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撫順風中
-
2 # 鞍山大吃貨
立秋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許多地方都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因為在夏季伏天人們的胃口普遍比較差,食慾不振,許多人都清瘦了。而“貼秋膘”最好的方式就是吃,吃好吃的,還要多吃肉。 因此按照個人喜好,在立秋吃麵條或者餃子都可以的,餃子要肉餡的餃子,麵條都選用雞鴨豬牛羊肉的澆頭,這樣不僅讓人胃口大開,還能達到“貼秋膘”的目的。
在以前物資匱乏的時候,許多普通百姓心中的美味佳餚就是餃子,特別是肉餡的餃子,既能管飽,又能滿足口腹之慾,因此在立秋後“貼秋膘”時,許多人都會選擇吃肉餡的餃子。 雖然在現在社會進步了,在平常想吃一碗餃子也是非常容易的,但“立秋吃餃子”這個習俗還是在許多地方流傳下來了。
-
3 # 春曉叔叔
進入秋高氣爽的時節,寒氣比夏季重,人體的進補十分重要。立秋進補有四件寶貝,以下分別為您介紹一下:
1、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秋水仙鹼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百合有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功能。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能提高免疫力,還可抑制腫瘤的生長。將百合洗淨、煮熟,放人冰糖冷卻後食用,既可清熱潤肺,又能滋補益中。
2、大棗
大棗性味甘平,人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藥理研究證實,大棗有保護肝臟、調節血脂等作用。不過,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性偏溼熱,故不能多食,尤其體內有溼熱者,多食會出現煩熱口渴、胃月長等不良反應。
3、枸杞
構祀子具有補益肝腎、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來治療頭暈目眩、腰膝痠軟、虛勞咳嗽、糖尿病(輔助治療)、視力減退等。構祀根(中藥稱為地骨皮)有清虛熱、平肝息風的功效,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構祀茶則可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淡、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眼疾、掉髮、口腔炎等。體質虛弱、常患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拘祀子。
4、紅薯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
4 # 丫丫寵物生活
今天8月8日,農曆七月初八,立秋。
“立者,建始也”,立秋可直接理解為秋天的開始。
古人為何將這個季節命名為“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揫斂”為聚集、收斂之意,《慎子·外篇》雲:“氣之揫斂而有質者為陰,舒散而有氣者為陽。”從農曆七月開始,天氣由熱轉涼,萬物聚集收斂,所以古人將農曆七、八、九三月命名為“秋”。另外,秋字還有禾穀熟之意,所以人們常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立秋人們總是要應時節吃一些節令食物,那麼立秋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有哪些習俗,養生應該怎麼吃?
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
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未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貼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檯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溼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吃清涼糕
飲食養生 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因此,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併為越冬做準備。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溼度小,面板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秋季出現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氣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
5 # 吃貨小築Vivi
我是吃貨小築,一枚專注於烘焙、也愛下廚的美食博主,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的第975個原創回答,很高興與大家一起聊聊美食,共享美好生活!今日立秋,你“貼秋膘”了嗎?曬曬你的食譜好嗎?
今天是2019年8月8日,也是立秋節氣,立秋象徵著秋天的開始,從此告別炎熱煩悶的“苦夏”(雖然暑氣還在,但是明顯感覺這幾天溫度略微降低了。)
立秋節氣,有“貼秋膘”的風俗飲食習慣,說起來也非常有意思哈。立夏的時候有“稱人”的傳統習俗,而立秋這天依然會稱一下體重,以作對比。夏季炎熱,食慾不振,自然形容消瘦,故稱為苦夏。那麼“貼秋膘”簡單的說就是把夏天瘦的肉肉吃回來~
所以,貼秋膘主要就是補充肉食,比如說燉肉、白切肉、紅燒肉、燒雞、燉鴨、紅燒魚都可以出來招呼肚子啦,說起來還是很有趣的呢。
腐乳紅燒肉推薦理由:雖然是立秋了,但是天氣還是比較炎熱,這道腐乳紅燒肉,別有一番風味,肥而不膩喲。
食材:五花肉:一塊,腐乳:一塊,薑片:幾片,冰糖、生抽、料酒、小蔥:適量。
製作步驟:
1、五花肉切塊,燒一鍋水,放入幾片姜、適量料酒,焯水洗淨血水,瀝乾備用。
2、一塊腐乳+適量腐乳汁拌勻攪碎備用。
3、熱鍋油熱後,放入冰糖小火熬出焦糖色,放入五花肉,翻炒至五花肉表面淺金黃色。
4、倒入腐乳、生抽、薑片、料酒炒勻。
5、放入沒過五花肉的開水,大火燒開後,中小火慢燉至肉爛,最後大火收汁,調味,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Tips:乾貨看這裡!
1、熬糖一定要火小,第一次熬糖可以淺一點,慢慢掌握技巧,熬糖熬的太過會發苦,熟能生巧會越做越好。
2、五花肉建議焯水,洗淨血水後使用。
3、腐乳有增添風味的效果,不用攪的特別碎,有小顆粒也沒有關係,口感更豐富喲。吃膩了普通的紅燒肉,可以換個口味喲!
4、紅方腐乳、玫瑰腐乳更適合這道菜喲,還有上色的效果。五花肉選擇肥瘦相間的為佳。
酒釀紅燒鯽魚推薦理由:不用放料酒的紅燒鯽魚,用上了自制的酒釀,沒有魚腥味,非常好吃,百吃不厭!
食材:鯽魚:一條,甜酒釀:半碗,生薑:幾片,蒜瓣:幾顆,桂皮:一小根,八角、香葉:幾個,生抽:4勺,老抽:適量,鹽:適量。
製作步驟:
1、魚清洗乾淨擦乾,在魚身正反兩面各劃三道,魚的裡面抹一層薄鹽。
2、薑切片,蒜拍松,香料、甜酒釀準備好。
3、起鍋油熱後放入生薑、蒜瓣、八角、桂皮爆出香味,當蒜瓣變金黃,放入香葉,略炸一下,撈出所有香料。
4、轉中火,放入魚,煎炸至兩面金黃,注意一面煎熟以後再翻面,晃動鍋子讓魚均勻受熱。
5、魚煎至兩面金黃後先盛出。
6、鍋內留一點油,放入蒜瓣炒香後,倒入甜米酒、生抽、少量生抽、鹽、放入魚,保持大火讓湯汁不停的進入魚肉內,時不時用鏟子把湯汁澆在魚上。
7、湯汁快收干時,加入小蔥,嘗一下湯汁鹹淡,適當調味,出鍋。
Tips:乾貨看這裡!1、煎炸魚的時候建議中火,大火可能一下去魚皮就沒了,一面煎透再翻面,這個也是孰能生巧的。
2、魚身抹鹽可以讓魚更入味。
3、甜酒釀有去腥的效果,同時也為魚帶來自然的甜味,這道菜就不用額外再放糖了。
-
6 # 鏟子愛廚房
為什麼要貼秋膘?“貼秋膘”這個詞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因為在夏季的時候人們的胃口都是很差的,而且吃的也都非常清淡,因為胃口不佳天氣太熱,所以油膩的食物也吃不下,在家的話吃點冷盤也就打發了,所以一到夏天很多人都會餓瘦就是這個原因。秋天來了,天氣也會隨之變得越來越涼爽,人們進補就會提上日程,所以就會吃一些比夏季更加有營養的食物,這樣的一個做法也被稱作“貼秋膘”。今天立秋,我為自己做的一道貼秋膘的好食材是––小雞燉蘑菇。
雞肉屬於白肉,多吃一些也不容易長胖,因為它本身的脂肪含量比較少,而蛋白質比較多,特別適合減肥期間的朋友來用。
接下來就詳細說一下這道小雞燉香菇的製作步驟。~~【食材準備】~~
【主料】雞1只,幹香菇300克。
【輔料】生薑,黃芪,黨參。
【調料】黃酒,白胡椒粉,鹽,雞精。
~~【開始製作】~~
①雞最好是去菜市場買新鮮宰殺的,取回來以後放在清水中浸泡15分鐘,泡出裡面的血水腥水,再衝洗乾淨備用。
②香菇需要提前15分鐘放在溫水中把它泡發開。
④開鍋以後撒上鹽,蓋上鍋蓋轉小火燜20分鐘。
⑤燜熟以後撒上鹽,雞精,白胡椒粉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疑惑解答】~~
1、小雞需要提前焯水嗎?
答:如果是去菜市場買的已經死了的小雞,回來之後一定要進行焯水,冷水下鍋,開鍋以後撈出浮沫,再衝洗乾淨就可以啦。如果是去菜市場買的新鮮剛剛宰殺的小雞,回來之後就不需要再焯水,因為新鮮的裡面雜質沒有那麼多,用清水浸泡15分鐘就可以,這樣做出來的雞湯更鮮美好喝。
2、香菇可以選擇鮮的嗎?
答:這道小雞燉蘑菇,主要是選用幹蘑菇來製作,其實這是來自東北的一道菜,最好是選用野生的榛蘑,但是家裡沒有的話也可以使用幹香菇來代替,在燉制的過程中會把香菇裡面的滋味全部浸泡出來,所以最好選擇幹香菇,不要選擇鮮香菇。
3、小雞燉蘑菇需要提前煸炒一下雞嗎?
答:去菜市場買的新鮮宰殺的雞,不需要煸炒,如果是去超市買的生雞一般都是注水的,裡面的水分非常大,所以買回來以後要把它切成小塊,然後放在鍋裡,把它炒出裡面的水分,這樣雞會比較好吃一些。
~~【寫在最後】~~
-
7 # 楚香村
我們一家三口都不是太喜歡吃肉,半隻雞一頓還吃不完。燉雞時我喜歡放一些山藥和紅棗,山藥和雞湯往往比雞肉少的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家燉湯時我總喜歡加一些素菜一起燉,比如排骨湯會放冬瓜或者玉米一起燉,土雞放山藥或者香菇,鴨肉則放白蘿蔔或者海帶,牛肉會放胡蘿蔔一起燉。很難見到我清燉一鍋肉,什麼也不放的。下面分享一下我是怎麼燉土雞湯的吧!
食材:土雞、山藥、紅棗、生薑
調味品:鹽、料酒、胡椒粉
步驟一:先把半隻土雞斬成塊洗去血水,將雞肉冷水下鍋,在放兩片薑片和一些料酒,大火煮出浮沫後,撇掉浮沫,撈出雞肉用溫水清洗乾淨。
步驟二:將洗淨的雞肉放入砂鍋中,在放入薑片、料酒和洗淨的紅棗,然後注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
步驟三:帶上手套把山藥皮去掉,洗淨後切成滾刀塊,放在清水中浸泡著。等雞肉燉兩個半小時時後放入山藥塊,繼續燉煮半小時。
步驟四:雞肉燉爛後,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夏季土雞脫毛,看起來很是瘦小,我買的這隻一年多的老母雞隻有二斤多一點,小是小了點,肚子卻很多油脂,所以還是焯下水在燉,不然怕太油膩。土雞肉質真的很緊,硬是讓我燉了三個小時,吃起來口感剛剛好。其實入秋後天氣乾燥更應該吃鴨肉,只是沒有提前準備,下次再買我們當地的番鴨燉湯。
-
8 # 久月味道
“貼秋膘”,晚上吃個番茄土豆燉牛腩 。
我家寶貝對番茄那簡直是百吃不厭,番茄炒蛋,黃骨魚番茄湯都很喜歡,加之土豆也是她愛吃的菜 。所以這道菜主要是根據寶貝的口味來的,除了姜蔥鹽外沒放其他調料了。
番茄土豆燉牛腩食材:牛腩 番茄 土豆 姜 蔥 鹽
做法:
1、新鮮牛腩放入冷水鍋中,加薑片,煮沸後焯水,去血沫,用冷水沖洗乾淨後備用。
2、新鮮番茄削皮後,切小塊,備用。
3、土豆洗淨去皮後,切小塊,放在清水中避免氧化,備用。
4、起油鍋,倒入番茄翻炒至番茄出汁後,倒入剩餘的薑片和牛腩一起翻炒。
5、加適量清水和蔥白煮沸後倒入預熱好的砂鍋中,轉小火慢燉2小時至牛腩軟爛。
6、倒入土豆燉15~20分鐘,加少量鹽,撒入蔥花即可。
當然除了土豆燉牛腩還做了2個小菜,酸剁椒炒茄絲和涼拌荊芥。
一葷兩素,一家人簡簡單單吃一餐。立秋就這麼過啦。
-
9 # 一天媽媽
六月末開始,一直按照這個食品在吃,減了七,八斤。八月開始做的不好,老是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一直末減,從明天開始,監管一下自已,從頭開,堅持到底,堅持✊
回覆列表
【立秋傳統飲食】
吃茄子、吃渣、吃秋桃
在歷史流傳下來的立秋節氣食俗中,有“吃茄子”、“吃渣”、吃“秋桃”等。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杭州一帶立秋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時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這些傳統的立秋食俗部分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如吃秋桃,桃子含鐵豐富,有一定的補血作用。但也有一些食俗目前不太清楚或是缺乏現代醫學根據,這些東西不是說不能吃,而是說它對於立秋養生的意義有待商榷。比如吃茄子,茄子清熱涼血,對夏天來說會更適合。對長青春痘、瘡癤、痱子的人比較有好處,也對降低膽固醇、血液粘稠度等有一些作用。但對那些消化不好或是腹瀉的人來說就是負擔了。
所以一些傳統飲食也不能盲目地吃,要因時因人而異。
【立秋現代飲食】
吃山藥、白蘿蔔、青橄欖、麥冬和梨
立秋飲食上的養生主要是預防秋季腹瀉或是秋燥造成的一些健康問題,推薦了以下幾種立秋養生適合吃的食物。
山藥又叫土薯、淮山、淮山藥等。性平,味甘,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補肺、滋腎等功效。廣東人重食療,山藥是常用一種食材,知道它在健脾益胃助消化上的功效,但很多人不知道山藥還常被用於治脾胃虛弱、洩瀉等病症。此外,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益肺氣養肺陰,可治療肺虛痰多嗽久之症。立秋,養陰養肺是重點,所以,立秋時節食用山藥能讓養生功效更好。
白蘿蔔性涼,味甘。熟者性溫,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的功效。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且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它具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等功效,所以能用於食積脹滿,痰嗽失音、消渴、腫瘤、痢疾等病症。
青橄欖又名青果。性味甘、澀、酸、平,入肺、胃經。其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等,能生津、利咽、解毒。可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菌痢,癲癇等症。陳瑞芳醫生介紹,青橄欖可生吃,也可熟吃,都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麥冬又名杭麥冬、筧麥冬。性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