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勤快

    他們二人的官位和工作,就是現代大鬍子王震將軍入新疆為了祖國領土完整,百姓社會生活的安寧,所承擔的角色和任務,,^O^^O^

  • 2 # 油膩的懶人

    第一,看名字,這個就是廢話啦,肯定是大將軍牛逼一點,七省經略,乍一看七個省份,真挺厲害,其實看名字也大概能明白一點,就是出出主意,搞個謀劃,類似於現在的參謀。大將軍就不一樣了,這個是實權人物啊。

    第二,看出身,在清朝康熙個雍正那個年代,如果不是和皇室關係近一點,大將軍這個職務是不可能得到的,年羹堯不僅僅是朝廷的官員,更是雍正的家臣,而洪承疇是原明朝降清的,他的職位,不僅僅是來源於他在明朝的經歷,也有清朝的政治需要。你是投降過來的,首先我得彰顯非我族類我照樣任用,再者,你看,還給了一個七省經略的職位,樣子上好看,但大都是沒有實權的。

    第三,年羹堯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啊,雍正登基之後,他妹妹就成了年貴妃了,這身份的含金量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啊。

  • 3 # 王文軍8410

    不能以名字論。要看當時朝代的真是處境,年羹堯對付的是對清朝不構成致命危險的一個小對手,洪承疇要對付的是明朝致命對手的後金,因此,毫無疑問,洪承於崇禎的重要性遠大於年羹堯於雍正。

  • 4 # 天涯史館

    首先糾正一下,順治年間洪承疇所受的是五省(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經略,而非七省經略。

    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和洪承疇的五省經略都是清朝初年所設的臨時官職,主要職責是開拓邊疆或者平定叛亂,清代中後期隨著社會秩序的穩定和官制的固定化,撫遠大將軍及N省經略都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下面就詳細介紹下二者的由來及差別之處。

    撫遠大將軍

    撫遠大將軍為清初設立的武將職位,歷史上曾任此職的著名人物有愛新覺羅.福全、愛新覺羅.允禵、年羹堯等。另據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考證,康熙年間韋小寶也曾受封撫遠大將軍及一等鹿鼎公,受命遠征雅克薩與羅剎(俄羅斯)作戰並大勝而還。。。

    撫遠大將軍為純粹武職,為臨時大軍統帥,專司拓邊平叛,歷來須滿蒙親貴且皇帝極為寵幸者方得任此職,詳細說明如下:

    愛新覺羅.福全

    愛新覺羅·福全(1654~1703年),滿洲鑲白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傑出的軍事統帥,順治帝次子,康熙帝異母兄,母為寧愨妃董鄂氏。康熙二十九年,受封為撫遠大將軍,聯合恭親王常寧分道討蒙古噶爾丹,率軍出古北口,攻打烏蘭布通,大敗噶爾丹叛軍,班師凱旋。

    愛新覺羅·允禵

    愛新覺羅·允禵(1688年—1755年),原名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繼位後為避諱改名允禵,康熙五十七年春蒙古準噶爾部出兵進攻西藏,十月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討伐準卡噶爾部,人稱大將軍王。歷三年遠征後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和平解決西藏問題。

    不過大將軍王后來的際遇有點慘,允禵本是雍正(康熙第4子,原名愛新覺羅·胤禛)惟一的同母弟,但因捲入康熙末年的奪嫡之爭,事敗後被雍正圈禁(軟禁)十三年,雍正死後才恢復自由。

    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本是漢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當時稱之為抬旗),清朝名將。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實際上接的就是大將軍王胤禵之任),總攬西部一切軍政事務,事實上成為雍正在西部的全權代理人。雍正二年(1724年)初,年羹堯率軍晝夜兼進,直撲敵軍老巢,犁庭掃穴,大獲全勝。年大將軍從此威震西陲。

    功成名就之後,年羹堯自恃功高,越來越囂張跋扈,觸怒了雍正帝,雍正三年即獲罪下獄,不久後雍正下旨賜其自裁,顯赫一時的年大將軍最終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五省經略

    經略做為官職,北宋時就已存在。水滸傳中魯達(魯智深)就稱西軍統制种師道為老種經略相公。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常特設經略,掌管一路或數路軍、政事務,職位高於總督。如明末名將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等均曾先後任遼東經略,為遼東最高軍政長官,專司對後金(清)作戰。

    清軍入關,定鼎中原之後,立國初期部分沿用明朝官制,在對南明及大順(李自成),大西(張獻忠)等的戰爭中特設N省經略之職,統轄某省或某幾省軍政大權,其中最有名統轄區域最大的就是五省經略洪承疇。

    洪承疇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歷任陝西布政使參政,陝西三邊總督,薊遼總督,松錦之戰後投降後金(清),歷任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為滿清掃平南明,定鼎中原立下大功。

    順治十年(1653年)洪承疇受命五省經略,統轄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總司與南明永曆政權,孫可望,李定國(均為張獻忠義子兼部將,當時率大西軍餘部據云貴一帶,後期孫可望降清,李定國效忠南明永曆政權,據滇緬以抗清,南明亡後病逝)作戰,一直到順治十六年吳三桂攻陷昆明,南明滅亡。

    總的來說,撫遠大將軍和五省經略均為清初非常設官職,且都是軍政一把抓,很難說誰高誰低。但撫遠大將軍雖無品無級,但歷來非滿蒙親貴不得受此職(年羹堯雖是漢人,但已抬籍入漢軍旗,且受雍正重用,算是特例),節制轄區內所有文武官員,並有先斬後奏之權,而經略雖也是位高權重,統轄轄區內所有軍政事務,但對轄區內最高文武官員並無直接節制之權,因此從實權和相對皇帝的親信程度而言應略遜於撫遠大將軍。

  • 5 # 晨風曉月趣歷史

    撫遠大將軍與經略,年羹堯與洪承疇,兩個方面都有本質的區別。

    撫遠大將軍,是清朝設立的武將職位,著名人物有福全、允禵、年羹堯。撫遠大將軍雖是軍職,但往往為了更好地服從服務於軍事行動,更好地協調行政、後勤等各項職能,有時會給予大將軍更多臨時權利,比如有權節制戰事周邊行政省份的巡撫及總督。皇十四子胤禵任撫遠大將軍時,康熙專門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厄魯特首領,將青海蒙古的一切軍事、行政大權,全部將給大將軍,同時說:“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

    年羹堯任撫遠大將時,雍正發出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實際上,年羹堯已經有權總攬西部一切事務,四川、陝西、雲南等省的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二品以上大員,均受其節制。

    經略,是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別設立的一個職務,掌管一路或數路軍事、行政事務,職位高於總督。總督一般可以管理一個或數個省的軍事、行政大權,也就是說,總督的職權高於一省的巡撫,可以領導幾個巡撫。而經略的職權又高於總督,可以領導幾個總督。

    撫遠大將軍與經略,都可以管理數個行政省的軍事、行政大權,但撫遠大將軍是軍職,它的實際職權只是領導軍隊,其節制數的行政職權,卻需要皇帝的臨時授權。經略,其本身就是一個行政職務,不需另外的授權。所以,單從兩個職務的權力上來講,經略要顯現高於撫遠大將軍,一個經略有時候幾乎管理一個國家的半壁江山。

    年羹堯與洪承疇的區別。年羹堯出生於清朝漢軍鑲黃旗,是康熙、雍正朝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後期還加封太保、一等公爵。其主要的功績是配合各軍平定西藏的叛亂,任撫遠大將軍時,親率清軍平息了青海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立下赫赫戰功。

    洪承疇是福建泉州人,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的進士,逐步升遷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的戰爭中屢立戰功,升任陝西三邊總督。崇禎年間,由於清軍的步步緊逼,轉任薊遼總督抗擊清軍,要松錦的戰役中全軍覆滅,被清軍俘虜後投降清朝,深受皇太極、多爾袞、順治的重視。

    清軍入關後,順治帝對洪承疇非常器重,拔擢他為大學士,任南方七省經略,駐紮南京,負責南方戰事。洪承疇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軍事方略,盡力避免生靈塗炭,用較少的代價平定了江南。在這個事情上,既有大功於清朝,又盡最大可能減少對江南漢族同胞的殺戮,也有大功於漢族人民。

    年羹堯與洪承疇最大的區別在於,年羹堯從一出生就是清朝的鑲黃旗人,又是雍正皇帝身邊的親信,清朝對其信任與重用,遠非洪承疇可比。雖然後來被雍正賜死,完全是年羹堯個人不否進退、狂妄自大造成的,與早期大清王朝對他的絕對信任沒有關係。

    洪承疇原來是明朝的重臣,也曾經是清軍入關的死敵,清朝重用他,完全是為了統一全國、征服漢族的政治和軍事需要,清朝的統治者對他,永遠是既用之又防之,從來就沒有過絕對信任過。所以,洪承疇的個地位,在清朝的統治者心中,是遠遠不如年羹堯的。

    所以,論職務,洪承疇的七省經略還高於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論個人的地位,年羹堯卻遠遠高於洪承疇。

  • 6 # 半畝田5577

    撫遠大將軍為清康熙、雍正平叛特殊時期設立的武將職位,著名的有鄂扎,圖海,允禵,年羹堯等,其中康熙還為圖海做詩:賜撫遠大將軍圖海。年羹堯,字亮工,自幼讀書,頗有才識,後得康熙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升任四川巡撫,期間在多次平叛中顯示其卓越才幹,特授四川總督,統領軍政和民事。雍正即位之後,由於其妹為雍正寵妃,更是備受倚重加官進爵,青海羅卜藏丹津反叛,雍正命年進討,諭撫遠大將軍延信及防邊理餉諸大臣,四川、陝西、雲南督、府、提、鎮,軍事皆告年羹堯,成為了雍正在西北邊陲的的親信代理人,權勢、地位實際上遠在撫遠大將軍延信和其他總督之上,後年進駐西寧平叛,解除撫遠大將軍延信印授年羹堯,至此總督各軍和一切事務進行平叛。

    經略,明和清初期在有重要軍事任務特設經略,掌管一路或數路軍、政事務,職位高於總督。洪承疇,字亨九,明末時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陝西三邊總督,後平叛有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清軍入關後,降清,順治帝曾對其諸將曰“今獲一導著,吾安得不樂”對其極為器重,提出了很多對清廷有用的意見,大多被採納,加以推行。雲南、貴州、湖南等地叛亂不斷,兵連不得息,上授洪承疇太保兼太子太師、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地方、總督軍務糧餉,撫鎮以下鹹聽節制,攻受便宜行事,滿兵當留當撤,即行具奏,命內院以特假便宜條款詳列敕書,宣示中外,後鑄“經略大學士”印授之。

    政權不穩,戰事不斷,當權者為鞏固政權也必須選將帥之才平叛,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保證用兵成功,必須做到政令、軍令統一,排程有方,統一指揮。否則相互掣肘,各個自保,後勤保障不力必將戰事不斷,塗炭生靈於國於民不利。年、洪二人皆有才略,又是當權者倚重信任之人,不管是撫遠大將軍還是七省經略名雖不同用意皆同,也都是當權者附給他們的絕對權力和最有力的支援。

  • 7 # 水墨鄂州

    年羹堯,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將軍,一生跌宕起伏,曾位高權重,紅極一時,最後卻身敗名裂,死在獄中,實在令人唏噓。

    年羹堯是因為戰功走向仕途高峰的,但其實他並不是武將出身,而是和大多數夢想入仕的人一樣,自幼苦讀四書五經,考取功名,幸運的是他年紀輕輕就進士及第,得以入仕,且被康熙看重,三十歲之前就已經官至巡撫。

    康熙賞識提拔的知遇之恩,年羹堯十分感激,並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擔任巡撫期間清正廉潔、勵精圖治、施恩一方,因此康熙對他更加另眼相待、寄予厚望。

    準噶爾入侵時,還不是將領的年羹堯,負責後勤工作,不能上陣殺敵就盡己所能保證軍隊的衣食住行,年羹堯再一次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能,後來年羹堯入京覲見皇帝,皇帝以弓箭相贈,以示嘉獎,恰逢此時有地方叛亂爆發,年羹堯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平定了這場叛亂。

    康熙看到了年羹堯的能力,也為了表彰他的功績,任命和當時的撫遠大將軍一起執掌軍務,請注意這個時候的年羹堯還沒有被任命為將軍。

    年羹堯被任命為撫遠將軍是在雍正繼位之後的事情,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就看中年羹堯的能力,有意拉他入夥,而年羹堯也很看好雍正,兩人一拍即合,雍正還納了年羹堯的妹妹為側福晉以穩固聯盟,自此年羹堯鞍前馬後,成了四爺黨的核心人員,雍正對他是也是非常信任倚重的。

    雍正繼位後不久,青海發生叛亂,雍正便正式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平定叛亂,年羹堯不負所托,出色地完成了平叛任務、大勝而歸,得到了雍正的嘉獎,年羹堯撫遠大將軍的名號也自此響徹九州大地。

    那麼,風光一時的撫遠大將軍到底是什麼段位的軍官,在清朝的地位如何呢?

    撫遠大將軍,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安撫遠方百姓的將軍,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地方發生了叛亂,那麼撫遠大將軍就要前往此地平定叛亂,而在這個平叛的地方,撫遠大將軍是擁有最高權力的政治軍事長官,雍正讓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足可以證明雍正對他的絕對信任乃至軍事能力的高度認可。

    清朝的撫遠大將軍,先後一共有九個人擔任過,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中出身最低的一位,其他的八位撫遠大將軍中,有六位都是清朝的皇室成員,即使不是皇室嫡系,也是皇室宗親,屬於愛新覺羅家族;另外兩個都大學士出身。

    大多有皇室宗親擔任的職位,可見撫遠大將軍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也印證了當時雍正對年羹堯的信任與倚重,年羹堯也靠著撫遠大將軍的職位混得風生水起。

    需要注意的是,撫遠大將軍是清朝特有的武將職位,是皇帝在戰事中為了平定叛亂臨時任命的一個職位,因為這個職位是臨時任命的,所以撫遠大將軍沒有品級。但在當時來說,撫遠大將軍的權力非常大,這個職位掌管著所轄地方的全部軍政大權,且有獨自處理軍中事務的權利,年羹堯執掌撫遠大將軍時是在西寧,所以他掌管西北邊的一切事務。

    清朝的軍事重心在西北,西北常年重兵集結,年羹堯則是領兵作戰的最高統帥,當時有些大將軍只是虛設的職位沒有真正的兵權,而年羹堯絕對是掌握軍政實權的大將軍。

    年羹堯從擔任撫遠大將軍起,事業逐步攀升,獲得了雍正的信任和倚重,平定了西北之亂之後,更是擁有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光,人啊在順勢得意的時候難免會頭腦發昏,年羹堯仗著功高開始得意忘形、貪贓受賄、結黨營私、草菅人命,最要命的是雍正覺得他藐視皇權、功高震主,綜合了大臣們彈劾年羹堯的幾十條罪狀,將其下獄,最後在獄中悄然的結束了這位權臣的生命!

  • 8 # 新世捷劉林傑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沒有善終!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被削官奪爵,定大罪九十二條,賜自盡。年羹堯之死,應該說是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驕橫僭越,絲毫不知自我限制。尤其因權高位尊、皇帝信任而忘乎所以,不守臣道,貪婪貪贓,植黨營私。“公行不法,全無忌憚”。終為國法所不容,終為雍正所廢棄。任人唯親,植黨營私,妄自尊大,不守臣道,爭權奪利,多行不義。不作死,就不會死,在年羹堯身上表現的淋淋盡致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在明末農民起義的戰事中屢立戰功,升任陝西三邊總督。崇禎年間轉任薊遼總督,松錦之戰後投清朝,深受皇太極重視。

    清軍入關後,順治帝對洪承疇極為器重,拔擢他為大學士,負責南方戰事。洪承疇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進軍策略,盡力避免生靈塗炭,以較少代價平定了江南。同時,洪承疇建議滿人“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淡化了滿漢之間的差異,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也曾針對順治皇帝迎達賴喇嘛提出意見。其意見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在洪公的推動下,清初完成平穩的朝代更迭,傳統文化的延續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漸和睦相處。

    順治十年(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疇逝世,康熙帝頒佈御詔,贈少師,諡文襄,賜葬京師車道溝,立御碑。比起年羹堯至少善終餘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太累了我心疼的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