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若淺
-
2 # 虎牙萬寶閣
康熙帝的溫僖貴妃死的時候並沒有被追封為皇貴妃,的確是因為失去了康熙帝的寵愛,但是康熙帝念及舊情給了她溫僖的諡號,溫僖貴妃成為康熙年間唯一一個有諡號的貴妃。
我認為康熙皇帝之所以沒有追封溫僖有以下幾個原因。
沒有後臺了溫僖貴妃之所以能夠得到康熙帝的寵愛,是因為她有一個當皇后的姐姐,還有一個位高權重的老父親。
但是這兩個人先後都去世了,沒有人繼續庇護她了。
兒子招來的禍康熙帝末年,九子奪嫡。溫僖貴妃的兒子是八爺一黨,而且背後也有溫僖貴妃的支援,最終八爺在奪嫡中失敗,十阿哥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康熙皇帝因為十阿哥牽連他的生母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己性格問題溫僖貴妃也被康熙帝寵愛了幾年,但是後來溫僖貴妃發現自己只是姐姐的替身。康熙帝心中真正喜歡的是自己的姐姐。
那個那個女人受得了這個?所以她的性格變得跋扈,後來更是衝撞了康熙的親孃。
康熙是個孝順兒子,親孃不喜歡的他也喜歡不起來。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溫僖貴妃之所以沒有被追封皇貴妃的原因。
-
3 # 師明禮
皇貴妃這個稱號可不是發糖果,隨便就發一顆。
康熙在位的時候,只晉封過一個皇貴妃:庶妃佟佳氏。
1677年,庶妃佟佳氏晉為貴妃,1678年,康熙第二位皇后去世,幾個月後,雍正出生,由宮裡位份最高的貴妃佟佳氏撫養,此後十多年裡,康熙再也沒有立過皇后。
1681年,康熙晉升後宮,佟佳氏為皇貴妃,鈕祜祿氏為貴妃(即溫僖貴妃),另有四位晉升為妃:惠妃(允褆生母),宜妃(胤禟生母),德妃(雍正生母),榮妃(胤祉生母),這是當時的後宮格局,一個皇貴妃,一個貴妃,其下四妃。
1689年,皇貴妃佟佳氏病逝前,康熙封她為皇后,這個時候,宮裡位份最高的就是貴妃鈕祜祿氏(即溫僖貴妃)了。
1694年,貴妃鈕祜祿氏病逝,康熙特賜諡號溫僖(德信寬和曰“溫”,小心恭慎曰“僖”),這是很好的諡號,出殯大禮也很是隆重,因此不能說她失寵。
至於為什麼沒有追封為皇貴妃?
一是康熙對後宮位份把的十分緊,皇貴妃佟佳氏死了之後,從1694年到1722年康熙去世,後宮裡位份最高的是貴妃佟佳氏,而且是惟一的貴妃,可見位份晉升的嚴格。
二是追封皇貴妃多是因某種政治需要或者對皇帝有著極為特殊情感的緣由,溫僖貴妃並無此必要。例如雍正上臺之後,將貴妃佟佳氏升為皇考皇貴妃,胤祥的生母死的時候只是妃位,雍正追她為皇考皇貴妃。再看溫僖貴妃死的時候,康熙朝政局穩定,已經有三位皇后(去世),太子胤礽年方二十,沒有任何必要追封一個副後(皇貴妃)出來。
-
4 # 澹奕
清朝皇貴妃可不像是有些港劇裡那樣隨便給的,由於皇貴妃位同副後非常尊崇,即便是妃嬪死後也不會輕易追封。康熙朝著名的溫僖貴妃,也算得上一代寵妃,不過其死後並沒有被追尊為皇貴妃。
表面來看,溫僖貴妃非常受寵而且出身顯赫,康熙皇帝的敬敏皇貴妃等還不如她卻受到了追尊,似乎坐實了溫僖貴妃的“失寵”,其實還不止是如此。
第一,溫僖貴妃因母家鈕鈷祿氏而得寵,康熙帝未必真那麼寵愛她;第二,溫僖貴妃與兒子胤䄉干涉朝政,參與諸皇子的奪嫡之爭;第三,胤䄉奪嫡失敗,後來的雍正朝自然不會去追封於其母親。鈕鈷祿氏是清朝望族之一,所誕生的皇后包括追封者數量最多,溫僖貴妃就是出身鈕鈷祿氏一族。溫僖貴妃的父親就是康熙朝四大輔政大臣之一遏必隆,姐姐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如此家世也註定了溫僖貴妃的非同一般。
很多影視劇中,溫僖貴妃受盡恩寵,尤其曾以貴妃身份執掌後宮,然而真實歷史中的溫僖貴妃未必有那麼受寵。要知道,溫僖貴妃膝下僅有一子一女,而且女兒還早夭了,如果真的受寵多年,又怎麼會子嗣單薄呢?所以溫僖貴妃的“受寵”,主要還是因為其孃家。
不過,溫僖貴妃的父親遏必隆雖然地位超凡,卻是個投機分子——康熙皇帝與鰲拜爭權之時,遏必隆左顧右盼誰都不得罪的騎牆態度,就已經讓玄燁對鈕鈷祿家非常不滿意。
另外溫僖貴妃所生十皇子胤䄉,資質平庸並不出色,卻也學著參與了諸皇子的奪嫡之爭。溫僖貴妃也不是個什麼聰明人,不但沒有讓兒子遠離是非明哲保身,反而跟著一起摻和。
清朝非常忌諱後宮干政,溫僖貴妃的做法就犯了康熙皇帝的忌諱。由於胤䄉攪和到了奪嫡之爭中,溫僖貴妃作為清朝唯一擁有諡號的貴妃已經相當貴重,若是加以追封,就等於是變相抬高了其子胤䄉的地位,這對於平息諸皇子風波沒有任何好處。
由於胤䄉所支援的八皇子胤祀在九子奪嫡中失敗,雍正與乾隆兩朝,溫僖貴妃也沒能像愨惠皇貴妃等那樣受到追尊,依舊停留在貴妃的位分之上。
清朝的皇貴妃都是冊封給將死之人或者死後追封,能夠死後得到皇貴妃追尊的也不是一般妃嬪,比如做出特別貢獻的,如撫養嘉慶皇帝的慶恭皇貴妃陸氏;比如生前的確非常受寵的,如雍正帝的敦肅皇貴妃年氏;比如為了安撫妃嬪孃家的,如乾隆帝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溫僖貴妃似乎都不符合,作為康熙皇帝的“寵妃”,清史對於溫僖貴妃的死因描述卻非常簡單也並不清楚,使得溫僖貴妃這個“寵妃”身份更加撲朔迷離。若真像影視作品演繹得那樣,溫僖貴妃失寵身死,她亡故後沒能被追封皇貴妃也很正常。
-
5 # 歷史課課代表
清朝入關之前後宮之中並不設皇貴妃,所以清太祖和清太宗兩位皇帝的後宮之內都沒有皇貴妃,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定鼎北京,順治皇帝沿襲明朝制度始於後宮之中設定皇貴妃之位,董鄂妃是清王朝第一位皇貴妃,也是順治朝唯一的一位皇貴妃。是順治一朝雖然有皇貴妃,但是並沒有對皇貴妃的設定人數和享有的權力做出明確的規定,這種現象持續到康熙一朝。
康熙時期對於皇貴妃之位作了明確的規定“皇后之下設定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同時康熙皇帝還規定,皇貴妃位同副後,在宮中沒有皇后或皇后病重、或是被廢之時可代行皇后職權。由於皇貴妃權力較大,極易對皇后之位造成威脅,所以皇貴妃並不輕易設定。
在清朝,皇貴妃的冊立無外乎有幾種情況:
1、皇后被廢(世祖皇后夢古青被廢,董鄂妃晉位皇貴妃);
2、皇后失寵(乾隆繼後輝發那拉氏斷髮後失寵,令貴妃晉位皇貴妃);
3、做皇后前的轉正考察期(乾隆繼後輝發那拉氏由嫻皇貴妃升為繼後);
4、貴妃病重之時被晉為皇貴妃沖喜(雍正貴妃年氏病重時被晉為皇貴妃、乾隆純貴妃病重時被晉為純皇貴妃);
5、已故嬪妃因子嗣或母家有功而被追諡為皇貴妃(皇十三子生母敏妃被雍正追諡為敬敏皇貴妃)。
清朝皇貴妃的晉封,基本無外乎以上幾種情況,那麼康熙朝的溫僖貴妃為何沒有在去世前被封為皇貴妃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溫僖貴妃作為唯一有諡號的貴妃,不宜再次追封為皇貴妃:依據清朝後宮制度,只有皇貴妃和皇后才能擁有自己的諡號,其餘所有位份的嬪妃都是沒有獲得諡號的資格的,溫僖貴妃作為清朝唯二的特例,實際上已經是獲得了莫大的榮寵,除了溫僖貴妃以外,清朝另一位並非皇后和皇貴妃卻擁有自己諡號的嬪妃侍皇太極寵妃海蘭珠,海蘭珠在死後被皇太極親諡為“敏惠恭和元妃”。康熙皇帝沒有將溫僖貴妃追封為皇貴妃,卻獨獨給予了她諡號的哀榮,這極有可能是因為康熙皇帝懷念自己的繼後孝昭仁皇后,孝昭仁皇后是康熙帝引為知音的女子,深得康熙帝的寵愛。而溫僖貴妃則是孝昭仁皇后的親妹妹,她的貴妃之位也是在孝昭仁皇后崩逝後第三年獲封的。康熙皇帝對於溫僖貴妃,極有可能是愛屋及烏或是“睹物思人”。
其次,給予已故的溫僖貴妃過度的關注容易引發其子允俄奪嫡之心:康熙皇帝沒有追封溫僖貴妃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杜絕溫僖貴妃的兒子、皇十子允俄有爭奪儲君的心思。康熙晚年,諸皇子為了爭奪太子之位相互廝殺,康熙活著的時候只有孝懿仁皇后是皇貴妃,不追封溫僖貴妃為皇貴妃更多的是政治因素,皇十子母家鈕祜祿氏家族的勢力非常強大,如果貿然追封溫僖貴妃為皇貴妃,只會給皇十子增加奪嫡的資本,這是康熙皇帝不願意看到的。康熙皇帝看重嫡出的皇太子,他甚至只把太子當兒子,其他的兒子當奴才來用,為了確保太子地位,當然不能出現另外一位副後和嫡子,但是為了補償,就加了諡號溫僖。
第三,溫僖貴妃生前性情乖張跋扈,已經失寵與康熙:溫僖貴妃出身非同尋常,她的父親是康熙皇帝早年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而溫僖貴妃的親姐姐這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懿仁皇后,這樣顯赫的身份使得溫僖貴妃養成了囂張跋扈、恃寵而驕的性格。出身在這樣的世家,有父親和姐姐的庇護,溫僖貴妃的宮廷之路走得很是平坦,康熙二十年,孝昭仁皇后崩逝後的第三年,溫僖貴妃被冊封為貴妃,開始得到康熙帝的關注和寵愛。但是其父遏必隆和姐姐孝昭仁皇后的先後去世之後,溫僖貴妃便失去了依靠,性情變得乖張跋扈,有皇嗣傍身的她甚至有了為自己兒子爭奪太子之位的野心,故而遭到了康熙帝的厭棄。
關於溫僖貴妃沒有被追封為皇貴妃的原因,歷史上有很多說法,一些是根據史實推測,一些則純是純屬穿鑿附會,毫無根據。溫僖貴妃的諡號寓意溫暖喜樂,是一個很不錯的諡號,相比康熙皇帝對於溫僖貴妃並不是沒有感情的,實際上康熙皇帝對於嬪妃的晉封的冊立是很吝嗇的,很多陪伴了康熙皇帝一生並且生育多位皇子的嬪妃都是到了康熙晚年才獲得了個像樣的名分,溫僖貴妃生前就能做到貴妃,死後有獲封諡號,這實際上已經非常不簡單了。
-
6 # 伊耆角木
這個理由不成立,因為在康熙朝,皇貴妃就是代理皇后主持六宮事宜的,不是用來追封的。康熙本人沒有追封過任何一個妃子為皇貴妃,對於無法做到皇后的嬪妃(溫僖貴妃不能做皇后,否則會導致後宮勢力失衡,甚至儲位動搖),在康熙朝貴妃已是頂點,不會再加封(哪怕是追封),這不說明康熙對她的態度。
(遏必隆)
簡單介紹一下,溫僖貴妃,滿洲鑲黃旗鈕祜祿氏,出身名門。祖父額亦都,努爾哈赤時期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父親遏必隆,順治託孤忠臣,康熙早期四輔臣之一,一等公,曾封太師(鰲拜之亂後剝奪)。姐姐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身份尊貴,康熙二十年冊封貴妃,二十二年為康熙生下了皇十子胤䄉,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女。康熙三十三年去世,賜諡號溫僖,未追封皇貴妃。
(孝昭仁皇后)
其實,在後宮,尤其是在皇帝年輕時的後宮,能否獲封高位並不完全取決於皇帝究竟多喜歡你,更重要的是母家的地位。康熙後宮中,地位最尊貴的三任皇后,孝誠仁皇后出身赫舍里氏,是四輔臣之首索尼的孫女,又是原配妻子,地位超然。孝昭仁皇后出身鈕祜祿氏,是四輔臣之一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出身佟佳氏,是康熙舅舅佟國維之女。這三位皇后都屬於老牌貴族,靠著父祖輩的功勳親貴地位入主後宮。而康熙最早的四妃(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絡羅氏、德妃烏雅氏、榮妃馬佳氏)縱然入宮早、子嗣多,甚至到了老年還榮寵不衰(宜妃公認寵冠後宮,德妃五十歲後還破例侍寢),但終康熙一朝也就是妃位,不要說皇貴妃了,貴妃也沒機會,德妃算是母憑子貴成了太后,其他的也就只能是個妃。
而三任皇后不僅自己做到了母儀天下,連各自的妹妹也都身居高位。孝誠仁皇后的妹妹赫舍里氏生前未獲封,去世後追封平妃,這已經是最差的一個了。孝懿仁皇后的妹妹佟佳氏獲封貴妃。孝昭仁皇后的妹妹鈕祜祿氏也獲封貴妃,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溫僖貴妃。
(孝懿仁皇后)
然後就說溫僖貴妃為什麼只能做到貴妃,因為後宮勢力要講究平衡。三任皇后來自三大家族,就是一種平衡,皇后輪流做。溫僖貴妃要怪就怪自己有個姐姐也在康熙後宮,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去世後,三年後位空懸,康熙十六年,孝昭仁皇后入主坤寧宮,次年去世。由於鈕祜祿氏已經出了一個皇后,所以第三任皇后只能來自別家,就輪到了康熙的表妹孝懿仁皇后(康熙十六年封貴妃、康熙二十年封皇貴妃、康熙二十八年臨終前進位皇后)。其實如果不是病重,可能她也做不了皇后,而是會以皇貴妃身份一直統攝六宮。溫僖貴妃就一直在孝懿仁皇后壓制之下,她獲封貴妃的康熙二十年正是孝懿仁皇后成為皇貴妃的時候,一切都是註定她只能在孝懿仁皇后之下。
(胤䄉)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去世。按理說作為唯一的貴妃,溫僖貴妃似乎是有機會成為皇貴妃乃至皇后。但她其實毫無機會。原因就是——兒子。康熙在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後一直悉心培養太子胤礽,這是他心中繼承人的不二人選。之後的兩任皇后孝昭、孝懿都有一個特點——無子。這樣,胤礽就永遠是唯一的嫡子,絕對的皇位繼承人。而溫僖貴妃卻有皇十子胤䄉在,如果她做了皇后,胤䄉便會成為第二個嫡子,就算自己不爭,也會有好事者求“定策之功”,想把胤䄉拱上儲君寶座。即使只是皇貴妃,由於有“副後”之名,也是極有希望做到皇后,依然會有人攀附胤䄉,企圖推翻胤礽。而隨著皇子們逐漸長大,爭儲之心難以杜絕,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產生很微妙的變化。這絕對是康熙不想看到的。所以她只能做貴妃。
最後說說死後追封皇貴妃的問題。康熙本人從沒追封過任何一個妃子為皇貴妃。他僅在孝懿仁皇后生前將其封為皇貴妃,這也是為了讓她主理後宮事宜,填補孝昭仁皇后去世後的空白。其他獲得皇貴妃封號的全都是雍正以後追封:敬敏皇貴妃在康熙朝生前僅為妃,因其為雍正最信任的弟弟胤祥之母而獲雍正追封,惇怡皇貴妃在康熙朝為和妃,雍正朝尊為皇考貴妃,乾隆朝尊為皇祖溫惠貴太妃;愨惠皇貴妃在康熙朝為貴妃,雍正朝被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朝尊為皇祖壽祺貴太妃。二人都是雍正、乾隆朝才獲得“皇貴妃”的地位。而反觀康熙自己追封的妃嬪,基本都只到妃位、嬪位,連一個貴妃都沒有,不要說皇貴妃了。因為皇貴妃是副後,作用是替代缺位的皇后主持後宮,是一個“實用”的位子。康熙還是比較務實,就不追封死後的妃嬪這個位子了。
回覆列表
說起溫僖貴妃,可能大家會有些陌生,但是說到她的兒子——胤䄉,想必大家就很熟悉了。其實除了她兒子很有名外,溫僖貴妃的家世也很不簡單。
溫僖貴妃鈕鈷祿氏鈕鈷祿氏在清朝是大姓這個大家都知道了,著名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就是鈕鈷祿氏。溫僖貴妃正是額亦都的孫女。
她的父親遏必隆是額亦都十六子,祖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女穆庫什,姐姐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父親遏必隆是順治朝的重臣,順治帝臨終時任命其為輔政大臣之一,輔佐當時年幼的康熙帝;姐姐孝昭仁皇后是康熙帝引為知音的女子,深得康熙帝的寵愛。
出身在這樣的世家,有父親和姐姐的庇護,溫僖貴妃的宮廷之路走得不算太難,康熙二十年,孝昭仁皇后崩逝後的第三年,她的妹妹被冊封為貴妃,開始得到康熙帝的關注和寵愛。
死後未追封皇貴妃 卻是唯一有諡號的貴妃在清朝的制度中,后妃們只有皇貴妃以上的才有獲得諡號的資格,所以如果生前是貴妃位的,一般帝王們會將其追封為皇貴妃或者是嗣皇帝生母會追封為皇后,這樣她們才能獲得諡號。
但是溫僖貴妃是唯二的例外,第一個是皇太極的寵妃海蘭珠,海蘭珠死後被追封為“敏惠恭和元妃”,第二個就是溫僖貴妃了。沒有將她追封為皇貴妃,卻賜予了貴妃諡號,有些看不明白康熙帝的心意了。
有一種看法是溫僖貴妃在失去姐姐和父親的依靠之後,性情變得乖張跋扈,加上兒子參與奪嫡之爭,故而遭到了康熙帝的厭棄。
阿淺個人覺得這個看法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看康熙帝對溫僖貴妃的冊文和諡文:秉德恭和、賦姿淑慧;柔嘉惠質、秉性謙沖謹言,都是一些溢美之詞,所以排除她性情乖張跋扈一說;再者,她的兒子胤䄉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溫僖貴妃本人病逝於康熙三十三年,此時的十阿哥才11歲,九子奪嫡開端在康熙四十七年前後,故而也不存在因兒子奪嫡導致溫僖貴妃被冷落。
其實溫僖貴妃並沒有犯什麼大過錯,父親遏必隆當初搖擺不定的態度因康熙帝不滿,也在遏必隆病逝後隨煙消散,因此溫僖貴妃並沒有失寵。阿淺猜測的一個原因是康熙帝在後宮封妃這件事上,除了喜歡成批成批冊封外,給予的位份也都比較小氣。後宮中沒有名分的庶妃一大堆,有些生了孩子之後依然沒有名分的也大有人在。大機率可能沒有將溫僖貴妃追封皇貴妃也有這樣的原因在,但心中懷著對溫僖貴妃的情感,賜予了她獨有貴妃諡號,溫僖寓意溫暖喜樂,並且下令後代不許再出現這樣的情況,讓溫僖貴妃獨享這一分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