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悍V匪

    必須要呀,成本代價不一樣的!總不能真的殺雞用牛刀吧?各有各的用處,雖然導彈能能做火箭彈的事,但是成本也高很多!最起碼目前為止還是要保留以後科技變革了或許能淘汰的。

  • 2 # 添力

    導彈是高精度武器,重在打擊“點目標”,而在常規戰場,有時需要火力覆蓋,不需要精度,只需要火力密度,所以火箭炮不能淘汰。

    如果火箭炮經過技術升級後,打的又遠又準,當然是好事。

  • 3 # 不老松林589

    火箭和導彈都屬於彈體自帶燃料的武器,即在彈體發射後靠自帶燃料加速飛行。其射擊距離由自帶燃料的多少決定。

    而一般火炮是在炮膛內由裝藥燃焼所產生的氣體,將彈丸推出炮管後,靠慣性飛行。所以炮彈出膛後,初速度是其最高速度。以後就沿著發射前火炮設定的射擊諸元,作拋物線減速運動最後擊中目標。

    由此可見,火箭與炮彈的命中精度都不如導彈。因為彈體在飛行中受到自然環境影響大,比如風速風向,氣溫藥溫及雨雪等。更談不上尋找跟蹤移動目標了。

    而導彈就不同了,它可以在飛行中接收全球定位衛星訊號及紅外溫度訊號,按訊號指示的目標跟蹤追擊。也可變更飛行軌跡,繞著彎地攻擊目標。其命中精度可以釐米計。另外其飛行速度之高,也是炮彈望塵莫及的。還有投送彈頭的重量或分彈頭的數量,都是炮彈火箭不可能實現的。

    戰場上的情況是千變萬化,千差萬別的,各種武器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要視形勢情況掦長避短。比如兩軍攻防對壘下,就可在進攻前,先行火炮轟擊,成百上千門火炮按事先偵測的資料諸元齊射,摧毀敵方防禦工事及火力點。再發起進攻佔領。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對遠距離重要目標,則可發射導彈予以打擊。

    從經濟上考慮,則炮彈火箭彈就比導彈便宜多了去啦!同為導彈也因其效能差距而造價差距很大。針對不同目標對號入座地使用。不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拿高射炮去打蚊子的。

    現在中國遠端火箭炮射程己達四百公里左右,同時也給火箭彈安裝了簡易導向裝置,兼顧了經濟性和精準度的問題。其射程基本含蓋了中國寶島。

    華人民是不會主動去攻擊它人的,我們歡迊世界友好人士來華。我們堅守一個原則:

    朋友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 4 # 兔哥哨位

    謝謝邀請,兔哥談談個人看法。火箭炮和導彈是兩種使用目的不同的武器。火箭炮主要的特點是多管整合在一起,短時間就能發射出大量的彈藥,對敵陣地形成大面積的火力覆蓋。缺點是,射程短,精度差,易暴露陣地,所以火箭炮通常是具有機動能力的車載式。二戰時的蘇德會戰中,蘇聯的“卡秋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火箭炮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其實在此之前火箭炮就被人們所使用,中國古代就有類似的使用記載。隨著軍工技術的進步,火箭炮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充分發揚其火力密度的同時,射程,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彈種更是發展出了“子母彈”,“雲爆彈”,“反裝甲末敏彈”,“佈雷彈”等等。同時為了解決火箭炮精度差的特點,加裝定位,甚至制導技術使火箭炮的精度大幅提升。據說,在一次“兵器展”上,面對類似於導彈效能的“某國”先進火箭炮,記者問到,“這不就是導彈了嗎?”,生產商說“我們就叫它火箭炮”。由此看出火箭炮已經玩到啥成度了。導彈,是為能對較遠距離的目標實施精準打擊的武器。特點是射程遠,彈頭威力大,攻擊精準。缺點是使用不靈活,對探測,制導依賴性大,兵員配置多,保障機構較龐大,生產製導造難度大,費用高,對戰場低價值目標(如敵炮兵,前沿陣地)的使用效費比明顯差於火箭炮。導彈其實就是加裝了制導功能的火箭彈。通常是打擊火箭炮,火炮無法打到的較遠距離目標,靠彈頭的大破壞力,精準度攻擊目標。那麼問題來了。隨著軍工技術的發展,導彈會不會取代火箭炮呢?答案是否定的,其碼現階段不可。火箭炮儘管能發射導彈,是火箭炮為解決精度差採取的一種補償措施。從戰場使用需求來看。導彈絕非是可以包打天下的多面手。如對較近距離的開闊陣地,散佈較大的炮兵陣地等等導彈並不好使。這些恰恰是火箭炮的攻擊強項。導彈使用靈活性差於火箭炮。導彈雖然具有機動效能,但其較大的彈體,重量限制了它的機動,同時對地形,道路,橋樑,預設陣地等基本條件要求高。火箭炮可跟據需要,打一發,兩發等等。口徑有大有小,小口徑的如63式107火箭炮,外華人都喜歡,打急了拆散每人一個抱著就去了,燒點柴火就能發射出去現代戰爭,導彈易受電子對抗,電磁干擾等因素的影響。現代戰爭是資訊對抗的戰爭。電子對抗,制導反制導的對抗,而這些都難於百分百的確保導彈不會被幹擾,特別是導彈對衛星,偵察,制導依賴性強,一旦失去這些保障,導彈就是個廢物。使用效費比差於火箭炮。費用高。導彈是“貴重物品”,戰爭就是打經濟,沒錢打不了仗,導彈價格高,涉及的科研,生產,儲存,保養等方面的物資,人員都很多,相應的也增加了其使用成本。以上,只是片面的對比,制約導彈不能取代火箭炮的因素還有很多。總之,導彈就像是個千斤“大小姐”,身子骨嬌貴,要有好多人伺候著,用錢也多,眼睛只盯著貴的。火箭炮就像個“使喚丫頭”,身子骨“抗造”花錢少,只要主人吩咐,啥事都能幹。(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 5 # 伽利略視野

    我們的火箭彈有兩次升級,從普通火箭彈升級為制導火箭彈是第一次。從制導火箭彈升級為導彈是第二次。目前以導彈的技術水平最高。從普通火箭彈升級為制導火箭彈需要加裝制導系統,加裝了姿態調整彈翼和控制系統,一般制導火箭彈在飛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和GPS衛星制導,使用末制導是GPS衛星制導、鐳射制導、電視制導、紅外製導,隨著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精度大為提升,北斗衛星制導已使用越來越廣泛。發射前把目標座標裝定進火箭彈,就可以了,火箭彈會對比彈上接收的實時座標,控制火箭彈一直飛到目標,所以衛星導航過程相對簡單,火箭彈的成本也較低,才促進了制導火箭的大發展。制導火箭彈精大為提高,能做精確點目標打擊,打擊效能大幅提高。因為增加了制導和控制系統,並確保實施效能提高n倍的攻擊,制導火箭彈比普通火箭彈價格高不少。

    從制導火箭彈升級到彈道導彈是高階階段,其跨越過程要難得多,遠不是加一套制導和控制系統就能完成的,所有推進、制導、導彈控制、耐熱等各環節都要求達到極限,彈道導彈在進入大氣層以後還要求迅速加速到極高速度。還有末機動這些對耐熱材料和彈上控制系統的要求是世界性難題。投入的科技資源是巨大的,所以導彈的價格要比制導火箭彈高很多。

    即使有了導彈又保留制導火箭彈和普通火箭彈的原因一個是價格,導彈最貴、實施遠射程、難目標的效果最好,制導火箭彈價格居中,適用於中等距離、精度在10-50米的點狀目標打擊。普通火箭彈適用於面殺傷,覆蓋上萬平米的範圍,價格最低。使用的主要依據隨著戰場需要靈活使用。反艦彈道導彈攻擊

    火箭彈覆蓋

    制導火箭彈

  • 6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炮彈自由飛行便宜可以狂風暴雨發射,,,導彈自己尋找目標高智商很貴,打不同目標需要不同彈藥,便宜的火箭彈不會被取代的

  • 7 # 赤色鐵衛軍

    謝邀!導彈是對點打擊。火箭炮是一種機動性強威力大,火力覆蓋面積廣,不追求精準目標的遠距離打擊武器。是支援進功部隊掃清前沿障礙的有力利器。擔負遠距離和縱深打擊作戰任務。其火力密度和彈藥的費效比勝過導彈。中國的火箭炮,師承前蘇聯,且即繼精進青出於藍,成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火箭炮技術生產國家。

  • 8 # 阿牛china2016

    你提這問題主要是被中國的火箭炮搞糊了,你看到中國的火箭炮射程400公里還帶精確制導,但那其實就是導彈,而且造價也和導彈一樣,那為什麼叫火箭炮呢?因為你叫導彈就不能出口,因為我們國家簽了個什麼協議,出口導彈射程不能超過280公里,但火箭炮就行,所以我們國家就出了射程400公里精確制導的火箭炮,我們自己的主流火箭炮還是那種12管的,價格便宜量管夠,幾發下來渣都找不到,射程好象發射底排增程彈70多點吧,普通炮彈40多,就這周邊無敵了,飛機、導彈不參戰,我們就這款火箭炮就能一路打到波斯灣還能滅了所有國家。

  • 9 # 盜墓球球Fireman

    首先,必須指出,中國的軍工部門,之所以在此前多款成熟火箭炮系統的基礎上研究可共架發射的新型彈道導彈,主要目的是為了外貿產品實現技術升級,全面提升武器裝備的技術含量和水平,使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這種透過升級提升競爭力的思路,其實早已有之,早期的中國產火箭炮系統,就是透過無控火箭彈向制導火箭彈升級來實現第一波升級的,以兵器工業集團的SR-5火箭炮系統為例,其早期系統,主要彈藥包括122毫米無控火箭彈和更大口徑的220毫米或227毫米制導火箭彈,“彈箭共架”中的“箭”就是122毫米無控火箭,而“彈”就是220毫米或227毫米制導火箭彈,其中制導火箭彈,中段採用慣導加GPS,再加鐳射末制導,全程制導,70千米射程的精度是3米。第一波升級,使得火箭炮系統的射擊精度大大提升,威力和效能成倍提升。這一波升級帶來的直接成果就是中國產製導火箭炮系統受到了國外使用者的普遍青睞,中國產系列火箭炮暢銷世界多個國家,打響了中國火箭炮的品牌。

    然而軍工部門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器裝備需要進一步升級,不斷提升技術含量和威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於是各大軍工國家隊,醞釀了第二波升級——這就是制導火箭彈變導彈。如果說從廉價的無控火箭彈到制導火箭彈是一大跨越的話,從制導火箭彈到彈道導彈,無疑是跨過了另一層更高的技術臺階。因為世界上一些新興國家,比如南韓和土耳其等,近年來也開始透過軍貿和技術引進等途徑,逐漸掌握和發展制導火箭炮技術,然而先進戰術導彈,卻依舊是這些國家難以逾越的技術門檻,至今仍由少數國家所掌握。這足以證明從制導火箭彈到戰術彈道導彈,所需要的技術門檻比從無控火箭彈到制導火箭彈要高得多、難得多。

    彈道導彈難在哪兒?它比起制導火箭彈,遠不是在無控火箭彈上加一套簡易制導和控制系統那麼簡單,彈道導彈的推進系統、彈控系統、制導系統、耐熱材料技術等核心技術,要比制導火箭彈難得多,比如彈道導彈為了有效實現突防,需要在末段加到極高的速度(約)6~10馬赫及以上),對耐高溫、制導等技術要求遠高於制導火箭彈。很多人經常說“彈道導彈就是高階點的制導火箭彈”,從大致原理上,這句話似乎有點道理,但從具體技術而言,則遠遠低估了從制導火箭彈到彈道導彈之間質的技術差距。

    對於國際市場上的買家而言,制導火箭彈系統已經不難買到,然而彈道導彈卻常常是“有市無價”。與制導火箭彈相比,彈道導彈無論突防能力、毀傷能力和戰略威懾力,都是前者所根本不具備和無可比擬的。因此,火箭炮系統升級發射彈道導彈後,市場競爭力之強,是無法比擬的,我們能提供的與火箭炮共架發射彈道導彈型號,包括火龍-480、B611等,技術性能不在大名鼎鼎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之下,屬於世界一流的短程戰術導彈,市場前景自然看好。如果說以前還有不少國家能夠在制導火箭炮系統方案上與中中國產品展開一定外貿競爭的話,現在能夠與我們競爭的,除了俄羅斯以外,已經很難找出其他國家了。

    有了彈道導彈,火箭彈依然有用武之地

    但是有了彈道導彈,就代表火箭炮系統用不著“過時”且“落後”的火箭彈了嗎?

    並非如此,新型火箭炮系統能發射彈道導彈了,不意味著火箭彈就要被取代,只是相容了新的功能,彈道導彈和火箭炮各有其用途,兩者絕非先進取代落後的關係。

    火箭炮的作用和功能,和彈道導彈基本不衝突。短程戰術彈道導彈主要還是打高價值點目標,而火箭炮打中低價值面目標,前者主要使用威力巨大。裝藥量多的整體戰鬥部,而後者主要以覆蓋面大的子母彈戰鬥部為主。短程戰術導彈,價格以“百萬”、“千萬”計數,相當昂貴,更多是作為戰略威懾武器來使用;而火箭彈價格便宜得多,一枚數十萬到上百萬不等,它一次齊射就能夠打擊覆蓋上萬平方米的地域。

    火箭彈和戰術彈道導彈之間的關係,與航空炸彈和空地導彈的關係很相似,兩者完全可以共存。

    火箭炮相容彈道導彈的新裝備,未來能自用嗎?

    還有很多朋友關心,在珠海航展上出現的火箭彈+彈道導彈共架的新型外貿型火箭炮,將來能“出口轉內銷”,裝備解放軍陸軍部隊嗎?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比起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新型短程戰術彈道導彈而言,我軍現役列裝的新型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在效能和技術水平上更高,我們自用型的導彈,比外貿型的要更好!

    其次,最早提出火箭彈和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共架技術概念的是美國陸軍,其目的是為了將陸軍戰術導彈和遠端火箭炮兩種陸軍的遠端武器發射平臺統一,在提高戰術靈活性的同時節約發射使用成本。美國陸軍與我們編制不同,他們將短程戰術導彈直接編入陸軍,作為遠端火炮和火箭炮之後最高一級陸軍戰術武器使用。

    而在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中,最高一級集團軍屬遠端武器是155毫米大口徑自行式榴彈炮和遠端火箭炮系統,它們配屬於集團軍屬炮兵旅。而射程更遠的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則由火箭軍裝備,在戰時與空軍等軍兵種一樣,臨時配屬陸軍合成作戰部隊使用。所以以我軍目前的武器編制而言,兼具火箭彈和短程戰術導彈功能的新型裝備,暫時還無法裝備陸軍部隊。

    然而最近幾年,國內、軍內學術界的確有討論,建議將短程戰術導彈由火箭軍移交給陸軍,強化陸軍集團軍的遠端地地打擊力量,建立更順暢合理的聯合指揮機制。因此,未來也不排除這種新裝備在編制調整後,進一步改進升級、技術水平,而後成為自用型裝備的可能。

  • 10 # 股民小諸葛

    火箭彈升級成導彈之後可以提高火箭彈的命中率,火箭彈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這不代表火箭彈就沒用了,特定環境特殊場合下火箭彈的作用遠遠大於導彈,例如對精度要求不那麼準的地毯式轟炸使用火箭彈就是比較經濟實惠效果更明顯。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導彈是可以替代火箭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什麼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