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南製藥小貼士
-
2 # 心健康
心肌梗死絕對是個很嚇人的疾病,因為朋友圈經常瘋傳的都是某某某因為心梗突然去世的訊息。所以關於心肌梗死的一些科普也就理所當然的充斥了我們的朋友圈空間。但關於心梗的謠言有很多,如果不加以識別,接受了錯誤的資訊,那麼便會讓自己對心肌梗死出現錯誤的認識,甚至關鍵時刻錯失救治良機,比如心肌梗死是不是遺傳病這個問題,就比較有意思。
一、心肌梗死是不是遺傳病?
明確的告訴大家,心肌梗死不是遺傳病!所以心肌梗死不會遺傳,即便你的父母是心肌梗死,你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一定罹患心肌梗死。遺傳病是有遺傳學規律的,根據某一疾病的特徵,能夠精確的判斷出子代是否會罹患這一疾病。而心肌梗死是達不到遺傳疾病的標準的,所以說心肌梗死不是遺傳病。
二、那為什麼家族心肌梗死高發?
很多人會有疑問,那為什麼心肌梗死呈現家族高發的趨勢呢?為什麼父親是心肌梗死,有的子女也很快就會心肌梗死呢?這就牽扯到了家族史的問題。所謂的家族高發家族史,是指這一疾病在家族中高發的趨勢。所謂的高發,是指發病機率較高,但並不是一定發病。家族史有很多因素參與其中,比如家族基因、家族共同的生活習慣、家族共同的飲食習慣等等,都是家族高發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避免家族高發的心肌梗死重蹈覆轍?
既然明確了這個道理,那麼如何避免父母心肌梗死,子代也心肌梗死的悲劇呢?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呢?這就牽扯到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問題。如果我們能改變生活習慣,進行合理正確的生活方式的干預,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合理的心態和處理方式,那麼即便父母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我們也有機會避免重蹈覆轍。
-
3 # 小醫健康說
心梗的基礎病變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先天變異,是存在部分遺傳因素的。尤其是青年人突發心肌梗死,除了過度疲勞、吸菸、血壓血脂控制不好等誘因以外,部分和遺傳是有一定關係的。
1年多前,在心內科接診過一個青年男子。他那時只有31歲,但他的雙親和兩個兄長均有冠心病史,因為近期胸痛反覆發作並加重過來住院診治,結合他的心肌酶標誌物、心電圖、病史等分析,雖無急性心梗的表現,但考慮冠狀動脈病變可能性很大,並存在迅速進展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性。因此,取得患者和他家屬的同意後,我們緊急給他安排了冠狀動脈造影術。術中發現他已經有兩條冠狀動脈重度狹窄,並給予了介入治療。術後患者胸痛症狀逐漸緩解,定期門診複診和規律用藥治療,並改正了不少不良的生活習慣。
可見,冠心病和心梗不是中老年人才可能發生的疾病。當我們出現反覆胸悶、胸痛、心悸和氣促等症狀時,不應該只考慮年齡因素,若家族成員中有冠心病史,更應該自我重視,儘早到醫院診斷和治療。
-
4 # 驢肉搜尋
父輩或祖輩人有心肌梗塞病史時,晚輩們常常會擔心,心肌梗塞會遺傳嗎?
心肌梗塞是指突然的持續性的缺血、缺氧導致的心肌壞死,或者說是因為冠狀動脈功能不全而出現缺血、缺氧最終導致心肌壞死。一般伴隨者劇烈而持續性的胸骨後疼痛,並且休息以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很好的緩解症狀,檢查發現白細胞數量增多、發燒、血沉速度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並且有進行性的心電圖變化,還可能有心律失常、休克或者是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併發症,通常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我們要了解是什麼原因引發了心肌梗塞心肌梗死90%以上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形成形成而導致的,極少一部分是由於冠狀動脈痙攣,還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因為栓塞、血管畸形或者是炎症等造成管腔狹窄閉塞,從而使心肌長時間持續性的嚴重缺血引發心肌壞死。心肌梗塞通常還會有一些誘發因素,例如過度勞累、情緒波動大,嚴重的心律不齊等。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通常是由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引起的,而這些因素通常有遺傳的特點。所以為了避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我們要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經常鍛鍊;要有好的心態;定期體檢。
如果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照樣會導致冠狀動脈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聚集在一個家庭發生。 我們從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飲食習慣、運動習慣、作息習慣、菸酒習慣等等都受父母的影響,也是這個時期我們為成年後的生活方式打下了基礎。 幾十年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吃的基本一模一樣,吃油膩、油鹽較重、各種點心,這些都是不健康飲食,那自然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所以心肌梗死和我們的生活習慣遺傳也有密切關係。 基因是無法改變的,但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是可以主動改變的。尤其是要從小養成健康飲食、堅持運動、遠離菸酒、規律作息等等這樣的健康生活方式,這樣才能遠離心肌梗死!
-
5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心梗是不會遺傳的,但是造成心梗的因素可能會遺傳,心梗主要是由動脈應該引起的,造成心梗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而這些疾病行的因素與肥胖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尤其是腹型肥胖,會導致人體的內臟脂肪偏高,內臟脂肪偏高則會導致血脂升高以及脂肪肝等問題,血脂升高就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冠心病,心梗等等心腦血管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
前面提到了,心梗是不會遺傳的,但是糖尿病和肥胖是會遺傳的,但前提是孩子在未出生前雙親或者單親有這個問題,或者是家族遺傳有這種情況的,會有遺傳基因在,但是如果是家人後來生病的,這種則不用擔心遺傳的問題,但是也要引起重視,因為飲食結構相同,如果有人患病,則全家都應該注意觀察飲食結構是否出現問題,檢視自己的體重是否超標,及時的進行調整。
但是不同有過多的壓力,只要及時調整,這些問題都是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有遺傳因素在,也是有機率的,只是患病率更高,但是如果平時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可以避免患病的,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改善自己的習慣,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天足量飲水,均衡飲水,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情緒等,具體的飲食模式可以參考下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
-
6 # 心血管王醫生
兄弟姊妹六人,全部都患心腦血管疾病!
我有一位患者,後來也成了朋友,姓鄭,人家和我父親年齡差不多。鄭叔叔開始一直叫我老弟。
但我覺得就算人家是患者,但按照年齡算,我也得稱呼人家一聲叔叔。
鄭叔叔兄弟姊妹一公六人,鄭叔叔是老四因為急性心肌梗死,我搶救的。鄭叔叔的大哥心臟搭橋,二哥腦出血,三姐心臟支架,五弟腦梗死,六妹也是心梗。六個人全部都有心腦血管疾病,這屬於典型的家族遺傳。
最新《實用心臟病學》,清楚寫到,動脈粥樣硬化有家族遺傳性,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那就說明教科書也說明心肌梗死有一定的遺傳關係。所以鄭叔叔一家心腦血管疾病和遺傳有明確關係。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除外傷外,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關係。 人體不同的基因型對環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基因型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疾病。
換句話說,很多疾病都可能具有遺傳性,比如我們最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等都有明顯的遺傳因素。
那麼心梗確實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但不是說父母心梗,自己肯定心梗。一方面遺傳不是說100%遺傳,更主要是要看發病年齡,比如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得過心肌梗死,比如50歲之前發生過心肌梗死,那子女得心肌梗死風險會提高。
但基因遺傳只是一方面,最主要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您想想我們誰能選擇父母?
這種遺傳我們改變不了,但還有一種遺傳可以改變,那就是家庭的生活習慣。我們長大後很多生活習慣,都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比如抽菸喝酒,比如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運動習慣,性格秉性等等都和父母密切相關。這些習慣都和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關係,都和心肌梗死有一定關係。
抽菸酗酒,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肥胖等等都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肌梗死的發病率。當然嚴格說這不叫遺傳,但這比遺傳更可怕。因為遺傳我們改變不了,但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改變,尤其是家裡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不要把不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不但如此,還要從小培養孩子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降到最低。
總之,心梗確實和遺傳有一定關係,但更主要的是後天生活習慣。
奉勸家裡有心梗的朋友,不要已經把冠心病基因遺傳給了孩子,還把冠心病的生活習慣傳給孩子。
-
7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知道心梗是如何發生的?
心梗是心臟的冠狀動脈堵塞導致供血中斷、心肌細胞缺氧發生壞死的一種疾病的簡稱,堵塞的原因非常明確,一是冠狀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突然發生破裂形成血栓,二是身體其它部位的血管中形成的血栓隨血流流動到冠狀動脈引起堵塞,血栓不會無緣無故發生,其形成過程是:
血管內皮受到某些因素比如高血糖、高血壓、吸菸、飲酒、熬夜等致病因素的影響受到損傷,血液中大量的脂肪從損傷處進入血管內皮並沉積下來,進而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導致沉積的脂肪發生變性,這些變性的脂質物破壞血管的正常結構,集結成團時就形成了斑塊。
如果上述致病因素持續存在,就可以使斑塊發生破裂,其中的脂質物暴露在血液中就會引不大量血小板聚集,越集越多血栓便形成了,血栓可立即堵塞斑塊破裂處的血管,也可以隨血液迴圈流動到與血栓大小相近的血管形成堵塞,心腦血管是最容易發生也最危險的堵塞位置。
由此可見,只要存在上述致病因素的人都存在發生心梗的風險,但家裡有人特別是真系親屬中有人發生了梗,其他家人發生心梗的風險會加大,但這並非是心梗這種病遺傳的結果,而是一家人可能存在相同的致病因素,主要分為兩類:
不可控的因素 比如遺傳基因上存在的缺陷,使其後代更容易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特別一種稱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遺傳病,其家族中的人在年齡很小時即會發生不易控制的膽固醇升高,增大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可能,為心梗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年齡往往也較早,以五六十歲居多。
可控制的因素 主要是指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飲食中過於油膩、過鹹、過多,不注意體育運動鍛鍊又久坐不動,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長期吸菸與飲酒等等,這些習慣因全家人長期生活在一起而具有共性,特別是家族中存在不可控制因素時,這些不良習慣促進加速了遺傳缺陷的顯現,心梗發生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因此,心梗是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並非家裡有人發生了心梗,其他人一定會發生,關鍵是要積極去除各種致病因素,特別是已經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時,要極其嚴格地將各項指標控制達標,不能有絲毫大意,主要的有:
空腹血糖不應超過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不應超過7.8mmol/L糖化血紅蛋白不應超過6.5%甘油三酯不應超過2.3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不就超過1.8mmol/L血壓不應超過130/80mmHg堅決戒除菸酒、杜絕熬夜、堅持運動【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選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
8 # 醫患家
冠心病有遺傳傾向,家裡有心梗的患者,特別是發病年齡較早的,子女相應患者風險增加。
首先,冠心病具有遺傳傾向,特別是家族中有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的子女發病機率會明顯增加。從冠心病的發病機制來講,就是在先天遺傳基因有一定問題的基礎上,並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肥胖等其他因素的共同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從而造成的心肌供血和耗氧發生失衡而發生的心臟病。如果這種心肌的缺血是持續的(超過30分鐘),就會發生心肌梗死,是最嚴重的冠心病。
也就是說如果家裡面如果有人有心梗的,說明自身家族先天的基因可能就有問題。如果後天再有大魚大肉,吸菸喝酒,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很容易加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冠心病。如果冠狀動脈狹窄過重完全閉塞,或者斑塊破裂發生急性血栓,或者冠脈持續痙攣,就會導致心肌梗死。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機率事件,也並非是家裡有心梗的,其他人就一定會得,不必過於擔心,特別是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積極鍛鍊身體,監測、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等其他因素後,也完全有可能一輩子健健康康的生活。
-
9 # 腎病追蹤
心肌梗死,通俗來說,就是供應心肌的血管,我們叫冠狀動脈,因為血管的病變,導致血管閉塞,引起心臟持續缺血、缺氧,而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心悸等表現。
血管病變的原因,多是因為冠狀動脈硬化,導致管腔斑塊、狹窄。在斑塊和狹窄的基礎上出現血栓,血流不能透過,心肌組織缺血,壞死。當然,也可能因為空氣栓塞、脂肪栓塞引起心肌梗死的情況。
簡單來說,急性心肌梗死可分為5型。 1型 是在冠狀動脈斑塊基礎上,由於斑塊破裂、糜爛、侵蝕等原因,繼發血栓形成,而發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有心臟肌鈣蛋白升高或降低、心臟缺血癥狀、新發的心電圖檢查符合心肌缺血以及影像學依據、冠狀動脈造影提示血栓形成;
2型 沒明顯的冠狀動脈血栓出現的心梗,有心臟肌鈣蛋白升高或降低,至少1次超過正常值上限。並至少具備心臟缺血癥狀、異常心電圖表現、符合缺血所導致的存活心肌喪失或室壁運動異常的影像學依據中一項證據。
3型 心臟性猝死。雖然未能取得血清標本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但生前存在心臟缺血或心電圖改變的證據。
4型 也就是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相關的心肌梗死。又分為abc三個亞型:4a型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後48小時內出現胸悶心悸的表現。化驗結果示,心臟肌鈣蛋白顯著升高,心臟缺血癥狀、心電圖異常、符合缺血所導致的存活心肌喪失或室壁運動異常的影像學依據、冠狀動脈造影中一項證據。 4b型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支架內出現血栓。 4c型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支架內再次出現狹窄。
5型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相關的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48小時內出現心臟肌鈣蛋白顯著升高,並至少具備心電圖異常、冠狀動脈造影提示新的橋血管閉塞或原位冠狀動脈閉塞、符合缺血所導致的存活心肌喪失或室壁運動異常的影像學依據中一項證據。
需要強調的是,一旦出現上述情況,特別是疑似心肌梗死時,往往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心梗的發生,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表現。因此,要想了解心梗有沒有遺傳,就需要了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原因。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比較明確的有年齡因素、性別因素、基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勞動性質、生活習慣、菸酒嗜好、特別是有沒有高血壓,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肥胖及高血糖等代謝綜合徵的表現。
如果有了上述情況,心梗發作,還有常見的誘因,比如劇烈運動、醉酒、過度勞累、熬夜、暴飲暴食、情緒劇烈波動、還有人便秘時用力排便等。
雖然,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肌梗死有一定的遺傳基因因素。但心肌梗死不是一個遺傳病,不會因為父母親是心肌梗死,子女就一定會患病。只能說,父母親有動脈硬化,冠心病,那麼他子女發生動脈硬化的機會就會增加。但是,心肌梗塞發病的原因,更多的是後天因素。比如運動太少,飲食不能適當控制,生活習慣沒有很好的規律,嗜菸酒等等。
因此,如果家裡有人患有心梗,特別的直屬親屬,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心梗。那麼,自己發生冠心病或者心肌梗死的機會就會增加。雖然不是遺傳疾病,但是它是有遺傳傾向的,還是需要特別注意。
回覆列表
心梗不會遺傳。
心肌梗死多發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冠心病)基礎上,由於某些誘因致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塊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劇烈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可知,心梗和冠心病本身並不具有遺傳性,但冠心病和心梗的誘因是有可能遺傳的。高血壓、高血脂,作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都有一定的家族傾向,比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和原發性高血壓病。
需要注意一點,即使心梗不會遺傳,但若是父母得過心梗,那您也要注意預防了。
首先就要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堅持低脂低鹽飲食,戒菸戒酒,保證睡眠,不要熬夜。
其次要控制體重,加強運動鍛鍊,並且要長期堅持。
此外,還要保持心情放鬆,避免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情緒因素與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有一定聯絡。
如果患有三高之中的任何一種疾病,都要積極治療,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梗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