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丫丫媽談育兒
-
2 # 瑞克叔叔的玩具星球
最近有位媽媽問我,寶寶一歲了,看繪本,幾分鐘就注意力分散,現在怎麼教育?應該教他些什麼東西呢?能玩哪些遊戲?
1歲的孩子,大多數已經能夠走路,語音能力、認知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等進一步增強,但是因為孩子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有限,這個階段的教育,主要是融入在生活和遊戲中,除了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外,應該透過做遊戲,來開發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
那麼一歲的孩子可以玩哪些有益的遊戲呢?
一是玩種類、大小不同的球,抓球、拍球、滾球等玩球可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拍球,也可以滾球,父母和孩子分別站在兩端,把孩子滾過去,父母接過以後再滾到孩子那邊,讓孩子接住再滾到父母這一邊,孩子接到球父母要給予鼓勵,孩子就會更有興趣。
二是搭積木剛開始可能孩子並不會玩,只是扔來扔去,父母可以先做示範,慢慢孩子就會主動去搭,搭起來,再推倒,再搭。搭積木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能力,以及手指的靈活程度,也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三是畫畫可以拿一支筆和白紙,或者用磁力畫板,讓孩子在上面,不用管畫得是什麼形狀,只要他畫就可以,可能孩子只能亂畫一氣,只是一些直線或曲線,但是畫畫對孩子的大腦及手指都非常有益。
四是讀繪本、翻書、看書這個年齡段可以給一些紙板書和一些洞洞書,以及有圖案的舊雜誌,以及相簿等,可以給孩子讀,但是就像那樣媽媽說的,可能孩子聽不了兩分鐘就不聽了。如果孩子不願意聽,那麼就讓他隨便玩會兒,什麼時候有興趣了再讀。
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翻書,父母指著上面顏色和圖畫,告訴孩子,比如各種動物植物的名稱,顏色的種類等。
五是玩過家家美國兒科學會,以及育兒專家都推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玩假扮遊戲,比如說用一些廚房用具的玩具,模仿切菜做飯等。還可以用玩具電話打電話,玩假扮遊戲父母要配合孩子。
六是利用家裡的各種安全的物品做遊戲比如我就用盆盛上水,放上洗澡時玩的小球,讓孩子用廚房的漏勺舀到旁邊那個盆裡,舀完後倒進去再舀,鍛鍊孩子的手部的靈活度,孩子玩得非常高興。
七是戶外活動。包括坐滑梯、翹翹板,玩沙子,奔跑等。
當然,還有很多種遊戲可以玩,只要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父母都可以陪孩子一起玩。
給一歲孩子推薦的玩具:
故事書、紙板書、繪本。
各種大小形狀的球。
人物或動物形象的娃娃和玩具。
卡車、汽車、剷車等。
假扮遊戲的道具,比如廚房用具玩具。
拼圖,可以塗鴉的材料
家裡的炊事用具,飲料瓶。
毛絨玩具洋娃娃。
-
3 # 小太陽兒童健康
1歲的寶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他們會帶著好奇心到處活動。
這個時候超適合做一些益智的親子游戲的。
下面幾個簡單的遊戲推薦給寶媽們。
1.拆禮物
相信大家都喜歡收禮物,但對於寶Bora說,開啟禮物的包裝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興奮感來自發現和用自己的手指做了想做的事情。
媽媽可以給寶寶找一些小玩具或者以前的舊玩具,包在紙箱子或者禮品盒子裡,讓寶寶拆。
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性。
2.推圓筒
在圓筒中裝入一些餅乾或者小玩具,並將圓筒放到寶寶面前,讓寶寶推,並用手示意寶寶推的動作;當寶寶推倒圓筒,媽媽可以讓寶寶玩一會玩具或者吃一塊餅乾,以表示對寶寶的鼓勵。
這個遊戲可以透過寶寶的手的動作發展,使寶寶初步的思維能力和自我意識得到提高。
3.汽車開動
準備一塊木板,墊木板的板凳和小汽車,這個遊戲要讓寶寶感覺到汽車上坡要用力,下坡可以自己跑。
可以訓練寶寶的方向感,認識上、下、去、來,有助於開發寶寶智力。
4.串珠子
準備一個小碗,放些中間是孔的東西或者小珠子,再準備一根線或者小繩子,讓寶寶把小珠子穿起來。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性。
5.走樓梯
寶寶開始直立行走時往往都是直膝行走,為了保持平衡兩條腿還分的比較開,想要矯正這個的方法就是帶寶寶走樓梯。走樓梯會迫使寶寶屈膝抬腿。
方法是爸爸媽媽再寶寶前面拉住寶寶的雙手後,讓寶寶慢慢跟著走就可以了。
-
4 # 當什麼媽一、hide and seek捉迷藏
這是最簡單的遊戲了~寶寶可以從小玩到大都覺得很有趣,而且可以教會他們“物體永存”的概念——看不見不等於消失,緩解他們的分離焦慮。但是不同年齡的寶寶玩起來也有區別,比如對於1歲的小寶Bora說,你不能藏得太好了,他們找不到你、反而會沒有安全感。所以跟1歲寶寶玩捉迷藏,可以這麼玩:
1.準備一條浴巾、小毯子,等;
2.在一塊比較大的、整潔的地方,旁邊最好不要有其他玩具可以吸引寶寶注意力;
3.和寶寶面對面坐著,確保寶寶看見你的時候,用浴巾等物把自己蓋住,然後問寶寶:媽媽在哪裡呀?
4.可以大動作地動,吸引寶寶注意力;或者直接從浴巾裡面伸出手去跟寶寶打招呼,讓他知道媽媽在這裡;
5.寶寶被你吸引,會用手在浴巾上摸來摸去;當他摸到你的頭時,可以快速掀開、讓寶寶看到你的臉,然後大聲說:u find me!媽媽在這裡呀!你找到媽媽了呀!媽媽在這裡呀!等。
6.同時可以轉換角色,用浴巾把寶寶包住,然後假裝寶寶不見了:咦,小臭去哪裡了呀?小臭怎麼不見了呀?有些小寶寶會自己出來,有些小寶寶比較有定力,你還可以順著浴巾找上去,比如假裝在浴巾上面探索,摸到了他的一條腿:咦,這不是小臭的臭腳腳嗎,怎麼在這裡呀?怎麼誇張怎麼來,一路找上去,直到找到寶寶的頭,再掀開浴巾。
是不是很簡單呀?別高興得太早,這個遊戲的副作用就是……
寶寶會強強想和你玩800遍不肯停!!!
二、開小車車啦Good for age: 12 months (but older and younger kids might enjoy it, too!)
Skills developed: balance, pretend play
What you"ll need: laundry basket, cardboard box, or other large, nonlidded container; rope or thick cord.
適合的年齡:12個月(但是大小朋友可能也會喜歡哦!)
鍛鍊的能力:平衡力、假扮遊戲
準備的物品:洗衣籃、紙箱子或其他大儲物箱;繩子或者厚的布,等。
開動!
1.把東西備好,把繩子系在箱子上。
3.開始先慢慢開,後面可以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調節進度;
4.互動環節,這個可以想的太多了,家長們真的玩起來了,很容易自然發揮的,比如:可以模仿車的聲音,並且告訴寶寶,警車來啦、消防車來啦、火車來啦,等;可以假裝紅燈停、綠燈行,等;可以假裝這是校車,一路上要接家裡的玩具上車,比如到哪裡接小豬呀,到哪裡接積木呀,等。
也是寶寶會非常喜歡的一個遊戲哦,除了上面提到的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力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寶寶多聽、從而提高語言學習能力;而且過程要跟寶寶一直溝通,也可以提高他的社交能力哦。
先這樣吧,都是寶寶會非常喜歡的、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親子游戲~希望題主可以和寶寶玩起來哦!
-
5 # 榛熙媽三人組
1、識圖遊戲。家長可以給寶寶多玩一些識圖遊戲,如小狗、小貓、大樹、花朵、汽車、腳踏車等圖片,透過這項遊戲可以讓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以此來擴充套件寶寶的視野。
有聲掛圖就很好。很小就買了,抱著時聽音樂,大點就教動物,並模擬叫聲。
2、藏與找。家長可以當著寶寶的面,將一個玩具放在枕頭下或被子裡,然後讓寶寶去尋找,以幫助他對“看不見物體依然存在”這個概念的理解。在遊戲中,家長可以不斷更換玩具和遮蓋物,以引起寶寶的興趣。
3、指認身體部位。家長與寶寶面對面,先指著自己的身體部位告訴寶寶:“這是眼睛,眼睛能看到寶寶;這是耳朵,耳朵能聽見聲音;這種嘴巴,嘴巴能說話、吃東西。”然後問寶寶:“眼睛在哪裡?耳朵在哪裡?嘴巴在哪裡?”讓寶寶自己指認,以訓練他的反應能力和自身協調能力。
4、小區滑滑梯。小寶寶一歲多正好在滑滑梯旁邊學爬樓梯,學走路,鍛鍊身體協調能力;和同齡小寶一起玩,又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
-
6 # 詩琪呀
當寶寶成長到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意味著從嬰兒期過度到幼兒期了。這時許多寶寶都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爬行能力,有的寶寶甚至會走路了,那麼哪些遊戲適合這個階段的寶寶呢,下面介紹幾款遊戲
1:認知圖片
收集各種動物,家用物品,人物,交通工具等的圖片。一張圖上面只能有一個圖案,比如:貓就是一隻貓在上面什麼也沒有的卡片,而且要彩色的,和孩子面對面的將圖片上的資訊告訴孩子,一邊讓孩子看,一邊告訴孩子圖片上得資訊,然後抽出下一張再告訴孩子下一張圖片的資訊,資訊不要太過複雜,只要簡單說明這是貓,這是狗,這是猴子,就可以了
2:相互配對遊戲
配對遊戲就是讓寶寶認識哪倆個是相同哪倆個是不相同的,準備一些顏色卡片或動物卡片,而且每一種準備倆張相同的卡片,從其中拿出2-3組的卡片放在孩子面前,降卡片的順序搗亂,家長先引導孩子找,然後讓孩子自己找。慢慢卡片數量增加
3:親自閱讀
孩子這時也是培養聽覺能力的時期,家長們應該給孩子準備些圖畫書,藉著圖畫書給寶寶講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家長不是單純的講,而是對不同的人和物或者動物用不同的語氣聲調來講,並且在用一些相當誇張的肢體動作,這樣孩子會愛上聽故事
4:撕紙搓紙
寶寶這個時候最愛撕紙搓紙,給寶寶準備一些廢紙,舊報,各種海報,讓孩子盡情撕一條一條一塊一塊的,這樣能給孩子帶來暢快感
5:單人翹踏板
這個遊戲主要段煉孩子的手臂頭部背部的力量,促進寶寶的平衡感,將寶寶放在一個大枕頭上,然後媽媽抓一邊,爸爸抓一邊,有規律的爸爸慢慢往高抬媽媽不動,然後媽媽慢慢往高抬,爸爸不動,這就是單人翹踏板遊戲,在玩的時候一定要慢,開始得時候傾斜的角度不宜過高
6:撿、拾、抓、取
準備一些橡皮筋,髮卡,筆套,橡皮泥,毛線等一些小物品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自由抓取,一開始寶寶會用整個手去抓,慢慢的寶寶會手指勾起來,或者手指夾起來,寶寶在要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看緊寶寶,不要讓寶寶把小物品含在嘴巴里。
在遊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
儘量配合寶寶遊戲,如果寶寶不願意玩,不要強迫孩子玩,要尋找孩子感興趣想玩的遊戲
-
7 # 樹之椰
1歲的孩子剛告別嬰兒期,進入到幼兒期,大多已經學會爬和走路,變得更加好動。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可以根據他的發育特點找到合適的遊戲。
1.捉迷藏這是1歲孩子特別熱衷的遊戲,能夠刺激孩子的記憶能力。
捉迷藏的方式多樣,不管是哪一樣,孩子一般都會喜歡。
用一塊柔軟的布蓋在寶寶頭上。用乾淨的毛巾、帕子、口水巾、隔汗巾等蓋在孩子的頭上,然後問:“寶寶在哪兒呢?”
這種時候,孩子一般會自己把布拿下來,笑咪咪地把頭露出來,非常開心。
我們藏在門、傢俱或窗簾後面,讓孩子找出我們的位置。藏好後,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伸出一隻腳或一條胳膊做提示。
我們先將頭藏在浴巾下面,讓孩子拿掉浴巾。然後我們露出臉來,說:“躲貓貓!”
接著,把浴巾蓋在孩子的頭上,我們把它拿掉,露出孩子興奮的臉。
如此輪流“躲貓貓”,對於促進親子感情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把玩具藏起來,讓孩子找出來。我們可以把孩子的玩具藏在毛巾、被子等東西下面,鼓勵他去找出來。
孩子往往會很輕易就能找出被藏起來的物體,比如他會掀開毛巾或被子找出玩具。
透過這樣的遊戲,能夠讓孩子明白物體離開他的視線也依舊存在,也即“物體恆存”的原理。
2.滾球滾球是個特別有趣的遊戲,透過跟孩子玩這個遊戲能夠有效鍛鍊孩子的動作技能發育。
和孩子一起坐在乾淨的地板上或爬行墊上,將一個球朝孩子那邊滾過去。
一開始,孩子接到球后可能只會亂拍一通,但一來二去,慢慢地,孩子就會掌握滾球的動作技巧,學會將球朝我們的方向推回來。
3.親子閱讀圖畫書可以強化語言學習過程,我們可以給孩子挑選大的紙板書、布書、洞洞書、翻翻書等圖書,方便孩子自己翻頁。
小椰子1歲左右,最愛看“偷偷看裡面”系列翻翻書。1歲生日抓周,他第一個也是抓的《動物的家》。
這套書裡面的鏤空、洞洞和翻翻頁,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要素,用小手翻一翻,摳一摳,別有一番趣味。
陪孩子讀書,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每個東西都有名字”這件事,還可以教會孩子辨認一些簡單的顏色鮮豔的圖畫內容,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有著重要作用
4.從容器中拿放玩具。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夠協調地抓握小物品,對洞洞也特別感興趣。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杯子、小桶等不會打碎的容器,還有紙筒、空盒子、空塑膠瓶(不要留下旋蓋)等。
讓孩子把東西塞進容器中,又能從中將東西拿出來,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5.玩積木積木也是1歲孩子特別喜歡的玩具。鼓勵孩子玩積木,可以培養他的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能力以及成就感。
我們可以把積木堆得高高的,吸引孩子爬過來或走過來,這樣高高的等著孩子來推倒的積木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一開始他的樂趣可能主要在於推倒積木,慢慢地,他也能學會自己把一個個積木摞起來。
除了準備大的積木,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可以疊起來的玩具,如彩虹套圈,這些都可以發展寶寶的平衡和協調能力。
6.準備柔軟的東西供其探索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探索物體,他會不厭其煩地把東西丟在地上,會採取搖晃、敲擊或丟擲去等方式來探索物體。
如果他亂丟積木等堅硬的東西,可能會非常刺耳,而且還有可能砸壞家裡的一些東西。
所以,很有必要把他的興趣轉移到一些柔軟的物體上,比如各種尺寸不同、顏色各異的球。
顯然,適合1歲寶寶的遊戲並不少。正如《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所建議的“記住,多給孩子關注比多給玩具更重要”,遊戲的重點與其說在玩具上,不如說在父母的陪伴上。
陪孩子做遊戲,促進孩子的動作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情感發育等方面的發展,是我們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
8 # 開心豆的小宇宙
我家小寶現在一週歲,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也喜歡和姐姐互動,還有一些磨耳朵的歌曲,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律動也不錯。
回覆列表
嬰幼兒期,主要是提供感官探索機會。配合孩子的發展階段,在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感官正在快速發育,爸媽可多和嬰幼兒進行以下的活動:
1.身體活動:身體的刺激非常有助於孩子腦部的發育和感覺統合的發展。爸媽可經常擁抱孩子,或進行嬰兒按摩。另外,也可以和孩子玩些有趣的動作遊戲,例如:在床上或軟墊上翻滾聽音樂舞動身體等相關的肢體遊戲。
2.探索和遊戲: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玩水、玩沙、到處觀看聆聽、東摸西玩、經常接觸大自然,這些經驗對孩子的智慧成長極有幫助。
3.親子共讀:陪寶寶閱讀是一種非常有助於嬰幼兒認知和語言發展的活動。爸媽一定要把握這段時期,陪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時光,不僅能增進親子感情,早期的共讀經驗將有助於孩子文字概念的形成語言的發展及智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