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yyyyyyyyuuyg

    官渡之戰過後,袁紹沒過多久就死了。曹操聽取了郭嘉的建議不急著攻打。然後袁紹的兩個兒子內鬥,這段時間有些人看不下去了,去投降了曹操,哥哥也被打的去投降曹操了。之後曹操才慢慢統一北方的。

  • 2 # 囡囡戲語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就被打敗了,沒過多久袁紹就死了。袁紹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就開始爭起來了,曹操如果這時候去攻打,必然齊心協力對抗曹操,對曹操不利。

    如果這時候坐山觀虎鬥,等著他們兩敗俱傷再一舉拿下是最好不過的,

    這個是曹操手下的鬼才郭嘉所建議。

    曹操拿下袁紹的地盤以後,成為最強大的割據政權,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 3 # 音飆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元氣大傷,心灰意冷,其實他的集團兵力還是可以跟曹操對抗的,看官渡之戰之後,曹操也花了七八年才把袁家徹底收拾了。

    但是能維持對抗的局面得在一個前提之下,就是袁紹還在,因為袁紹的死就是個分水嶺,袁紹集團太多掣肘,派系太雜,下決斷牽扯太多。龐大的集團,派系雜亂的軍隊,如何才能指揮、團結他們呢?凝聚力一般般、派系龐雜的部隊,一開始輸就會觀望。袁紹是唯一的集團核心。他只要還活著,河北依然龐大有根基。。袁紹死後,袁紹集團就開始分裂,曹操打河北,袁譚袁熙袁尚,以及他們那些零星部下,包括高幹們,簡直是各自為戰。說到底,派系內亂啊!早在官渡之前,審配許攸、沮授田豐、逢紀郭圖,又有哪兩個人的思想是統一的呢?

    曹操則是治軍嚴明,集團內部沒有什麼利益衝突。諸夏侯曹,五子良將,潁川文人集團,都是鐵桶江山,緊密圍繞在以曹操為核心的中央上的。曹操也曾經狼狽過,也倒黴過。濮陽呂布、宛城張繡,都吃過虧,但不散不潰。

  • 4 # 肥仔談歷史

    袁紹佔據青冀幽並四州。在當時號稱第一大軍閥。但四州的地盤水分很大,為什麼呢?

    其中幽州有烏桓,且幽州本身人口稀少、糧產貧瘠,不能算後方優勢。

    冀州、幷州有黑山軍及其殘餘勢力,黑山軍首領張燕,曾幫助公孫瓚攻擊袁紹。黑山軍實力還算強大,手下有騎兵。袁紹滅公孫後,剿滅了境內部分黑山軍,但袁氏滅亡後,張燕率領數萬人歸降曹操,可見,黑山軍在被袁紹擊敗後實力仍然不可小覷。

    青州,孔融時期的黃巾殘黨數量眾多(詳見太史慈傳),期間戰爭破壞應是最嚴重的。袁家定青州後,派兒子防守。而且青州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對獲得徐州的曹操來說沒有戰略優勢。

    而且黃金之亂起於河北,黃巾之亂後,河北的人口、糧產應該總體下降,難比劉秀時期的河北。所以,總的來說,袁紹官渡前的內部情況並不很樂觀。

  • 5 # 門衛的狗

    公元199年(漢獻帝建安四年),袁紹挑選十萬精兵,一萬馬匹,準備進攻許都,消滅曹操。他手下的謀士、監軍沮授諫阻說:“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士卒精練,決不是公孫瓚那種。束手無策、等著捱打的人。”沮授主張經過充分準備,先派精乓抄襲曹操統治地區的邊境,使曹操不得安寧,然後以逸待勞,就可以平定曹操了。部將郭圖、審配卻極力主張馬上發兵攻打曹操。這樣,袁紹對沮授就起了猜忌心,把沮授所統領的軍隊,分出三分之二來,分別讓郭圖和另一部將淳于瓊指揮,奪了沮授的大部分兵權。這年二月,袁紹統率十萬大軍,從鄴城出發,進攻許都。

    這時候,曹操的軍隊總共只有三萬多人,相當於衰軍的三分之一,糧食軍資和武裝配備也都不如袁紹,因此部將們都很害怕。曹操對大家說:“我知道袁紹是怎樣一個人。他志氣很大但智謀短淺,外表嚴厲但膽量很小,對人猜忌刻薄,缺少威信,兵雖多但指揮不當,將領驕橫,政令不統一。他土地雖廣,糧食雖多,正好象是給咱們送來的禮物。”荀彧和部將們同意曹操的看法。

    根據以上的分析,八月間,曹操親自統率兩萬人馬,進軍黎陽(今河南省浚縣東北),首先派出一部分軍隊,擊敗和掃除了劉備等割據勢力,解除了周圍的威脅。在這期間,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勸袁紹乘曹操後方空虛,親自領兵直取許都。袁紹卻藉口兒子有病,沒有采納這個建議。田豐氣得用手杖戳著地面說:“唉,難得這樣的好機會,競以嬰兒有病白白丟失了!可惜啊!可惜啊!”

    等到曹操打敗劉備、分兵守衛官渡(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他自己又回到許都以後,袁紹卻要發兵去攻許都。田豐認為曹操善於用兵,既然已經破了劉備,他自己又已回到許都,不能冒冒失失地去打了。要打敗曹操,只有進行持久戰。剛愎自用的袁紹根本不聽這些正確的意見,在公元200年(建安五年)二月下令進軍到了黎陽,並且首先派大將顏良去攻打白馬(今河南省滑縣東北)。

    在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聽說袁軍來攻,趕緊派人報告已經來到官渡的曹操。曹操領兵北上,中途採納了荀攸誘敵分兵、聲東擊西的計策,假裝要引兵渡過黃河,去襲擊袁紹的後方。袁紹聽說,立刻分出一部分兵力到西邊去截擊曹軍。這時候,曹操突然頓兵回過頭來,去進攻白馬。在白馬的顏良倚仗兵多勢眾,又有黎陽的袁軍主力作後盾,根本沒有防備。曹操的人馬突然出現,離白馬只有十里路時,他才倉促領兵應戰,結果被曹軍打得大敗,他自己被殺死在陣前。曹操解了白馬之圍,下令遷出城中的居民,領兵沿黃河向官渡撤退。

    袁紹當然不服輸,揮軍渡河追擊。沮授勸他說:“大軍應當屯駐在延津,分出一支部隊去進攻官渡就可以。如果在官渡打了勝仗,延津的主力再乘勝進襲,也不為晚;如果一下子盲目南進,萬一失利,就有全軍覆沒的險。”袁紹一意孤行,仍舊不聽。沮授萬分失望,在渡河的時候,他嘆著氣說:“黃河呀黃河,我大概是不能再渡河回來了啊!”袁紹認為沮授動搖軍心,再一次削了他的部分兵權。

    衰軍進到延津南面,曹操派探子登高觀察了敵人的來勢,先讓騎兵解鞍下馬,放馬去吃草,又令所有的輜重車輛,都停放在袁軍將要經過的道路上,然後讓將士們在附近埋伏起來,不一會,袁軍大將文丑領著五六千騎兵跑了過來,士卒們見路上停著許多曹軍的車輛,就紛紛下馬搶奪。這時候,曹操一聲令下,伏兵四面出擊,把袁軍殺得大敗,斬了袁軍大將文丑。

    袁紹雖然兩次損兵折將,可是力量仍然比曹操強大得多。這一年八月,他把部隊集結在官渡北面,準備和曹軍展開決戰。沮授又一次分析形勢說:“曹軍利於急戰,我軍利於緩師,我軍應該曠日持久,拖垮敵軍。”這些正確意見袁紹哪裡聽得.進?他把部隊佈置成東西幾十里長的陣線。曹操也把軍隊分開紮營,和袁軍相對抗。戰事進入了相持的局面。袁紹讓士卒們堆起土山,在土山上搭起壁樓,站在高處向曹營射箭。曹操讓工匠們造了許多霹靂車,發射石頭擊毀了袁軍的壁樓。袁_紹又叫士卒們挖掘地道,從地面下偷襲曹軍。曹操就叫士兵們挖了許多長溝,破壞了袁軍的地道。

    這樣又堅持了一個多月,曹軍的糧食已經吃完,士卒們又餓又乏,周圍的百姓又被迫歸附了袁紹:曹軍陷入了十分困難的境地。曹操十分擔憂,寫信給留守許都的荀彧,想要領兵退回許都,再作計較。荀彧立刻回信給曹操,勸曹操堅持下去,他估計形勢很快就將發生變化,到時候再跟袁紹決戰,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曹操採納了荀彧的建議。

    一天,曹軍探子偵察到袁軍運了幾千車糧食到官渡,曹操派徐晃和史渙去進行截擊,燒燬了全部糧食和輜重。到了十月,袁紹又派大將淳于瓊,領兵一萬多,從後方護送大批糧食,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的故市、烏巢(均在今河南省延津縣境內)。袁紹的謀士許攸認為,曹軍的主力都在官渡,許都的防禦必然薄弱,因此建議袁紹派一支輕騎部隊,星夜去偷襲許都。袁紹不以為然,只是說:“我要先在這裡捉住曹操!”許攸見袁紹如此主觀武斷,屢次不採納正確意見,斷定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打算不再追隨袁紹了。恰巧在這時候,住在鄴城的許攸的家裡人犯了法,被審配下令拘捕起來,許攸一氣之下,決定離開袁紹,去投奔曹操。

    曹操本來認識許攸,如今聽說許攸來了,喜出望外,光著腳就跑出來迎接。他拍手笑著說:“子遠(許攸的字)來了,我的大事一足可以成功啦!”賓主入座以後,許攸問曹操:“袁軍勢盛,您打算用什麼方法對付他們?您目前還有多少軍糧??”曹操回答說:“可以支援一年。”許攸說:“沒有這麼多吧,請再說說。”曹操又答:“可以支援半年。許攸笑著問:“您難道不想打敗袁紹麼?為什麼不說實話啊?”曹操也陪笑說:“剛才是開玩笑。其實軍糧只能對付一個月,怎麼辦呢?”許攸獻計說:“袁紹剛剛運來了一萬多車糧食,囤積在烏巢、故市,守備不嚴。如果能發一支輕騎兵前去偷襲,出其不意,燒燬他的糧食,不出三天,袁軍就會不攻自破。”

    曹操一聽非常高興,他留下曹洪、荀攸守衛大營,親自帶碩五千人馬,打著袁軍的旗幟,士卒們每人抱了一束乾柴,連夜偷偷地從小路向烏巢進發。當他們經過袁軍哨卡、受到盤間時,就說:“袁將軍怕曹操偷襲後軍,派我們來加強防備的。,袁軍信以為真,一路上都放他們過去了。曹操領軍來到烏巢,命令士卒們把乾柴塞進糧囤裡,然後點著了火。霎時間,濃煙四起,火光沖天,無數個糧囤給燒得噼啪作響。袁軍在睡夢中驚醒,不知來了多少曹軍,驚慌失措,不敢出戰。天明的時候,淳于瓊發現曹兵不多,才領兵殺了出來。曹操揮軍猛攻,把衰軍打得大敗,殺了淳于瓊。烏巢、故市的一萬多車糧食,這時也都燒成了灰燼。

    再說袁紹聽說曹操領兵偷襲烏巢,派張郃、高覽領兵前去官渡,攻打曹軍大本營。張郃卻主張先去援救淳于瓊。郭圖迎合袁紹的意思,堅決主張張郃去打官渡。最後,袁紹只派了一支輕騎兵去救淳于瓊,而用重兵去攻打官渡。由於曹操早有部署,張郃、高覽攻了一陣,打不下來。郭圖見自己的主張失算,心裡害怕,就在袁紹面前誣陷張郃,這件事情傳到了張郃耳朵裡,他十分氣憤,就和高覽燒燬了進攻的器械,兩人一同投降了曹軍。

    袁紹的部隊本已軍心動搖,如今看到糧食被燒,主將有的戰死,有的投降,就人心惶惶,無心再戰。在曹軍猛烈攻擊下,袁軍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很快就崩潰了。袁紹和大兒子袁譚等人,只帶領八百名殘兵敗將,逃回黃河以北。這一仗,曹軍共殺死袁軍七萬多人,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袁紹由於這次慘敗,力量再也恢復不過來,終於積憂成疾,於公元202年(建安七年)發病死去。接著,他的兒子袁譚、袁熙、袁尚互相攻殺,都被曹操各個擊破,袁氏父子的統治結束了,袁紹所佔據的幽、並、冀、青四州,全部歸併到曹操手中。不久,曹操又領兵北伐,在207年擊潰三郡烏桓的軍隊,平定了北方的邊遠地帶。這樣,除了關隴、遼東等地以外,曹操佔有了北方的絕大部分地區,使長江、淮河以北形成了統一的局面。

    曹操統一北方,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生產能夠繼續發展,百姓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因而是符合人民願望,順應歷史潮流的。曹操對歷史發展起了進步作用,是歷史上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實力明顯不如人力物力上都佔有絕對優勢的袁紹,但他卻以少擊眾、以劣勢對優勢並最終大獲全勝,其取勝之道是值得後人很好地深思的。

  • 6 # 再喚一聲雲長啊

    曹操能完勝袁紹的地方真的不多。

    第一齣生不如袁紹。

    第二實力不如袁紹。

    第三人才沒有袁紹多。

    第四,長相不如袁紹。(古人喜歡以貌取人。)

    那麼曹操到底什麼地方能完勝袁紹呢?

    第一用人之道完勝袁紹。

    第二,曹操性格完勝袁紹。(草草性格果敢,袁紹剛愎自用,優柔寡斷。)

    第三就是曹操智力遠勝與袁紹。

  • 7 # 南方鵬

    曹操攻打徐州時被呂布偷襲兗州,荀彧與程昱等據守三城待援,曹操回師打敗呂布,呂布入徐州,發生劉備收留奪劉備地,曹劉合兵攻打呂布收復徐州等事,期間曹操迎漢獻帝都許昌,奉天子以討不臣,身居中原腹地又有天子在手,一時風頭無二。199年,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瓚,全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爭天下。袁曹這對昔日同僚頓時磨刀霍霍。

    劉備敗逃的同時,袁紹進軍黎陽,派出顏良攻打劉延部,曹操令張遼關羽往救,關羽陣前所向無敵,萬軍中衝入敵陣斬殺顏良,白馬圍遂解。驚聞敗報,袁紹命文丑劉備率軍強渡黃河攻打延津,時曹操正在遷移白馬百姓,袁軍追至,曹操設伏,又命士兵沿路拋棄輜重等物,袁軍搶奪戰利品陣形大亂,伏兵乘勢殺出,文丑死與亂軍之中。經此二戰,曹軍軍心大振,袁軍士氣低落“醜與顏良,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之,紹軍奪氣”。

    僵持中曹方動搖,袁軍也不是鐵板一塊,手下謀士武將爭權奪利,爭功諉過,亂象叢生,鎮守鄴城的審配因許攸家人貪汙受賄橫行不法對他們進行法辦,激反許攸夜投曹操,曹操得之大喜,獲得袁軍內部情況,派出大軍突襲併火燒袁紹烏巢糧倉,袁軍輜重糧草毀於一旦,烏巢救兵張郃、高覽率部降曹,曹軍乘勢攻擊袁紹,袁軍大敗,袁紹率八百騎退回河北。持續一年多的官渡之戰,以曹操完勝告終,此役失利,河北袁氏敗亡不遠。

  • 8 # 唐不三不四藏

    袁紹在官渡之戰為什麼會輸給曹操

    我想分兩個方面去分析這個問題

    實際戰況:烏巢被燒,張郃正面攻擊失敗

    內部因素:文武高官的利益博弈

    下面就這兩個方面去展開說說

    實際戰況

    袁紹派車運糧,並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獲知曹操襲擊烏巢後,一方面派輕騎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高覽率重兵猛攻曹軍大營。可曹營堅固,攻打不下。當曹軍急攻烏巢淳于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于瓊等,並將其糧草全數燒燬。張郃、高覽聞得烏巢被破,於是投降曹操,導致了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大軍崩潰。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餘人,也有說是八萬人。但是為什麼烏巢被燒了,袁紹就潰不成軍呢?

    這就要說到內部因素了

    袁紹本人還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可以從他和董卓的翻臉,和公孫瓚的戰鬥中可以看出來。但是袁紹這邊勢力的凝聚力有問題,不是沒有,而是凝聚力形成的原因比較不穩定。

    一次戰爭的失敗不至於就讓袁紹徹底沒機會啊?為什麼袁紹這裡的文官武官一吃了敗仗就樹倒猢猻散呢?

    而袁紹手下的人在袁紹失敗之前肯定也是你爭我搶的獻計獻策,目的不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打贏戰鬥,而是相互爭功,誰有功勞,將後來的地位就會更高,這就對袁紹的指揮效率帶來了很大的阻力,還有手下的文臣武將也是會形成不同的小團體,互相排擠。

    所以袁紹的失敗實際戰況是導火索,根本原因是內部凝聚力的不穩定因素造成的。

  • 9 # 小書童講歷史

    官渡之戰是三國曆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場戰役,結束了北方的爭鬥,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

    關於官渡之戰的勝利,與其說是曹操打敗了袁紹,不如說是袁紹自己敗給了自己。

    戰爭開始時,敵我雙方的的實力懸殊很大,袁紹明顯佔有優勢,文有田豐、沮授、審配等等,都是善於謀劃,而且忠心耿耿。武有顏良、文丑、張郃勇冠三軍。

    然而,袁紹好謀無斷、嫉賢妒能,不善用人,致使形勢慢慢發生變化,最終被曹操打敗。

    當然,曹操善於用人、長於用兵,也是打敗袁紹的原因。正如郭嘉的十勝十敗論一樣,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雙方主帥能力的全方位對比,曹操明顯要比袁紹優秀得多。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所以曹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10 # 才思敏捷的一夢十年

    袁曹官渡之戰是三國中經典戰役,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從此統一了北方,其經典戰例很值得後人回味!曹操又如何完勝袁紹呢?

    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漢獻帝挾持到自己的許昌,政治上佔據優勢,袁紹雖然兵多,但進攻時面對有漢獻帝在時,下不了狠心!

    二:談談袁曹陣營。曹操方面雖然兵少,但曹操有謀略,能作出正確的決斷。他善用人,會籠絡人心,嚴明法度,賞罰分明,深受將士和百姓擁戴,上下一心,軍隊有戰鬥力,而且重視農耕,軍糧有保證!袁紹方面看看,袁紹出身四世三公,兵多將多地盤大。但保他不是個英明的主,內部派系眾多,不善用人,聽不進忠言逆耳的話。正像三國中曹操說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將士上下不其同心戰鬥!

    三,看看戰役方面,袁紹雖然兵多,但他好謀無斷,聽不進許多謀土良言,錯失許多戰機!像曹操方面兵少糧少,只要堅守曹操都撐不下去。只強調進攻,乃至自己軍糧重地都派個酒鬼將軍去守,在軍糧被燒都不全力去營救。反而懷著僥倖心理去進攻,結果軍糧破燒,軍心不穩,全線潰敗。曹操方面則善謀決斷,上下一心,抓住了戰機,終於大勝袁紹!

    以上三點簡要分析了曹操完勝袁紹,還有很多耐人回味的這次歷史上經典戰例!

  • 11 # 二斤牛肉

    相比於最終曹操大勝的戰果,整場戰役的過程曹操都十分被動甚至可以說險象環生。如果我們能夠有機會跟曹操面對面地聊聊天,問問他,你人生中最危急的時刻是什麼的話。我相信曹操一定會說,建安十五年十月的時候,是他經歷的最危急的一次"生死時速"。

    曹操此時正處於進退兩難之地。

    正面戰場上袁紹步步緊逼,兵力有著壓倒般的優勢。許昌到官渡前線也就二百餘里的道路,但糧道屢屢收到袁紹部隊的襲擾,曹操不得已派出了宮廷內皇家衛隊來勉強維持著向前線官渡大營中運糧。

    營中將士們士氣低落,也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存糧。若此時撤退,則許昌危在旦夕。後方的豫州地界本來就是袁紹的老家,會有非常多袁家門客或舊相識們起義響應袁紹。

    而在這緊急關頭,曹操手握著一份許攸送來的情報——袁紹軍隊糧食屯在烏巢,且守備鬆懈。

    烏巢部隊的大將是淳于瓊,是曹操的舊友,他們一同在洛陽擔任過西苑校尉一職,所以曹操也深知淳于瓊的弱點。

    但這訊息萬一是假的呢?

    他面臨著一次抉擇,去或不去,派誰去。

    按說以他這時候的身份,完全可以只派遣手下大將前去烏巢就行,但是曹操還是決定親自前往

    因為他深知成敗在此一舉。如果曹操在前方不幸遇難,死於軍中,也算是戎馬一生,死得其所了。

    如果這一戰不能克,他之前半生打下來的中原領土就會四分五裂,與其指望手下將軍,不如將命運握在自己手中。

    公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人夜往,會明至。《三國志·武帝紀》

    瓊等時宿在烏巢,去紹軍四十里。《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

    淳于瓊在營中,看到曹操率軍殺來,但是曹操這邊只有五千人馬,他在烏巢守軍有一萬多人,於是出營列陣迎戰曹軍。

    曹操此次前來是抱著必勝的決心,所以一鼓作氣,打敗了淳于瓊出擊的部隊。淳于瓊退回營內固守。

    曹操持續指揮著部隊進攻烏巢大營。同時利用風向向營中防火,淳于瓊的部隊遭到火攻之後陣腳大亂。

    沒過多久,袁紹派出的第一波救援部隊馬上抵達戰場。曹操身旁將士們眼看前方烏巢大營還未攻克,後面袁兵又近,就要被前後夾擊了,於是請求曹操分兵給他們前去迎戰這波援軍。

    這一戰,只能勝,不能敗。退後一步則軍陣大亂,退後兩步則士卒崩潰,戰不能勝則半生心血化為灰燼!

    曹操本來兵力就不多,如果分兵下去很可能兩面都敗,所以曹操斷然拒絕了分兵接敵的建議,他大呼一聲"賊在背後,乃白!"讓手下士兵只需向前,不用管身後,等到敵人真的到達身後以後再來稟告。

    這無疑是一次"背水而戰",所有士兵都奮力向前,曹操軍隊終於趕在了袁紹援軍抵達之前擊潰了淳于瓊的部隊,避免了被包夾的情況,並且佔領了烏巢大營。

    此時的曹軍士氣大振,曹操立馬下令全軍回頭,繼續迎戰袁紹的援兵。藉著這股士氣,又擊敗了這支援軍,同時臨陣斬殺了眭元進、韓莒子等多位袁軍大將。

    這一戰,曹操活捉了烏巢守將淳于瓊,同時割去淳于瓊以及其他俘虜們的鼻子,放他們回去以示羞辱,同時這個舉措也讓袁紹後面的軍隊士氣低落。

    袁紹大營內,聽說烏巢被襲以後慌亂非常。此時袁紹面前有兩條路可選:

    一是全力支援烏巢。儘量減少糧草損失,同時爭取完全消滅曹操這支出擊的部隊。

    二是聽從郭圖"圍魏救趙"的建議,不管烏巢的曹軍,直接主力進攻曹操大本營。哪怕烏巢失守,若能夠奪走曹操的大本營,他這波部隊將無路可歸,最終成為甕中之鱉。

    但是烏巢失守的訊息傳來,袁紹軍士氣崩潰,前方部隊根本無法攻佔曹營。而獻上此計的郭圖此時害怕袁紹怪罪自己,所以向袁紹進讒言,說張郃早有降曹之心,所以沒有全力戰鬥。

    袁紹計程車兵,看到烏巢失守,糧草被曹操一把火燒光,而前線大將張郃、高覽又臨陣投降,一時間完全失去了士氣,整個軍隊瞬間崩潰。

    曹操回到營中之後,直接下令追殺袁紹崩潰的部隊。袁紹帶著兒子袁譚丟下部下慌忙渡河逃跑,袁紹的大軍沒有組織,也沒有足夠的船隻能渡河,導致被曹軍殺死、自己踩踏死、掉河淹死的有七萬人之多。

    袁紹相比曹操,敗就敗在勇氣上。

    曹操這次出擊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孤注一擲的死地求生。但是袁紹並沒有拿出和曹操同等的勇氣來。

    如果袁紹親自帶兵去救援烏巢,那麼有主帥在身邊的袁軍士氣更旺,打敗長途奔襲、強弩之末的曹操是很有可能的。

    又或者袁紹帶領進攻曹操大營,極限換家。也不會出現張郃、高覽臨陣投降一幕。說到底,袁紹以為自己在營中一陣部署,手下都能按照他的想法達成任務,而忽視了士氣,這一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戰鬥因素。

    而回過頭來複盤官渡之戰,實在是兵行險招。

    萬一許攸沒有深夜來投

    萬一淳于瓊的營寨再牢固一些

    萬一袁紹救援輕騎支援部隊快了一點

    萬一張郃的部隊攻堅能力再強一些

    萬一……

    這是一場九死一生的戰鬥,如果官渡之戰重打十次,曹操都未必能勝袁紹第二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門加速器會損壞節氣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