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京劇是國粹,大家都熟悉,地方劇有很多,比如河南豫劇、陝西秦腔、安徽黃梅戲等,你家鄉的戲劇是哪種,能唱兩句嗎?
8
回覆列表
  • 1 # 小黑豆

    我家鄉的戲曲是二人臺。

    《二人轉與二人臺,一字之差,區別很大!》

    《一本二人臺傳統劇目整合 可謂集二人臺傳統劇目之大成》

    ——

    如果唱的話,我稍微也可以唱幾句。但是,唱得基本不在調上。

    二人臺因為是方言演唱,現在受眾面越來越窄。而且演員的培養方面也是青黃不接。

  • 2 # 思雨m紫靈兒

    我家鄉的戲曲秦腔,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曲之一,又稱亂彈,源於陝西古代的民間歌舞,關中地區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在整個西北地區都很流行。秦腔的的表演樸實,粗礦,豪放,富有誇張性。“秦腔吼起來”被稱為陝西八大怪之一。可是現在年輕一代人對秦腔不怎麼熱衷,中老年人對秦腔卻還是情有獨鍾!民間有什麼交流會,古會,都會請大型秦腔劇團來演唱,農村人家裡有紅白喜事也會請一些小型秦腔劇團來演唱。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家賈平凹還寫了一本名為《秦腔》的長篇小說。

  • 3 # 柳斯印象

    我的家鄉在山東青州市王墳鎮。青州為古九州之首,先秦著作《尚書·禹貢》中說 “海岱惟青州”。這是一塊歷史悠久,文化豐厚,底蘊深遠的熱土。所以當地戲種也極為豐富。除了眾所周知的京劇、呂劇、山東梆子等劇種外,墜劇、漁鼓戲、八仙戲、藍關戲等也廣為人知,受眾甚多。我們村就有每逢春節“唱大戲”(當地大戲就是指京劇,呂劇等小戲種還不能稱為大戲,被稱為“小呂劇”)的習俗。據老輩人講,村裡唱大戲當始於清朝末年,村裡的戲班子表演極為到位,文戲武戲,樣樣精彩。不僅僅在我們當地演出火爆,還被周邊的淄博周村、博山以及惠民(今屬濱州)等地市頻頻邀請前往演出。每次演出常常是萬人空巷,喝彩不絕於耳。所以深得當地觀眾好評。這樣的演出一直持續直到解放前。

    改革開放以後,村裡百姓又自發開始學戲,唱戲。每年的冬月就開始排練,一般是找一間大而空閒的房子,每晚都是鑼鼓一敲,弦子一拉,京腔京韻就在山村的夜空徘徊迴響。排練的節目當然以京劇為主,也會排演幾塊傳統呂劇,被稱為“小呂劇”的傳統呂劇如《王漢喜借年》、《王定保借當》、《姊妹易嫁》等。偶爾也會演一出現代呂劇《李二嫂改嫁》等。排練的這段時間,就是我們這些八九歲十幾歲孩子的節日。每晚吃完晚飯,碗筷一推,就跑沒影了。幹啥去了呢,都跑去欣賞觀摩大戲排練了。當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傢伙家裡都很窮,這個活動雖說是自發的,卻是深入人心。村裡老少爺們兒無不鼎力支援並參與在其中。為了請老師來把關,都是自己湊錢出勞務費給老師,還每天派飯請老師到家裡吃飯,甚至大傢伙湊錢一點點置辦演出服裝和化妝用品。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村民村風真是淳樸。大家一無所圖,如果有所圖,就是圖個樂呵,還是為了大家夥兒樂呵。等過完大年,從大年初二開始,“大戲”演出正式拉開帷幕。通常是演三天三晚。這個時候,才是周圍村鎮鄉親們大喜的日子。相距二三十里地的村民,有的騎了腳踏車載著女朋友,有的開著拖拉機擠滿了大閨女小媳婦兒前來,常常是一家子,一個家族,一個村的相約前來。演出場所裡,臺上演員賣力演唱武打,臺下觀眾也會隨著劇情入戲,鑼鼓聲絲絃聲梆子聲演唱聲喝彩聲不絕於耳,聲聲入耳,響徹天宇。臺下觀眾裡三層外三層,有的孩子上了房頂,有的爬上了樹,有的立在崖頭上,伸長了脖子觀……

  • 4 # 銅陵城山旅遊區

    謝邀請,我的家鄉是安徽銅陵,我們這裡黃梅戲最有名。向《天仙配》,《孟姜女》,《女附馬》這些經典的黃梅戲,幾乎人人都會唱,大家也愛聽。最早有名唱黃梅是嚴鳳英,這幾年馬蘭、吳瓊唱的紅了半邊天。最經典的是《夫妻雙雙把家還》,《孟姜女哭長城》,家喻戶曉。我們這兒許多有錢人,遇到辦大事,還經常搭臺請戲班來演出慶賀,連唱三天,那氣氛向過大年樣熱鬧。

  • 5 # 魏青衣

    你看我的名字就知道對家鄉戲熟不熟了,哈哈哈。

    我們家鄉戲是泗州戲,就是古泗州轄內,拉魂腔系列的一個流派,也叫拉魂腔。

    別看它只是拉魂腔的一個流派,在安徽省可是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其他三種是黃梅戲、徽劇、廬劇。

    顧名思義,就是能把你的魂兒給拉走的聲腔,你說好不好聽?

    我從小時候就開始接觸泗州戲了,大概是小學二三年級左右吧,那時我爺爺天天放著泗縣電視臺3頻道,那個頻道就是戲曲頻道,一天到晚就是唱戲。

    由於唱的說的都是方言,我也能看懂,那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楊八郎探母》和《穆桂英搬兵》。

    以前我還好奇,這都是在哪拍的,實際上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這都是在哪拍的,因為我在泗縣生活那麼多年,一次現場的泗州戲演出也沒看過。

    當然,實際上泗縣電視臺3頻道早就取消了,大概在有線電視出來那會兒,0809年吧,大家都換成了彩電,都用了天線,都把頻道升級成了各個省份的頻道。

    我也就再也沒在電視上看到泗州戲了。

    泗州戲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剛興起那會兒,有一些唱泗州戲的角兒,在趕集會的路上,從村裡走的時候,邊走邊唱,於是村裡的家家戶戶都出來聽,跟著他們走,最後人越聚越多,走到泗州城的時候,居然已經聚了百十來人。可見這泗州戲真的是名不虛傳的拉魂腔。

    我們泗州戲有不少名人,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王寶蓮五位名伶,在1957年拂曉報(解放軍報)上評價“李寶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寶鳳的棒、周鳳雲的像、王寶蓮的樣”,來概括五大名伶的特色。

    其中,李寶琴大師還受過毛主席的接待,被譽為“泗州戲皇后”,毛主席將李寶琴、嚴鳳英(黃梅戲)、丁玉蘭(廬劇)這三人親切的稱為“安徽戲劇三枝花”。

    雖然泗州戲和眾多戲曲一樣,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各地的劇團也沒有動靜了。

    但是從2013年起,宿州學院音樂學院開始設立泗州戲專業,這兩年也開始將畢業生輸送到各地的劇團,儘管和從小就開始學習的戲曲演員們有差距,但好歹也算是正在努力傳承泗州戲文化了。

  • 6 # 媛媛有戲

    我老家河南的,有記憶起就熟悉了家鄉的豫劇。

    記得小時候,沒有電視,電影也很少看到,但村裡有個唱戲班,每晚都有演出,雖然天天都是那一個劇目。但就那也給整個童年帶來了非常溫暖的回憶。

    現在之所以喜歡豫劇,就是與那時的經歷有關,特別是朝陽溝,每次一聽就感動的想流淚,因為這個劇目就是小時候天天在村裡看的!

    現在回想起來,不僅僅記住了銀環栓寶,還記住了村裡的演員,他們唱的肯定不專業,但現在留在記憶裡的,卻唱的非常棒,他們的名字還能隨口而出。已經好多年沒有見過他們了。或許有的已經過世了,但我永遠想念他們。

    我的家鄉除了有豫劇,還有曲劇、二夾弦、越調等。每一個劇種都是一座藝術聖殿!

    祝福家鄉的人民,祝福家鄉的戲曲!

  • 7 # 豫之戲

    我的家鄉是河南,對家鄉的戲曲很熟悉。河南是中國的戲曲大省,擁有三大劇種和三十餘種小劇種,三大劇種包括曲劇豫劇、越調,三十餘種小劇種包括太康道情、四平調、二夾弦、大平調、宛邦、懷邦等等。豫劇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唐喜成,崔蘭田,馬金鳳,閆立品,陳素真、牛得草、劉忠河。曲劇的代表人物有馬琪、張新芳、海連池等。越調的代表人物有申鳳梅、馬愛蓮等。

    戲曲在河南很普及,農村廟會上會請一臺大戲唱幾天,或豫劇,或是曲劇,或是二夾弦,或是道情,從小的耳濡目染,也讓我這個90後喜歡上了戲曲。《穆桂英掛帥》《三哭殿》《打金枝》《花木蘭》《秦雪梅弔孝》《七品芝麻官》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劇目,這些劇目很多人都會唱幾句,例如經典的“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包括我在內。

  • 8 # 堅少莞事

    粵劇粵曲是廣東的重要文化標誌和文化品牌,不僅在我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在全國、在世界華人地區,都有廣泛影響。敬愛的周恩來同志生前十分喜愛粵劇,把它譽為“南國紅豆”。在300多年的發展流變中,粵劇藝術湧現了無數優秀曲目,產生了無數名家大師,成為嶺南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弘揚民族文化,建設文化大省,必須振興粵劇粵曲藝術,使傳統藝術煥發新的青春和生命力,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載體,成為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美食糧。

    東莞的戲劇主要是粵劇,東莞的粵劇表演明末已經流行。明張二果《東莞縣誌》記載:“正德末年橫坑鍾氏演戲錢鬼,再戲,再錢。”〔民國〕《東莞縣誌·雜錄》載:明末清初,篁村上演粵劇《鐵冠圖》,對激發人們抗清復明有深刻影響。清末,此劇在東莞依然上演,以推動反清。1892年,東莞籍粵劇藝人自組東成堂粵劇班,廣招東莞籍藝人參加,實力雄厚,廣納東莞一帶邀演粵劇的訂單。

    1921年,雙英倩影女戲班成立,曾到日本、越南演出;同年,由廣西軍閥陸榮廷組織的“軍民樂”粵劇班也在越南演出。至1928年在同登散班,演員無著落,由東莞僑商何權接手經營,更名“嶺南樂”。是男女班,演出至1938年,在越南播下粵劇藝術。其時,東莞的靚少華自組梨園樂、大中華等戲班,並邀請著名小武靚仙合作,以8000元高薪聘請薛覺先為正印醜生。培養了花旦王鍾卓芳、文武小生白駒龍等粵劇名伶。

    此前,叱吒粵劇舞臺的莞籍藝人有靚全(原名陳海全),他的“單腳”武功最出名;靚榮,粵劇武生王,原名陳桂榮,篁村區亨美村人,擅長演白鬚、黑鬚戲,1924年隨人壽年班回家鄉篁村,演出《包公審郭槐》,引起轟動。他唱工獨到,嗓音洪量,被譽為“正宗武生唱腔”。陳豔濃有女武狀元之稱,腳踩著用沙煲做成的樓梯,而沙煲完好無損。

    抗戰時期,東莞粵劇藝人陷於窘境,臨時組演一些“神廟戲”以維持生活。1943年,東江縱隊成立流動劇團,用戲劇形式宣傳抗日。1947年,邑人何非凡自組非凡響劇團,與邑人楚岫雲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連演300多場,創粵劇連續上演的最高紀錄。喉管雄曾為粵劇八和堂館普福堂行長,上手材曾幫助邑人鐵掃把李松波及廖俠懷成名。羅麗娟有活西施、生妲己之稱。上手材原名葉棣材,曾在“覺先聲”粵劇團當樂手,彈打吹各樣樂器都演奏,人稱“鬼才”,吹鎖吶尤其動聽,紅極一時。

    清末、民國,東莞的業餘劇團有:醒天夢劇社、小英雄戲班、雙英倩影女戲班、黨聲劇社、益群劇社、大朗大井頭粵劇團(九重天粵劇團)等。醒天夢劇社屬志士班,由莫紀彭、林直勉、黃俠毅、李文甫、陳哲梅等組成,1909年到香港演出,宣傳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該團全體成員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林直勉還捐出家產,支援劇社。該班主演劇目有《熊飛起義》、《張家玉會師》、《拿破崙血戰歐洲》等。小英雄戲班屬童子班,1928年成立,由漳澎大天二陳淦組織,在漳澎招收70名13-15歲的少年學習演戲,聘請花鼓紅、蘭花米、陳天縱等名師輔導,後因陳淦被殺而解散,共維持一年4個月。丁公醒、曾師馬(曾淦泉)等都是小英雄戲班出身。雙英倩影女戲班由班主漳澎人吳星房的兩個女兒吳國英(花旦)、吳尚英(文武生)取名,戲班基本是親朋戚友,約30人。1926年曾到日本神戶、橫濱演出4個多月;1929年往廣西、越南演出3年,主演劇目有《白蛇傳》、《仕林祭塔》、《苦鳳鶯憐》等,1933年散班。

    建國後,粵劇演出更為活躍。1956年9月26日,省太陽昇劇團與東莞掛鉤,成為長期在東莞巡迴演出的專業劇團。1957年9月4日,該團改名“大江東”粵劇團,全團45人,除上演《三打白骨精》、《李仙刺目》、《楊門女將》等古裝劇外,還上演現代劇目《Sunny重照大嶺山》,很受群眾歡迎。這時期鄉村業餘粵劇團蓬勃發展,尤以麻涌、中堂、道滘、望牛墩、虎門、長安等地為盛,幾乎每個大鄉都有劇團,逢中秋或春節上演“大戲”。

    1957年12月舉辦了全縣農村業餘劇團時裝戲劇觀摩會演。1959年底,佛山地區粵劇院三分團,下放本縣,成為東莞專業粵劇團,名“東聲粵劇團”,全團72人。後因不能滿足群眾看戲的要求,於1963年3月分為東聲粵劇一團、二團,分別下鄉巡迴演出。一團53人,主要上演《紅巖》、《社長的女兒》和《御碑亭》、《方世玉招親》等,每年演出300餘場;二團48人,主要上演《春雷》、《洪湖赤衛隊》、《像他那樣生活》和《柳毅傳書》、《夫妻橋》、《連升三級》等,年演300餘場。為培養青年演員,

    1964年10月撤銷二團,成立東莞縣農村實驗粵劇團,全團45人,上演《東江兒女》、《山鄉風雲》等現代劇。1965年10月,東聲粵劇一團和實驗劇團合併為東莞粵劇團,全團75人,上演《蘆蕩火種》、《朝陽溝》等5個現代劇目及古裝劇《一張白紙告青天》,共演出520多場。這時全縣鄉村粵劇團發展到近200個,較著名的有麻涌漳澎、道滘、萬江谷湧、長安錦廈、大朗大井頭等大隊的業餘粵劇團,有的還被邀到外地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8年11月東莞縣粵劇團解散,演員被遣回原籍或另作安排,鄉村業餘粵劇團的活動從此走向低潮。

    1970年11月,成立東莞縣文藝宣傳隊第二隊,全隊76人,專演粵劇。演出現代劇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盤石灣》、《山鄉風雲》、《苗嶺風雲》等;古裝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創作劇目有《水勇英烈傳》,10年間共演出2300多場。1978年後,各公社、大隊及部分自然村大都成立宣傳隊上演粵劇。1979年4月,分別成立東莞縣粵劇一、二團。主要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選女婿》、《紅花開遍凱旋門》、《附薦何文秀》、《女巡按》等,各演出750多場。

    1981年7月,兩團合併,調整為48人,演出230多場。1982年6月,與成立於1980年的東莞青年粵劇團合併,全團49人,主要劇目有《紅娘》、《血淚孤墳》、《火燒琵琶谷》、《碧波葬香魂》等,共演1045場。1985年末成立東莞市粵劇團。由於受到電影、電視、港臺流行歌曲的衝擊,觀眾越來越少,粵劇演出走向低潮。東莞市粵劇團於1987年解散,全市僅存道滘鎮、石龍鎮、莞城皮革廠等業餘劇團堅持排演粵劇。

    莞籍的粵劇名家不少,成就較著的除上述外,還有林瑜、梁沛錦、陳天縱、陳笑風、楚岫雲、盧啟光、陳少茶、葉弗弱、黃不滅、袁仕驤、林家聲等。林瑜長期擔任編導,他導演的名劇有《關漢卿》、《搜書院》、《山鄉風雲》等;黃不滅原名黃國雄,黃家山人,從少愛好音樂,18歲加入“八音班”,30歲左右走上粵劇“棚面”,為千里駒、白駒榮、曾三多、馬師曾、白玉棠等名伶伴奏。千里駒的《燕子樓》名曲,紅線女的《思凡》唱腔改革,《關漢卿》、《搜書院》的唱腔設計,都有黃不滅的功勞。梁沛錦對粵劇作了深入研究,寫了《粵劇劇目通檢》等10多冊工具書,成為粵劇研究的博士。 近年來,東莞實施新的文化發展戰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

    2002年,東莞與中國歌舞團合辦了中國歌舞團東莞分團(東莞歌舞團),創造了一批高品位的文化節目。同時,全市各種文藝創作喜獲豐收,湧現出一批優秀藝術小品,獲得全國全省多個獎項,並舉辦了文化高地直播車系列活動在社會反應強烈。 長安業餘粵劇團創作的大型現代粵劇《思源》赴京在人民大會堂彙報演出,得到好評,獲得了第二屆中國戲劇文學頒獎演出民間戲劇特別獎、優秀編劇獎和優秀策劃獎。現代粵劇《思源》以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東莞出現村民大逃亡為背景,劇情透過兩對戀人的錯位姻緣,情節一曲三折,不斷出現“危機”、“懸念”,最後在改革開放政策春風拂煦下,富而思進,開拓進取,在農村建成東華電子城,走向美好輝煌的明天。

    2002年2月28日,省委宣傳部、省市劇協、市文聯和東莞市、長安鎮政府有關領導觀看了由東莞市戲曲協會長安分會屬下的業餘粵劇團排出的現代粵劇《思源》,他們一致認為,作為鎮一級的業餘粵劇團能緊跟形勢,編演大型現代粵劇,實在是難能可貴。廣州市劇協邀請長安業餘粵劇團於3月22日、23日前往南方劇院表演,為廣州的粵劇愛好者獻演《思源》,農村業餘劇團進省城做“大戲”,對劇團的全體演員無疑是極大的鞭策和鼓舞。

    東莞粵劇黃金週

  • 9 # 鄉風雜談

    福建人來報個道,本地的戲劇主要有幾大類…莆仙戲、潮劇、閩劇、梨園戲等劇種。再根據地區不同,選擇各自喜歡的戲劇表演。家鄉的梨園戲是中國福建省的漢族戲曲之一,流行於閩南方言區的泉州、漳州及臺灣省,遠至粵東潮、汕地區,並傳入東南亞許多華僑旅居國。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歷史悠久,獨有的戲曲表演風格,一直是福建人們在逢年過節、鄉村活動時必不可少的演出!

  • 10 # 牛歌戲

    首先,我們先說,戲劇在中國歷史悠久,一直是民間主要的娛樂形式,如京劇作為國粹被傳承和發揚光大,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京劇主要以北方流行為主,南方也有,只是沒有北方那麼流行。然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劇種,每個劇種的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所以才會在當地盛行,也深得民眾的喜愛。而京劇作為國粹一般在大型的劇場上演,檔次比較高,也作為一種藝術的形式深得人們欣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邁騰b7隱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