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風之語
-
2 # 追溯歷史傳奇
這個問題證實了兩輩人體內流淌著一樣的“瘋牛血”,這父子兩個也有著同樣的“瘋牛病”,都是為了女人倔犟到底,順治為了董鄂妃削髮出家,康熙確實為了保護容妃,讓其洗馬桶“悔過”。
前言:
康熙父順治在位18年,因董鄂妃患天花去逝,削髮為僧,法號行痴,迫使8歲康熙提前登基,14歲親征,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直到容妃死在馬桶堆裡,康熙仍然故作惺態,裝的毫不在乎,裝的大義凜然,裝的夢醒時分。容妃後宮地位的變化:皇貴妃→容妃→容常在→奴才→孝慈仁皇后(追封)母憑子貴,愛屋及烏,容妃是康熙後宮中最喜歡的妃子,在康熙嚴重可以說是聰明和智慧的化身。
容妃為了完成孝莊太后的遺願,全力勸阻康熙廢黜太子胤礽,但是容妃不懂政治,沒有徹底理解孝莊太后勸阻的意思,而且其勸阻的方式方法也不對,她不該公然頂撞康熙,在眾臣和諸位皇子面前公然說出“禍亂朝綱”的真言,為了孝莊太后的懿旨容妃不惜以命相搏,康熙只能以後宮之法將其一再降職懲罰,最後將其圈至宗人府為奴為婢。
直到容妃死在馬桶堆裡,康熙只說了句:我累了!
其實康熙這句話也是替容妃說的,她也累了,該徹底的休息了,從此長眠地下。
康熙在心裡最終還是承認了他對容妃的真情感言,但是容妃已然成了皇室家族政治的犧牲品。康熙承認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容妃降職惡罰,直至其死在馬桶車下,為的是維護皇家的顏面,為的是皇家的尊嚴,為的皇家的使命,為的大清的命脈。
如果康熙雙手遮眼,不廢除太子胤礽,就應驗的康熙之前說過的一句話:
如果朝中大臣們壞一個,天下就會壞一片,如果大臣們全壞了,天下子民就會揭竿起義,大清的江上就會落入他人之手。康熙只能忍冬割愛,假裝太后懿旨是容妃捏造,而且其放走了前朝餘孽之女紅玉,於是順勢將其一步步打入冷宮,也是無可奈何。
自從第一任皇后赫舍裡因難產死後,康熙一直把容妃看作後宮之主,也是康熙真心新歡的女人,試問一個男人親手把自己珍愛的女人逼上了絕路,送入了閻王殿,是何等的傷心絕望?
看過容妃的遺容之後,康熙有種悔不當初的穿心之痛,有種啞巴吃黃連的萬般委屈和無奈,有種痛徹心扉的憐憫之悲,有種生無所戀的悲憤之情。如果康熙對容妃不是真愛,容妃死後,他就不會讓見過容妃刷馬桶的二十幾個太監全部陪葬,
如果康熙對容妃不是真愛,容妃死後,他就不會追封其為孝慈仁皇后,而且把她的一生寫的如此傳奇,
如果康熙對容妃不是真愛,容妃死後,他就不會承認自己是故意“嫁禍”容妃各種罪名,他知道只有讓其成為政治產物的犧牲品才能堵住悠悠之口,才能穩固朝綱,才能保住大清江山的國之命脈,才能讓大清不至於命喪“胡人之手”。
如果不是真愛他的心就不會痛到無法呼吸,就不會讓人寫下他和容妃的真愛一生,就不會有皇后的追封之心。
康熙之所以說容妃是他的心頭刺,是因為只有容妃這個女人才能真正的的刺痛他的心,不是因為別的,全是因為愛情,愛之深,才會痛之徹!
-
3 # 炒米視角
在《康熙王朝》裡,容妃這個角色讓人莫名心疼,和“容妃”的裡的“容”字一樣,容妃既是一個美麗賢惠的的有“容貌”的女人,又是一個有肚量、有心胸的有“容人之量”的女人。
即便放在普通人的婚姻愛情裡,容妃幾乎也是夢幻般的存在,何況是在“真情稀缺”的深宮之中?所以容妃註定是一個將康熙拉回到普通人的七情六慾中的人。康熙也只有和容妃相處的時候,他才會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擁有情慾的活生生的普通男人。
但是康熙是大清朝的皇帝,而且是一個8歲就即位,充滿了雄心抱負的帝王。從16歲擒鰲拜,朝綱獨斷,到平三藩、收臺灣、攻打準噶爾。翻越了一座又一座不可能的大山,創下了一個又一個不世出的功業。
在每個成功的背後,藏著多少虛情假意、人心防範、陰謀算計?又有多少個夙夜憂嘆的夜晚?容妃是康熙內心停靠的港灣。很多時候,康熙心累得說不出一句話,但是到容妃那裡,哪怕只是安靜地躺一會,聽一聽藍琪兒銀鈴般的笑聲,頓時有能夠恢復鬥志能量滿滿。
自赫舍裡死後,蘇麻喇姑又深避道觀,能夠給康熙心靈慰藉的只有容妃。守護容妃實際上就是守護康熙內心最後一寸柔軟。
然而自噶爾丹開始,這座堡壘被一塊快攻破,最後片瓦不存,這才是康熙心頭最大的痛。首先被攻破的是藍齊兒,康熙最愛的女兒。但是為了給大清爭取兩年的時間,康熙不得不忍痛將女兒下嫁噶爾丹。康熙心疼啊,索額圖、明珠、李光地三個內閣大學士沒有一個人站在康熙作為父親的角度說過一句話,而是一個個像背書那樣,舉出康熙的姑姑姐姐們在不同形勢下,被下嫁給了誰。
康熙只能自己妥協,最終將這個無法說出口的任務交給了容妃,而這也是容妃第一次和康熙出現了爭執。
容妃不只是心疼自己的女兒藍齊兒,實際上也是在替康熙守著他內心種那最後一寸的柔軟,但是螳臂當車。容妃、藍齊兒本身應該由康熙來保護,只是康熙為了大清做不到,只能犧牲小家。
自從藍齊兒下嫁準噶爾的噶爾丹之後,康熙去容妃那裡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康熙內心有深深的愧疚。他其實是需要容妃給自己越來越硬的內心安慰的。但是對容妃的愧疚,又阻止了自己靠近容妃。
康熙犧牲了藍齊兒,最終打敗了準噶爾,殺死了噶爾丹。表面看起來康熙贏了,但實際上康熙輸得一敗塗地。噶爾丹雖然輸了江山,但是他用生命堅守了自己的愛情,藍齊兒從一個痛恨噶爾丹的人,最終被噶爾丹俘獲內心,願為他生兒育女,願為守寡終生。
而反觀康熙打贏了準噶爾,但是他和容妃、藍齊兒那個小家,那個內心停靠的港灣就再也沒有了。這對於康熙來說,人生贏家輸了一半。愛情、親情最終為江山讓了步。
然而容妃這根刺卻越扎越深。失去的無可挽回,更可怕的是拿自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去碰撞最堅硬的地方。孝莊臨終前最擔心的是康熙廢胤礽,從而引發眾皇子奪嫡。所以以遺旨的形式交待給容妃,希望容妃能夠用溫情感化康熙,不要作出錯誤決定。
孝莊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自己在世的時候,康熙不會輕易去廢胤礽,但是自己死後,這事就沒人能攔得住康熙了。為了挽救胤礽,所以孝莊只能犧牲容妃了。
當年周培公死的時候,孝莊曾經引用了後漢書裡那句“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這說明孝莊非常清楚讓容妃承擔這個角色的後果。
果然容妃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咆哮太廟,阻止康熙廢胤礽,並且說出孝莊遺旨,廢胤礽後會引發眾皇子奪嫡危機。她不能違背孝莊的遺旨,但是又沒有機會私下裡跟康熙講這些,且不說後宮不得干政,康熙在她那裡之所以輕鬆就是不談國是。
這是最最殘酷的結局,這本質上就是拿康熙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去觸碰自己內心最堅硬的地方,自然是一敗塗地。
康熙的內心已經再無港灣。而失去港灣的這種恨,康熙只能轉嫁到容妃身上。在容妃死後,康熙卻只能選擇自己和自己諒解。愛有多深,恨就會有多深。容妃被罰去洗馬桶,被極盡羞辱尊嚴。折磨容妃的本質也是康熙在跟自己較勁。用康熙的話說,“容妃呀,你是插在朕心頭的一根刺,拔了疼,不拔也疼,那就帶著吧。”
但是容妃死後,這根刺並沒有消失,反而成了無限的遺憾。康熙承認了自己知道容妃說的都是實話,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為了偌大國家必須要交給一個有為之君,所以自己故意冤枉了容妃。
之所以這麼說,是康熙只能選擇自己和自己諒解。給自己內心的堅硬無情找到合理的理由,但是最終也無法找回失去的內心的柔軟。康熙只能追封容妃為孝慈仁皇后,讓張廷玉給容妃寫傳記,說和自己恩愛和睦以傳揚四海。
PS:容妃這個角色實際上不存在,正史上也沒有“孝慈仁皇后”。
容妃本質是上就是康熙感情中,最缺的因素而創造出的這個角色。按照劇情的部分內容,容妃的原型應該是康熙“四大寵妃(惠宜德榮)”之一排在最末的榮妃。榮妃是三阿哥胤祉的母親,康熙死後還一直活著。因為正史裡,惠妃和榮妃曾經奉太后懿旨共同領過六宮,而劇情中也有惠妃和容妃共同執掌後宮的情節。
另外容妃還有一部分原型應該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陪伴康熙時間最長的皇后,但是也是死的最離奇的一個,封了皇后一天就死了,害得康熙30年沒敢再封皇后,也可謂是康熙心中最大的痛了。
-
4 # 夢依684
三十多年的儲君太子,和大阿哥及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自成一派,躍躍欲試。康熙比誰都明白一旦太子被廢,就會兄弟相殘,血流成河,但為了國家涉稷自己處於兩難境地,這時容妃拿出老祖宗的口諭他無法排解的火一股腦全撒在她身上,以後宮干政降為答應,這本是殺雞給猴看的事,沒想到容妃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折磨刷馬桶至死,這一切是康熙再精明都始料未及的
-
5 # 西堤讀文史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康熙平時太寵容妃了,所以才更不能容忍她跟自己作對。
我們總是對深愛自己的人很苛刻,在外面時我們對同事和客戶都是一團和氣,總之能不得最得罪人就不得罪人。
可到了家裡,往往又是另外一種面孔,和妻子兒女交流時愛答不理,甚至朝他們發火,釋放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滿情緒,我們覺得他們理所應當的該理解我們,誰讓他們是親人呢。
能思量到這一節,康熙的心理就不難揣摩了。
康熙是一國之君,說一不二,容妃卻不顧場合頂撞他,犯了後宮干政的忌諱,也讓康熙下不來臺太子為人懦弱,沒有主見。
康熙第一次親政葛爾丹的時候患了重病,危在旦夕,在京城的索額圖得到訊息之後內心歡喜不已,他攛掇太子趕製龍袍,準備登基,太子這個傻子竟讓忘乎所以,真的照做了。
康熙回京之後雖然知道此事,但他對太子仍有感情,一番交談之後不了了之。
康熙在朝中整頓一番之後再次出征,索額圖因自己地位岌岌可危,竟然對康熙起了殺心,他和朱三太子密謀,在大營刺殺康熙,不過朱三太子一行人全被殺死。
索額圖密謀弒君一事太子是知道的,但他卻不知可否,雖未參與其中卻也未出手阻止。
康熙對太子極為不滿,他認為太子會誤了大清,便在孝莊的靈堂當眾宣佈廢掉太子。
當時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為太子說話,容妃覺得事態嚴重,她大喊太子不能廢,還說是孝莊的懿旨,這就把康熙放在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收回成命不廢太子豈不打了自己的臉,堂堂大清皇帝要聽一個妃子的,不收回成命又是不孝。
康熙明知道容妃沒說謊,但他還是十分不滿,強抑著心中怒火離去。
之後他跑到容妃寢宮,怒斥容妃干政,捏造孝莊的懿旨,蠱惑人心,還將容妃降為常在。
他這是要殺雞儆猴,告訴滿朝文武,誰攔我廢太子,誰就沒好下場。
康熙對太子寄予厚望,可卻要親手廢了太子,他心裡難過。容妃平時賢良淑德,善解人意,康熙想不到她會出來火上澆油最初康熙是十分喜愛太子的,對他給予了厚望,認為他能光大大清的江山。
人都有權力慾,太子做了多年太子,開始變得不安分,而且他沒有主見,容易聽人教唆。
康熙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以為自己培養了一個德才兼備的接班人,誰知道這人卻是個不忠不孝之人。
康熙心裡惱怒,傷心,這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可他又沒有辦法,為了江山的延續,他不能有婦人之仁,必須果斷廢掉太子。
容妃平時最懂康熙,她不喜歡爭名逐利,因此康熙特別寵她。
如果讓康熙自己說一個最不可能阻止他廢太子的人,康熙必定想到容妃,但容妃的做法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康熙做廢太子這個抉擇其實是下了很大決心的,他不指望有人支援,可他也絕想不到自己最親近的人會反對自己。
被最愛的人傷了是最不能接受的,康熙當然更恨容妃,他認為容妃是在火上澆油,往他心裡扎刀子。
其實紮在康熙心裡的刺又豈止容妃一人,太子,大阿哥,藍齊兒都是刺康熙是個皇帝,身份擺在這裡,這就要求他在必要的時候六親不認。
藍齊兒他喜不喜歡,可為了拖住葛爾丹,他把藍齊兒嫁了過去,藍齊兒以死相逼,康熙都不為所動,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
藍齊兒知道了容妃的事情,惱恨康熙,當著康熙的面扔掉了康熙送她的音樂盒。
康熙也因為此事更加恨容妃。
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康熙廢了太子。
為了不讓骨肉相殘的事發生,康熙又廢了不顧手足之情,一心爭權的大阿哥。
康熙確實無情無義,可作為一國之君他不得不這樣做,換了誰他也得這樣做。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不能光顧自己的私利。
不然呢,難道像雍正王朝裡的八賢王那樣,不想得罪人,給官吏大開方便之門,名聲倒是好了,黃河發大水的時候修堤壩的錢,賑災的錢都從哪兒出?他倒是不為難了,苦的是國家和老百姓。
無情最是帝王家,容妃,太子,藍齊兒都是犧牲品,但他們的犧牲又不是毫無意義,沒有辦法,不犧牲他們國家利益受損,他們只是任人擺佈,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傀儡罷了。
回覆列表
這根刺不是別的,是康熙對容妃的愛、恨和愧疚。在《康熙王朝》中老年的康熙由於孤獨想回憶起了相處27年的女人,不由感慨到:容妃呀,你是插在朕心頭的一根刺,拔著疼,不拔也疼,那就帶著吧,從此處可以看出人往往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容妃是一個被康熙寵上天的女人,也是被康熙把尊嚴踏入泥土裡的人。如果沒有老祖宗的懿旨,沒有廢太子事件的發生,沒有私自放走犯人紅玉,如果容妃只是把康熙看做皇帝,如果容妃只做好妃子的本分,也許就不會讓康熙又愛又恨。孝莊太后死前留給容妃的遺旨害了她。
因為容妃本人太過於耿直,不善於宮中勾心鬥角的生活,在康熙召集宮中妃子皇子拜祖宣佈廢黜太子之時,容妃竟然突然當眾說出如果太子被廢,阿哥們會為了太子之位會骨肉相殘,害的康熙的威嚴掃地。
容妃此話一出康熙勃然大怒,因為在康熙心中容妃一直是個賢良淑德,深明大義的女人,也一直認為後宮之中她才是最懂自己的女人,沒想到就是這個平時溫柔體貼的女人,竟當眾忤逆他,令他難看的事,竟然從她口中當中說出如此“蠱惑人心”的話。
康熙盛怒之下,將心愛的女人狠狠的罵一頓,兵降職處罰。
按照自己心意活,容妃的性格既得到康熙的愛,也惹得康熙非常恨。作為一國之君,康熙有三宮六院數不清楚的女人,但那個女人接近他都是有目的的,只有善解人意,大度寬容的容妃把康熙當做自己的丈夫看待,而且從不和其他妃嬪爭寵,更沒有恃寵而驕。這讓整天身在明爭暗鬥中的康熙很寵愛這個聰明智慧的女人。
特別是康熙在處理朝政心煩疲憊的時候,在魏東亭為康熙平臺籌集了三千萬兩銀子的時候,康熙第一個想到分享和訴苦的就是容妃,可以說容妃既是康熙的妃子,又是知己,在康熙出征葛爾丹病危的時候,容妃毫不猶豫的替其試藥,所以又是同生共死的夫妻。
特別是在容妃當眾反駁康熙廢太子的時候,是最讓康熙恨得時候,康熙知明知道容妃沒有沒有矯旨欺君,命知道老祖宗確實留下遺旨,卻還要廢太子,康熙的考慮是長遠的,讓一個不成器的太子坐上龍椅,後果將會更慘。
就像容妃所說,康熙心理苦沒處說,所以他最在乎誰,就會拿誰撒氣,容妃自然成了背鍋。
這些都並非康熙本意,就像康熙後來所說:容妃,你做的這些在扎朕的心,你不僅是朕的妃子,朕的女人,也是朕的朋友,朕願意和你說話,你讓朕擁有了普通男人有的安靜和快樂。但是再國家大事面前,朕是一家之主,你要維護朕的權威。
然而耿直的容妃一而再再而三的頂撞康熙,而且搬出來孝莊太后的遺旨來壓制康熙,最終被康熙從皇貴妃貶為容常在。但她仍舊挑戰權威不畏皇權,不畏生死,堅持孝莊太后的遺旨,再此說出骨肉相殘的之事,康熙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反而將其從容常在貶去宗人府做奴才,最終容妃對康熙徹底死心,在沒日沒夜的操勞喝傷心中。倒在了宗人府的職位中。
其實康熙是愛之深責之切,因為康熙太愛容妃了,甚至愛到願意和氣一起死去,就在容妃死後康熙承認了自己的錯,併為容妃寫了撰書,讓後人知道其有母儀天下之德。