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西安萬通汽車學劉老師

    近年來,共享經濟已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能夠為消費者出行提供較大便利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行業,更是成為資本的“兵家必爭之地”。北京近日釋出的一項新政,為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再添一把“熱火”。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聯合釋出了《關於對部分載客汽車採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在此背景下,能解決限號等出行難題的共享汽車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機遇與挑戰並存

    當前,智慧技術臻於完善,以首汽GoFun出行、EVCARD、神州分時租賃、途歌等為代表的共享汽車成為業界眼中的下一個獨角獸行業。

    據瞭解,從廣義上來講,共享汽車包括順風車、網約車、分時租賃、P2P租車,以及傳統的經營性租車等業務模式。普華永道和《南方日報》共同釋出的《2017中國共享汽車現狀與趨勢報告》預計,未來5年內,分時租賃汽車市場將以超過50%的增幅迅猛增長。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瞭解到,分時租賃是以分鐘或小時等為計價單位,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全球定位系統等資訊科技構建網路服務平臺,為使用者提供自助式車輛預定、車輛取還、費用結算為主要方式的小微型客車租賃服務。它是傳統小微型客車租賃在服務模式、技術、管理上實現的創新,既改善了使用者體驗,也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壓力以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過度佔用。

    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光明可期,然而,行業也面臨著一些待解難題。

    “共享汽車所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鏈和需要整合的資源決定了這是一個重資源的行業,車輛、充電樁、停車場地等缺一不可。同時,它也是重資產、重運營、重管理的行業。”GoFun出行Quattroporte譚奕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共享汽車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環境,但是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具體而言,譚奕表示,在沒有自動駕駛、機器人服務的前提下,與共享汽車相關的打理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充電樁、停車、補電、補能、車輛年檢、定期保養等問題都需要解決;潮汐車流會導致車輛分配嚴重不均衡,當用戶不能及時調動車輛時,還需要提供分時租賃業務的平臺迅速作出應對。“上述問題若是得不到合理解決,將極大地影響使用者的用車體驗。”譚奕說。

    新能源車有望突出重圍

    面向未來,以綠色環保和資源共享為發展原則的共享汽車行業發展將更趨“綠色”。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釋出了《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明確鼓勵分時租賃發展。

    為進一步規範小微型客車分時租賃的經營行為,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發布的《上海市小微型客車分時租賃管理實施細則》特別提出,運營車輛應是“純電動汽車”,並安裝“人臉識別”“應急報警”“車載衛星定位”等裝置。

    “受綜合政策扶植、新能源汽車產品效能提升等因素的積極影響,新能源車型將成為共享汽車行業和市場未來的趨勢所向。”譚奕表示,目前共享汽車行業的主流車型為新能源汽車,但仍需要一部分燃油車型作為補充。

    譚奕進一步分析稱,使用者普遍具有里程焦慮心理,尤其是在駕駛共享汽車並發現車況只允許再駕駛50公里時更容易引起焦慮。有鑑於此,與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基礎設施,如充電樁等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業內人士建議,各地區應加快充電樁建設速度,統一行業標準,加速行業內資訊對流,鼓勵技術創新,提升充電樁智慧化管理,從源頭上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在保障新能源車順利推廣的同時,促進新能源共享汽車得到更好發展。

  • 2 # 職場之王

    市場經濟下的任何行業,都必須在供給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實現盈利,才有發展前景,否則都將是曇花一現。在網際網路創業大潮中,類似的鬨然而上又轟然倒塌的案例不勝列舉。那麼共享汽車的前景如何呢?

    先看需求端:

    共享汽車的本質是分時租賃,毫無疑問使用者有極大需求。需要強調的是,客戶體驗可以強化也可以弱化這種需求。現在看,客戶體驗存在幾大問題:

    1、普及率:難以像共享單車一樣隨時找到就能開。

    2、車內環境:難以像私家車一樣乾淨,車內衛生、氣味無法保證。試想進去之後發現上個使用者留了一地菸頭,或者孩子沒憋住撒了泡尿,你還想開這輛車嗎?

    3、停車費:在停車場發現一輛共享汽車,開出去被索要高額停車費,先墊付後報銷著實麻煩,而且如果是非常高額的停車費,你敢先墊付嗎?

    4、安全性:車況好壞不瞭解,剎車靠譜嗎,尾燈亮嗎,行車記錄儀還在嗎,被偷走了嗎?

    5、押金:多數共享單車需要上千塊的押金,將來能隨時退嗎?好擔心。

    再看供給端:

    資金實力、資金實力、資金實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共享汽車顯然比共享單車要燒錢得多,運營商要培育市場、要跟其他金主PK,自己沒有相當的實力很快就會血本無歸。幾個問題:

    1、投放量:一線城市,以常駐人口2000萬計算,如果1000個人一輛車,需要投放2萬輛共享汽車,一輛車算10萬塊,那就是妥妥20億的投入。那如果要多個城市投放呢?

    2、養車:給車上多少保險合適?僱多少人線下追蹤和保養車輛?零件更換?都是錢。

    3、事故:除了事故怎麼辦,如果撞上賓利、蘭博基尼,保險能賠得起嗎,賠不起的運營商能賠得起嗎?

    4、折舊:不要以為使用者都是高素質人群,也不要以為使用者都是老司機,剮蹭、磕碰、破壞內飾、拿走停車記錄儀、塗鴉等等,這些事情運營商要做好心理準備。

    5、競爭:共享汽車已經被很多資本盯上,不乏一些著名基金。大家都在燒錢,寶馬用一天封頂200元,看誰能挺到最後,然後再漲價賺回來嗎?問題是還沒到漲價的時候就死了,或者剛漲價使用者不幹了。

    好了,其他問題就不一一列舉了。結論很明確:

    如果某家運營商資本雄厚、且能妥妥解決上述問題,共享汽車逐步實現盈利,那麼它是個好生意,前景可期。但問題就是出在“如果”上,依我粗淺才學,共享汽車按照現在的模式運營下去,我看不到它的明天。

  • 3 # 前瞻經濟學人

    2018年共享汽車領域遭遇寒流 迎來“倒閉潮”

    2018年,共享汽車領域遭遇寒流,前路艱難。今年5月17日,運營不到一年的共享汽車平臺麻瓜出行宣佈關閉租車服務。6月,入駐濟南不到一年的中冠出行共享汽車平臺敗走泉城,涉事企業跑路。12月,共享出行平臺兔司機被曝疑似跑路,此前曾出現資金斷裂。

    市場的殘酷不僅僅是對於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那些曾備受資本青睞的企業也同樣沒被放過。已經完成A輪融資的巴歌出行疑似倒閉,APP癱瘓;已完成B2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高達千萬美元的途歌陷入押金難退、無車可用的困局。

    這一系列“倒閉潮”著實給共享汽車領域潑了一盆冷水,也再一次將共享汽車行業的弊病擺在公眾面前。波士頓諮詢公司合夥人、董事總經理許剛12月24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共享汽車平臺接連出現問題,實際上反映出整個行業還處於探索業務模式的階段,企業除了跑馬圈地之外更重要的是應該思考商業模式能否持久。”

    共享汽車遇規模化退潮

    共享化、電動化、智慧化和網聯化被稱為汽車“新四化”,也被看作是汽車產業接下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多達2.5億有證無車人群,他們對於汽車的需求強烈。在業內人士看來,共享汽車前景可觀。

    在市場環境、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多重要素推動下,興起了一批共享汽車企業。2017年共享單車方興未艾,共享汽車已是風起雲湧。各個分時租賃廠家紛紛在各大城市佈局,市場也受到各大巨頭的關注,共享汽車能否承擔起城市公共出行的結構調整,以及汽車行業供給側的產能最佳化,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中國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資料顯示,從2017年開始,新註冊的共享汽車企業數量逐漸增多。截至2018年6月,國內已註冊的共享汽車企業超過400家,投入運營的共享汽車數量已超過10萬輛。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僅為0.52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達到了17.29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將達36.48億元,同比增長111%。並且預測在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2015-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然而,資料呈現了美好的願景,但現實很骨感,共享汽車遇到寒流。今年5月,麻瓜出行宣佈停止服務;6月中冠出行被曝涉事企業跑路;9月,巴歌出行疑似倒閉,APP癱瘓;同是9月,途歌悄悄從各運營城市撤退,甚至可以在西安二手車市場買到此前途歌的共享汽車,12月途歌問題大面積爆發,陷入押金難退、無車可用的困局;12月兔司機被曝企業疑似跑路,傳出資金斷裂,平臺一度停止運營。

    此外,綠狗租車資不抵債被北汽新能源轉讓60%股權;EVCARD、盼達用車被曝正不斷減少原計劃的車輛投入。業內人士認為,從種種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共享汽車領域的確遭遇不順。但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共享汽車企業倒閉的現象。去年3月友友用車因原先簽署的投資款項未如期到位,決定停止運營;去年10月EZZY宣佈停止服務。

    中國共享汽車發展困難重重

    從2015年大範圍興起至今,共享汽車雖然得到資本的青睞,但一直被詬病問題不斷。

    共享汽車的停車問題依舊是最大難題。其發展路線基本上是從一二線城市逐步下沉,實際上一二線城市的停車位緊缺早已是難題。不同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需要規整的停車位,城市停車位本來就緊張,土地價格又寸土寸金,這一問題很難得到解決。

    停車難同時滋生了找車難和還車難。由於停車位稀缺,很多使用者並不能在需要用車的時候及時在附近找到可用車輛;此外一部分共享汽車要求指定位置歸還,實際上增加了出行的麻煩。同時,大部分共享汽車採用里程+時間的雙向計費方式,雖然企業有優惠措施,正常使用成本低於計程車,但考慮到諸多隱性條件和附加成本,總體價格並不如想象便宜。

    此外,共享汽車多為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等網點的建設還不完善,導致運營成本巨大。這些客觀運營問題仍是共享汽車亟須解決的難題。

    當然,共享汽車企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還是自身盈利難。一嗨租車市場總監易彥坦言稱,共享汽車本質上還屬於租車行業,而這一行業的明顯屬性是重資產,企業在運營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曾有業內人士指出,創業公司並不適合做共享汽車,共享汽車本身就處於盈利難、高成本的困境,而創業公司自己還需要融資輸血,很難長線跑贏。

    共享汽車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市場淘汰的速度也在加快,但還未呈現計劃性回報,更多資本對於共享汽車是處於試水和觀望狀態,資本不會再輕易出手,因此靠融資過活的企業可能會面臨倒閉。

    共享汽車仍是發展趨勢 提高運營效率乃是企業盈利關鍵

    共享出行盈利難的根本問題在於需求端,當下共享汽車的有效利用率較低,未能達到盈利所需要的閥值。企業要時刻注意運營效率的提升,這也是共享汽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運營效率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企業能否跑贏資料。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基於重資產、重運營的本質,共享汽車企業應從城市向城市逐步擴充套件,而不是大面積佈局,由點及面更為穩妥。

    共享汽車領域還有強勁對手正入場——傳統車企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扎堆佈局。今年12月18日,上汽集團享道出行正式釋出;12月14日,寶馬集團共享服務即時出行在成都上線;9月28日,東風汽車共享出行品牌上線運營。

    車企在共享汽車領域的佈局屬於長線考慮,短期內並不是為了盈利,更主要的是為搶奪市場以及佈局上下游。擁有雄厚資金保障的主流車企入局,能進一步啟用市場的活躍度,刺激使用者的消費;也必然會讓共享汽車企業倍感壓力。越來越多玩家的加入會推動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

    儘管眼下共享汽車行業困境凸顯,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共享汽車仍是未來趨勢。未來5年共享汽車領域將以超過50%的增幅繼續快速發展,但離真正規模化仍有很遠的時間。

    接下來共享汽車的倒閉潮還將持續,一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小企業的倒閉是自然現象。共享汽車企業亟須明確商業模式以及運營模式,告別高成本。

  • 4 # 肥貓的小世界

    個人認為前景還是非常的廣闊的。

    第一,共享汽車一般都有大的主機廠做後盾。因為共享汽車有這多階層的使用者,收集好相關人員的使用感受能夠幫助主機廠在往後車型的研發設計提出不少的寶貴建議。

    第二,能夠解決真實客戶需求。很簡單一個例子說明:有天晚上我上夜班回家,看到一個滴滴代駕在一輛共享汽車前面正在掃碼使用。我就問他為什麼共享汽車。他說,因為夜間如果我騎電動車可能續航不夠回家,如果選擇坐車夜間計程車費比較高,並且太晚也沒有地鐵公交。但是共享汽車就會方便很多。晚上路上不擁堵。開回家不到一小時,費用比坐車便宜,還能帶點東西。

    可能這個例子比較極端,畢竟大部分人那麼晚也不會在外面。但是,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利益的競爭

    第三,方便快捷。其實共享汽車我們仔細想想,與傳統發租車企業並沒有大的不同。並且還省去了相關租車手續的辦理。

    這裡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我們去一所城市旅行,一下飛機就能透過手機app預定車輛,裝上我們的行李去往酒店。第二天,帶著我們四處領略城市風光。並且在我們離開不需要用車的時候能夠省去一堆的手續,節省時間這是否是一種非常讚的體驗。

    當然,說了這麼多的好處。它同樣目前也是有這相關的侷限性。

    例如現象共享汽車多采用新能源汽車,其續航問題深刻影響用車人的需求。

    衛生管理問題。因為共享汽車少了很多稽核流程,這樣也給一些素質差,責任心差的用車人留下了空間。這樣給下一位使用者也留下了糟糕的用車體驗。當然,這個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步減少。需要市場給共享汽車留下一點發展時間。

    網點分佈的問題。現象很多共享汽車還得處在摸索階段。有很多城市都沒有普及開來,其網點主要分佈在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區。這樣即使客戶有真實用車需求也很難滿足。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共享汽車的理解了。共享汽車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創意。但是,好的想法需要一個好的監督者與運營者。不然也是枉費了。

  • 5 # 聽財網

    近日,各停車場內的途歌共享汽車被全部開走,途歌熱線已提示“無此業務號碼”,公司辦公地址也已搬空。此前途歌共享汽車頻繁被使用者舉報拖欠押金,App內1500元的押金記錄消失。工商所迴應途歌並未破產。

    去年11月,途歌共享汽車被使用者頻繁舉報拖欠押金,App內1500元押金記錄消失。途歌全國使用者約200萬左右,途歌方面給出的退款方案,一天最多隻能退15人;按每天1500元押金計算,200萬名使用者要拿回押金,需要365年。

    今年1月2日,途歌創始人兼CEO王利峰在北京十里堡附近遭到途歌使用者圍堵,隨後雙方到北京六里屯派出所商量退押金事宜。王利峰稱,所有使用者押金都會退還,公司目前雖然遇到困難,但是運營仍在繼續,並增加運營車輛。

    目前,途歌熱線已提示“無此業務號碼”,各停車場內共享汽車已被全部開走,公司辦公地址也已搬空。工商所工作人員稱,途歌目前還在經營,並未破產。而對於退款,建議直接起訴。

    法律界人士稱,使用者就退押金事宜起訴途歌,勝訴可能性很大,但能不能拿到押金,要看途歌有無足夠的財產償付。

    據瞭解,途歌除了押金難退,還存在拖欠員工薪資和供應商貸款等資金問題,此前曾被法院凍結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和卓尼商詩(天津)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銀行賬戶存款共計逾266萬元。

    共享汽車企業為了活下去,眼前的鉅額押金足夠有誘惑力,共享單車ofo前高管鍾飛曾表示:“挪用押金不僅在共享單車領域是事實,甚至成為了共享汽車以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經濟中的常態化問題。”

    業內稱,在融資不順、新資本難以進入的局面下,共享汽車行業將繼續洗牌。建立可持續的、成熟的商業模式,尋找新的盈利點,將成為該行業企業的重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遭重罰的費南多會像當初孔卡那樣還乖乖地效力恆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