%。

    圖表:2016年中國博物館數量分性質統計

    四、2016年消費情況

    圖表:2016年中國博物館區域參觀人數統計

  • 3 # 商會博物館賈玉釗

    隨著中國博物館事業的不斷髮展,在全國範圍內民辦博物館的數量不斷增加,而這些民辦博物館在運營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缺乏專業指導、政策支援和運營資金等問題,中國目前的法律、法規對於民辦博物館的准入和保障機制尚有待健全和完善。充分研究了民辦博物館的准入制度和法律保障,制訂了關於民辦博物館完整的建設體系和運營管理體系,為中國民辦博物館建設、管理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

    一、建設系統和運營模式的共享;

    在北京建立一家樣板博物館,也可以叫“旗艦店”,把一整套建設流程規範化、制度化,責任到人,管理數字化、系統化,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建立一整套可複製可共享的管理體系。

    二、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的共建與共享;

    充分發揮商會古玩研究院的作用,定期培訓博物館建設人才、管理人才、鑑定評估人才、文物保護修復人才、拍賣典當人才等與文物保護古玩交易相關的人才培養,做好人才儲備以備資源共享。

    三、推廣連鎖加盟模式的共建與共享;

    各地區有意願參與博物館建設的藏家,我們可以把成熟的博物館建設體系、運用體系,完整的輸出給新建博物館,並把成熟儲備人才,推薦到各加盟博物館,直接進入管理運營狀態,省去了人才不必要的磨合時間,降低人員成本。

    四、以博物館為基礎運用金融手段推進博物館的發展;

    博物館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入口藏品渠道多樣,博物館徵集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同時文物也是最具金融屬性的,所以把文物的金融屬性充分運用好,運用古玩基金、眾籌、典當、抵押擔保等金融手段,可以解決徵集過程中的資金壓力,沒有連鎖做不快、沒有金融做不大,充分運用金融資本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五、數字化與實體化相結合建設與共享;

    建立線上、線下雙軌同步發展的模式;

    線上建立數字博物館運用體系,用三維立體的展示風格,把博物館搬到線上,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以移動通訊裝置為終端、在任何地方都能觀看博物館展品,接收博物館釋出的資訊,可以線上與博物館互動交流。所有加盟博物館均可共享資源,在線上可以針對全國各地博物館線上參觀、學習、調撥藏品等功能。

    線下是實體博物館主要功能:展示、學習、借閱、文化交流等功能。

    六、多重贏利模式的合作與共享;

    1、為企業建博物館,輸出古玩資源;

    2、為企業家、古玩愛好者做傳家寶,深挖歷史淵源,把傳家寶與傳承文化想銜接,設計出讓收藏者感受尊貴、高雅並能世代相傳的保值增值的古玩精品;

    3、專場拍賣;

    4、展示銷售;

    5、文物的保護修復;

    6、衍生品的創意設計及銷售;

    最終把我們博物館建設平臺打造成:包容的、開放的、科學的、合作的、共贏的平臺。

  • 4 # 宣齋藝術館

    博物館未來該如何發展?這是一個好問題,全世界博物館所藏藏品,均以中國古代藝術品為主,沒有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的博物館,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為何現今中國文物都要仰視外國館藏?細數國內博物館,能拿得出手的國之重寶重器有那些?少的可憐,難道老祖宗的瑰寶大多流失國外了?非也,真正好嘢在中國民間。

    林衡向收藏界,企業家,民間博物館,鑑藏家,發出成立世界上最頂級收藏的博物館倡議!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五大著名博物館之一,也是由美國民間各階層人士組建。

    在中國,我們更是得天獨厚,民間國之重器無數,雖然國內民間博物館有數千間,但都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真正頂級藏品海量民間,期待它們重現江湖,要超越世界五大博物館,唯有眾多重寶重器坐陣。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頂級重寶一件可抵十萬件,未來將是頂級藝術品的天下,盛世收藏,真正的傳承有序從這一刻起。

    讓千年頂級古董文物活起來。

    林衡為十大名畫真跡代言

    頂級鑑賞鑑定鑑藏大家 林衡敬啟

  • 5 # 前瞻產業研究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博物館數量增多,質量提高,各方面的功能不斷完善,在文化事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日益繁榮,遊客數量逐步增多,在國家鼓勵免費開放博物館的政策下,博物館運營進入文創時代,透過周邊文化產品獲取收益。未來,網際網路+下的博物館經透過更為廣泛的渠道為居民提供文化服務。

    產業簡介:博物館佔據主導地位,民營力量逐步壯大

    博物館指為了研究、教育、欣賞的目的,收藏、保護、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向公眾開放,非營利性、永久性社會服務機構,包括以博物館(院)、紀念館(舍)、科技館、陳列館等專有名稱開展活動的單位。

    從產業鏈條來看,博物館產業上游主要為文化發掘和文物修復業,將中國的珍貴文物透過技術手段進行儲存,其中文物發掘主要由透過國家文物局審批許可的國家各級考古研究所負責,根據國家文物局資訊披露顯示,目前具有考古發掘資質的單位主要有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北省文化研究所等;文物修復主要由各級文物保護中心和博物館負責,同時一批民營文物修復機構正在壯大。

    博物館產業的中游主體為博物館,傳統模式下,博物館主要開展館藏文物展覽以及文物復刻仿品管理與營銷,在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下,居民文化消費提高,文創產品得到了極大發展,一方面給博物館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給居民帶來更高的文化享受,同時博物館和旅遊結合更加緊密,文化旅遊、休閒觀光成為一個發展熱點。

    博物館產業下游主要包含了旅遊業、展覽業、拍賣業和收藏業。隨著展覽業的興起,一批專業的會展企業壯大,主要包括法蘭克福展覽、漢諾威展覽等國際知名會展集團;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萌芽於改革開放初期,20世紀90年代初期正式起步,隨後一路高歌猛進,這也和收藏熱的興起緊密相關。

    發展現狀:博物館規模穩步增長,參觀人數屢創新高

    ——博物館數量穩步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博物館數量增多,質量提高,各方面的功能不斷完善,在文化事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日益繁榮。中國已經形成以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為龍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和重點行業博物館為骨幹,國有博物館為主體,民辦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構建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博物館資源共享平臺。

    2010-2019年,中國博物館數量逐年增長。國家文物局公佈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已備案博物館達5535家,比2018年增加181家。

    從2014年以來中國每年新增博物館數量變化情況來看,近幾年整體呈現震盪走勢,2015-2019年,新增博物館數量維持在180-270家之間波動,相較於總規模來看,中國新增博物館數量發展較為穩定

    ——館藏文物數量持續提升

    博物館以文物為主,隨著中國博物館的建設發展。博物館數量不斷提升,館藏文物的數量也在不斷提高。根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博物館館藏文物為2929.97萬件/套,及至2019年底已經增長至4223.98萬件/套,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59%。

    ——觀眾數量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中國博物館數量的增多,以及國家鼓勵博物館免費開放,對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數的提升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中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升級下,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擴大,也進一步助推了博物館業的發展。根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資料顯示,2014-2019年,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數保持著較高增長速度,2019年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數已經達到了12.27億人次,同比增長8.97%。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時間全國博物館均閉館抗擊疫情,抗疫期間,全國博物館系統推出了2000多個線上展覽,總瀏覽量超過50億人次。

    競爭狀況:山東博物館數量最多,但故宮博物院難逢敵手

    ——地區競爭:山東省名列第一

    博物館的建設與當地歷史資源條件有著巨大的關係,一般而言,歷史資源越豐富,越有支援博物館假設發展的文物基礎;同時,博物館的建設尤其是國有博物館的建設,不離開財政的支援,經濟發達地區博物館數量相對較多。山東省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GDP居於全國前列,其博物館建設居於全國前列。

    根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山東、浙江、河南、陝西等11個省份的博物館數量超過了200家。對比2018年的資料,山東省在2019年以567家博物館依然位居博物館數量榜首。廣東省增加了12家反超了不升反降的江蘇省,排在了第5位。

    ——國有博物館佔比超過70%

    目前中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鼓勵民營博物館的發展,但是整體而言,中國博物館體系中,國有博物館依然佔據主導地位。根據國家文物局資料顯示,截至到2019年,中國包括文物和其他部門在內的國有博物館3825家,佔比69.11%;民辦博物館1710家,佔比30.89%。其中在國有博物館中,文物行業博物館有2929家,佔總量的52.92%;其他行業博物館有896家,佔總量的16.19%。

    ——未定級博物館仍是主流

    博物館的分級管理,可以規範對博物館行業的管理,同時也對各博物館間的發展以及競爭起到促進作用。博物館的等級證書、標牌由國家文物局統一製作和頒發。中國博物館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根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中國未定級博物館在全國博物館中佔比最高,為84.55%;一級博物館佔比2.35%;二級博物館佔比為5.17%;三級博物館佔比為7.93%。

    ——故宮博物館各項資料全面領先

    具體到各博物館發展情況來看,故宮博物院各項資料均領跑全國。在博物館館藏方面,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故宮博物院館藏數量高居首位,與陝西曆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依舊保持2018年榜單的名次,位居前三。2019年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數量是1863404件/套,比2018年多了714件/套。

    在館藏珍貴文物方面,故宮博物院這項資料也領跑全國。珍貴文物數量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各地的省級博物館(院),獨特又較為優越便利的地理位置讓他們集中了當地的重要珍貴文物。截至到2019年底,故宮博物院館藏珍貴文物1683336件/套,佔全國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的36.55%,遠超其他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分別以302056件/套和183112件/套館藏珍貴文物排名二三位。

    在觀眾接待數量方面,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故宮博物院以1933萬人次的觀眾接待量排名第一;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分列二三位,觀眾接待量分類為1150萬人次和903萬人次。

    發展趨勢:網際網路+博物館應用加深,文創產品逐步壯大

    ——網際網路+深入應用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城市或地區文化展示的重要載體,主要職能是在實現文物保護的基礎上,透過展覽展示、社會活動等形式,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起到文化傳承的作用。網際網路作為當今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已經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館依託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與平臺,開始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2016年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印發了《“網際網路+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網路媒介有效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目前博物館領域探討的重要課題。故宮作為中國重要的歷史類博物館,積極探索和網際網路的結合,從數字故宮到故宮淘寶,再到故宮遊戲、故宮社群...故宮博物院已搭建起以故宮官方網站為核心和主入口,由網站群、APP應用、多媒體資料資源等各種資訊組成,線上、線下互通互聯的聚合平臺。

    ——文創產品規模壯大

    2014年3月,國務院出臺《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標誌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2015年3月20日,《博物館條例》正式實施,明確博物館可以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挖掘藏品內涵,與文化創意、旅遊等產業相結合,並鼓勵博物館多渠道籌措資金促進自身發展。這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提供了制度保障,將文創產品發展推入了“快車道”。

    2017年2月,國家文物局在《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2020年發展目標:打造5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建成1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基地,文化創意產品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文物單位和企業超過50家,其中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超過20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胖爪子的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