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陳看歷史
-
2 # 轟炸雞
首先,梁山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人才。
你可能覺得梁山不是有108位好漢嗎,實際上如劉邦,李淵,朱元璋等揭竿起義取得成功,都是因為聚集了不少傑出的人才,才能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如劉邦手下韓信,張良,蕭何等,唐王手下的秦叔寶,尉遲敬德,徐茂公等。
再來看看梁山都是些什麼人?一幫打家劫舍的罪犯,還有朝廷最低階的官吏,還有就是開黑店偷雞摸狗的,這一幫人那純粹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或許其中不缺乏英雄義氣之人,但對於政治者來講,那不過是草莽之人。
這一點想必宋江是最清楚的,靠這一幫不務正業的一群罪犯草莽,能夠打下天下機率無限接近於零。就算造反也是有心無力,因此,宋江力主招安入朝堂效力,也是看到這是梁山最好的出路。否則在國家力量面前都會跟方臘一樣被剿滅!
其次,梁山起義造反缺乏成功的社會基礎條件。從歷朝歷代起義造反成功的經驗來看,不外乎有三個基本條件。
一是,朝廷遇到千古大昏君,過於徭役,搞得是民怒人怨。如隋煬帝楊廣,如秦二世。隋煬帝在位期間開通大運河過於耗用民力,巡遊四方,徵踏突厥,好大喜功,三徵高麗,因此搞得是民怨沸騰。
二是,天災人禍,出現乾旱洪澇,瘟疫饑荒,百姓沒有飯吃,進而不認同朝廷的統治,自然造反。如唐元末年,災難不斷,加上官員貪贓枉法,剝削百姓,巧取豪奪,大肆合併田地,因此出現饑荒,可謂飯都沒得吃,甚至於易子而食,這種窘迫的情況下不造反幹嘛!
三是,敵國入侵,社會因此而大動亂,群雄並起,豪強割據,原有的統治秩序崩塌。最典型就是清朝,本來老百姓覺得自詡天朝上國還可以,等英法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等不斷打來。才知道國家力量的弱小,最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覺醒之士揭竿革命,推翻清王朝!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梁山好漢當時面對的社會情況,當時宋徽宗雖然昏庸,只能說不作為,但沒有勞民傷財的大工程,也沒有搞得民不聊生。而是宋代那是相當富裕,連武大郎賣炊餅都能有門面還能養一個全職太太,不能不說皇帝那點都算渣渣。
宋朝饑荒年代是有的,但大範圍饑荒基本沒有,而且宋朝規定豪門大族拿出錢財來救災的都可以做官。因此,在饑荒年代,百姓並沒有遭受很大的罪。
唯一具備的條件就是外敵入侵,當時遼國,西夏虎視眈眈,對峙了上百年,確實是外敵。但是宋朝與西夏,遼國那是勢均力敵的,真破釜成舟的一戰,誰勝誰負還不得而知呢?不像清朝末年面對現代工業文明的火器只能被動挨打,不能頂尖而對。況且,梁山如果藉助外敵來搞造反也得不到百姓的任何擁護。
最後,綜上所述,梁山造反沒有成功的先決條件,所以不能造反自己奪取天下。
-
3 # 蓁蓁其葉花灼灼
1.咱們先來分析一下樑山的口號,“替天行道”,“天”是什麼,上蒼——老天爺,而皇帝號稱“天子”——上蒼之子,哪有打著人家老子旗號,去攻擊人家兒子的?所以梁山好漢一開始的立意就不是造反,而是打出名聲,打出規模,然後廣納好漢,創造一方小天地,大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後期宋江加了一條,那就是讓官府和朝廷動不得梁山,只能招安。
2.以宋江為首的招安主力派洗腦很成功。晁天王死後,宋江隨即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一字之差,差別千里。至於招安派“忠”的是誰,自然是朝廷,是君王!宋江等人天天給梁山好漢講述招安的好處,且以忠義壓人,潛移默化地造成一種,不招安就是不忠不義的錯覺。梁山好漢大多以義字立身,怎會做不義之事?
3.宋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勸服或者壓下了許多有反骨的好漢造反的念頭,比如多次叫囂要“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的李逵,每每被宋江規勸或訓斥後,也只是停留在說說便罷。
4.梁山後期,元老級的人物如白勝、劉唐、阮氏三雄等人的地位,其實已經很靠後了,話語權較少,而處於排名前面的,大多數是如林沖、盧俊義這些一心想過安穩日子的,或者如徐寧、呼延灼、楊志這些對朝廷還未死心,想要封妻廕子的,又或者如花榮、戴宗這些對宋江死心塌地的。而晁蓋時期的、有反心的好漢,說話沒啥分量,決定不了大的趨勢。
5.從梁山好漢的組成來看——武將居多,文臣少見,謀臣更少,政治家,嗯,姑且算宋江一個——他們的眼界、格局都不夠廣闊,沒有宏觀的計劃,也沒有空間的支援,即使宋江也不過是一縣押司。離開梁山,離開山東,打仗時都不一定能有個靠譜的軍事地圖。
6.且,退一步講,就算最後打勝了朝廷軍隊,那誰來治理江山?靠一群匪寇、農民、武將嗎?顯然是不現實的。估計吳用也是看到了這點,所以才站在招安的一邊。
-
4 # 指尖的力量
沒有遠見,侷限性太強,永遠無法奪取天下,主要體現在領導人物,以及實力上面。
領導人物
宋江,及時雨,就是天氣預報不準,這雨總是來不了。宋江最開始某些地方還是比較仗義的,私房晁天王,這件事應該是讓他有了一個好名聲,僅僅如此了吧。上梁山,對於這位來說,打心裡看不起,也不想去,只是因為殺了人,落了官司,又被眾好漢救了,只能上了。上梁山之後也充分體現了他的內心真實想法,尤其是晁蓋死後,頭把交椅的一等大事,就是去掉自己的囚印,一門心思招安,他的這些可能有自己母親的原因,因為梁山好漢始終是賊,他母親始終因為這個原因遠離他。他自己內心是忠於朝廷的,說白了就是為了自己,為了朝廷,誰都可以出賣,也就有了招安,招安,寒了兄弟的心。最噁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抓住高俅,而冷落林沖,不顧眾人放了這貨,還是出於自己的招安目的。出頭之日,也可以奪取天下,宋江永遠想不到這條路。
吳用,智多星,要我說是狗頭軍師,真正的謀士,軍師都能夠決勝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中,其實吳用心理性格發生過很大變化,早期跟隨晁蓋,果敢、無畏,也是一方智慧豪傑,天王的軍師,就是為了天下。後期跟隨宋江,此人變得世故而沉鬱、動搖而畏縮,完全不在是一個豪傑的樣子,也許他的主公是宋江,真的要送人江山吧。
綜合實力
財力上面,一幫草寇,靠打家劫舍,能有什麼錢,招兵買馬,軍械都是要錢的,而且所處的水泊梁山不過是彈丸之地,只可守,無法進取。
人力上面,有限的地盤,有限的人員,也就代表了即使組成一支叛軍,幾千人是無法發展下去的。
如果最初的目的就是奪取天下,那麼起始之地也就不應該是水泊梁山這一彈丸之地,而應該是一座城。進取天下之心,擁有此,才能帶領眾將走向新的世界。
-
5 # 七嘴八舌有問有答
梁山好漢為何不自己奪了天下呢?這是個政治問題,奪天下必須有政治主張,那就是能以解放被壓迫的民眾為己任,推翻剝削階級,豈是宋江、吳用之流能為的呢。
《水滸傳》這部書寫的是一幫草莽英雄,只殺貪官不反皇帝,最後走向投降詔安,落了個失敗的下場。從晁蓋七星聚義,殺富濟貧,算得上小農民起義了,而晁死後,宋江撤聚義廳改忠義堂,就確定了梁山是一條不歸路。
以武松、魯智深、李逵、林沖、阮小五等為代表的反抗最堅決一派,沒有力量選擇道路,而以宋江、吳用、盧俊義等主張的投降派,犧牲了梁山眾英雄,消滅了方臘另一個農民起義組織,為自己封官加爵鋪平了道路,難怪世人評價這部書時是一聲長嘆啊。
-
6 # 灰色手術刀
理由可以羅列出一大堆,但是核心理由只有三個。第一是社會矛盾沒有激發,底層人生活相對穩定。第二是梁山真正的軍事人才太少,經不起大戰。第三是領導人和核心人物的戰略目光不到位。
梁山聚義,發生在北宋末年。那會兒北方的霸主遼國已經日薄西山,來自東北的金人崛起。金人和大宋聯合打遼國,西方的西夏那會兒也在調整策略。大宋在軍事上暫時是厲害的一方,外交強硬了,人民生活水平就不差。正所謂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何況大宋算中國經濟很發達的一個朝代,統治也相對寬鬆。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你振臂一呼很少會有人響應的。裡面幾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就是李逵大哥李達。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中國古代式佃戶,自己弟弟發達了,打算接他老母親去享福。李達想到的第一個事居然是報官抓弟弟,而且這個人對自己的東家也挺感謝。這側面說明,就是底層的佃戶日子也過的去。要是真過不下去,有個弟弟發達了,李達肯定二話不說就跟上走了。還有一個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按說武大一個侏儒,應該除外社會最底層。但是武大靠著自己的手藝炊餅養活了一個家,還有一個臨街有二樓的房產,說明商業發達,普通商人都過得很好。
李應是個地主老財,對於梁山的招募這人其實很抗拒。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過過小日子,這就是李應的想法。按說作為一個地主,應該想法比李達武大這種市井小民,田間泥腿子見識高,他很清楚他這種投資帶來的超級回報,但是他還是從心裡願意當個安穩地主。從地主、佃戶再到小商人。他們都很滿意現在的生活,這就說明社會其實很安定,宋江就算真要反,壓根沒有群眾基礎!
梁山上你看起來牛逼哄哄,人才濟濟,各按本事用。其實真正和正規軍打起來,分分鐘原形畢露。比如楊志,這位金刀老令公的嫡系後人,楊家將的再傳。先是失陷花石崗丟官,然後又被晁蓋一夥智取了生辰綱。雖然有運氣不好的成分,但是兩次發生這種事。楊志本身的帶兵,謀略也不咋地。這位家學淵源的都這水準,何況其他大部分江湖把式。真正帶兵的有秦明,呼延灼,關勝,魯智深,張清,宣贊,丁得孫,龔旺,魏定國,單廷珪等不多幾個。就是林沖,徐寧也是教頭,沒帶過兵。
果然一打已經有正規軍制度的方臘,死傷慘重。那些一對一,下黑手等江湖把式。在大型戰役,統籌謀略,動輒幾萬起步的軍隊面前根本一點用都沒有。噼裡啪啦死了六十幾個,再加上染病的,半路走了的。就剩不到三十幾個回來了。這還是打方臘這個武器裝備軍隊都處於貧民階段的小政府。要是宋廷一心要吃點宋江,國家機器運轉起來,西軍等身經百戰的大軍開拔。一萬八千八百八十零八將分分鐘被消滅,更別說一百零八個!
宋江這個人出身底層官員,對於鑽營,揣摩人心這種事研究的很透徹。但是,宋江的這種揣摩不是有更高層次的要求,他只求在自己所在的階層無往不利。他怕丟了官帽,怕被踢出體制。就算被刺配他也積極配合,對於梁山好漢劫法場救他,他心裡是拒絕的。他可以交好,但是絕不希望加入他們。
所以等宋江上了梁山後,他就積極開始運作,積累自己籌碼。心中抱著想要做大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的態度做事。恰好二把手吳用這個讀書人,有著同樣的訴求。更讓宋江高興的是,諸如關勝,楊志,呼延灼等代表的一些落魄人和朝廷軍官也在訴求迴歸體制的門路,大家一拍即合。
所以梁山一百零八個人,除了派系。自然的分為三大類,以宋江吳用為首的招安派。以武松魯智深李俊為代表的不招安派。以三阮為代表的只想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活在當下的死忠強人派。內部矛盾重重,沒有一個和諧的聲音,談個造反當皇帝。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三樣都不具備,宋江拿什麼造反當皇帝!
-
7 # 萌二青年
我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梁山好漢當中,好多都是朝廷官吏,本來上梁山不是被俘虜,就是被逼無奈上的梁山。例如,呼延灼 關勝 秦明 林沖等。
梁山首領宋江,號稱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威名遠揚。他這個稱呼,就說明他是扶危濟困,救世安民的豪俠性格。宋江骨子裡就是一個順民,一心一意想要光宗耀祖,達官顯貴,在他做梁山之主後,立馬換了一個杏黃大旗,上書替天行道。而且立馬就想到招安,這與梁山裡的大部分人想法還是一致的,古人為什麼打破頭,也要去考取功名,也正是這個想法。
而且他們就算造反,成功的機率是渺茫的,朝廷集合大軍圍剿,梁山僅僅憑藉八百里水泊,是守不住的。朝廷大軍把他團團圍住,梁山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情況下肯定是慘敗。方臘佔這麼多地盤(蘇南、皖南、浙北、贛東北,接近10萬平方公里),最後也敗了。南宋的鐘相、楊麼起義佔據洞庭湖廣大地區,最後被岳飛消滅,北宋的王小波、李順起義,佔據天府之國大部,最後也都敗了。所以造反是必敗無疑。招安,也是梁山無疑最明智的出路。
-
8 # 嘉道文流
《水滸傳》中,李逵曾不知天高地厚得叫囂過,要殺去東京,奪了朝廷。但李逵這麼說,無異於痴人說夢!要知道古往今來,想成功奪取天下,則“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而梁山上一者都沒有具備。
天時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告誡劉備,要等到天下形勢有變,而後兩路出兵,方才有可能統一天下。諸葛亮讓劉備等得就是“天時”,這個“天時”就是起事成熟的條件,非常重要。雖然當時宋朝國內有人民起義,國外有少數民族政權虎視眈眈,但是宋朝的國祚未盡,哪怕後來發生了“靖康之變”,金人俘獲了徽、欽二宗,但是趙構立馬建立了一個南宋政權,延續宋朝的國運。梁山想在此時起事,並未佔得“天時”。
就看江南的方臘起義吧!梁山並不見得比方臘強多少,相反我覺得梁山遠不如方臘呢!但方臘起義還不是被朝廷鎮壓了。就算梁山真得去奪取天下,肯定也會和方臘一個下場。
地利說起“地利”,梁山就更是一個笑話了,它的大本營就是區區一座水泊梁山。在這裡落草為寇,和官兵打打游擊還行,真要起事,它根本不具備地理優勢。江南的方臘憑藉長江天險,南方又水道密佈,北方兵馬貿然至此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方臘的“地利”,君不見周瑜也是憑藉這個“地利”,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所以梁山根本就沒有一個好的“地利”!
人和我覺得“人和”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集團內部團結;另一方面是民心所向,梁山這兩點都不具備。
第一:梁山內部有著明顯的派系痕跡,好多個頭領之間,都多多少少存在著矛盾,比如朱仝和李逵,如此不團結的局面,是非常不利於起事的;
第二:梁山並沒有獲得民心,雖然作者極力說他們是好漢,但是書中關於他們濫殺無辜、禍害百姓的描寫比比皆是。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梁山眾人如此殘害百姓,能在百姓心中留下什麼印象呢?所以他們起事,註定得不到百姓們的支援。
綜上所述:梁山根本不可能自己奪了天下,所以他們尚有自知之明,沒有貿然去起事。
回覆列表
1、梁山集團沒那個實力,這是首要的。
梁山集團主控制區位於八百里水泊梁山,靠著水路作為天然屏障,梁山集團迅速崛起。朝廷對梁山集團的幾次進剿以失敗告終,其中有利的地形特點起了很關鍵的因素。這是個易守難攻的絕佳之地,守城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梁山集團要是打算實行“走出去”的戰略,以梁山泊為依託,展開對天下的爭奪,那麼立刻會陷入困境。梁山泊靠近朝廷心臟的東北方向,地處要害地區,一直存在的原因其實是當時朝廷對宋江團伙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軍事實力上來講,梁山集團最鼎盛的時期人馬總量,也不過區區五萬之眾,屬於當時四大搶劫集團中最弱的一隻,不具備和朝廷正規軍死扛的實力;財力上講,梁山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實還是搶劫富裕的村莊和集鎮,自己不能實現自給自足,一旦和朝廷全面開戰,柴米油鹽的壓力是相當大。
宋江集團在聚義排座次以後為什麼急於招安,因為那時的梁山集團既是最鼎盛的時期,也是到了要走向衰敗的時期,明擺著的情況是八百里水泊養不了這些軍馬,必須要做出選擇。
2、領導人沒那個野心,路線問題決定了發展。
宋江其人是有兩面性的,既有救人於危難的俠義精神,也有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冷酷無情。在梁山集團的發展問題上,其實宋江是有考慮的,要說他一點也沒有當帝王的心思,我看也不見得。在宋江解決了黃文炳的問題後初次上山聚義時,他的嫡系李逵在第一次集團聚會的宴會上,就當著全體人員喊出了“到東京殺了那鳥皇帝,讓晁蓋哥哥做大皇帝,宋江哥哥做小皇帝”的話語。
這是一次試探,結果被戴宗連忙喝道:“鐵牛!你這廝胡說!”而制止,非常奇怪的是,宋江對李逵的話並沒有提出批評,也沒有表態,而是“眾多好漢都笑。宋江又題起拒敵官軍一事”,轉換了話題,這很令人玩味。
宋江的思想是有變化過程的,在梁山時間越久,對梁山集團的情況瞭解的就越深,最終形成了堅定的招安路線。在宋江看來,帶領集團人馬招安進入體制內是梁山集團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3、梁山集團沒那麼團結,人員結構決定了高度。
不管幹什麼事業,人都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梁山集團是由各種各樣的團伙組成的,彼此的關係複雜,甚至有的是殺父仇人。能夠在一個屋簷下吃飯,只能說簡單維繫,很多人對集團的依賴度並不高,只是暫且棲身,一但大環境發生根本變化,我相信梁山集團會迅速土崩瓦解。
朝廷降將集團、二龍山集團、揭陽鎮勢力想法各異,為了生存而戰尚且不能同心同德,如果真打算推翻北宋政權開始與朝廷正面對決,我相信梁山集團會迅速分裂成幾個甚至幾十個團伙,成為流寇而迅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