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春來342

    二戰中,德國的“虎式”坦克在戰場上,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這充分說明了德國製造的工匠精神。但是,它的出現,也暴露了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構造太複雜,在戰場上一旦出故障不易維修,同時,在坦克生產上,無法大規模生產,造成產量很低,無法大規模投入作戰。

    反觀蘇聯,當時的主力坦克是T—34,它因為構造簡單,成本低廉,便於大規模生產,對於戰場上坦克的損失,可以迅速補充,極大的對沖了質量劣勢。並最後取得與德國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可以說“虎式”坦克的出現,是德國在武器製造上最大的敗筆,雖然“虎式”坦克用於戰場,在區域性能取得優勢,但在整體上無疑是失敗的。這也為以後各個國家的武器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意義。

  • 2 # 蛋糕香噴噴

    談不上明智或者愚蠢,德國坦克在入侵蘇聯之前都是薄皮大餡,和日本坦克差不多,機動能力不錯,而且大家都是這種小坦克,再加上歐洲國土狹小,也不需要多大的戰略行程就能打穿敵國,但是到了蘇聯時期,德國所有的坦克在面對T34的時候全部顯得防護能力不足,機動能力不足,火力不足的問題,德國本土只能緊急生產一種新型坦克來補充和加強部隊,但是沒有多少時間,所以他們選擇將4號坦克為模板,放大成了虎式,虎式在機動能力,火力,防護能力都不錯,但是行走裝置並不是特別可靠(當年重型裝備的通病),戰略行程幾乎為0,這對強調速度的德國部隊是致命的威脅,沒有了閃電戰德國軍隊銳氣全失,倒是蘇聯手裡T34挑起來閃電戰的旗幟,很多人都說沒有冬天蘇聯抵抗不了德國的攻勢,其實就算沒有冬天,只要蘇聯能夠調整國家戰略集中能力,德國依然會戰敗,德國發動戰爭的本質是搶奪資源,這也就意味著德國缺少資源,以這點出發去看待這場戰爭德國能夠取勝的機率就非常的小了

  • 3 # 瘋子影院l

    虎式坦克是當時世界上最厲害的坦克,他的出現是明智還是愚蠢,我感覺是明智,虎式坦克屬於重型坦克,虎式坦克的出現另蘇聯損失慘重,虎式坦克大概是1935年開始計劃,1939年開始設計,到1942年8月份左右,投入戰場,幾乎都是投入對蘇聯作戰,在虎式坦克沒有服役前,1940年蘇聯的新型坦克下線,t34中型坦克服役,可謂所向披靡令德軍的豹式坦克有點招架不住,1942年8月左虎式坦克的出現馬上就扭轉戰局,虎式坦克憑藉著自己的裝甲厚度8,和自身88毫米的主炮,據不完全統計,虎式坦克擊毀盟軍9850輛坦克,自身被擊毀1700餘輛,虎式坦克在1942年8月左右到1945德軍投降前公生產1360輛左右,有的因為第二次大修所以被擊毀1700輛左右,但是虎式坦克也有缺點,那就是出產量少,大家知道德國地盤小,資源少很多東西靠進口,像虎式坦克這種質量高,自身重,需要很多鋼鐵和技術含量,,一開始每月還能生產幾十輛上百輛,可到了1944年隨著蘇聯的反攻,虎式坦克生產很低,最多也就幾十輛,而蘇聯資源豐厚,被消滅了100輛坦克可以馬上在生產500輛,被消滅500輛可以生產2000輛,可德國被消滅100輛,連80輛都難補充,更不用200輛了,所以說想打仗就要有資源,這是最重要的,無論怎麼樣對我而言,虎式坦克的出現都是明智的,到現在為止現在的坦克很多都是學著虎式而改造的。

  • 4 # 西安劉律師

    這個問題當年也糾纏著德國裝備指導部門的精英們。

    虎式重型坦克無疑是二戰中經典的裝甲戰鬥車輛之一了。它擁有強大的火力和裝甲防護,它一出現就被投入東線戰場,1942年時蘇聯根本沒有同樣級別的坦克來應對它,直到次年T34-85出現,就這樣還要兩三輛對付一輛虎。在44年的西線戰場,盟軍擊毀一輛虎就會被認為是英雄。從這個意義上說,虎式坦克無疑

    是優秀的武器。

    但是,德華人習慣使用精密武器,卻不知道在大規模長時間的戰爭中,武器的適應性,經濟性、數量和可維護性比強大的效能更重要!

    虎式車重56噸,這就使歐洲大部分橋樑無法承載它,結果嚴重製約了它的機動性。在東線,泥濘不堪的道路往往困住沉重的虎,並經常因此導致發生機械故障比如負重輪被卡死,工兵和裝甲保障人員恨死了這頭虎!

    虎式坦克採用了邁巴赫12缸汽油發動機,功率強勁,問題是這是個油老虎,公路最大行程只有不超過160公里,越野時減半。保障部隊必須隨時給它加油。但在戰鬥中,許多虎因為加油需要而中途離開戰場,要不然就會停在原地被擊毀。這簡直是要了其它部隊的命。

    交錯佈置的負重輪簡直是維修人員的噩夢,需要維修內排負重輪,就要拆掉外面的,裝回去也一樣。工作量大了一倍。

    最關鍵的是虎式坦克的製造成本太昂貴,製造一輛虎式坦克的成本可以製造兩輛四號坦克,四輛三號突擊炮,可以製造三輛T34。這在大規模戰爭中是不可接受的,也是災難性的。

    古德里安在戰爭後期一直不待見虎,馮波克一直申請給予足夠的四號坦克,不願意要虎。

    從這個意義上說,虎式坦克是悲哀的。

  • 5 # 須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叫做二戰,還可以稱為反法西斯戰爭,二戰時間是1939年的9月1日到1945年的9月2日,這次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航空技術,如噴氣式飛機,原子能技術,如原孑彈,各式導彈,重炮坦克等等。

    二戰德國的重型坦克,是德國法西斯在二戰開始前就進行了研製,法西斯德國,其實早就有稱霸世界的野心,重型坦克的研究可上朔到1935年,當時德國的三號四號坦克和英法坦克比較,德國坦克裝甲厚度是30毫米,應法裝甲厚度為40到60毫米,所以德華人就著手研究裝甲更厚的坦克。

    尤其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的作戰中,德軍取得了勝利,但德軍無論是統帥還是士兵,都對英國和法國的重型坦克感到驚訝,因為德國的三號四號坦克的主炮很難將他們打穿,所以裝備重型坦克就迫在眉睫。

    到了1941年,德軍開始研究虎式坦克,到了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時,虎式坦克的兩種原型車進行了效能展示,到了1942年的八月虎或坦克正式生產,生產持續進行到44年的八月,共生產了1350多輛。

    虎或坦克1942年下半年服役到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盟軍的坦克和其他火炮,虎式坦克火力非常強悍,可以在一千米的距離之外打穿100毫米的鋼板,這個火力在當時可以摧毀盟軍的任何一輛坦克,虎式坦克的防護性更是超強,它甚至創造了戰場的神話,虎式坦克裝甲厚度100毫米。再者就是它對盟軍的威懾作用,戰場上見到虎式坦克都要逃避。

    但虎式坦克由於是重型坦克,它的機動效能就相對弱化了,機動作戰能力差,遠距離輸送難度大,出現機械故障難以維修,有時不得不放棄維修,還有就是它的造價昂貴,據測算生產一臺虎式坦克,就可以造出三臺豹式坦克,而豹式坦克在德軍中同是有極強的火力,精準度不差於虎武坦克,也是盟軍畏懼的火力,雖說防護性有些差,但只要在側面改進就可以達到同虎式同樣的效果。

    虎式坦克在二戰中的出現和使用,不能夠說是明智還是愚蠢,因為他是當時戰爭條件下的需要,它的出現有其必然性,也符合當時德國的戰爭需要,所以說他的出現,有其合理性。

  • 6 # 青苔階

    虎式坦克的出現彌補了當時德國沒有重型坦克的空白。當時德國的坦克在遭遇蘇俄的T34時,總是處於劣勢,這令德軍方高層很是懊惱。所以當虎式坦克一生產出來,就迫不及待的拉上了前線。希特勒也是太急了,並不是虎式想提前露臉,沒有經過充分實驗的新坦克首戰就遭遇傳動問題趴窩了。這可能就是關於其“愚蠢”的方面。後來改進的虎式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取得了共擊毀盟軍坦克和裝甲車近萬輛的好成績。虎式從1942年投產到1945年德國投降,雖然只有3年時間,但是戰績輝煌。不過終究德國還是敗了,這說明靠先進武器是無法戰勝正義和愛好和平的人們。

  • 7 # 瘋狗的輕武

    虎式吹能把虎吹上天,而價效比之低也能讓不少人把虎式貶出shi,我的看法是。虎式的出現存在一個必然性。談不上明智還是愚蠢。

    挺多人說虎式的研發是針對T34,其實並不然。虎式的正式研發是在1941年5月,那會東線還差一個月開打,所以德棍還對毛子的鋼鐵洪流一無所知。研發虎式的目的是在揍法國時候發現他們的B1,D1,英華人的瑪蒂爾達這類坦克皮真厚,自己的當時的一二三四號啃不動。

    而虎式的前身是實驗性的DW系列和VK3001、3601這批車子本來是打算用來替代四號坦克用以突防和支援的,恰好要啟動虎式計劃,而3601這批本身定位就重的坦克原型用來改虎式是在合適不過了。

    既然有了需求,也有了原型技術積累,那麼在原型基礎上最佳化,增加護甲,上更兇的炮,作成虎式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然後談談關於價效比和效用問題,吐槽虎式最多的就是費錢費工費時,一臺虎式的價格能抵7臺T34,一臺虎式的工時能造5臺T34。也就是說,一臺虎起碼要幹掉5臺T34才划算...而實際上,虎的戰損比為5.7:1,也確實打出了這個成績。

    我主要想說的是,德華人是不能像毛子一樣去傻爆兵的。德國的資源比不上毛子豐富,產能方面毛子還有英美援助,人口方面毛子更多,也更好動員。拼消耗是絕對玩不過的,所以德華人需要在質和量上更偏向於質。

    也有說虎式的垂直裝甲不如傾斜裝甲,我的想法一個是虎式在開發那會沿用的是VK3601的底盤,而且當時德國三號四號之類也是垂直裝甲,技術成熟,能更快形成戰鬥力。操作艙內的冗餘也大。

    再者虎式的炮穩準狠,2000米之內就更乾死毛子的一票T34。而100mm的垂直裝甲在千米以上距離還是比較安全的,而且德國坦克車長也被教之把坦克擺成斜的樣子對敵。

    總的來說,虎式的出現基於德國當時坦克火力的薄弱,而戰爭又迫切需求新武器能快速行程戰鬥力,所以虎式藉著曾經VK3601的成熟底盤誕生。德國的資源,產能,人口都不及毛子,所以要用質去換量,垂直裝甲的設計在虎上缺陷並沒那麼大。所以說虎式的誕生有著一種必然性的味道。

  • 8 # 五嶽掩赤城

    謝邀,不能事後諸葛亮,虎式坦克出現的年代無疑是跨時代性的。

    有句話說的好,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以後世眼光來評價虎式坦克,的確可以指出其很多缺點,比如過於複雜的三重交錯式負重輪佈局,造價和工序過於高昂,對於後勤運輸和維修造成極大負擔。但是不能脫離背景談武器,虎式坦克是1941年推出,1942年服役的坦克,在他服役的年代真的可以說是無敵的坦克。虎式坦克(虎1)車體長6.3米,車寬3.56米,車高3米,最大裝甲厚度120毫米,車重54噸(E型為57噸),配有一門56倍口徑88mm的KwK36炮,動力為一臺邁巴赫690馬力發動機。

    虎式坦克可以說是第一款實用化的重型坦克,二戰前期的重型坦克完全犧牲了速度,而且可靠性相當差,因而實戰表現相當糟糕。虎式坦克在保持出色的防禦力和火力同時,依舊擁有最高時速45公里公路行駛速度,20-25公里時速的越野機動能力。

    同時期蘇聯最好的最好的重型坦克是KV系列,雖然裝甲厚度比虎式還要高,但是完全犧牲了機動能力,最高公路時速35公里,最大越野速度12公里。而且可靠性和機械故障相當差,大部分都是行駛過程中主動拋錨而放棄。152神教教主KV-152

    蘇軍免強能夠與虎式坦克抗衡的IS-1重型坦克是1943年才開始服役,而紙面效能資料超過虎式的IS-2重型坦克要到1944年才服役,這兩年時間就是虎式恐懼症的時期。

    在虎式恐懼症時期,蘇軍裝甲部隊唯一的對抗手法,就是給T-34坦克57神針炮,勉強可以穿正面,或者T-34和瓦倫丁坦克前仆後繼的衝上去打側面或者背後。T-34/57的57神針

    美英盟軍這邊重型坦克更差,美國到1942年還只能交出M6重型坦克這種除了大外,別無是處的“垃圾”。

    受不了美華人的拖沓,英華人將17磅反坦克炮裝到謝爾曼坦克上,改裝出螢火蟲坦克,才可以有效對抗虎式坦克,但時間已經是1944年初。

    對抗虎式坦克的M26潘興投產已經是1944年底,總共只有20輛投入歐洲戰場。而英國計劃用來對付虎式的百夫長坦克更是到戰後推出。

    在戰爭後期,中型坦克透過更換火炮,擁有近距離對抗虎式坦克這種級的火力。像T-34/85、M4A3E8和四號H型等價效比都相當突出,才讓虎式坦克這些重型坦克作用大幅度降低。但重型坦克方面虎式也有升級虎王,有E-75計劃,只不過德國整體上已經是必敗之局,非虎式之過。

    而且即使把這些資源投產更多數量的四號H和四號J,也不過增加幾千輛坦克,還是堵不住T-34/85海和M4謝爾曼海的缺口。而且即使生產線調整時間不算,油料不足和新兵訓練問題又如何解決?

  • 9 # 前沿陣地

    這可以說是特定背景下的必然結果,在當時的環境下,由於現實的作戰需要,德華人最終搞出了虎式坦克這種大傢伙,可是取得的實際效果並不算十分理想。

    其實虎式坦克的早期專案德國很早就開始研究了,德軍在法國遭遇了英法軍的重型坦克,己方的三號四號坦克無力應對,根本無法對其產生有效殺傷,但是好在有作戰體系的優勢,德軍最終贏得了作戰勝利。而到了蘇聯,德華人又遭遇了T34、KV1/2等同樣難以對付的敵方坦克,一度產生了T34危機。

    為此德軍進行了對四號坦克,三號突擊炮等坦克裝甲車輛的改進工作,以提升反坦克能力,但是重型坦克專案更得到重視。德華人的想法就是採用更強的防護,更好的火炮,以此來以單車效能上的優勢來對抗佔據數量優勢的蘇軍坦克,於是造就了虎式坦克這款傳奇兵器。可是虎式坦克複雜的工藝和高昂的成本導致無法大量生產,而在實戰中,虎式坦克可靠性差又制約了其實際發揮,有時還會由於機械故障而白白損失掉。

    而美蘇等都是大力發展一種中型坦克,然後研發一些重型坦克作為補充,這種策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是德國的四號中型坦克誕生太早,戰爭中期已經沒有改進空間了,而M4、T34就沒有這個問題,後來德華人雖然研發了豹式坦克、E系列等,用於提升通用性,擴大數量,但是已經為時已晚。

  • 10 # DS影片

    首先這個問題兩句話看著都有點奇怪。德國六號坦克即虎式,是二戰中非常著名的坦克這不假,但怎麼就是“二戰最強坦克”了?從哪個標準可以這麼說呢,其特點不就是裝甲厚、火力強,然而機動性一般般麼。那麼德軍接下去研發的虎王式坦克,裝甲更厚、火力更強、機動性更差,就不是最強了?和斯大林三型比又如何?

    其次,虎式坦克是和豹式坦克差不多同一時期投入研發、裝備部隊的,首次大規模亮相戰場都是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要對應的主要問題都是一樣的:即敵軍擁有明顯優於德軍的坦克,在法國戰場上已經出現德軍任何反坦克炮都幹不掉的B1重型坦克,迫使德軍第一次搬來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到了東線戰場上,又碰到各方面都很均衡且強於四號坦克的T-34,以及更加皮糙肉厚的KV重型坦克。

    這些敵軍中的“無法應對的坦克”所造成的不僅是戰略戰術問題,甚至還會影響前線部隊士氣。這是德軍指揮高層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是研發裝備更厲害的坦克。虎式坦克的研發裝備,不能用“明智還是愚蠢”來評判,它就是當時經過綜合分析之後的最佳方案。至於這個方案到最後是不是解決了問題?那筆者只能說德軍要面臨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就算區區1354輛虎式坦克“聰明絕頂”又如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真的有狂吃不胖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