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濤說精彩歷史

    1、在現代快節奏社會,要降低對歷史的期望。

    古人對歷史的期望很高,都在用心著史、讀史,期望指導國家政治。最著名的,即唐太宗“以史為鏡”。

    但現今社會卻不同。自然科學崛起,文史哲趨向平凡,真正的歷史愛好者,除了在內心深處保留一片自留地,還應該習慣於這百年來“大變革”,降低對歷史的期望。

    2、讀史要注重“雙重印證”,要注意證據鏈的完整性。

    比如光緒皇帝死因,正史、野史說法迥異。而2008年國家多部門檢測,最後確定光緒死於砒霜中毒。目前,人們從證據鏈條,更相信於砒霜中毒說,而不相信清朝官方史書的說法。

    因此,下結論之前,一定要有“雙重印證”,一定注意證據鏈條的完整性。

    3、讀史的基本功是“史料學”,一定要紮實;但面對實際問題,又不能拘泥於歷史經驗,要活學活用。

    原始史料、文獻是歷史的根本資料,絕不能脫離;嚴肅的歷史研究,絕不能脫離原始記載,否則就是空中樓閣。

    但面對實際卻要能活學活用。譬如美軍非常重視軍事經驗的總結,尤其對失敗的總結;另一面,他們的軍事手冊又都是活頁的,因為作為經驗科學,軍事、歷史都具有滯後性,只有活學活用,才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 2 # 三輔客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其實我覺得讀史書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基於自己的判斷,做一個讀史的明白人。這就是人對歷面對於作古的過去,想了解歷史,那就是看書。看正史吧,官方的東西多有粉飾,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看野史吧,民間的東西掌握不到內幕;看墓誌銘吧,說是蓋棺定論,但逝者為大少說壞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所以過去的墓誌銘和現在的悼詞一樣都是歌功頌德。其實歷史就是譬如昨天,譬如剛才,好多發生的事情你並不能瞭解真相,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痕跡雖然慢慢淡去,經過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事實卻逐漸的浮出,而且日臻完善,更接近史實,這才是真正的歷史,也是歷史研究者的樂趣所在。

    其次是要對一些史書描寫的所謂事實,說法要有客觀的認識。比如讀《史記》,雖然是史學界公認的歷史典籍,但在讀史時一定要明白《史記》成書時間,成書過程等及時代背景等,比如《史記》對漢以前的歷史書寫,雖然是基於司馬氏世掌典籍得天獨厚的基礎上,但仍有大量的內容是透過遊學的方式得來的傳說內容,我們讀書要有自己的判斷;還有一些史書特有的描寫比如許多歷史人物開篇講的所謂豪言壯語如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也”這樣的記錄,這是開篇對歷史人物一個整體的描寫,並不是真說了這樣的話。

    再就是讀史書一定要在讀所謂正史原著的基礎上,兼顧考古歷史,後人演義等內容,要有自己的判斷,比如唐代的歷史,官方大的有新舊《唐史》,還有好幾位皇帝的《實錄》,小的有郡縣《志》,野史就更多了,浪若星空,真假難辨;當然對一個人來說這麼多的史料內容很多,但它們也不是事無鉅細,所以這些東西也只能幫助我們大概瞭解唐代。

    再就是也可以透過看一些所謂歷史劇補充,比如看唐代的歷史據,大唐距我們一千多年,全國現存唐代建築實物貌似只有“兩間半”,剩餘就是寺院、墓葬及各種遺址出土的東西,使今人能夠慢慢了解唐代生活的一點點,所以一般的電視劇,只要有了真實的歷史事件或輪廓就夠了,至於表現手法那估計百分之九十都是編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

    常言說歷史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是針對我們後世之人講的,因為我們改變不了他們的腳步。但一定要明白歷史是當時的人們各種個人行為綜合表現,哪一位都有可能改變歷史的後來走向,所以歷史中的人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這也是我們今人書寫創造歷史的動力。古人創造書寫歷史的過程也是我們後代讀史之人最大的樂趣所在,或使我們心潮澎湃,或使我們扼腕長嘆。最後還是引用古人一句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盡不信書,則又如無書;不盡信書,斯為中道”作為這片回答的結尾,以與大家共勉。

  • 3 # 心向青山

    中國古代的史書基本上都是為政治服務的,也就是“鑑於往事,以資於政道”,《資治通鑑》其實道出了古代史書的本質。

    1,中國近代的史學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

    其一,是史料派,認為史學就是史料學,也可以稱為微觀史學

    其二,是史觀派,其更注重歷史發展的大勢,也可以稱為宏觀史學

    我們從小學的歷史五段論便是典型的史觀派。

    史觀派可以使我們瞭解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何以發展至今,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對於掌握歷史大勢還是有益的。

    我覺得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首先理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更為重要,尤其是我們自己的歷史。之後,便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歷史時期深挖、深入瞭解,將史觀和史料結合起來。

    所以,選擇史學名家的著作就很重要,可以事半功倍。我覺得對於普通人來說直接閱讀二十四史沒有必要,也不現實。二十四史主要是史料,可以在瞭解了歷史全域性之後選擇性的閱讀。

    2,什麼是歷史的真相?

    歷史確實是已然發生的事實,是客觀存在,不可改變。

    “歷史學”是對已經發生的歷史的選擇性的記錄和評價,本身就是主觀性的。

    歷史學家主觀上都希望自己寫的史書是客觀的,但史書客觀與否也只具有相對性,這也是事實。

    所以,完全客觀的史書不存在,想在史書中找到完全的歷史真相也不可能,一切史書都是對已經發生的歷史的解釋,每個史學家都有認知的缺陷、時代的缺陷,所以“歷史”會被不斷修正。

    而這也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歷史不會終結,歷史學也不會。

    3,如何探索歷史的真相?

    我想沒有它途,只能增加閱讀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歷史不是非黑即白,歷史著作亦如此。當我們從各個側面去看一段歷史時,歷史的真相才可能更為接近。

    歷史有“三才”之說,即史德、史識、史才,我覺得對於歷史真相來說可能史識更為難得。

  • 4 # 隨風傳世

    讀史書,也是要分誰讀。不同的人,讀法不同。

    專業人員讀史,力求還原歷史真相。故而在讀史之時,注重上下銜接,左右印證,龐徵博引,逐字推敲,這是做學問的態度。

    普通百姓讀史,多是緣自信趣使然,讀法自是不同。

    二十四正史,皆以文言書寫,比較難啃,倒不如看看蔡東藩的歷史演義,七分實,三分虛,既漲知識,又增興趣,還不費力。

    百姓讀史,可以古今對照,看傳統和現代的傳承與變遷,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很有趣。

    假如你要登泰山旅遊,那不妨先做功課,看看有哪些帝王在泰山封禪,又有什麼功績。這樣到了泰山,別的遊人要麼氣喘吁吁,要麼燒香祈願,你卻可以在一塊塊石碑間流連駐足,在歷史的長河中游弋,還可以給同去的小夥伴顯擺一番,快哉!

    歷史中有無數的成功人士,無數小人物的逆襲,無數高位折戟的失敗者,有道德楷模,亦有陰險小人,不妨細細品味一番,或向他學,或引以為戒,這就是百姓讀史的收穫了。

  • 5 # 孤罔炎史

    一、不要糾結於歷史事件

    以《三國志》為例,陳壽作史,魏與吳都是參考的兩國史籍,而蜀漢的則是靠自己收集的資料。但以陳壽在蜀漢的地位,他能接觸到的高階資訊其實有限,況且很多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他出生以前。即便同時代的人也未必真的瞭解事情發生的始末,更何況他沒有一手資料就更加難辨真假。陳壽被稱為“良史”,是因為他會透過現有的資料進行全方位的比對,凡是邏輯說不通的,有比較嚴重的事件、時間、人物錯誤的一律不用。這也是《三國志》很精練的重要原因。其實,陳壽本身作史的時候,就沒有很刻意地糾結在歷史事件上。像赤壁之戰,“曹操傳”、“先主傳”、“周瑜傳”三傳的記載就有不一樣的地方,但事情的結果就是曹操戰敗,火也確實燒了。至於到底誰燒的,很重要嗎?未必。因為結果都是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形成。

    二、不要偏信作者論斷

    還是以《三國志》做例子。裴松之注中,引了很多陳壽棄而不用或者後世補進去的資料。而且加了很多自己的評價。但是有一點必須知道,裴松之沒怎麼打過仗,別的暫且不提,他在注中對一些戰爭的看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太過理論化了。這就需要讀者在看史的時候有自己的觀點,但一定是邏輯上通順的,不能主觀臆斷。邏輯通順有兩個重要點:1、邏輯起點正確,不能預設是非對錯——認定曹操原本就想“篡漢”,在史料中找證據,就是典型的邏輯起點錯誤;2、邏輯本身要通順,透過已有的歷史事件、人物關係、性格特點、時代背景等等去一步步推導結果,不能只看其中一點從而判斷,否則就容易陷入邏輯陷阱——“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正是那場大火讓曹操兵敗赤壁,從而確立三分。對嗎?不全對。“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操之敗絕不是簡單一場大火就能決定的,軍心不穩、瘟疫橫行、不習水戰都是他失敗的原因,而且對手孫劉都是當世豪傑,不可能一戰而定。

    三、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待歷史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要在歷史中找到自己獨特但不另類的觀點(不是為了求新而新,不是為了求不同而不同,要儘量客觀。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但不能標新立異)。而歷史給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李世民那句“以人為鑑,可知得失;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人這一生要面對和經歷的事情畢竟有限,從史籍中尋找智慧是很好的辦法。那些成敗之事都會給現在以借鑑、以警醒。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活在當下,過去一去不復返,未來從來沒有來。讓歷史成為人生路上指明的燈,而不要成了攥住腳脖子的手。

  • 6 # 樹懶讀書

    但說實話,這樣歷史類問題,自己考慮好一會兒要不要回答!因為自己是剛剛開始涉獵中國歷史類書籍,所以回答起來感覺自己不是很有底氣……

    *那就講講自己這段時間在惡補中國歷史書籍的真實感受吧!

    因為自己是在10年前才意識到“知識”的重要,當時可能是受到激勵類書籍的影響,(現在回想起來就是急功近利心裡在做遂)

    在選擇自己要讀什麼樣型別書籍時,就優先選擇外國作者寫的,在中國最暢銷型別書籍來讀,就這樣讀了快10年,感覺是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方法論,

    但當自己把那些“知識和方法論”用到實際創業中去時,就感覺之前所謂學到的“知識”不能落地了!

    當時還在想是不是自己讀書還不夠多啊?始終還是認為光靠西方那套東西就一定管用了,

    只是自己沒有融會貫通而已,說到這,(啥心情,只有自己知道啦)

    哎!……要怪就怪自己小時候沒好好唸書,要好好唸書在學習方面應該不會走這麼久的彎路呀!……(自己那點破事就不再贅述了,就不佔用大家的網路資源啦!呵呵)

    既然醒了,那就說說自己是怎麼醒的吧!

    透過深入讀史書,讓自己明白一個道理,凡事都由兩個因素組成,(西方那套算是“技法”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是“心法”)

    因為中國歷史書籍太多了,自己是選一些經典類開始快讀,現在大概快速瀏覽了10幾本(是讀的正史,不是野史喲!)的樣子,

    所以呢、還不敢在大眾網友面前獻醜,只敢說一下自己現階段讀中國歷史真實感受,只有讀通中國歷史才算是一個真正有“文化”的人啊……

    因為在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之前;

    中國還領先西方世界兩千多,現在西方很多東西都可以說是“抄襲”我們老祖宗的發明,(聽聞“美帝國”最牛的軍校的教材就一直在用“孫子兵法”……

  • 7 # 潘不安講究史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然而人要如何才能知禮節和榮辱?最簡單的辦法其實就是讀史,尤其是我們的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來從未斷絕,因此讀史是最直接瞭解中國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進而懂禮節,知榮辱的。

    所以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歷史也越來越感興趣,於是網上關於歷史科普的文章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一些科普文章摻雜著很多的毒藥,其中錯誤的方法,譁眾取寵的觀點,可能會讓人在一開始就打下扭曲的基礎,甚至是產生歷史虛無主義。

    因此,讀史第一條就是要找到第一手的史料,那些網路上經過再加工的“史書”,可以參考但不能盡信,更不能盲從名人專家。

    實際上,中國文化一脈相承,只要是經過義務教育的大多數華人,就能夠讀懂唐代以後,那些文字已經開始趨向於白話文的大多數書籍了。難點就在於,唐代之前的古文,其字詞含義,語言結構和現在有著很大的區別,雖然每一個字我們都能看懂,但是如果按現在的習慣去理解,意思可能就會想去甚遠。

    這就涉及到讀史第二條,也是最關鍵的一條。學會識字、音韻、訓詁!

    說到識字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漢字我們都認識啊,怎麼又要學字呢?

    這是因為漢字是一種活著的文字,從甲骨文開始到現在的簡體字,他一直在變化和發展,我們現在學的只是漢字在現在這個時代比較常用的一種意思,而在古代同一個字可能會是另一個意思。

    例如,有人說“出”和“重”兩個字在造字的時候造反了。

    可事實上,這兩個字並沒有造錯。重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個人揹著重重的行囊,所以在《周易·繫辭下》中有這麼一句: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

    如果按照重字的本意,這句話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出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草木從土中長出,所以上古時代的“出”字是我們現在的“茁”字,《說文解字》也是按此解釋:

    出,進也。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也。

    所以《易·說卦》:

    萬物出乎震。

    還有《禮記·月令·季春》: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裡面的“出”字,按現在的意思來解釋,勉強也能說通,但其實是失去了他的本意,是錯誤的。

    至於音韻,我們知道古人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一般人可能透過開頭的“夫、故、蓋、惟”,句尾的“之、乎、者、也”來斷句,但對於讀經讀史來說是不夠的,尤其是沒有這些字的句子,現在往往因為斷句的不同而出現了不同的意思。

    可實際上,古文字身就存在這一種音律美感,所以好的古文我們讀起來都有一種朗朗上口的感覺,這就是音韻,也是古代小學必學的句讀。

    還是舉一個例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現在還流行一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們以為不同的斷法,兩句話的含義完全不同,而以現代人的觀點更傾向於後者。

    可不停的讀兩句話,那句更順一點?

    明顯是前者,事實上至少在唐代以前第一種斷句是毫無爭議的,第二種斷句方法近現代才開始出現。而且這兩種斷句方法的大致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這裡又回到識字這裡,“知”在古代除了“知識,智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法,就是“治理,管理,管制”的意思。如《國語·越語》:

    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又如古代官職中有“知州”、“知縣”,用現代知的含義來解釋就不對了,如果用“治州”、“治縣”則一目瞭然。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應該解讀為“百姓可以讓人引導他,但不能讓人管制他。”就更合理,且“由”和“知”也能對應。同時根據“郭店楚墓竹簡”: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就沒辦法解釋通了。

    當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現在依然還有很多爭議,以上也是我個人的解讀,但是透過這樣解讀一句話,才能自己真正理解一段歷史。

    最後是訓詁,詁讀音“古”,其實就是“訓古”,是古人對於書籍的註解,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閱讀古文。甚至對於很多史書來說,好的註解價值不亞於史書本身,如我們讀《三國志》就不可能離開裴松之的註解。

    尤其是是孔子之後,史家多喜歡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很多人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這本就是一句廢話,失敗者又怎麼書寫歷史?這並不意味著,史書就此失去了真實性,只不過很多人沒讀懂而已。

    例如孔子在《春秋》裡最著名的那句:

    鄭伯克段於鄢。

    左丘明為解析《春秋》專門做《左氏春秋傳》,其中就解釋道: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可見史書中一句很普通的話,在訓詁的幫助下,可以解毒出海量的資訊來。

    如此,學會了識字、音韻、訓詁,總算是進了讀史的門檻,基本上可以動身去了解歷史的真相了。但離真正的登堂入室還是不夠的,在歷史之外我們還要學習瞭解哲學、宗教、政治、經濟、氣候、地理、生物,甚至各類雜學。這樣我們才有資格去摸一摸歷史真相的腳後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市跌跌不休,為何豐田和本田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