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口水雜談
-
2 # 暗物質中國龍
李白是個多才多藝的人 昔日皇帝曾經賜金樽一個 並宣佈喝酒完全免費 可見皇帝對李白這人還是愛惜的 另外李白才氣過人 隨便做點事情 寫詩 題字 舞劍等等都是賺錢的好方法 如此一來 李白仗劍行天下是可行的
-
3 # 維C牛奶咖啡糖
其一:李白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故鄉劍南道綿州昌明縣是著名的鹽鐵產地,李白與其父李客是販運鹽鐵的商人,後來李白因生意的原因,又一度長期滯留於出產銀銅的安徽秋浦(今安徽貴池),擁有萬貫家財的李白,憑其雄厚的資產,不僅可以蔑視王侯,視官位如糞土,漫遊天下更是他人生的一大嗜好,在享受高檔美酒佳釀、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創作了大量優美的浪漫詩篇,其主要的原因是李白有錢。當然也有推斷李白的兄長在九江,弟在三峽坐莊經營,把故鄉巴蜀的物產倒賣到吳楚,又把吳楚的物產倒賣到巴蜀,從中牟取暴利,生意十分紅火,李白的旅遊費是其兄弟提供的。
其二:李白是一個與商業有密切聯絡的中小地主,李白在其詩中自稱“混遊漁商”、“窮與鮑生賈”,可見李白遊歷的地方大多是商業重地,詩中還帶有十分鮮明的市民特徵,由此可以推斷李白應該是一位與商業密切聯絡的中小地主。他遊遍大半個中國,自然也就有充餘的資金了。
其三:李白以個人婚姻為致富的捷徑,加上他自己的名人效應。一是李白娶了唐高宗時宰相許圉的孫女為妻,許家的家財使李白沾了大光,一夜之間李白便實現了脫貧致富;後來李白又娶了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家也是當時的鉅富,可見李白分別娶了兩位宰相的孫女,李白不想發財都不成。第二個因素是名人效應。李白在皇帝身邊受到了各種封賞,一時間名震華夏,邀李白寫稿子的當然會給他一大筆報酬,賜詩給地方官吏,李白也有不少收入,加上皇帝的賞賜,李白過悠閒的生活是綽綽有餘的,李白遊名山大川時,還在沿途得到了不少朋友及素拜者的饋贈,李白當然不會為差旅費而發愁了。
其四:詩人對李白的敬重以及朋友的幫助接濟。此種觀點對上述三種觀點進行了徹底的否定,認為都是對李白詩中個別詩句的胡亂聯絡,按個人意願想當然地提出了幾種不可能的設想,犯下了斷章取義的毛病,持此觀點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李白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攢足了外出旅遊的費用,後來一路游下來,錢花光了,李白就靠其聲望,利用名人的身份,靠朋友幫助,最終完成了全部的旅程的。
-
4 # 江水趣談
主流意見認為,李白家是經商的,他父親買賣做得很大,是個“富二代”。
郭沫若甚至說,李白的兄弟把長江上游和中游最重要的碼頭都壟斷了做物流,這完全是戲說。
李白的生財之道,據我推測,一是"吃軟飯",二是"掙稿費"。
李白跟人結婚,都是看準了再下手的。李白先後結了四次婚,第一個夫人姓許,最後一個夫人姓宗,都是前宰相家的孫女。
誰家的爺爺做過宰相,李白就去做上門女婿。
從中唐的情況來看,潤筆費是一個慣例。韓愈,白居易就是先例,他跟李白隔的年代不遠,李白死後五六年,他就出生了。所以早在韓愈、白居易以前,李白可能就在掙潤筆費了。
李白的文章在當時非常有名,存下來的也還不少。他的文章,應用文居多,主要就兩類:一類是替寺廟寫的,一類是應地方官之邀寫的。
李白以天才自居,憑什麼給那麼多的地方官和寺廟寫文章?無非為了掙潤筆費。
李白跟道教關係密切,跟佛教關係一般。他的詩歌涉及佛教的很少,可是留下來的文章,有很多是專門為某個寺院寫的,無非是因為寺廟可以給潤筆費。
李白為地方官僚歌功頌德的文章,基本是按一個模子寫的。他歌頌各個級別的官僚,全部是行仁政,而且修養非常高,還懂道家的黃老之術,垂拱而治。
唐代文人都喜歡漫遊。李白跟杜甫都漫遊,杜甫過得特別苦,李白卻過得很滋潤。
為什麼李白的日子始終過得很好,而且能夠一擲千金?原因就在於他名氣大。名氣越大,潤筆費就越高。李白靠名氣吃飯,自然也就熱衷於炒名聲。
陳寅恪指出,唐代官員的薪水不同時期的變化較大,很難研究。陳寅恪提供的材料,基本是元稹、白居易時期的,拿過來套在李白頭上,未必合適。
好在《唐會要》裡提供了開元二十四年唐代官員月俸的詳細資料。這個材料,《資治通鑑》胡三省注也引用過。開元二十四年唐代官員的月俸,一品是三十千,八品是二千四百七十五,九品是一千九百一十七。
李白"散金三十餘萬",是在他剛從四川出來遊歷揚州一帶的時候,約在開元十四年。
開元盛世,社會穩定,不至於貨幣貶值。青年李白一年花掉三十餘萬,相當於當時一品大官十個月的俸祿,相當於八品官十年的俸祿。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足以說明李白家境不錯。
商人的兒子就是有錢。
-
5 # 春秋風雲
很多人以為李白出身鉅商富賈之家,莫說遊遍大唐不缺錢,就是跨五州四海也不在話下。其實李白出身貧寒,祖上還是戴罪之身。在當時他們家屬於二等公民,入不了宗籍,進不了科舉。經濟水平也就和普通百姓差不多,他之所以能走遍名山大川,得益於粉絲的贊助。說白了,他就是個窮光旦,窮遊仔,一個只能靠搭便車的窮遊仔。
有人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出李白很有錢的結論:
一,李白五歲就開始讀書,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若非大富之家,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誰有閒錢供子弟讀書,為今後搏其功名?
二,李白不僅讀書,還拜名師學劍,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要練成“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頂尖高手,沒有黃澄澄的金供著,白花花的銀子養著,是不現實的。
三,在《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這首詩裡,李白有“手持綠玉杖,朝辭黃鶴樓”的句子。綠玉本就珍貴無比,居然是一根綠玉做的手杖,其體量之大,工藝之美,用料之奢華,誰人能比?說李白不是富二代,誰信?
三,在《上安州裴長史書》裡,李白自敘:“曩昔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30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皆是白之輕財好施也!”。若非富貴公子,怎有能力接濟落魄公子?落魄公子須管吃管住管其它,豈是如打發叫花子一般,一碗飯,一塊錢所能解決的?再者,不到一年,居然花掉30餘萬,這豈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李白又對裴長史說:“昔與逸人東嚴子隱於岷山之陽,白巢居數年,不跡城市,養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這段話也有炫富炫能的成份,一個人不養雞養鴨,用以發家致富,卻花錢養上千只珍禽奇鳥,不是錢多閒得慌,又是什麼?
在《將進酒中》中,李白有“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豪爽心態,豈是我等為蠅頭小利斤斤計較之窮人所能比的?還有如把"五花馬、千金裘”拿去換酒喝的慷慨大方,豈不羞煞天下寒士?
有人從李白出生於劍南道綿竹昌隆縣青蓮鄉鹽鐵產地,推斷他們家從事的是鹽鐵貿易;又從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詩裡“兄九江兮弟三峽"這句話推斷,他們家不僅做生意,而且覆蓋了幾處重要的水運碼頭。
因此,人們斷定:李白仗劍走天涯,不僅腰纏萬貫自給有餘,還可扶危濟困,救助他人。
其實李白的家境真的沒有那麼光鮮炫目,下面就以上誤會一一解答:
關於李白有錢讀書的問題:唐朝是個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朝代,政府不僅能保證百姓有書讀,而且還保證百姓讀得起。《新唐書》記載,京有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各州縣設學館,偏遠地方允許辦私塾。《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一年五月敕……許百姓任立私學,欲寄州縣受業者亦聽”。這兩處記載道出了唐代廣立學堂,為百姓子弟就學大開方便之門的現象。在國泰民安的背景下,普通家庭在交足了稅費後,送子弟上學讀書不存在問題。
關於李白拜名師學劍的問題:前面說了,李白祖輩們獲罪被貶西域碎葉近百年,在苦寒邊遠之地,心須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武功高強之藝,否則就會被土匪和賊人幹掉。李白之父李客,作為私自潛逃回家的罪犯後裔,更加感到尚武防身的重要,因此,李客將李白送與名師習劍。至於學費問題,李白從小受父親訓練,當有深厚功底,加上李白聰明,日後造化不可限量,這樣的徒弟,哪怕學費少交一些,師傅也樂意接受,就像現在清華、北大搶招尖子生是一樣的道理。自古拜師學藝,學費從無定數,師傅看山取材,如果李白之父能和那位劍師交上朋友,免費授一個徒兒,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不逾一年,散金30餘萬”也不足為奇:這裡的“散金30餘萬",不是用去了30幾萬兩黃金。古時侯,如果是真金白銀,“金"字後加“兩";如果是銅錢則不加“兩”。顯然,這裡指銅錢。30餘萬金相當於現在30--50萬元,可這筆錢不是李白的,而是別人給的,他是慷人家之慨。
關於養禽千計的問題:透過查閱資料,以及通讀李白的巜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巜別匡山》詩句,瞭解到李白就讀的大匡山大明寺養禽千計,並非李白所養。出於愛好,李白業餘時間確實和同學參與喂鳥。作為生性浪漫之人,李白不想、也沒有必要一次性跟裴長史說清楚。
關於“手持綠玉杖”的問題:其實就是一根翠竹做的柺杖,什麼東西經李白之筆,就變得美好、華麗起來,讓人想入非非。
關於“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豪爽心態,確是真實情況的反映。哪一次不是花完了這個粉絲的錢,又來了一個送錢的粉絲?例如,送走了許宰相孫女做夫人,又迎了宗宰相孫女做夫人,名利雙收,財色兼得,真的美死了他!至於要拿“五花馬,千金裘”換酒喝,說的也是真的,李白為豪飲可以一擲千金,幾時考慮過明天的日子怎麼過?幾時考慮過妻子兒女的冷暖?
關於李白出生在劍南道綿竹昌隆縣青蓮鄉鹽鐵產地,斷定李白家庭為做大生意的,有些武斷。因為一句“兄九江兮弟三峽”就推測他們兄弟分佔了兩處營銷碼頭,更是有待商討。李客作為戴罪之身的後人,一個“潛還廣漢”之徒,不老老實實為人,不低調隱身,反而大張旗鼓地開集團公司,不怕引起人注意?不怕成為眾矢之的嗎?至於他們家父子三人分兵各處,小打小鬧做點謀生的小生意倒有可能。如果家族生意做得夠大,怎麼不見李白回過故鄉?既使後來窮困潦倒,寧願投靠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族叔李陽冰,也不願意回去?
應該糾正一下,據歷史學者考證,李白並非出生在巴蜀,而是出生在西域碎葉,他到巴蜀時己經四歲。
另外,根據李白27歲還在遠遊,尚未婚配來看,必定是出不起聘禮、家庭貧寒。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代,父母首先考慮的是讓兒女儘早完婚,以養育後代。唐政府也希望儘快恢復人口,壯大國力。唐貞觀元年,太宗下詔:“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並需申以婚媾,命其好合。”。李白遠超法定婚齡,不是貧寒,又是什麼?如若不是唐初宰相賞識他的才華,不知還要單身到何時?
終上所述,李白不是富二代,而是普通階層之人,這也是他只提遠祖李廣,不提近親的原因之一。既然李白是窮人,他哪來的路費仗劍走天涯呢?難道說提把劍攔路搶劫來解決吃穿住行的經費問題?
首先,李白之父李客,將家屬從遙遠的西域碎葉輾轉遷到巴蜀,有旅途行走經驗,不一定非住客棧不可,非到酒店吃飯不行,可以用最少的錢去解決旅途開銷。這一點,李客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兒子,另外,不帶僕人也節省了一大筆開銷。
其二,他總能遇到重量級粉絲和狂熱粉絲,這些粉絲不僅為他的旅行提供了贊助,也為他的人生提供了贊助。李白能說會寫情商高,這是他贏得粉絲的主要原因。
他的第一個重量級粉絲是唐初宰相許圉師。不僅為他解決了單身問題,又讓他白吃白喝十年,還給大把的銀子供他結交權貴,撈取政治資本。前面說到“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用的就是許宰相家的錢。
第二個重量級粉絲是唐玄宗,經玉真公主和賀知章這兩個粉絲介紹,唐玄宗“降輦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並親手調羮”接待這位偶象神人。怎奈他天子面前不改舊本色:“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竟敢要高力士為他脫靴,要楊貴妃為他磨墨,對達官貴人傲視輕視,終惹得唐玄宗發怒,將他賜金放還。這所賜之金是多少,史書沒有記載,大凡皇帝出手不會小氣。自此以後,得以結識東魯某氏,成為夫婦,生一子,名天然,又因有放還賜金,於是在袞州廣置田產。
第三個重量級粉絲是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大家都知道宗小姐千金買壁的故事,想必知道這位大小姐的實力了。李白以55歲的高齡迎娶白富美的黃花閨女宗氏,可謂豔福齊天。
在唐代,有些詩人從事第三產業,賺得比俸祿還高。例如,白居易替元稹寫墓誌銘,一次潤筆費就相當於現在六七十萬元。李白的名氣不是一般的大,不排除權貴們給他同樣的賞賜。
當然,還有如汪倫這樣的小粉絲,對他也不薄。一句“先生好遊乎?這裡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這裡有萬家酒店!”將李白騙來白吃白喝白住。之所以騙,是因為李白名氣大,粉絲多,像他汪倫這樣名不見經傳的離職縣長,正兒八經地邀請,李白不會鳥他。臨了據說送了八匹駿馬,十匹官錦。不過,李白也沒虧待他,一首《贈汪倫》,讓世世代代的人記住了那個小縣長。
回覆列表
1、李白是個“富二代”?你可別不信!開元七年,十九歲的李白,開始在蜀地漫遊,登臨峨眉,拜訪蜀地名勝古蹟,後來他在《留別廣陵諸公》中寫道:“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存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
詩中的他儼然是一位身騎駿馬、腰橫寶劍、裝飾華貴,意氣風發的闊少爺,當時這位闊少爺的花銷恐怕跟他的詩詞沒有多大關係吧。
據傳李白的家鄉是劍南道綿州著名的鹽鐵產地,李白的爹是當時販運鹽鐵的商人,他還有兩個兄弟,兄長在九江,弟弟在三峽坐莊經營,他們常把巴蜀的物產倒賣到吳楚,又把吳楚的物產倒賣到巴蜀。
生意紅火的不行,可以說是當時富甲一方的商人了,家裡這麼富裕,李白的旅遊經費算是小意思了吧!
要知道李白出蜀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散盡三十餘萬”,可以間接地看出他從家裡帶出了三十餘萬盤纏闖蕩,三十餘萬是什麼概念呢?
話說一般中小地主家庭,傾家蕩產都不夠三十餘萬,這一大筆數目,被李白一個月就揮霍完了,是真的有錢任性了!
2、要說李白的土豪朋友是誰呢?那自然是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了。天寶元年李白當著一個小小的供奉翰林,整日為宮廷樂舞填詞賦詩。然而對於李白來說,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的抱負是仗劍四方,建功立業,大鵬鳥不甘願只做籠中的金絲雀。
鬱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才華無處施展的李白,每日消極怠工,不是在長安城裡瞎晃悠,就是與一眾友人吟詩作賦,飲酒買醉。再說楊貴妃聽信了高力士的讒言,說李白的清平調是借趙飛燕諷刺她,趙飛燕後來失寵,這不是咒楊貴妃麼?
一來二去楊貴妃也在玄宗耳畔吹風,漸漸地玄宗也對李白不待見,一年後他被唐玄宗遣退,不過玄宗譴退李白時倒是給了他一筆銀子,美其名曰 “賜金還山”。這一次遣退他得了多少錢呢?五百金!也不少了,可以買半件貂皮大衣了。
除此之外《唐會要》裡曾記載唐開元年間官員月俸:一品是三十千,八品是二千四百七十五。李白做官時也得了不少俸祿,拿著俸祿和賜金,也過了一段相當優哉遊哉的生活。但照李白視金錢如糞土的氣魄,估計這筆錢沒多久就被敗光了。
3、話說李白的婚姻可不簡單,有三次都是娶了當時權貴人家的女兒,兩次都是倒插門,新娘還是白富美。
第一次結婚,新娘是湖北姑娘許氏,這位許氏可不簡單,曾祖父是開國皇帝,李淵的同學後封了爵。祖父就是唐高宗時期宰相許圍,許家的財富自然使李白沾了大光。
後來李白又娶了武則天時宰相楚客的孫女宗式,宗家也是當時的鉅富,和這位宗式的結合,還有一個著名的千金買壁的故事,話說當時李白與友人相聚,小酌幾杯後詩興大發,於是一揮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
宗小姐看了後崇拜不已,馬上花費千金買了那面牆,放到現在宗小姐妥妥地就是追星後成功上位的瘋狂粉絲了!
李白的妻子都是豪門千金,不僅如此,因為李白實在太有個人魅力了,連當朝公主貴婦們都爭著搶著供著他,哼,人家才不是吃軟飯呢!
4、李白的足跡遍佈天下,朋友遍天下,詩歌遍天下,除了會寫詩,李白似乎沒有了別的謀生手段。他的才華和極具個人魅力的性格,讓他認識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三教九流,知名的不知名的,數都數不完。杜甫、孟浩然、王昌齡、高適、賀知章、岑勳、元旦丘……
有這麼多朋友,李白維繫友誼的方式就是寫詩,送別的時候給朋友寫詩,想朋友的時候給朋友寫詩,安慰朋友的時候給朋友寫詩,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流傳最廣的《贈汪倫》了。
給這麼多人寫詩,自然就有一些崇拜他的朋友給他一些饋贈了,畢竟這可是唐玄宗身邊的御用文人吶,名震長安城,哪個人不想認識這位鼎鼎大名,瀟灑肆意的大詩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