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三歷史書

    明朝立政之後,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座歷代帝王廟。帝王廟中供奉有三皇五帝,夏禹,商湯,周武王姬發,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一共十六位帝王。

    這十六位帝王都有自己的豐功偉績,但我認為還有幾位帝王也完全有資格進入帝王廟。

    一、秦始皇嬴政

    嬴政,秦莊襄王之子,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完成華夏大一統,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譽為“千古一帝” 。 嬴政13歲繼位,39歲時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政治上實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廢分封行郡縣。對外,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對內,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使原來分崩離析的中國又歸於統一,奠定就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統一基礎。雖秦朝實行嚴刑峻法,驪山皇陵與長城的修建使民眾苦不堪言,但其文治武功依舊不愧於“千古一帝”。位列帝王廟當之無愧。

    二、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含前後少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漢景帝之子。在位期間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力改漢初與匈奴和親的國策,採取果斷出擊的政策,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打入匈奴內部,給予匈奴以沉重打擊,迫使匈奴臣服於漢朝,解決了侵擾近百年的北方邊患得以解除。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北韓、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闢西南夷。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佈太初曆等舉措。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高祖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武帝位列帝王廟也是當之無愧。

    三、隋文帝楊堅

    楊堅弘農郡華陰,隋朝開國皇帝,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588年,楊堅命楊廣領兵伐陳,589年滅陳後結束分裂,統一了中國。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隋文帝對周邊各族,採取了軍事上的防禦和政治上的招撫政策,有效地處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可汗”。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雖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后之言,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但文帝結束了數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中國又歸於統一,他勤於政事,又能躬行節儉。在位時,把北朝的苛捐雜稅都除掉,而府庫充實,倉儲到處豐盈,國計的寬餘,實為歷代所未有。以此位列帝王廟當之無愧。

  • 2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明朝時期的帝王廟,最先開始是由洪武年間由朱元璋提出並修建的,雖然前後入選名單幾經變化,但是現在基本認同的說法有包括三皇、五帝、夏禹、商湯、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在內共十六位帝王。到明朝嘉靖時期,當時由於明朝受北部邊患騷侵襲嚴重,從而引發對元朝正統性的議論,所以在嘉靖朝便把元世祖去掉,不再列入帝王廟。

    明朝時期選取的這十六位帝王除卻封建社會前的那些帝王,其他的大都是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唐太宗是個例外,也可見唐太宗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的確是非常顯著的。那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名單上沒有的遺珠。

    第一不得不說秦始皇。現代史學界都稱秦始皇被稱千古一帝。他首次實現了封建制國家的大一統,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在國家統一後實行郡縣制,結束了自周以來的分封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他統一度量衡和文字,車同軌,書同文,一個國家有了統一的文化和制度,奠定了整個封建制國家管理的基調。他修建長城,抵禦匈奴的入侵,使得當時位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文明有了一道堅固的地理防線,不僅保衛了國土安全,也保全了文化的延續。

    同樣,秦始皇也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不為光彩的一面。一統天下之後,秦始皇開始大興土木,徵勞力無數,勞民傷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在位期間,實行嚴苛的法律,人民在這樣的律法下噤若寒蟬,雖加強了統治,但也使民怨沸騰。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得許多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盡遭焚燬,同時迫害知識分子,禁錮人們的思想。雖然如此,仍不可磨滅秦始皇在歷史社會程序中的重大貢獻,他仍然可以在帝王廟牌位上列得一席。

    第二漢武帝,漢武帝雄才大略主要體現在他對於大一統國家進行了強有力的鞏固。他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頒佈推恩令,有效解決了困擾漢朝前期的諸侯王國問題。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以儒家思想作為封建國家的統治思想,並一直影響到後世的封建統治國家。他在位期間開拓疆土,北平匈奴,西征大宛,奠定了漢朝遼闊的版圖。漢武帝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原地區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開創了遣使往來交流先例,也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漢武帝在執政後期窮兵黷武,使得國庫耗空,人民生活困苦,但同樣,他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史無前例的頒佈了罪己詔。這樣一位對己對國家認識都非常透徹且非常有魄力的帝王,也完全能在帝王廟裡爭得一席。

  • 3 # 我家的貓叫皮蛋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得知道明朝帝王廟具體祭祀了那些帝王,這樣才能找出那些優秀的帝王沒有在列。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將他認為優秀的古代皇帝集中祭祀,設立了帝王廟,史書的記載,對朱元璋帝王廟有這樣的記載:”為正殿五間,以為五室,中一室以居三皇,東一室以居五帝,西一室以居夏禹、商湯、周文王,又東一室以居周武王、漢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以居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

    也就是說朱元璋的帝王廟十六位帝王是 三皇五帝八人:三皇五帝帶有傳奇色彩,三皇的說法很多,到了明朝基本以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即“三皇”。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稱為五帝。

    夏朝的開國者大禹,商朝的開國者商湯,大周的開國者周文王姬昌、和繼任者周武王姬發,東漢開國者漢光武劉秀、唐太宗李世民、漢高祖劉邦、唐高宗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共計十人。

    以上合計十八人,實際上早期朱元璋的帝王廟祭祀了十八個人。

    上面這十八人,實際上基本囊括了優秀帝王,因為一些著名的帝王都是高開低走,比如創造了開元盛世李隆基萬年昏聵,漢武帝晚年也重用方士,後秦的苻堅統一北方但是急於求成淝水之戰導致自己國滅生死,等等這些帝王肯定是不能被祭祀的,畢竟晚節有虧。

    就我個人而言,有一個帝王應該上榜,就是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嬴姓,趙氏,名政 。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嬴政13歲時即王位。即位後先剪除國內隱患,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在位期間重用李斯、尉繚,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秦朝 。

    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的對中國之後的歷史程序影響深遠,主要有以下功勞:

    一、統一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從此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之後歷代有志氣的君王都以統一中國為最終目標、

    二、建立了成體系的封建皇朝政治體,嬴政統一六國以後,加強中央專制集權。最高統治者從此被皇帝,國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議,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公為36郡,郡下高縣。郡縣制度在中國長期沿用下來,甚至於現在的行政區劃都參照了郡縣制度。

    三、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統一六國前,各國的文字、貨幣和度量標準,各有不同和差異,嚴重製約了交流。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線;同時,統一了度、量、衡。這些措施,有利於鞏國秦朝的統一,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

    四、車同軌,大力修建交通驛站,通聯全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各諸侯國是沒有統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馬車大小就不一樣,因此車道也有寬有窄。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距離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了

    五、奪取河套地區 防禦匈奴、開發南越,溝通水系。秦統一以後,將軍蒙恬率領軍隊,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地區。政府還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裡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徵發農民,修築了西成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城防,用來抵禦匈奴。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秦始皇派兵征服南越地區。在那裡設定桂林、南海、象郡等數郡,遷移中原50萬人,到那裡戍守,和越人雜居。為解決運輸困難,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線起來。

    要說皇帝,秦始皇無論如何是繞不開了,但是由於秦王朝二世而亡,秦朝又焚書坑儒,苛捐雜稅等政策讓後世文人對秦始皇都持負面評價,這也是秦始皇難以入帝王廟的原因。

  • 4 # 青衫隱逸

    秦始皇、隋文帝。

    首先我們要弄清明朝的帝王廟是怎麼回事,這16位被祭祀的帝王具體是哪16位。

    在明朝以前,各個朝代就已經有了對前代皇帝的祭祀,但是這種祭祀是很分散的,祭祀的場所主要是在被祭祀的帝王的故鄉,沒有形成大規模集中的祭祀。

    分開祭祀,祭祀場所分散各地,大多數甚至離京城很遠,皇帝和大臣去祭祀都很不方便。所以這時候的祭祀規格和重視程度都不夠,祭祀的權利大多歸地方所有。

    明朝帝王廟祭祀的十六位帝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八月,也就是明朝建立的第六年,朱元璋採納了禮官的建議,在南京建立了帝王廟。仿照太廟“同堂異室”的制度,正殿分為五間,分別祭祀歷史上功德卓著的歷代帝王。

    對剛剛打下天下,建立了新政權的朱元璋來說,由自己親自去祭祀,規格高,也顯得對這件事很重視,更能體現明朝的正統地位。

    但具體祭祀的帝王卻經歷了幾次的調整。一開始禮部提議的方案是:三皇、五帝、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18位歷代帝王。

    之後又認為周文王和唐高祖不算是創業之君,將他們撤出,然後增加了隋文帝,這樣就有17位帝王。洪武二十一年的時候,又將隋文帝去掉,正式確立了16位入帝王廟被祭祀的帝王。

    即:三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五帝(帝金天氏、帝高陽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

    成祖遷都北京以後,未在北京建立帝王廟,帝王廟的祭祀一直是留都南京的官員代替皇帝進行。直到嘉靖皇帝時才在北京建立了帝王廟,然後取消了南京的帝王廟。並且罷祀了元世祖,成為15帝,明代帝王廟祭祀定型直至明朝滅亡。

    為什麼我選擇加秦始皇、隋文帝這兩位皇帝呢?

    秦始皇、隋文帝的歷史功績

    1、秦始皇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首先,他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諸侯長期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開疆拓土,擴大了中國的版圖。其次,開創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鞏固了統治,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最後,採取瞭如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舉措,對後世影響甚大。因此秦始皇是當得起帝王廟的祭祀的。

    當然,秦始皇也有不少負面的評價。如剛愎自用、為政暴虐,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思想專制,焚書坑儒等等,也使他落了一個暴君的評價。這或許也是明朝帝王廟不將他列入祭祀範圍的重要原因。

    2、隋文帝

    隋文帝在位時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隋朝以後,先是廢掉西梁後主,後又出兵伐陳,滅掉陳朝,清洗殘餘勢力,最終於開皇十年統一天下。

    統一全國後,勵精圖治。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創了科舉考試製度。位列帝王廟當之無愧。

    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后之言,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隋朝滅亡的禍根。並且他的帝位是篡奪北周靜帝而來,這也可能引起朱元璋的反感,才會將其從帝王廟中撤出。

    以上兩位皇帝位列帝王廟當之無愧。但從帝王廟的性質和建立帝王廟的作用來看,晉武帝和唐高祖也當在列。從明朝帝王廟所祭祀的帝王來看,漢高祖以至元世祖,皆是開國之君,至於歷史上其他的如漢武帝、唐玄宗等人未能入列,與他們並非開國創業君主不無關係。

    朱元璋創帝王廟,將歷代帝王集中祭祀,是為了顯示王朝更替的天命,將古今接續起來,體現明朝統治的正統。將元世祖列入祭祀範圍,就是想表明自己繼承了元朝的正統。既然如此,秦始皇、晉武帝、隋文帝和唐高祖等人也應當祭祀,從而體現王朝連續相傳的特性。何況秦始皇與隋文帝確實有很大的歷史功績。所以如果再加幾個古代皇帝,我會選擇加秦始皇和隋文帝。

  • 5 # 書生吳用

    在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梳理一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朱元璋洪武六年,即公元1373年,禮官上書朝廷,建言道:”依古制,未曾有過帝王父子、祖孫在一廟之中合祭的情況,這是不符合禮制的。”

    朱元璋採納禮部建議,下令:“另設歷代帝王廟,廟中所祀之歷代帝王,同在一堂,但各自分室。”

    於是工部得命,立即著手建造,於次年(1374年)完工,整體建築的制式為正殿五間,以為五室,中一室以居三皇,東一室以居五帝,西一室以居夏禹、商湯、周文王,又東一室以居周武王、漢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以居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共計一十八帝。

    建造完工後,朝廷議定,為表尊重,塑歷代帝王袞冕坐像。同年八月,朱元璋親臨致祭。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突然下令道:“周文王雖然是周受天命的根基所在,但是,其始終恪守人臣之節;唐高祖雖擁有天下,但憑藉的多是唐太宗之力;周文王、唐高祖可勿於歷代帝王廟中祭祀。這二位,只在其陵寢設祭,另外,還需增祀隋文帝。”

    事不湊巧,這一年,帝王廟突遭大火,整個建築化為烏有。於是,朝廷下令,在欽天山(雞籠山)之陽改建歷代帝王廟。此次改建時,又去除了隋文帝,至此,帝王廟裡只保留有十六位帝王。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為何在歷代帝王廟中去除隋文帝,而又從來沒有設立秦始皇的神位呢?這二位也是呼聲最高的應該入選的帝王。

    愚以為:秦始皇和隋文帝都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謂是不世出之帝王,也是開朝之君。然而二人所建之基業,只有區區三二十年,甚或十幾年。何也?足見這二位有著極大的缺陷,都沒有為整個朝代建立良好的制度。大凡歷朝歷代,能享國稍久的,必有一朝一代之制度,有周朝之制度,乃有兩週之八百年;有漢朝之制度,乃有兩漢之四百年。我相信,無論何朝何代,無論哪一位開國之君,都希望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能夠永世長存,而不希望歷經二代而亡。

  • 6 # 曹老師xixi

    明朝祭祀的16位帝王分別是:三皇五帝(8人)、禹、湯、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可以看出明朝在選擇祭祀名單中,除了三皇五帝這樣的中華祖先以外,選的都是功在千秋的共有帝王。

    如果讓我加,肯定要加個秦始皇,可以說沒有秦始皇就沒有中國,秦始皇一統七國,北擊匈奴,南下百越,設定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同時書同文,車同軌,修靈渠,修公路,把中國中原的地區文化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以至於後世萬代都沒有大範圍分崩離析。

    只不過,中國古代向來以仁德治國,忠孝為先,秦始皇一直都是反面教材,為世人所厭惡,因此明朝是不可能祭祀秦始皇的,就是後來康熙乾隆完善帝王廟,乾隆篩選了188位有功帝王,並昭告天下中華永不斷線,名單裡依然沒有秦始皇。

    如今學術自由,認識客觀,秦始皇有過也有功,並且功勞貢獻也很大,所以我認為如果讓我加,我加上秦始皇。至於其他的,明代以前的君王,沒有能和帝王廟中的16位帝王以及秦始皇相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生氣時總往地上躺,作為家長該怎樣教育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