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列印的對聯。
8
回覆列表
  • 1 # 一葦以航的航

    這個傳統習俗還是應該傳承下去的。其實應該叫春聯,是咱們中國民間春節的習俗,也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必須要工整、簡潔並且描繪美好形象和抒發美好的願景。

    春聯起源很早,早在周代就有,只不過當時叫桃符。桃符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上,桃符長6寸,寬3寸。到了宋朝還一直叫桃符。王安石在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到了宋代桃木板改為紙張。所以春聯真正應該起於宋,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被推崇成了習俗。正所謂: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年,時序車輪總向前。

  • 2 # 轉運堂風水命裡

    關於對聯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對聯的源頭,基本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認為,對聯的前身是“桃符”。

    據《淮南子》說,所謂桃符,又稱“桃梗”,是兩塊“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懸掛在正門左右門扇上用來驅鬼鎮邪的桃木板,上面分別畫著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shū)”和“鬱壘(lǜ)”的神像,或者寫著他們的名字——左神荼、右鬱壘。

    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以前,中國中原地區民間過春節就有家家戶戶懸掛桃符的習俗。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說,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名為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樹,這棵桃樹鋪天蓋地,樹枝盤旋曲伸有3000 裡。在桃樹樹枝的東北方向,有一個地方桃枝稀疏,形成了一個門,叫做“ 鬼門”,天下所有的“鬼”都從這裡進進出出。

    “鬼門”上有兩位神人——一個名叫神荼,一個名叫鬱壘,他們負責識別天下的鬼。凡看到不講道理專門禍害人的“惡鬼”,他們就把它們用蘆葦編成的繩子捆起來餵給老虎吃。因為這兄弟倆能幫人驅鬼避邪,於是黃帝向全國發布了一道命令,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鬱壘像,除夕那天懸掛門前;

    同時,在大門上端懸掛蘆葦編的繩索,二門上要畫一隻老虎,用來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擾。那時候起,人們就設立大桃人,在門上釘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和老虎的像,在門上面懸掛葦索,用來驅邪伏魔。

    拓展資料

    大約稍晚些,人們又嫌刻木人太麻煩,於是就直接在桃木板上畫兩個神像,題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於除夕下午掛在門兩旁,以壓邪祛鬼。然而,一邊是兩個字的“鬱壘”,另一邊是一個字“荼”,寫出來不對稱,也不美觀,於是有人就在“荼”的前頭加個“神”字,成為“鬱壘”“神荼”。

    這不妨看作最早的人(神)名門對,這就是“桃符 ”。它的出現是產生對聯至關重要的一步。

    直到宋代,對聯中的“春聯”還是被稱為“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而是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桃符”真正被稱為“春聯”,還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永珍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係。

    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用吉祥話代替兩位神仙的名字,用普通木板(或紅紙)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對聯的演變。

    那麼,中國文化史上最早的一副對聯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對聯界也有多種說法,一般都認為最早的對聯是五代時蜀主孟昶的桃符題詞。

    關於孟昶題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張唐英的《蜀檮杌》、黃修復的《茅亭客話》、梁章鉅的《楹聯叢話》、譚嗣同的《石菊影廬筆識》等都有所載。

    例如,《蜀檮杌》一書中說:“蜀未歸宋之前,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後蜀平,朝廷以呂餘慶知成都,而長春乃太祖誕節名也。”

    清代梁章鉅《楹聯叢語》也記載:“楹帖,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該書認為: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君孟昶在歸宋前一年的除夕,自命筆題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為春聯之始,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其所以如此,內中有一個情節,鮮為人知,說北宋滅蜀之後在四川的成都設立成都府,隨即由朝廷欽命首任知府,授以出任孟昶降宋的儀式。這位知府名呂餘慶,恰與孟昶聯的“餘慶”二字偶合,還不止此,“長春”二字又是北宋開國皇帝的誕生日。以“長春”二字命名號召臣民舉行慶祝。

    以後把這一天定為聖節。“長春”二字又與孟昶“嘉節號長春”末尾二字巧合——一位知府,一位皇帝,當然人們要奉為神靈,孟昶的春聯也跟著行運了。直至今日,仍然在人們的心中,把這副春聯命為首創。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中國甘肅莫高窟一藏經洞裡出土的敦煌遺書中就有唐代的春聯,這些春聯是: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日:寶雞能僻(避)惡;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年年歲慶;月月無災。

    門神護衛;厲鬼藏埋。

    敦煌遺書斯坦因(0610)卷尾題“開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寫,劉丘子投二舅”字樣。這裡題的“開元十一年”是公元723年,可見,敦煌遺書春聯比孟昶春聯早240年。

    但事實也還不止於此,李景峰先生為梁石作《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寫的序言裡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副對聯:送寒餘雪盡;迎歲早梅新。

    而且,據《中國對聯整合·湖北卷》收集的唐人對聯,創作時間最早的一例是《江夏分卷》裡的《江夏王(李)道宗題寺門》聯:

    深山窈窕,水流花發洩天機,未許野人問渡。

    遠樹蒼涼,雲起鶴翔含妙理,惟偕騷客搜奇。

    上述說法終究還無法確定,因為傳說更早幾百年的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就寫過幾副有名的對聯,而且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據說,有一年王羲之從山東老家琅琊移居到浙江紹興時,正值年終歲尾,於是王羲之便按慣例書寫了一副春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第二天家人告訴王羲之後,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鶯啼北星,燕語南郊”,讓家人再貼出去。誰知第二天天亮一看,對聯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明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大紅的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便又提筆寫了一副,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上: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

    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趁著夜色溜走了。 新年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近年又有人提出,五代時期除夕題聯已成習俗。最早的對聯當屬南朝梁代文學家劉孝綽和他妹妹劉令嫻所作。譚嗣同的《石菊影廬筆記》有這段記載,說的是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一聯於門上:“閉門罷慶弔,高臥謝公卿。”

    其妹也作一聯:“落花掃仍合,從蘭摘復生。”雖然聯句欠工,但語句皆為駢麗,又題於門上,可以說它們是中國最早載於史書中的對聯了。而這副對聯,又比孟昶的那副對聯早四五百年。

  • 3 # 沉香2003

    我家過年還貼春聯,春聯上多是辭舊迎新或表達美好願望的話。而最讓我過目不忘的是街坊一光棍貼的春聯——上聯: 一年一年又一年;下聯: 年年結婚沒有咱;橫批:再等一年。

    春聯最早起源於桃符。

    據《淮南子》記載:桃符是用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多的桃木做的,在上面寫“神茶”、“鬱壘”兩個神名或驅邪降福之類的吉祥語,稱為“題桃符”。

    到唐五代時期,便演變成寫對偶、警譬之句。據《宋史 蜀世家》記載,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在新年到來之時,命學士們“題桃符”,他認為學士們題得不大好,就自己在桃符上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一聯。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春聯仍然被稱為桃符。如,宋代,王安石有《元日》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聯語真正稱之為“春聯”,始於明代。據明代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話》一書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出觀。”朱元璋還親自題了一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院文章第一家”,送給學士陶安。

    自此,貼春聯的習俗就興盛起來了,並流傳至今。

  • 4 # 為人和善

    當然貼對聯(春聯)了。這是迎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到來,家人團聚,喜慶過去一年的豐收成果和新的一年開始而貼春聯。貼春聯也是中華民間傳統習俗,是一代一代人相傳到今天的。我們這裡都有每年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貼嘎嘎(花花)就是貼(對聯)春聯的習俗。

    至於貼“春聯”的來由,據先輩和老師說:“中國貼春聯的習俗好像是從周代的時候就有了,當時叫“桃符”,它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的。不過很少人家貼,只有富家人大門口才會貼的。到了宋朝仍然還叫”桃符”,這時貼對聯的人家相應的比較多了,不過有桃木板改為紙張了”。他們說:“春聯真正興起應該是在宋、明時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被推崇成了習俗到至今。”正所謂:“喜氣臨門紅色研,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年,時序車輪總向前”。

  • 5 # 千千千里馬
    晚清對聯書法作品。

    我們家年年貼對聯,我自己也是年年要寫對聯的。貼春聯的時候,大家動手一起貼,很是增添一些小小的快樂。

    這是一種文化的快樂。除了自己給自己寫,親戚朋友的春聯,也是我寫的。

    今年,我還第一次受到一份春聯贈品,但是一看是印刷的春聯,我肯定還是要自己再寫一個對聯貼在家門口的。

    清代對聯書法作品。

    為什麼說帖春聯是從明代開始,而不是宋代,也不是唐代?

    這就與書法文化和對聯文學文化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了。

    我們開啟中國書法歷史看看,中國歷史上有唐代到元代的對聯書法嗎?

    沒有!根本沒有!

    為什麼明代會有對聯書法?這就與明代的文學習俗和文化習俗,有很大關係的。

    清代對聯書法作品。

    明代的房子的高度,普遍高了一些。明代的傢俱也比元代宋代的傢俱要高一些。

    這樣,明代人的居民建築的室內的正壁,就顯得高大而空了。

    怎麼辦,中國的美術家幹這個事兒,他們發明了中國書畫史上的一種重要形式,叫“中堂”。

    明代文徵明的對聯書法作品。

    中堂的形式,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未必知道產生在什麼時代。

    具體就產生在明代。

    估計,大體在永樂年就完全成熟了。

    由於中堂成為居民室內的必要組成部分,也就成為一種社會的常態需求了。

    因此,明代的造紙也就開始有了尺幅較大的紙張。

    而且也開始生產彩色的紙張。

    這就為創作大幅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創造了成熟的物質基礎。

    清代對聯書法作品。

    同時,明代也形成了對對子的風氣。人人喜歡對對子,從學童村夫到大學士,無不以對對子的方式為一種文化娛樂,那麼,春節寫對聯,也就會成為一種民風民俗了。

    我們今天能夠看到書法家創造對聯這種藝術形式,最早也是明代。

    所以,對聯真正的產生和成熟,都是在明代完成的。

    清代自然而然的繼承了這種文化,一直傳播到今天。

    那麼,現在有些學者好做“探源”,認為對聯在五代,甚至唐代都有對聯。

    這是屬於亂彈琴。

    前面我們說過了,從書法史來看,元代以前就沒有對聯這種說法形式,你非要創造一個元代以前的對聯書法,甚至是春聯,這不是奇談怪論嗎?

    我們千萬不要把文學對聯與書法對聯混為一談。

    按照文學形式的對聯,我們在《詩經》裡也能找到對聯,那就是周朝也有對聯了嗎?

    周朝紙都沒有!

    還有說五代蜀國的皇帝,在歸宋前一年寫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最早的春聯。

    我個人認為,所謂的春聯的概念我們要搞清楚。

    最早的“桃符”是神荼和鬱壘的桃木雕刻。

    一個是文學形式的對聯形式,一個是書法作品,最重要的特點是專門為春節,而且要貼在大門,這就叫春聯。

    假如,我夏天也創作了一幅“春聯”作品,但是沒有貼在大門,你說,這那叫春聯嗎?

    所以,我們不能認為有這樣的文學形式,就叫春聯了。

    關於春節的文學很多,但是屬於春聯文化的文學只能從明代談起。明代以前,沒有春聯文化。

    那麼,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一詩,也是大家引用最多的春聯證據。

    我認為王安石的“春聯”也是證據不足的。

    他說的“總把新桃換舊符”,其實,沒有證據證明,北宋有貼春聯的習俗。

    假如個別人有帖春聯的習慣,那也一定成為一個新聞被記錄下來的。

    明代董其昌的對聯書法作品。

    現有的宋代文獻,沒有一個是記錄了貼春聯的,尤其,假如王安石這樣的名人貼春聯,肯定被記錄。

    至於還有人拿出敦煌遺書中有 春節的對聯,但是,這無法證明唐代有貼春聯的習俗。杜甫寫詩三十多年,沒有一首詩記錄有關春聯的。

    王安石貼春聯也不可靠,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一生創作書法無數,有一件對聯書法作品嗎?

    但是,明代書法家的對聯書法作品卻出現了,清代就更多。

    所以,真正的春聯是從明代開始的。

  • 6 # 如石書藝

    春節對聯,民間稱為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為大家所喜愛。它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伴隨著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書法藝術的不斷演變過程中出現的。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春聯最早可追溯至唐末五代,”相傳後蜀少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至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在明代開始盛行,每逢春節,無論高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此寄託新的一年中家人心中的美好願望,也為過年增加喜慶氣氛。到了清代,由於清滿族皇權非常推崇漢文化,春聯高手如雲,數不勝數,名聯異彩紛呈,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今,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春聯作為中華文化中別有民族風韻、獨具喜慶特色的藝術風俗習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一是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彩,橫幅、聯對、斗方,有紙質的、材料製作、電子產品,有帖的、掛的以及影像的等等,可謂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熱鬧非凡。二是內容豐富多彩,有傳統的福、壽和經典的對句,也有具現代氣息和時代精神的經典之作。例如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歡天喜地度佳節, 張燈結綵迎新春。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等這些通俗易懂的春聯已為大家普遍喜歡

    有人喜歡自己書寫春聯,尤其在農村,自己動筆,親自體驗過年的喜悅,寫了自己貼,或送親朋好友;或是請人寫,大家圖個節日熱鬧,皆大歡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最後一本書有哪些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