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馨看世界
-
2 # 玉華讀史
1757年12月5日,魯騰會戰(又譯洛伊滕會戰)打響。
現在腓特烈已經把部隊執行至準備斜式戰術的完美陣型了,在普軍的右側,有馮·齊藤的53個騎兵中隊,其中齊藤自己的第二齊藤驃騎兵團作為第三道戰線,貝文少將(不是佈雷斯勞被俘的那個貝文)的6個步兵營位於騎兵的右側對其進行保護,在中央戰線前方是威德爾少將的13步兵團和26步兵團,他們的左側放置著10門齊藤從格洛高帶來的12磅火炮,在威德爾和炮兵身後是排成兩條戰線的主力步兵,第一條步兵線右側從左至右依次是15步兵團(近衛步兵團),19步兵團以及從17/22步兵團抽調的擲彈兵組成的擲彈兵營,在擲彈兵身後是45/48擲彈兵營和4/16擲彈兵營,最後是18步兵團的第一營,這些部隊都是普魯士最精銳的步兵營,他們的作戰能力是可以得到保證的,所有步兵均歸莫里茨親王指揮。
第一線步兵共計20個營,他們將排成梯隊,按照自右向左的次序進攻,各營之間的行軍時間間距在50步左右,這樣位於最左邊的35/36擲彈兵營將比最右邊的17/22擲彈兵營慢上1000步,換算成時間就是15分鐘,步兵陣線左邊和右邊一樣,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陣線之間也安置了其他部隊。
第二道陣線只有11個營,儘管他們不像第一道陣線各營那樣佈置的那麼緊密,但也是按順序依次進攻。(普魯士的擲彈兵一般並不跟隨其團作戰,他們常常是兩個團的擲彈兵組成一個營,他們都是步兵團中最出色計程車兵,能夠完成最危險和損失最大的任務。)
普軍的左翼騎兵由德里森中將指揮,位於舒芬貝格,有50個騎兵中隊,其中第四驃騎兵團作為第三道戰線,德里森中將的任務是等待機會。歐根親王馮·符騰堡中將的5個龍騎兵中隊和20個驃騎兵中隊位於中央騎兵背後,這一安排的目的是在中央步兵的進攻成功後,騎兵跟進將口子撕大,擴大戰果。
當部署完畢之後,腓特烈來到陣線最前方的26步兵團的前面,和旗手,士官們交談,親自給他們指點,以讓他們確實弄清他們的進攻方向:“士兵們,向對方的鹿角前進!但不要走太快,否則其他人沒法跟上你們。”
最後,他補充說“是生是死,在此一舉!前面是敵人,後面是你的兄弟部隊,你們沒有地方撤退,唯一生存的方式就是向前進攻,打敗敵人。”
此時莫里茨親王策馬揮鞭,提醒腓特烈天已不早,再過幾個小時就會黑天。下午1點左右,伴隨著鼓聲和橫笛聲,普軍的進攻開始了。威德爾中將的3個營作為先頭部隊,他們的目標是薩格舒茨村南面的奧軍。幸運的是,這裡的部隊是符騰堡的步兵團,在他們右邊是巴伐利亞的步兵團。
符騰堡的步兵團計程車兵並非孬種,但他們和普魯士人都是信仰新教,並不想為天主教的奧地利賣命,加上這兩個團之前並未參加過和普魯士人的作戰,實在不是很可靠的部隊。當普魯士的13步兵團和22步兵團前進至村莊前面的水溝時,奧軍的炮兵向他們開火,造成了很大傷亡,普軍開火還擊,兩門火炮立馬啞了。3個符騰堡的步兵團(Trunchess,Roeder,Princess Louis)最開始也作出了抵抗,但在普魯士人迅猛的排射下,他們沒等到威德爾的部隊衝上來,就已經意志崩潰,四散而逃了,巴伐利亞人連抵抗的意思都沒有。
腓特烈看到普軍的突破取得重大進展,立刻命令把10門重炮移動到薩格舒茨村前面的格蘭茨貝格小山,這裡他們可以直接打擊納達斯特的第二道戰線。由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戰果,因此在炮兵支援下,威德爾開始向北面的魯騰村進攻,乘勝追擊;這樣將會使得自己3個營的小部隊遭到包圍,腓特烈意識到威德爾的危險,趕快派一名少尉讓他停下來。
現在奧軍的左翼已經支離破碎,伴隨著符騰堡和巴伐利亞人的撤退,薩格舒茨村北面的兩個重炮連也撤退了。之後是第一道戰線的3個奧地利-匈牙利的步兵團,他們的側面受到普軍步兵的打擊,前面又有普軍火炮的發射,所以也跟著撤退,順便帶著第二道戰線的步兵也跟著撤退。幾分鐘之後,他們在奧軍陣線後方的克琴貝格集中,但是在混亂之中他們也阻礙了部署於此的本方炮兵的發射。還未等克琴貝格的奧軍站穩腳跟,隨著普軍火炮又一次發射,威德爾中將和莫里茨親王親率的17/22擲彈兵營的新一輪進攻開始了,這對於納達斯特的左翼的剩餘部隊來說無疑是致命的,他們紛紛朝著魯騰村方向逃去。在重炮的掩護下,普軍也開始向魯騰發起追擊,意圖自南至北席捲奧軍。
當普軍步兵進展順利的同時,齊藤和納達斯特的騎兵也在薩格舒茨村東面展開生死搏殺,與此次會戰的戰場其他地方不同,這裡遍佈著沼澤,溝渠,矮林,並不是一個騎兵決戰的完美戰場。諾斯特茨中將的3個薩克森騎兵團在經歷清晨伯尼村之敗後,也被部署在這裡,一心等待報早上的一箭之仇。
納達斯特計劃迂迴打擊齊藤騎兵部隊的右翼,但和他們預料的不大一樣的是,他們繞過齊藤騎兵後,遭遇到早就佈置於齊藤騎兵右側的貝文少將步兵6個步兵營的排槍的猛烈打擊,奧地利和薩克森的騎兵紛紛墜馬,勇猛的諾斯特茨中將在戰鬥中受傷14處,最終被普魯士步兵抓獲。
之後齊藤的騎兵也加入了混戰,身著各種各樣制服的雙方龍騎兵,胸甲騎兵絞殺在了一起,捉對廝殺。普軍的第2和第11龍騎兵團一度發現奧軍的兩個驃騎兵團繞過了普軍的最右端,對他們的後方展開攻擊,普軍騎兵腹背受敵,一個旅長克羅克(Krockow)也受傷被俘,好在普軍的第1和第4龍騎兵團很快趕到,為他們解了圍。
但奧軍的騎兵並未輕易服輸。一身紅色制服的薩克森-哥達的龍騎兵一次又一次的發起衝鋒,也為他們的英勇付出慘重代價。戰鬥的最高潮發生在蘭圖路斯(Lentulus)少將率領的8箇中隊的胸甲騎兵,其中包括第十三近衛胸甲騎兵團的騎兵與奧尼爾中將的10個龍騎兵中隊(5個來自摩德納龍騎兵團,其餘來自薩克森-哥達龍騎兵團)的生死相搏。
奧尼爾中將本是納達斯特派來填補符騰堡和巴伐利亞步兵團留下的空隙的,但還未趕到,納達斯特的驃騎兵和薩克森獵騎兵就已被打得七零八落,為了給其他騎兵部隊以喘息和重整的機會,他英勇的和普魯士的胸甲騎兵展開搏殺,但很快他就沮喪的看到,儘管他把普魯士的胸甲騎兵暫時打退,但是正在撤退的部隊並沒有心情回頭再戰。
蘭圖路斯少將又一次帶領胸甲騎兵衝了上去,這一次他們奪去了15門火炮,並幾乎全殲了摩德納龍騎兵團,奧尼爾中將在戰鬥中受傷被俘。到了2點半左右,納達斯特把騎兵撤退到一個灌木叢之後,並開始重新組織召集他的殘存的步兵。但符騰堡的步兵還未停止逃竄,被普軍騎兵第三道戰線的齊藤驃騎兵團追擊,接近兩千人被俘。
他的第一個命令是北面所有剩餘的騎兵向南開進,應對普軍的威脅,上午剛剛被派去增援右翼的賽博勒尼上將接受的是和六個月前在科林的相似任務,那一次他拯救了奧地利軍隊,但是在這個冬天,他穿過了魯騰村之後,把騎兵都撤到了安全地帶,只派去了布喬中將(Buccow)和2個胸甲騎兵團,一個龍騎兵團和5個卡賓槍騎兵營。
14點15分,布喬發現前方有大約6000名普魯士步兵在炮兵支援下向他開來,這是普軍向魯騰發起的衝擊,他清楚為了給奧軍爭取時間重組陣線,他必須勇敢的戰鬥,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中,他的部隊紋絲未動,但最後的慘重傷亡使得他不得不撤出戰鬥。他的英勇戰鬥也使艾倫貝格有時間將他的部隊從右翼在一個小時之內在戰火中急行軍6.5千米,趕到魯騰村附近。為了提高行軍速度,他們不得不把火炮丟下,秩序混亂,並且上氣不接下氣。
第一個趕來的營來自林尼團,他們試圖在魯騰村東面組織一道防線。幾乎與此同時Andlau步兵團趕到,但村內的建築阻礙了他們有序的組織,他們被安置在了林尼步兵營之後,在慌亂中,很多人把子彈打向前面的戰友。
莫西步兵團計程車兵很快就溜之大吉,只留下林尼和阿貝格團的兩個營---都是尼德蘭人在敵人的猛烈炮火中繼續戰鬥,他們的英勇並不遜色於在科林戰役之時,但此時此刻,英勇已然不夠,白色的陣線被普軍火炮發射的榴霰彈炸得七零八落,之後更可怕的打擊來自普軍的步兵,此時普軍步兵和他們距離只有100步左右,他們訓練有素的進行排槍射擊,最後這些步兵營也從魯騰撤到北面的風車附近。在那裡,查理親王和道恩元帥正在組織一道新的陣線。
第一支趕來的部隊是右翼第一線步兵,接下來右翼第二線的所有人也來到這裡。現在已經到了下午3點,奧軍在魯騰北部又穩住了陣腳,大部分部隊都十分慌亂,有的一列竟然擠了100人,儘管這道陣線並不完美,但好歹可以正面應對普軍的進攻了。
-
3 # 良人一品
1757年12月5日,魯騰會戰(又譯洛伊滕會戰)打響,最終普魯士軍取得勝利。此戰與羅斯巴赫會戰被譽為是腓特烈大帝最輝煌的戰績之一。
▲魯騰村教堂防禦想象圖,真正的教堂比模型更小一些。
普軍所有的步兵部隊在魯騰南面,排成兩條戰線,在夕陽的照射下,於3點半左右開始了進攻。魯騰村東西大約2.5千米,覆蓋了整個奧軍陣線,普軍要想進攻奧軍的新陣線,必須得越過這道障礙。
普軍無所畏懼的衝進了村莊,在被擊退數次之後,他們還是在數個地段打開了突破口,然後就是在街道上,花園裡,屋子中的殘酷的巷戰,參加戰鬥的部隊有15步兵團,第6步兵團,第19步兵團,第19步兵團和第36步兵團,該村最堅固的防禦來自村中的天主教堂,駐守的是維爾茨堡的步兵團,他們是奧地利的帝國聯軍中戰鬥力最出色的一個,該教堂也是一個完美的防禦點,它的四周為石牆環繞,並且在四角有瞭望臺。
第10步兵團首先對教堂發起進攻,多次被擊退,死傷710人,等第10步兵團撤出戰場之後,第15近衛團的第二和第三營被派往這裡來啃這塊硬骨頭,戰鬥又打了將近半個小時,近衛軍也在傷亡慘重之後,第二營從側門突入教堂,第三營則藉助火炮,在南面牆上炸開個缺口,魚貫而入。
維爾茨堡人在敵人魚貫而入,自己傷亡殆盡之後,進行突圍,最後5名軍官和33名士兵攜帶團旗退到奧軍的陣線。第二和第三近衛營也在此次戰鬥中損失慘重,有510人傷亡,教堂爭奪戰標誌著奧軍在村內防守的瓦解,當普軍補充他們消耗殆盡的彈藥時,村內的奧軍紛紛向村後奧軍的主陣線潰逃,那裡普軍的前進被奧軍的排射所遲滯。
▲羅特.維爾茨堡步兵團團旗和制服。。
現在事態發展並不如普魯士人預想的那樣順利,普軍陣線的左邊正在被佈置在頂有風車的小山(查理親王指揮所所在地)的奧軍火炮的掃射,傷亡累累。利特勞中將的左翼已經把大量部隊支援給了右翼。手頭僅有6個傷亡很大的營,被敵人的炮火趕回,只是等到利特勞中將的兒子從第二道陣線帶來一個營和他們會合後,他們才重新整頓好。
現在腓特烈又陷於危機之中,關鍵時刻,他的炮兵起到決定性作用,他在布特堡小山上設立了炮兵陣地,這是一個完美的炮位,從這裡可以直接打擊魯騰村之後的奧軍。但奧軍在普軍強大的炮火之下,依然維持其陣線,大約4點,魯騰村完全被普魯士人佔領,腓特烈意識到儘管他奪得了魯騰村,但依舊未能完全贏得此次戰役。
當戰鬥在魯騰村中以及四周打響之時,右翼的羅切斯率領的65個騎兵中隊和普軍左翼的德里森中將正在關注事態變化,步兵激戰正酣,而這兩翼的騎兵尚未投入戰鬥。
羅切斯看到了布特堡小山上的普軍炮兵正在對魯騰以北的奧軍步兵們進行瘋狂掃射,同時也注意到了普軍左翼步兵的空虛。對於騎兵來說,炮兵和步兵都是完美的目標,因此羅切斯認為,他向普軍暴露的側翼的攻擊將一舉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4點30分,右翼的奧軍騎兵得到前進的命令,羅切斯率領騎兵朝著他們的目標開始了逆時針方向的賓士,胸甲騎兵身著鑲著紅邊的白色外套,外套黑鐵色胸甲;龍騎兵則穿著綠色或紅色的外衣,雪亮的馬刀在夕陽的餘暉下閃光,他們信心百倍,科林戰役的勝利並未在他們記憶中消退。
從威德爾向薩格舒茨的符騰堡人進攻開始,德里森中將就一直呆在舒芬貝格後面,他看到了前進的奧軍騎兵後,命令他的騎兵加快步伐向北小跑,以便對奧軍的騎兵給與致命一擊,為了讓他的團長們都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德里森親自把他的團長叫到他的觀察所,讓他們看從左向右跑過他們前方的奧軍騎兵。團長們見狀,立刻回到他們各自的部隊開始行動。
當奧軍距離布特堡小山越來越近時,普魯士的騎兵如同一股鐵流,衝入他們的側翼。奧地利的騎士們毫無準備,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在這裡還埋藏著普魯士的騎兵,最左邊的幾個騎兵團成功的脫身,一路狂奔退到奧軍步兵後面,但大多數騎兵只能接受戰鬥,戰鬥進行的很殘酷,但很快就結束了。
羅切斯在戰鬥開始時被殺,Kolowrate龍騎兵團正準備調整陣型,馬上被普魯士的驃騎兵透過一系列的衝鋒所阻礙,位於奧軍騎兵第二條戰線的4個騎兵團成功的調整好陣型,應對普軍的衝擊。
普軍第二線胸甲騎兵開始時在奧軍陣線中橫衝直撞,無人可擋。但隨後就要執行一個頭疼的任務——解救陷入重圍的貝葉斯龍騎兵團。儘管普軍的突襲讓奧軍遭受很大傷亡,但雙方在數量和質量上相差無幾,讓肉搏戰陷入僵局,最後,中央陣線的符騰堡親王率領30個輕騎兵中隊趕來協助,勝利的天平才逐漸向著普軍一方傾斜。
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普軍的騎兵向魯騰村北面的奧軍步兵衝殺,奧軍紛紛丟下武器,開始逃命,普軍右翼的步兵也在騎兵指引下,端起滑膛槍和刺刀衝鋒起來。
隨後,被腓特烈留在伯尼村的自由軍團和獵兵也趕到戰場,風車下面的戰鬥變成了徹底的屠殺。依舊沒有潰退的奧軍步兵被普魯士的第11胸甲騎兵團和貝葉斯龍騎兵團的騎兵的馬刀一一砍倒。英勇的奧軍炮兵一直用送彈棒和普軍擲彈兵的刺刀肉搏到最後。
夜幕降臨,奧軍在小股部隊的反擊掩護下,開始撤退。路德維格上校召集了羅切斯殘存的3個騎兵中隊,在德里森騎兵接近近乎不設防的奧軍後方時,英勇的發起反衝鋒,竟然把德里森的騎兵擊退。查理親王派去阿瑪迪上校和他的匈牙利步兵團來掩護斯坦巴赫將軍(隸屬於賽博里尼的騎兵師)的撤退,他的幾個奧軍騎兵團正在艱難透過沼澤,阿瑪迪上校的步兵團擊退了附近的普魯士輕騎兵。
此時斯坦巴赫將軍已無心戀戰,正準備儘快透過利薩橋,但是阿瑪迪勸說他如果後撤,將會給奧軍全軍帶了毀滅影響,已經在附近的灌木叢之間整理好殘兵的納達斯特也對他們表示支援,在小樹林裡,他部署了6個步兵營和幾門火炮埋伏,騎兵則在前面進行遮蔽,並派兩個中隊的騎兵前去引誘普軍,齊藤第二條戰線的龍騎兵果然上鉤,落入了陷阱,此時奧軍騎兵向旁邊撤退,步兵和炮兵黑洞洞的槍炮口從樹林裡顯露出來,普軍遭到交叉火力的打擊,只好留下大片屍體後撤退,納達斯特用這種方式提醒普軍最好離得遠一點,齊藤沒有步兵前往叢林擊退奧軍,只能用不準確的炮火胡亂射擊,直到大多數奧軍透過利薩河。納達斯特也安然撤退,不過還是有大量奧軍成為戰俘。
傍晚6點,天空越來越暗,腓特烈決定奪取距離戰場8千米的利薩橋,防止奧軍在組織一道新的戰線,當他正順著通往佈雷斯勞的大道前往利薩橋時,正好碰上了齊藤和他手下的幾個驃騎兵營。當他和希特里茨胸甲騎兵團,以及齊藤的驃騎兵趕到時,對面散散亂亂的響起5、60聲槍響,埋伏於此的奧軍在黑暗中無法看清對方,並未給腓特烈的隊伍造成傷害,但也讓腓特烈驚出一身冷汗,他在這裡等待了30分鐘,直到3個擲彈兵營趕到,他們趕在奧軍放火燒橋之前發起突襲,,並分散成小部隊,和利薩城的奧軍展開巷戰,當然這裡的巷戰和魯滕村的無法相提並論,奧軍很快就被驅散。
“晚上好,先生們,這裡還有一間屋子留給我麼?”腓特烈有禮貌的向他的手下敗將們打招呼,奧軍指揮官趕忙把他帶到最整潔乾淨的房間,然後戰慄著回到他們的同伴之間。當晚,就在這間屋子,腓特烈召集了安哈特.德紹親王莫里茨,齊藤,德里森,利特勞,威德爾,和他弟弟費迪南德,和他們進行了愉快的交談,並佈置了明天的任務,最後他說“這一天將永遠意味著你們和國家的光榮!”
腓特烈的軍隊則跟隨他們的國王來到利薩城,雪片不斷飄落,他們的前進和清晨一樣安靜,慢慢回味著一天的浴血廝殺;突然,一個擲彈兵打破沉默,唱起了他們熟悉的旋律,之後其餘25000名官兵也開始吟唱起來:
“現在大家一起,讚美上帝;用我們的聲音,用我們的手,用我們的心;他給與了一切,創造了我們和土地……”
回覆列表
1757年12月5日,魯騰會戰(又譯洛伊滕會戰)打響,最終普魯士軍取得勝利。此戰與羅斯巴赫會戰被譽為是腓特烈大帝最輝煌的戰績之一。
1756年,七年戰爭爆發。1757年的羅斯巴赫會戰中普魯士大捷,但並不能改變科林戰役之後的劣勢。就在腓特烈奔向西南打擊法軍的時候,西里西亞首府佈雷斯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