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59422913084
-
2 # 雲巔獨嘯
古代長江
古代帆船速度如果順風最快能達到25公里每小時,但船不可能次次都順風,因此平均下來應該只有15公里每小時。從中國東南沿海到南洋,除去休息住宿靠岸,暴風雨天氣不能航行,大約半年。
首先中國的帆只需用繩一拉就可以收放,而且帆上有竹夾緊,增加了帆的強度而且不會卡亂
另外中國的帆是可以轉向的,這樣的結構使得中國的帆船可以逆風行駛
至於船身的結構,中國帆船也有它的優點的,起碼平穩,吃水不深不易觸礁,轉向也靈活。
準確地掌握和控制船舶的航行方向,是航行中的一件首要的大事。
中國古代航行初期,船體較小,一般是利用竹篙和木槳來控制航行方向。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活動範圍逐漸擴充套件到深水區域,篙就用不上了。由於船體增大,木槳的數量相應增加,需要多人來劃;這時,木槳要負擔推行和制導方向的雙重職能,操縱起來就不容易了。於是,槳按職能分成兩類,一類專管划行,一類負責控制方向。專管控制方向的槳,我們稱之為舵槳,它的位置逐漸從船舷移至船尾中部,成為尾槳,操縱方法逐步從划動改變為不離開水面的左右來回擺動。這種舵槳就是後世的導向裝置——舵的始祖
不考慮潮汐,洋流等影響,橫帆古帆船,通常情況下,跑順風時在3--6節。
沒有縱帆的船跑不了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