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不修鬍子,有很深的文化背景,有地方風俗,有人倫因素,有法制因素,當然這些都與歷史有關。本人做過專門研究,現用本人的一篇專論文章《話說“刮鬍子” 》來回答這個問題。
慢慢兒看,有點趣味兒的。
“刮鬍子”是個事兒,但也是個詞兒。是個事兒,成熟男人都懂;是個詞兒,可能需要講一講,懂的人才會更多。
在川渝地方,作為詞語的“刮鬍子”“刮鬍兒”常用於方言口語,表示“批評”“教育”之類意思,重一點叫“剋”或“斥責”,輕一點叫“說了一頓”之類。比如,說“快走,上班遲到了,要遭領導刮鬍子”“開會了,領導又要刮鬍子了”;二人爭論不休,第三人見到,就說,“還要爭,領導聽到了,你兩個都要遭刮鬍子”。當初,生產隊長老是喊到我們“刮鬍子”——你恁些小崽兒,背起背篼田坎上去竄來竄去,“溝子”一拱一拱的,把莊稼尖尖整斷好多。 沙汀是四川綿陽人,他有一篇小說名為《歐麼爸》,發表在《人民文學》1959年12月號。其中有人物對話,有一句“刮鬍子算什麼?我就是給人家刮慣了的!” 查字典網,解釋“刮鬍子”為:剃鬍須。喻批評人。還用了餘開選《獅子》中的句子“小組的同志都很生氣,說情況都不瞭解就亂反映,就刮鬍子”舉例。同時也用了前述沙汀《毆么爸》中的話。餘開選《獅子》之文未能查到。 網路上有人詢問“武漢話中‘刮鬍子’什麼意思”,有人回答說“是挨批評的意思”。或許在川渝之外也有用“刮鬍子”表示批評教育意思的。尚無更多資料,歡迎補充。
哎,四川人霸道,不管你有沒有鬍子,反正做錯了事兒,逮到起都要遭“刮鬍子”。 你崽兒膽敢違法亂紀,給老子按倒,把鬍子颳了。
何以“刮鬍子”就成了“批評”“教育”的代用詞? 當一個童男,在某個神秘的夜晚,溫暖的被窩中,“花菲菲”的一個夢從一個幽深的意識之洞的底處突地冒出來,激起一股清泉噴薄而出,就像賈寶玉夢遊太虛幻景,溼了一片衣衫,羞紅了襲人的臉那樣,他就算個真正的男人了。 除此之外,一般來講,一個“男人”至少應該還有幾項可以觀察到的身體表徵,比如相對魁梧的身材、健碩的肢體,比較明顯的喉結,還有就是隨著成年的過程漸漸豐富的“鬍子”。於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幾乎都有一件相同的日常事情,那就是“刮鬍子”。
從生理根源上講,一個男人能長鬍子,是其身體內雄性激素達到一定水平後的結果,是一種生命成長的自然現象。但是因為產生鬍子的“這個人”本身是父母生育的產物,是父母“給的”,所以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這個人”的身體包括鬍子,都是父母的。哪吒鬧海之後,龍王興師問罪,哪吒被其父苛責,就要絕父子之情,於是剖腹剔腸,剜骨刮肉還於父母。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父母的東西,子女豈能隨意毀損和傷害?當然是不能的。這恐怕和哺乳動物進化到“有感情”這個程度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有感情的紐帶系連,子女輩的身體傷害會連帶產生對其父母的情感或精神的傷害。
從“養兒防老”的角度看,子女身體受損,對父母的養老是可能帶來威脅的。因此,從道德上來講,一個人保護自己的身體包括髮膚,除了是對自身的負責外,也是對父母的報答和感恩,也是對父母未來有提供保障誠意的一種表現。當然,引申下去,這也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
這一點,在中國文化中表現得特別突出。《孝經》《開宗明義》就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然後才說“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個話意思是有點兒深的。孝悌也者,仁之根本。子女健康,父母有靠,家庭安穩,家庭社會都有可用的人力資源,於是傳宗接代、光宗耀祖和國家的稅收、勞務、戰陣乃至街邊歡呼都有充足的人力保障,家國天下就都成功了。所以《孝經》《開宗明義》又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戴禮記•曾子大孝》中更講“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 《孝經》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作為“孝之始”,可見保護身體髮膚之於行孝的重要性。
假使把“身體髮膚”上升到作為“生命”載體的存在這個高度來講,這當然是對的。如果連生命都沒有了,怎能盡孝?但如果是於生命存在並與大礙,“身體髮膚”“毀傷”一點點大約也是無傷大雅的。比如剪剪指甲、修修面使之變得更加美觀等。這在文明社會當尤其如此。或許當初,人類是沒有條件“刮鬍子”的。比如完全靠採集生存的時代或者茹毛飲血的時代,可能並不會有什麼工具讓人類“刮鬍子”,甚至石器時代也不會有“刮鬍子”的工具,或者是不會有有意識地製造的這樣的工具的。試想一下,用一塊石片刮鬍子會是什麼感受?而且必須刮乾淨。可以想象,那幾乎是相當於受刑的。而現代的人刮鬍子,幾乎可以看成一種享受。所以“刮鬍子”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果。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之後,不刮鬍子反倒成為一種不文明或文明不夠的表現了。比如,今天我們會認為一個人鬍子拉碴、不修邊幅是不夠文明的或者是不夠文雅的。 鬚髮如此重要,所以我們可以從古代經典中發現寫男人“美”,總是離不開鬚髮的,特別是“鬍子”。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中,間接寫了“美髯公”關羽如何愛髯。其知其髯“約數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而且還寫他“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以致曹操特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作者寫關羽愛髯如此,曹操亦如此投其所好,其實是有目的的。就是為塑造關羽的“忠義”做鋪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孔子說“孝悌也者,仁之根本與”。關羽的“根本”護得這樣好,自然是無比忠義的人。 《三國演義》有“髯”“須”的幾個人物,如: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周倉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孫權方頤大口,碧眼紫髯。龐統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尚書清河崔琰虎目虯髯等等;其髯,都與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有關。
再看遠點,漢樂府《陌上桑》中寫羅敷怒懟見了美人就流口水、就想用車拉走的“使君”時,塑造了一個非常非常高大上的美男子(夫婿)的形象。在極力描寫其夫婿出眾、高貴、富豪中,還不忘加入一個“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的特徵。為了突出羅敷的美麗,文中開始段還寫了“行者見羅敷”的表現。“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捋髭鬚”這寫得很有意思。髭鬚就是上下唇上的鬍子。用手捋這樣的鬍子,既有以旁觀者的姿態欣賞美人的神情,也有用“捋髭鬚”的方式顯式男性特徵,以展示自己男人之美的意圖。比之於其它動物,比如鳥類,當一隻雄性鳥在同類異性面前展示鮮豔的羽毛時,那表示它已經愛上雌鳥了。年老的受羅敷吸引也動了春心、有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的感覺啦。至於“少年見羅敷”那自然就把持不大住了,所以就當面收拾打扮自己,“脫帽著帩頭”。 帩頭,是男子包頭髮的紗巾。一個少年當著一個美女,把帽子揭了,開啟帩頭,打理他的頭髮——展示他的“毛”美,這不是學孔雀開屏麼?《陌上桑》的作者一定是個知情識趣的俏哥哥。
古時中原人視南方或東方為蠻荒之地。如蠻荊。恐怕和其人不與中原同俗或者有關。比如越人“斷髮紋身”。這在其時視膚髮比生命更重要的人看來,就顯得夠野蠻的了。
鬍子,是第二性徵,是男人性成熟的標誌性物件;鬍子留得好,也是愛惜身體膚髮的標誌。從道德層面來講,鬍子保護得好,就是“孝”之始施行得好,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其人就是忠孝的好苗子,就是忠孝的人,忠孝的人基本上就不會作奸犯科,那就是良民、道德高尚的人啦。“民恥且格”,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是君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表現。如此看來,百姓——當然主要指男百姓的——一把頭髮一把鬍子保護得好,不僅會成就一個、一群好男人,一個好家庭,更能成就一個好君王。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不僅如此,在民間,老百姓對“鬚髮爪甲”更有許多深刻而神秘的認識和運用。
比如,一些地方的人認為其與人的身體、思想是“同感”的。假如踩別人的頭髮就相當於踩別人的頭,踩仇人的頭髮仇人的頭就會痛。所以有不少地方的人都要刻意保護嬰孩少兒的頭髮。頭髮甚至被巫蠱用以施法害人。又比如,其可以代替“人”。當人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面對有嚴重損失身體甚至生命的威脅時——當然,在現在看來,那或許是根本不存在的杞人憂天、只是一種認識水平低下時的誤會,在“走投無路”時,古人就會想到用鬚髮爪甲代替“人”去接受危險,從而化解性命之憂。
當初看《三國演義》,覺得曹操“割發代首”很“假打”。而且對曹操割發後將頭髮“示眾”所產生的威懾效果表示懷疑。現在看來,曹操的舉動雖然不排除其“假打”一面,但其割發產生的整肅軍隊的效果還是真有的,而且也有其時現實的及文化的根源。 鬚髮爪甲還被古人用以治病。現在似乎還會有人用。醫書上是很容易查得到的。歷史上甚至有仁德君王為愛惜之臣貢獻鬚髮爪甲以治病的記載。但是有一層似乎要說一下。既然鬚髮爪甲對人來說那樣重要,那麼,一個人的鬚髮爪甲被別人用去治病了,會不會“損”了這個人呢?從一些資料及民間的一些風俗行為來看,那是被認為會的。這其實又加重了人們對鬚髮爪甲的重視意識。民間有“童子尿治跌打損傷”的說法,如果有年長者向童子索要尿液,有可能會被童子的家長拒絕。因為家長會覺得,這會“損”了童子。這種現象所反映的一些人對童子尿的態度,其實與一些人對鬚髮爪甲的態度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鬚髮爪甲甚至尿,對於人,是多麼了不得的東西。如果一旦損害了它、損失了它,或者被人別有用心地利用了甚至不是別有用心地利用了,那將是多麼嚴重的事情。因此,在一些地方,保護好自己的鬚髮爪甲,甚至是已經離開身體的那部分,都是一些人很重視的事情。 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想象,用強制甚至野蠻的手段將一個人的頭髮鬍鬚甚至通體之毛強行除去,而且自然是無法知道這些毛髮會受到怎樣的對待的,那對這個人的打擊將會是多大。 從更遠的歷史來看,“剃髮”“刮鬚”是作為官方的刑罰施行於民間的。
發,表示“毛”的意思那個字,其實當寫為“髮”的。髪,《玉篇》釋為“首上毛也”,《說文解字注》釋為“頭上毛也”。區別於身體上其它部位的“毛”。但《說文解字》本身的解釋卻不一樣,其釋為“根也”。人之“根”啊。根,“木株”,指露出地面的樹根,也指樹木本身。《玉篇》是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所撰的字書。《說文解字注》是清代知名學者段玉裁的代表性作品。《說文解字》的解釋更早,而且顯然把“髮”看得更重要,我們更應看重它的解釋。這種解釋也從側面反映了漢代人們重視膚髮以示行孝的社會風氣。“髪”既是人的本身,也是人的生命之根啊。所以用“割髮”這一招懲治罪犯實在是最厲害的手段之一了。
江紹原著《發須爪》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一個官員審問一個殺人犯罪嫌疑人,用盡各種慘痛的刑法犯人都硬是不招,後來,官員不得不用狠招,即宣佈——拿剃刀來——要剃光犯人頭髮——犯人一受驚嚇,立即就招了。根,是人的心理支撐或者精神支柱。是人的“靈魂”之類的東西,一撤去,就只剩一堆骨肉,沒有生氣了。難怪“斷根”令人害怕。哪吒鬧海的故事中哪吒剔除骨肉還於父母之後,只因還有魂魄這個“根”在,所以還能幸得幾節藕幾張荷葉作依附,又成人形而生。假使其“根”滅失,就是神仙也無能為力相救了。 在古代,將犯人強行剃光頭髮和鬍子是一種很重的刑罰。為此,古人專門發明了一個字,叫“髡”。看到這裡,有人就可能笑了。那些貪官汙吏、犯罪分子或者心存不軌者可能就內心竊喜起來。這就算嚴重的刑罰?呵呵。今天,生活中的一些人,這樣處理自己的頭髮,不僅不算嚴重的刑罰,估計還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玩兒的耍事。剪個大平頭或者刮個光頭,不是一件很有個性的事兒麼?這實在不算什麼。當然,被判刑後驗明正身剔光頭髮、名字改為一個編號者除外。但是,如果把它作為一種刑罰放到茹毛飲血的時代,受此刑的傢伙會是什麼感覺?那時恐怕沒有什麼好工具,惟有用手。那一根一根拔,一把一把扯會有怎樣的痛苦呢?如果再把這種刑罰放到會用火的時代,燒掉犯罪分子的“根”會有怎樣的效果呢?如果再放到石器時代,用石刀石斧獸骨來“剃”,那會對犯罪分子製造多少難以忘記的記憶?如果這些手段加起來用呢?內心竊喜的人自己想想吧。
髡,《說文解字》的解釋是“髮也”。,其上從“髟”,為“長髮猋猋也”;下為“剔”。剔,《說文解字》解為:解骨也。用刀將骨肉分開。可見,在古人眼裡,“剃髮”的感受是與斬骨分肉相當的。這恐怕是沒有多少好感覺的。當然,這肯定與“髮”的工具和手段有關,也與給人的精神折磨有關。 髡,這種刑罰的起源一定是非常早的,至少這種“創意”的來源是非常早的。雖然還難以找到證據。從歷史記載看,髡刑,周到漢都是可查的,而且都屬於很重的刑罰。髡刑,給人以奇恥大辱般的道德侮辱、精神摧殘和心理打擊。剃了頭髮和鬍子,這並不算完。比如漢朝受髡刑者,還要弄去做苦役築城,有的還要在其頸子加上一個鐵箍一直戴著。如果是女人的話,就派去舂米。這不僅是精神刑,也是肉體刑,還有標誌性的東西讓世人一目瞭然,其給犯罪分子的痛苦和於世人的警戒教育作用是多麼的明顯和沉重。 髡刑的影響是深遠的。曾經被剃“陰陽頭”接受批鬥的,一定依然心存畏懼甚至痛並恥辱著。那些被判刑入獄的罪犯,一進號子就得剃光頭,恐怕也與此有關。 如果可以,這種刑罰或許可以恢復,對那些強姦犯之類使用。不過得用遠古之人的那些工具施行。
為了區別不同部位的“鬍子”,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一些字。如:須、髭、髯。《說文解字注》中,說“須在頤下,髭在口上”“髯在頰”;髯,在頰耳旁曰髥,指兩腮的鬍子。《爾雅●釋名》說“口上曰髭。口下曰承漿。頤下曰鬚。在頰耳旁曰髥。”此外,還有如表現長毛的“髟”、表現“腮須”的“而”、表現下垂腮須的“垂”等。鬢,是指臉旁靠近耳朵的頭髮。
在古代,如漢,如果罪不及“髡”,就保留其頭髮,然後剃光罪犯的鬍鬚和鬢髮,為“耏”。 剃鬚就是對一個犯罪分子“刮鬍子”,與“髡”相比是一種輕刑,“教訓”“教育”“警告”的意味相對重一些。 耏,在民間口語中就叫“刮鬍子”或“刮鬍兒”之類。 鬚髮長勢好,是男人成熟而且體能健旺的特徵。膚髮被愛惜得好,是“忠孝”的表徵;鬚髮長得好,是“美”的表現;鬚髮齊全,是遵紀守法的標誌。“髡”“耏”,讓男人“不成個男人”,讓人一看就知道其人不是個忠孝之人,讓人一看就知道其醜惡,甚至明白其是個罪犯。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應當能想到,長久施行的“髡”“耏”之刑,會在民間百姓的心靈上留下怎樣深刻的印象。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髡、耏之刑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種被民族文化積澱深刻影響了的百姓心理,卻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同時,“耏”這個詞變化成“刮鬍子”透過方言口語傳承了下來。由於方言使用的頻繁和廣泛,又使這種心理文化有了儲存下來的現實條件,不至於被丟失,得以不斷延續。然而,人們卻漸漸忘記了“髡”“耏”本身,卻更多地記住了“刮鬍子”及其對人的教育警戒作用,並繼續不斷運用,從而形成新的語境和意義。於是就出現我們今天仍能用“刮鬍子”這個詞表達“批評教育”的意思,卻不一定能說清楚它的歷史淵源的現象。
《孝經》,相傳是孔子所作,成書於秦漢時期。“成書於秦漢時期”,就可能是偽託孔子所作,說不定就是漢人所作也未可知。說不定就是漢人為其“孝治”製造理論基礎而作的。漢代重孝,倡導“以孝治天下”,並把作為家庭道德規範的“孝”擴大成為社會道德規範,“移孝作忠”推崇“以孝事君”。臣事君,猶如子事父母。漢代不僅把“孝”政治化,還透過廣泛的教育活動社會化。郡國設“學”,縣、道、邑、侯國設“校”,鄉設“庠”,“聚”(小鄉)設“序”。“序”“庠”都專門設定有講《孝經》的經師。學孝行孝成為社會風氣。國家還用法律懲治不孝之徒,並用“舉孝廉”之類獎勵行孝突出者。不僅以“孝”考核官吏,還廣開“以孝入仕”大門,甚至把孝倫理推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的高度。三國時,蜀漢一直以為自己屬於大漢正統。因此,想當然來說,四川更多地保留一些大漢遺風或者其影響,大致是沒問題的吧。漢水流域,江漢平原在歷史上是歷代帝王視為可以飽足天下的必爭之地。大漢之興,與漢水是有深厚的淵源的。如若果真武漢話中也有“刮鬍子”一詞之用,那也不奇怪。 這“刮鬍子”的來頭大概就如此吧。哎,如果說得不周全甚至不對,歡迎各位大家來補充、來“刮鬍子”。 歷史教訓:百姓不好好刮自己鬍子,就被老爺刮鬍子。自己不好好刮鬍子,就被別人刮鬍子。
因此,古人只會“打理”鬍子,把它保護好弄得更美觀。
古人修不修鬍子,有很深的文化背景,有地方風俗,有人倫因素,有法制因素,當然這些都與歷史有關。本人做過專門研究,現用本人的一篇專論文章《話說“刮鬍子” 》來回答這個問題。
慢慢兒看,有點趣味兒的。
“刮鬍子”是個事兒,但也是個詞兒。是個事兒,成熟男人都懂;是個詞兒,可能需要講一講,懂的人才會更多。
在川渝地方,作為詞語的“刮鬍子”“刮鬍兒”常用於方言口語,表示“批評”“教育”之類意思,重一點叫“剋”或“斥責”,輕一點叫“說了一頓”之類。比如,說“快走,上班遲到了,要遭領導刮鬍子”“開會了,領導又要刮鬍子了”;二人爭論不休,第三人見到,就說,“還要爭,領導聽到了,你兩個都要遭刮鬍子”。當初,生產隊長老是喊到我們“刮鬍子”——你恁些小崽兒,背起背篼田坎上去竄來竄去,“溝子”一拱一拱的,把莊稼尖尖整斷好多。 沙汀是四川綿陽人,他有一篇小說名為《歐麼爸》,發表在《人民文學》1959年12月號。其中有人物對話,有一句“刮鬍子算什麼?我就是給人家刮慣了的!” 查字典網,解釋“刮鬍子”為:剃鬍須。喻批評人。還用了餘開選《獅子》中的句子“小組的同志都很生氣,說情況都不瞭解就亂反映,就刮鬍子”舉例。同時也用了前述沙汀《毆么爸》中的話。餘開選《獅子》之文未能查到。 網路上有人詢問“武漢話中‘刮鬍子’什麼意思”,有人回答說“是挨批評的意思”。或許在川渝之外也有用“刮鬍子”表示批評教育意思的。尚無更多資料,歡迎補充。
哎,四川人霸道,不管你有沒有鬍子,反正做錯了事兒,逮到起都要遭“刮鬍子”。 你崽兒膽敢違法亂紀,給老子按倒,把鬍子颳了。
何以“刮鬍子”就成了“批評”“教育”的代用詞? 當一個童男,在某個神秘的夜晚,溫暖的被窩中,“花菲菲”的一個夢從一個幽深的意識之洞的底處突地冒出來,激起一股清泉噴薄而出,就像賈寶玉夢遊太虛幻景,溼了一片衣衫,羞紅了襲人的臉那樣,他就算個真正的男人了。 除此之外,一般來講,一個“男人”至少應該還有幾項可以觀察到的身體表徵,比如相對魁梧的身材、健碩的肢體,比較明顯的喉結,還有就是隨著成年的過程漸漸豐富的“鬍子”。於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幾乎都有一件相同的日常事情,那就是“刮鬍子”。
從生理根源上講,一個男人能長鬍子,是其身體內雄性激素達到一定水平後的結果,是一種生命成長的自然現象。但是因為產生鬍子的“這個人”本身是父母生育的產物,是父母“給的”,所以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這個人”的身體包括鬍子,都是父母的。哪吒鬧海之後,龍王興師問罪,哪吒被其父苛責,就要絕父子之情,於是剖腹剔腸,剜骨刮肉還於父母。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父母的東西,子女豈能隨意毀損和傷害?當然是不能的。這恐怕和哺乳動物進化到“有感情”這個程度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有感情的紐帶系連,子女輩的身體傷害會連帶產生對其父母的情感或精神的傷害。
從“養兒防老”的角度看,子女身體受損,對父母的養老是可能帶來威脅的。因此,從道德上來講,一個人保護自己的身體包括髮膚,除了是對自身的負責外,也是對父母的報答和感恩,也是對父母未來有提供保障誠意的一種表現。當然,引申下去,這也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
這一點,在中國文化中表現得特別突出。《孝經》《開宗明義》就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然後才說“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個話意思是有點兒深的。孝悌也者,仁之根本。子女健康,父母有靠,家庭安穩,家庭社會都有可用的人力資源,於是傳宗接代、光宗耀祖和國家的稅收、勞務、戰陣乃至街邊歡呼都有充足的人力保障,家國天下就都成功了。所以《孝經》《開宗明義》又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戴禮記•曾子大孝》中更講“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 《孝經》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作為“孝之始”,可見保護身體髮膚之於行孝的重要性。
假使把“身體髮膚”上升到作為“生命”載體的存在這個高度來講,這當然是對的。如果連生命都沒有了,怎能盡孝?但如果是於生命存在並與大礙,“身體髮膚”“毀傷”一點點大約也是無傷大雅的。比如剪剪指甲、修修面使之變得更加美觀等。這在文明社會當尤其如此。或許當初,人類是沒有條件“刮鬍子”的。比如完全靠採集生存的時代或者茹毛飲血的時代,可能並不會有什麼工具讓人類“刮鬍子”,甚至石器時代也不會有“刮鬍子”的工具,或者是不會有有意識地製造的這樣的工具的。試想一下,用一塊石片刮鬍子會是什麼感受?而且必須刮乾淨。可以想象,那幾乎是相當於受刑的。而現代的人刮鬍子,幾乎可以看成一種享受。所以“刮鬍子”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果。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之後,不刮鬍子反倒成為一種不文明或文明不夠的表現了。比如,今天我們會認為一個人鬍子拉碴、不修邊幅是不夠文明的或者是不夠文雅的。 鬚髮如此重要,所以我們可以從古代經典中發現寫男人“美”,總是離不開鬚髮的,特別是“鬍子”。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中,間接寫了“美髯公”關羽如何愛髯。其知其髯“約數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而且還寫他“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以致曹操特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作者寫關羽愛髯如此,曹操亦如此投其所好,其實是有目的的。就是為塑造關羽的“忠義”做鋪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孔子說“孝悌也者,仁之根本與”。關羽的“根本”護得這樣好,自然是無比忠義的人。 《三國演義》有“髯”“須”的幾個人物,如: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周倉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孫權方頤大口,碧眼紫髯。龐統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尚書清河崔琰虎目虯髯等等;其髯,都與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有關。
再看遠點,漢樂府《陌上桑》中寫羅敷怒懟見了美人就流口水、就想用車拉走的“使君”時,塑造了一個非常非常高大上的美男子(夫婿)的形象。在極力描寫其夫婿出眾、高貴、富豪中,還不忘加入一個“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的特徵。為了突出羅敷的美麗,文中開始段還寫了“行者見羅敷”的表現。“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捋髭鬚”這寫得很有意思。髭鬚就是上下唇上的鬍子。用手捋這樣的鬍子,既有以旁觀者的姿態欣賞美人的神情,也有用“捋髭鬚”的方式顯式男性特徵,以展示自己男人之美的意圖。比之於其它動物,比如鳥類,當一隻雄性鳥在同類異性面前展示鮮豔的羽毛時,那表示它已經愛上雌鳥了。年老的受羅敷吸引也動了春心、有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的感覺啦。至於“少年見羅敷”那自然就把持不大住了,所以就當面收拾打扮自己,“脫帽著帩頭”。 帩頭,是男子包頭髮的紗巾。一個少年當著一個美女,把帽子揭了,開啟帩頭,打理他的頭髮——展示他的“毛”美,這不是學孔雀開屏麼?《陌上桑》的作者一定是個知情識趣的俏哥哥。
古時中原人視南方或東方為蠻荒之地。如蠻荊。恐怕和其人不與中原同俗或者有關。比如越人“斷髮紋身”。這在其時視膚髮比生命更重要的人看來,就顯得夠野蠻的了。
鬍子,是第二性徵,是男人性成熟的標誌性物件;鬍子留得好,也是愛惜身體膚髮的標誌。從道德層面來講,鬍子保護得好,就是“孝”之始施行得好,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其人就是忠孝的好苗子,就是忠孝的人,忠孝的人基本上就不會作奸犯科,那就是良民、道德高尚的人啦。“民恥且格”,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是君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表現。如此看來,百姓——當然主要指男百姓的——一把頭髮一把鬍子保護得好,不僅會成就一個、一群好男人,一個好家庭,更能成就一個好君王。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不僅如此,在民間,老百姓對“鬚髮爪甲”更有許多深刻而神秘的認識和運用。
比如,一些地方的人認為其與人的身體、思想是“同感”的。假如踩別人的頭髮就相當於踩別人的頭,踩仇人的頭髮仇人的頭就會痛。所以有不少地方的人都要刻意保護嬰孩少兒的頭髮。頭髮甚至被巫蠱用以施法害人。又比如,其可以代替“人”。當人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面對有嚴重損失身體甚至生命的威脅時——當然,在現在看來,那或許是根本不存在的杞人憂天、只是一種認識水平低下時的誤會,在“走投無路”時,古人就會想到用鬚髮爪甲代替“人”去接受危險,從而化解性命之憂。
當初看《三國演義》,覺得曹操“割發代首”很“假打”。而且對曹操割發後將頭髮“示眾”所產生的威懾效果表示懷疑。現在看來,曹操的舉動雖然不排除其“假打”一面,但其割發產生的整肅軍隊的效果還是真有的,而且也有其時現實的及文化的根源。 鬚髮爪甲還被古人用以治病。現在似乎還會有人用。醫書上是很容易查得到的。歷史上甚至有仁德君王為愛惜之臣貢獻鬚髮爪甲以治病的記載。但是有一層似乎要說一下。既然鬚髮爪甲對人來說那樣重要,那麼,一個人的鬚髮爪甲被別人用去治病了,會不會“損”了這個人呢?從一些資料及民間的一些風俗行為來看,那是被認為會的。這其實又加重了人們對鬚髮爪甲的重視意識。民間有“童子尿治跌打損傷”的說法,如果有年長者向童子索要尿液,有可能會被童子的家長拒絕。因為家長會覺得,這會“損”了童子。這種現象所反映的一些人對童子尿的態度,其實與一些人對鬚髮爪甲的態度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鬚髮爪甲甚至尿,對於人,是多麼了不得的東西。如果一旦損害了它、損失了它,或者被人別有用心地利用了甚至不是別有用心地利用了,那將是多麼嚴重的事情。因此,在一些地方,保護好自己的鬚髮爪甲,甚至是已經離開身體的那部分,都是一些人很重視的事情。 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想象,用強制甚至野蠻的手段將一個人的頭髮鬍鬚甚至通體之毛強行除去,而且自然是無法知道這些毛髮會受到怎樣的對待的,那對這個人的打擊將會是多大。 從更遠的歷史來看,“剃髮”“刮鬚”是作為官方的刑罰施行於民間的。
發,表示“毛”的意思那個字,其實當寫為“髮”的。髪,《玉篇》釋為“首上毛也”,《說文解字注》釋為“頭上毛也”。區別於身體上其它部位的“毛”。但《說文解字》本身的解釋卻不一樣,其釋為“根也”。人之“根”啊。根,“木株”,指露出地面的樹根,也指樹木本身。《玉篇》是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所撰的字書。《說文解字注》是清代知名學者段玉裁的代表性作品。《說文解字》的解釋更早,而且顯然把“髮”看得更重要,我們更應看重它的解釋。這種解釋也從側面反映了漢代人們重視膚髮以示行孝的社會風氣。“髪”既是人的本身,也是人的生命之根啊。所以用“割髮”這一招懲治罪犯實在是最厲害的手段之一了。
江紹原著《發須爪》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一個官員審問一個殺人犯罪嫌疑人,用盡各種慘痛的刑法犯人都硬是不招,後來,官員不得不用狠招,即宣佈——拿剃刀來——要剃光犯人頭髮——犯人一受驚嚇,立即就招了。根,是人的心理支撐或者精神支柱。是人的“靈魂”之類的東西,一撤去,就只剩一堆骨肉,沒有生氣了。難怪“斷根”令人害怕。哪吒鬧海的故事中哪吒剔除骨肉還於父母之後,只因還有魂魄這個“根”在,所以還能幸得幾節藕幾張荷葉作依附,又成人形而生。假使其“根”滅失,就是神仙也無能為力相救了。 在古代,將犯人強行剃光頭髮和鬍子是一種很重的刑罰。為此,古人專門發明了一個字,叫“髡”。看到這裡,有人就可能笑了。那些貪官汙吏、犯罪分子或者心存不軌者可能就內心竊喜起來。這就算嚴重的刑罰?呵呵。今天,生活中的一些人,這樣處理自己的頭髮,不僅不算嚴重的刑罰,估計還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玩兒的耍事。剪個大平頭或者刮個光頭,不是一件很有個性的事兒麼?這實在不算什麼。當然,被判刑後驗明正身剔光頭髮、名字改為一個編號者除外。但是,如果把它作為一種刑罰放到茹毛飲血的時代,受此刑的傢伙會是什麼感覺?那時恐怕沒有什麼好工具,惟有用手。那一根一根拔,一把一把扯會有怎樣的痛苦呢?如果再把這種刑罰放到會用火的時代,燒掉犯罪分子的“根”會有怎樣的效果呢?如果再放到石器時代,用石刀石斧獸骨來“剃”,那會對犯罪分子製造多少難以忘記的記憶?如果這些手段加起來用呢?內心竊喜的人自己想想吧。
髡,《說文解字》的解釋是“髮也”。,其上從“髟”,為“長髮猋猋也”;下為“剔”。剔,《說文解字》解為:解骨也。用刀將骨肉分開。可見,在古人眼裡,“剃髮”的感受是與斬骨分肉相當的。這恐怕是沒有多少好感覺的。當然,這肯定與“髮”的工具和手段有關,也與給人的精神折磨有關。 髡,這種刑罰的起源一定是非常早的,至少這種“創意”的來源是非常早的。雖然還難以找到證據。從歷史記載看,髡刑,周到漢都是可查的,而且都屬於很重的刑罰。髡刑,給人以奇恥大辱般的道德侮辱、精神摧殘和心理打擊。剃了頭髮和鬍子,這並不算完。比如漢朝受髡刑者,還要弄去做苦役築城,有的還要在其頸子加上一個鐵箍一直戴著。如果是女人的話,就派去舂米。這不僅是精神刑,也是肉體刑,還有標誌性的東西讓世人一目瞭然,其給犯罪分子的痛苦和於世人的警戒教育作用是多麼的明顯和沉重。 髡刑的影響是深遠的。曾經被剃“陰陽頭”接受批鬥的,一定依然心存畏懼甚至痛並恥辱著。那些被判刑入獄的罪犯,一進號子就得剃光頭,恐怕也與此有關。 如果可以,這種刑罰或許可以恢復,對那些強姦犯之類使用。不過得用遠古之人的那些工具施行。
為了區別不同部位的“鬍子”,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一些字。如:須、髭、髯。《說文解字注》中,說“須在頤下,髭在口上”“髯在頰”;髯,在頰耳旁曰髥,指兩腮的鬍子。《爾雅●釋名》說“口上曰髭。口下曰承漿。頤下曰鬚。在頰耳旁曰髥。”此外,還有如表現長毛的“髟”、表現“腮須”的“而”、表現下垂腮須的“垂”等。鬢,是指臉旁靠近耳朵的頭髮。
在古代,如漢,如果罪不及“髡”,就保留其頭髮,然後剃光罪犯的鬍鬚和鬢髮,為“耏”。 剃鬚就是對一個犯罪分子“刮鬍子”,與“髡”相比是一種輕刑,“教訓”“教育”“警告”的意味相對重一些。 耏,在民間口語中就叫“刮鬍子”或“刮鬍兒”之類。 鬚髮長勢好,是男人成熟而且體能健旺的特徵。膚髮被愛惜得好,是“忠孝”的表徵;鬚髮長得好,是“美”的表現;鬚髮齊全,是遵紀守法的標誌。“髡”“耏”,讓男人“不成個男人”,讓人一看就知道其人不是個忠孝之人,讓人一看就知道其醜惡,甚至明白其是個罪犯。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應當能想到,長久施行的“髡”“耏”之刑,會在民間百姓的心靈上留下怎樣深刻的印象。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髡、耏之刑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種被民族文化積澱深刻影響了的百姓心理,卻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同時,“耏”這個詞變化成“刮鬍子”透過方言口語傳承了下來。由於方言使用的頻繁和廣泛,又使這種心理文化有了儲存下來的現實條件,不至於被丟失,得以不斷延續。然而,人們卻漸漸忘記了“髡”“耏”本身,卻更多地記住了“刮鬍子”及其對人的教育警戒作用,並繼續不斷運用,從而形成新的語境和意義。於是就出現我們今天仍能用“刮鬍子”這個詞表達“批評教育”的意思,卻不一定能說清楚它的歷史淵源的現象。
《孝經》,相傳是孔子所作,成書於秦漢時期。“成書於秦漢時期”,就可能是偽託孔子所作,說不定就是漢人所作也未可知。說不定就是漢人為其“孝治”製造理論基礎而作的。漢代重孝,倡導“以孝治天下”,並把作為家庭道德規範的“孝”擴大成為社會道德規範,“移孝作忠”推崇“以孝事君”。臣事君,猶如子事父母。漢代不僅把“孝”政治化,還透過廣泛的教育活動社會化。郡國設“學”,縣、道、邑、侯國設“校”,鄉設“庠”,“聚”(小鄉)設“序”。“序”“庠”都專門設定有講《孝經》的經師。學孝行孝成為社會風氣。國家還用法律懲治不孝之徒,並用“舉孝廉”之類獎勵行孝突出者。不僅以“孝”考核官吏,還廣開“以孝入仕”大門,甚至把孝倫理推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的高度。三國時,蜀漢一直以為自己屬於大漢正統。因此,想當然來說,四川更多地保留一些大漢遺風或者其影響,大致是沒問題的吧。漢水流域,江漢平原在歷史上是歷代帝王視為可以飽足天下的必爭之地。大漢之興,與漢水是有深厚的淵源的。如若果真武漢話中也有“刮鬍子”一詞之用,那也不奇怪。 這“刮鬍子”的來頭大概就如此吧。哎,如果說得不周全甚至不對,歡迎各位大家來補充、來“刮鬍子”。 歷史教訓:百姓不好好刮自己鬍子,就被老爺刮鬍子。自己不好好刮鬍子,就被別人刮鬍子。
因此,古人只會“打理”鬍子,把它保護好弄得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